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課堂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0 08:35:4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高中歷史課堂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構建“歷史味”的高中歷史課堂
新課標明確要求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歷史問題,并認真地探究歷史問題。歷史教學不應該只是將教學成績作為重點,而是要增強學生對歷史的了解和感悟。然而,構建“歷史味”的高中歷史課堂對于教師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教師要認真地研究教材特點,不斷地去填充歷史課堂的歷史味,從而讓學生認識到高中歷史課堂的學習意義。
一、明確歷史情境,創設歷史情境
歷史講究的是客觀存在的狀況和景象,不會因為人的好惡而發生改變。人們常說歷史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但又是各有不同的,同樣的歷史情境絕對不會再發生,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歷史情境,從而為學生營造歷史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歷史情境只能是歷史的復原和再現,在不同的側面通過歷史資料來給學生展示歷史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在歷史復原的過程中,復原的歷史與真實發生過的歷史肯定會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教師要盡量保證歷史的真實性,還原歷史課堂的歷史味。
二、整體呈現歷史知識,講清歷史因果
教師要整體呈現歷史知識,為學生講清歷史產生的因果關系。歷史一般是按照時間和事件來進行敘述,因此教師的講述要有側重點,注重歷史因果關系。在講課之前,教師就要明確講課的主題,掌握重點和難點的知識,構建歷史講課框架。例如,在教學《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時,教師就可以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來講解,讓學生知道資本主義世界經歷了四個階段: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通過整體呈現歷史知識,讓學生明確工業革命“造就”了西方對東方的統治,從而認識到工業革命的重要意義。又如,《英國代議制的確立與完善》涉及到的內容特別多,時間跨度特別大,即從1640年一直講到了1832年,如果教師不補充歷史事件,那么學生就很難理解為什么會有1832年的改革。同時,教師在講解到1832年改革的時候,要為學生講解1689年成年男子才能當選為議員以及在1830年時工業革命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變化,人們很自然地就會要求政治權利,從而引出1832年的改革。這樣,教師為學生講清歷史因果關系,學生就會明白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道理。
三、補充歷史資料,充分進行論證
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效率
【摘要】史料作為無法代替的課程資源,正在逐步引入到高中歷史教材中。引入史料并進行分析,能夠增強歷史事件的真實感和說服力,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本文首先闡述了史料教學的理論,在相關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高中歷史史料教學方法建議。
【關鍵詞】高中歷史;史料教學;建議;效率
高中歷史的教材經常充斥著大量的史料,高考的命題方式也習慣用史料作為材料分析題的素材,而且多為文言文的形式。學生一致認為,要想提高對歷史史料文獻的理解,必須具備很強的文言文功底,否則對材料題中涉及的歷史文獻的原句一知半解。針對這種尷尬的情況,作為高中歷史教師,應該把歷史史料很好的融入到歷史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在史料的理解中學習歷史知識,增強感悟的能力。
一、高中歷史史料教學的理論
史料的定義很寬泛,主要指的是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類活動所留下來的通過史書和文獻記載的痕跡,史料有助于還原歷史的真實性,幫助人們對特定歷史下的情境進行再現,同時也是歷史學科教學的文化載體。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課堂中,學生由于和歷史所處的年代相差很大,因此對于特定歷史的事件理解出現障礙,不能真正的理解特定的歷史行為和現象。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是要求提高學生的能力,將歷史史料用于教學中,不僅能起到歷史情境再現的作用,而且能讓學生感受到歷史的真實存在,更有說服力,提高主動探求一定朝代下歷史事件的真相的積極性,對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將史料融入到課堂講授的環節,這種教學方法誕生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英國。經過很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史料教學的運用可以拉近學生和歷史之間的距離,感受到歷史的存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鍛煉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從辯證的角度來看待歷史。
二、高中歷史史料教學方法建議
高中歷史課堂導入策略
