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早期教育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4 18:12: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兒童早期教育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兒童早期教育論文

篇1

一、高職高專學前兒童早期科學閱讀活動教育指導的重要性

0~6歲階段的學前兒童大腦及神經系統發育持續并逐漸成熟,具有好奇、注意力分散、喜歡模仿等特點,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這個階段是進行科學意識和科學興趣熏陶的重要時期。有些科學原理和過程比較復雜,不能帶領幼兒進行現場實物操作,教師可以通過早期科學閱讀進行認知,滿足幼兒對科學領域的探索和好奇。

(一)豐富、擴充學前兒童的科學經驗

早期科學閱讀活動教育指導,可以幫助幼兒形成大腦中已有表象水平上的科學概念。從早期科學閱讀形成的特點和學前兒童生理水平發展特點來看,學前兒童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概念的,他們對科學的認識和了解建立在表象水平上。指導學前兒童在科學探索活動中,通過他們的親自動手操作,以自身的感覺器官直接接觸周圍世界,或者在教師操作引導下,幼兒將體驗、觀察后的生動的表象儲存在他們頭腦中,這些來自早期科學閱讀的信息和表象,也是學前兒童獲取的初始科學經驗。

(二)培養學前兒童對科學的興趣

早期科學閱讀活動教育指導可以激發學前兒童探索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學前兒童學習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并在學前兒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科學需要好奇心,科學也最能吸引兒童的好奇心,而學前兒童天生就具有豐富的想象、聯想,隨時都會有一些古靈精怪的想法,愛探究為什么這樣,為什么不那樣。他們喜歡探索自然,是天生的科學家。學前兒童的好奇心常常表現為對周圍一些事物或現象注意、提出問題、操作擺弄、探索發現等等。合乎學前兒童的好奇心將使學前兒童永遠保持探究和學習的熱情,也是終身學習的一種動力機制。

(三)激發學前兒童的想象力

在早期科學閱讀活動教育實踐中,教師通過為學前兒童提供各種體裁的科學閱讀,讓學前兒童自主地進行感知、體驗、探索,教師以引導的方式,引導學前兒童發現問題,讓學前兒童帶著問題去觀察、思考、討論,激發幼兒的創造欲望,鼓勵學前兒童的創造性思維。

(四)發展學前兒童的語言能力

學前兒童早期科學閱讀對培養學前兒童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興趣起著重要作用,學前兒童在欣賞的過程中,體會優美規范的語言文字,賞析生動神奇的情節。在誦讀、講述、創編賞析科學閱讀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

二、學前早期科學閱讀指導的策略

(一)早期科學閱讀活動的指導原則

1.早期科學閱讀活動的組織要圍繞科學閱讀的體裁特點來進行設計科學閱讀的體裁形式有科學兒歌、科學兒童詩、科學故事、科學童話等等。詩歌、故事體裁不一,特點各異。在開展科學閱讀活動中,結合作品的體裁特點進行。比如,將科學詩歌和誦讀聯系在一起,故事和講述聯系在一起?;顒觾热菀o緊圍繞體裁設置情境,在科學閱讀系列活動中可以出現美術、音樂等活動,但這些活動的主體是科學閱讀,這些活動是輔助科學閱讀活動進行的,活動的目的也是讓學前兒童更好地理解、體驗科學閱讀作品,對科學閱讀作品產生濃厚的興趣。

2.早期科學閱讀教育活動應該成為系列主題活動

科學閱讀教育是在幼兒園一日活動當中的積累和滲透,不是對一本圖畫書照本宣科機械的讀書,也不是單純的一次活動。教師以科學閱讀為主要教育內容,圍繞其展開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可以和其他領域結合起來,也可以結合時令、天氣、節日靈活開展。這樣的系列活動可以幫助學前兒童更好地理解科學文藝作品的內容,引發學前兒童更多的思考和閱讀興趣,也有更多的機會培養學前兒童良好的閱讀習慣。

