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健康評估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1 10:39:5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兒童心理健康評估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兒童心理健康評估

農村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農村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是伴隨我國現代化進程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而出現的一個特殊現象。其中,農村兒童群體尤其是留守兒童在缺乏經濟支持、父母關愛的條件下,由于其身心發展問題而作為一個弱勢群體逐漸成為社會熱議話題。應用心理學研究成果已經證明,心理健康與人的正常生活和身心成長都有很密切的關系,面對農村兒童這個群體,研究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探析其心理狀態形成的影響因素,分析這其中的作用關系,并以此為基礎,探索治理農村兒童心理問題的有效策略,對改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態,促進其健康、快樂成長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由吳雪文編著的《我國東部農村兒童健康服務模式探索》一書聚焦農村兒童這一群體,從應用心理學角度出發,以實證研究的方法梳理了農村兒童心理問題的成因,全面分析了各種影響因素對農村兒童心理的作用機制,以求探索出應對這一群體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策略,并展望了未來農村兒童的撫養模式。此書對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其他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具備一定的參閱價值。從整體看,全書主要呈現以下幾點特色。

1從專業心理學理論中溯源農村兒童心理問題產生的淵源

從近幾年頻繁出現的農村兒童的教育、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相關報道看,尤其是對農村留守兒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實意義不言自明。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要獲得解決,從研究人員的角度看,首先要從專業角度對兒童心理問題產生的機制作全面的剖析。作者分析了國內外關于兒童健康發展的研究現狀,點明了國內兒童健康模式研究的現實意義,并從心理學最經典的理論出發,將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放到心理學理論的場域下進行關照研究,分別從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理論、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理論、兒童發展心理學理論、團體動力學理論和增權理論體系出發,嘗試對兒童尤其是農村兒童心理問題作全面的理論分析驗證。作者并未就哪一派理論更符合兒童心理問題形成機制作出直接回答,而是客觀展現各種理論中得到學界普遍認可的部分,并就相關理論作進一步的深入分析,在做到客觀、理性的同時,也留給讀者一定的思考空間。

2實證案例分析農村兒童心理問題誘因與健康干預效果

農村兒童現實心理問題的產生是多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作者深刻認識到這一點,秉持對新研究領域的學術敬畏,以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從多個層面探究農村兒童心理問題的形成機制,以獲取最具說服力、最科學合理的研究結果。作者以浙江省溫嶺市農村留守兒童為分析對象,采用問卷調查、訪談調查等多樣的實證研究方法,對農村留守兒童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社會適應能力狀況和影響因素等進行了全面分析。該書在借鑒傳統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基礎上,頗具創新性地探析了家庭角色缺失、家庭教養方式以及家庭親密度三個因素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機制,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在環境適應方面,該書探討了兒童對環境產生適應障礙的具體表現,并給出了具體的心理調適辦法。在上述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作者進一步對溫嶺市農村留守兒童進行了健康干預的探索,從“干預前評估—干預中實施—干預后評估”全環節對健康干預進行案例分析,以期為后續農村兒童健康發展對策的提出提供實證支持。

3展望未來農村兒童的健康服務模式

查看全文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實證探究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實驗中,本研究一共要選取180名留守兒童,分別在兩個社區各自選取90名留守兒童,在一個社區實施干預,另一個社區不實施任何干預,即確定干預對象和對照對象的來源。在180名留守兒童中,男孩、女孩各占50%,年齡在6~11歲之間,6歲兒童30名,7歲、8歲兒童各20名,9歲兒童36名,10歲兒童34名,11歲兒童40名。

(二)干預方法

根據調查結果制定針對留守兒童的干預方案,其內容以學校的參與型活動為基礎,再深入社區開展相關活動,營造社會關注和愛護留守兒童的氣氛和環境。活動前,教師要與校方充分溝通,明確本研究與教學的關系,這樣可以保證干預活動順利進行,使活動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學校分年級開展參與型活動,包括圖畫、游戲、角色扮演、講故事、討論、心理訓練等眾多干預方式。干預方案包括:學校干預活動,按年級分組,由各科教師協作完成,將干預方法與活動應用到其日常教學中,并開展相關的干預活動。社區干預活動以靜寧縣的社火隊為主要力量,借助社火隊每當逢年過節舉辦的社火活動,開展倡導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相關宣傳活動。同時,廣泛召集社區居民舉行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討論會,探討迫切需要解決的相關問題,以便提高社區居民對留守兒童及其心理問題的重視與認識,尋找解決該問題的方法。本研究堅持社會各界力量廣泛參與的原則開展相關干預活動,教師制作具體的干預活動方案,以便學校更好地開展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以協作者的身份,主持和引導討論會的舉辦,社區居民是討論會真正的主人和參與者,他們在會上的發言和討論是會議的主要內容。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使社區居民深刻認識到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并通過干預活動有效解決了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三)評估方法

