財務管理目標范文

時間:2023-04-02 08:17: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財務管理目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財務管理目標

篇1

關鍵詞:財務管理目標;企業財富最大化;實現內容

財務管理是對企業資金運動全過程進行決策、計劃和控制的管理活動。其實質是以價值形式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全過程進行綜合性的管理。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其目標必須與企業的目標相一致。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指企業財務管理在一定環境和條件下所應達到的預期結果,它是企業整個財務管理工作的定向機制、出發點和歸宿。但在財務管理目標上眾說不一,各執一詞,未能形成共識。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將“企業財富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我國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與“利潤最優大化”目標相比較,無疑是進了一大步,但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因此應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尋求更好的財務管理目標。

1.企業財富最大化的缺陷

1.1實用性不強

“企業價值最大化”是一個十分抽象而很難具體確定的目標。它的適用范圍很窄,從非上市企業來看,其未來財富或價值只能通過資產評估才能確定,但又由于這種評估要受到其標準或方法的影響,因而難以準確地予以確定,因此一般不能采用;從上市企業來看,其未來財富或價值雖然可通過股票價格的變動來顯示,但由于股票價格的變動不是公司業績的唯一反映,而是受諸多因素影響的“綜合結果”,因此股票價格的高低實際上不可能反映上市公司財富或價值的大小。所以,“財富最大化”目標在實際工作中難以操作,實用性不強,難以被企業管理當局和財務管理人員所捉摸。且企業價值最大化公式計算復雜,大多使用估計,實際上使企業難以操作。

1.2現有條件下反映價值不準確

我國各項規章制度還很不完善,證券交易還很不規范,股票和債券價格往往受非經濟因素的影響,并不能準確地反映出企業的真正價值。在我國,法人股禁止上市流通,企業真正的大股東并不能從證券市場上直接獲利,他們對股價的最高化沒有足夠的興趣上市企業大都相互參股,其目的在于控股或穩定購銷關系,因此,企業真正的大股東并不能從證券市場上直接獲利,他們并不把股價最大化作為其財務管理追求的唯一目標;同時追求股價的最高化可能導致企業偏離正常的經營軌道,影響企業發展。虛擬經濟與實際經濟相脫離,容易誤導投資者作出錯誤的選擇。

1.3可能引起矛盾

“企業財富最大化”目標在實際工作中可能導致企業所有者與其他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企業是所有者的企業,其財富最終都歸其所有者所有,所以“企業財富最大化”目標直接反映了企業所有者的利益,是企業所有者所希望實現的利益目標。這可能與其他利益主體如債權人、經理人員、內部職工、社會公眾等所希望的利益目標發生矛盾。不利于充分調動企業經營者和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不利于建立企業內部的利益制衡機制。

1.4價值目標不明確

這里所講的企業價值究竟指哪種企業價值并不十分清楚,未能把組成企業的各經濟利益主體的目標明確表示出來,該目標很難實行分解,不能明確的把它落實到各經濟責任單位、個人。同時影響企業價值的因素太多,好多外部因素企業財務部門也無法控制,這也有違可控性特征的是哪種企業價值并不十分清楚。因此不能明確企業財務管理最終的目標究竟是干什么。

2.不同財務管理目標應有機結合

由于以上缺陷,企業價值最大化并不是最佳財務管理目標,通過各種財務管理目標的比較會發現每種目標都有其優缺點,因此我認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并不是唯一的,企業應在不同的階段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財務管理目標,同時應把目前存在的廣泛應用的財務管理目標有機結合。

例如:在我國目前情況下企業價值最大化最適用于股份制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而外界和股東只能從企業會計報表中獲得評價企業業績的信息。但會計報表只是企業過去某一時期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狀況的事后反映,并不能反映企業的市場價值,因此股東在會計報表中尋找的最重要的指標只能是企業利潤的高低,所以,決定企業價值高低的因素又回到了利潤最大化。上市公司籌集的大量資金可以通過證券市場增資擴股或發行債券獲得,但我國法律規定,企業在增資擴股和發行新債券時,要考察公司最近三年是否連續盈利,即只有在考核盈利指標前提下,企業價值最大化才與持續存在的根本企業價值息息相關。因此只有在利潤的前提下,企業價值最大化才有持續存在的根本。所以我們應將利潤最大化同企業價值最大化有機結合,在追求兩個財務管理目標的同時實現企業發展。

3.目前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主要內容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行為作為協調有關各方經濟利益的一種方式,要求為之服務的對象便呈現出多元化格局,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財務管理的目標也不是唯一的,綜合這些因素,我認為在我國目前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的實現應有由下三個內容構成:

3.1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目標。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是財務管理目標的關鍵核心,因為沒有經濟效益,就沒有利潤,沒有利潤,就沒有資本保值與增值,也沒有利潤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

3.2提高企業競爭能力目標。要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就要不斷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指標體系中的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營運能力是指企業根據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合理配置各項生產要素的能力,它對盈利能力的持續增長和償債能力的不斷提高均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盈利能力是指企業賺取利潤的能力,它是償債能力的基礎;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各種到期債務的能力。企業的所有者、債權人、經營者等有關方面都十分重視這三個能力,企業只有具備了這三個能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綜上所述,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并不是唯一的,企業價值最大化并不是最佳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對象是多元化的,因此在目前市場經濟條件下,應根據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主要內容,把各種財務管理目標有機結合,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競爭能力及可持續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財務管理目標;股東財富最大化;公司利潤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組成部分,與經濟價值和財富的保值增值有關,是關于創造財富的決策。一方面企業的生存、發展、獲利的總目標離不開籌資、投資以及對資金的運用管理;另一方面不論是什么經濟成分組建的企業,不論是從事何種行業的企業,除高度重視市場,重視產品的形象外,還要高度重視企業財務的管理。財務管理目標是制定生產目標、銷售目標等一系列目標的基礎,這使得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處于一個核心地位。財務管理目標將從根本上反映企業的總目標。所以,建立一個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一、財務管理的分部目標

(一)企業籌資管理的目標。在滿足生產經營需要的情況下,不斷降低資金成本和財務風險。不同來源的資金,其可使用時間的長短、附加條款的限制和資金成本的大小都不相同。這就要求企業在籌資時不僅需要從數量上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而且需要考慮到各種籌資方式給企業帶來的資金成本的高低,財務風險的大小,以便選擇最佳籌資方式,實現財務管理的整體目標。

(二)企業投資管理的目標。分析投資項目的可行性,提高投資報酬,降低投資風險。對于新增的投資項目,一方面要考慮項目建成后給企業帶來的投資報酬;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它給企業帶來的風險,以便在風險與報酬之間進行權衡,不斷提高企業價值,實現企業管理的整體目標。

(三)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目標。合理使用資金,加速資金周轉,不斷提高資金的利用效果。企業的營運資金是為滿足企業日常營業活動的需要而墊支的資金。在一定時期內,資金周轉越快,就越是可以利用相同數量的資金生產出更多的產品,獲得更多的報酬。因此,加速資金周轉,是提高資金利用效果的重要措施。

(四)企業利潤管理的目標。采取各種措施,努力提高企業利潤水平,合理分配企業利潤。企業財務管理必須努力挖掘企業潛力,促使企業合理使用人力和物力,以盡可能少的耗費取得盡可能多的經營成果,提高企業價值。企業實現的利潤要合理進行分配,它關系著國家、企業、企業所有者和企業職工的經濟利益。在分配時,一定要從全局出發,正確處理國家利益、企業利益、企業所有者利益和企業職工利益之間可能發生的矛盾。

二、財務管理的總體目標

目前,財務管理總體目標最流行的觀點有公司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

(一)關于公司利潤最大化。這種觀點認為,企業生產經營的最終目標是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因此財務管理必須樹立利潤最大化觀點。利潤最大化強調了資本的有效利用,認為利潤就代表了企業所創造的財富,利潤越多,則企業創造的盈余越多,就越接近企業的目標。

(二)關于股東財富最大化。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股東認為企業的目的是擴大財富。他們是企業的所有者,其投資的價值在于它能給所有者帶來報酬,包括獲得股利和出售股權換取現金,因此股東財富最大化最終體現為股票價格,股票的高低代表了投資大眾對公司價值的客觀評價。它以每股價格表示,反映了資本和獲利之間的關系;它受每股盈余的影響,反映了每股盈余的大小和取得時間;它受企業風險的影響,可以反映每股盈余風險。

(三)關于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指通過企業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取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價值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財務管理目標應與企業多個利益集團有關。由財務管理的基本原理可知,報酬與風險是呈比例變動的,所獲得的報酬越大,所冒的風險也就越大。而風險的增加又會影響到企業的生存狀況和獲利能力。因此,企業的價值只有在其報酬與風險達到較好的均衡時才能達到最大。

三、主要財務管理目標觀點比較分析

(一)公司利潤最大化。利潤最大化是西方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基礎。西方經濟學家以往都是以利潤最大化這一指標來分析和評價企業行為和業績的。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就必須講求經濟核算、加強管理、改進技術、提高勞動效率、降低產品成本。這些措施都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經濟效率的提高。但是,同時也存在著很多弊端。公司利潤最大化,一是沒有考慮利潤產生的時間因素,而投資決策者必須要考慮時間價值,對于相同的現金流入來說,時間越早的價值越大,但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卻不能反映資金的時間價值,容易引發經營者的短期行為,導致公司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二是沒有考慮利潤產生的風險因素,容易引發經營者“鋌而走險”,使公司陷入經營困境或財務困境;三是沒有考慮利潤本身的“含金量”,容易引導發經營者只顧追求會計利潤而忽視現金流量,使公司因現金流量不足而陷入困境。因此,以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二)股東財富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充分考慮了利潤取得的時間性問題、利潤和投入資本額的關系以及獲得利潤所承擔的風險大小等影響財務決策的關鍵因素。其優點有:(1)股東財富最大化考慮了風險因素。風險的高低,會對股票的價格產生重要影響;(2)股東財富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克服企業在追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因為不僅目前的價格會影響股票價格,預期未來的利潤對其價格也會產生影響;(3)股東財富最大化比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獎勵。但股東財富最大化也有其不足之處。其一,股東財富最大化需要通過股票市價最大化來實現,而事實上,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不僅包括企業經營業績,還包括投資者心理預期及經濟政策、政治形勢等理財環境,多種影響因素并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財目標是不合理的。而且,中國的證券市場遠遠不像美國的證券市場那樣發達;其二,經理階層和股東之間在財務目標上往往存在分歧;其三,股東權益最大化對規范企業行為、統一員工認識缺乏應有的號召力。

