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研究性學習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21 23:28: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生研究性學習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中生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1

我國高中學生的壓力源主要來自于學習、父母、老師和同伴、環境、自我發展和時間六方面,其中學習壓力是中學生的主要壓力源。而高中生的升學壓力要比高中生大,這是因為高中畢業面臨的升學和擇業更為迫切。

在社會中還存在不少高中生由于學習壓力無法得到調節而釀成悲劇。一幕幕扣人心釀成悲劇,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畫面,種種悲劇也給許許多多的家長心靈造成難以抹去的傷痛。所以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習壓力給學生帶來的影響.

一、自我減壓法:

面對學習和工作力而產生的種種心理上的問題,可借助以下方法自我調解。

1、不要把目標定得高于自己能力所及。

2、有效地分配時間,將學習任務或工作任務按輕重緩急編定先后次序,然后依次逐步完成,階段性的成果可減低同時展開多份任務而又無法完成所帶來的壓力。

3、課余時應做適量運動,既可強健身體,亦可減壓,或可在教室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減輕肌肉疲勞。

4、遇到困擾或情緒低落時,可與家人或朋友傾訴,通過與同學,同事的溝通獲得支持和關懷,亦可發泄情緒,以下提供兩種心理宣泄FLASH,可點擊下載

5、即使再忙,也要有必要而充分的睡眠,這對松弛繃緊的神經至關緊要,對于處在身體發育時期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

6、如果實在感覺壓力太大,無法應承致使情緒低落,不妨去聽聽CD,看看電視劇,或者到酒吧去坐一坐,哪怕偶爾“瘋狂”消費一把也可以。當然這是一種矯枉過正的辦法,不可頻頻使用,更不能成為你懶惰渙散的借口。

7、養成持之以恒,平衡有序的生活習慣,不要做“書呆子”,別放棄享受美食,享受戶外活動或發展個人興趣所帶來的樂趣。

二、病癥的心理調適

如果面對學習壓力造成的種種生理上的不適,可借助以下辦法使之得以緩解。

1、頭痛:以拇指輕按太陽穴,眉頭及耳背等部位,再以畫圓法輕輕按壓。

2、肌肉痛楚(如肩部及腰部不適):可做一些簡單的伸展動作,坐直身子,放松肩部,兩手放背后,十指互扣然后用力向后拉,如此這般重復多次。

3、胃痛:因耽誤進餐時間引起胃痛,可喝一點溫牛奶,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求助于茶或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篇2

關鍵詞:程序性權利;高校;學生;法律關系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57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校作為依法治國的一部分,是教育領域法治實踐和法治創新的重要環節。當前加強校園法治建設,要求我們一方面處理好學校內部各種法律關系,為依法治校提供良好的法律依據;另一方面在執行學校管理和服務政能的同時,依法保障學生的合法權利。

縱觀近年來在教育領域頻繁發生的法律案件,高校與學生之間關于學位授予、學籍管理、處理決定方面的管理糾紛和侵權損害賠償糾紛最為集中。法律爭議直接反映著權利義務配置的分歧,而權利義務歸根結底又是法律關系的內容。從司法實踐的結果來看,不難發現兩大類型糾紛爭議的本質核心問題――高校與學生之間的法律關系,已經直接影響到高校教育管理體制的正常運轉和學生合法權利的保障,因此必須厘清并正確定位。

1 高校學生程序性權利保障中存在的問題

與實體性權利相對,高校學生的程序性權利是指在高校管理過程中通過一定的方式、手段、步驟來保障其自身受教育權、隱私權、人格權、財產權等實體性權利的權利。具體到高校管理過程來說,學生的程序性權利主要體現在學生擁有的正當程序保障權,這一保障權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為程序進行中的權利,即當學校做出與學生權益相關特別是不利行為(如退學、處分)時,學生享有的陳述和申辯的權利,要求學校告知不利行為的事實、理由和依據以及事后申訴等事項,如參與權、知情權、陳述申辯權、聽證權。另一方面為事后救濟權利,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58條至第64條系統規定了學校對學生做出處分決定后學生的救濟方式,直接保護了學生的申訴權和權。

盡管有相關規定對學生程序性權利提供了保障路徑,但實施中仍面臨諸多問題。

1.1 程序性權利界定模糊

從現行法律來看,程序性權利的內涵和外延并未明確規定,尤其是對學校作出處理決定時,學生行使程序性權利的具體程序當前沒有任何法律進行規范;從理論研究層面來看,雖然關于高校學生權利與校生糾紛救濟的研究已達到了相對完善的地步,但對法規和高等學校校紀校規等實體性規范關于何為程序性權利、如何保障程序性權利的推進效果不佳。

1.2 現行保障程序性權利的規定可操作性不強

“聽取學生或其人的陳述、申辯”、“學生可以提出書面申訴”的規定雖然為學生在校期間行使權利指明了方向,但是寥寥數語也帶來了使用過程的困難。以參與權為例,高校依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授權制定程序性權利具體操作規范,高校校紀校規制定原本應遵循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和公布、備案等一系列程序。但絕大多數現實情況是學生被動接受學校公布后的操作規范,毫無參與權可言。

2 校生法律關系的界定對保障學生程序性權利的重要性

程序性權利的出現,往往因為學生在高校管理過程中實體性權利被侵害,高校管理與學生權益之間出現沖突,而沖突的解決必須依賴于雙方法律地位和法律關系即權利義務配置的界定。

2.1 界定校生法律關系是學生行使程序性權利的前提

承認高校與學生之間存在不同的法律關系,意味著學生可以依據不同的法律規范行使程序性權利。從劉燕文訴北京大學案等案例可以發現,高校對于管理權的行使并非全部都可以納入到司法審查的范圍,應當具體分析法律行為的性質和當中的權利義務關系,才能區分高校的“自主管理”和“行政管理”。

只有厘清高校與學生的法律關系,才能真正保障學生面對學校處理決定時能夠正確行使程序性權利。當前,特別權力關系、教育法律關系、監護法律關系、民事法律關系、行政法律關系、雙重法律關系等關于高校與學生的法律關系理論,主要是根據高校與學生法律地位的不同,在平等或隸屬或復雜的法律地位基礎上,高校和學生的權利義務配置不同這一核心內容直接決定了高校管理者行使權利(權力)的基本原則不同。如民事法律關系下高校應當堅持誠實信用原則、平等公平原則、等價有償原則;行政法律關系原則下高校處理學生關系時應當堅持合法性原則、合理性原則、正當程序原則、信賴保護原則等。

2.2 明確高校與學生的法律地位是界定校生法律關系的前提

高校與學生之間不同的法律地位,決定了不同的權利義務配置,影響到雙方產生爭端時的不同處理機制,對學生程序性權利保障非常重要。從法理學角度來講,根據法律主體地位的不同,可將法律關系分為平權型法律關系、隸屬型法律關系,這些關系應用在高校與學生之間則具體表現為民事法律關系和行政法律關系。因此,明_高校與學生的法律地位是界定法律關系的前提。

