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考核個人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1 18:51: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教師考核個人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小學教師考核個人總結

篇1

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我就本年度的工作小結如下:

一、思想工作方面 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本人一直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適應社會發展的形勢。通過閱讀大量的道德修養書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視自己,提高自身素質。

二、教育工作方面 面對新課改,針對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困難,我在積極參加教育局組織的新教材培訓的同時,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及兄弟學校的同行討教經驗。在教學中,認真鉆研新大綱、吃透教材,積極開拓教學思路,把一些先進的教學理論、科學的教學方法及先進現代教學手段靈活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創新的等能力。并注重教學經驗的積累和論文的撰寫。

三、遵守紀律方面 本人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在工作中,尊敬領導、團結同事,能正確處理好與領導同事之間的關系。平時,勤儉節約、任勞任怨、對人真誠、熱愛學生、人際關系和諧融洽,處處以一名人民教師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篇2

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 積極響應貫徹“三個代表”的精神,熱愛教育事業,具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盡職盡責,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科學育人。我愛生如子,團結協作,服從組織安排,潛心培育21世紀的新型人才。

二、組織紀律嚴謹,顧全大局。

在工作上我服從組織的工作安排。我擔任三年(2)班的語文教學與二(1)英語教學工作。從開學初我就不辭勞苦地組織一些基礎落后或學習懶散的后進生,開展針對性的輔導與溝通。時常是兩三小時一直在課室里忙,嗓子不停地在運作,一口水還顧不上喝。即使是女兒生病住院期間,我也協調好工作與照顧孩子,做到不耽誤學生一節課程。經過不斷的幫扶與激勵,之前一些成績出現紅燈的學生,如小婷、小斌、小維、小君、小浩、小波等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突破。

三、兢兢業業,教書育人。

教學教育的主體是孩子,我總認為嚴慈有度,贊揚總比批評好。因此在辛勤培育的同時,我常會以最飽滿的激情熱愛、贊賞我的學生,讓他們在榮譽沖擊中保持積極情緒,同時達到自我教育。如經過不斷嘗試改進,我推行了切實有效的小組競爭互助模式,與個人常規加分升級制度,推行以來,效果顯著。如針對學生寫字馬虎、出錯率高的問題,我冠以“大小書法家”的頭銜,標記在學生的作業本封面上,這個做法可以說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現在全班學生基本上都克服了馬虎粗心的毛病。

又如在寫作方面,我冠以“大小作家”頭銜,并安排作品欣賞交流時間;還常常擠出時間,與學生筆交心,了解他們所想所憂,激勵他們用筆抒心;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學生的寫作勁頭越來越足了;從之前艱澀的三言兩語到現在精彩的洋洋灑灑。

我另外利用“官銜制”,讓我的學生在管理其他同學或班級事務的同時達到自我約制,自我教育等。經過了苦心的耕耘,反復的試驗,本班已逐步形成了自理自律能力較強、學習風氣較濃的班風。

篇3

關鍵詞: 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 考核評估機制 改進對策

近幾年,隨著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這項有利于改善城鄉中小學教師資源配置現狀的活動得到了國家各級政府的支持和幫助,發展勢頭良好。但是,在開展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活動過程中,已有的考核評估機制仍需不斷完善,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們參與教師交流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擴大支教規模,提高支教效率,最終改善農村中小學教育質量提供有效保障。我們通過對桂林市臨桂縣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了解到該縣具體分析其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的考核評估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為其他地方的城鄉中小學教師考核評估機制的完善提供有力支持和寶貴經驗。

一、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的相關內容

廣西桂林市臨桂縣自2002年實行“以縣為主”的教育行政體制后,在規范學校崗位設置和人員安排,壓縮中小學非教學人員、實行編制限額統一管理等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幾年,臨桂縣城和鄉鎮所在地部分學校超編現象嚴重,而那些富余人員卻不能最大限度發揮作用,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教師資源。相比較而言,貧困和邊遠鄉鎮的農村學校師資缺乏。為解決這一突出矛盾,臨桂縣教育各部門上下聯動,建立起長期堅持的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制度。臨桂縣從2006年開始連續五年共派出超過250名的城鎮優秀教師到12個鄉鎮的農村或薄弱中小學進行支教活動。這對該縣的師資隊伍管理形成良性循環,對農村或薄弱學校教育又好又快發展是有力的促進。[1]

(一)交流目的與任務。

實行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制度,主要是通過交流教師的帶領作用推動和促進受授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交流的目的與任務,一是承擔受授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將新的教學教學理念帶到學校,推動受援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保證執教班級的教育教學質量有較大提高;二是通過上示范課、聽課、教研室討論、課題論文研究等多種形式,親身參與受援學校的教研活動,給受援學校教師提供教學與科研等方面指導和幫助;三是以身作則,通過教學實踐努力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爭取成為受援學校教師們學習的目標和榜樣。

(二)交流要求。

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工作始終堅持積極穩妥、派其所需、注重實效、互相幫助的原則,每年秋季學期開學前,各城區中小學、城鎮中心校根據教育局所分配的學科交流教師名額擬定交流人員名單,經學校領導班子討論確定后上報教育局支教辦,由支教辦根據各鄉鎮中小學村完小,或者教學單位實際需要,統一行文,將其派往指定受授學校開展教師交流。交流教師必須制訂好該學年的教育教學計劃,準備好教案,上好每一節課,積極開展聽課、說課、評課活動并做好記錄,寫好工作總結和教學體會。這些材料必須收集整理好,它們是考核評估交流教師表現情況的重要參考。此外,交流教師應該與受援學校教師們開展幾次經驗總結會,將寶貴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傳授給他們。

(三)交流條件

1.年齡和教齡

臨桂縣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的相關政策中明確規定了支教教師的年齡和教齡,凡在城區中小學、鄉鎮中心校工作滿三年,當年8月31日前未滿50周歲的男教師和未滿45周歲的女教師(含以工代教人員)均屬派出交流對象;學校中層以上領導原則上不派出支教;孕婦及哺乳期女教師暫緩安排支教。從而,保證這些交流教師們具有合理的年齡結構、豐富的教學經驗、良好的素質水平,有助于加快農村教育發展進程,確?;A教育均衡發展。

2.交流年限

合理的交流年限是保證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活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原則上,教師交流時限為每次一學年,最長不超過兩學年。交流滿一年后,由受授學校對交流教師的工作情況進行評定,并存檔上報臨桂縣支教辦,由局支教工作領導小組決定是否抽回輪教教師的任務。未能履行輪教職責、工作無起色的,第二年繼續留在原受授學校支教。