總體上來說,我國市場經濟體系尚未健全,證券市場還不完善,國有資本仍占壟斷地位。股票價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股票價格和企業的業績并沒有必然的聯系,股票市場上投機過度。因而,上市公司的企業價值完全體現在股票市值上并以此作為理財目標,不能真實反映財務業績評價的客觀性,因此無法采用股東財富最大化財務目標。

(三)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充分考慮了不確定性和時間價值,強調風險與報酬的均衡,并將風險限制在企業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而且它還有著更為豐富的內涵:第一,營造企業與股東之間的協調關系,努力培養安定性股東;第二,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關心職工利益,培養職工的認同感;第三,加強與債權人的聯系,重大財務決策邀請債權人參與,培養可靠的資金供應者;第四,關心政府政策的變化并嚴格執行,努力爭取參與政府制定政策的有關活動。此外,還要重視客戶利益,以提升市場占有率,講求信譽,以維護企業形象等。顯然,以上利益相關者都能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影響。股東大會或董事會通過表決決定企業重大的財務決策,董事會直接任免企業經理甚至財務經理;債權人要求企業保持良好的資金結構和適當的償債能力,以及按合約規定的用途使用資金;職工是企業財富的創造者,提供人力資本必然要求合理的報酬;政府為企業提供了公共服務,也要通過稅收分享收益。正是各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參與,構成了企業利益制衡機制,如果試圖通過損害一方面利益而使另一方獲利,結果就會導致矛盾沖突,出現諸如股東拋售股票、債權人拒絕貸款、職工怠工、政府罰款等不利現象,從而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最終損害了企業的價值。

四、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選擇――企業價值最大化

從比較可以看出,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最適合我國的一種財務管理目標。在我國,公有制經濟居主導地位,國有企業作為全民所有制經濟的一部分,其目標是使全社會財富增長。不僅要有經濟利益,而且要有社會效益。在發展企業本身的同時,考慮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的影響;有時甚至為了國家利益需要犧牲部分企業利益。并且,我國證券市場處于起步階段,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標準來確定“股東權益”。把“股東權益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既不合理,也缺乏現實可能性。企業價值最大化充分考慮了不確定性和時間價值,強調風險與報酬的均衡,并將風險限制在企業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彌補了利潤最大化的不足。因而,把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則顯得更為科學。

但是,用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如何計量便成了問題。為此,現在通行的說法有若干種。其中,以“未來企業價值報酬貼現值”和“資產評估值”最具代表性,這兩種方法有其科學性,但其概念是基于對企業價值的一種較為狹隘的理解上的。企業是社會的,社會是由各個不同的人構成的,企業的價值不僅表現在對企業本身增值的作用上,而且表現在對社會的貢獻上,更表現在對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的貢獻。所以,企業財務目標的制定,既要符合企業財務活動的客觀規律,又要充分考慮企業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使之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所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衡量指標應該以相關者的利益為出發點。

(作者單位:陜西省寶雞峽引渭灌溉管理局)

主要參考文獻:

[1]王化成.再論財務管理目標[J].財務與會計,1999.3.

[2]程干祥.企業理財目標新探[J].財會月刊,2001.20.

篇3

[關鍵詞] 企業價值觀;社會責任;財務目標;價值最大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05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4)17- 0008- 01

1 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事故頻頻發生,引起了政府及社會公眾的極大關注。這些社會責任事故,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環境責任,另一個是安全責任。2011年6月,由中海油和美國康菲石油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渤海灣蓬萊 19-3油田,相繼發生兩次溢油事故后,康菲公司并沒有對溢油所造成的環境問題作出正面回應,更沒有對受此影響的漁民及時給予相應的賠償,其所作所為明顯地表現出了社會責任的缺失。而由三鹿等中國知名公司嬰幼兒奶粉中查出含有嚴重損害嬰兒健康的三聚氰胺的國產奶粉危機等諸多事件,更是令舉國嘩然,也再一次引起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對中國商品品質安全的疑問與擔憂。另外,所謂的綠色蔬菜,很多都是人們通過各種藥物培植出來的。

那么這些環境污染、食品污染的根源是什么呢?本文認為這是整個社會的財務目標發生病變。正因為大家都是以自身短期利益為主要目標,從而忽視了對社會責任的關注與承擔。作為個體的農民是這樣,企業也是如此。由此可知,企業財務目標的選擇對其社會責任的承擔有重大影響。如果企業只是將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作為其財務目標,一味追求自身利益、短期收益,而忽視其對社會應承擔的責任,將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必然會使企業走向滅亡。

2 相關理論

所謂財務目標,是指企業在特定的理財環境中,通過組織財務活動和協調財務關系所期望達到的目標,它決定著企業利益協調的基本方向。理論界關于財務目標的研究先后出現了以下4種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

短期來看,承擔社會責任會減少股東財富,而選擇逃避社會責任,甚至傷害社會利益,可使企業的業績提高。但長此以往,企業不顧及社會責任,污染環境而不治理,不顧社會其他相關者利益,最終一定會受到制裁。反之,承擔起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顧及相關者利益,才能使企業穩定健康發展。

3 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提出及其可行性

根據社會責任理論,公司并不只是為股東所有,而是由不同利益主體通過契約形成的一個契約聯合體,這些主體都對公司投入了相應的資產,如債權人、職工等;同時,企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與社會、環境等各方面緊密相關的。因此,很多研究認為,公司在進行決策時,其管理者的服務對象應從股東轉向更廣泛的不同利益主體,也就是說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變為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

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的提出,為企業追求價值最大化與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同時進行提供了理論支持,一旦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并有效實施,就會使企業與社會共同發展,企業進入發展的良性循環之中。但是,目前將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還是缺乏可行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首先,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造成企業目標無法單一。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不同于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最終目標主體只有一個,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服務對象有多個,且這些主體價值的衡量原則不同,使得企業目標無法成為單一的,衡量難度較大。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對企業目標來說是一個完整的描述,若能很好地應用,將會使企業長期穩定健康發展。但是,這個多重目標,沒有實質性的內容,衡量困難,沒有清晰的表述,這將會使公司管理混亂,甚至導致企業經營失敗。

其次,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會使得企業理財混亂。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可以使公司運營中各項投資和融資決策是否科學非常清晰,通過分析計算很容易決定。然而,以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為財務管理目標,將會使決策造成的后果牽涉的方面復雜化、多元化,并且很多方面沒有明確的分析數據,只能主觀判斷,這就使得決策過程中出現很多不確定因素,使企業理財決策難以有統一的標準,從而造成理財混亂。

基于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以上兩個方面的缺點,如果貿然以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將會造成企業管理混亂,理財決策困難,最終使企業難以有效運行直至破產,這就有悖于企業的初衷。因此,我們必須慎重選擇財務管理的目標,而不能因為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財務目標好,就不顧現實條件選擇這一目標。

4 結 語

綜上所述,雖然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能夠較好地體現企業社會責任,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但是,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難以為公司經營提供準確的財務目標,會造成公司理財混亂,反而會損害利益相關者利益。因此,目前在財務衡量不完善的情況下,單純地以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目標是不明智的,而應當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財務目標,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作為輔助考核因素,這樣才能使企業健康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財務管理目標; 財務戰略; 資金籌集戰略; 資金投資戰略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基本理論問題。它對整個企業財務活動具有根本性影響。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核心已成為企業家和經濟界人士的共識,財務管理目標是制定企業財務戰略的方向。而選擇適宜的財務戰略是企業經營戰略目標得以實現的保證,這也是企業財務管理戰略研究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目標的意義和類型

財務管理目標又稱理財目標①,是指企業進行財務活動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企業理財活動所希望實現的結果,是評價理財活動是否合理的基本標準。研究財務管理目標有利于完善財務管理結構,有效地指導財務管理實踐,科學地設置財務管理目標,有利于優化理財行為,實現財務管理良性循環。目前,財務學家們提出了許多不同的總體財務管理目標理論,主要有以下兩種觀點②:

(一)利潤最大化

利潤最大化目標是經濟學界的傳統觀點,企業一切財務活動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最終都歸結到利潤水平上,時至今日這種觀點在理論界與實務界仍有較大影響。

(二)企業價值最大化

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是指通過企業的合理經營,選擇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

利潤最大化是通過降低成本、減少費用來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的,但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性、投資額的大小和風險因素,也沒有考慮企業經營機構、經營規模的變化以及市場的變化。企業價值最大化是通過對企業財務的合理經營,充分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系,在保證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其基本思想是將長期穩定發展擺在首位,強調企業增長,以滿足各方面的利益。但這一目標值不能單純地依靠股票市價作出評判。因為股票價值未必為企業所控制,其價格波動也未必與企業財務狀況的實際變動相一致。

財務管理目標還包括每股利潤最大化和股東財富最大化等目標。每股利潤最大化只考慮資本規模與利潤的關系,在現代經濟環境中,資金的有限性決定了負債籌資也是企業考慮的重點,很少有企業會選擇這個目標。股東財富最大化要求的是股東財富即所持股票價值最大,而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東財富最大化也意味著企業價值最大化。所以本文只分析利潤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財務管理目標對財務戰略的影響。

二、財務戰略的重要性及其選擇類型

財務戰略既是企業戰略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財務戰略既要體現企業戰略管理的原則要求,又要遵循企業財務活動的基本規律。由于財務戰略關注的焦點是企業資金的有效流動,而資金的籌集、使用和分配等活動會引起資金流入或流出企業,因而企業財務戰略主要包括資金籌集戰略、資金投資戰略和收益分配戰略③。

(一)資金籌集戰略

資金籌集戰略是指企業在總體戰略的指導下,根據對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分析和對未來趨勢的預測,作出有關解決資金籌集目標、規模、結構和方式等問題的謀劃。籌資既是一個公司成立的前提,又是公司發展的基礎,其內容極為復雜,是任何企業都必須十分重視的問題。公司籌資從籌資量來看,主要是解決公司發展的資金需要問題,它與公司發展戰略目標有關,受公司發展戰略目標的制約;從籌資結構來看,主要是要解決如何通過控制與利用財務風險來達到降低籌資成本和提高股權資金收益率的問題,它與公司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的大小有關。

(二)資金投資戰略

資金投資戰略是指通過資金的組合及運用,確定最佳的投資方向和投資規模的策略。企業的投資是指企業對自己目前所持有的資金的一種運用,來源或是企業內部的積累,或是借貸,以用來購買實際資產或金融資產,或取得這些資產的使用權。企業投資作為企業實際資本形成的經濟運行過程,同時也是資本或投資品的耗費過程。