查看全文

家庭因素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摘要:家庭是個體成長的重要環境,是兒童成長并走向社會的基礎和起點。留守家庭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家庭因素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有著特殊的影響。通過對前人關于家庭結構、功能、氣氛、教養方式等家庭因素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的回顧,筆者發現對留守兒童的相關研究在對學前兒童的研究、縱向研究及研究的實應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對未來的研究方向具有引導意義。

關鍵詞:留守兒童;家庭因素;心理健康

隨著中國工業化和經濟的高速發展,目前留守兒童的概念主要指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的兒童。當前我國勞動人口的流動方向主要是由農村流向城市,因此留守兒童主要也分布于農村區域。對于絕大多數的農村留守家庭來說,家中的孩子幾乎是他們全部的希望和寄托。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部分,也是研究的重點:楊國才等人在2012年統計相關文獻時發現,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獻占總量的59.27%。多數研究認為,與普通兒童相比,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處于較低水平,主要表現在同伴交往與親社會行為方面,其焦慮、抑郁和孤獨感水平較高。但同時也有不同觀點,認為留守兒童與普通兒童在總體心理健康水平上并無明顯差異,或僅在認知、情緒的維度上存在差異。

2家庭因素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查看全文

“留守兒童”問題導向與積極導向綜述

改革開放帶來了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和勞動力的大遷移。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大規模轉移,他們的子女留守在農村老家,成為了“留守兒童”。據婦聯進行的全國統計,我國留守兒童己超六千萬。對于“留守兒童”的概念,國內至今仍未有統一界定,經文獻整理,本課題采用北京師范大學范興華、方曉義、陳鋒菊等[1]對留守兒童的界定,即“農村留守兒童簡稱留守兒童,是指父/母外出打工后,將其18歲以下未成年子女留在農村家鄉達6個月以上,由父母一方撫養教育或(外)祖父母、親戚、鄰居、同輩代為監護的兒童”。符合定義的這類在早年有過留守經歷的兒童,被稱為“留守兒童”。隨著年齡增長,“留守兒童”的標簽也如他們不可逆的留守經歷一樣,在人生軌跡上不會抹去。

一、問題導向的“留守兒童”研究綜述

(一)對“留守兒童”身心問題的研究

梅傳強[2]認為,留守兒童的社會化缺陷容易導致缺陷人格,主要表現為強烈的自我中心觀念,反社會的需要和動機,反社會的人格特征,不良的道德情感,缺乏自我調解和控制的能力等。范興華、方曉義[1]通過比較對留守兒童的不同監護方式后發現,上代監護兒童、祖輩監護兒童在10種具體問題行為的發生率、多重問題行為總分、攻擊和違紀行為的發生頻率、行為適應困難的個體比例方面均顯著高于一般兒童。說明留守現象給上代監護和祖輩監護兒童的行為適應帶來了不利影響,使得他們對問題行為的易感性較高。這兩類兒童缺乏正常的情感溝通與交流,使得他們在面臨一些行為抉擇時,常常不知所措,問題行為難以得到及時糾正。此外,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大多認為在情感方面虧欠孩子太多,通常會從金錢方面進行彌補,希望孩子生活得更好些。一些留守兒童不善于管理金錢,把錢花在買零食、玩電子游戲等方面,甚至養成了大手大腳的習慣。父母的“金錢補償”也為留守兒童“攀比吃穿”“沉迷游戲”等不良行為的產生提供了條件。另外,研究還指出,留守兒童與一般兒童在絕大多數行為上并無明顯差異,留守兒童并非一定是問題兒童。因此需謹慎對待留守兒童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與個別性問題,即一方面,對普遍性問題行為要保持適度的關注,通過研究找出有效的幫教方法,使留守現象對他們的不利影響降低到最小;另一方面,應避免人為地夸大問題行為在留守兒童群體中的發生情況,警惕“留守兒童即問題兒童”的刻板印象。此外,張穎[3]對湖北省留守兒童進行調查后發現,農村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學業問題、道德問題、行為問題、安全問題如欺負行為等。范興華和方曉義[4]對不同監護類型的留守兒童進行分析發現,上代撫養、祖輩撫養的留守兒童問題相對突出。徐保峰[5]以技校中有留守經歷的學生為樣本,分析了留守現象對個體人格特征的影響。黃艷蘋[6]從家庭教養方式的角度探討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發現同輩或無看護組的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最差,單親看護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最好。蔡重陽[7]在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調查中發現,少部份留守兒童存在較嚴重的心理問題,部分留守兒童在某些心理指標或因素方面存在問題,這些指標主要集中在學習焦慮、社交與人際關系不暢、抑郁與孤獨、自我評價不高、身體癥狀與適應不良等方面。雷雨[8]以湖南、廣西、江西、浙江、安徽與河北的留守兒童作為樣本進行心理健康情況調查,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于正常兒童,存在孤僻離群、焦慮抑郁、情緒不穩、逆反心理、道德缺失及注意缺陷等諸多問題。