3.根據學前兒童生理發展水平的特點進行教育指導

在幼兒園小班,從學前兒童喜歡的科學兒歌和學前兒童能接受的淺顯的科學小故事入手,先給幼兒講一些好聽的故事然后讓幼兒猜一猜好聽的故事是哪里來的,引導幼兒對圖書的認識,激發幼兒對書本的興趣。教師引導學前兒童誦讀韻律感極強科學兒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寓教于樂。在幼兒園中班,教師要去營造一種讀書真快樂的氛圍,創造環境,讓孩子們愛上書,喜歡讀書。在幼兒園的教室里布置圖書角,放一些圖文并茂的,小朋友喜歡的科學故事書,科學兒歌書、科學詩等。在語言欄里,有小朋友喜歡讀的句子及情景圖案,跟小朋友一起讀一起看,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在幼兒園大班,老師有意識、有目的地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進行閱讀。教師利用多種形式的閱讀方式,如音頻、課件、掛圖,讓幼兒發揮聽的作用;幼兒對兒歌故事了解之后,再進行復述、創編,這樣可以發揮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奠定好閱讀的基礎。

(二)學前兒童早期科學閱讀活動教育指導策略

學前兒童早期科學閱讀是一種多種感官參與的認知活動,開展不同體裁的學前兒童科學閱讀活動指導,潛移默化中對學前兒童進行早期科學啟蒙教育。比如在小班開展認識小動物預報天氣的科學活動,教師預設的目標是讓學前兒童通過傾聽、誦讀、觀察等操作活動指導。幼兒明白有些小動物會預報天氣的事理;可以領幼兒到戶外去觀察,天要下雨,小螞蟻“過道”、小燕子“低飛”、小魚“吐泡”;可以通過播放視頻,教師講解。

1.利用聽覺認知科學閱讀

對于低幼兒童來說,早期科學閱讀的重要手段是發揮幼兒的聽覺??梢蚤_展聽教師誦讀、聽錄音機磁帶或其他聲頻。教師親切、繪聲繪色的語氣語調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在傾聽的同時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情景,思考故事后教師提出的問題,同時自己也會有很多的為什么,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索能力。

2.利用視覺認知科學閱讀

(1)運用實物、圖片或多媒體課件展示

在講解科學兒歌或者科學故事時,出示圖片和視頻,使幼兒產生感性認識的同時,加深印象,增強理解。對于比較形象的科學文藝作品適合運用實物、多媒體課件或圖畫等直觀方式展示。由于學前兒童缺乏生活經驗,對事物的認識往往不全面,呈現具有代表性和多樣性實物,可以幫助學前兒童真正理解形象化的自然事物和科學原理。比如在講解科學兒歌《水果歌》“蘋果愛紅臉,香蕉愛彎腰,石榴愛咧嘴,桃子愛長毛,西瓜愛睡覺,起來要人抱?!笨梢赃x擇適當季節,進行實物展示,將蘋果、香蕉、石榴、桃子、西瓜展示給小朋友。

比如,在指導科學故事《小鳥找春天》,教師在誦讀過程中,適當出示相關圖片,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前兒童學會觀察并有所得;也可以讓學前兒童分角色進行表演,再現小鳥找春天的情景,深刻感知春天到了的自然變化。

(2)室外自然景物認知

在活動中,結合活動內容,選擇活動時間和地點,教師引導幼兒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對于春天自然規律的認知,通過到室外觀察花開了、小草綠了、柳樹發芽了、小朋友在室外游戲等等,認知春天到了的自然變化的特點。

3.利用觸覺認知科學閱讀

觸覺是學前兒童最早發展的能力之一,也是探索認知事物的重要方式。豐富的觸覺刺激能促進幼兒認知作用。對于科學謎語兒歌《小雨點》的認知,“千條線,萬條線,數不清,剪不斷。落在田里秧苗綠,落到河里看不見。”讓幼兒感受雨點的清涼和自然狀態;對于科學兒童詩《小雪花》的閱讀“下雪啦,下雪啦,像鵝毛滿天飛,像棉花滿地撒,抓一把,帶回家,跑進屋,喊媽媽,再一看,小雪花變成了水娃娃?!弊層變焊惺苄⊙┗ㄗ匀粻顟B和遇熱融化的特點。