2.2.1 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

我國《教育法》將學生定義為“受教育者”,即學校教育和管理的對象,反映出法律對學生尤其是高校學生作為高校重要成員的忽視。一味將學生界定為被管理者就等于無形中擴大了高校“行政主體”的影響力。因為在隸屬心理的作用下,學生即使受教育權或學習權受到制約和侵犯,也難以突破龐大復雜的高校處理程序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在法國、德國等大陸法系國家,學生被定位為“公共服務的用戶”,高等教育是公共服務,高等學校是公共服務的提供者。正如德國《大學基準法》第36條規定,“注冊之學生是高等學校的成員之一。”表明了對學生作為教育活動主體的重視。學生是學校不可或缺的成員,是學校管理的重要參與者,在學校的重大事項上擁有發言權,尤其在涉及學生利益的重大問題上應該給予學生參與決策的權利。

2.2.2 高等學校應定位為公務法人

根據我國《教育法》第31條,我國的高等學校被定位為事業單位法人,承認了高校是法律上的權利義務承受者。然而近年來校生訴訟的司法實踐已經承認了高校作為“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的行政主體地位――高校享有招生權、學籍管理權、獎懲權、頒發學業證書權,具有明顯的強制性、單方意志性和較大的自由裁量性,體現了行政權的基本特征。在大陸法系的德國,高校被定位為“公務法人”,具有法人和行政主體的雙重屬性,以此解決高校法律地位的困擾。

3 多元化的校生法律關系的構建

明確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高等學校是公務法人,有利于構建科學合理的法律關系,從而保障學生程序性權利的有效實施。結合當前實際,應當構建以憲法法律關系為基礎,行政法律關系為主、民事法律關系為輔的多元化法律關系。

3.1 多元化校生法律關系的法理基礎和價值體現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高校在管理、招生、教學、科研、就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伴隨而來的是高校或以民事訴訟的被告身份,或以行政訴訟的被告身份在法庭上迎來學生的質問。司法實踐的發展要求明確高校與學生之間的法律關系,為此類訴訟奠定法理基礎。建立多元化校生間法律關系的法理依據主要在于憲法、民法、行政法的相關原理。

第一,基于憲法原理,受教育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憲法》第46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該規定使受教育權成為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是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憲法理論,學生作為公民同樣是基本權利的主體,學校包括高等學校負有尊重學生基本權利的義務。學生不僅在學校具有積極能動的權利,同時也具有防御學校侵犯其基本權利的權利。憲法規定了公民的受教育權利屬性,決定了高校與學生之間基于受教育權而發生的憲法法律關系存在。

第二,基于行政法學上的“平衡論”原理,根據羅豪才教授行政法“平衡理論”的觀點,該“平衡”是指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在總體上應當是趨于平衡的,權力與權利之間的平衡在行政程序法律關系中通過不斷擴大行政相對方的參與權來實現。行政法的發展過程就是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方權利義務從不平衡到平衡的過程。平衡論與高校與學生的行政法律關系之契合,在于強調了行政相對方的權利,尤其是參與權。鑒于高校擁有類似而不等同于行政權力性質的管理權,其高等教育的公益屬性要求高校在管理過程中既要利用行政權力的強制性、機動性,又要控制隨意性。高校與學生的行政法律關系正是體現了兼顧高校權力與學生權利、兼顧效率與公正、兼顧公共利益與個體私益的平衡。誠然,高校作為公務法人,其主要職責是實施高等教育,實現公共利益,但也需要考慮學生利益,基于平衡論基礎上的行政法律關系滿足了這樣的制度需求,并通過在程序上擴大相對人即學生的參與權來實現公權與私權的平衡。

第三,基于民法學上的“契約理論”,契約體現了社會成員的同意和正義要素,“所有的社會合作都經由契約來治理,而不是通過命令來治理的。個人是獨立自主的,每個人決定有關自己的全部事務。”在契約理論的基礎上,社會成員的平等和自治被放在了較高的位置,高校所享有的來自法律授權的管理權應當通過民主的程序制定的規章,并由高校本身和學生共同遵守,來實現部分管理權的讓渡,民主和平等本身就是產生權威的一種機制。我國《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為高校行使自治權提供法律依據,《侵權責任法》、《合同法》等法律為學生保障自身權利提供了法律依據。

校園中的各項法律行為綜合了行政色彩與平等之義,既強調學校的行政權力,又突出權力與權利的平衡,是高校與學生多元化法律關系的體現。

3.2 構建多元化的校生法律關系

3.2.1 以憲法法律關系為基礎

以憲法為基礎法律關系是保障人權的要求。以憲法為基礎的法律關系,應當考慮學生作為受教育權的主體所享有的程序性權利,將學生的法律地位定位為教育活動的主體,是高校不可或缺的成員,是學校管理的重要參與者,在學校的重大事項上擁有發言權,尤其在關于學生利益的重大問題應該給予學生參與決策的權利。

此外,高校作為依法治校的主體,應當樹立憲法權威,加強校園法治文化創新。具體表現為:首先,處理好高校、教師、學生三者關系。學校與師生之間形成的憲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是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據,在學生糾紛處理、教師糾紛等方面,高校應充分尊重憲法和法律,依法辦理。其次,為實現公民的受教育權,高校應當代表國家充分尊重并保障學生的這一基本權利。高校確立、變更、消除學生的基本權利必須依據法律規定,經過法定程序,不得隨意限制、剝奪;國家應完善以憲法為指導的一系列教育行政法律體系,與《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相輔相成,有步驟地推進《學校法》的制定,在規范高校內部外部權力結構方面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規范。

3.2.2 以行政法律關系為主

從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來看,一方面,為維護教學秩序、保障學校運轉,高校會采取行政管理措施,使得高校具有了行政權力能力。按照主流觀點,高校作為公法人的角色已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接納,在行政管理的過程即參與行政法律關系的過程,因而具有行政主體的特征。另一方面,高校行使行政管理過程中,學生的權利與高校的義務相互參照相互對應,是高校行政管理的對象和參與人,使得學生符合行政相對人的特征。

從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來看,高校行政管理的具體形式主要體現在學籍管理、學位授予、教學管理、獎勵和處分。在這些行政管理過程中如何切實保證學生程序性權利非常重要。例如,學籍管理行中有些事項涉及學生身份資格的設定(或存續)、變更與終止,如休學與復學、轉學、退學,應受行政法治原則的支配,勢必無法保障學生的陳述權、申辯權和權。所以,為了更好地保護學生的利益,允許學生通過行政法的渠道獲得救濟。再如,對學生實施獎勵和處分是高校行使行政管理權的重要內容。《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設專章進行了規定,具體包括高校做出處理決定的程序和學生異議后申訴權的行使。處分對學生的影響更大,因而處分權必須受到嚴格限制。

3.2.3 以民事法律關系為輔

民事法律關系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其主要特征體現在雙方的法律地位平等。就高校和學生而言,不可否認雙方具有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特征。作為承擔高等教育職責的高校,其民事領域的權利當主要包括:開展科學研究,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舉辦者提供的財產、國家財政性資助、受捐贈財產,變更名稱、類別和其他重要事項。高校學生的民事權利除了在校期間享有財產權和人身權之外,具體還包括參加社會服務和勤工助學活動,申獎學金助學金貸學金的權利等等。當高校侵犯了學生的財產權和人身權,學生可依據相關民事實體法和程序法對學校提起民事訴訟。

