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業調查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30 03:49: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育行業調查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畢業論文不僅是一項衡量學生四年所學商務英語專業知識的一個綜合性考核,也是一個增強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本文以北京城市學院英語(國際商務)專業為例,探討本科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的改革方式,并且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
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實踐能力
教育部辦公廳在2004年4月發出《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強調:畢業設計(論文)旨在培養大學生探索真理,強化社會意識,提高綜合實踐能力,是衡量教學水平,學生畢業與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教育部在2009年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中再次明確要求本科畢業設計(論文)“選題要緊密結合生產和社會實際,難度工作量適當,體現專業綜合訓練要求”。從2010年起至今北京城市學院國際語言文化學部英語(國際商務)專業進行了相關的改革研究與實踐。結合畢業設計管理與指導實踐,作者對積累的一些經驗和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
一、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方向)畢業論文的現狀
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選題學術氣氛濃厚、重復率高。多集中于“商務談判的技巧”、“商標的翻譯策略”、“商務廣告的語言特色”等,與商務實踐密切相關的文章寥寥無幾。學生在選題上還是側重于文學和文化,沒有充分體現出商務英語的專業方向性。多數的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寫作內容脫離實際,沒有注重畢業論文的自身價值與實際意義。缺乏實證分析,不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研究,有的同學撰寫的內容與將來所從事的商務活動毫無關系。大多數學生都是根據指導教師布置的論文題目獨自搜索文獻、分析整理資料、缺乏了團隊協作、限制了思想火花的碰撞。如果畢業設計能夠以團隊的形式來完成撰寫必將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組織與溝通交流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大的幫助。
二、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改革探索與實踐
1.畢業論文改革的形式和內容。
掌握商務文書的基本知識、寫作方法、寫作技能,能運用嫻熟、得心應手地撰寫各類商務文書是衡量現代商務工作者的素質、能力的重要標準。根據我校英語專業國際商務方向學生實際情況和商務文書撰寫的難易程度,英語(國際商務)學生選擇商務報告中的調查報告(SurveyReport)開展畢業論文改革。調查報告具體要求:調查報告由2人共同完成,學生需進行社會調查、訪談或其他調研方式。要求調查報告的字數不少于5000字英文,其中含1000字中文概要,調查問卷樣卷和訪談提綱樣卷為中英文對照版。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商務文書的撰寫規范,行文要求,專業安排了行業人士對調研報告的撰寫進行了指導和培訓。調查報告撰寫的培訓方案:調查報告撰寫指導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對調查報告的定義、結構、撰寫過程進行宏觀指導;第二部分主要講解調查報告的研究方法、資料的收集與研究、問卷和訪談內容的設計;第三部分調查報告的選題和開題指導。
3.調查報告雙導師指導的管理與監控。
畢業論文“雙導師制”指導模式是依據北京城市學院辦學目標和特色,結合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特點,通過校內英語指導教師與來自其他學院跨學科或者行業的合作導師“雙導師”聯合指導,重點實施理論學習環節、調研環節、理論與實踐整合環節等雙導師式培養的畢業論文指導模式。選題環節。畢業論文的選題是做好畢業論文工作的首要環節,指導教師嚴格把好選題關是保證畢業論文質量的前提條件。校外合作導師提出若干個用人單位在實際工作操作中遇到的真實問題。畢業論文選題來自于實際工作過程中的問題,既體現了實際應用價值,又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理論學習環節。為了讓學生有更充裕的時間進入第七學期的學習和第八學期工作崗位的實習,我們將理論環節的學習提前到夏季小學期。由校內指導教師和行業合作導師進行聯合講解。學生在雙導師的指導下,完成選題、開題報告準備等環節。調研實踐環節。在夏季小學期結束后的暑期,學生要開展為期約4周的調研活動。在調研實習期間,由實習單位的校外指導教師,監督和指導學生的調研實習實踐活動,補充學生理論學習的缺陷,提高學生商務實操能力。在這一環節,校內英語指導教師也需要及時與校外指導老師溝通,協助學生完成調研實踐環節。理論與實踐整合環節。學生在調研實踐活動后,即完成問卷發放和訪談活動,回到學校進行調研報告的撰寫。學生需要在這個環節聽取校內英語指導教師和校外指導教師的指導建議,展開數據的統計分析,以及調研報告的撰寫。雙導師綜合評定給出畢業設計的成績。答辯環節。采用校內老師和行業人士聯合組成答辯專家組,對調查報告中涉及的理論環節和實踐環節進行全面系統的提問,雙導師以及答辯專家組綜合評定后給出每組同學畢業論文成績。對于學生各項成績的評定,第一指導教師占總成績的60%,第二指導教師占40%。專業要求學生畢業設計完成情況嚴格進行前期、中期檢查與考核。如果因為教師指導不力,學生沒有圓滿完成畢業設計,將追究校內導師的責任。對于畢業設計工作不認真、投入不夠、完成質量差而又達不到專業培養目標的學生,學部將根據畢業設計要求的有關規定嚴肅處理。畢業論文“雙導師制”指導模式強調了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知識的有機結合,彌補了高校英語教師缺乏商務實戰經驗的弊病。“雙導師制”將顯著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使得學生在進入企業后,能夠更快地適應環境,從而直接進入工作狀態。學生通過這種模式的訓練,鞏固發展了專業知識和技能,也為日后的就業打下扎實的基礎。
4.調查報告的評審標準要適當調整。
畢業論文評價體系是引導畢業論文工作的杠桿和指揮棒。重點考察學生畢業論文的原創性、實效性,即畢業論文必須是學生經過努力研究真實做出來的,解決了實際工作中的某一個問題,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與水平。在評價程序上,整個撰寫過程采用雙導師(校內英語教師與行業專家)綜合評定和指導,在評審的各個環節均采用英語教師和行業專家雙評審制度。評分標準也相應地區別于傳統的學術論文,例如在選題上要評定“選題是否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符合實踐性、科學性、創新性要求”;調查問卷的設計上要評定“調查問卷的結構、內容設計科學、合理,較為清楚地說明調查問卷的發放及回收情況”;數據綜合分析能力上要評定“能夠靈活運用多種形式的圖表對調查問卷所得結果和數據進行恰當、科學、有效分析”;在調查報告整體質量上要評定“研究結果摘要部分:論述清晰;正文部分:理論運用正確,數據分析科學、合理,論述充分,結構嚴謹,條理清晰;結論與建議部分:結論正確,具有創新性,實用性。調查報告結果具有一定的參考、應用價值。全文專業術語使用準確。符號統一,編號齊全,書寫規范,圖表完備、整潔、正確”;畢業論文的答辯和評審標準都結合實際進行了適當的調整以保證評價的得體性和公平性。
三、政策建議
1.深化畢業論文以及配套商務英語教學改革。
商務英語專業應該以畢業論文改革為契機,不斷深化商務英語教學改革,整合各種實踐教學資源,使教學理論、人才培養模式與人才培養目標達成一致。在商務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商務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例如不斷加強校企合作力度;學校與企業和政府建立實踐教學合作關系;請行業專家到學校授課或開辦講座;提倡英語教師帶領學生到企業現場教學;鼓勵英語社團組織承接社會項目;等等。
2.加強實踐型教師隊伍建設。
學校要通過各種途徑增強教師實踐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例如,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參加社會課題研究、對專業教師進行實踐教學培訓等,并且納入對教師的考核體系中;學校派青年教師到企事業單位、外企外貿公司掛職鍛煉,以此來增進教師對社會的了解,要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滲透實踐內容,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學校也可以將具有創業經歷和實踐經驗的各類人員融入到教師隊伍里。通過上述措施,強化學校的實踐人才培養特色,加快相關教學方法的改進與教學條件的改善步伐。
3.畢業論文的體裁和形式多樣化。
畢業論文體裁可以多樣化,充分體現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特點,體裁不僅局限于傳統的學術論文,而且可以將其拓展為商務實用文書的撰寫和商務情景的模擬。前者包括標書的撰寫、市場調查報告、廣告策劃、營銷方案等,后者包括商務談判、國際會展、商務洽談、產品推薦會情景模擬等。畢業論文的各種體裁和形式均采用團隊協作的模式,使學生能夠各盡所長、發揮集體的智慧。
作者:呂英莉 郭曉霞 劉已初 單位:北京城市學院
參考文獻:
[2]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通知(教高廳[2004]14號)[R].