(二)對“留守兒童”違法犯罪問題的研究

各地區司法部門對有留守經歷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現象進行了相關統計。例如2012年《安徽省東至縣人民法院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犯罪案件的調研報告》中指出:2009年,留守兒童犯罪案件審結15件19人,故意傷害案件8件8人,搶劫案件2件3人,盜竊案件4件7人,非法拘禁案件1件1人;2010年,審結19件27人,聚眾斗毆案件7件11人,故意傷害案件5件7人,搶劫案件3件7人,盜竊案件4件4人;2011年,審結24件38人,故意傷害案件8件9人,搶劫案件7件16人,盜竊案件6件9人,搶奪案件1件2人,強奸案件1件1人,組織婦女案件1件1人。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審判庭開展的“未成年被告心理風險評估”課題也在工作實踐中發現,早年曾有過留守經歷的未成年被告數量占比較高,案件種類涉及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販賣、盜竊、強奸等重案。張穎[3]對湖北省留守兒童進行調查后認為,留守少年已成為青少年犯罪的多發人群,并大多是團伙性犯罪;留守少年犯罪多以侵犯財產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為主,其中財產型犯罪占比60%,故意傷害、強奸、殺人等暴力案件占比33%;農村留守少年重新犯罪率已達到15%。安徽東至縣人民法院對農村留守兒童犯罪案件的調研報告顯示,犯罪特點為年齡趨向低齡化,其中15至16歲占比最多;案件類型多為暴力、侵財類,涉及罪名有故意傷害、搶劫、盜竊、強奸、搶奪、聚眾斗毆、非法拘禁、組織婦女等,且以前四種犯罪居多,具有較強的社會危害性;留守兒童輟學現象嚴重,初中輟學的人數約占89%,文化程度偏低,法制觀念淡薄,缺少起碼的鑒別能力,很容易走向犯罪。對于留守兒童的犯罪原因和犯罪特點,馮倩[9]認為,由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失調導致農村留守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數量逐年攀升;對未成年人的過度保護、隔代撫養寵溺、學校接納等因素是留守未成年人多為慣犯的原因;社會不良誘導、欲望刺激等因素導致留守未成年人的犯罪類型多為侵財類和性犯罪;“讀書無用”的風氣等導致留守未成年人早早輟學參與社會勞動,法制觀念十分淡漠,甚至絲毫不懂法。王道春[10]認為,留守兒童犯罪增多,除遵循青少年犯罪的共同緣由外,根本原因在于“留守綜合癥”作祟,即在缺少父母關愛監護,社會的有效監護、關心和教育等情況下,留守兒童更多地暴露在不良社會環境中,使得原本薄弱的學校教育因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大打折扣,從而造成留守兒童社會化過程的扭曲。他們存在著較普遍的心理和性格方面的障礙,學業更容易受阻,行為也更容易越軌等。王道春進一步說明,“留守綜合癥”的產生主要源于以下因素:監護人重“養”而不重“教”;親子聯系缺乏,父母放任不管或關愛膚淺;留守兒童中家庭破碎的比例較高,父母離異導致留守兒童的處境雪上加霜(海淀法院未審庭的實案舉例中也提及此類型);留守兒童的學業表現普遍較差,問題行為較多;留守兒童不良交往的群體多,團伙作案態勢多發;受農村條件限制,就業機會少,留守兒童閑散。聶吉波[11]對重慶地區的留守兒童進行調查后發現,留守兒童違法犯罪的根源實際上是留守兒童“社會化”的失敗。所謂社會化過程是個人在社會互動中學會扮演各種社會角色,使他的行為方式符合該社會的規范和道德,從而成為他所屬社會的合格成員。社會化過程要學習三大技能,一是掌握生活常識,二是獲得專業知識,三是遵守基本社會規范。而社會化主體是對這個學習過程影響重大的因素,留守兒童的社會化主體如家庭、學校、同輩、媒體、社會環境等都是有缺陷的,影響了其社會化進程,從而導致缺陷人格,而再社會化的失敗是造成再犯和累犯的原因。全國“農村留守青少年權益保護與犯罪預防研究”課題組2009年對8個省市農村留守青少年的違法犯罪狀況進行調查后指出,在各種犯罪動機中,由于學業受挫、家庭沖突和經濟受挫而犯罪的比例高達45%。因此,關注農村留守兒童身心成長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未雨綢繆,避免問題行為進一步質變為違法甚至犯罪行為,已成為刻不容緩的社會議題。