處理高等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時,客觀上居于強者或優勢地位的高校一方應該明確在這些領域里與學生之間是處于平等法律地位,不要發生法律角色錯位,把本應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混同于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之中。

參考文獻

[1]章劍生.現代行政法總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2]勞凱聲.中國教育法制評論(第11期)[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3]彭俊.中國公立高校校生糾紛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

[4]余雅風.學生權利與義務[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

[5]蘇林琴.行政契約:中國高校與學生新型法律關系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篇3

一、要善于利用“網絡環境”

“網絡環境”的知識包容量巨大、覆蓋領域廣闊,是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獲得知識源泉的寶庫,具有資源的開放性和共享性,彌補了其他媒體傳播方式的不足。表現在美術欣賞教學課上,網絡就是博物館、美術展覽館和圖片庫。學生可以方便快捷地通過搜索引擎查找到所需要的作品圖片及其相關背景資料,并可以將學習內容下載保存,再通過軟件進行編輯處理,以供長遠研究學習使用。

由此可見,在教學實踐中將網絡技術與美術欣賞課程整合,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才是網絡環境下美術欣賞課研究性學習的核心。這就需要我們重新思考教師在網絡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里的作用,學生在網絡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中的地位,以及網絡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中教師、學生與網絡環境的相互關系。

二、在網絡環境下,教師在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里的作用

1.美術欣賞課研究性學習中,美術教師角色由知識的權威者轉化為學生課題研究的參與者與合作者。美術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課題研究,教師經常深入學生課題組,了解他們的需要和碰到的難題,和學生一起研究課題,隨時掌握學生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輔導。美術欣賞涉及科學知識領域和人文知識領域,在學科聯系中,美術欣賞與中學歷史、地理、政治、文學、物理、化學、音樂、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聯系。比如青銅器的冶煉工藝涉及金屬熔點和合金的概念;美術作品的時代背景與政治、歷史緊密關聯;美術作品的發祥地及作者的生活地域又與地理相銜接;花鳥畫中各類花鳥形體結構的理解完全依賴生物課學到的知識。在此過程中,美術教師不斷意識到自己的知識結構單一、知識面狹窄、對本學科與生活實際聯系的漠視等問題,從而產生繼續學習完善自我的愿望,這就需要不停地充實自己的學識修養,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課題研究,在參與中學習,在學習中指導,這是教師責任心和學術胸懷的體現。

2.在美術欣賞課研究性學習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這種指導與傳統教學指導不同,課題研究的答案沒有所謂的標準,甚至課題的提出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列出。歸納起來,主要有:①課題選題的指導;②研究思路的指導;③研究方法的指導;④信息資料來源的指導。例如在中國古代山水畫教學中,教師先列出多條研究性課題:山水畫中詩情的體現、從山水畫里的樹種看現代環境保護、山水畫與古典音樂的聯系等十多條。學生可以選擇這些課題進行研究,也可以從中得到啟發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重新選擇課題,有的學生就自定了如:山水畫里的名山大川、水墨山水畫在現代家庭裝飾中的品位等優秀的選題。在確定選題之后,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關資料,下載保存后繼續分析直至完成分析報告。有幾位選擇《山水畫里的名山大川》為課題的學生,在網絡資源庫中游歷全國著名的名山大川,飽覽以《溪山行旅圖》、《廬山高圖》、《華山圖》等為代表的歷代水墨山水名作,并且下載這些山水畫圖片及和它們相對應的實地照片和相關的文字說明資料,通過課后的編輯研究,得出中國名山大川不僅有極美的自然景觀,還具有極其深厚的人文背景的研究報告,他們將課題延伸至與古代山水詩相聯系,更感覺到我國古代文化精華的博大精神,提高學習中國古典文化的興趣和審美品位,激發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3.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中,美術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促進者。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活動是分散的,各學生之間的能力也有差異,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將學生編排成不同的課題組,并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

三、在網絡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的地位

篇4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新課程;策略

文章編號:1005-6629(2010)09-0032-04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1 高中生自主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性

“能對自己的化學學習過程進行計劃、反思、評價和調控,提高自主學習化學的能力”是《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的課程目標之一。[1] 學生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教師要相信并依靠學生,將可以交付給學生的認知任務先交付給學生,然后騰出時間和精力讓學生進行大量活動,在活動中自行感悟獲取知識,發展學習天性,開發學習潛能,實現“學大于教”的目標。[2]

高中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學科知識與實驗技能。因此,在高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中需采取多種策略喚醒并整合學生已有知識,讓學生體會和自主開展研究性活動,提升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2 目前高中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學生對“研究性學習”認識不足

主要表現在: (1)不理解“為什么高中階段要開展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的意義是什么?”;(2)不清楚“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步驟”; (3)缺乏有效的研究策略,缺乏對自己的研究過程進行評價、反思和總結的意識與方法。

2.2學生對自我認識不足

主要表現在: (1)學生不能根據自己的知識與能力,確定合適的研究課題。(2)研究動機不足,遇到困難,缺乏恒心與毅力。

3 促進高中生自主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策略

3.1開展研究性學習前,進行必要的課程知識輔導

(1)以講座形式介紹研究性學習

介紹科學研究的基本步驟,包括四個階段(確定課題、收集資料、開展研究、得出結論)。然后針對上述四個階段,老師進行詳細的分析,包括如何選擇合理的研究課題、如何進行資料搜集、如何制定實驗計劃等等。同時, 介紹科學研究中如何開展調查,包括問卷的設計、數據的處理、調查結論對實驗的啟發等等。

(2)以優秀論文作為學習范例

推薦若干優秀論文供學生借鑒與學習, 如:

①以實驗法、訪談法為主開展的研究性學習案例――《生活中食用鹽種類的調查及“真鹽”與“假鹽”的辨別方法研究》。

②以實驗法、問卷調查法為主開展的研究性學習案例――《垃圾分類回收在廣州的調查報告及分解有機垃圾的實驗報告》。

③以定量實驗、對比實驗法為主開展的研究性學習案例――《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的測定》。

3.2開展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多向交流,反復磨合,落實研究過程

研究性學習過程一般分為四個階段:

在這四個階段的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研究歷程常常是一種螺旋式的推進。譬如,學生在搜集了資料后會發現自己的題目不太適合研究,因此會對研究的課題進行更改;又如,學生在開展研究后,得出結論的同時又生長出新的探究點,因此又會開展新一輪的深入研究。在這個反復磨合的過程中,教師應采取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維持學生的探究熱情,及時進行探究的指導,使學生獲得反饋與自我調整,增強學生在活動中的自我效能感。

(1)尊重學生的興趣,允許學生嘗試,鼓勵組員相互溝通與協作。

[案例1]在第一次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上,×××等同學初步確定他們的研究課題是“驗證零度可口可樂是否真的不含糖”;但經過一周的資料搜集后,該小組的研究課題卻變為了“驗證果粒奶優的營養成分”;然而,在真正進行實驗研究的那天,該小組的研究課題變為了“驗證茶葉中是否含有咖啡因”。