[3]李志生.建筑工程招投標實務與案例分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4]劉曉輝,魏俊玲.淺談經濟全球化中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J].中國商貿,2009,(15).
篇2
內容提要
上海中聚家具有限公司,創建人二零零零年就已涉足辦公家具行業。多年來公司一直不懈努力致力于辦公家具的開發、設計,目前已成為國內辦公家具行業的實力企業。本文通過調查研究了中聚家具公司在人力資源培訓方面的情況,分析了中聚家具的內部培訓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例如管理者重視不夠、忽視思想教育方面的培訓、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以及方法單一等,這使公司在人才培養和專業人員培訓上雖然花了大力氣但還是收效甚微。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一步提出了提出加強思想教育工作、明確培訓定位、強化培訓導、改進培訓手段、培訓形式多樣化等方法,以解決公司在人員培訓方面存在的這些問題。
關于上海中聚家具有限公司人員培訓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中聚家具公司概況
上海中聚家具有限公司辦公家具有限公司,創建人二零零零年就已涉足辦公家具行業。公司擁有先進的專業生產線和一支優良的工程設計與生產隊伍。公司開發的產品包括有屏風系列、轉椅系列、沙發系列、大班系列等,這些產品質量均已達到國家標準。客戶第一、信譽第一、質量第一、服務第一是中聚對客戶的承諾。公司一貫推行:專業免費的咨詢、免費的電腦輔助繪畫設計服務、免費的現場產品模擬示范服務、快速準時的送貨服務、專業安裝與售后服務、對大部分產品實行五年保用服務等。這些措施確保了客戶在選擇中聚品牌后,能夠得到優質完善的銷售服務,公司還長期備有批量存貨,以專門滿足急需之客戶。多年來公司一直不懈努力致力于辦公家具的開發、設計,目前已成為國內辦公家具行業的實力企業。
二、中聚家具公司人員培訓的現狀和問題
1、過于偏向技能培訓而不注意員工思想教育輔導
目前,中聚公司的培訓偏向于技能方面,而在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培訓則基本沒有。現在公司員工中存在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法制觀念較弱等問題。有些員工職業道德存在偏差,只知道做好自己工作就好,沒有對本職工作的鉆研精神和刻苦學習的耐心,存在混日子的心里狀態。這對中聚公司今后發展是個很大的障礙。
2、企業管理者對培訓的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不夠
中聚家具公司的管理者雖然認為培訓很重要,但其培訓的內容僅僅局限在
三、中聚家具公司開展職工培訓的策略建議
1、加強思想教育工作
四、調查結果和體會
關于上海中聚家具有限公司人員培訓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中聚家具公司概況
二、中聚家具公司人員培訓的現狀和問題
1、過于偏向技能培訓而不注意員工思想教育輔導
2、企業管理者對培訓的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不夠
3、培訓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
4、缺乏完善的培訓評估體系
三、中聚家具公司開展職工培訓教育的策略建議
1、加強思想教育工作
2、明確培訓的重要性
3、形成全面系統的培訓體系
篇3
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男|33歲(1983年5月21日)
居住地:上海
電 話:182********(手機)
E-mail:
最近工作 [3年]
公 司:XX公司
行 業:項目擔保
職 位:擔保業務經理
最高學歷
學 歷:本科
專 業:經濟學專業
學 校:上海財經大學
自我評價
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專業知識基礎,熟知經濟學原理和金融業務;已有7年擔保公司從業經驗,同金融機構和客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積累了豐富的客戶資源;熟悉賬務財務管理,掌握擔保相關知識和操作流程、風險防范措施;了解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特點,融資需求,反擔保措施設定和操作要點;具有良好的計劃、協調和控制及數據分析等能力;談判能力強,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文字處理能力良好。
求職意向
到崗時間:一個月之內
工作性質:全職
希望行業:項目擔保
目標地點:上海
期望月薪:面議/月
目標職能:融資租賃經理
工作經驗
2010/7—2013/7:XX公司[3年]
所屬行業: 項目擔保
業務部擔保業務經理
1.對項目資料進行收集、匯總,初審合格后對項目進行實地考察;
2.完成項目評審工作,實地考察后補充資料,撰寫調查報告;
3.完成調查報告編寫,提交項目部經理審核,審核通過報風險管理部進行評審;
4.與客戶談判并協商合同條款,制作項目合同,通過審批后與客戶簽署,并按合同條款執行;
5.銀行業務辦理完畢,整理所有項目相關資料,移交風險管理部門統一管理;
6.擔保業務辦理完畢后定期進行保后跟蹤,填寫調查表格,作為項目資料共同存入項目檔案。
2006 /6—2010 /6:XX公司[4年]
所屬行業: 項目擔保
業務部 擔保經理助理
1.協助融資經理完成客戶盡職調查、收集資料、編寫授信調查報告;
2.協助經理設計融資方案、設計結構融資產品,設計融資模式;
3.完成公司與銀行、信托、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的關系拓展、建立、維持等工作;
4.協助經理進行租賃項目風險審查,并對租賃資產進行有效管理,有效避免損失;
5.積累了良好的管理經驗,善于規范業務內部管理,制定相關的管理、業務規范流程和制度。
教育經歷
2002/9—2006 /6 上海財經大學 經濟學專業本科
證 書
2003/12 大學英語四級
篇4
據悉,易積分是億瑪旗下移動效果廣告平臺,現已正式升級為其移動事業部。億瑪看好目前移動廣告業的發展,并表示2013年將會有多家應用廣告平臺能達到超過5千萬營收。
目前,國內移動廣告行業境況并不良好。一方面,移動廣告陷入數據造假、轉化率低、市場規模小等質疑;另一方面金山毒霸屏蔽廣告SDK引起了巨大的風波。據業內人士表示,移動廣告業已經從燒錢轉向盈利,到明年或將僅存在五家左右。
分析人士認為,億瑪的挖角是為了強化其移動廣告業務,未來或將會激化移動廣告行業的人才大戰。
資料顯示,億瑪在線成立于2004年,主要為電商企業提供網絡營銷服務,2011年為國內電商企業帶去的銷售額達到120億元,曾于2006年至2011年成功獲得華登國際、鼎暉投資、Cyber Agent等多家機構組成的A輪、B輪和C輪投資。 (來源:鳳凰科技 作者:周超能)
《2012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調查報告》
篇5
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清華大學中國創業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MBA 中心和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對外合作協調中心聯合推出的《中國百姓創業調查報告》揭示,在失敗的創業者中,因資金周轉問題導致企業失敗被最多的創業者所認可,其次是創業項目選擇錯誤,第三是管理不善。而把握市場機會是創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其次是家人、朋友的支持,第三是在創業前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
10 萬元就可創業
綜合眾多創業個案,我們不難發現穩健的財務能力是創業成功的必備條件之一。別舉債,別投下家庭儲蓄,控制個人財產的資產負債率是對創業者的忠告。
《中國百姓創業調查報告》顯示,如果你想創業,有10 萬元就可以起步了。在924 份有效問卷中,48% 的創業資金規模在10 萬元以下,19% 在10 萬到30 萬之間。