查看全文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矯正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文章從美術創作、團體活動、藝術活動評價三個方面探索消除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辦法和措施,寓心育療法于美術教學活動之中,以期維護他們的心理健康,促使其心智健康發展。

關鍵詞: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美術心育策略研究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我國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他們在為城市創造大量財富的同時,也為廣大農村帶來了我國現時期特有的“留守族”和“留守現象”。

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特征

留守兒童在情緒問題、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三個方面與非留守兒童相比有著較大的差異,因缺少父母的引導、關愛和教育,心理上大致有以下問題:柔弱無助、自卑閉鎖、寂寞空虛、逆反心理,對父母怨恨與情感隔膜。這種現象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是非常深刻而復雜的。由于得不到及時的引導、糾正,便形成了留守兒童一些明顯的心理與行為問題。

二、美術心育對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治療”

查看全文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與對策

兒童時期是人生成長最重要的基礎時期,而此時父母的親情和教育引導對孩子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兒童因為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缺乏親情關愛、陪伴和教育引導,會嚴重影響其健康成長,造成行為習慣、個性品質、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問題。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已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本研究試圖揭示留守兒童的主要心理問題及成因,并提出改進建議。

一、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

(一)情緒問題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產生首先是從情緒改變開始的,當人們受到外界環境刺激或生活發生不良變化時,就會通過情緒的發泄來表現對外界的不滿。兒童時期身心發展變化快,還沒有形成穩定的心理特質,自我控制、調節能力差,情緒的穩定性差。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缺失了最佳交流傾訴對象,缺少親情溫暖和安全感,也缺乏周全的監護和良好的家教,情緒問題十分突出,主要表現為孤獨感、焦慮恐怖感、沉默寡言、喜怒無常、脾氣不好、自暴自棄等。有研究發現,留守兒童“認為‘自己脾氣不好’‘情緒控制不住’的孩子占68%,與同學、老師、監護人發生爭執并次數大于三次的占了27%。”[1]

(二)行為問題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基礎性、潛移默化性、長期性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思想意識、個性特點等都是在家庭教育中逐步形成的。而留守兒童的父母遠在他鄉,既缺乏親情關愛,又缺少嚴格管教,加上監護人監護不力,社會環境負能量影響,學校教育對留守兒童的問題重視不夠、措施不力等,導致留守兒童行為問題明顯偏多。有人對農村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心理行為進行比較研究發現,留守兒童出現抽煙、飲酒、逃課、撒謊、打架行為的概率都高于非留守兒童[2];此外,留守兒童出現鋪張浪費、衛生習慣差、不團結同學、不尊重關心他人、攻擊性行為、違紀行為等也明顯偏多。

查看全文

社區留守兒童心理成長方式探討

1相關研究回顧

1.1幾個核心問題的研究頻度對比分析

截止2012年10月29日,通過中國知網對期刊、碩博論文、會議、報紙、外文文獻、年鑒、百科、統計年鑒、詞典、專利、標準進行檢索,以“題名”為檢索項,對社區體育與留守兒童幾個相關問題的文獻進行檢索,結果見表1。檢索詞在題名中出現的頻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其被社會各界的研究與關注頻度,從而反映出其問題的時代性與迫切性。由以上檢索結果可以得出,社會對留守兒童與社區體育的關注頻度都很高。相比之下,對留守兒童問題的關注度較高,社區體育次之。其中,從檢索到的文獻總量上看,留守兒童相關文獻中,留守兒童體育相關文獻占2.1%左右,留守兒童心理文獻占5.5%;在社區體育相關文獻中,農村社區體育相關文獻占6.1%,城市社區體育相關文獻占17.2%。可見,對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關注度高于對留守兒童體育問題的關注度,留守兒童體育問題的在留守兒童研究中處于弱勢;對城市社區體育的關注度高于對農村社區體育的關注度,農村社區體育研究在社區體育研究中處于弱勢。另一方面,在留守兒童體育相關的128條文獻中有28篇碩博士論文,占21.8%,高于留守兒童問題相關文獻中碩博論文5.1%的比例;在農村社區體育234條相關文獻中,碩博論文24條,占10.3%,高于社區體育總文獻中碩博論文5%的總體比例,說明留守兒童體育及農村社區體育相關研究雖總體不多,卻有了一定深度,這些細分領域的研究不乏慧眼。另一方面,留守兒童與社區體育問題雖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但對社區體育與留守兒童關系的研究相對較少,以致于檢索不到相關文獻。