老師詢問學生為何否決“零度可口可樂”的方案,學生認為在搜集資料時,無法找到合適的檢驗方法,所以否決該題目。

關于“驗證果粒奶優的營養成分”的方案,學生則認為該實驗方案較容易,所以決定采用,其中實驗內容包括驗證果粒奶優中是否含維生素C、蛋白質、還原糖等。

至于后來為什么采用“驗證茶葉中是否含有咖啡因”的方案,那是因為小組組長認為“果粒奶優”的方案技術含量太低了,希望換成這個課題,于是小組成員與組長產生了分歧,在組長的協調下大家決定嘗試一下。

最后,該小組經歷了兩天的蒸煮茶葉等實驗,制得了少許的白色粉末,學生估計這是咖啡因,但苦于沒有更好的儀器驗證咖啡因的成分,所以經組員討論,該小組重新進行了關于“驗證果粒奶優的營養成分”的實驗。

[反思]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選題的權利,不能包辦或代辦,否則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其次,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的最重要收獲不在于研究是否有成果,而是讓學生能夠體會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掌握研究的方法與策略。

為了提升“驗證果粒奶優的營養成分”研究課題的內在價值,老師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發現果粒奶優與娃哈哈營養快線是同一類乳酸飲品,于是,建議學生在做實驗時可以用純牛奶、營養快線、果粒奶優進行對比實驗,比較三者的營養成分差別,讓學生通過實驗獲得更多的對比信息。

(2)在研究性學習中,老師要做學生的拐杖,但不做學生的字典。

[案例2]×××等同學的研究課題是“關于營養鹽的研究”,學生在進行實驗時對鐵強化鹽的評價是:“那鹽的顏色怎么有點黃呀?”對鈣強化鹽的評價是:“好夸張,溶液pH顯強堿性喔!”

學生1:為什么鐵強化鹽顯黃色的?

教師:那你認為是什么原因呢?

學生2:Fe2+被氧化為Fe3+嗎?

教師:你們查一下資料看看吧。

學生1:補鐵是指人體吸收Fe3+還是Fe2+呢?

教師:以前好像有學生做過鐵強化鹽的研究,你們去中國化學課程網的學生頻道查一下。

學生2:鈣強化鹽溶液為什么顯強堿性?

教師:強堿性意味著有腐蝕性,為什么還作為營養鹽呢?你們去查一下,而且還要查一下使用鈣強化鹽時有什么注意事項。

……

[反思]研究性學習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與進步的陣地,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是學生的助手,而不是學生的百寶袋,學生需要的是從教師那里獲取研究性學習的方法,而不是研究內容的相關知識。因此鼓勵學生通過網絡、課本等資源分析研究結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反思、評價、調控能力。

在第二天的課后,該組同學告訴老師他在網上找到答案了。補鐵最好是讓人體吸收Fe2+,因為鐵強化鹽易被氧化為Fe3+,所以其補鐵效率較低。鈣強化鹽中因含有活性鈣,所以其水溶液顯堿性,因此,胃酸過少的老人家及嬰幼兒不適宜食用鈣強化鹽。

(3)引導學生掌握對比實驗的要領,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對比實驗易于讓學生找出物質間的差異,提升研究報告的價值。因此,讓學生把握基本的空白對照實驗的意義、實驗過程中外界干擾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化學試劑的用量如何控制、對比實驗中的“同”與“異”的因素等問題,對于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十分有幫助。

[案例3]××等同學研究的課題是“方便面是否真的沒營養?”,他們對某品牌方便面的三包調味包進行了實驗研究,證明調味包中含有淀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于是,他們寫出了研究論文證明“方便面是有營養的”。

[反思]學生在進行研究時,易出現研究目的不清,妄下結論的情況。如該小組的研究對象是方便面,但實際研究對象卻變成了方便面的調味包,以“檢驗調味包是否有營養”來證明“方便面是否有營養”,這個命題顯然不合理。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筆者根據與學生的訪談得知,學生認為方便面必然含有淀粉,所以認為沒有研究的價值,“方便面有營養”應來源于調味包中還含有其它的成分,如蛋白質、維生素C、脂肪等,所以在實驗中選取了調味包作為研究對象。

這反映出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忽略了量的問題。“有”不等于“含量多”,更不等于方便面的營養成分高于其它糧食。因此,老師引導學生調整課題的研究方向,因為“是否有營養”無法從定性的實驗中簡單推斷。筆者引導學生選取同類食物作為研究對象,以其它快食面調味包、味精等與康師傅快食面的調味包作比較,分析康師傅快食面的調味包是否在營養成分種類上優勝于傳統的調味包或味精。學生的研究課題最終改為“方便面的調料劑與味精間的營養對比”。

[案例4]筆者與研究“果粒奶優的營養成分”的研究小組成員的對話:

教師:你們用果粒奶優與純牛奶做對比實驗,是否有點不妥?果粒奶優是乳酸飲料。而且你們的初步研究成果顯示,純牛奶含蛋白質,果粒奶優不含蛋白質,這是真的嗎?可口可樂公司推頌果粒奶優中含有大量乳清蛋白。

學生1:我們敢于權威嘛!

教師:你們是不是實驗過程中沒有控制好試劑用量呀?

學生2:怎么會呢?老師,我們有注意用量的。

教師:你們還是再重復做一次實驗吧。

學生2:好,我們明天再去做一下實驗。

教師:還有,聽說可口可樂公司是為了打擊娃哈哈集團的營養快線在乳酸飲料市場上80%的占有率才推出果粒奶優的,它的優勢應是果粒奶優含水果顆粒,你們參照的對象是否還應引入娃哈哈的營養快線?

學生1:那我們的調查與實驗研究就以這兩個競爭對手來作對比吧。

在研究性學習中,引入對比實驗,有助于學生找出題目的社會價值與閃光點,提升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信心,讓學生看問題的目光變得更客觀一點、更實證一點。

(4)融合課本知識,拓寬學生的研究空間

老師若能讓學生自主整合他們所具備的知識,那么學生的研究空間就會廣闊多了。

[案例5]×××等同學研究“珍珠奶茶的成分”。對于這個課題,筆者開始是不太看好的,因為檢驗奶茶中是否含有蛋白質、奶精等成分,是十分麻煩的事情。然而,該小組學生根據生物課本中關于蛋白質的測定方法,了解到可用蘇丹紅III檢測蛋白質;其次, 設計實驗對比牛奶與奶精的成分有何不同,發現奶精內含有淀粉,而牛奶中不含淀粉;于是,該小組取樣四種來自不同飲食店的奶茶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各樣品中是否含有淀粉,從而間接分析出樣品中是否含有奶精;而且,學生還以自制奶茶作為對比實驗,分別用奶精+紅茶、牛奶+紅茶、奶粉+紅茶進行對比,發現市面上售賣的奶茶顏色與奶精+紅茶的樣品顏色極相似;最后,學生還檢驗了珍珠奶茶中的“珍珠”是否含有淀粉,以及嘗試檢驗奶茶中是否含有工業氯化鎂。

在研究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的支持不僅僅來源于物質與知識上的支持,還要有一定的耐性,讓學生好好思考自己的研究計劃與方案,培養學生的反思與探索精神。

3.3 開展研究性學習后,向優秀論文學習,形成研究成果

學生在撰寫論文時往往存在如下的不足:

(1)條理不清。雖然學生完成了實驗,但多個實驗之間的關系未能理清,每個實驗的實驗目的、實驗用品、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總是混在一起,用一兩段話來表述。