如果你有了足夠的積蓄,而你的年齡又恰好在26 ~35 歲之間,那么就趕快行動吧,這個年齡段看來是創業的最佳時期,在這段時期創業的人數接近一半,達到47%;36 ~ 45 歲年齡段的創業者也占了27% 的比例。其次是25歲以下的創業者占的18%,數量也不少。而46 歲以上的創業者只占到了8%。
理念帶來創新
一個很好的創意,也許獨一無二,但在市場上并不一定有價值;而市場上有價值的東西,別人在做,你也可以分一杯羹。《中國百姓創業調查報告》顯示,多數人往往根據工作、生活中的啟發來選擇創業項目,所占比重達到70%。男性和女性選擇創業的行業存在顯著的差異。女性創業趨向于選擇的前三個行業分別為餐飲業、批發零售業、信息服務業;而男性創業趨向于選擇的前三個行業分別為批發零售業、工業加工業、農業加工業。
專家建議,創業者不能以項目能夠賺多少錢為惟一目標。如果能把創業當做一項事業來經營,有理念就會帶動很多新的產品創意和實踐沖動。
高學歷有助于創業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企業雇員和農民是創業的主力軍,企業雇員所占比例達到了41.56%。他們所選擇的創業行業前四位依次是批發零售業、工業加工業、信息服務業及農業加工業。創業者中男性比例為77%,女性為23%。
在創業者目前的最高學歷中,高中學歷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專科。專家預測,今后的整體趨勢將是創業者向著高學歷的方向發展:小學、初中、高中的學歷人數在減少,專科、本科、研究生在增加。雖然創業能力不一定和高學歷成正比,但教育所帶來的思維方式、眼界以及附加的人際關系等資源,無疑會對創業起到良好的助力作用。
積極掌控創業風險
《中國百姓創業調查報告》顯示,創業初期,創業者遇到的主要困難是資金籌集、市場需求、技術、人才和內部管理等,其中市場營銷、企業的戰略目標制定和員工管理是最讓創業者頭疼的問題。而在經營過程中最普遍的問題是資金困擾和客戶拖欠賬款,這兩個問題的嚴重化最容易導致企業不能正常運轉,走向破產。相對來說,司法、宏觀經濟以及其他的外部環境在創業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影響要小一些。
創業和打工不同,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張羅。對創業者來說,首先要對即將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其次,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企業內部管理上,只有理順內部的資金、產品和人員鏈條,后院不起火才能更好地應對市場的變化;第三,不要過于迷信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和經濟學專家的論斷,更多地關注所在行業、所在地區的微觀環境,因為甚至是一個小小的交通環境問題,就有可能給企業的物流帶來影響,從而影響到企業的發展。第四,在這個強調合作的時代中,一個良好的團隊是抵御風險的有力保障。創業者在組建團隊時,簡單一點,樸素一點,每個人不一定都很強,只要能凝聚起來,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團隊,這會比有很多“大明星”的隊伍要好得多。此外,行業協會或政府組織會為創業企業提供多方面的幫助,所以創業企業也應該選擇加入這些組織,以擴展自己的事業發展空間,尋求更多支持。
重視員工培訓更有利于企業成長
一個不斷成長的團隊才能造就不斷壯大的企業,而我國創業企業對人才素質及提升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在《中國百姓創業調查報告》被調查的創業企業中,員工整體學歷水平都不太高,主要分布在高中和初中學歷水平。2005 年,不同行業的創業企業員工培訓支出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其中信息服務業用于單位員工的支出最高,達到2151 元,服裝加工業最低,只有247 元。
對于創業者自己來說,持續不斷的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創業者應具備的前五大品格是誠實守信的原則、人際交往的能力、創新求異的思想、靈活變通的本領、把握機會的意識。應具備的五大能力為市場營銷能力、財務管理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技術管理能力和生產運作能力。此次被調查者中,有一半參加了各種培訓,其中有近60%的人認為幫助作用是很大的。他們主要接受的培訓有三類,技術類、管理類和政策法律類培訓,而接受管理類和技術類培訓的創業者更多一些。
有趣的是,創業者都有讀書的習慣。其中有48% 的人平均每天的讀書時間在1 ~ 2 小時之間,有32% 的創業者讀書時間低于1 小時,讀書時間在2 ~ 3 小時的創業者占15%。創業者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工作,以自我提高和工作需要為目的而讀書的約占73%。從創業者經常閱讀的圖書種類統計發現,經營管理類圖書、專業圖書(醫、工、法律、計算機等)和歷史人物傳記類圖書占據了前三名的位置。
北京市儀器儀表工業學校創建于1964 年,隸屬于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是北京市政府首批認定的“重點中等專業學校”,先后被國家和北京市政府授予“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北京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北京市德育先進單位”和“首都文明單位”等稱號。
北京儀表學校設有機電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計算機及應用、自動控制技術、電子與信息技術、市場營銷、經貿外語等14 個專業,其中“機電技術應用”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中等職業教育示范專業,同時被北京市教委確定為現代化標志專業。機電技術實訓中心和計算機應用實訓中心是北京市重點建設并向全市開發的實訓基地。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3640 人。四十多年來,已向社會輸送了兩萬多名應用型、復合型、外向型的中等技能型人才。
學校在辦好中等職業教育的同時,還開展崗位培訓和成人學歷教育,為社會和行業培養了近萬名急需的各類人才。
篇6
關鍵詞:專項審計;調查工作
一、專項審計調查的含義
專項審計調查是指審計部門對某一個特定的項目進行審計,并且采用審計的手段,對企業領導和上級部門所交辦的特定事項以及與財政收支有關的,向上級部門開展一次專門的調查活動,其后制定專項審計調查報告,專項審計調查報告是調查結果的書面表達,直接的表達了所反映的問題以及對問題的分析,并提出相應建議。從嚴格意義上講,專項審計調查是審計和調查的有機結合,因此審計人員可以采用多種方式來開展審計調查。專項審計調查既可以是單項調查,也可以是多項調查;既可以是單獨的審計調查,也可以結合項目審計開展審計調查;既可以通過審核被調查單位的會計、統計資料進行調查,也可以通過召開座談會和走訪有關單位、個人,以及向有關單位、個人發放審計調查表等方式來進行調查。專項審計調查的目的是為上級經濟決策提供依據,因此做出審計調查結論和提出審計調查建議必須要在上級有關部門作出決策之前,否則就會錯過時機,使審計調查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二、專項審計調查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1 沒有明確的調查目標、突破口以及切入點。目前,我國在專項審計調查過程中,由于各項目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使專項審計調查人員在未進行嚴密的審前調查以及在對項目未做出明確的調查目標、突破口和切入點的情況下就進行盲目實施,最終未能使專項審計調查達到預期的目標。
2 不能做到公私分明,使問題缺少真實性。內部審計部門是企業的下屬機構,因此這就造成在進行專項審計調查時企業內部審計機關就有可能對那些有害于本企業的信息一筆帶過甚至刻意隱藏,這就使專項審計調查缺少公平性以及真實性,不利于更好的開展本單位的專項審計調查工作。
3 不能夠突出調查的重點并且調查的深度還有待提高。一些項目在進行實際操作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省公司下發的審計方案對其項目做出明確的規劃,以及沒有突出審計調查的重點,使審計工作人員對其如何實施專項審計調查變得模糊不清,未能深刻的對審計調查結果進行仔細的挖掘,找出問題的實質,最終使審計調查缺少重點性,在匯總調查內容的時候所形成的綜合審計報告也就缺少深度性。