一、高中歷史課堂導入的現狀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當然這里的開端必須是良好的,是有利于事件發展的因素。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進行優質的導入,對于一堂新授課的教學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能夠用一段精彩的導入,一方面可以達到迅速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更加集中且具有目的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的教師由于受高考的壓力,高中歷史課的課時安排,再加上教師自身對導入環節缺乏正確的認識,這種種因素,導致教師對歷史課堂導入環節的漠視和忽略。為了抓緊時間,直接進行教學活動,忽視了學生注意力沒有集中到教學內容上這一事實,學生的學習效率明顯低下,這顯然不利于歷史課的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重視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
二、如何進行高中歷史課堂導入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只有積極看重導入環節的應用,才能夠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順利展開。筆者在教學中,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導入的方式,給予闡述。其一,溫習導入策略。由于新知識和舊知識有著必然的內在邏輯聯系,教師在新授的時候,充分地對舊知識進行溫習,進而激活新舊知識的關聯。在學習“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一課時,就可以這樣進行:在中法戰爭中,表面上清政府是沒有戰敗,但實際上清政府戰敗了,法國最終達到了侵略的目的;再到后來,清政府與日本間爆發了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的北洋艦隊,受到全軍覆滅的打擊,緊接著就是《馬關條約》的簽訂,這一系列的戰爭,把清政府推到了一個風口浪尖上,一場瓜分中國的災難一時席卷而來。教師通過對舊知識的溫習,也交代了新知識的主要內容,進而引導學生進入到新課學習中去。其二,典故巧妙引入策略。學生愛聽故事,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積極地引進一些歷史典故,可以通過對典故的講述,進而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活動中去。比如,我們接觸到的“聞雞起舞”“約法三章”“臥薪嘗膽”“草木皆兵”“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等等,這都是很好的典故故事。在學習歷史的時候,就可以引入這些典故,通過典故把學生引入到對新知識的學習中去。其三,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導入策略。隨著現代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整合,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全新的生氣活力。就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導入環節,充分引進現代信息多媒體技術,在導入環節中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強大的聲頻、視頻、動畫功能,能夠迅速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蔣家王朝的覆滅”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剪輯出一些解放軍在三大戰役中解放軍勝利時刻的視頻,以及氣勢昂揚的音樂,教師通過向學生播放這些聲頻、視頻資料,迅速抓住學生學習的激情,驅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其四,談話導入策略。在所有導入方式中,談話導入是其中最為普通的一種方式。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積極地采用導入法進行導入,也不失為一種比較實用的方式。當然,在談話中,談話的目的不在談話的本身,而在于談話是有所期待的。“有所期待”是我們談話的最終目標。一般來說,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在進行中,應該積極地選取學生身邊的熟悉的內容進行談話,用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其五,懸念導入策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對歷史事件,充分地設置一系列的懸念,也是一種良好的教學導入策略。因為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能夠對學生進行懸念設計的目的有兩點:一方面是可以迅速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則就是能夠很好地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當然,對學生進行懸念設置,應該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行設置,且難度適中。問題設置不當,進而達不到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但是如果太難,學生無法理解學習的內容,則又會減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學習“太平天國后期的保衛戰”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這樣說:太平天國的發展,其勢頭本身是很迅猛的,比如在1856年的東征勝利時,其政權,就已經達到了全盛的時期。但是,在領導階層,由于他們內部發生一件大事,導致其政權發生了急劇變法,良好的一片大好形勢,突然間急轉直下。那么,這件重大的事件又是哪一件呢?