3.交流的人事管理

交流期間,派出交流教師不辦理調動手續,其人事關系和工資待遇留在派出學校,享受派出學校同等的工資和福利待遇。但是,黨員和團員需要辦理臨時組織關系,將組織關系暫轉移至受授學校,有利于他們按時參加受授學校黨、團組織生活。交流期滿,經考核合格者仍回原單位工作;考核不合格者或學年末考試所任教學班成績在倒數10%者,則由縣教育局另行安排工作。

二、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的考核評估制度

(一)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的考核評估標準。

交流教師的考核評估結果由受援學校對交流教師的教學任務完成情況、教研活動開展、教育教學互動、學科教研組建設、教學手段創新與改革等方面綜合評估得來。然后,縣教育局支教辦根據受援學校的評價對交流教師做出最終評定,給予“合格“或“優秀”的成績評定。交流教師學年度考核評估標準如下。

1.交流教師學年度考核為“優秀”的條件

(1)遵守紀律,服從分配,能認真積極地完成領導分配的各項工作;(2)以身作則,吃苦耐勞,能主動地與所教學生在心靈上溝通,能主動地利用學生的特長積極地啟發,溝通思想,把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3)為人謙虛,戒驕戒躁,主動地搞好業務學習,鉆研教學問題,能主動地與領導、同事相互溝通,共同把教育工作做好;(4)在學年度支教工作中,責任到位,成績突出。

2.交流教師學年度考核為“合格”的條件

(1)遵守紀律,服從分配,教育教學工作踏實。尊重領導,團結同事,為人心胸坦誠;(2)能較好地完成一學年的支教工作;(3)能主動搞好業務學習、鉆研教學問題,主動地幫助他人。

(二)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的獎勵辦法

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活動不僅工作條件艱苦,而且工作任務繁重,為了全面推動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各項工作勝利開展,充分調動廣大交流教師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同時,鼓勵交流教師在受援學校積極參與集中學習、自主學習和各種科研活動,臨桂縣教育局提出了給予交流教師“繼續教育學分”加分獎勵。具體做法是,對于交流滿一年并且受援學校評定為“合格”者,自學分加5分,集中培訓分加5分;評定為“優秀”者,自學分為10分,集中培訓分加5分。

“教師輪崗程序要公開,保證輪崗公正合理。要實現教師定期輪崗制,不僅要有制度和流動程序可依,而且要有一個有效的內在激勵。即要有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3]所以,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及教育局號召參加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活動,成績表現突出者,還能夠獲得物質和精神方面的獎勵。交流教師每學期的下鄉車費(4趟來回/月)由教育局支教辦按實際票價核定后同意造表于每學期期末一次性報銷,同時教育局,于每學期期末一次性給支教隊員發放50元/月的交通補助,為交流教師們解決一部分交通費。在評獎、評優、評先、評模、提拔任用等方面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參與過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活動的教師。凡未在農村或薄弱學校有過一年以上任教經歷者,不得申報評聘教師職務,獲取相關等級職稱。

三、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考核評估機制與獎勵辦法存在的問題

(一)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考核評估機制不夠全面。

由上面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考核評估機制來看,只根據受援學校僅僅依據幾條簡單的評估標準對交流教師的表現情況進行評定,是不夠全面和客觀的。在關于普通教師對考核評估機制了解情況調查中,認為正在實施的考核機制完善的占16.67%,而認為不完善的高達50.6%,對考核機制不清楚的占32.53%,而在支教教師中對現行的考核機制比較滿意的占24.1%,認為一般的占60.84%,不滿意的占10.24%。從上面的數據可見,大部分人認為現行的教師交流考核評估機制是不夠完善的,應當建立健全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考核評估機制,做到明確評估標準,規范考核程序,讓考核評估工作在陽光下進行。

(二)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的獎勵機制不夠完善。

在交流教師對現行獎勵機制滿意度調查中發現有53.01%的教師對現行的獎勵很不滿意,有19.27%的教師對現行的獎勵機制不太滿意。由此可見,大部分的交流教師對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獎勵機制不夠滿意,認為在許多方面還有待完善。結束任期后,評定為“合格”或者“優秀”的交流教師也都只是獲得繼續教育加分而已。這些加分獲得的途徑非常廣泛,不單單限定參與教師交流活動才能獲得,因而對交流教師的激勵作用實在有限。每月50元的交通補助,對于交流教師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當前多數交流教師們存在的普遍問題。他們都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顧老人和孩子,履行家庭義務和責任。被安排到農村學校開展為期一學年的教師交流活動,這就意味著不能經?;丶?,否則往返車旅費將是一大筆開支。所以,這種獎勵措施保障作用效果不是特別明顯,僅僅起到象征性作用,無法幫助交流教師解決實際存在的經費不足問題。此外,在評獎評優中優先考慮交流教師必須在相關制度中體現,并且將其科學化和規范化,才能有效保障交流教師的合法利益。

四、改進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考核評估機制的對策

(一)建立多樣化和綜合化的考核評估機制。

現行的支教教師考核評估機制只有受援學校評定一項,是比較單一的。為了使考核機制更為客觀和科學,應該建立一個多樣化和綜合化的考核評估機制,不僅是受援學校對交流教師進行評定,還應該加入交流教師的自評和受援學校學生對交流教師的評定。教師自評主要是對自身的教學計劃、每節課教案的準備、聽課和評課的記錄、課堂教學的創新和教學教育質量是否明顯提高等幾方面進行自評;學生對支教教師的評估主要是教師的上課氣氛、態度、課前準備情況、教學手段、課后的作業批改情況、班級管理情況等對交流教師進行評估。將受援學校對交流教師的考核評定、教師自評和受援學校學生的評定這三者綜合考核評估,最終確定科學評定交流教師完成任務情況是“合格”還是“優秀”,評估結果也能更具說服力。