1.2以農村社區體育干預留守兒童心理成長的當前研究基礎

1.2.1留守兒童問題研究基礎留守兒童統計學研究方面,根據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推斷,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約5800萬人,其中14周歲以下的約4000多萬人。在一些農村勞動力輸出大省,留守兒童占當地兒童總數的18%-22%。蓋正(2011)在《體育干預對留守兒童社會適應危機的實驗研究》中對山東省濱州市的濱城區、陽信縣、惠民縣、沾化縣、博興縣、無棣縣、鄒平縣六縣一區的十一所初級中學(12-15歲)568名學生留守兒童為調查對象,研究得出:父母雙親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占總數的48.2%;生活上,有42.8%的留守兒童與自己的單親住一起,47.1%的留守兒童與自己的外祖父母住一起,與其他親戚居住或自己居住的較少。留守兒童體育方面,陳紹艷等(2011)的《農村學齡期留守兒童體育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以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為例》,李華祿(2012)的《農村留守兒童體育鍛煉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以貴州省仁懷市為例》,高建磊(2009)的《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體育鍛煉特征的調查研究———以廣東西部欠發達地區為例》等立足于地方調查,對留守兒童的體育與健康問題進行研究,發現以下問題:(1)留守兒童父母及監護人對其體育認識不夠,沒有形成良好的家庭體育環境;(2)農村留守兒童可用的體育場地器材不足,體育活動內容貧乏,離陽光體育的要求甚遠;(3)留守兒童有一定的體育興趣,但尚未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相關機構缺少專門的引導;(4)留守兒童體育活動缺少必要的家庭經濟支持,體育消費較少。(5)部分留守兒童存在對老齡監護人的“逆向監護”,加重了其心理負擔與時間負擔。留守兒童心理方面,曾瑾(2004)的《四川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況及干預研究》對四川眉山東坡區白馬鎮和南充嘉陵區大通鎮的839個留守兒童研究得出,留守兒童在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總焦慮傾向檢出率均高于非留守兒童,除自責傾向外,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進一步干預研究得出,運用以學校為中心,社區為輔助的參與性干預活動是十分有效的,干預后,留守兒童的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總焦慮傾向各分量表檢出率均下降,除自責傾向外,下降比率都具有統計學意義。留守兒童心理的體育干預方面,蓋正對體育干預作出界定:指有目的地運用體育的某些方法和活動對留守兒童在人際適應性、心理彈性、心理控制感、心理能量方面上出現的不良行為和表現進行影響,促使留守兒童的行為和習慣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一種手段。并進一步研究得出,留守兒童的社會適應低于非留守兒童,通過體育干預能有效提高留守兒童的人際適應性、心理彈性、心理控制感和心理能量。龔風華(2010)的《南通市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和體育鍛煉干預作用研究》對啟東市志良鎮二效初級中學八年級和九年級3個行政班級共計99名留守兒童心理進行體育干預實驗得出,體育鍛煉干預對男、女性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多個因子及總水平都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張娟(2011)的《身體鍛煉干預對民辦學校留守兒童體質及體育興趣培養研究》研究發現,身體鍛煉干預前后,實驗班留守組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進一步分析得出,體育興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期的身體鍛煉干預反而會降低學生的興趣。