三、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引用導入策略的意義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積極靈活地運用導入策略,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的思維,驅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到學習的狀態中去。良好的導入,如同良好的橋梁,在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很好地建立起一種聯系,有一種承前啟后的作用。良好的導入,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是一種準備動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對導入環節給予正確地重視,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教師在靈活而恰當地使用高中歷史課堂的導入策略,都需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導入,該導入哪個地方,也應該明白。同時導入也要量力而為,注意對時間的控制以及邏輯上的連貫性。
高中歷史課堂沉默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發展,高中歷史課堂也隨之產生了一些變化,表現之一就是在歷史課堂中師生互動的變化。然而,在當下的高中歷史課堂中,課堂沉默是一種十分消極的學習現象,在這種現象下,教師無法與學生進行溝通,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歷史學科的學習情況,更無法促進學生歷史學科的有效學習。文章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論,分析當前高中歷史的課堂沉默現象及其產生的主要原因,并針對該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沉默的螺旋;歷史課堂;對策
2014年12月,教育部開啟了關于高中課程標準修訂的有關工作,根據這次修訂工作,現今的高中歷史教學,無論是在教學的內容或是教學方式的改革上,都必須要依靠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來達成,最終都需要借助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來達成教學目標。而當下,在高中歷史課堂中,課堂沉默成為常態,這已然成為高中歷史課堂師生互動的主要障礙。在高中歷史教學的課堂中,學生保持沉默已經成為一種越來越普遍的現象,使得“沉默的螺旋”現象逐步形成。“沉默的螺旋”這一理論屬于大眾傳播學的范疇,這一理論最早見于1974年伊麗莎白-諾爾-諾伊曼在《傳播學刊》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繼而,伊麗莎白-諾爾-諾伊曼又在《沉默的螺旋———我們的社會皮膚》中對“沉默的螺旋”理論進行了全面的論述,該理論的核心觀點是當人們在表達自己的意見的時候,首先人們會自覺形成關于身邊環境的相關“意見氣候”,同時會判斷自己的意見在其中是否屬于“多數意見”,當發現自己贊同的觀點受到廣泛支持時,他們便會主動參與進來,那么這一受到支持的觀點就會更加大膽地擴散;如果他們發現自己贊同的觀點沒有人或者很少有人支持,即使贊同也不會表露出來。這樣,意見的一方保持沉默便會使得意見另一方的增強,如此循環往復,便形成了“沉默的螺旋”。①從某種意義上理解,大眾傳播學的理論可以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來,因為在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交流、互動的過程也屬于一種傳播過程,我們可以將課堂中的教學看作是一種特殊的傳播過程。在教育的傳播過程中有四個必不可少的元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與教育媒體,它們在教育傳播的過程中都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所以,不管是傳統的教學課堂,還是現在新型的開放課堂教學,都可以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解釋課堂問題。所以,本文將該理論置于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從傳播學的角度來剖析當下高中歷史的課堂沉默問題,探討該問題的本質,從而提出相應的可行的應對措施。
一、高中歷史課堂陷入“沉默的螺旋”的原因
1.沉悶的課堂環境的影響。高中的歷史課堂教學中,良好的課堂環境對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傳統的應試教育方式使得當下的素質教育始終沒能得到落實,在這種課堂教學環境下,主要是以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要特征。長期以來,教師往往過于注重通過語言的講述來完成知識的傳授。②那么,在這種歷史教學下,學生通常只需要按照教師布置的任務,按部就班地完成各項學習目標,老師說什么,學生就記什么,就背什么。長此以往,學生習慣了這種被動學習的狀態,在課堂上便會陷入“沉默的螺旋”。此種現象的出現,教師應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傳統的歷史教學通常是老師的“滿堂灌”,幾乎每個課時都按照同一個模版將不同的知識點裝在里面灌輸給學生,學生幾乎都沒有時間去獨立思考以及提出自己想法的機會。比如,以筆者在某中學旁聽的一堂歷史課為例。該課是歷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單元的《古代希臘民主制度》一課,在該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所準備的教學材料不斷把問題丟給學生,包括古代希臘民主產生的條件、奠基、發展、頂峰以及衰落的原因。盡管教師試圖與學生互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在提出連續幾個問題后,學生根本沒有時間來反應和思考,導致課堂中大多數的同學都低頭不語。這樣的現象當然不是個例。很長時間以來,課堂中的話語權一直由教師掌握,學生在面對教師的權威幾乎很少敢于反駁。一般來說,課堂的話語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去表達自己的意見,在這一階段學生依舊是處于被動的狀態,所以在這一階段常常會有很多學生礙于教師權威不敢表達。