(二)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獎勵機制。

“教育經費的投入直接決定教育水平,低水平的投入,獲得的只能是低水平的均衡,教師的收入很低,加大教育投入會極大調動教師交流的積極性”。[4]補助金必須按月按時發放,使交流教師在經濟上無后顧之憂。通過調查了解到,福利待遇差、交通不便利,是很多教師不愿意參與教師交流的主要原因??h教育局對教師交流的相關補助和獎勵措施少,受援學校由于本身的資金條件也沒有能力向支教的教師發放額外補貼,資金投入不足直接影響著教師交流的效果。政府不僅要依靠精神獎勵,而且必須加大物質獎勵,從兩方面入手,保障交流教師的生活和工作能順利開展。針對這樣的狀況,政府應該加大財政性投入,發放到縣級教育局,由教育局統一規劃、統一發放,以學生的人數為基數,制定統一的撥款標準,實現支教經費的均衡配置。還可以建立教師交流基金,向社會、企業和個人募集資金,多渠道多方面集合資金、人力和物力,使交流的硬件和軟件條件能夠得到改善,從而提高教師參與的積極性。

(三)加大考核監督力度,確保教師交流公平、公正地展開。

為了使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工作能夠順利展開,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既要制定合理的支教制度和輪崗支教的流動程序,又要加大對支教工作的考核監督力度,用政策保證教師交流和考核評估能夠有序透明地進行。首先,主管部門要經常下到基層了解交流情況,及時解決受援學校、交流教師,以及交流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其次,為了保證考核評估結果公平、公正、客觀、透明,要求各受援學校必須嚴格按照“考核標準”實事求是地對交流教師們這一年來的交流情況進行公正評定,并將評估結果在校內公示欄和相關網站上進行公示,接受全體師生的監督。最后,動員全社會力量,關心和支持城鄉中小學教師交流活動,監督受援學校對支教教師的考核過程和結果,保證考核評估公平、公正、順利地展開。

參考文獻:

[1]關于城鎮教師定期到農村或薄弱學校支教的指示.臨政教字[2006]24文件.

[2]關于印發臨桂縣第三期支教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臨政教字[2008]56號文件.

[3]屈光濤,陳光春.教師交流制度實施的障礙與對策[J].大家參考?教育管理,2007,12,(6):30.

篇4

準備階段:××縣教育局召開分管領導、相關科室負責人和教師進修學校領導參加的工作會議,安排布置相關遠程培訓工作。

按照工作安排,組建以教育局分管領導為組長,以進校、電教、教研等部門為成員的縣級管理團隊,推薦縣級指導教師4-5人,網絡技術管理人員3-4人,接著就組織開展報名工作。全縣統一組織縣級指導教師和網絡管理技術人員集中培訓;參訓教師在縣級管理教師的指導下登錄××教育博客“教師遠程培訓”注冊賬號,瀏覽“教師培訓操作手冊”,學習培訓平臺的使用;參訓教師進行學習前各項準備。

登陸學習:從2009年4月21日,××縣教師進修學校統計全縣已有八百余名小學語文、數學教師報名參加培訓,4月23日大部分學校教師根據××教育電視視頻播放安排定時收看培訓專題講座,并登陸××教育信息港(kmedu.net)在線收看。4月30日,××教育電視臺專程到××縣了解相關培訓事宜,到中和鄉小學實地拍攝有關培訓情況和采訪培訓教師,并在××教育電視臺播報,給予了××縣極大的鼓勵。

培訓階段:4月23日至6月22日,利用八周的時間分五個模塊進行電視視頻教育和遠程網絡培訓。××教育博客同步上載所有遠程培訓課程資源,參訓教師可點擊觀看和學習相關資料。2009年6月19至6月22日縣教育局根據各學校集中組織學習和教師在線學習、在線交流研討和作業完成等情況,按照考核表(附件5)的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考核評定。

一、檢查

為確保我縣小學教師遠程培訓工作順利、有效地實施,圓滿完成培訓任務,收到預期效果。按照縣教育局對遠程培訓管理的要求,安排兩個小組于5月25、26日分別對全縣所有小學教師遠程培訓進行為期二天的檢查、督促和指導。共檢查了14所學校的遠程培訓工作。

(一)、基本情況

參加培訓學校的領導都非常重視這一項工作,成立了領導小組,分工協作,千方百計為教師創造學習條件,有序組織49歲以下教師積極投入到遠程培訓學習當中。全縣共有823位教師報名學習,到5月24日止,教師已登陸學習并上傳作業,絕大多數教師已完成兩個以上模塊的作業,40%的教師已完成4個模塊的作業,個別教師已完成所有模塊的作業,并且每個模塊的作業不止一份,作業質量也非常高。

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成立領導小組和管理團隊,網上嚴格監控到位,重視過程管理。由縣教育局統一協調安排人員,適時(一至二周)對各鄉鎮學校組織教師參訓學習情況進行跟蹤督促檢查,做好過程管理、培訓考核、學分登記等工作。適時作出提示、要求、通知、安排和寫簡報等,做到每天登陸檢查批閱,每周在線指導統計。截止到6月22日,全縣教師共發表日志16382篇;培訓交流8096篇;培訓作業6904篇;教育科研87篇;教育隨筆869篇;教育反思294篇;教育技術114篇。

(二)、存在問題

所有學校在學習過程中皆遇到了或多或少、這樣那樣的問題,致使培訓學習進行得不是那么順利。這些問題應當引起各級領導,尤其是參加培訓學校領導的重視,才能保證此次遠程培訓學習如期順利圓滿完成。

1、計算機難以滿足教師上網學習。

除二街小學外,多數學校已聯網的計算機太少,此次參加學習的教師數量多,絕大多數教師家里沒有計算機,計算機遠遠滿足不了教師上網學習及作業上傳,有的學校即便連中學的計算機也用上,仍然感到不夠,有些教師甚至到網吧去提交作業。導致學習進度太慢,少量教師到檢查日為止,除培訓感言外,一個模塊的作業都未完成。

2、上傳作業難成功。

因為這次全市參加遠程培訓學習的教師有一萬二千多人,這么多教師都擠在工作時間上傳作業,網絡太忙、負擔太重,致使許多教師三番五次提交作業,都交不進去,網絡經常出現堵塞情況。

3、信息技術知識太少,操作能力弱。

此次培訓時間短,任務重,為了盡快完成任務,有的教師信息技術知識欠缺,平時很少應用計算機,操作能力相對較弱,力不從心。尤其是一些年齡稍長的教師,面對電腦,不知所措。在檢查中各校都反映了一個共同的問題:參加培訓教師中40——49歲這部分教師對電腦的使用存在問題比較多,導致學習、作業上傳總是處于滯后。