(2)研究方法單一。只呈現了實驗法得到的基本結論,未能進行問卷調查、訪談等。

(3)未能提升課題的社會價值。如研究奶茶的學習小組,在開始時只是著眼于研究奶茶的成分,但對于為什么青少年熱衷于飲用奶茶的研究不足,因此筆者建議該小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并根據其研究成果在學校書寫了一份倡議書。

(4)未能記錄研究性學習中的收獲。如學生在采訪中的日記、實驗中的札記、個人感受等等。

(5)引用網上的摘抄內容十分多,闡述個人成果的內容十分少。因此,在論文撰寫中應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來總結搜集的資料。

針對上述不足,筆者采取了以下策略:

(1)要求學生向優秀論文學習,學習優秀論文的內容布局,文字措詞,段落體例等。

(2)老師對論文中不足之處用紅筆指出,并對學生論文進行面批,以文字形式把意見寫在學生的論文草稿上,供學生課后詳細分析。

(3)表揚學生在每次修改論文后的進步與論文閃光點,讓學生體會論文撰寫中需做到綱舉目張并逐步提高。

4 實施成效

自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筆者先后三次在校內高一、高二年級開展關于“食品中的化學”的研究性學習,×××等同學的《關于對“地下工場”里的白果加工情況的調查與研究》獲第八屆廣州市“我與化學”比賽一等獎;×××等同學的《珍珠奶茶成分研究報告》獲第十屆廣州市“我與化學”比賽二等獎,并刊登于《少年發明與創造?中學》第180期上。

近一年來,該課題的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提升了高一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2009年9月,筆者任教的高一(4)班各科成績較差,尤其是數理化三科。自從有兩個來自四班的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關于“奶茶”與“山楂糕”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后,在班內帶動了不少同學來參加化學的研究性學習,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逐漸高漲,化學成績有大幅度提升。在期末測試中,該班的化學平均成績從年級第十四名升至第八名,而且化學也成了他們驕傲的優勢學科之一。

不少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感想中認為獲益良多。如×××同學總結到“通過這個有趣的活動,我獲益匪淺:朋友多了,動手動腦能力強了,實驗嚴謹了,更懂得了團結的重要性,這都要謝謝我的指導老師和我的隊友”。如×××同學寫道“在這次的探究活動中,我們的知識面得到了拓展,雖然耗用了時間,影響了我們的作息時間與課業,但我們沒有后悔,因為它使我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鍛煉了我們的各種能力,幫助我們從課堂走向社會,有利于我們今后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研制組.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2]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8~64.

篇5

一、高中生開展洛陽文化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研究性學習是中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國的教育方針規定,我國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這種人才的培養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必須走出課堂、走出書齋,讓學生參與實踐,在探究、思考和總結的過程中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

洛陽市第二中學開發了一本獨具特色的校本教材《洛陽的文化足跡》。這本書介紹了洛陽古城的城門、洛陽景、八小景和洛陽城周圍文化氣息濃郁的名山。每一節后都附有幾個思考題,啟發學生自己去發現新知。這本教材可以為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提供一些素材和研究思路。

研究性學習能力應該從中學時代開始培養,這是新課改的方向,同時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他們求知欲強,喜歡探索新事物。一般的研究性學習似乎在課堂上或圖書館中就可以完成了,但以洛陽文化為內容的研究性學習,應該在課堂、書齋之外的廣闊天地中。這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實地調研、發現新問題的能力。

二、洛陽文化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實施策略

洛陽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身就具有無窮的魅力,會深深地吸引著學生探索的目光。有鑒于此,我校在開設洛陽文化的校本課程之后,組建了多個洛陽文化研究性學習小組。讓學生自己做課題,去研究自己最感興趣的東西。

1.選題與分組。洛陽文化覆蓋面極為廣闊,在師生共同討論的基礎上,選取了洛陽書法、洛陽詩詞、洛陽古村落和洛陽街道名四個研究方向,組建了“洛陽的書法藝術”、“探訪洛陽古村落”、“洛陽街道名研究”和“洛陽詩詞研究”四個研究性學習小組,每組有一位語文老師全程指導。

2.階段性推進。小組建成后,指導學生制定研究計劃,查閱資料、實地考察、調查問卷、專家講座、材料歸納和整理,撰寫研究日志和考察報告等。洛陽書法小組利用周末時間,參觀洛陽書法家王鐸的故居和千唐志齋,查閱大量資料寫出了相關論文,大致梳理出了洛陽書法的發展脈絡。洛陽古村落組和街道組調查走訪了偃師的幾個古村落和著名街道,對當地居民進行采訪。洛陽詩詞組邀請了洛陽文化著名學者、洛陽八中的王愷老師開設專題講座,指導學生了解古詩詞中的洛陽密碼。同學們自己著手編輯洛陽詩詞鑒賞的文集。值得一提的是,這四個小組的研究性學習并不是同時推進的,而是先開展一組來帶動其他三組,在實踐中總結、積累經驗。我們首先開展了“洛陽的書法藝術”的研究,在此過程中發現了諸多問題,例如初期學生畏難情緒嚴重,不知如何入手,老師的指導僅僅局限于課堂上,學生的思路打不開等。在成果展示階段,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鑒于此,我們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討論和提升,并把成果用在其余三組的活動過程中。這樣,有效地積累了經驗、提高了效率。

3.展示與評價。洛陽書法小組按照各自分工查閱資料,撰寫初步研究報告,形成了《龍門二十品書法藝術研究》《武則天飛白體》《伊闕佛龕碑》《故居憶故人》等多篇研究報告。洛陽古村落組和街道組用PPT的形式對成果進行了匯報展示,由指導老師打分并提出修改意見。洛陽詩詞組篩選了近百首洛陽詩詞,在老師的指導下分類,并在全校范圍內征集同學們對這些詩詞的鑒賞文章并評選出獎項。

在整個活動中,同學們煥發出了強烈求知欲和追求真理的精神,這是在傳統語文課堂上所鮮見的。原因正是由于遵循了由行到知的教育規律,在做中學,在實踐中豐富知識。許多原本作文寫不好的學生為了撰寫成果報告,翻閱大量資料,向老師求教,一遍又一遍地改稿子,直到成功。這對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有益的補充,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

三、學校為研究性學習提供的條件

多數研究性學習無法得以更有效的開展和更大范圍的推廣,就是因為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夠。將研究性學習看作是某個學科老師單個的教學行為。而我們此次的嘗試正是站在學校的層面上,開展這一活動,學校有著豐富的資源,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組織實地考察。在實地考察階段,我們由學校出面組織學生、安排車輛,聯系相關單位。比起學生自發參觀和個別帶領,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例如王鐸故居就專門安排了解說員針對高中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解答了同學們在參觀過程中提出的許多問題。

2.開發校外資源。我們常說教育要家校結合,但除了家長會,很少有與家長合力教育孩子的機會。此次研究性學習借助洛陽二中家長委員會,挖掘出了家長資源。例如我們進行實地考察的車輛就是一位家長安排的。我們在舉辦誦讀比賽、征文比賽和書法比賽時,都邀請了有相關特長的家長做評委,有些還對學生進行了賽前指導。這大大促進了家長與學校的交流,對相關學生起到了非常大的鼓勵作用。同時,我們還邀請了洛陽文化的相關專家學者、大學教授,親自到校給學生開設講座。讓他們在中學時代就領略大師的風采,受到人文氣息的熏陶。彌補了本校教師對具體問題專業性不強的缺憾。