(三)收益分配戰略

收益分配戰略是指以戰略眼光確定企業凈利潤留存與分配的比例,以保證企業和股東的長遠利益。收益分配是利用價值形式對社會剩余產品所進行的分配。企業的收益分配戰略應遵循既有利于股東又有利于企業的原則。

三、財務管理目標對企業財務戰略選擇的影響

(一)財務管理目標對資金籌集戰略選擇的影響

相對于一個特定的企業而言,在企業現狀和企業環境既定的情況下,其可能獲得的資金總量必然是有限的。由于資金的有限性,企業活動過程中資金的需要與供給的問題就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企業既需要確保各項業務活動的資金需要,又必須講究資金分配和使用的合理性,盡可能節約資金的占用。

1.籌資目標戰略。

制定資金籌集戰略的首要任務是確定相應的戰略目標,籌資戰略目標規定了企業資金籌措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指明資金籌集活動預期的工作成果,是各項籌資工作的行動指南和努力方向。利潤最大化理財目標下制定資金籌集戰略目標要求是在保證企業維持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保證企業發展和應付臨時資金短缺的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資金成本。而實現利潤最大化就要降低成本、減少費用,并不考慮資金的來源、風險和是否穩定可靠。所以,降低籌資成本能夠以較低的資金成本籌集到足夠數量的資金,是利潤最大化目標下確定的籌資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在確定籌資目標時,必須充分考慮到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以及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所以不能只考慮資金的成本,還要考慮如何降低籌資風險,把籌資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以內。并且,不能局限于單純滿足企業當時的資金需求,應該以科學的戰略管理眼光來設計、保持和拓展籌資渠道,使企業不斷獲得穩定、可靠、低成本和低風險的資金。

2.資金來源結構戰略。

資金來源結構戰略的選擇應該符合財務管理目標的要求。資金來源結構是否與財務管理目標相協調,能否順利地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是選擇企業資金來源結構的主要標準。低成本的資金來源結構是利潤最大化目標選擇的基本標準。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需要對資金來源結構的成本和風險進行綜合考慮,根據自身企業內外環境的因素選擇合理的資金來源結構,保證資金的可行性。

3.籌資方式戰略。

籌資方式戰略主要分為內部型籌資戰略、金融型籌資戰略、證券型籌資戰略和聯合型籌資戰略。利潤最大化目標一般會選擇內部型籌資戰略或金融型籌資戰略。它能夠充分利用閑置資金,減少資金占用量,降低成本。如果內部籌資不能滿足籌資規模時,可以選擇金融型籌資戰略,籌資成本較低。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一般會選擇金融型籌資戰略,通過與金融機構建立起密切的協作關系,有效地利用這些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以保證隨時獲得長期穩定貸款。這種戰略具有風險適中、資金成本低的特點。通過確定最優的資本結構,適應企業經營機構、經營規模的變化,確定籌資規模以保持企業的長期發展。

(二)財務管理目標對資金投資戰略選擇的影響

現代企業不僅需要有獲得利潤的能力,而且必須確保賺取利潤過程中資金流轉的順暢和財務結構的合理與安全,所以,資金投資戰略是為獲得未來的經濟利益和競爭優勢。選擇資金投資戰略主要是從投資規模、方向和投資所需要的資金密度來考慮④。

1.投資規模戰略。

投資規模戰略可分為穩定性投資戰略、擴張性投資戰略、緊縮性投資戰略。穩定性投資戰略是一種維持現有投資水平的戰略。擴張性投資戰略是企業通過擴大投資規模,可以不斷擴大生產經營,增加生產和經營產品的數量和種類,提高市場占有率。緊縮性投資戰略是一種收縮現有投資規模的戰略。利潤最大化目標要求的是盡可能地獲取最大的利潤,不考慮投資風險,最大效率地利用現有的資金和條件,所以一般會選擇穩定性投資戰略。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強調的是保證企業“財富總額”盡可能地大,其衡量標準是凈現值,即企業價值,這就使企業的行為與社會利益相一致。企業價值最大化還考慮區分不同時期的報酬,即要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利益安全。這就決定了單一的選擇是無法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要根據不同階段或不同經營領域,采用不同的投資戰略。

2.投資投向戰略。

投資投向戰略可分為專業化投資戰略和多元化投資戰略。專業化投資戰略是指企業長期將資金投放于某一特定生產經營領域或特定產品和業務項目上,投資的增加通常只是引起經營規模和市場規模的擴大,而不會引起經營結構和市場結構的改變。企業采取這種投資戰略的基本目的多是為了追逐高額利潤。多元化投資戰略是指企業將投資分散投放于不同的生產經營領域或不同的產品和業務項目上,投資的增加必然導致經營結構和市場結構的改變。利潤最大化目標只單純地考慮利潤,并不考慮風險,所以專業化投資戰略是其理想選擇。從風險的角度看,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從理論上應該選擇多元化投資戰略。

3.投資資金密度戰略。

投資資金密度戰略可分為資金密集型投資戰略、技術密集型投資戰略和勞動密集型投資戰略。資金密集型投資戰略是指在長時期內企業確定的投資方向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這些投資方向的實際運行主要依靠資產的運用來實現。技術密集型投資戰略是指在長時期內企業確定的投資方向需要大量的技術投入,投資的重點往往是先期的技術開發。勞動密集型投資戰略是指在長時期內企業確定的投資方向主要需要大量的勞動投入,這些投資方向的實際運行主要依靠勞動力的投入。利潤最大化目標在考慮選擇戰略時,應該衡量資金、開發技術和勞動力這幾種相關因素的成本和費用開支,選擇相對較低的投資戰略,獲得最大的利潤。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在考慮選擇戰略時,應該結合自身特點選擇投資方向,對于改變產品整體功能的投資戰略,應特別注意權衡其失敗與成功后所產生的壟斷收益之間的關系,力爭將投資風險降至最低。

(三)財務管理目標對收益分配戰略選擇的影響

收益分配戰略是企業對其盈利進行分配或留存用于再投資的戰略問題,主要是對企業選擇股利政策而制定的財務戰略。企業在制定股利政策時,需要兼顧企業未來發展對資金的需要和股東對本期收益的要求。一般說來,股利政策主要有四種類型⑤:1.剩余股利政策。2.穩定股利政策。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4.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利潤最大化目標為了企業的長期發展,傾向于將利潤留存,以留存收益作為企業再投資的主要資金來源,減少企業長期負債所帶來的財務費用,降低籌資成本。所以,在此目標下的企業往往會選擇剩余股利政策,保留大量的收益用于企業再投資,使企業自強自富。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為了企業的長期發展,首先要穩定股東的投資信心。但由于考慮財務風險的因素,就要在利潤水平不同的年度進行股利分配調整。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每年向股東發放固定的股利,穩定他們對企業的投資信心。在低利潤年度,能夠保證企業有足夠的現金解決財務危機。在高利潤年度,額外加付紅利,可以使股東感受到企業的繁榮,對企業看好,有利于提高企業股票價格。所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傾向于這種股利政策。

【主要參考文獻】

[1] 陸正飛.企業發展的財務戰略[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

[2] 盧斯?班德.公司財務戰略[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

[3] 王棣華.企業財務戰略管理分析[J].企業管理,2006,(4).

[4] 王化成.財務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5] 昝新明.對現代企業財務戰略的認識和思考[J].商場現代化,2006,(6).

[6] 楊冬花.企業財務戰略及財務戰略選擇[J].新西部,2006,(24).

[7] 杜金萍.對財務戰略的認識[J].北方經濟,2006,(10).

[8] 劉淑蓮.高級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篇5

關鍵詞:財務 管理目標 企業價值

一、具有代表性的財務管理目標模式

1.利潤最大化目標。利潤最大化目標就是假定在投資預期收益確定的情況下,財務管理行為將朝著有利于企業利潤最大化的方向發展。

利潤最大化目標在實踐中存在以下難以解決的問題: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沒有反映創造的利潤與投入的資本之間的關系;沒有考慮風險因素,高額利潤往往要承擔過大的風險;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可能導致企業短期行為,與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相背離。

2.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標。每股收益是指歸屬于普通股東的凈利潤與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的比值,反映投資者投入資本獲得回報的能力。

每股收益最大化的目標能夠說明企業的盈利水平,可以在不同資本規模的企業或同一企業不同期間之間進行比較,揭示其盈利水平的差異。與利潤最大化目標一樣,該指標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因素,也不能避免企業的短期行為。

3.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企業價值就是企業的市場價值,是企業所能創造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反映了企業潛在的或預期的獲利能力和成長能力。

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其優點主要表現在: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反映了對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從某種意義上說,股東財富越多,企業市場價值就越大,追求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結果可促使企業資產保值或增值;該目標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為;該目標有利于社會資源合理配置。

二、財務管理目標的確立

由于利潤最大化目標以及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標存在的缺陷,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企業只有通過為利益相關者服務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從而使企業價值最大化及可持續發展能力最大化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

現代企業是多邊契約關系的總和,在確定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時,必然要受到各利益相關方意志的影響。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一般包括:

企業所有者:企業所有者是企業原始資本的提供者,其對企業理財的影響主要是通過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投票權來實現的。企業重大的財務決策必須經過股東大會或董事會的表決,企業經理和財務經理的任免也由董事會決定,因此企業所有者對企業財務管理有重大影響。

企業債權人:企業債權人是企業長短期資金的主要提供者,到期收回借款并收取利息,同時承擔一定的風險。當債權人提供貸款數額較大時,還會通過合同規定限制企業的行為,或者更直接地向企業派出監督人員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影響企業的經營和理財目標。

企業職工:企業職工包括一般的員工和企業經理人員,他們為企業提供了智力和體力勞動,必然要求取得合理報酬。職工是企業財富的創造者,職工的利益與企業的利益緊密相連,有權分享企業收益。因此在確立財務管理目標時,必須考慮職工的利益,尤其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職工的利益更應充分考慮。

政府:政府為企業提供各種公共服務,同時政府實現管理目標,如穩定經濟、降低失業率、保護環境等。政府會通過稅收、行政強制等影響企業經營,因此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制定也應該考慮到政府的影響因素。

消費者、供應商和社會公眾:與企業有關系的客戶和供應商,都為企業提供了較為穩定的“市場資本”,因此企業還需考慮他們的利益。此外,企業還應考慮社會公眾的要求,即企業應履行的社會責任,如維護社會公眾利益、保護生態平衡、防止公害污染、支持發展社區公益事業等。