1.2.2農村社區體育研究基礎基礎理論研究中,鐘霖等(2008)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時期我國農村社區體育發展探析》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視角論述了我國農村社區體育的概念、特點、建設的目標及其實施步驟。馬新民等(2007)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下構建和諧農村社區體育的思考》論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下構建和諧農村社區體育的意義,提出了構建和諧農村社區體育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基本原則、基本模式以及和諧社區體育的保障措施。現狀研究中,牛永剛(2008)的《農村社區體育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張龍(2009)的《我國農村社區體育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等立足整體,從宏觀與基礎理論及宏觀方面對農村社區體育現狀進行了研究;張清江等(2006)的《蘇北農村社區體育多元化發展模式的探討》、彭永群等(2009)的《長株潭農村社區體育文化建設研究》等立足區域調查,使農村社區體育研究進入中觀與微觀世界。從研究結果看,目前我國農村社區體育存在問題多于成就,問題可總結以下幾點:(1)農民的體育觀念和體育意識落后,體育積極性不高;(2)農村傳統體育出現危機;(3)農民的體育消費水平低;(4)農村社區體育的組織管理體制不健全;(5)體育場地設施比較匱乏。針對農村社區體育的問題,學者們提出了一些對策,如張龍提出:強化政府對農村社區體育的公共服務職能;多方籌資,改善農村社區體育場地設施;發揮學校體育在農村社區體育中的作用;對農民進行體育宣傳與教育;加強立法,完善農村社區體育的評估與管理體制。

查看全文

中小學家校協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非常時期”中小學校延期開學,學生居家學習。長時間的封閉生活,必然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不良的影響,引起認知、情緒情感及行為的一系列變化。由于學生不能正常到校上課,常態下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都不能使用,這就必須加以調整,這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從家校結合的視角出發,建構“非常時期”中小學家校協同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想,旨在使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這一體系的建構不僅適用于“非常時期”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也會形成長效機制,促進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共同構建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關鍵詞:非常時期;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家校協同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經歷過無以計數的“非常時期”,如自然災害、戰爭、公共衛生事件,等等。“非常時期”人們正常秩序生活被打亂,身心受到極大的傷害。我們可以把2020年冬春之際發生在湖北武漢、持續數十天“肺炎”時期稱為“非常時期”。為了阻止疫情的蔓延,國家規定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各行各業要根據當地疫情和自身情況推遲上班時間。1月27日,教育部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中小學、幼兒園開學時間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地方黨委和政府部署確定。2月12日,教育部、工信部又發出通知,明確要求“停課不停學”,堅持國家課程學習與防控知識學習相結合,注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鼓勵學生鍛煉身體、開展課外閱讀。由于“非常時期”學生居家學習,以往學校常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如個體咨詢、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等面對面的教育不能實施,這就給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即如何創建一套適于“非常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繼續發揮學校的主導作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它必須與家庭、社會建立廣泛的聯系。“非常時期”,學生每天與父母家人在一起,家庭教育良性與否,直接影響到中小學生的心理狀態。因此,學校必須加強與家庭的協作,建立一套“家校協同”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一、“非常時期”中小學家校協同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理論建構