3.提高評價的層次。以往,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僅僅局限于某學科老師對研究成果的打分。洛陽詩詞組在全校范圍內召開了一次洛陽詩詞誦讀比賽。每位選手朗誦完后,都有一名老師給予有針對性的點評。再由幾位老師一起打出分數,最終評出獎項。同時,在會后,同學們對他的表現也會做出大量的、多維度的評價。這樣的評價層次更高,學生的印象極為深刻。更加有利于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我們深知,并不是每所學校都能夠進行這樣大力的支持。然而,我們希望自己的經驗有助于相關語文老師打開思路。在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打開思路,提供多樣的平臺。盡可能地借助家長、社團等課堂之外的力量。

四、洛陽文化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價值與意義

研究性學習是中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突出表現。我國的教育方針規定我國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這種人才的培養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必須走出課堂、走出書齋,讓學生參與實踐其中,在探究、思考和總結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研究洛陽文化的專家學者不計其數,相關書籍浩如煙海。然而洛陽文化的傳播面并不廣。許多學生根本不知道身邊事物的歷史內涵。洛陽文化的研究性學習促使學生查閱資料、實地考察,發現家鄉之美,體悟洛陽厚重文化的積淀。有利于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和正確的價值取向,增強民族自豪感。

總之,新一輪課程改革強調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基礎之上,而研究性學習正是適應這項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將洛陽文化的研究性學習與高中語文教學相配合。可以把課堂學習與課外實踐探究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語文知識,在實際操作中運用出來。把知識、能力的學習與過程和方法的研究結合起來。培養中學生的合作精神,改進學生僅僅從課堂和書本獲取知識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其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篇6

關鍵詞:中學教學;生物課程;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20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自發的力量。對高中生而言,興趣的濃淡,心情的好壞,產生的學習效果截然不同。高考填報志愿直接面臨專業抉擇的問題,如果僅僅從就業角度選擇專業的話,可能由于興趣不高,未必能獲得長足的發展。生命科學是研究生命現象、生命活動的本質、特征和發生、發展規律,以及各種生物之間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它是一門具有極強探索性的科學,對學生的興趣要求很高,只有持續的興趣,才能成為這個領域的高精尖人才,才能做出類拔萃的成果。

如何學好高中生物這門課程,有很多學習方式方法需要注意。要學會“看”“聽”、“說”、“憶”、“練”、“糾”。說到底,學習生物學知識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然而,這只是針對課本知識的學習方法,是從考試角度出發的。對于真正想要在生命科學領域有所發展的學生來說,有幾點是要特別注意的:一是會探究,通過課本知識的學習和自己的細微觀察,能洞察秋毫,并通過設計實驗來探索;二是會講,跟同學和老師交流以及做各種報告,這是對自己所學知識及思考的凝練,不會通過交流來提高自己的學生其能力很難有快速提高的;三是會寫,學會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總結報道出來,這樣才能為人認識,獲得承認,這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所以,高中生在學習生命科學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既要立足于課本,也要跳出課本、考試的限制,從更長遠角度,來引導、培養和保護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

為了解高中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我們對武漢市部分高中的學生進行了一個生物學習興趣的調查,總計調查了120名學生。從這份調查問卷中,可以了解到學生的真實想法,也對目前的教育教學方式提供了改進方向。有以下幾點是值得注意的:

一、學生對生命科學具有濃厚的興趣。具體表現在:喜歡生物這門學科的學生占到68%,不喜歡的僅有2%;就興趣而言,希望把生物排在所有學科1-4位的占到50%;如果生物課考試成績不理想,55%的學生會感到難過。這正反映出生物學是一門與生產和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科學,生命科學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隨著人類對生命活動規律的認識加深,掌握更多的基礎知識也是一種社會需要。對于教師而言,怎樣利用好這樣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環境,引導學生鉆研進去,使學習興趣轉化為內在學習的動力,就顯得十分關鍵。

二、就重視程度而言,多數高中生把生物課排在了第二梯隊。具體表現在:所有功課中,認為生物課學習一般的同學占78%,平時每周用在學習生物的時間在2小時以內的占94%,并且認為每周上2節生物課是合理的占57%。從中可以看出,學生對生物課程的學習是在應試教育――高考指揮棒為主導的課程設置體制下進行的,是一種“被動”的學習。因而對未來從事生命科學方面的工作沒有明確的信念,愿意從事這份工作的僅占41%,不愿意的也有17%,其它的無所謂。目前,我國的高考分數中數、理、化、英所占比例還是大頭,因此導致學生對有興趣的生物課程反而不夠重視的情況是可以理解的。在現有的特殊高考環境下,提高教學效果,加強課外學習,或開展研究性學習就顯得非常重要。目前,正在實施的新課程改革,將研究性學習作為必修,是很有意義的,生物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的研究性學習將使學生對生命科學產生濃厚的學習愿望。

三、媒體報道、社會關注的話題對學生的興趣方向產生了明顯影響。如生物課學生最想了解的內容為環境保護的占40%、生物技術占40%。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疾病醫療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時刻對學生的關注方向有所影響。為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時的補充這些“課外”知識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篇7

關鍵詞:生物教學;研究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9-367-01

ffffff

2000年初,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將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項內容;2001年,在《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試行)》中,又將研究性學習列入必修課,并倡導其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學習方式。目前,研究性學習在理論層面探討的較多,而在實踐(操作)層面的研究則略顯不足。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雖然當前研究性學習已經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來設置,但要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必然要滲透于學科教學中。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勇于創新的精神,因此“研究性學習”這種新的課程概念成了越來越多的生物學基礎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點。下面談談筆者在這方面的嘗試。

一、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課堂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對研究性學習認識的方法。結合適當的教學內容將關于研究性學習整個過程普遍適用的一般方法和步驟分散到教學中,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適時抓住可利用的問題進行及時地滲透。

如在《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教學中,教師把科學家發現生長素的過程分解成四個實驗階段得出植物的向光性與生長素的聯系。第一步是“關于引起植物向光生長物質的產生部位的實驗研究”,通過假設-實驗-結論的過程,得出“該物質由胚芽鞘尖端產生”的結論;以后逐步推出“植物的感光部位是尖端”,“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這種物質分布不均勻引起的”,再設計實驗來驗證這個結論。學生通過此過程中激發了進行科學探索的興趣,提高了發現問題、設計實驗解決問題和分析結果的能力,培養了展開科學研究的邏輯思維能力。

又如在《動物激素調節》的教學中,讓學生分組利用實驗法、文獻檢索法、網絡檢索法等多種方法對腎上腺素的作用、糖尿病、興奮劑等進行課前研究,然后在課堂上布置學生的匯報,讓他們交流各自研究的過程、體會、結果,并相互作評價,豐富他們的研究性學習的經驗。

教材上有關生物科學史的內容,是提高學生對研究性學習認識的最好材料,如孟德爾如何得出遺傳學的兩個規律、遺傳物質的認識過程等,為研究性課題的開展提供基本思路和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和研究的積極性。