4 審計人員素質低下,面對工作持有應付的態度,難以達到高質量的審計調查工作要求。調查工作人員思想覺悟低,在面對工作時只是應付了事,不能夠深入問題去透析問題的本質,同時,也由于企業審計機關的審計人員知識結構單一,專業的審計人員以及專業技術力量嚴重不足,審計人員的工作困難等原因,大大降低了審計人員對工作的積極性以及開展工作的有效性。
三、為加強專項審計調查工作采取的有效措施
1 做好審前培訓,制定嚴格審計紀律。應定期的組織審計組成員進行集中教育培訓,使其能夠及時掌握到先進的審計理論,增強自身的專業知識以及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同時,制定嚴格的紀律,做到有功必獎,有過必罰,將嚴格的審計紀律落實到專項審計調查工作的全過程中,以此打造一個優秀的審計調查隊伍。
2 突出重點,把握重點。在進行審計調查工作中首先應明確審計調查的工作目標,了解與領會審計的要求,并準確的把握審計調查的內容以及重點,在嚴格執行集團公司所頒布的審計程序和內容的基礎上對審計調查工作做出合理化的規劃。
3 仔細嚴謹,使專項審計調查報告趨于質量化。專項審計調查報告是審計調查結果的書面反映,標志著審計質量的高低程度,且直接影響到整個審計調查活動的結論,因此,切實提高專項審計調查報告的質量是進行專項審查調查全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故高質量專項審計調查報告應具備:第一,報告中的數據以及數字要準確無誤;第二,報告中的文字表述要流暢合理;第三,報告中的內容要豐富且是真實的信息;第四,報告中的結論簡潔明確。
4 提高審計人員素質與業務水平。審計人員應該具備的素質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基本素質,主要指作為一名審計人員應當具備的基本職業道德素質和基本業務能力;二是特別素質,主要指對審計事項的敏感能力、洞察能力、綜合分析判斷能力、談話溝通交流能力,這是審計工作特殊的職業要求。
篇7
關鍵詞:公共關系;人才培養;高校;大學生
公共關系作為舶來品在我國落根已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首發端于沿海地區的賓館、飯店和旅游業,現在的它已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以驚人的速度風靡中華大地,但同時也面臨著缺乏高素質公關人才以及沒有建立起專門培養公關人才培養渠道的的嚴重挑戰。從“勞動與社會保障部看公關人才即是專門從事組織機構公眾信息傳播、關系協調與形象管理事務的調查、咨詢、策劃和實施的人員。”[1]
一、高校進行公關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從旨在反映中國公共關系服務市場2010年現狀的年度調查報告《中國公共關系業2010年度調查報告》:“由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CIPRA)在北京。2010年公共關系市場再次迎來了快速增長的發展勢頭,整個行業年營業額估測為210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率為25%左右,報告預測,2011年公共關系服務市場繼續保持25%以上年增長速度,未來政府、非營利性組織,尤其是城市的公共關系服務需求將形成新的增長點,公共關系行業將迎來又一輪井噴式的發展。”[2]如此誘人的前景和發展趨勢,卻存在“求”總是具體的,“供”卻總是模糊的問題,解決兩者之間悖論式循環的關鍵在于高校的教育。可見高校在填補社會對公關人才的需求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而,高校對公關人才的培養應提到議事日程。
公共關系在當前的中國,已成為最引人注目的行業,具備公關意識和公關能力的公關人員也日漸成為社會的搶手人才。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少學生和家長及社會其他人員對公共關系和公關人才有很大的誤解,消除誤解是為開展教學工作掃除障礙,應該執行。
(一)加大宣傳力度,使學生、家長及社會對公關人才的觀念得到更新
由于公共關系學還未真正地本土化,人們在接受它時還有一定的難度,總存在不同程度的誤解:一是被扭曲為庸俗應酬的“勸酒學”,即“憑的是臉蛋子,耍的是嘴皮子,使的是手腕子”以及“公共關系=美女+交際”、“公共關系=公關小姐”、“公共關系=不正之風” 等觀念普遍存在;二是被誤解為禮儀接待工作,即只要注重了禮儀就做好了公關,其實禮儀是開展好公關的保證和需要,除了禮儀之外還需要運用到眾多的公關技巧,如:社會交際能力、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協作能力、組織策劃能力等;三是被誤解為“拉關系”的歪風,認為搞公關的就是搞不正之風的人,不擇手段拉關系,但真正的公共關系是一種正當的拉關系,即在公開場合下廣結良緣、樹立組織形象的藝術,與庸俗的“拉關系”有天壤之別。在這些不良的誤解之下,學生和家長對公共關系的認識更加矛盾,以致在報考此專業時的顧慮較多,導致生源不足,這就需要學校對外積極宣傳公共關系的正確理念和觀念。
(二)在教學和實踐工作中開展具體可行的舉措
高校開辦公共關系課程在“量”上力求達到社會的需求,但要符合“質”的要求就需要學校開展實實在在的行動,現在不少高校還采用傳統的教學,不注重對學生做公關價值定位、職業培訓、實踐互動等,因而完善和改進現有的公關教育體制和理念勢在必行。
1、培養學生的公關意識
公關本身除了是組織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一種管理技術和經營藝術;還是一門做人的學問,要懂得維護人格尊嚴,要有好的名聲和形象,得到別人的信任和支持,讓人說你的好。不少大學生的公關意識淡薄、人際交往能力差、不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沒有較好的協調能力、團體觀念弱等;缺乏基本的“自我推銷能力”、“角色轉換能力”、“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組織策劃能力”等。具有良好的公關意識,有利于在校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求,因而,學校在進行專業教育之前就應對培養學生的公關意識。
2、開展職業教育培訓
公關工作是21世紀具有強吸引力的職業,但不少學生在選擇公共關系的教育時還存在眾多的干擾因素,如父母的影響、自身對公共關系的了解不夠,因而樹立的職業理想還比較模糊,甚至是脆弱的,這就需要學校不斷地加強公共關系的教育,強化公關意識和職業理想。公關工作具有實操性強的特性,對選擇公共關系課程的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就很有必要,不僅可以使他們對公關職業再一次審視、定奪,也可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優勢與缺口,充分完善和堅定公關職業理想。職業培訓包括有理論知識的學習、禮儀知識的滲透、樂觀自信開放心理的塑造、職業道德知識的學習以及口頭表達和書寫能力的培養等。
3、教師教學與師生互動相結合
公共關系學是一門實操性極強的學科,將師生互動引入教學中與教師教學結合起來相當必要。在教室這樣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里,可以因時制宜地開展互動,如:公關案例分析討論。首先注意案例的選擇,要是具有代表性、真實性和經典性;其次用好學生的自我協調性,分組進行,這樣不僅給予他們相當的自由也鍛煉了他們的團隊協作和配合;同時還應注意在開展討論的過程中老師要做到啟發式提問和點評,不要打擊或重傷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擬也是不錯的方法。角色扮演是“組織行為學中實驗訓練的一種重要方法,是指按照指定的訓練要求人們從一定的情勢出發進入角色,而其他人充當旁觀者和評論者。”[3]這種行為導向性教學,可以引導學生迅速進入角色、領悟角色、再認角色等,從角色中找到如何協調人際關系、理解真誠為顧客的宗旨、尋找解決公關問題的辦法等。而情景模擬是依據一定的劇本模擬成相應的情景,如模擬危機公關、廣告宣傳活動、新產品會、禮儀形象策劃、公司知名度美譽度調查等,通過情景的模擬將學生的實操能力進行鍛煉、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4、“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