第二階段是學生在課堂中能夠獨立思考并自我表達。第三個階段就是學生能夠在與教師進行深入對話溝通的基礎上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觀點,在這一階段,學生已經能夠形成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并且在于教師的互動中能夠拋棄教師傳統的權威形象,敢于思考和表達。那么,當下我們的課堂常常是處于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在這兩個階段中,教師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所以教師在如今的知識傳授上需要進行思考與反思。2.“意見領袖”的樹立和“滿堂問”的提問方式。在高中歷史課堂中,課堂提問是最為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更是師生間互動的有效方式之一。優質的課堂提問可以有效地將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集中起來,同時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歷史學科的積極性,讓學生能積極參與歷史課堂問題的討論中。根據“沉默的螺旋”理論來看,在班級這個小環境中,每一位學生都具有自己的“準感官統計”的能力,這種能力能夠讓他們及時判斷整個班級中的“意見氣候”,也就是所處班級環境中意見的分布的情況,他們可以從中判斷哪些觀點是被認同和否定的,哪些觀點是在得到強化和弱化的。③在傳統的高中歷史課堂中,教師常常會把關注力聚焦于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身上,在課堂提問的環節中也會常常優先選擇他們,那么這樣長此以往,班級中其他的多數學生便會依據自身“準感官統計”的能力來判斷這些少數優秀生的意見是屬于強勢意見,這便在無形中樹立了班級中的“意見領袖”。班級中“意見領袖”一旦產生,與此同時,其他的學生便會加入這些意見中,長此以往在課堂中就會變得懶惰,變得不去思考,不去探究,在一些課堂提問的環節,就會默認那些好學生的意見,盲目地跟從。在這種情況下,少數的好學生被老師過多關注,其他的學生會為了避免意見被孤立而放大發言的顧慮,同時也就越來越容易受到其他意見的干擾,那么大部分學生的沉默會造成少數好學生意見的增強,如此循環,于是便陷入了“沉默的螺旋”現象。同時,隨著基礎教育的不斷改革,“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被否定,取而代之本應是“啟發式教學”與“互動式教學”,然而在這個轉折的過程中,出現的卻是“滿堂問”的方式,從教師的角度來看,課堂提問存在著明顯的數量化和淺層化的問題。④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滿堂問”的教學方式,要么不提問題,要么提一堆問題。不僅如此,在“滿堂問”的情況下,學生習慣了被提問,被動地去思考,主動提出問題更是不敢奢望,這種強大的慣性會導致學生思維活躍程度的降低,出現學生不敢提問、不愿提問的現象。比如教學片段:(隋朝的統一)師:隋朝經過了隋文帝的統一和發展,現在隋朝缺乏什么?生:缺乏人才。師:對,那么缺乏人才隋煬帝采取了什么方法呢?那就是科舉制。可以看出,上面的對話是十分簡單的師生互動,根據老師的引導,由學生的回答直接引申到課本的內容。雖然師生之間產生了互動,但是并沒有引起學生的深入思考,也就沒有產生有效的師生互動。還有的歷史課堂,老師提問無非是某個事件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意義是什么,然后直接將學生需要思考的東西灌輸給學生,或者直接讓學生在教科書中畫出問題的答案然后背下來,所謂的“年級越高,問題越少”就是在這種教學方式下產生的一種倦怠現象。3.學生“害怕孤立”和從眾心理。“沉默的螺旋”理論基于三個命題:第一,個人意見的表明是一種社會心理過程;第二,意見的表達與“沉默”的擴散是一種螺旋式傳播的過程,也就是指意見一方的沉默會使得意見另一方的增強,使得優勢意見更加強大,這種強大還會使得其他不同意見轉向“沉默”;第三,大眾傳播可以通過營造“意見環境“來影響輿論。”⑤那么通過前兩個命題來分析,高中歷史課堂出現的課堂沉默現象,是由于學生心理的不成熟造成的,即害怕孤立和從眾的心理造成的。既然意見的表明是一個社會心理的過程,那么首先,人作為一種社會性的動物,其基本屬性便是社會性,大多數的人會使自己避免由于單獨持有某種態度而產生孤立,所以他們會避免將自己置于孤立的狀態,這是人的本能。一般來說,每個人在表達自己觀點或意見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意見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便會積極地參與其中,那么此類意見就會愈加發表和擴大,而發現某一意見沒有人或者很少有人支持時,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其次,高中生還處于心理發展的不平衡期,主要表現為一種不穩定性。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這一階段是自我統一性對角色混亂的一個時期,青少年容易產生自我統一的危機感,如果處理不當會迷失個人方向,出現自卑、消極的人格特征。在自我統一性對角色混亂的這一時期,中學生思維很活躍,但容易偏激,尤其是在社交方面,會出現困惑和焦慮,甚至還會出現人際交往障礙。那么,學生在課堂中會判斷課堂的意見氣候,當學生感覺到自己的意見屬于“少數”的時候,出于本能和這一年齡段的心理特點,就會為了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甚至,當某些學生的意見受到其他同學迎合的時候,另一些學生即使有其他想法也不愿甚至不敢說出來,他們開始懷疑自己的觀點,擔心說出來被其他同學嘲諷,害怕會被批評,最后就可能變成人云亦云。
二、高中歷史課堂走出“沉默的螺旋”現象的對策
如何激活高中歷史課堂
摘要:如何把高中歷史課上地生動、有趣、有效,使師生在歷史教學中產生情感互動,讓生生產生動態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從而使歷史課堂出現生機活力,產生一波波漣漪,形成一個個高潮,這就是我們所有高中歷史老師孜孜以求的夢想結果。這也要求我們歷史老師要精心備課醞釀,細心摸清班情、學情,采取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插上騰飛的翅膀,讓合作探究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讓學生在輕松、和諧、民主的氛圍中大膽質疑,敢于展現自己青春洋溢的個性:動心、動眼、動口、動手,把歷史課堂打造富有激情四射的精品課堂。
