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工作意見范文
時間:2023-03-20 16:52: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校思政工作意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輔導員 工作檔案 檔案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5.16 文獻標識碼:A
高校思政輔導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不斷形成了各種工作檔案,包括團建黨建工作檔案、學生工作檔案等。有序的建設好輔導員工作檔案有利于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及時進行反思、研究、總結,從而有助于輔導員正確認識自我,并逐漸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促使輔導員隊伍的不斷進步和成長。
因此,工作檔案的建設是高校輔導員的基礎性工作之一,有其重要的地位和意義,每一個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輔導員都應該努力建好自己的工作檔案。輔導員工作檔案建設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高校思政輔導員工作檔案體系概述
1.1高校思政輔導員工作檔案所包含的內容
輔導員的日常思政管理過程中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學業和職業生涯規劃引導、日常生活管理、團建黨建任務、課外素質活動拓展、安全維穩等等。
由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綜合性導致了輔導員工作檔案體系的多樣性,主要包括了:
(1)班級基本情況。這方面的內容很多,一般包括學生基本信息,學生住宿分布情況,班級干部名單、分工、聯系方式及變動情況,困難學生、受資助學生情況,歷年學生評獎評優、獲獎及受處分情況,學生推優材料、黨員發展與教育管理,學生綜合測評情況,畢業生就業情況及班級制度建設情況等。
(2)工作計劃與總結。包括各學期班級工作計劃、總結和各學期輔導員工作計劃、總結。
(3)學生思想教育。這方面的材料應包括與特殊學生談心教育記錄,與家長聯系記錄,學生思想教育典型案例(典型學生的思想情況)記錄分析,畢業生跟蹤調查和典型案例記錄分析等。
(4)學風建設。學風建設檔案應包含有所帶班級的專業培養方案,各學期課表、授課教師及聯系方式,各學期學生成績統計、分析材料,學生請假申請、安全責任書,學生上課、早操、活動、會議考勤記錄等。
(5)班級活動與素質拓展。班級活動與素質拓展應記錄學生活動計劃、過程(圖片、視頻等)、總結等,還包含有學生科技活動、論文資料的統計。
(6)主題班會和班會。包括主題班會計劃、過程(圖片、視頻)、總結以及班會記錄或班級日志等。
(7)輔導員本人資料。這方面的資料既包含有關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法規、學生手冊及其他有利于提高輔導員個人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的學習培訓材料,又包括輔導員公開發表的論文、調研報告以及輔導員擔任相關課程的教學計劃、課表、大綱、教案等。
1.2高校思政輔導員工作檔案體系具有的特點
(1)靈活性。由于各高校輔導員實際承擔的工作任務各不相同,其工作檔案的內容也會有所差異和變化。
(2)系統性。輔導員工作檔案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其內容非常豐富,包括了從學校、系院到班級,從學生、授課教師到輔導員本人,從思想政治、班風學風到素質拓展等諸多方面。
(3)細節性。輔導員工作檔案非常注重細節性。比如說,學生基本信息檔案除了要記錄學生姓名、學號、性別、出生年月外,還要標明家庭成員情況、父親或母親姓名、父親或母親的工作單位、聯系方式、家庭詳細住址、家庭電話等;困難學生檔案要對家庭人數、家庭經濟來源、家庭月(或年)收入以及困難情況的摘要說明等有清晰的記載,受到資助的學生材料更要記清困難等級、資助時間、資助類型、資助金額等。
2高校思政輔導員工作檔案建設的重要性
2.1輔導員工作檔案有利于提升輔導員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輔導員工作檔案記錄了班級同學的家庭背景、個人興趣愛好、特長志向、性格特點、能力及成長過程等,因此它有利于輔導員利用這些資料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的學習、生活,開展學業和職業生涯輔導、規劃;輔導員工作檔案還記錄了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等實際狀況,這些具有實效憑證作用的第一手資料。有助于針對學生各種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2輔導員工作檔案建設有利于促使輔導員自身不斷進步
輔導員工作檔案記錄了輔導員工作的得失成敗,有心的輔導員會充分利用這些檔案資料,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研究、總結,有助于輔導員正確認識自我,并逐漸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促使輔導員隊伍的不斷進步和成長。
2.3輔導員工作檔案是對輔導員工作績效進行考核的重要依據
輔導員工作檔案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輔導員工作的真實性,反映了輔導員對工作職責的履行情況,記錄了輔導員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的過程、成績、經驗及各種活動,是輔導員工作業績和業務水平的反映。是真實全面考查輔導員工作績效進行考查的重要依據。
3高校思政輔導員工作檔案建設的方法探尋
輔導員工作檔案是衡量輔導員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據之一,在實際操作上,應堅持遵循如下原則:
3.1堅持工作檔案建設的真實性
堅持實事求是,真實、客觀、全面、正確地反映輔導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的各方面情況是建設輔導員工作檔案的首要原則。建設的真實性要求輔導員的工作檔案建設的關鍵在平時,要注重平時的點滴記錄和收集。
3.2堅持工作檔案建設的動態性
輔導員工作檔案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其完成的過程性,也就是說,它的完成不是短時間內實現的,而是貫穿于從學生進校到學生畢業離校始終。動態性要求保持工作信息的及時更新,保持檔案的連續性、時效性。
3.3堅持工作檔案建設的系統性
系統性強、體系完整是輔導員工作檔案的又一重要特點。堅持系統性要求輔導員在建設工作檔案時要考慮全面,力求完整,既有宏觀布局,又有微觀揭示;既要務實,又要務虛;既把學生的生活、學習作為工作的主要抓手,又要考慮到與學生相關聯的方方面面。
3.4堅持工作檔案建設的創新性
一般說來,輔導員工作檔案的內容方面差異不是太大,但可以根據本人工作實際在檔案的形式、管理等方面而有所創新和變化。例如在檔案的管理模式上,既可以按內容分類建立檔案,也可以按專業、班級等形式管理檔案;檔案保存形式通常是紙質版,同時提倡既有紙質存檔又有電子版備份;當然,在數字化、電子化高度普及的今天,開發使用專門的輔導員管理軟件進行輔導員工作檔案管理更受歡迎。
3.5堅持工作檔案建設的公開性與保密性相結合