二、結合研究性課程開展研究性學習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除了立足于課堂,深入挖掘教材外還可以將研究性學習向課外延伸,向研究性課程延伸,進行生物學專題研究。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高中各年級必須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專題研究性學習課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又一途徑。

結合高中教材編寫順序,兼顧課題研究的可操作性(時間,季節,條件等因素),在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部分可開展:細胞癌變、衰老的原因;植物組織培養的原理、方法、過程研究。在生物的新陳代謝部分可開展:不同光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植物細胞液濃度的測定 ;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的取代材料研究。在生命活動的調節部分可開展:不同植物激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含羞草葉片應激性及其原理的探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生長發育的影響。在遺傳和變異部分可開展:甜玉米與非甜玉米的雜交實驗、色盲的調查。在生物與環境部分可開展:生態系統中各營養級個體數量金字塔調查;城市周邊水污染狀況的研究等。

生物學作為一門與社會發展密切聯系的自然科學,在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上,可以大有作為。例如“轉基因工程”、“克隆技術”、“生物多樣性與環境保護”、“植被破壞與水土流失”以及“環境污染與人類疾病發生關系”等課題都非常適合開展專題研究性學習。通過研究性學習,以較新的內容和形式代替課本中的內容和常規的教學形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落實知識

三、結合開放性實驗,開展研究性學習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結成實驗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實驗。根據學生程度的不同,把實驗分為三類,分別選擇開展實驗:

一類是由教師提出實驗題目,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并設計好實驗實施的方案,由學生來按照方案實施實驗,通過實驗體會科學實驗的一般過程、對生物實驗或生物學的興趣、及一些基本生物實驗器材的使用。例如:植物臘葉標本的制作;動物剝制標本的制作;乙烯利對果實成熟的影響等。又如,在可溶性糖實驗中,學生發現把斐林試劑加入試管中并不是藍色而是綠色,由此探討。

篇8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 生物教學 實施策略

轉變學習方式,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是當前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本次課改更加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體現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真正落實因材施教。如何將研究性學習落實到生物教學中,是生物教師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下面筆者從兩個方面來談談研究性學習在生物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一、研究性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因此課堂也是研究性學習的主要陣地。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研究性學習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教引導學生提出值得研究的問題;2.學生討論問題并設計實驗流程;3.教師指導并啟發學生思考與創新;4.學生自主研究并實施實驗;5。師生共同評價并總結研究成果。

在落實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尤為重要。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對身邊發生的一切都已習以為常,再加上學業負擔很重,因此很少有高中生能發現并提出身邊值得研究的問題。基于此,教師應創設更多的情境,促使學生對身邊的現象進行思考,引導學生提出值得研究的問題。例如,在上《遺傳的基本定律》新授課時,筆者請了形態特征有明顯差異的兩位男生和兩位女生站到講臺中間,引導其他學生仔細觀察這四位同學的相貌特征,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問題。通過這種生動有趣的情境創設,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學習熱情高漲,研究興趣濃厚,提出了許多值得研究的問題,如“為什么不同的人眼睛有大有小?”“怎樣讓自己和自己的孩子長得更高?”“不同人相貌差異性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進入了學習狀態。

在實驗教學中,學生自主研究并實施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造力的一個良好契機。例如,在“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教學中,實驗室提供的實驗材料是30%的蔗糖溶液和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學生按照書本上提供的實驗步驟驗證完實驗現象之后,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啟發,學生開始自主研究。有的學生提出“如果將30%的蔗糖溶液換成10%或50%的蔗糖溶液,結果會怎么樣?”“如果換成30%的KNO3溶液或30%的葡萄糖溶液,結果又會怎樣?”的問題,還有的學生提出“如果用洋蔥鱗片葉內表皮來觀察,將會看到什么樣的現象?”的問題。這時,教師不必急于告訴學生實驗結果,而應鼓勵他們去設計并驗證自己的猜想,并給學生提供所需要的實驗材料或指導學生用現有材料去配制自己所需的材料。最后和學生一起討論為什么換了實驗材料之后會出現這樣的實驗現象,讓實驗課堂真正“活”起來。

二、研究性學習在課外的實施策略

課堂教學中的研究性學多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書本知識,遠遠滿足不了學生對生活和自然界中發生的一些現象的好奇心。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對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的現象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篇9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必要性;理解;途徑;情景;目標;實施策略

一、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貫穿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性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倡導“參與式”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這些教育改革的新觀念已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并成為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熱點。

研究性學習過程運用于生物教學,具有的優勢是研究性學習能讓學生自主地參與觀察生命現象、探索生命本質,從而獲得生物學知識,有效地形成生物學概念;培養學生對生命科學的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又是形成生物學概念的前提;培養學生探究生物世界的積極態度,如同交給學生一把開啟生命科學寶庫的金鑰匙。

二、對研究性學習的理解

1.隨著知識經濟、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給人才賦予了新的內涵,同時對學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成為知識經濟、信息社會中人才的重要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成為現代教育的核心。目前全國進行的中小學課程改革,目的在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其關鍵就是將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將灌輸式的傳統傳授方式改變為啟發式、師生互動而積極有效的傳授方式。讓學生由被動的、機械化的接受轉變為主動的、積極的、富有創造性的自主學習。

2.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認識是一種過程,而不是一種產品。研究性學習是當前教學研究的熱門話題,它是一種認知過程的體現,是“在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的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其學習的心理過程可描述為:發現問題形成假設擬定方案解決問題。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并不把現成的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針對問題提出種種假設,然后對所提出的假設逐一地進行驗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角色發生了轉變,由原來的學習者轉變為“研究者”。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通過主動地探索、發現、實踐和體驗,知識就不是消極和被動掌握的,而是靠積極努力去獲得,學生將會更加珍視自己的學習成果。在進行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學生不僅獲得了觀察能力、質疑能力、創新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系列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激活了學生各學科知識的儲備,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學生將以一種全新的理念認識學習,感受學習的快樂。

三、研究性學習的途徑

生物學是一門與人類生產、生活實踐緊密聯系的自然科學。根據生物學的特點,筆者把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途徑大致可分為三種:實驗探究、文獻研究、調查實踐。

1.實驗探究

實驗研究就是學生通過自主性實驗,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對生命現象只停留在表面的觀察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對生命現象進行更深入地探討和研究。許多生命的奧秘和生命活動的規律正是通過實驗手段被揭示的,因此,充分挖掘和開發實驗在生物學研究性學習中的功能,這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對“酶的專一性”進行探究性實驗,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動手操作,最后通過事物的內在聯系來驗證假設,得出結論。通過動手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驗基本操作技能,而且體驗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得到了科學方法、技能和科學思維的培養,同時也為學生將來從事科學研究提供了一種工作方法。

2.文獻研究

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并引導學生根據學習中的問題和疑惑,通過收集圖文資料、上網查詢等手段,獲取所需的知識信息來解決認知沖突。資料查詢活動不但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加工信息的能力,是開展生物研究性學習的有效和有益的活動。