(一)家校協同合作形成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的合力。教育學研究早已表明,家庭、學校、社會是構成兒童成長的重要因素。家庭和學校是對青少年兒童成長影響最大的場所,加強二者之間的溝通和協作,對于提高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1.家庭在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奠基作用。家庭是兒童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良性與否,對兒童心理健康有著直接的影響。家庭教育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1)家庭教育對孩子有直接的影響兒童出生后,首先接觸的環境就是家庭,在家庭中交往最多、時間最長的人是父母。兒童心理學研究指出:家庭結構、父母的教養方式、受教育程度都會對兒童心理的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可能會持續人的一生。(2)家庭教育具有先導性、感染性和權威性家長對孩子的影響要先于學校和教師的影響,親子之間因其具有天然的情感連接而使家庭教育而具有感染性,良好的親子關系使得孩子愿意接受父母的指導。家庭教育還具有權威性,家長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家長的人格品質、知識能力孩子的影響最大。2.學校在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起主導作用。學校教育對兒童青少年心理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影響其發展的速度和方向。學校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導者,這是由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質和功能決定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師指導下,有系統、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過程。學校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導作用主要是通過如下過程完成:(1)明確的目標和完善的教學計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即“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充分開發他們的心理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發展,為他們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為了保證這一目標的實現,學校要制定明確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在教師的組織下,通過一定的教學過程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版,教基一〔2012〕15號,以下簡稱《綱要》)(2)專業教師組織指導下的教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由經過系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有一定的咨詢實踐經驗、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并且具備健康人格的教師來承擔。教師通過個體咨詢、團體輔導和心理教育活動課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通過組織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例如心理劇表演、心理健康知識競賽、創建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欄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此之外,沙盤游戲、繪畫與音樂治療對改變和提高學生的心理品質也具有積極的作用。這些教育活動都是在專業教師的組織指導下完成的,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特殊的意義。(3)相互配合的兩條途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有兩條途徑:一條是專業途徑,即由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實施;另一條是非專業途徑,是由班主任工作、各學科教師、團隊工作及學校文化建設工作等構成,學校的每一位成員都有責任和義務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有顯性的教育,也有隱性的教育。兩條途徑相互配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心理發展環境。3.家校協同合作能更好地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漢語中的“協同”一詞有相互配合,協調一致,相互補充的含義。家校協同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建構強調學校與家庭的相互配合,發揮各自的功能優勢,協調一致開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綱要》指出:學校要密切聯系家長共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長的特點、規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強親子溝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以積極健康的家庭環境影響孩子。同時,學校要為家長提供促進孩子發展的指導意見,協助他們共同解決孩子在發展過程中的心理行為問題。(1)家校形成合力,彼此支撐配合家校協同就是把對青少年兒童最具影響力的兩個社會組織——家庭和學校形成合力,增強家校兩者之間的交流和配合,使學校在“非常時期”在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時能得到更多的來自家庭方面的支持,使家庭在教育子女時也能得到來自學校教師的指導。(2)家校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教育能力家校協同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是將學校與家庭置于同等重要地位,學校可以向家長介紹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形式及相關內容,通過各種形式向家長介紹、宣傳一些現代教育理念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家長的素質;而教師通過與家長的溝通,進一步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成長背景,了解家長的教育理念、子女教育的經驗及對學校心理教育的建議和要求,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心理品質的提升。(二)家校協同合作為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構建良好的生態系統。20世紀70年代以來,心理學的研究呈現出“生態化”趨勢,即系統生態學理論。這一理論把教育看作是一個多樣的、開放的、綜合的大系統,系統內各要素間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關聯,共同維持系統的運轉。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美國心理學家布朗分布倫納(Bronfenbrenner)指出,青少年兒童的發展是其生態環境作用的結果,該環境由若干個相互作用的子系統組成了青少年兒童心理發展的生態環境。他將個體的社會生態系統劃分為五個相互嵌套的子系統。分別是:其一,微系統,即兒童成長過程中直接接觸和產生體驗的環境,包括家庭和學校,還有社區兒童活動中心;其二,中系統,即兩個或多個微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彼此作用,即有多個微系統構成;其三,外系統,即個體并沒有參與其中,但對其成長產生影響的那些環境以及這些環境的聯系和相互影響;其四,宏系統,即個體所處的整個社會組織、機構和文化、亞文化背景,它涵蓋了前面所有的系統,并對她們發生作用,施加影響;其五,時間系統,即個體所處的整個社會生活環境及其相對的種種心理特征隨著時間的推移所具有的變化性和相對的恒定性。上述五種系統是一種嵌套的關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其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青少年兒童的影響是直接的。在家庭中,兒童與父母及家庭成員之間形成相互作用的關系;在學校中兒童與同伴、教師之間也形成相互作用的關系,這種聯結也構成了家庭與學校之間的相互作用。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主要是以兒童的微系統環境為背景進行研究,強調要維護教育系統內外平衡和良性循環,只有系統內外平衡并處于良性循環時,其對促進人才的培養和提高教育質量的作用才能體現。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受內外諸多因素的影響,要與其他系統保持平衡并使其產生良性循環。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全員性工作。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教師個人的工作,《綱要》強調,“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始終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全體教師都應自覺地在各學科教學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將適合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機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與班主任工作、班團隊活動、校園問題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有機結合,充分利用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多種途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獲得學校內部其他系統的支持。2.家校協同能夠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實現。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還會受到系統外因素的影響與制約,其中來自家庭的影響是最大的。教師與學生構成師生關系,同時學生又與家庭中的父母構成親子關系,學生的這種雙重身份決定了學校必須加強與家庭的聯系與合作。因此,《綱要》指出“學校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長的特點、規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同時,學校要為家長提供促進孩子發展的指導意見,協助他們共同解決孩子在發展過程中的心理行為問題。”家校合作可以展現兩者教育目標的統一性,同時也可以促進家長的自我學習和成長。