輔導員工作檔案里記載了大量的信息,信息具有秘密和公開的雙重特質。一方面要注意檔案資料的保密性。輔導員工作檔案必然記錄一些與學生有關的個人信息,從保護學生出發,除工作檢查和上級領導檢查指導外,不要向其他人公開有關信息。學生畢業后,有關資料要由系(院)統一保存。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起到教育、引導、警示和設置議題的作用,有些信息又是需要及時公開公布的,如班級制度、計劃總結、考勤記錄、獎勵表彰等。
總之,在檔案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的今天,高校各項工作都應該做到有檔可入,有案可查。輔導員工作包羅萬象,其工作檔案的涵蓋面也就很廣,是系院整體工作檔案的必要組成部分。同時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檔案的延伸和有益補充。輔導員工作中所形成的檔案,能直接反映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整體構思及發展路徑,因此,高校思政輔導員要在工作檔案的建設過程中堅持實現規范化、科學化管理。
參考文獻
[1] 楊春娟.關于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幾點思考[J].大學教育,2012(6).
[2] 尹忠愷.論高校學生工作檔案的建設[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01).
[3] 葛紅麗.高校輔導員管理學生檔案之我見[J].科技信息,2011(10).
篇2
【關鍵詞】主體間性理論;思想政治工作;運用;問題
主體間性理論既是當前理論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也是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必然選擇。要實現從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體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轉變,不能一味沿襲傳統的、慣性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必須拋棄傳統的思維定勢,真正從內容、手段、方法、載體、環體等方面進行一體化的改革和創新,使學生感受到從所未有的新穎獨特,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并自覺地參與到其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悄無聲息地實現教育的目的。具體地說,主體間性理論運用于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切忌只重工作目的性而不考慮方式方法,始終堅持平等對話原則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強烈的目的性。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論非常注重目標的達成度,甚至忽視了手段和方法的適宜性,以致于出現了事與愿違的后果,并未實現預期的目的,“勞而無功”卻在社會、學校“背”上罵名,最終呈現出學生不滿意、黨委政府不滿意的狀態。如何有效地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呢?一方面,講究工作方式方法,注重教育情境創設。方式方法上要講求“外虛內實”。表象層面上不能顯得目的性太強,“昭然若揭”,“有意”惹起學生的反感,從內心產生抵觸情緒,失去了開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骨子里面確實有工作的想法和目的,絕不是簡單、單純的交流聊天,承載著應有的責任和使命。要將兩者有機地統一起來,其核心就在于教育情境的創設,教育活動的精心策劃。經過精心設計的情景是雅致的,經過精心策劃的活動是巧妙的。既能實現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學生的警覺和反感,取得教育者的水平和藝術。另一方面,嘗試師生交往對話,營造平等和諧氛圍。對話是主體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對話的前提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人格上保持平等。要堅決革除傳統模式下教育者“高高在上”,開展工作“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受教育者被“虎視眈眈”“眾目葵葵”,大有“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的架勢,營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往對話的基礎。因此,雙方要以平等的姿態、朋友的身份進行交往,忘卻傳統意義上的師生尊卑,徹底拋棄“不愿談”“不敢談”“不能談”的心理障礙基礎,從心底里把對方當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親人,真正朝著師生間無所不談的方向發展,最終實現“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狀態和境界。
二、切忌只顧把控話語權而不契合學生實際,始終堅持互動交流原則
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到話語權的把控。正確的一方把握了話語權,就讓正確的思想得到不斷的傳播,延伸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效果;相反,如果錯誤的一方把握了話語權,就讓謬誤的觀念象疾病一樣流傳,擴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消極效應。但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話語權的把控不應憑借教育者的優越地位,而是靠要講究藝術和技術的。一方面,要用以知識為基礎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學生。現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越來越難做,一味只采用傳統的灌輸方式,效果不理想,極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因此既要發揮傳統方式的積極作用,又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還對教育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格魅力對人的影響是最直接、也是最深刻和持久的。因此,教育者自身既要有淵博的知識,尤其是熟練地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在開展工作過程中能夠信手拈來,運用自如,得到學生的信任和佩服,做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而且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模范地做到,自覺地把自身塑造成為學生學習的標桿和示范,起到言傳身教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堅持以學生的實際為工作出發點來“取悅”學生。