3.調查實踐

要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生物學對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性,教師還應該組織和指導學生進行一些實踐活動,以獲得直接的感性認識。例如在研究環境污染這一課題時,可以指導學生針對本地的水質變化、空氣污染、噪音污染等情況進行實地調查,還可以結合當地有關部門研究數據,寫出調查分析報告。又如高中生物講述生物的性狀遺傳內容時,讓學生去調查自己與父母的一些性狀特征:有無酒窩、單眼皮和雙眼皮、有無耳垂、干耳垢和濕耳垢等,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性狀的體現與遺傳的關系。通過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更加接近于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不僅有效地提高了生物教學的開放度,而且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通過調查實踐活動,將研究性學習從課堂引向生活,學生帶著問題觀摩現場,從而親身體驗知識的來源和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在多變的環境下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四、研究性學習模式的程序設計

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養成自主探索和研究的主動學習的習慣,使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并培養求實的科學態度,激發創造性思維,培養創造能力。不僅使學生學會怎樣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加工信息,而且知道如何對提出的假設推理論證,形成新的學習理論。

1.創設情景,展示目標

學習動機和興趣是使學生自覺學習的巨大動力。學習目標的提出要從學科本身出發,并結合學生的實際與社會生活,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定的情景和途徑,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分析問題,設定方案

學習目標展示給學生后,通過分析、比較、綜合,對問題展開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將原有的各種片段知識、素材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加工和改組,從中發現必然的聯系,逐漸形成較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時候,教師就要為學生提供相關的資料和素材,或者提供給學生獲得資料、素材的途徑,達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最終目的。

3.摸索實踐,探索驗證

實踐出真知,這對于生物學來說尤為重要。自然界為學生學習生物知識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學生實踐摸索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學習、研究、創造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學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產生了極大的成功體驗,同時也能使學生經常保持對生物學的學習興趣。驗證是判斷學生提出的假設是否正確的關鍵,通過實驗、調查考察、文獻查詢,以獲得的科學事實為依據來判斷假設的科學性。

五、生物學研究性學習的實施策略

1.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的“接受性學習”為主,而研究性學習則以“研究性學習為主”,雖然研究性學習有利于學習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也不能忽略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傳統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對大量系統知識和信息的掌握,這也是成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保證。因此,對研究性學習既不能認為高不可及,也不能無限擴大它的適用范圍,要因“材”制宜地開展,不能不顧哪一種知識的講授,也不管是否適合研究性學習方式,都生搬硬套,結果忽視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不但不能培養學習的探究能力,而且也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二者應該相輔相成,將研究性學習滲透于傳統教學中。

2.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對某種活動發生興趣后,不但“心向往之”,而且“動而求之”,積極主動地和有創造性地去探索未知的事物,從而達到認識客觀世界的目的。學生一旦對生物學發生了濃厚興趣,就會成為他(她)們掌握生物知識、形成技能、發展個性的巨大推動力,不僅能減輕學習壓力,還能激發學習動機、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研究性學習的開展過程中應著重于培養學生的興趣。

近年來,研究性學習越來越受到重視,研究性學習的模式,以其開放性、實踐性、自主性極大地發揮了學習的主體地位。研究性學習的整個過程,是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通過自己思考提出方案,探索新知識的過程,遵循了由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實踐的認知規律,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生物教學為學生進行探索和創新開辟了廣闊的天地,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觀念,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研究性和探索性因素,全方位、多渠道地開展研究性學習;將研究性學習滲透于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具有開創精神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沈陽.心理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張建偉.簡論建構性學習和教學[J].教育研究,1999(5).

[3]鄒尚智.研究性學習指南[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篇10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網絡信息教育資源;高中美術教育;整合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計算機等信息技術已經廣泛被應用于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之中,相應的,新時期下的教育環境也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體現出了新的特點。網絡信息教育資源就是現代信息技術中的一種,當它與高中美術教育進行有效整合時,就會對學生的教育產生新的影響,不但提高了教學質量,而且使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是教育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一、網絡信息教育資源分析

網絡信息教育資源的特點就是知識量巨大且所覆蓋的領域相當廣泛,是激發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資源庫與保障,其資源具有極高的共享性與開放性,可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比如不直觀、較抽象、教學枯燥等。

在高中美術的課堂教育中,網絡信息教育資源能起到“現場”圖片庫、美術展覽館、博物館的作用,可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通過搜索引擎快速地找到相關的圖片、作品及相關資料,同時可將所學習的內容進行下載或編輯,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綜合能力發展的平臺,同時加強了美術課堂教學的實時性、直觀性,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網絡信息教育資源與高中美術教育的整合研究

以高中美術欣賞課為例,利用網絡信息教育資源能使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脫離傳統美術欣賞課堂教學的“標準答案”模式,教師應在此時充當“引導者”,課堂教學的課題可由學生討論后產生,這樣一來,課堂教學的“標準答案”也就蕩然無存,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理解,對課題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從而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而教師的主要任務則包括指導網絡信息資源來源、指導研究方法、指導研究思路以及指導課題選題。

如在中國山水畫的教學過程中,可先將幾個研究性的課題列舉出來,比如:古典音樂與山水畫的聯系、山水畫中的樹木對現代環境保護的啟發、詩情在山水畫中的體現等。而學生則能夠通過自己的興趣愛好對課題進行選擇或啟發性研究,有的學生就得到啟發,將課題自定為現代家庭裝飾中山水畫的品位、尋找山水畫中的名山大川、現代旅游資源在山水畫中的表現等等,體現出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自主研究的積極性。

完成選題后,教師對學生進行的引導應體現在對學生利用網絡搜索引擎來查詢、下載相關資料進行指導,資料下載后繼續對其分析,最終形成相關的研究報告。選擇名川大山課題的同學,在網絡搜索引擎上遍覽了具有代表性的山水名畫,如《華山圖》《廬山高圖》《華夏山河頌》等,同時將這些資料下載后,與網絡資源中的實地圖片與文字資料進行對應比較,再通過對其的編輯研究分析,得出了我國名山大川不僅有著極佳的自然景觀,而且還帶有濃厚文化背景的課題。隨后,有興趣的學生更對這個課題進行了延伸研究,對與之相關的山水詩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從而進一步提升了他們自身的審美情趣與品位。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時候,可借助對比與聯系的方式實現引導。比如,將山水畫與園林藝術相結合,由于兩者之間的精神內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共通處,引導學生在網上查閱我國著名園林的結構、圖片、地域分布、文化背景,同時下載了相關的山水畫圖片,隨后將兩者的布局、陳設等進行了對比研究,在整個過程中,指導學生以積極性的思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作出自己的評價。

從這方面就能夠看出,利用網絡信息教育資源能夠使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課題,并對自己的課題進行分析研究并作出評價,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興趣,使其在學習的方法與自主性上有了更大的提升。

綜上所述,作為現代信息技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網絡信息教育資源不僅為高中美術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庫數據,而且為高中生開展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高中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終身學習方法的最佳途徑,另外還相應地提升了教學質量與效率,減少了教學工作量。

與此同時,高中美術教師還要順應這一發展,及時地提升自己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這樣才能對高中生進行網絡資源教育與美術教學的指導,使學生能夠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在更為共享、開放的環境下創造美、鑒賞美、欣賞美。

參考文獻:

[1]王成.探析網絡教育資源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J].教育信息技術,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