4、少數教師積極性不高。

由于教師平時工作量多,工作時間長,非常辛苦,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加之少數教師主觀原因,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不主動,作業能拖則拖,不愿想方設法完成作業,致使少數教師到檢查日止連一個模塊的作業都未提交。

5、部分學校組織學習的過程和要求不夠嚴格,對參訓教師聽之任之。表現為作業不能按時、按質完成,有的作業質量檔次偏低。

6、部分學校還沒有嚴格按照教育局要求對所有參訓教師建檔。共2頁,當前第1頁1

(三)、意見和建議

1、縣檢查組就本次培訓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例如:作業的上傳、抄襲、質量及數量等問題,建議相關學校加強管理,督促教師按時、按質、按量上傳作業,加大考勤等監管力度,確保培訓質量和培訓的實效性。

2、針對年齡偏大但必須參加學習的教師,建議學校結合本次遠程培訓開展有效的技能培訓,使參加培訓的教師都有收獲、有提高。

3、對存在的電腦少等實際問題,建議學校做好統籌安排,從星期一至星期五都能進行學習,與中學聯系使用計算機網絡教室。至于網絡堵塞的問題,建議錯開學習高峰期,充分利用其它時間進行學習和作業上傳。

4、各校加強培訓過程管理工作,加強紙質建檔工作,要求一人一檔,按統一規格裝訂。進一步完善檔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檢查組對本次培訓的檔案都提出統一的規定和要求,對還沒有建檔的學校盡快進行整理,做好建檔工作,以便于以后的管理。

 5、希望上級有關部門,積極爭取多方支持,為各學校多配備電腦。方便教師學習,實現資源共享。

二、考核

根據《××市2009年小學教師遠程培訓實施方案通知》(昆教師〔2009〕5號)和《××縣2009年小學教師遠程培訓實施方案》的要求以及相關通知,全縣各小學教師遠程教育培訓工作已進入到尾聲。前期培訓學校高度重視,教師積極參與,效果較好。在培訓學習的最后階段,完成了所有培訓作業,確保了此項培訓工作順利、有效地實施,圓滿完成了培訓任務,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在上階段督查的基礎上,根據《××市小學教師遠程培訓參訓教師考核表》和《××縣2009年小學教師遠程培訓考核細則》,縣教育局對全縣各小學教師遠程教育培訓情況進行了檢查考核。

(一)、考核內容及要求

1、學校教師登陸學習情況。在線學習、交流研討、發表評論、撰寫論文、反思或隨筆,按照五個模塊順序完成作業等。

2、培訓檔案材料的建立情況。包括計劃、方案、聽課筆記、考勤、總結等;教師個人學習檔案材料每人建一檔,包括考核表中的模塊作業紙質內容、各種學習筆記等相關材料,按目錄順序整理裝檔。

3、各學校校長為培訓第一責任人,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嚴格考核。在縣教育局組織考核前,先做好本校的考核工作。

4.縣教育局小學教師遠程培訓管理團隊、指導教師、網絡技術人員,對各學校培訓的過程管理進行嚴格考核,對參訓教師考核后進行學分認定。

5、對未參加注冊學習的教師不給予學分認定;參加培訓但沒有按要求完成的不及格,也不認定學分。

(二)、考核基本情況

本次被考核的教師已經全部注冊××教育博客并且參與學習、交流、提交作業??己顺煽冎饕罁芾韴F隊指導教師網上批閱作業,所給出的成績而定。全縣共823人全部接受考核。各學校均成立領導小組,職責明確,都有計劃、總結、方案及考核成績。材料齊全、格式統一、一目了然、便于考核。其中有的學校把所有參加學習培訓的教師作業全部裝訂成冊,檔案管理規范有序,是工作中的一個亮點。通過考核,823人都已通過,其中,優秀129人,優秀率為15.7%;良好560人,良好率為68%;其余的基本合格,總合格率為100%.

(三)、存在問題

本次培訓,各學校都遇到了不同的問題,使得培訓工作不盡人意,這些問題都要各級領導共同關注,才能使以后的培訓工作順利進行,才能真正使教師的學習質量得到提高。

1、部分學校雖然成立領導小組,明確職責,但沒有落到實處,致使培訓和學習過程不夠嚴格,對參訓教師聽之任之。表現為作業質量檔次不高。

2、在檢查中各校都表現出一個共同的現象:參加培訓教師中40——49歲這部分教師對電腦的使用存在問題比較多,操作能力弱,力不從心。加之本次參訓人數多、網絡忙、堵塞情況嚴重,這些都是遠程培訓的障礙。導致作業不能正常上傳,因此考核組考核時還要查閱紙質作業后才能綜合給出成績。

3、幾乎接受檢查的學校都有一個共同問題:電腦少難以滿足參訓教師的需求。希望各級部門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具體。

(四)、要求、建議

1、要求各校加強培訓后續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檔案材料;準備不齊全或略顯凌亂的,考核小組已要求學校盡快規范管理,把不足的材料及時補齊。

2、隨著教育工作的需要,落實計算機操作困難人員的培訓,使得計算機輔助教學更加顯示出它的優越性;

3、對各校電腦不足的實際問題,建議各級部門做好統籌安排,爭取安排有限的經費逐年解決;

4、希望學校把這次培訓與教師自身的教學有機結合,不是為了培訓而培訓;

5、希望上級在計劃培訓時能充分考慮教師的工學矛盾,妥善、合理地安排。可在學期前期,而不是在學期中后期,學習時間盡可能長一些,尤其是專題講座、作業的時間寬泛一些,這樣教師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培訓的效果也會更好。

篇5

【論文摘 要】培訓理念及其指導下的培訓模式直接影響著教師培訓的質量,湖北省樹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新理念,并在理論創新的基礎上構建了新的教師培訓模式,建立了符合全省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需要的教師培訓模式。

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是指在基礎教育領域內,對在職教師進行的以提高師德水平、業務素質、教育教學能力和自主發展水平為目標的培訓機制、內容、方式和方法。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的基本構成要素是培訓主體、培訓理念、培訓對象、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手段(方式、方法)與培訓管理(過程監控、考核評價)等,這些要素的優化組合及發揮獨特作用的過程,就是模式生長、發展、形成的過程。培訓理念及其指導下的培訓模式直接影響著教師培訓的質量,湖北省樹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新理念,并在理論創新的基礎上構建了新的教師培訓模式,建立了符合本省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需要的教師培訓模式。