所謂“請進來”即邀請公關專業教師和企業優秀公關人才與學生面對面、心貼心作現身說法,將學習上和實踐中的實例與學生分享,使他們對公關學習和公關工作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學校本身作為一組織就是施展學生公關才能的舞臺,如:靈活多樣的學生活動的組織、策劃和宣傳、新聞廣告的制作撰寫、專題學術沙龍的開展、形象設計大賽、禮儀培訓等。這也需要與“走出去”有機結合,所謂“走出去”即學校與其他學校或公司間的合作,兄弟院校交流研討、參與式學習、共同承辦主題活動等;將學生引進實踐操作地,將理論知識與實操結合起來,如文案的撰寫、危機公關的處理、公關專題活動的策劃開展、公關接待以及公共關系的處理等。這些不僅直接來源于實際的公關狀態和理論的滲透,而且也深受自身實踐的影響,指導大學生個人以及團體行為的選擇取向。(西南大學 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重慶;400715)
參考文獻:
[1] 周朝霞主編.公共關系理論與實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82.
篇8
1.加強認知與認同
由于缺乏引導,我國報業產業創新的觀念和氛圍還不夠濃郁。據《中國傳媒創新能力調查報告》顯示,報業產業創新系統的建設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甚至在相當多的領導干部中也未形成共識。40%的問卷提到,阻礙創新活動的外部因素是缺乏鼓勵報業產業創新的社會氛圍。因此,要實現報業產業創新能力提升,首先需要的是加強民眾對報業產業的認知與認同程度。
報業產業不僅可轉化為資本,產生可觀經濟效益,還會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報業產業的認知對于個人來說可以幫助人們加深對現實社會生活的認識,激發民族感、家園感、自豪感,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對于國家和政黨來說,決策要依據國情,符合民心、民意、民情。同志曾講過:“人心向背,決定著一個政黨和政權的興衰。只有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和支持,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報業產業創新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受眾對報業產業態度正確認知和認同的基礎上的。提升對報業產業的認知是前提,在充分認知的基礎上,認同本地域有特色的、有潛質的報業產業,認同報業產業是文化產業的基礎和核心,是文化興省、文化強省的重要生力軍的理念,增強弘揚民族文化的自覺意識,進而實現加深報業產業創新的認識。只有通過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環境的熏陶,加深對報業產業的統一認識工作,才能促進報業產業創新能力的提升。
同樣,報業產業創新能力的提升也離不開各級政府部門的高效服務與有力支持。據《中國傳媒創新能力調查報告》顯示:在回答國內傳媒開展創新活動最希望得到政府的哪些支持時,排在第一位的問題(62%的被調查者)是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第二位(61%)是建立完善有利于傳媒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第三位(53%)稅收減免等財政支持以及保護知識產權,第四位(41%)專項貸款支持(擔保貸款、貼息貸款、低息貸款等),第五位(38%)建立完善的多層次中介服務體系(如信息咨詢、人才培訓、技術指導、貸款擔保等),第六位(33%)政府財政資金支持。
2.加強導控與塑造
目前,我國報業產業進入激烈競爭階段,從低成本階段進入高成本階段,從高利潤階段進入微利化階段,發展模式也必須由外延型向內涵型轉變,由經營媒體向經營品牌轉變。導控就是完善報業產業創新的法律法規體系;塑造就是建立創新體系、提供融資支持,提升報業產業創新能力,塑造報業產業市場主體形象、培育品牌。
品牌,是報業產業走向成熟的象征,是報業產業產品走進國際市場的重要途徑,是我們參與國際文化產業領域競爭的上上之策。可以說品牌決定了消費,也決定了企業的擴張力。品牌是報業產業創新能力提升的一個實在的目標,既要形成精神品牌,也要形成經濟品牌。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知音、特別關注、今古傳奇等報刊品牌,湖北廣電、湖北衛視、壟上行等廣電品牌,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武漢出版社等出版品牌,以及現有的各類文化品牌,都要充分發揮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整合效應、聚集效應、增值效應、輻射效應和放大效應,最大限度地凝聚文化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有效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大幅度提高產業增值能力,并帶動形成產業鏈條,拓展市場發展空間,擴大湖北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推動湖北文化產業和文化經濟的全面躍升。以經濟效益促社會效益,把品牌做精、做大、做強、做活,對于報業產業創新能力的提升是很好的促進。
當前,報業產業創新能力提升導控與塑造的首要任務就是建立創新體系,加強企業創新能力建設。正如《中國傳媒創新能力調查報告》所說:“創新離不開研發,研發對于保證創新成果的有效性和長效性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驟。”我國報業產業創新一開始走的就是克隆之路,落后省份克隆先進省份,先進省份克隆港臺,港臺克隆美、日、韓。在新產品開發方面,嚴重落后于實踐。許多報業產業沒有專門的研發經費,實際研發時所發生的費用也是從其他經費中“擠占”來的。研發需要費用,沒有較大的投入,很難進行創新。世界發達國家研究與開發經費占銷售的比重平均在5%左右,而我國企業平均為0.5 %,與發達國家相差近十倍。日本的一位企業家曾說過:企業的研究開發投資占銷售額的1%企業難以生存,占2%可能勉強維持,占5%才有競爭力。由此可見,我國報業產業增加研究開發經費勢在必行。現在各報業產業應強化系統內各要素投入,建立多層次的、有利于企業創新活動和創新能力培育的創新體系,不斷提升報業產業單位創新能力。另外,國內傳媒企事業單位僅依靠自身的研究開發能力是遠不夠的,還應大力加強與企業外部研究機構的聯系,不斷開拓并強化企業研究成果商業化途徑和渠道,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和利潤空間。
3.加強保障與支持
在社會轉型的時代背景下,報業產業創新能力的提升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獲得持續的生命力。以利益為導向,將政府的導控意愿和專家意愿轉變為民眾自己的意愿,從而形成合力,是報業產業創新能力提升的前提條件。健全制度、加大投入、廣攬英才、營造氛圍,是將提升報業產業創新能力落實到位的有效保證。
(1)政策保障。
要加強政策導向,把政策用夠,將制度落到實處;制定促進報業產業創新能力提升的一系列政策,通過政策制度明確各個層面的責、權、義;保護好報業產業創新的創造者、投資者、經營者、管理者的利益。
當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完善有利于報業產業創新能力提升的法律法規體系。長期以來,我國的報業產業管理靠方針政策和行政手段進行。有關報業產業的法律法規數量較少,法規包含的面也很窄,法律效力等級較低,而且不完善、不配套、不協調,甚至還有不少法律法規的空白點。因此,建立完備的報業產業法律法規體系及依法管理的制度,對報業產業創新發展十分重要。創新具有很大的風險,只有從制度上(主要是知識產權制度)確保創新的收益,才能調動起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前報業產業知識產權糾紛的突出特點是:報業產業內容和表現形式被剽竊、非法使用、被改頭換面“克隆”的現象非常嚴重;報業產業機構間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日漸凸顯;原創性的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市場份額被逐漸擠占、侵蝕,原創的積極性受到挫傷。40%的問卷提到,阻礙報業產業企事業單位開展創新活動的外部因素之一是知識產權保護不力或不當。從整體上講,報業產業屬于版權產業。既然是版權產業,報業產業知識產權的價值就不言而喻。政府應加強這方面的工作,為報業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做好服務工作。