二、“非常時期”中小學家校協同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內容與方法的建構

查看全文

白血病兒童心理行為及家長情緒分析

白血病(leukemia)作為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多因病毒感染、化學物質、放射線及遺傳因素所致,臨床以發熱、感染、出血、貧血、骨和關節疼痛為典型癥狀,隨病情進展易導致免疫功能低下、肺部感染、呼吸困難問題,嚴重時直接危及患者生命。近年來,小兒白血病發病率呈遞增趨勢,高居小兒惡性腫瘤首位,其中90%以上為急性白血病,多驟然起病且病情兇險,嚴重威脅兒童生命和成長發育。多數白血病患兒因年齡尚幼且長期忍受病痛折磨多伴有心理行為改變問題,給其學習、生活及人際交往帶來負影響,患兒家屬因患兒引發焦慮、抑郁情緒,給臨床醫療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諸多不便,易誘發醫療糾紛及惡性事件,影響救治效果。本文旨在分析白血病兒童心理行為及其對家長情緒的影響,以期為后續醫療提供參考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某院收治的84例白血病患兒歸為研究組,選取同期于我院行體格檢查的84例健康兒童歸為對照組。研究組患兒經血象、骨髓象檢查確診為白血病,排除患有先天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及中途退出者。研究組男49例,女35例;年齡8~12歲,平均年齡(9.52±1.24)歲。對照組男45例,女39例;年齡8~11歲,平均年齡(9.49±1.28)歲。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研究方法。分析兒童心理行為、生活質量及家長情緒狀態,事先告知家屬本研究開展的意義,安撫參選兒童,組建專業醫療團隊,由兩名工作人員協同完成研究工作,所有研究結果均一式兩份,以保證研究的客觀性及嚴謹性。1.3觀察指標。①評估兩組兒童心理行為,以Piers-Harris兒童自我意識量表為評定依據[1],從行為、智力與學校情況、軀體外貌與屬性、焦慮、合群、幸福與滿足等方面進行評定,本量表為正性記分,得分高者證明量表評價高,無評定問題。②評估兩組兒童生活狀況,以生活質量評分量表(QOL)為判定依據[2],家長輔助患兒評定生活質量,從身體健康狀況、心理健康情況、社會健康狀況、精神健康狀況四方面進行評定,總分60分,極差<20分,差21~30分,一般31~40分,較好41~50分,良好51~60分。③評估兩組兒童家長精神狀態,以漢密爾頓焦慮抑郁量表為判定依據[3],HAMA>29分嚴重焦慮、22~29分明顯焦慮、14~21分焦慮、7~13分可能焦慮、<7分無焦慮,HAMD>35分嚴重抑郁,21~35分中度抑郁、8~21分輕度抑郁、<8分無抑郁癥狀。④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兩組兒童家屬心理狀態進行評價,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9個因子,均采用1~5分等級評分法,每個因子總分分別為60分、50分、45分、65分、50分、30分、35分、30分、50分,得分越高說明家長心理問題越嚴重。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兒童自我意識量表測定結果比較(表1)研究組患兒行為、智力與學校情況、軀體外貌與屬性、焦慮、合群、幸福與滿足等各項評分及總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2兩組兒童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研究組患兒生活質量評分為(36.54±4.32)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8.76±4.1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8.675,P=0.000)。2.3兩組兒童家屬情緒狀況比較(表2)研究組患兒家屬焦慮、抑郁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4兩組兒童家屬SCL-90評分比較(表3)研究組SCL-90量表各因子評分及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查看全文

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抗挫折教育

〔摘要〕心理健康是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在學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重要的教育課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教育工作,在“微時代”,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應從“微”入手,“微觀察”“微聯絡”“微溝通”“微輔導”等都是做好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家校合作

一、背景

由于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缺少正確的家庭教育,遇到一些事件,尤其是惡性事件,他們將很難從家庭中獲得正確的處理意見和方法指導,加上小學生所處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很容易因此“被挫折”,遭遇危機事件。如果不及時調整,就會產生諸如失落、自卑、抑郁等心理問題,長期下去還會導致心理疾病。對學生進行早期心理危機干預,增強學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培養健康、完善的心理素質,是當前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

二、案例描述

五年級學生小惠(化名),女,11歲。由于父母外出務工,家中無人照看,無奈之下,父母將其托付給鄰居60多歲的老奶奶照看。9月的某一天,老奶奶發現家中丟失了500元錢,遂斷定是小惠所偷。質問遭到否認后,老奶奶立馬將此事告訴左右鄰居,并因此跑到村里的“仙婆”處詢問,當被告知錢是家中小孩所拿后,老奶奶更加確定是小惠偷了錢,經常在家謾罵小惠并到小惠大伯家大罵。小慧因此整日憂心忡忡,并時常哭泣,直接導致成績直線下滑。在身心遭受重創的情況下,小惠選擇了通過寫信的方式來尋求老師的幫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