一、湖北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組織運行管理模式的分析

1.“兩線四級”的組織運行管理模式

湖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的“兩線四級”組織運行管理體系。湖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省、市、縣、鄉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和培訓基地,組織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各司其職,齊抓共管,保證培訓工作的運行。

省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全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負責制定全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規劃和政策;組織制定各類教師繼續教育課程計劃;組織編審教材;審批全省高、初中教師繼續教育基地的辦學資格并加強對繼續教育基地建設的指導;檢查指導全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市(州)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省統一要求,負責制定本地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施規劃和措施;負責本地區中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及其基地建設,負責審批本地區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基地的辦學資格;籌措和管理教師繼續教育經費;考核、評估并指導本地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制定本地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規劃并組織實施;負責本縣(市)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基地建設;籌措和管理繼續教育經費;指導鄉鎮及學校的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教師繼續教育管理制度;建立綜合考評、獎懲制度等繼續教育的驅動機制。

鄉鎮教育管理部門和教師任職學校有計劃地選派、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并籌集相應的師訓經費。中小學校長負有組織和指導本校教師接受繼續教育的責任,把教師的繼續教育列入學校工作的重要議程,積極組織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

省、市(州)、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依托教師進修院校和師范院校建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協助教育行政部門抓好本區域內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工作。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行成績考核和證書登記制度。繼續教育基地負責做好學員的培訓、考核和登記工作。對完成了繼續教育的規定學時并經考核合格者,頒發省教育廳統一印制的湖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結業證書。

2. “三位一體”的組織運行管理模式

為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湖北省實施了“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以下簡稱“工程”),此項工程主要采取三位一體運行管理模式。

湖北省“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是湖北省教育廳為提高農村教師整體素質,實現教育資源優化配置,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而采取的重要舉措。從2005年開始,用5年時間,將全省現有的10萬農村鄉鎮中小學教師(其中校長培訓1萬人),集中到武漢市進行免費培訓10天?!肮こ獭辈扇≌袠速徺I培訓,受訓者全免費接受培訓,嚴格考核培訓情況,根據績效給予獎勵的運作模式。在具體運作方式上做到“五統一”,即統一安排培訓時間,統一設計培訓課程,統一調配培訓師資,統一規定培訓方法,統一訂購生活用品。在培訓工作實施過程中,省教育廳、培訓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建立了“三位一體”管理模式,加強培訓工作的管理和質量監控。

省教育廳負責培訓方案的制定、實施和管理,培訓師資的選配、資源建設,加強培訓過程的質量監控。市、州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參訓學員的選送、組織與協調??h、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按時組織好學員報到并提供交通便利,確保學員往返和培訓期間的安全,敦促學員完成集中培訓后的在崗研修任務。承擔培訓任務的院校按要求利用自身資源,提供優質培訓服務,確保培訓質量?!肮こ獭眳⒓訂挝患捌漕I導都按照職責分工,切實承擔起相應的工作任務。省教育廳領導高度重視“工程”的統籌與協調、實施與管理。

二、湖北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組織模式的個案分析

1.“三型十環”培訓模式

湖北省十堰市教育局在中小學教師培訓實踐中總結出“三型十環”培訓模式?!叭褪h”模式構建的理論依據是教師需求多元化和教師培訓多樣性理論。“三型十環”模式構建的實踐依據是校本培訓經驗的總結。教師校本培訓,必須充分考慮欠發展類、發展類、優先發展類的不同實際及多種需求,設計教師培訓的多樣性培訓模式?!叭褪h”模式的構架主要有三種模式:學習——崗練——考評——分層模式;分層——研訓——師導——定向模式;定向——專修——獨創——發展模式。十堰市實驗區按照行動研究的基本思路,構建了九種校本培訓的教學模式:案例教學式、現場診斷式(微格式)、問題探究式、專題講座式、示范——模仿式、情境體驗式、自修——反思式、研訓互動式、網絡信息交流式。目前十堰市教育局總結提煉出了適合各種不同類型學校的校本培訓“三型十環”模式,用于實驗區的學校和縣市部分中小學實驗,獲得了良好的效果。該模式正由實驗區向全市中小學輻射實施。 轉貼于

2.“專家診斷”式培訓模式

在教師培訓實踐活動中,武漢市洪山區積極試行“專家診斷”式培訓模式。所謂“專家診斷”培訓,即選出的專家組對參訓教師進行培訓前的調查研究后,針對不同的教師存在的問題,采取集中、分組、個人培訓的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專家“會診”,因材施訓?!皩<以\斷”培訓的理論依據是皮亞杰的“臨床法”和巴班斯基的“教育會診”理論;成人個性雖具有相對穩定性,但也是可塑的;發展學生個性與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需要具備鮮明特色與個性的教師?!皩<以\斷”培訓遵循主體性原則、多樣性原則、指導性原則、實效性原則?!皩<以\斷”培訓采取一看、二聽、三察、四議的診斷形式與方法。診斷標準與內容一要以學員個性特征為依據,二要以骨干教師標準作為依據,三要以新世紀對教師的要求為依據?!皩<以\斷”培訓的程序:①聘請專家,成立小組;②自我評價,提出問題;③專家診斷,確定目標;④制定方案,實施培訓;⑤效果評價,總結提高。如此培訓,形成了一批具有獨特教學風格和鮮明個性的骨干教師。同時也遇到一些困難,如實踐場地難找,工學矛盾,經費緊缺教材缺乏,給參訓教師備課造成了困難,從而影響培訓效果。

3. 校本培訓能級模式

2004—2007近三年來湖北荊門東寶區教育局著力于具有“針對實際、強化實訓、突出實效”特點的校本培訓模式創新,展開了構建新型教師校本培訓能級模式的初步探索與實踐。所謂新型教師校本培訓能級模式,是一種以培養適應新課程和學生素質發展新要求的高素質師資隊伍為目標,以學校為單位,以教師為主體,以教師能力發展為核心的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體系。新型教師校本培訓能級模式的總體構架是:構建三大體系,形成三大平臺,達成三大愿景。

(1)目標與內容體系:首先是明確總體目標定位,達成三大愿景。一是以構建“能級模式”為支撐,切實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二是以發展教師“八項能力”(終身學習能力、職業表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課程開發能力、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學生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特色爭創能力)為支撐,切實促進學生的素質發展;三是以優化師資團隊“三型”(成長型、成熟型、成就型)能力發展結構為支撐,切實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其次是分能力項目、年度(學期)和具體實施培訓活動項目,擬定明確的培訓目標要求。形成培訓內容菜單:一般可分A培訓能力項目、B必修課程要目、C能力實訓要點三級來編制,并相應附加必要的實施說明。