由此可見,企業確定財務管理目標時,應合理兼顧包括所有者在內的各方利益,強調的是“多贏”。只有這樣,才能正確處理好各方經濟利益關系,使財務分配政策保持動態平衡,獲得各利益主體的信任與支持,從而保證企業的生產經營正常進行,并實現持續穩定發展。

作為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延伸,持續發展能力最大化的目標主要體現在市場競爭能力,獲利能力,償債能力等方面。

三、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

我國現在處于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在市場經濟下如何確立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考慮的因素主要有:

1.財務管理目標應當與企業管理的最高目標保持一致。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因此財務管理目標應當與企業管理的最高目標保持一致,以便通過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促進企業管理最高目標的實現。現代企業管理的最高目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所以應將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確立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首先考慮的問題。

2.財務管理目標必須是經濟性目標與社會性目標的統一。經濟性目標強調企業的經濟責任,謀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社會性目標注重企業的社會責任,追求社會效益的最優化,這是由市場主體所處的社會環境所決定的。因為任何一個企業都處于復雜的社會關系網絡中,各種社會關系都會不同程度地制約或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財務管理目標既要突出經濟性,又應主動履行社會責任,追求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同步優化。

3.財務管理目標必須是戰略性目標與戰術性目標的有機結合。戰略性目標注重企業的長遠利益,謀求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戰術性目標則強調企業的近期利益,關注既得利益的增長。長期利益與近期利益的對立統一性決定了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如果不能體現企業的戰略發展思想,必然會導致財務管理以犧牲長遠利益為代價換取眼前利益的短期化行為,反之,如果財務管理目標缺乏具體的戰術經營要求,又會使目標成為空中樓閣。所以,在戰略發展思想中財務管理目標應把戰略性目標與戰術性目標結合起來。

四、實現財務管理目標考慮的因素

1.選擇合適的企業財務管理體制。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許多企業實行集團化經營,此時就需考慮采用什么樣的企業財務管理體制。建立集中管理的管理體制,有利于資源的整合性與管理的協同性,同時在集權管理下適度分權,建立分級核算的管理體制,從而達到集團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2.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收集決策所需信息。建立財務信息化平臺,利用軟件功能和網絡優勢,對系統進行二次開發、二次利用,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發揮決策支持的作用。

3.強化風險管理。收益和風險是直接相關的,企業決策時,要在報酬和風險之間作出權衡,研究風險、計量風險,并設法控制風險。風險報酬率取決于投資者對風險的回避態度和風險程度,因此,企業可采用多角經營和多角籌資的方法來控制風險,可以在盈利和虧損產品之間相互補充,減少風險;多種渠道籌資,調整資本結構,強化風險管理,提高企業效益。

4.有效利用企業各種資源。在加強財務管理的同時,應做好人力資源的管理、企業品牌的管理等。企業需建立吸引、培養、留往人才的報酬機制,在注重有形資產管理的同時,注重無形資產的創建和管理。有效利用企業各種資源,形成可持續發展力。

5.對企業經營全過程進行財務監管。建立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對企業經營全過程進行財務監管,對企業的盈利能力、籌資結構、利潤分配進行分析,以評價企業過去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幫助企業改善決策,促使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篇6

財務管理目標服務于企業目標,是企業實施財務管理活動期望實現的結果。財務管理目標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持續經營和發展的前提。只有確定了合理的目標,財務管理工作才有明確的方向,企業的各項財務活動才能順利開展。因此,企業應立足于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選擇、確定財務管理目標。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受環境制約,并受多種因素影響。各種因素縱橫交錯、相互制約。作為理財活動的重要環境因素,資本市場的完善程度對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尤為突出。現代企業由于兩權分離,信息不對稱現象普遍存在。探索如何基于信息不對稱的現狀確立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需要認真思考的重要問題。

二、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研究現狀

究其發展歷程,財務管理目標眾多。當今關于財務管理目標的探討,股東利益最大化和相關者利益最大化是最主要的兩個觀點。股東利益最大化觀點的出現早于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股東利益最大化是指管理層應該努力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為股東帶來更多的財富。持有該觀點的人認為資本是企業中最重要的要素,管理者應該盡最大努力為股東賺錢,以增加社會價值。著名學者哈耶克曾指出,為股東賺錢與履行社會責任是可以并存的。埃巴(2001)則更立場鮮明的認為,只有把股東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使社會福利最大化。股東利益導向的公司財務模式和理論被批評對企業員工、顧客、環境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不夠重視,從社會學和經濟學的角度來說不負責任(李心合,2003)。

隨著知識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資本以外的其他要素對企業而言越來越重要,股東之外的其他利益相關者地位也有所提高。有學者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而言,企業只關注股東利益已經與社會經濟發展要求不相符,應予以改變。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應當考慮包括股東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他們認為,以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取代之前的股東利益最大化,可以有效彌補股東利益至上忽略其他相關者利益的不足,符合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也有眾多學者對以兼顧所有相關者利益的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觀點提出質疑。認為相關者利益最大化治理模式實際上是將股東利益最大化的負外部性內部化到公司治理中,在現實條件下存在明顯不足。首先,利益相關者利益定位不明確;其次,利益相關者間利益有沖突,難以實現利益最大化;最后,利益的分配難以量化,不具有可操作性。

三、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現實選擇

(一)信息不對稱對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影響。現代企業由于兩權分離,信息不對稱現象普遍存在。信息不對稱包括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會對經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逆向選擇的發生根源于交易參與者或者潛在交易參與者中的一方或多方相對于其他參與者來說具有信息優勢。信息優勢方會通過各種途徑利用信息優勢謀取利益,對市場運行產生不利影響。道德風險的發生是因為交易參與者或者潛在交易參與者中的一方或多方在整個交易的履行過程中能夠觀察到他們的行動,而其他參與方卻不行。道德風險的產生源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并且這是絕大多數現代企業具有的特征。事實上,股東和債權人不可能非常有效地直接觀察到高層管理人員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效率。于是,管理人員就有可能懈怠,或將公司狀況惡化歸結為他們不可控制的因素。顯然,信息不對稱對經濟活動有重要影響,財務管理活動也不例外。企業實施財務管理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考慮信息不對稱問題。一方面企業需要處理好兩權分離狀態下投資者、債權人和經營者之間的關系。研究在信息不對稱的狀況下,這三者之間利益沖突所產生的成本以及減少成本的方法,從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另一方面需要在信息不對稱現象普遍存在的市場中實施投資管理、籌資管理、資金運用管理等活動增加企業的價值(南星恒,2005)。劉海龍(2016)認為在整個財務管理過程中,都不可避免會受到信息不對稱影響。詹森和麥克林認為成本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所有者和經理層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

必須通過實施一系列活動降低成本。可見,研究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公司價值,必然是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之一。彭益(2005)認為信息不對稱是影響公司決策行為的重要因素,財務管理目標的確定必須考慮信息不對稱的客觀存在。綜上所述,信息不對稱對財務管理活動有重要影響。企業在實施財務管理活動時,必須考慮信息不對稱普遍存在的客觀情況。因此,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確定,必須認真考慮信息不對稱這一現實條件。

(二)基于信息不對稱視角的股東利益最大化和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利弊分析。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綜合結果。財務管理目標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受社會政治經濟條件制約。企業應基于現實條件確定財務管理目標,方能實現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目的。在我國的新興資本市場,信息不對稱現象尤為嚴重。探討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應該選擇股東利益最大化,還是應該選擇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之前,有必要對兩者在信息不對稱普遍存在的現實條件下的利弊進行分析。

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觀點認為,企業是利益相關者共同所有,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管理者不僅要考慮股東的利益,還要考慮債權人、雇員等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凡是利益受企業經營活動影響,并能影響企業經營活動的群體與個人,其利益都應該納入企業考慮的范圍(李心合,2003)。在該觀點下,公司財務目標兼顧了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

這是企業財務目標要達到的理想狀態,但實際執行中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增加企業融資難度。在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觀點下,利益相關者擁有話語權,但卻不一定擁有資金,會使企業在信息不對稱普遍存在的資本市場中面臨更強的融資約束,從而限制企業發展;其次,對決策效率產生不利影響。與投資者控制相比,投資者與其他利益相關者分享控制權可能使決策過程變得低效。因為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在許多決策目標上都存在沖突,很難達成一個合適的互惠政策,可能會導致決策僵局;再次,使管理層的可靠度降低。在兩權分離已成為現代公司特征的狀況下,所有者很難有效觀察人的努力程度。理性的管理人員會利用努力程度的不可觀察性而選擇偷懶。這是典型的由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道德風險問題;最后,加重企業負擔。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強調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承擔。對公司社會責任的廣泛推動,實際上等于對公司業務進行稅法之外的征稅行為。

反觀股東利益最大化,其在實際執行中的優勢很突出:優勢一,提高管理層的透明度,降低道德風險。因為股東利益最大化目標相對明確并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獎懲;優勢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管理層短視現象。因為股價不僅受當前經營成果影響,也受未來經營成果影響;優勢三,緩解企業融資約束。股東利益最大化的財務目標,降低了道德風險,改善了信息不對稱現象,有利于企業融資;優勢四,提高決策效率。股份以剩余要求權的形式存在,不影響管理層做出決定;優勢五,降低交易成本。當風險在不同時期變化時,制定或修訂關于企業各個求償者之間分享規則的合同成本很大。股東承擔有限責任,在與合同中明確規定風險的分配相比,股東在承擔公司風險方面更容易而且成本更低。

(三)基于信息不對稱視角的財務管理目標現實選擇。基于信息不對稱現象普遍存在的現實條件,并鑒于股東利益最大化和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利弊分析,股東利益最大化是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本文認為,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外部性最好是通過法律和合約手段,而不是通過公司高級職員和董事的自由決策行動來解決。可以在一定的法律環境下,通過合理地設計一套機制來誘使人顯示其私人信息,從而達到多方的利益協調,維護相關者的利益。

第一,加強監管,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理財主體應該更加細化和多元化。企業的股東、經營管理者、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之間有著一種法律上的契約關系,企業在這種契約基礎上組成。對相關者利益的保護,需要法律環境來支持,以法律的形式保障相關者利益。首先,建立健全產權保護制度。以立法的形式保護利益相關者的權益;其次,加強市場法律制度建設,借助市場力量,使企業理財活動日趨規范;再次,加快企業社會責任立法。通過法律手段,促使企業對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承擔責任,對企業員工承擔責任,主動承擔對社會福利和社會公益事業的責任等,從而牢固樹立誠信經營、合作共贏的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價值觀。

第二,強化激勵,充分利用合約安排。法律具有一定的剛性,并且是不完備的,若要保障相關者利益,還需要其他措施來支持,比如簽訂合約。合約安排是減少由于內部人員的多項選擇所帶來的外部性,降低信息不對稱影響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具。具體而言,有兩種方法可以在合約上對利益相關者實行保護。第一種是限制內部人員可選擇的行動集,限制的手段可以是排除那些更可能為其他利益相關者帶來負外部性的行動。縮小內部人員的行動集會產生交易成本并會降低靈活性,不過仍然能夠創造價值;第二種是使利益相關者的索取權對有偏誤的決策盡量敏感。合約并不是一定要完全限制管理層的活動,相反為其提供一定的空間會更有效。賦予管理人員一定的靈活性可以使管理人員對公司環境變化和未預知的契約結果做出靈活反應。

篇7

   【abstract】exist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objective have some distortion in revealing a firm’s capital and profit because people do not consider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 and have a conservative attitude in financial indexs to measure their perform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ideas of eva. at the same time,it elaborates th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eva and it’s importance in chinese.