關鍵詞:高中歷史;激發興趣;活力課堂
由于歷史真實的反應古今中外重大的歷史事件,不像寫文章那樣可以藝術加工,學生學起來枯燥、乏味,加之歷史“教書匠”們對歷史“填鴨式”的灌輸教學抱殘守缺,缺乏情境性、生動性、趣味性、技巧性、藝術性,使教出的一些“書呆子”們,只能對歷史知識采取“死記硬背”方法,最后導致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失去學習歷史的興趣,致使歷史課堂如同一潭死水,波瀾不驚,失去了本該應有的生機活力,導致低效甚至無效課堂。隨著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春風的沐浴,那么如何激發歷史課堂的生機活力,這需要歷史老師要轉變教學理念,采用先進的教學模式,構建和諧教學氛圍,創設新穎、新鮮的情境教學,進行藝術性的提問,展開自主探究和合作研討,讓生隨課動,師從生動,這樣老師富有激情的教,學生富有興趣的學,這樣的歷史課堂想不激活都難。
一、轉變教學理念,使學生成為課堂的載體
在傳統的師道尊嚴的理念下,老師是絕對的權威,是知識的化身,不準質疑,哪怕歷史老師講錯了學生也不敢挑戰,學生完全變成了接收機器,沒有自主權、沒有話語權,沒有師生互動、沒有生生研討交流,整個的歷史課堂只有歷史老師一人在無拘無束、自娛自樂的表演,此抑制了學生的個性展示,抹殺了靈性和反應問題的敏捷性,使整個歷史課堂毫無生機活力可言。隨著高中歷史新課程改課的深入,歷史老師教學理念的更新,也為歷史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老師放下了高高在上的架子,開始融入學生群體,與學生打成一片,用微笑教學、賞識教學、驚訝教學,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讓老師溫暖的眼光普照到每一位學生。給學生親和的形象,拉近師生情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克服教師中心論,把歷史課堂讓位與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宰,真正使學生實現“我自主、我參與、我思考、我快樂”的理念,真正實現歷史教學因學生參與而精彩,因學生展示而高效,更好的提高了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二、采用先進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展示的舞臺
高中歷史課堂史料實證分析
多年來,世界各國都在開發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標準,并通過課程標準建立課程目標的層級體系。我國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后,各個學科隨即制定了本學科的核心素養。其中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之一的史料實證是指“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并運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現歷史真實的態度與方法”。歷史課要想體現本學科特色,史料的應用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現有的課程體制下,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教師“滿堂灌”的現象,導致學生感到歷史課枯燥無味。有時一堂歷史課上得很像政治課,那么要想讓歷史課有自己的特色,就必須使歷史課有“歷史味”。什么是“歷史味”?趙枝剛在《讓歷史課“有血有肉”有“歷史味”》一文中是這樣定義的:“通過歷史細節感知、品味歷史,模擬歷史現實,作為歷史事件的體驗者、同情者,讓我們看到立體的歷史,‘有血有肉的歷史’,是歷史學科的語言表述與歷史內涵的合理呈現,這就是‘歷史味’。”[1]要想讓歷史課有“歷史味”,史料實證是一道不可缺少的“增味劑”。下面結合我教學《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一課的實踐,闡述如何使歷史課有“歷史味”。
一、以史料支撐歷史細節,體現課堂中的歷史味
“歷史細節指的是組成歷史事實的一系列具體環節或情節,它與人物活動、事件發展、社會變遷等密切相關,是構成歷史事件的最小單位。”[2]葉小兵教授指出,“細節往往是具體的、形象的,可以使已逝去了的歷史重現出有血有肉、有聲有色的原狀,使學生感受到歷史的真實。”[3]歷史教科書上所呈現的知識比較零散,是表象的,不能展現隱藏在知識背后的細節,這就需要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注重補充相關的史料,使課本的知識更加豐滿、立體。在《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一課中關于憲法制定的過程,課本僅用一句話帶過:“1789年9月,在費城召開的制憲會議通過了一部新憲法———聯邦憲法。”在這節新授課中,我給學生介紹了這部憲法制定過程的艱辛。1787年5月25日,費城十二個州的55位代表聚集在一起,初衷是擬訂可使《邦聯條例》足以應對聯邦緊急事務所必需的進一步條款,但是會中“弗吉尼亞代表倫道夫提議建立一個國家級最高政府”[4],使會議走向了另外一個方向,直到6月25日才初步達成了國家政府形態,也就是三權分立的初步狀態。在介紹三權之間的權力分配時,我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而是介紹了會議過程中各州代表的意見。例如給學生展示了“弗吉尼亞方案”和“新澤西方案”[5],學生可以通過這些歷史的細節感受到當時會議中各方代表的矛盾與利益沖突,最后通過“康涅狄格方案”達成了一致。通過給學生補充知識細節,使歷史更加飽滿、真實,體現出歷史課堂原有的本色,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二、以史料為依托,體現課堂中的歷史智慧