4.利用感覺記憶認知科學閱讀

篇2

園將繼續認真學習《幼兒園工作規程》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堅持以“科學的教育發展觀”理論為指導,進一步貫徹落實《綱要》以教育局提出的五個突出”為切入點,規范與細化管理過程,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全面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尋求科學高效的人性化管理為重點,以夯實教科研基礎、深化特色教育研究為手段,進一步轉觀念、強內涵、促發展,以創建省“平安校園”為抓手,本學期。不時開創我園持續發展的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目標:

1合理規劃。為下學期中心幼兒園的異地新建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2努力改善村級幼兒園的辦園條件。以一套中心園與村園一體化管理的模式,真正實現教育均衡發展。

3嚴格實行《省幼兒園收費管理方法》基礎上。學前教育繼續向03歲年齡段延伸。

4努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領不同層次的教師跨入實現自我發展、自我創新的境界。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帶頭作用,多渠道、多方式為教師提供學習、練習的平臺,確保每一位教師能通過多種途徑得以發展和提高。

5加強課程審議。著實推進有效教學,努力構建園本特色

三、具體措施:

(一)調整布局。

而現有園舍無法拓展的現實情況下,針對中心幼兒園生源的不時充分。將積極爭取市教育局、鎮黨委的大力支持,調整布局,進行統一規劃,撤并近端村幼兒班,及時遞交申請演講,異地新建中心幼兒園一所,集聚幼教資源,為幼兒營造一個寬敞舒適、平安溫馨的良好育人環境。

靠近江浙臨界地帶。本學期我將積極爭取當地村委領導和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幼兒班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改善辦園條件,新建合格園一所,著實推進村級幼兒班的撤并工作,全面改善我鎮村級幼兒園辦園條件,真正實現教育均衡發展,使我鎮幼兒教育步入統一科學管理的軌道,切實提高保教質量。

(二)構建社區、幼兒園互動的早期教育體系

依托社區,橫向上。定期研討幼兒早期教育工作,推進托幼一體化建設,形成家庭、幼兒園、幼兒園和社區相結合的幼兒教育網絡。定期組織03歲的幼兒家長參與幼兒教育活動,面向03歲兒童家長開放多種形式的早期教育、指導等服務工作,傳輸親子教育理念,促進幼兒家庭教育質量不時提高,促進幼兒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三)加強隊伍建設。

1加強思想政治學習和職業道德教育。即:維護國家利益、愛崗、愛園、愛生、愛已。特別關注新上崗教師的教育與引領,激發教職工愛崗敬業的精神。通過學習教育活動,教職工努力自覺做好本職工作,樹立高度的事業性和責任心。繼續發揚優良的團隊作風,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本學期繼續實行家長問卷,不時規范師德行為。

2強化反思與研究。積極開展“135行動研究,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和業務技能。認真總結教學實踐經驗,積極撰寫教育筆記與教育論文,期末以評比的形式挖掘優質價值。

3加強骨干教師培養。通過上課、講座、沙龍、競賽等形式,給骨干教師提供展示的機會,給青年教師提供學習研討的機會,提高全體教師的工作能力。本學期將推薦優秀教師參與市級a級優質課評比,不但壯大骨干教師隊伍。

(四)開展園本教科研。

立足本園特點,本學期深入開展有效教學研究。以園本教科研為平臺,不時提高保教質量和教師素質,完善評價機制,切實提高課程的實施水平,努力構建具有園本特色的園本課程。

1教研的工作重點是圍繞教師在工作實踐中遇到一些問題展開教研。提高教研意識。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以及教學基本功競賽,使教研工作能夠真正解決教育教學中實際存在問題。本學期,將通過多種教研模式創新教研活動,準確掌握各年齡段的目標,杜絕一切“作秀”課堂教學,逐步形成自己個性的教學,結合評比,把“備課—聽課—說課—議課—一體化,把活生生的教學現場作為案例,以先進的教學理論為指導,對教師的教育行為進行診斷、評價與質疑,找出開展活動中的優點與不足,并且共同探討為什么會發生這些問題,應該怎么做,為什么要這么做,用理論來詮釋我教育行為,使評優的過程成為培訓教師的過程。