   【key words】financial management objectives  eva

   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企業理財活動所希望實現的結果,是評價企業理財活動是否合理的基本標準。為了完善財務管理的理論,有效的指導財務管理實踐,必須對財務管理目標進行認真研究,因為財務管理目標直接反映理財環境的變化,并根據環境變化做適當的調整,它是財務管理理論體系中的基本要素和行為向導,是財務管理實踐中進行財務決策的出發點和歸宿。所以,如何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定位的更準確、更有操作性顯得極其重要。

   縱觀中外具有代表性的財務管理目標觀,無論是產值最大化,利潤最大化,還是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盡管它們的表達方式和主體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它們均只確認和計量債務資本成本,而忽略了權益資本成本,并把它作為收益分配處理。這樣權益資本成本的隱含部分即占用權益資本的機會成本就未加以揭示。這就使得對外報告的凈收益實際包含兩部分:權益資本成本和真實利潤。如果公司報告的凈收益為零,報告閱讀者一般會認為所有資本都得到補償。但實際上此時獲得補償的只是債務資本成本,權益資本成本并未得到補償。因此不確認和計量權益資本成本,實際上是虛增了利潤,有可能誤導投資者做出錯誤的決策。

   其實,早在幾個世紀前,經濟學家就認為“一個企業要為股東創造財富,就必須獲得比其債務成本和權益成本更高的報酬。”其后英國著名經濟學家alfed marshall 提出了經濟收益的概念,并認為:“企業必須產生足夠的利潤以補償所有者投入資本的成本才能長期生存。”這樣我們就必須提出一種新的財務管理目標評價體系以準確、恰當的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促進企業總體目標的實現。在此背景下eva最大化這一新的財務管理目標應運而生。

   eva概念的雛形起源于美國,并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流行于全美,于九十年代中期逐步擴展至歐洲,其后發展至拉美及亞洲地區。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和柯達集團曾成功利用eva達到提高企業及股東價值的目標。eva是英文economic value added 的簡稱,亦即經濟增加值,它是一種能夠充分體

   由此可見eva是經濟利潤而非傳統的會計利潤,它必須在傳統的會計利潤中減去所有資本的費用。因而eva最主要的特點是資本成本或加權資本成本率(wacc).根據傳統的會計方法,很多公司是有盈利的,但實際上在這些公司中有不少正在蠶食股東財富及利潤的行為,因為這些公司所獲得的利潤低于其資本成本。而eva恰好是對以上問題的糾正,換言之,eva是由股東所定義的盈利水平,是扣除所有資本成本后的利潤。如果股東的預期利潤目標為15%,即表示他們可獲得的稅后利潤超過資本的15%,而在以前的利潤均只代表了一個最低的可接受投資風險的代價。

   同時eva也是一條能將所有者財務管理目標與經營者財務管理目標緊密結合的紐帶。對于經營者而言,所有者采用以eva為基礎的紅利激勵計劃,使得經營者必須在提倡eva的壓力下提高資本運營管理能力,同時經營者也必須更有效的使用留存收益,提高融資效率,因為eva使他人認識到企業的所有資源都是有代價的,運用eva為基礎的紅利計劃時,并不是只根據eva的正或負進行獎勵,而是根據eva的增長進行獎勵。而在另外一方面,在eva系統下通過設置將紅利報酬與紅利支付分割開的紅利銀行,可防止經營者操作eva的盈余管理行為,同時給予高業績的誠實經理提供了很大的激勵。對于股東所有者而言,eva開發了企業四個方面的潛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減少浪費、節省稅賦,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使利潤增加;提高資本營運管理的能力,通過對資產的重組提高利潤效率;追求健康的,有經濟利潤的增長,只要新項目、新產業、新規模給投資者帶來比機會成本更高的回報率,就授予基層經理更大的靈活機動權和更大的責任壓力從而使管理更加科學;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資本成本,也能妥善的處理沖突,減低成本。

   由此可見,eva有利于將經營者利潤與股東利益協調一致,維護股東權益,eva最大化的實質就是權衡經營者利益下的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衡量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一個標準,它與其它常見的財務管理目標相比有著很大的進步,主要表現以下六個方面。

   其一,和利潤最大化,財富最大化相比,eva最大化更利于企業的可持續增長。在利潤最大化目標的驅使下,最容易誘發管理者的短期行為。“財富最大化”的財務目標克服了利潤最大化目標導致的短期行為,但也存在以下缺陷:股東財富與利潤有直接關系,“財富最大化”仍不能與“利潤最大化”脫離關系。而eva最大化目標注重企業的長期發展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增長。eva原理認為,企業的研究開發和戰略并購是能夠給企業帶來未來收益的投資行為,由此產生的成本應予以資本化。因此,eva不鼓勵以犧牲長期業績的代價來夸大效果,也就是不鼓勵諸如削減研究和開發費用的行為,而是著眼于企業的長遠發展,鼓勵經營者進行能夠給企業帶來長期利益的投資決策,如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人力資源的培養等。因而eva與企業的可持續增長正相關,使企業能夠獲得長期、持續的增長。

其二、eva考慮了企業所有投入資本的成本,從而有效提高了融資效率。“琢食順序理論”⑤就說明了企業人在融資方式選擇上的偏好,運用eva以前,由于內部留存收益籌資無需支付任何成本,且不需與投資者簽訂某種協議,也不會受到證券市場的影響和其他限制,內部留存收益往往被經營者視為成本最低的籌資方式大加采用,而較少地考慮這筆資金的投資回報率。另外人偏愛多保留利潤會形成較多可由人自由支配的資金,從而加大成本,eva則促進經營者考慮留存收益的機會成本,扭轉經營者的投籌資觀念,提高資金運營效率,更好地維護股東權益,促進股東的權益最大化。    其三,eva與mva(市場增加值)正相關,能夠正確評估公司的市場價值,mva是指企業全部資產的市場價值與股東和債權人投入企業的資本總額之間的差額,它是一個以資產的市場價值為基礎的業績考核指標。由mva可以直接度量企業給股東帶來的收益,故已成為國際上衡量公司價值變化的通用指標。(mva=roic-wacc)×投入資本/wacc-r 其中r為企業未來年度現金流量的增長速度。uyemura rantor 和 petti t 于1996年選擇了100家美國銀行1986到1995年的mva和eva及各種財務指標數據,經經驗研究還發動mva與eva之間相關關系最強,同時還可看到eva與其它財務指標相比,它對mva的解釋度明顯較高。

   其四,有利于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體系的協調和統一,避免了財務決策與執行之間的沖突。在許多公司,管理層在進行資本預算時采用貼現現金流量指標(dcf),而在業績評價時卻又采用基于利潤的另一指標如eps、roe等,這顯然違背了事前預算和事后評價要采用同一指標的原則,不僅容易引起企

   業內部管理上的混亂,而且公司的各項經營活動也難以保持一致。而eva指標不僅可以用于業績評價,而且也可以用于資本預算、收購定價、激勵性補償計劃等幾乎公司財務的所有方面。這是eva更容易改變企業業績評價觀念的一個重要因素。[論文 lunwennet.com]

   其五,eva概念簡明,易于應用和其它財務目標的指標相比,eva的概念并不深奧,即使是非財務人員也能夠從對該指標的簡單描述中理解其含義,這使得它在企業內部推廣非常方便。事實上在推出eva指標的同一時期,一些學者也開發了許多以股東價值為基礎的業績衡量指標,如投資的現金流量收益、現金價值增量、股東價值增量、調整經濟值等,這些指標在理念上與eva基本一致,但它們計算非常復雜,從而使起在企業內部的推廣受到阻礙。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了經濟增加值指標。

  

   其六,eva能促使社會資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現代財務理論認為投資者是理性的,他們總是期望至少能獲得最低的投資機會報酬,否則就會把資金投向別處。由于eva反映了投資者投資與企業所能獲得的真實報酬,因此能夠正確引導投資者將資金投向于能為社會真正創造財富的企業,從而促使社會資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實現社會財富的不斷增長。

   綜上所述,采用eva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一種科學而現實的選擇。eva真正考慮了所有的資金成本,真正的將經營者的利益與股東的利益最大限度的結合起來,妥善地處理了經營者與股東的沖突,使經營者的財務管理目標與股東財富最大化趨于一致,從而實現了企業盈利的經濟目標。同時采用eva最大化的理財目標有助于建立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和激勵機制,為解決公司治理結構問題和國企扭虧提供了可操作的一個方案,極大地發揮了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導向和核心作用。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企業的經營思想正有傳統的利潤最大化向股東權益最大化轉變,考核企業經營業績的依據也逐漸由傳統的會計指標轉向股東價值指標,然而在研究中發現,我國大量上市公司的負債率極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企圖盡量減少債務的利息開支來保證利潤指標。根據:modigliani-miner 理論,權益資本比債務資本的機會成本高的多,顯然這些負債率極低的公司忽略了資本成本的作用和資本結構的優化。eva指標雖也有一定的有限性,但用它代替利潤指標可以更好的制約管理者的行為,激勵他們的創造熱情,為股東贏得更多的收益,并可以推動中國股市進一步的走向成熟。

   隨者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eva概念將被我國企業界和學術界普遍認同,eva的廣泛應用也必將為我國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推動中國股市走向成熟,但eva的應用必須適應我國獨特的文化與政策,所以我們應努力探索如何將eva成功引入我國各個行業,特別是國有企業,以最大限度發揮其效用。