“所謂的歷史智慧,是指歷史上的人們對事物能夠認識、辨析、判斷和處理、發明創造的能力,是指他們關于對待社會與自然及其相互關系的才智、智謀。換言之,所謂歷史智慧,是歷史上的人們所創造、所積累的智慧。”[6]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總是希望課堂教學不僅能夠教會學生知識,而且能在學生的心里留下歷史智慧。在《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一課中,關于美國成立之初采用邦聯制的原因,我增加了部分相關史料,即“吾等在上帝面前共立誓約,自愿聯合為民眾自治團體。”(《五月花號公約》)“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是天賦之權。”(《獨立宣言》)“為確保共同安全和自由,各州一致同意成立友誼聯盟。”(《邦聯條例》)“政府的強大會暴虐地侵犯自由。”(漢密爾頓)通過所展示的史料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美國在其建國過程中對自由的追求,以及對契約精神的注重。在教學1787年憲法制定的過程時,給學生展示相關史料花了較長時間,同時讓學生感受到當時美國中央與地方、大州與小州、南方與北方的矛盾交織,例如,關于大州與小州矛盾的解決,就歷經了很長時間,從6月6日到7月16日,主要是“弗吉尼亞方案”和“新澤西方案”之間的激烈辯論,如果雙方之間互不相讓的話,新生的美國就要面臨分崩離析的境地,最后康涅狄格州代表提出了方案,即參院各州議席相等;眾院各州議席按人口比例選出,國家所有法案均需獲兩院多數人的支持才可通過”,這個也被稱為“大妥協方案”。又如,在中央與地方的矛盾解決過程中,參與憲法制定過程的十二個州當初就非常注重地方的自由與權力,但是如果過分地強調自由就有可能失去了國家,最終各州也與中央政府相互讓步,即讓聯邦政府擁有高于各邦的權力,包括政治、外交、經濟等,同時各州仍然保留有一定的自治性。從這兩對矛盾的解決,學生可以感受到是這部憲法是妥協的產物,更能夠反映出美國憲法制定過程中體現的妥協精神。本節課憲法制定的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對自由的追求,注重契約精神”以及“妥協精神”就是歷史課堂中給學生留下的歷史智慧。當今的美國是世界舞臺上的一個超級大國,能夠在國際上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這與它注重“對自由的追求”注重“契約精神”等都有一定的聯系,所以課堂課上讓學生感受到歷史智慧還是很重要的。正如瞿林東教授所說“正如人們不應該割斷歷史一樣,人們不應當、也不可能割斷歷史智慧同現代科學知識、認識能力之間的聯系。”[7]
三、以史料為載體,體現課堂的歷史情境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分析
摘要:在我國新課程改革持續深化的歷史條件下,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已經上升到戰略高度,高中歷史越來越受到重視,高中歷史教師必須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特別是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努力強化課堂教學質量。文章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如何更好地應用歷史圖片開展教學活動進行了探討,首先簡要分析了歷史圖片在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方面的作用,最后有針對性地就如何更好地應用歷史圖片提出了一些方法。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創新;歷史圖片;教學效率
黨的提出了“立德樹人”教育目標,對高中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工作受到重視,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課程體系,只能加強不能削弱。這就需要廣大高中歷史教師一定要更加重視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而應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尤為重要。歷史圖片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同時也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因而應當更加重視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并且要采取形式多樣的模式進行應用,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歷史圖片在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方面的作用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歷史圖片,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而且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促進學生歷史意識的形成。由于歷史圖片都是歷史事件的“印象”,在開展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歷史圖片可以使學生對歷史事件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再輔之以教學內容的細致講解,會使學生的學習脈絡更加清晰、了解更加透徹,進而改變學生“死記硬背”的傳統學習模式,強化歷史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歷史圖片,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思維,比如教師在進行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歷史圖片組圖,讓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深入的研究、深入的探索,進而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思維,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并且能夠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科學應用歷史圖片的創新方法