(2)財政支持。
創新是將新的思想、新的工藝和新的產品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過程。因此,成功的創新除了需要富于創造力的頭腦外,還必須有充足的資金。目前,我國報業產業企事業單位主要的融資渠道風險投資和股票債券等還沒有建立或完善起來,報業產業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報業產業媒體企業創新融資非常困難。據《中國傳媒創新能力調查報告》顯示,40家傳統媒體的創新資金92.5%依靠企業自身籌集,7.5%靠銀行貸款;35家新媒體資金來源則比較豐富,38%靠自有資金,25%靠國外風險投資,22%靠國內風險投資,15%靠股市籌資。資金缺乏導致許多有創新愿望的企業難以從資本市場或金融機構獲得創新所需要的資金,無法很快進入創新領域,成為制約報業產業創新的突出問題。報業產業創新要真正落到實處,創新的資金形成機制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因此,政府應廣泛借鑒市場經濟成熟國家的經驗,結合我國國情,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多層次報業產業融資體系,為報業產業企事業單位快速成長提供必要的融資支持。
要加強對報業產業創新能力提升的財政支持力度,明確每年財政撥款預算的固定額度。政府的財政支持應呈逐年遞增趨勢。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實現政府投入和社會投入的有機結合,鼓勵外資企業參與報業產業開發,鼓勵社會力量捐贈。同時增強報業產業企業的自主創新和市場競爭能力,以報業產業養報業產業,增強報業產業自身的“造血”功能。
(3)人才支撐。
篇9
[論文摘要] 旅游經濟的競爭實質上就是旅游人才的競爭,為了合理科學地制定旅游人才發展規劃,不斷提升人才競爭力水平,對本地區旅游從業人員的整體現狀的客觀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文章依托橫向課題的抽樣調查數據,對當前無錫市的旅游行業的從業人員的現狀進行了客觀評價,就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就形成這些主要問題的原因做了相應的分析。為決策者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提供了必要的決策依據。
一、引言
“十五”期間無錫旅游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旅游發展的各項指標翻了一番,旅游城市形象不斷提升,旅游產業結構得到了優化,旅游整體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無錫市旅游業發展“十一五”規劃描繪的無錫市旅游業未來五年的藍圖,無錫旅游業進入了科學、和諧、穩步的發展時代。
旅游經濟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旅游人才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無錫市實施旅游人才戰略,大力開發旅游人才資源,全面提高旅游隊伍的素質,對于促進無錫市旅游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推動旅游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實現無錫市在全省率先建成旅游強市和實現“三大跨越”目標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本文為《無錫市旅游人才“十一五”發展規劃》(橫向課題)的成果之一,筆者參與了基礎數據的采集與分析工作。2006年11月份至2007年2月,課題組對無錫市92家星級酒店和經濟型酒店、66家旅行社,15家旅游景區景點、12家旅游推銷商店、7家旅游車船公司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等進行了抽樣調查,并對抽樣調查數據進行了科學分析,形成了一份具有較高參考價值的調查報告。該調查報告即為本文的主要數據來源和相應現狀分析的依據。
二、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現狀評價
“十五”期間,無錫市旅游大力發展推動了旅游人才規模迅速發展和質量穩步提升,旅游人才隊伍不斷擴大。無錫市共有旅游直接從業人員21.5萬,間接從業人員達到110萬人。直接從業人員中包括了旅游核心從業人員和具有旅游特征從業人員,110萬間接從業人員是由旅游業帶來的具有旅游經濟特征的從業人員。通過抽樣調查的數據分析,無錫市直接旅游從業人員的行業分布見表1。
依據抽樣調查報告的相關統計數據,筆者就無錫市當前從業人員的現狀得出以下評價結論:
1.從業人員的地域開放性程度較高,地區之間流動性較強。抽樣調查數據顯示,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中,非常住人口(即外來打工人員)占21%,其中酒店的非常住人口從業人員達到29%。非常住人口來自江蘇省內其他城市的占60%,來自江蘇省外的占40%。
2.從業人員隊伍呈現年輕化特點。抽樣調查數據顯示,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中,旅游行業高層管理人員的年齡以40歲~50歲中老年層次為主,占41%左右;中基層管理人員的年齡以30歲~40歲中青年層次為主,占37%左右;一般員工的年齡以20歲~30歲年輕階層為主,占44%左右。平均年齡在20歲~30歲之間的比例占到75%。
3.從業人員職業教育(或培訓)普及程度不斷提升。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十五”期間,無錫市旅行社新員工受職業教育培訓達到85%以上,酒店業新員工職業培訓的比例在60%以上。
4.從業人員流動速度較快。抽樣調查數據顯示,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中,“十五”期間年平均遞增率達到32%,而流失率達到20%。其中,自動離職成為流動的主要形式,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占總流動人數的59.5%(表2),值得關注。
5.旅游從業人員整體學歷層次不高。抽樣調查數據顯示,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中,無錫市旅游行業高層、中層管理人員的學歷層次分布較廣泛,低到初中文化,高到研究生文化,其中以大專文化為多數,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占40%左右,高層管理者的總體文化層次與實際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基層管理人員和一般員工的學歷層次普遍偏低,以初中(中專)和高中文化為主,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所占比例高86%左右。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中,普通高校大專教育和職業類教育,本科旅游專業與非旅游專業的從業人員比例基本持平。
6.員工對旅游行業的認同度不高。抽樣調查顯示,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中,有56%的員工認為企業發展前景一般,43%認為說不定,與旅游業良好的發展前景不一致。造成了員工隊伍不穩定。