   【參考文獻】

   1、 馬志娟:eva:一種新的業績衡量指標  經濟師 2000(8)

  

   2、 黃麗娟:財務管理“最大化”目標與可持續增長的矛盾 上海會計 2002(8)

篇8

關鍵詞:財務管理目標;企業經濟附加值最大化

財務管理是對企業資金運動全過程進行決策、計劃和控制的管理活動。其實質是以價值形式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全過程進行綜合性的管理。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其目標必須與企業的目標相一致。“利潤最大化”是企業同時也是財務管理追求的目標。但“利潤最大化”目標在長期的實踐中已暴露出其不足,如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風險價值、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可能導致企業財務決策帶有短期行為等。由此,人們開始尋找另外的目標來代替“利潤最大化”。隨著證券業的蓬勃發展,“企業價值最大化”或“企業財富最大化”逐漸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企業價值是企業債券的價值和股票的價值之和。樹立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原因主要在于,它克服了利潤最大化出現的與時間和風險脫節等缺點。但它并沒有取得人們所期望的輝煌成就,相反,還導致了比“利潤最大化”目標更甚的混亂。

“企業價值最大化”是一個十分抽象而很難具體確定的目標。從非上市企業來看,其未來財富或價值只能通過資產評估才能確定,但又由于這種評估要受到其標準或方法的影響,因而難以準確地予以確定。從上市企業來看,其未來財富或價值雖然可通過股票價格的變動來顯示,但由于股票價格的變動不是公司業績的唯一反映,而是受諸多因素影響的“綜合結果”,因此股票價格的高低實際上不可能反映上市公司財富或價值的大小。所以,“財富最大化”目標在實際工作中難以操作,實用性不強,難以被企業管理當局和財務管理人員所捉摸。

由于上市企業大都相互參股,其目的在于控股或穩定購銷關系,因此,企業真正的大股東并不能從證券市場上直接獲利,他們并不把股價最大化作為其財務管理追求的唯一目標。

“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在實際工作中可能導致企業所有者與其他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企業是所有者的企業,其財富最終都歸其所有者所有,所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直接反映了企業所有者的利益,是企業所有者所希望實現的利益目標。這可能與其他利益主體如債權人、經理人員、內部職工、社會公眾等所希望的利益目標發生矛盾。現代企業理論認為企業是多邊契約關系的總和:股東、債權人、經理階層、一般員工等等對企業的發展而言缺一不可,各方面都有自身的利益,共同參與構成企業的利益制衡機制。從這方面講,只強調一方利益忽視或損害另一方利益是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而且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更加強調職工的實際利益和各項應有的權利,強調社會財富的積累,強調協調各方面的利益,努力實現共同發展和共同富裕。因此,“企業價值最大化”不符合我國國情。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業價值最大化在我國當前還只能是一個理論公式和理想的發展目標,對企業財務管理的指導作用并不大。那么能否找到一種更優越的財務管理目標呢?筆者認為,企業經濟附加值最大化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最佳選擇。

經濟附加值的內涵

經濟附加值(ecomonicvaylueadded,簡稱EVA)是公司營運利潤與資本成本的差值。它是企業在某個特定年份中營利低償資本機會成本的指標。用公式表示就是:

(1)經濟附加值=稅后營業利潤-資本成本總額=營業利潤(即息稅前利潤)×(1—所得稅率)-投資成本×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2)如果用EBIT表示營業利潤,T表示所得稅率,C表示投資成本Kw表示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則公式可表示為:

EVA=EBIT.(1-T)-Kw.C

注:(1)式中投資成本是企業經營過程中實際占用的資本額,包括營運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凈值,未攤銷的無形資產與遞延資產等。

(2)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指公司股東和債權人對公司進行股權投資和債權投資的加權機會成本,是投資者基于對企業風險的判斷而對公司業績的最小期望值,可以說是投資者所期望達到的必要報酬率。因此,Kw.C是一項機會成本,所以EVA是一項經濟利潤非傳統意義上的會計利潤。

EVA最大化目標的優點

EVA最大化目標是對利潤最大化目標的進一步完善,它保留了傳統的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優點,并且比利潤這一指標更能真實地反映子出企業的經營業績。體現了財務管理目標和企業目標的一致性,無論是公司或是企業,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生產經營組織,追求最大利潤是每一個在市場經濟中角逐的企業的現實目標。這一目標因而更容易被企業管理者和所有者接受和理解。

有利于企業財務管理的事前計劃。企業在經營決策時,可運用EVA最大化目標進行量本利分析、因素變動分析、敏感系數分析。通過這些分析,企業才能明確地知道該在哪些方面加強經濟核算,降低產品成本,開拓市場,擴大銷售,進行多樣化經營。

科學地考慮了風險與報酬的關系。我們已經說過Kw是投資者基于對企業的風險而作出的判斷,因此Kw大小是由風險大小決定的,理論上說當風險大時,Kw就大;當風險小時,Kw就小。從財務管理假設又可知,報酬與風險是同向的,報酬的增加是以企業風險的增加為代價的。從EVA的公式中可以看出,Kw與EVA成反比,而作為企業經營報酬的EBIT與EVA成正比,因此,只有在風險與報酬達到某種均衡時,EVA才能達到最大。

真實全面考慮了企業經營的全部資本成本。傳統理論認為利用內部留存收益籌集企業所需資金無需任何成本,其結果往往是企業人最喜歡的籌資方式,而較少的考慮資金的投資回報率。而以EVA作為財務管理目標,考慮的是資本的機會成本。企業擁有的每一項資產都存在機會成本,從而使人在保留利潤時要考慮留存收益的機會成本,提高資金的運營效果,更好地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通過EVA與C的比例反映出企業的投入與產出的關系。經濟附加值率=EVA/C,這一指標是以EVA為基礎的相對指標,它反映投入每一單位資本帶來的經濟附加值,是一個效率性指標。在C一定的情況下,EVA越大,說明資本運作效率越高,就越能吸引資本的投入,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另外,以EVA現值與C的現值進行比較,可評價企業資本增值的效率,從而使企業充分利用財務資源,提高財務資源的利用效率。

EVA最大化目標保證了投資者與債權人的正常利益。由于EVA是扣除了資本成本后的收益,在公式中Kw采用的是投資者的最低期望報酬率,是一項機會成本,因此,追求EVA最大化的過程實際上是保證投資者的正常投資利益,以及債權人的正常利息收益的過程。版權所有

EVA最大化目標把投資者與經營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對于經營者而言,所有者采用以EVA為基礎的激勵機制,使其工資的增加與EVA的增加緊密聯系,迫使經營者盡力提高資本的運營效率,同時使經營者在籌資時有效地選擇籌資方式,因為EVA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時,每一項資源都是有代價的。

EVA最大化目標的應用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不僅是企業理財所希望實現的結果,它還是分析和評價企業理財活動是否合適的基本標準。因此,我們在研究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時,應該注重目標的實用性。EVA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用來評價理財活動的基本標準,有其廣泛的實用性。

應用之一:企業業績評價。由于EVA考慮的是投入資本的機會成本,因此EVA能夠作為唯一的絕對指標對公司業績進行評價。公司在某一時期的業績優劣可以通過EVA的三種情況來評價:當EVA大于0時,肯定說明企業創造了超額財富,投資者可以在市場上得到回報,企業業績比較好。當EVA小于0時,要區別情況分析。例如,當企業初創或擴張階段在短期內往往投放大量資金,由于“期化”的影響,EVA可能是負值,不一定表明其業績不佳;而穩定發展的企業如果EVA小于0,說明公司理財活動可能存在缺陷。當EVA等于0時,說明恰當維持投資者原有財富,應該引起企業領導層的注意,有可能公司經營將變糟。企業利害關系人都可采用這種指標評價公司業績,并作為行動依據。

應用之二:企業投資項目評價。現代經濟條件下,企業呈多元化經營趨勢。EVA對投資項目的選擇以及已經投入運行項目的評價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EVA指標是通過分別核算分析各項目的資本成本及各項目的創利能力而計算出來的,選擇和評價投資項目時可按EVA大小排序,淘汰EVA小于0的項目,并從EVA較低的項目中抽調資金于EVA較高的項目,減少EVA較低的資金投入,提高資金的運作效率。

應用之三:企業融資政策評價。融資政策的優劣直接影響資本結構的優劣,從而影響到企業的報酬率與風險。EVA評估標準可以全面考慮不同融資方式的機會成本,通過EVA值的大小比較來評價不同融資方式的優劣,從而改善公司的資本結構,降低風險,提高報酬。

應用之四:企業價值評價。據國內外的實證研究表明,EVA與股票市價具有高度相關性。EVA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股票價格的上升和股東利益的增加,股價上升又意味著企業價值的增加。因此,EVA越大,企業價值越高。從這方面講,EVA最大化目標包括了企業價值最大化。

篇9

論文摘要:文章比較了作為財務管理目標的三個觀點,即股東財富最大化、凈資產報酬率、經濟增加值,指出股東財富最大化和凈資產報酬率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有其合理之處,但同時也存在著局限性。文章還分析了以經濟增加值(eva)作為財務管理目標的合理性以及其相對前兩者的優點,指出eva可以作為投資決策的取舍標準,衡量了風險,能夠改善公司的管理職能,克服了凈資產報酬率存在的時間性問題,因此是較好的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 

 

一、 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分析 

 

1. 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合理性分析。公司的基本目標是什么?傳統的觀點是,因為股東實際擁有并控制公司,因此,公司的管理者應為股東的利益而服務,公司的目標應是為股東增加價值。公司管理者應該努力提高公司的股價,以使股東的財富最大化。支持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目標的觀點主要有以下幾種: 

(1)公司契約集合理論。公司契約集合理論認為企業是一系列契約的集合,包括公司管理者與股東之間,公司職工與公司管理者之間,公司債權人與股東之間的契約等。所有者權益是對企業資產的剩余索取權。在這種觀點下,所有者權益可以定義為一種委托關系。公司管理者是人,公司所有者是委托人。委托理論假設委托人與人均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因此公司管理者與公司所有者的利益并不總是一致的。契約集合理論認為,公司股東可以通過契約建立對公司管理者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以使公司管理者的行為符合所有者的利益,盡量減少管理者背離股東利益的行為。該理論認為公司管理者的行為一般都是以股東利益為重的,因此,股東的目標就是公司管理者的目標。 