(2)途徑與方法體系:搭建自主研修、崗位培訓、遠程教育三大平臺,突出“主體化”、“一體化”、“信息化”特點。

(3)管理與評價體系構建要求:落實機構,落實常規,落實評價。

4. 課題驅動模式

2007年,蘄春縣被確定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有效推進區域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實驗區,申報的子課題《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的有效模式研究》已被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總課題組審定批準。參與課題實驗為該縣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提供新的發展支點。以課題為載體,以校情為依據,進一步深入探索校本培訓的新模式、新策略,促進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實現全縣教師隊伍素質的整體提高。

在面上,積極構建“縣、片、?!比壜搫拥慕處熍嘤枡C制。在點上,不斷創新努力形成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模式。一是導師引領模式;二是名師研修模式;三是課程開發模式;四是課題帶動模式。開展教師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導思想是:統一部署,全面推進,科研引路,示范先行,校長負責,評估獎懲。

篇6

我校歷來始終把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作為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并把此項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的議事日程并狠抓落實。我校嚴格按照縣教育局有關精神,結合《初級中學師德師風專項治理活動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實施,扎扎實實開展為期半個月(2018年11月15日——2018年11月30日)的師德師風專項整治活動,現將專項整治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學校是一片圣潔的土壤,在師德師風的培訓活動中,我們始終應當走在最前列。2018年11月15日下午13:00我校校委會召開專題會議,成立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并制定了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實施方案。11月16日13:20學校召開師德師風建設專題工作會,會議決定自11月16日起,利用大課間時間對全校教職工進行為期2天的師德師風培訓,認真組織教師學習國家有關法令法規,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規范》、《中小學教師立德樹人考核辦法》《中學師德師風管理制度》,力求通過學習,使全校廣大教師進一步端正思想、規范言行,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做到敬業、愛崗、嚴謹、務實,真正樹立起平等寬容的學生觀、博學多才的教師觀、求真務實的治學觀、言傳身教的育人觀和全面發展的質量觀。

二、重視建設,樹立形象

教師隊伍建設是發展教育事業的關鍵。我們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師德師風建設職責分工明確,任務落實到位,要求全校教師自覺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樹立良好的為人師表形象。為進一步規范學校管理、教師行為、教學行為和學生規范,實現小事入手,爭創良好的校容、校貌、工作作風,切實提高管理、教育教學水平,學校開展了設立了師德師風監督舉報電話和郵箱。通過這一活動不但使教師更加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應以身作則,以德服人,以德立教,不斷塑造鮮活、生動的人格魅力熱愛學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讓每一名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三、開展活動 ,增強意識

篇7

(一)以小學教師崗位任務為導向的專業能力培養

通過調查了解與專業相關的小學教師崗位知識和能力群,嚴格按照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選適合的相關課程,將小教機構的崗位任務要求轉化為小學教育專業的能力培養目標。根據能力培養目標,把專業能力與崗位所對應的職業資格要求相結合,歸納出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若干行動領域,確定支撐專業能力培養的實踐類課程設置,并體現在實踐教學環節設計中。如以實踐教學為中心設計課程鏈,把小學教師的崗位技術標準與實踐教學標準相銜接,將證書考試大綱與實踐教學大綱相融合,將職業資格鑒定考核與實踐類課程考核相貫通,實現實踐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

(二)以小教崗位素質要求為依據的實踐教學體系設計

知識的學習通過實踐檢驗,能力的培養需要實踐強化,素質的形成依托實踐打造。按照小學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知識應用為重點,學生專業技能與崗位對接為突破口,構建了以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為目標的“12345”實踐課程體系,對實踐類課程進行優化和整合,改變以往實踐教學形式的單一、封閉,通過技能強化訓練和針對性指導,將專業技能訓練融入到實踐教學全過程中,突出專業實訓,強化專業實操,多方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提高。

二構建:與崗位技能對接的實踐教學體系

構建與崗位技能對接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旨在探索符合崗位需要的專業能力的形成過程。在進一步明晰“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基礎上,構建了“一主線、二模塊、三層次、四結合、五環節”的實踐教學體系。

“一主線”:指專業所有的實踐教學活動都圍繞培養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而展開,包括專業基本技能、實踐應用能力以及綜合教學技能。專業基本技能主要是指專業崗位或崗位群最基本操作能力的訓練,專業教學技能主要是指教師崗位應具備的最基本操作能力,有三筆字(毛筆、鋼筆、粉筆)、語言表達與溝通(演講、朗誦、講故事)、教案撰寫、課件制作、說課、講課等;實踐應用能力主要是指學生通過已經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訓練,包括制定各種教學計劃或方案的能力、教學反思能力、觀察記錄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分析評價能力等;綜合教學技能主要是指學生在實際崗位上各種能力及創新能力的訓練,包括自主學習能力、教育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處理人際關系能力等四個方面。[2]

“二模塊”:分別是指課內實踐和課外修煉,分別是指課內實踐和課外修煉,課內實踐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主,課外修煉以教師素質修煉指南為主。在講清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課程教學加大學生教學實踐活動的比例,如《小學生心理學》實踐目標除了觀察小學生的行為發展以外,還可以設計一些心理測量或實驗等活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可讓學生在小學組織開展專題性的德育活動、科技活動、文體活動、勞技活動等。課外制定《小學教育專業教師素質修煉手冊》,根據學生個性特點及興趣愛好,自行組成興趣小組、特長小組或學生社團,自主開展三筆字、表達與溝通、教學活動設計等技能修煉活動。

“三層次”:為課程實踐(學中做),包括隨堂實踐、實驗室實驗、教學模擬等各種在專業基礎課或專業課等理論教學中穿插的實踐環節。各課程實踐以“點”的形式散布,實踐的內容圍繞著各獨立課程的核心知識點,表現出彼此之間的相對獨立性。二是專項實踐(做中學),每學期進行一項有針對性的專項技能訓練活動,如三筆字、表達與溝通等,實踐的內容是用相對完整的單項技能以“線”的形式貫穿整個學期的技能訓練。三是綜合實踐(學做結合),在課堂外進行的教育調查、見習、參觀、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的內容以“面”的形式覆蓋前三年所學課程和技能,以實際項目進行訓練,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達到學校用人的標準和要求。