7.旅游企業的培訓經費投入不足。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培訓經費占營業額0.1%及以下的占到63%。旅游企業忽視了員工繼續發展與企業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高層、中層管理人員的培訓主要以管理人員崗位培訓為主,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占43%左右。而輸出培訓和國外短期培訓的比例較低,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僅為12%左右;基層管理人員和一般員工以本企業崗位適應性培訓為主,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占66%左右。其他類型尤其是高級培訓形式比例較低。
8.旅游管理隊伍缺乏“領軍”人才。現有中高級經營管理隊伍的非職業化和非專業化傾向明顯,無錫市的旅游職業經理人隊伍還未形成,高層管理人員短缺。
9.員工的薪資體系需要進一步優化。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的收入水平與其在管理階層中的地位剛好成對應趨勢,且差別很大。高層、中層管理人員的收入普遍較高,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月薪3000元以上的占28%左右;基層管理人員和一般員工的平均收入普遍較低,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月薪低于1500元的占85%左右,月薪低于1000元的占54%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層管理者中也出現了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現象,而在普通員工中也不乏月薪高于4000元的高收入者,主要以酒店的廚師和旅行社的導游為主,具有典型的行業工種的特殊性。但是總體無錫旅游行業平均收入水平相比較其他行業較低。
10.員工技術優勢不明顯。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的職稱與其在管理階層中的地位剛好成對應趨勢,高層、中層管理人員的職稱普遍較高,以專業高級職稱和高級技師為主,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占31%左右;基層管理人員和一般員工的職稱普遍較低,以初級工和中級工為主,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占72%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中層管理者中,也存在一部分初級工,職稱偏低,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占22%左右。技師、高級技師的比例占員工隊伍的0.3%,有初級技術等級證書的人數占員工總數的18.4%。
三、當前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分析
1.傳統觀念制約了旅游業發展。傳統的觀念在對現代服務業的認識有所偏見,這種偏見繼而引發了對旅游行業經營管理過程理解上的偏見,從而形成了對旅游行業的行業偏見和職業歧視,并在旅游行業和非旅游行業從業人員中普遍存在。這種不利于旅游行業健康發展的觀念有著深層次的傳統文化背景,與我國旅游行業歷史和現代旅游行業建立時間不長密切相關。
2.薪資制度存在不和諧因素。合理的行業薪資體系是吸引高素質人才的一個重要手段,目前無錫市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的薪資體系存在低收入群體化、薪資政策不合理,分配體制不科學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員工的積極性。主要原因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經濟缺乏、非理性的市場惡性競爭、旅游行業經營管理水平不高、經濟效益低等。
篇10
關鍵詞:獨立學院 大學生就業教育 就業準備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b)-0204-02
畢業生的就業率,是社會檢驗一所大學辦學成果的標準之一,同時,它也直接影響著一所學校的社會聲譽。為了保證學生就業“出口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土木與建筑工程系(以下簡稱“土建系”)一直堅持學院關于就業指導的“一個方針”、“兩個體系”、“四大平臺”、“六大措施”等一系列方針,三年來,2009年首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7.6%,2010、2011年兩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均超過了98%。根據土建系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以及《大學生就業崗位調查報告—— 土木建筑卷》顯示:當前企事業單位單位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往往希望學生能“拿來就用”。因此,作為應用型大學,怎樣引導學生在就業之前在學生思想、心理、能力上做好準備,如何教育學生能夠更好得具備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需求,是我們就業指導工作面臨的問題。
1 就業思想的準備教育
1.1 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根據我們對2009級土木工程專業學生進行的“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土建系2009級學生實習就業意向調查”顯示,絕大部分的擇業觀很良好,但是仍有少部分同學由于家庭條件優越等個體因素,存在以下問題:過于把工資待遇看作是擇業的第一標準;或者較過于看重工作環境,較缺乏吃苦耐勞的能力;在擇業中過分追求所謂“有權有勢”的工作。諸如此類的擇業觀不僅可能導致影響其他同學擇業觀的形成,也扭曲學生自身未來的職業發展,更脫離了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核心體系。因此,在大學生就業之前,土建系通過實習就業調查、座談、測試等了解學生的擇業觀,同時加大對學生的擇業觀進行教育,引導學生樹立以“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為基礎、以“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譽觀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價值理念。在擇業的時候,不僅只考慮自身職業的未來發展,更要充分考慮自身所具備的素質能力,能夠為人民和國家做出多大的貢獻。而對于應用型大學土建類的畢業生,畢業之后大多需要從事國家和地區的基礎建設,因此,了解和幫助學生的擇業觀就顯得非常重要。
1.2 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自我,了解職業需求
在學生畢業之前,土建系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就業指導課程、職業興趣測試、職業測評等渠道和方法,讓學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價值觀、性格、氣質、能力等,從現實中深入了解和探析自己:我是誰、我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環境支持以及自己的優缺點、自己的職業目標等。古語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除了引導學生認識自我以外,土建系還根據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編寫的《大學生就業崗位調查報告—— 土木建筑卷》,指導學生了解職業需求,即:社會和企業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在書中,工程與民用建筑企業、鐵路建設企業、水利水電企業、道路橋梁建設企業等各崗位的職責及崗位特點都有詳細地說明。
2 就業心理的準備教育
2.1 就業心理教育中遇到的常見問題
(1)抗挫折能力差:由于部分學生家庭條件相對較好或其它自身原因,這學生面對挫折的能力較差,而土建類行業近來由于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等因素的影響,用人單位在應屆畢業生的招聘總數上做出了一些調整,對畢業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求職過程中,由于較長時間得不到招聘單位回復,部分學生可能因為自我調節能力較差,從而產生挫敗感,容易產生自卑感。