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地強調教育者要做什么,達到什么目的,很少兼顧到受教育者的實際和需要,工作開展起來不能契合學生的內心想法,得不到學生的有效支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各行其道”,成了兩條“平行線”,不能產生“交集”,更無從去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現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不能做“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能脫離學生實際,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學生的實際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邏輯起點,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以急,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學生的“心坎”上,自然得到學生的支持和歡迎,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必然“水到渠成”。
三、切忌只重單方面主導而不調動學生參與,始終堅持合作教育原則
在網絡信息時代,高校學生接受信息改變了傳統的單一形式,來源渠道更加豐富和多元化,加劇了其個性的形成和獨立的意識,對人生、對社會有了他們自身的認識和看法,而且輕易不受成年人的左右。但畢竟學生的認識和看法不會完全成熟和正確,教育者要因勢利導,幫助學生成熟和成長。一方面,要變“單主導”為“雙參與”。“互動”才可能“和諧”。社會學上的“互動”是指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眾之間通過語言或其他手段傳播信息而發生的相互依賴的過程。這種相互作用既有積極的過程和結果,也有消極的過程和結果。當然,消極的過程和結果不是人們所要追求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只有雙向互動,并產生積極的結果,才是工作追求的根本目的。所以,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拋棄傳統的“教育者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的單向性模式,轉而謀求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雙方參與,調動兩個積極性,共同致力于育人和成長的目標,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愉快地實現工作目的。另一方面,要變學生“被動”為“主動”。傳統模式下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不能有效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久而久之,學生就漸漸失去興趣,教育過程就完全演變成了教育者個人在唱“獨角戲”,“臺下”的觀眾都“心不在焉”,無論多么“精彩”都不會獲得“觀眾”的掌聲。而主體間性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學生)都處于主動地位,只有雙方共同主導才能完成整個教育過程,期待出現預期的效果。所以現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把學生擺在主體的地位,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發揮主人翁的作用,把教育的目標變成自身成長的需要,由過去的被動接受轉變為現在的主動參與,由“要我做”變為“我要做”,從而把教師的職能從過去的強行灌輸轉變為指導引導、營造環境,由過去的“絞盡腦汁”要學生接受轉變為現在的“心情舒暢”地保駕護航,學生自主地吮吸成長需要的“乳汁”。
四、切忌只顧一意孤行而不考慮學生感受,始終堅持溝通理解原則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就是觸摸(及)人的靈魂的工作。要改變學生的思想、凈化學生的靈魂,必然要顧及學生的感受,切不可仍然效仿傳統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我行我素”,只有求得師生之間的價值或者觀念的共識,開展起工作來才會得心應手。一方面,要善于傾聽學生意見,避免“獨斷專行”。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講求教育者要怎么樣就怎么樣,而不是學生想怎么樣就怎么樣。而現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則更加注重以人為本,主張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只有摸清學生實際情況,了解學生真實需求,開展工作才是科學的、具有針對性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學生,摸清學生情況是開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接觸學生,了解學生”是摸清情況的有效路徑和最佳選擇。教育者只有深入實際,深入學生一線,和學生打成一遍,做學生朋友,與學生交心談心,在輕松愉快的交流中掌握開展工作的第一手資料,做到工作決策有依據,工作措施很科學,實施起來具有針對性,學生接受起來很容易,呈現出來的效果令人滿意。另一方面,要善于換位思考問題,考慮學生感受。傳統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站在教育者角度思考問題,而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則主張站在學生角度考慮問題,即人們常說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既然學生成為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必須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考慮學生的真實感受,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開展工作的措施必須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主動爭取學生的參與,主動邀請學生的配合,主動贏得學生的支持,師生齊心協力,并肩戰斗,輕松愉快地“走完全程”,順理成章地到達“幸福彼岸”。
參考文獻
[1] 周先進.主體間性思想政治教育何以成為必然[J].前沿, 2010(07).
[2] 熊寶金.主體間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實踐路徑探究[J].大慶社會科學,2010(10).
[3] 陳倩.主體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途徑探究[J].科教導刊,2010(03).
[4] 李小紅.主體間性教育模式在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3(09).
[5] 張法成.論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轉向的理論基礎[J].中國建設教育,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