“四結合”是指理論與實踐、校內與校外、課內與課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依托校內實踐基地(如微格教室、多媒體教室、心理咨詢輔導室等)和校外實踐基地(如小學、教育培訓機構等),由專業教師進行課堂和課后集中輔導,包括理論與技能類的學習。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把學生按特長分組,針對不同專長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保證集中指導的有效性。分散訓練則根據實踐內容、學生個性特點以及學生發展目標的不同,自行組建興趣小組或進行個別訓練,合理、靈活地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進行訓練,查漏補缺,通過小組模擬訓練、社團活動、各種教學競賽等活動,強化某一或某幾個方面的技能,在全面的基礎上做到“一專多能”。

“五環節”是指把大學四年實踐教學活動設計為“講習—見習—演習—實習—研習”一體化的五個環節,突出小學教育專業的實踐價值取向。講習是教育實踐活動的第一個環節,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在去小學前,通過書本、錄像、講座等形式,初步了解學校教育教學、教師和小學生的情況,培養熱愛教育事業和熱愛教師工作的專業思想,建立做小學教師初步的感性知識。教育見習的重點是讓學生參與到小學活動中,感受教育環境,觀察教師及小學生活動,充當教師助手,觀摩優秀教師的“演示課”等,讓學生與職業進行“零距離”接觸。演習則是根據教學需要組織學生在校內實訓中心和微格教室,模擬創設小學教學環境,組織教學活動的實際訓練。實習是指通過畢業綜合實踐,為畢業生提供在教育實踐中學習和發展的機會,使他們能以真實的教師身份去親歷整個教育過程,深入了解學情、校情,領會小學教師所需要的素質、知識和能力,全面提升專業技能。教育研習是指通過教育實習后的回憶、反思等認識活動,關注自身的理論缺失,總結教育教學實踐的經驗與教訓,從教育教學活動中選擇和確定有價值的研究專題,主動發現問題,并能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增強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能力。

三凸顯:與崗位技能對接的實踐教學特色

(一)對接職業標準,構建課程體系按照《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加強小學教育專業建設,建立一套比較科學、完整的實踐課程體系,貫穿于學生四年的學習生活中。這些內容的安排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如第一學年以講習為主,課內有入學初期的入學教育,有專業的現狀、前景介紹和為期二周的下校觀摩,有與專業學習結合的寒暑假社會實踐活動;課外有教師書法技能訓練、表達與溝通、教師口語等專業技能修煉。第二學年以見習為主,專門的實踐教學包括每學期2周的教師素質訓練實踐活動(一共4個學期),每次帶著不同的任務深入到不同的小學觀摩、調查,填寫見習報告;開設有聲樂、形體訓練、素描與簡筆畫、寫作與創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等相關職業技能訓練。第三學年以演習為主,除了社會實踐活動、教育見習、教師技能培訓等專門實踐課程繼續開設外,專業課程小學語文教育學、小學數學教育學、小學心理輔導與咨詢、班主任工作藝術、小學教育科研方法等的教學中包括大量的實踐內容,還有微格教室中的說課、試上課、評課等教學技能的培訓。第四學年以實習和研習為主,主要有為期12周的教育實習、2周教育調查和8周畢業論文撰寫。教育實了課堂教學實習和班主任實習外,學校管理、教研活動、教職工會議、家長會甚至在職教師培訓等活動也被納入實踐內容。

(二)對接工作環境,建立實訓基地根據小學教師崗位的需求,按照實踐教學實施要求,校內建立實訓基地,如微格教室、感統訓練室、心理觀察室、琴房、舞蹈室等,提出模擬訓練的任務,創設學校環境,組織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具體操作中進一步理解教育的理論;校外建立教師專業發展學校,這是學生進行教師素質訓練實踐活動基地,成員由三部分人構成:小學一線教師、小學專業學生、大學專業教師。實踐基地提供的指導教師需有豐富教學指導經驗,要求指導教師“導教、導研、導管”,不只是知識的、理論的、技能的學習,更包括價值的、理念的、感性的、態度的學習。學生明確自己的目標,聽取指導教師的示范課,說課、評課、上試教課等,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熟悉并逐步開展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工作、班隊活動,參與課題研究等。通過傳、幫、帶過程中教學技藝的模仿與培育,與指導教師的合作與交流,對所學的教育教學理論的深化與建構,對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初步形成適合自身特點的教學風格。同時還可充分利用和整合實踐基地豐富的教學資源,讓高校教師深入小學一線,與一線教師共同立足于真實的教學情境,實現研究者和行動者緊密結合,讓研究者參加行動,讓行動者參加研究,在進修培訓、聯合攻關、合作研究和資源共享等方面形成互補共進的多贏局面。

(三)對接用人要求,實施個性教學深入了解學校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實施個性教學,完善質量監控。由學生自主成立專門的素質修煉中心,下設各專項技能訓練小組,必修項目包括三筆字、表達與溝通、綜合教學技能等,在專業閱讀、寫作與創新、教案撰寫與課件制作、班級管理等選修項目中可任選二項,由學生自行制定修煉計劃,自主在課堂學習、實踐環節、社團活動和個人課余時間內開展修煉,老師充當項目教練,為學生咨詢與服務。出臺素質修煉手冊,規定修煉目標、前期準備、檢測內容、檢測方法,并附測評標準,形成一個技能培訓與考核序列,進行規范化的考核,采用優秀、合格、不合格的達標考核辦法。在各項訓練獲得通過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綜合性訓練,如說課、試講、見習、實習、調研、論文的寫作與答辯等,形成綜合的教育教學能力。建立一個專門的素質修煉QQ群,搭建網絡平臺,學生在這里展示技能學習、訓練的成果(如書畫作品、演講視頻、上課錄像、教學課件、研究論文、教案設計等),獲取或傳遞相關信息,交流技能修煉中的心得體會,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篇8

一、“實”在何處

1 工作制度要實。筆者擔任校長后,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根據鄉鎮實際,初擬了《教師目標考評細則》《村級小學辦學水平評估方案》《村小校長考評辦法》《教師考勤細則》《小學素質教育質量評估獎懲辦法》《教師常規要求》等,印發給各村小學教師、行政人員,讓他們充分討論,并提出各自的意見,收集后在行政會上逐項研究,然后提交教代會討論通過,最后印發給全鎮小學教師,讓每位教師人手一冊,認真研讀這些制度,并以此為本,做好平時的各項工作。

