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案范文
時間:2023-04-04 09:54: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琵琶行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課程分析
《琵琶行》是必修三第二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本單元學習唐代詩歌。單元導讀指出唐詩代表了古典詩歌創作的最高成就,這是從寫作技巧方面來說的;另外單元導讀還給出了學習唐代詩歌的方法指導: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入情境,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這一點是要求我們理解詩歌的感情。
本節課是第三課時,第一課時熟讀課文,疏通詩意。第二課時圍繞主旨句來學習3、4自然段,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因此我將本節課的目標定為:鑒賞音樂描寫的技巧以及達到的效果。效果又分為兩層,一方面是音樂的特點,一方面是其中蘊藏的琵琶女的感情。
學情分析
學生在在學習必修一、二時已經接觸過了側面描寫和通感,所以本節課探究手法技巧時應該難度不大,老師需要著重講的是側面描寫中的一種“環境烘托”。
設計思路
一、吟詠感知:通過聽范讀和自由朗讀課文,初步領略音樂和感情的起伏變化。
二、合作探究:通過學生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完善,指出描寫音樂運用的手法,分析音樂的特點及變化,體會音樂中蘊含的琵琶女的感情變化。
三、遷移運用:通過《聽穎師彈琴》的練習,讓學生鞏固第二環節中所學的手法以及效果。
學習目標
掌握本文描寫音樂時運用的高超的寫作技巧以及達到的效果。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音樂,是跳動的音符,是訴諸聽覺的藝術,它無影無形,轉瞬即逝,難以描摹再現。而白居易的琵琶行則被贊譽為“摹寫聲音至文”。我們今天來學習琵琶行的第二段,看看白居易是如何出神入化地描繪樂曲之美?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及目標。
二、吟詠感知
1,聽范讀。注意輕重、疾徐、停頓。
2,有感情地自由朗讀。
3,請三位學生展示朗讀。
(設計意圖)初步領略音樂的變化和其中的感情變化。
三、合作探究,鑒賞手法
第2段詩人運用了哪些手法來描摹音樂,有何效果?(效果:樂曲的特點及變化、琵琶女感情)
要求:
1.參照課下注釋,聯系琵琶女身世,逐句分析。
2.獨立思考,按照板書提示做批注
5分鐘
3.后小組討論5分鐘,完善答案,選舉代表發言。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完成本課的學習目標。
【板書設計】(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靈活調整)
樂
情
手法
變化
濁雜粗重
對比
正面
輕細急促
暢快
比喻(以聲類聲)
圓潤清脆
通感(以形寫聲)
婉轉流暢
歡快
冷澀低沉
壓抑
側面
停歇
幽愁暗恨
聽眾反應
激越雄壯
不平不甘
環境烘托
凄厲
【過渡語】詩人運用高超的技巧對音樂進行多角度描寫,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具體,再現了千年古樂,使我們如聞其聲,如臨其境,似乎聽到了那波瀾起伏的樂曲,感受到了琵琶女一生的歡笑與悲酸。《琵琶行》的確不負“摹寫聲音至文”的美譽。同樣有此稱譽的詩歌還有韓愈《聽穎師彈琴》
四、遷移運用
PPT:
聽穎師彈琴
韓愈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選取你最喜歡的兩句,說一說運用了哪些手法來表現高超的彈琴技巧?有何效果(樂曲特點及感情)?
(設計意圖)現學現用,學生鞏固所學,教師自查學習目標的完成情況。
五、課堂小結
不論是琵琶女的琵琶聲還是穎師的琴聲,現在都已失傳,我們已經無福消受了。但幸好有白居易,有韓愈記錄下了那精妙絕倫的音樂,讓音樂透過文字飄揚,余音裊裊,流傳千年……下課之后,同學們熟讀成誦,品味其中的無限奧妙!
六、課后作業
熟讀成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