高中歷史課堂提問分析
在新一輪高中歷史課程改革中,倡導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為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創造前提。在這樣的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師對課堂提問更加重視。在聽取各級各類的公開課、評優課、展示課后,筆者發現高中歷史教師的課堂提問確實有了很多可喜的變化,但在教師提問的主體、問題的次數、問題的針對性和啟發性等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
教師課堂提問的主體偏頗
新課程強調學生的學習是參與體驗的過程,這就要求在課堂提問中要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成為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主體。學生提問能夠增強學生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在現實課堂中,教師提問多,學生提問少,提問主體集中為教師,忽視學生這一提問主體,“教師更多考慮的是怎樣提問更為巧妙,而較少甚至極少思考如何使學生敢問、善問”,對學生提問的價值缺乏充分的認識。歷史課堂中,經常提問的學生占比很少,絕大部分學生很少提問或從來不提問。不愿意提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怕提出的問題幼稚,遭到同學和老師的嘲笑”和“本想提出問題,但在課堂上沒有時間和機會”,這說明我們的學生是有問題意識的,只是我們的高中歷史教師過于注重提問過程中教師的預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重視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甚至無視學生的提問權,從而把學生主動提問扼殺在萌芽中。教師課堂提問的次數偏多“國內外很多資料均表明教師提問偏多,尤其是在國內,教師幾乎完全霸占了課堂”。這種現象在高中歷史課堂也不例外。提問過多,學生不能有足夠的思維時間和空間,問題的思考價值也不會高,這樣的問題不會對學生思維有實質性的激發,“后果必然是降低學生的思維品質,限制其主動性發展”,學生對老師的提問缺乏認同感也就不足為奇了。新課程改革雖然強調“探究式教學”,但“探究式教學”不完全等同于“問題教學”,更不是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密集的“問題轟炸”。我們的歷史課堂需要適度的提問和有效的提問。
教師課堂提問缺乏針對性
在教學過程中“實現……課程目標是一個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連續過程和有機整體。在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既有能力的訓練,也有對史學方法的了解和運用”。但在歷史課堂提問的內容和難度設計中,大多數教師主要根據教學目標及考試要求來定,考慮到學生認知水平的很少,主要原因在于教師教學的目標沒有跳出高考的框框,問題的設計首先考慮的是能否幫助學生掌握具體的知識點從而在最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忽略了“掌握歷史知識不是歷史課程學習的唯一和最終目標,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養的基礎和載體”。教師課堂提問的設計只強調知識的傳授和灌輸,忽視學生的自主探究,這反映了教師缺乏對學生思維特點的關注,缺乏對學生個體能力、情感目標的把握,忽視了學生成長的需要。教師課堂提問缺乏啟發性“啟發性”指所設計的問題要抓住要害,切中肯綮,能牽一發而動全身,能一石激起千層浪,能讓學生由這一問題而產生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由課內到課外的廣泛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有價值的教學情境一定是內含問題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發學生的思考。情境中的問題要具備目的性、適應性和新穎性,這樣的問題才會成為感知思維的對象,從而在學生心里造成一種懸而未決但又必須解決的求知狀態,實際上也就是使學生產生問題意識,具有啟發性。大部分教師的課堂提問并非隨意而提,都有情景設計的痕跡,但“有時會,公開課居多”,這說明大多數老師沒有把問題情境的創設變成教學的自覺意識,而帶有很強的功利性。目前課堂理解型提問占比較高,評價型、運用型、綜合型提問這些具有啟發性的提問教師在課堂上涉及較少。對于基礎性的知識,要求學生能達到記憶、理解層次是完全應該的,但缺乏層次上的提升,造成低水平提問重復,對于發展學生的思維是不利的。教師有效提問少,啟發性提問更少,課堂自然不能在“問題紐帶的碰撞中閃現學生思維的火花,能在思維自由馳騁中享受智慧的精彩”。
教師課堂提問的對象“窄化”
高中歷史課堂導入策略探討
課堂導人是高中歷史教學的環節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引出新課內容,對于實現有效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對于髙中歷史教師而言,課堂導入的方法及理念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值得深入探討。如何讓課堂導人更加高效是中學歷史教師必須掌握的教學技能之一。
一、巧用多媒體導入歷史教學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高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因其在呈現圖像、音頻、視頻資料等方面的巨大優勢已經在基礎教育中得以普及。歷史課堂導人環節巧用多媒體呈現多元素材,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髙效達成教學目標。如教學河姆渡與大汶口等遠古時期的文化時,可借助多媒體呈現相關遺址復原圖或文物圖導人教學,學生可以更直觀、形象地理解相關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教學開辟新航路時,可通過多媒體展示航路圖讓學生對航路圖和地緣關系進行分析、討論,再引人相關內容教學;教學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時,教師可搜集并播放如交通工具的百年演變等相關影像資料,這樣的導人不僅可以增加趣味性,同時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構建學習情塊導入歷史教學