2 工作措施要實。如果只有制度而不加強過程管理,那么,工作要見成效是很難的。因此,這些制度的落實,措施顯得尤為重要。一是做好班子成員的分工。班子成員分管工作要明確,要充分發揮班子成員的集體作用,并對他們分管的工作進行量化評估,考核結果作為獎勵和推薦提拔重用的依據。二是工作檢查要實。班子成員掛片蹲校,對所掛片的學校進行隨機檢查,筆者也經常深入課堂,深入村級小學,抽樣檢查村小校長、教導主任和“特別”教師的教學常規工作。實行“中心小學校長――分管業務副校長(村級小學校長)――教導主任――教研備課組組長――教師”網絡化的常規檢查制度。每次檢查后,都要及時反饋意見并下發整改意見。定期檢查的還要下發檢查情況通報,做得好的給予表揚,做得不夠的提出整改意見,并作為期末各項考核的依據。三是考評考核要實。學期結束要對學校、教師個人、村小校長的各項工作進行考評考核,實行量化打分。主要依據是期末與平時各項檢查的結果,考核評分之后,給考核對象核查,有異議的核實后及時糾正,無異議的簽上自己的名字,以示認可,這樣就避免了考核對象對考評組產生疑慮,考核結果與評模、評優、評先、獎懲掛鉤,期末總結會上公布考評結果。

二、“活”在哪里

篇9

一、指導思想和重點解決的問題

全市師德建設工作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我市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目標,引導廣大教師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進一步增強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強化為學生服務、為家長服務、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以下簡稱“三個服務”)的意識,把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與家長“望子成龍”的良好愿望有機結合起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滿意、讓社會滿意。今年的師德建設工作,要以正面宣傳教育為主,并有針對性地解決行風評議中群眾提出的師德方面的問題,重點是教師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個別教師廉潔從教意識差,敬業愛崗、無私奉獻精神缺乏等問題。

二、采取切實措施,推進師德建設深入開展

一是,認真抓好學習提高。要組織廣大教師深入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實施辦法(試行)》、《國際教育新理念》等材料,結合學習開展“如何體現‘以人為本’思想”、“怎樣搞好‘三個服務’”和“新時期的教師形象”大討論,引導教師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真正把“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充實到頭腦中,貫徹到教育教學工作具體實踐的各個環節。在學習的基礎上,從學校領導、中層干部到教職工都要對照師德規范,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認真查找差距和不足,寫出自查自糾報告,對問題的具體表現、危害和產生問題的原因都要做出深入細致的剖析,明確整改方向,立說立行,即時整改。在查找差距與不足時,學校領導要帶頭示范,要向學生和家求意見,并采取措施,鼓勵和保護學生及家長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把服務真誠地體現到每一個細節中。在個人自查自糾的基礎上,學校要對整體師德師風建設狀況作出全面的總結和分析,形成報告,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

二是,大力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要借今年第20個教師節大表彰和隆重慶祝的有利時機,認真做好優秀教師的宣傳工作,在教育內外大張旗鼓地弘揚師德典型。市教育局將會同市有關部門在教師節期間組織優秀教師報告團做巡回報告。各縣市區和學校也要通過多種形式,利用新聞媒體,對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進行廣泛的宣傳報道,讓廣大人民群眾切實了解教師工作的辛勤和奉獻,充分認識“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豐富內涵,促進全社會進一步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

三是,建立與學生和家長溝通交流的渠道。市教育局將進一步搞好教育信息網上“三方對話”專欄,各縣市區和有條件的學校也要在網上設立相應專欄或“師德意見箱”,并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各學校都要在校門口設立固定的“師德意見箱”,由校長負責開啟并處理和保管來信。要設立校長接訪日,實行定期接訪,對群眾提出的問題要認真回復。要實行班主任家訪制。家訪時,要注意與家長溝通學生在校學習和思想情況,爭取家長支持配合學校做好學生教育工作。

四是,推行師德承諾。從今年起,每學期開學初,各學校都要組織教師以書面形式向學生和家長公開做出師德承諾,自覺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輿論的監督。

三、加大師德考核力度,完善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

篇10

從2009年起,在全省范圍內分四批選拔200名特級教師(其中教師120名、校長80名),圍繞修煉師德修養和人文精神、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創新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增強教育教學科研素養、提升學校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內容進行重點培養,使其教育理論素養和創新實踐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個人專長更加凸顯,特色風格更加鮮明,為培養造就社會公認的人民教育家奠定基礎。

2009年首批擬選拔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50名,其中教師30名、正職校長20名,主要是50歲以下,具有江蘇省特級教師稱號,在區域和學科專業領域內聲望高、影響大、示范性強的在職的中小學教師和校長。

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采取專家引領和自主研修相結合、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相結合、國內培訓與國外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培養工作。為培養對象創造演練實踐和交流展示的平臺,努力讓培養對象在改革實踐中獲得發展和提升的機會。資助培養對象開展教育教學科研和出版專著,推廣培養對象的教育教學科研成果,努力擴大他們的社會影響。在江蘇教師教育網設立交流中心,供培養對象交流研討和展示成果。

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周期為5年,省教育廳與培養對象簽訂目標責任書。省教育廳在第三年對培養對象進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不合格的不再列為培養對象。管理期滿后,省教育廳對培養對象進行終期考核。培養期間,省教育廳安排人均年培養經費3萬元,主要用于培養對象的培訓、科研、專著出版和導師指導費等。

(摘自教育部師范教育司主辦《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簡報》2009年第19期)

2009年部屬師范大學免費師范生招生工作進展順利

今年是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的第三年。在認真總結前兩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精心組織,狠抓落實,2009年的免費師范生招生工作進展順利,生源質量良好,實際錄取免費師范生12112人,比2008年實際錄取人數增加729人。

一是考生報考踴躍。2009級免費師范生生源數量比較充足,重點線上考生達到招生計劃數的數倍以上,如報考華中師范大學的湖北考生數與招生計劃達到10:1的比例。

二是生源質量保持良好。6所部屬師范大學在各地錄取的免費師范生平均成績高出省重點線42.5分,錄取最低分平均高出省重點線31.2分,錄取最高分平均高出省重點線64.3分。

三是生源結構基本穩定。2009級免費師范生中,中西部生源占89.38%,農村生源占59.4%,男生占35.1%,與2008年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