(2)管理者目標的觀點。在實際中,管理者的目標不同于股東的目標。威廉森提出費用偏好的概念。他指出管理者通過某些費用支出獲得了價值,如對公司汽車、辦公家具、辦公地點以及自主決策的投資而獲得效用。但多那德森通過對一些大公司的高層管理者的訪談,認為公司管理者的目標與股東的目標是一致的。他認為,公司的管理者受到兩種基本激勵的影響:第一是生存,組織的生存意味著管理者總是要控制足夠的資源來防止企業被淘汰;第二是獨立性與自我滿足,這意味著公司管理者能夠不受外界干擾和不依賴于外部的資本市場而進行獨立的決策。多那德森由此認為,管理者不喜歡發行新股,管理者基本的財務目標是使公司的財富最大化,從而管理者能控制更多的資源并限制籌集新的權益資本。而且,從多那德森的觀點引申可以認為,公司管理者通過使股東財富的增加以減少被其他公司收購的可能性。經理市場的競爭也促使公司的管理者以股東的權益為重。 

2.以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的局限性分析。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目標有理論基礎支持,易于直觀理解,同時在實際中也有其合理之處。如股價的高低,代表了投資者對公司價值的客觀評價。它以每股價格表示,反映了資本與獲利之間的關系。它受預期每股盈余的影響,反映的盈余的大小和取得的時間。它受企業風險大小的影響,可以反映每股盈余的風險。但以股東財富最大化也存在以下幾點局限性: 

(1)股東財富最大化難以對公司經營決策具有指導價值。目標應對行為有指導作用才有意義。但是公司的管理者很難知道其經營決策是如何影響公司股價的。既然管理者無法明確知道其決策對股價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增加公司股價的目標也就不能對公司的經營決策起指導作用了。 

(2)信息不對稱問題。一般而言,公司的管理者比外部的投資者更了解公司的狀況。那么,為什么公司管理者會以了解較少信息的外界投資者的評價作為其目標呢?如果資本市場是強有效的話,外部投資者對公司的評價可能與管理者的評價是一致的。但至今也沒有證據表明資本市場是強有效的,即使是西方發達的資本市場。而且也很難衡量企業的分部門對公司股價的貢獻,使得很難考察分部門的業績和事先設定的分部門的標準比較。

(3)目標的可控制性。股價的高低,取決于很多因素,如政治,宏觀經濟狀況,人們的心理預期,公司所處的行業等第。而其中的許多因素都是公司所不能控制的。比如公司的股價上升了,誰能明確的知道股價的上升是宏觀經濟環境改善引起的呢?還是公司的經營業績提高引起的?而且,股價的變動能否隨時提供反饋信息,從而使得管理者能及時的采取措施糾正偏差也是值得考慮的。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上市公司較少,股權結構尚不完善,資本市場有效性不足。因此,公司的股價不能客觀的反映公司的基本狀況,股價經常偏離了公司的基本財務狀況。 

 

二、 凈資產報酬率作為公司財務管理目標的分析 

 

實踐中凈資產報酬率常被作為公司的財務目標和衡量公司業績的標準。凈資產報酬率指標作為公司財務目標的合理之處是它告訴了公司的管理者如何提高凈資產報酬率,從而滿足了目標應能指導行為的原則。 

1. 凈資產報酬率指標的合理性分析。 

凈資產報酬率可以分解如下:凈資產報酬率=銷售凈利潤率 資產周轉率 權益乘數。 

從該公式可以看出,決定凈資產報酬率的大小有三個指標,這樣分解之后就更能說明凈資產報酬率這一綜合性的指標變化的原因,也給公司管理者如何提高凈資產報酬率指明了方向。銷售利潤率衡量的是每單位銷售收入能產生的凈利潤。這個指標對于營業經理而言極為重要,因為該指標反映了公司的定價策略和控制成本的能力。資產周轉率反映的公司每單位的資產能產生的銷售收入。毫無疑問,公司的競爭戰略和產品影響公司的資產周轉率,但管理者的勤奮和創造性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資產周轉率有可以進一步分解為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等。這樣能為公司管理者及時發現偏差,采取措施糾正提供了方便。影響凈資產報酬率的第三個指標是權益乘數,可以通過公司的財務杠桿來衡量。這個指標不像前兩個指標越大越好,要求財務經理如何合理的確定公司的最佳財務結構。 

2.凈資產報酬率的局限性分析。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凈資產報酬率既考察了營業經理工作的效果,又考察了財務經理的工作效果。并且,指出了如何提高凈資產報酬率,其影響因素大多數也是可控的。但凈資產報酬率作為財務管理目標,存在著以下幾點局限性: 

(1)短視問題。成功的經理應是前瞻性并有長遠眼光的。但凈資產報酬率恰恰相反,是回顧性的,并且集中于一個期間。因此,凈資產報酬率不能完全反映公司的經營業績。如公司如果為了引進新的產品而承當了大量的研發費用的話,當年的凈利潤必然下降,但這并不能說明公司的經營業績下降了。而且凈資產報酬率集中考察一個會計期間的業績,不能反映多期間決策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2)風險問題。凈資產報酬率是一個收益型的指標,未考慮公司承擔的風險。但是對于任何公司或者投資而言,收益和風險總是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的,僅僅考慮其中的任何一個因素都是不全面的。而且,收益與風險的關系是風險驅動收益,而不是相反。因此,公司管理者與其說是在管理收益,不如說是在管理風險。而凈資產報酬率不能說明為了獲得該收益率而承當的風險。一般而言,風險厭惡的投資者的目標是獲得最大的風險報酬率,通常以夏普比率來衡量。可見,風險也是設定目標時必須考慮的。 

(3)價值問題。凈資產報酬率衡量的是股東權益的賬面價值的報酬率,而不是市場價值的報酬率,從而導致實際的凈資產報酬率產生誤差。如在有的情況下,由于技術的進步,導致機器設備的老化陳舊,使得賬面價值遠低于實際的市場價值,從而低估了凈資產報酬率。而在更多的情況下是權益的市場價值大于賬面價值,從而高估了凈資產報酬率。對于權益的價值而言,市場價值比賬面價值更有意義,因為市場價值代表了股東能夠實現的現時的權益價值,而賬面價值僅僅記錄的是資產的歷史成本。對于資產的價值而言,決定因素是未來的現金流量,權益的市場價值體現了這一點。但簡單的以權益的市場價值代替賬面價值計算凈資產報酬率也是不合理的。因為一旦股票發行之后,股價的變動對公司的凈資產無影響了。比如公司的股價上升了,但上升的這部分資產并沒有為公司所控制,僅僅是虛擬的金融資產。要求公司的管理者為所不能控制的資源負責也是不合理的。 

三、 經濟增加值,更好的財務管理目標 

 

綜上所述,股東財富最大化與凈資產報酬率作為公司財務管理的目標,有其合理之處,但也存在著許多的局限。公司為股東創造價值是對的,但如何把創造價值轉化為合理的財務目標是另外一回事。1993年財富雜志提出了經濟增加值這個指標(eva),認為經濟增加值是通向價值創造的關鍵。經濟增加值的思想很簡單,認為投資所期望的收益超過其成本時才是有價值的。同樣,公司只有在起營業利潤超過其所使用的資本成本時,才可以為股東創造價值,用公式表達如下: 

eva=ebit(1-t)-k×c 

其中,k是公司使用的資本的加權平均成本,t為稅率,c為公司使用的資本,包括付息債務以及權益。債務應當排除不付息的負債,權益以賬面價值計算。 

1. eva指作為公司財務管理目標的合理性分析。 

(1)eva可指導公司的投資決策。一項投資的eva現金流的現值與該項目的npv是相等的。而npv是投資決策中最基本的參考標準,npv基于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通過折現率的大小考慮了風險。而且,npv直接衡量了項目對股東財富的影響,是優良的投資決策指標。既然eva與npv相等,eva也可以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標準。 

(2)eva衡量了風險。凈資產報酬率的最大缺陷可能是未衡量收益的風險。而eva則通過引入資本的成本而克服了這一缺陷。如果投資者認為企業面臨的風險較高,則要求的資本收益率也較高,從而高風險的公司,在其他條件相當的情況下,eva較小,反映了大多數投資者厭惡風險這一事實。 

(3)eva量化了公司的價值。股東財富最大化是通過股價的高低來衡量的。但是股價是個絕對數,股價中還包含了投資成本。eva剔除了資本的成本,考察的是公司為股東創造的超額價值。而且eva量化了公司的價值,滿足目標必須量化和實現目標所要承當的成本原則。第二是股價易于波動,而eva相對穩定,使得eva作為目標更為切實可行。第三,股東的超額收益是由eva決定的,因此,eva應當與股價存在很大的正相關性。 

(4)eva指標能夠改善公司的管理職能。eva實際上綜合了公司管理者的三項的關鍵職能:資本預算,業績評估,以及制定激勵報酬。這些職能本應能正面影響公司管理者的行為,但實際上往往達不到這個要求。比如,公司的管理者被告知在評價投資項目時,應該使用凈現值或內部報酬率作為標準。而實際上在衡量部門的業績時,又以凈資產報酬率或投資報酬率作為標準。因此,公司的管理者常常面對相互不一致的目標無所適從,導致索性不認真考慮這些指標,而依賴于自己的經驗。 

(5)eva克服了凈資產報酬率存在的時間性問題。eva既可以考慮單期間的,又可以如同計算npv一樣,用未來預計的現金流來計算其現值,從而克服了凈資產報酬率不能很好的衡量多期間決策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綜上所述,用eva作為公司的財務管理目標是可行的,而且也適合我國目前公司的實際狀況。公司資本預算的決策可以用合適的資本成本計算eva作為標準。企業分部門的eva可以作為評價部門業績的標準。而激勵報酬可以通過與一個合適的事先確定的目標eva對比而確定。以上三點體現了eva作為財務管理目標的優點:簡單,明確,切實可行。 

當然,最后必須指出的是,eva也是有其局限之處的,特別是資本的成本如何衡量的問題。但eva解決了凈資產報酬率與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目標存在的許多不足,尤其是eva將為股東創造價值從僅僅是一個口號轉化為實際的管理工具。 

 

參考文獻: 

1.羅伯特·c·希金斯.財務管理分析.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45-50. 

2.斯蒂芬·a·羅斯等.公司理財.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128-130. 

3.杰拉爾德·懷特等.財務報表分析與運用.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23-34. 

4.劉雯雯.基于安索夫戰略思想談動態環境下的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現代管理科學,2005,(11):90-92. 