分布式認知理論認為,認知不是個體頭腦內部的事情,知識的建構需要社會情境的支持,可見構建學習情境對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作用。歷史事件的發生發展是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改變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條件,歷史事件可能呈現出不一樣的發展趨勢。因此,課堂導入中,可針對歷史事件構建虛擬的趣味情境,讓學生融人學習情境思考問題,隨之展開交流討論,實現對話教學視域下的及時反饋。如教學王安石變法時,可從變法內容引入變法失敗的結果,以當時的政治經濟環境為背景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果你是王安石,會采取哪些措施來應對變法中出現的問題?這樣的情境導入,既融人了教學內容,也讓學生從反面(避免失敗)思考,有助于學生增進對王安石變法相關內容的理解。學生思考之后,教師可以將意見相近的學生分為一組,分組展開辯論。在討論辯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逐步滲透王安石變法的相關史實和歷史背景,如此一來可以讓學生在歷史情境中學習思辨,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三、借助輔助元索導入歷史教學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分析
摘要:對話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通過有意義的交流,深入探究與有效解決教學中產生的問題,從而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的一種教學法。在對話教學中,對話的展開始終圍繞著問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問題決定了對話的質量與深度。基于此,文章以高中歷史為背景,基于對話教學理念,具體探究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策略,以便使師生之間展開高質量對話。
關鍵詞:對話教學;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策略
教學就像一場特殊的藝術表演,需要與“觀眾”溝通、交流才能產生共鳴。而在這種形式的溝通中,問題是橋梁,“表演者”通過問題激活“觀眾”的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展開深入的探究。因此,在教學歷史這門人文性較強的學科時,教師應重視提問藝術,增強提問的有效性。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從對話教學理念出發,將其中有價值、有意義的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提問中,能夠提升問題的深度與內涵,有助于啟迪學生思維,能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與能力提高。
一、基于新課程標準,精準定位提問角度
提問的角度是指教師在提問過程中找到合適的時機、利用合適的問題快速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從多維度、多層次展開對問題的探究,這需要教師在備課階段做好充足的準備,精心設計問題。首先,教師必須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明確培養學生能力和鍛煉學生能力的要求,找到合適的角度設計問題;其次,教師要全面掌握學生的情況,明確學生的學習需要,精準定位,提升問題的針對性與科學性;最后,教師要明確提問目的與意義,從問題本身出發,制訂調整問題角度的不同策略,以保障問題的合理性與全面性[1]。例如,《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主要講述的是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我國在一次次戰爭中不斷割地、賠款,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學生需要記憶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的時間、賠款內容、影響,以及我國人民反列強斗爭的戰役和影響。這要求學生能夠獨立厘清我國淪為殖民地與半殖民地的過程,重點掌握我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根本原因[2]。根據重視培養學生能力的要求,在講授這部分知識時,教師的提問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與剖析,根據中國近代列強入侵的結果和我國的表現從根本上分析出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原因。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書中的史實分析中國在面對列強入侵時的表現,接著,向學生提問:“分析問題的根本原因需要從多角度入手,同學們剛才僅從應對戰爭的表現上進行了分析,那么思想文化、社會環境等角度的表現如何呢?”這一問題提出后,很多學生陷入了深思,雖然問題的難度提升了,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對這部分知識展開更為深入的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問題角度關系學生思考的角度與方向,要想實現問題的合理性與有效性,教師必須清楚問題的目的與意義,精準定位問題角度,這樣才能起到啟發學生的作用。
二、基于進階性理念,合理控制問題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