(2)自負心理:有的同學不能對自己做好正確的自我認識,單一地認為自己曾擔任學生干部,或者僅僅自己成績好,抑或認為自己僅實習經驗比較多,由于這部分學生都是片面地看待自己,沒有全面系統的考慮過自己的綜合能力,因此在求職過程中,眼高手低,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
(3)依賴和從眾心理:在就業的時候,有的同學依賴心理較重,往往寄希望于學校和家庭,不主動出擊,從而耽誤自身就業;還有的同學不從自身的實際出發,不充分全面地認識自己,不考慮社會需求、自己所長,僅僅憑所謂的熱門單位、熱門職業出發,從而覺得家人讓自己去哪就去哪,同學去哪就想去哪的從眾心理。
2.2 就業心理準備教育的幾個著重關注點
在就業心理準備教育的過程中,土建系一直抓住幾個著重關注點:(1)關注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學生;(2)關注綜合素質能力欠佳的學生;(3)關注較缺少自我認識的學生;(4)關注沉迷于網絡游戲等虛幻空間的學生;(5)關注缺乏自信的學生;(6)關注考研失敗的學生。
3 就業能力的準備教育
3.1 知識結構及學習能力的準備
作為土建類大學生,知識結構和自我學習能力的準備同樣是最基礎的就業競爭力之一,知識結構體系的建立和自我學習能力的鍛煉是大學從一而終的最基本任務。因此,從新生進校時候,土建系就開始抓學生知識水平、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土建類專業是應用型的專業,不管是從事建筑設計、結構設計還是施工項目管理、招投標等工作,都需要學生具有比較深厚的知識結構體系和自我學習能力,因此,土建系一直教育和引導學生為了社會的需要、自身的發展而堅持不懈地提高和持續地完善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
3.2 求職簡歷及面試準備
求職簡歷和面試是就業成功的基礎,做好一份簡歷、做好面試準備從某種層面上說對于求職成功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部分學生由于對自身的認識不夠、對職業規劃不清、對職位需求不夠了解,從而輕視乃至忽視了簡歷和面試準備的環節。因此,在學生就業準備教育中,土建系非常重視學生簡歷的制作和面試的準備,要求學生在制作簡歷時做到:(1)根據《大學生就業崗位調查報告—— 土木建筑卷》和用人單位信息審視自身、了解職位;(2)簡歷表達要專業化;(3)簡歷設計要有側重點;(4)簡歷結構清晰、無累贅內容;(5)要針對不同的單位、職位制作簡歷,杜絕一本簡歷投千家的現象出現,要求學生在面試時做到:(1)做人第一、態度為先;(2)表達有數據、有實例;(3)面試前了解面試的類型;(4)注意面試禮儀等禮貌禮節。
3.3 職業素養及職業道德教育
當前,由于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氣息的影響,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也會出現一些偏差,因此在學生的就業指導課程中,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的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土建系積極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素養,教育學生要對國家人民盡衷心、對父母長輩盡孝心、對同事同學盡愛心,要講誠信、知敬業、懂感恩、明集體觀念,并能認識和了解自己,銳意進取、積極樂觀,建立且不斷優化自己的職業生涯路線。
4 關于就業準備教育的幾點思考
4.1 加強大學生成長成才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大學生成長成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以及就業準備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學生充分的認識自我、認識環境、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對于大學生成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針對獨立學院土建類的學生而言,由于部分家庭條件較好,學生的自我規劃能力薄弱,因此,大學生成長及成才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就顯得更為重要,引導學生“早規劃、早準備、早行動”就更為迫切。
4.2 提前做好就業調查、大學生實習
大學生就業調查和實習,是大學生就業的重要環節,是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就業的有力保障之一。長期以來,土建系都不斷加大對學生的實習操作的訓練,通過就業調查、認知實習、實訓實踐,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的關鍵路子之一,同時,這也有助于學生了解當前的職業狀態和職業需求,有助于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做好規劃。
4.3 就業教育應該貫穿于整個大學過程
就業教育對于大學生有效就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于教育工作者,應該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就業準備教育,因此,大學生就業教育不應該只針對于畢業生,而是應該貫穿于學生大學學習的整個過程,并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編制相關教材,聘請專業指導老師對學生進行授課。
4.4 牢牢把握《大學生就業崗位調查-土木建筑卷》,進一步實現“讓應用型人才冒出來”
在教育和引導學生進行各方面準備的過程中,在教學手段上土建系教師進一步結合《大學生就業崗位調查—— 土木建筑卷》,跟進社會需求、貼合就業形勢,開展專業課程設置和教育;輔導員老師根據此報告,加強對學生的目標指導,同時,要求學生進一步踐行學院的“三大教育”(“三講三心”明德教育、“一體兩翼”知識教育和“三練三創”實踐教育)、“四大計劃”(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科研計劃、助教計劃和閱讀經典計劃)等核心特色教育,以此打造畢業生就業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做到培養的學生具備社會市場、企業崗位多需求的能力,進一步做到“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
5 結語
就業準備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土建系仍將繼續堅持實行學院以“一二三四五”(即:一個標準—— 做人第一、能力至上;兩個必修—— 勞動和創業;三大教育—— “三講三心”明德教育、“一體兩翼”知識教育和“三練三創”實踐教育;四大計劃—— 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科研計劃、助教計劃和閱讀經典計劃;五個原則—— 通識教育與專識教育的統一、學術教育與技術教育的統一、學歷教育與資格教育的統一、四個課堂(課堂教學、實驗室教學、生產基地教學和課外活動教學)的統一、繼承教育與創新教育的統一)為主要內容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繼續堅持以《大學生就業崗位調查報告—— 土木建筑卷》為指導,深化教學改革,努力培養能讓企業“拿來就用”的人才;繼續堅持學院就業的一系列方針,進一步把就業工作做全、做深做透,絕不讓一個有就業意向的畢業生落下。只有全面地對學生進行就業準備教育,才能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就業競爭能力,才能為就業工作提供更好的基礎和保障。
參考文獻
[1] 何淑云,姜林.對當代大學生擇業觀和擇業意向的剖析[J].高等建筑教育,1997: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