5.趙華,何惕,劉更新.基于柔性戰略觀的企業財務戰略管理機制創新研究.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60-62. 

6.周首華,陸正飛,湯谷良.現代財務理論前沿專題.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25-30. 

7.彭韶兵.財務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6-50. 

8.(英)米德爾頓著.凌曉東譯.財務管理.北京:中信出版社,1997:34-38. 

9.張超英編著.財務管理實務操作.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66-70. 

篇10

[關鍵詞] 財務管理目標 述評

一、引言

財務管理目標既是財務管理理論結構中的基本要素和行為導向,也是財務管理實踐中進行財務決策的出發點和歸宿。科學地設置財務管理目標,對優化理財行為,實現財務管理良性循環,具有重大意義。因而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學術界,對于財務管理目標的爭論似乎是永無止境。本文對國內外學者在財務管理目標研究方面的成果進行了總結和歸納,并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了相關評論。

二、國外對財務管理目標的研究

國外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研究,主要集中在財務管理的目標是股東財富最大化還是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之爭。股東利益最大化觀點的代表人物Friedman(1989)指出,“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在遵循法律和相應的道德標準前提下賺盡可能多的錢。”James C.Van Horne(1995)指出由于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為企業經營以及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一個合理的指導方向,因此不妨以它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但并不是無需考慮社會責任。而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支持者卻認為,企業是一個社會組織,要對包括股東在內的所有關系人負責。Freeman & Gilbert(1987)認為利益相關者就是可以影響或者正在影響企業達成目的的任何企業和個人。包括股東、債權人、雇員、政府、供應商、顧客、公益組織等。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支持者與股東財富最大化理論的支持者爭論的最終結果是,股東財富最大化仍然最為主流的財務管理目標,只是在此基礎上作了相應的調整與修正。如歐盟(2002)指出,“企業的目標是為所有者和股東創造利潤,但企業可以通過創造社會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增加就業機會等方式來增加社會福利。”即使在目前美國廣為使用的主流財務管理教材,Eugene & Michael 著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實踐》一書中,我們仍然可以發現作者依然把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

三、國內對財務管理目標的研究

我國學者對于財務管理的目標研究也很多,主要集中在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方面。綜合起來主要是從產權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治理結構理論、委托理論、生命周期理論、企業理財環境的變化等方面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進行了研究。

1.利潤最大化及對該指標的修正

自上世紀90年代末期,利潤最大化在財務管理目標研究中已經為廣大研究者所摒棄。現在更多的研究者從利潤最大化指標的不足出發,對利潤最大化指標進行了修正和改善。程曉瑜(2007)在闡述現階段理論界關于財務管理目標的幾種觀點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企業以利潤最大化為財務管理目標的不足,以及現金流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認為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應當是:以現金流最大化為約束條件的企業利潤最大化。王慶成(1999)認為,我國現階段理財目標較好的選擇,應該是在提高經濟效益的總思路下,以履行社會責任為前提,謀求權益資本利潤率的滿意值,亦可稱為權益資本利潤率最大化。

2.股東財富最大化

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近些年來也不斷的受到了學者們的抨擊與非議,學者們從中國的資本市場與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為該目標作為財務管理目標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但還有一些學者從各種角度出發來支持該目標。如郭曉華(2003)從產權理論的角度出發,對人力資本和非人力資本的特征及其差異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得出,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必須兼顧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權益,但出資者的權益要求仍占據主導地位。段淑芳(2005)認為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符合目標應具有的特征:數量化、可度量、現實、有挑戰性、可接受以及能協調企業各相關利益集團間的關系。李昕欣(2004)以企業選擇何種財務管理目標為切入點,并根據各種財務管理目標的優缺點及各自的性質,探求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更適應社會發展的管理目標,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財務管理目標,將是最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理念。

3.企業價值最大化

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應該是學者們呼聲比較高,也是目前認同度比較高的財務管理目標。高潔等(2007)通過對當前我國存在的幾種理財目標進行分析評價,提出了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主要目標,兼顧成本、現金流量、利潤等的子目標,從各方面來提高企業的價值,來達到財務管理的總目標。劉淑紅(2005)從知識經濟時代,知識上升為第一生產要素為起點,闡述知識經濟時代應以“共同治理”取代“資本雇用”,財務管理目標以“企業價值最大化”取代“股東價值最大化”。王化成(2000)通過對美國和日本的股東、債權人、職工、政府等主要利益關系人的特征進行分析,得出中國的理財環境與美國差別較大,而與日本比較接近。因此,我們在選擇財務管理目標時,也應選擇與日本比較一致的模式――企業價值最大化模式。

4.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

近幾年,一些學者開始把研究的方向轉向了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認為該目標相比其他目標更加能協調各種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張凌(2007)結合公司治理結構,提出“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體現了對經濟效益的深層次的認識,不僅考慮了風險與報酬的關系,還將影響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及各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協調起來,企業所有者、債權人、員工和政府都能在企業價值增長中得到利益滿足,從而使企業管理和經濟效益步入良性循環。因而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是比較科學且能夠體現現階段中國特色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吳要毛(2007)認為,和諧社會建設與企業發展內在需要均要求重新表述財務管理目標,企業相關者利益的最優化全面的反映了這一要求。

5.無法確定某一個固定財務管理目標

目前也有一些學者認為財務管理目標的確定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行業特征、治理結構、規模等條件進行相機決策。張正國等(2004)從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出發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進行分析,并得出財務管理的目標不僅要與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相適應,而且要與企業的自身的行業特征相適應。企業究竟選擇什么樣的財務管理目標并沒有統一的模式。徐新華等(2006)從委托理論出發,認為財務管理目標決定于利益相關者的效用函數,并對投資者、債權人、管理者等主要利益相關者的效用函數進行闡述,得出企業實踐中究竟采取哪一種財務管理目標,主要受企業實際所有者效用函數目標的影響。不論企業最終采用哪種財務管理目標,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容少華等(2007)認為,企業不同的治理結構形成不同的約束條件,需要有不同的財務管理目標來適應。企業選擇什么樣的財務管理目標,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相機而擇,從實際出發,才是明智的決策。

四、對國內外財務管理目標研究的評價

1.國外研究成果比較集中,我國研究成果比較分散

從前面的研究中,我們不難發現國外學者對財務管理的目標研究雖然充斥著激烈的爭論。但最終主要還是落在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并在此基礎之上進行一些調整與修正。在制定財務管理目標時,在保障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盡可能照顧到債權人、供應商、雇員、顧客、政府、公益組織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而我國學者對財務管理目標的研究結果顯示,雖然有很大一部分人贊同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但與此同時,也有一部分學者持否定態度,認為應該以利益相關者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或EVA最大化為財務管理管理目標。甚至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無法確定某一種固定的財務管理目標。顯然對于我國財務管理目標的研究還面臨著激烈而漫長的爭論,到底最后確定什么樣的財務管理目標,無論是理論界還是實務界都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股東與其他利益相關者利益矛盾觀占主流

筆者在查閱大量的財務管理目標研究文獻中,一直思考著這么一個問題。為什么對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在理論和實務界有這么激烈的爭議呢?最終筆者發現,無論是國外學者對財務管理目標研究,還是國內學者對財務管理目標研究中,似乎有著共同的一個假設,一個暗示,即股東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相矛盾。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目標的出現,必然與股東財富最大化矛盾,似乎因為關注到債權人、供應商、員工、政府、顧客等其他利益相關者利益,就一定會使股東的利益受損,就無法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了。即使修正了的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也有這樣的意味在其中,如我國《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第86條指出,“上市公司在保持公司持續發展、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應關注所在社區的福利、環境保護、公益事業等問題,重視公司的社會責任。”筆者試問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就一定是矛盾的嗎?它們兩者能不能實現雙贏或者多盈呢?事實上筆者認為從實踐來看,如果損害其他利益關系人的利益,那么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就不可能實現。盡管在實踐中,由于難于量化利益相關者利益等一些現實的矛盾,我們可以采用股東財富最大化,或者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但在觀念上一定要明確,企業所有關系人的利益是共盈的,損害任何一方的利益,那么其他關系人的利益也不可能達到最大化。

3.國內財務管理目標研究應注意環境的適用性

從上面筆者對國外財務管理目標研究的闡述中,我們可以得出,國外股東財富最大化無論在理論界還是在實務界依然占據著主流地位。那么我國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否能照搬國外財務管理目標的研究成果呢?在此,筆者認為這種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因為財務管理的目標還必須適應一定的環境。我國與國外的經濟環境還有很大的差異,主要體現股民覆蓋率和資本市場完善程度等。美國的資本市場已經發展的非常完善,且股民已經覆蓋到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美國選用股東財富最大化為財務管理管理目標,并以股票價格作為衡量標準,在一定程度上與利益相關者如員工、消費者、社會團體等的利益是一致的,因而在美國的經濟環境下繼續保持股東財富最大化為財務管理目標仍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也充分說明了本文前面提出的觀點,股東與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不一定總是矛盾的,他們可以是雙贏或者多贏的關系。而我國目前由于資本市場不發達,股民覆蓋率非常的低下,在研究財務管理目標時,必須從我們的現實情況出發,更有針對的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張 凌: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J].商業時代,2007.17:77~78

[2]容少華 曾鍵南:財務管理目標研究[J],財會月刊,2007.6:7~8

[3]高 潔 郭 麗:論現代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J].大眾科學(科學研究與實踐),2007.19:108~109

[4]劉淑紅:知識經濟時代公司治理結構與財務管理目標選擇[J].甘肅科技,2005.4:188~189

[5]吳要毛.企業相關者利益最優化――如何確定企業財務管理目標[J].會計之友,2007.3:18~19

[6]王化成:財務管理目標的國際比較和我國企業的現實選擇[J].財會月刊,2000.8:9~12

[7]段淑芳:企業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股東財富最大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5.11:29~30

[8]李昕欣:股東財富最大化――最具發展潛力的財務管理目標[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4.3:58~59

[9]郭曉華:產權理論分析與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J].財會月刊,2003.22:7~8

[10]張正國 候甜甜:企業生命周期理論與財務管理目標選擇[J].財會月刊,2004.21:8~10

[11]徐新華 黃小勇:基于委托理論的財務管理目標選擇[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6.5:7~8

[12]李 正 向 芮:中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內容界定、計量方法和研究現狀[J].會計研究,2007:7:3~5

[13]Eugene F.Brigham,Michael C.Ehrhardt.狄瑞鵬 胡謹穎 候宇譯:Financial Management:Theory and Practice[M].Tenth Edition,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