2繼續開展“十一五”課題研究—基于自制玩具的幼兒多元智能的行動戰略研究。以自制玩具的環保教育途徑為切入點,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重視幼兒的實踐操作活動,從而促進幼兒多元素質的發展。做好經驗的總結,資料的收集、整理、匯總工作,提高科研的實效性,張揚科研興園的理念。本學期我將充分作好“十一五”結題工作,以豐碩的效果開啟本園特色亮麗的風景線。

(五)落實班級精致化管理。

科學合理安排幼兒一日活動,進一步貫徹落實新《綱要》精神。保證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堅持以游戲活動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不時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并且加強對貫徹落實制度的檢查和督促,平時考核與期末評比進行掛鉤。經常深入第一線,觀摩活動,對一日活動各個環節進行探討,注重互幫互學與引導。本學期重點加強幼兒一日活動的優化,切實提高全體教師班級管理的意識和管理班級的能力。

(六)密切家園聯系。

發揮好家委會作用。通過各班家長園地、幼兒園網頁、幼兒園家教宣傳櫥窗、半日活動開放、家教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園將繼續辦好家長學校。協助家長進一步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增進家長對幼兒園、對幼兒教育的解,優化幼兒園、家庭、社會教育的整體效果。不時豐富幼兒園網頁內容,及時報道幼兒園動態。班級網頁要及時反饋本班動態、重大活動、幼兒發展等情況。合理利用家長資源,提高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的積極性。

(七)后勤保證。

1做好衛生保健工作。將嚴格執行省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管理細則。認真做好各類臺帳,切實做好晨檢工作。

2做好各項平安工作。落實精致化安全管理。強化防范,把平安工作做到位。門衛人員嚴格把好園門關,做好來園登記工作,加強平安捍衛工作。食堂工作人員嚴格把好食堂衛生關,依照衛生要求規范操作,嚴防食物中毒。

篇3

論文摘要:幼兒園和小學銜接問題是多年來幼兒園、家長共同關注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基礎教育工作中的一個關鍵點。本文針對目前教育系統中存在的幼小銜接的種種問題,提出了改善幼小銜接的現狀的策略。 

 

一、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銜接的初步認識 

21世紀,人類社會的發展邁進了信息化的時代,社會經濟正進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與此相適應的教育發展呈現出普及教育、終身教育、個性教育等時代特征,科學的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和期待。 

第一、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因此,幼兒教育階段納入基礎教育體系,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并有它自身的意義和價值。幼兒教育階段與小學教育階段有各自的特點,但是其過渡是教育自然的連續過程。在基礎教育的體系中,研究幼兒階段教育和小學階段教育的銜接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是相鄰的兩個教育階段,它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它們在教育目標、教育方式、環境設置、學習安排和生活制度諸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幼兒園教育活動以游戲為主要形式,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促進幼兒情感、態度、知識、技能的發展,是人的全面、啟蒙教育階段;小學教育則以系統的課堂學習為主要形式,以嚴格的學習與作息制度來保證,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人的初等系統教育階段,這種差異在客觀上形成了幼、小銜接中的坡度。減緩坡度,實現從幼兒到少兒的量變到質變,正是幼小銜接的研究內容。 

第三、幼兒園教育的普及必然使幼兒園學習成為小學學習的準備階段和必須階段。為使孩子能夠在進入小學學習后較快地適應小學全新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環境,在幼兒園學習階段就有意識、有規律、循序漸進地進行培養。幼小銜接不是簡單的把過去小學辦的學前班拿到幼兒園來辦,或是單靠在幼兒園大班增加一些過度的教育內容,而是幼兒園和小學的教育教學都要科學地按照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來組織教育教學活動。 

二、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 

幼兒園與小學是相鄰的兩個教育階段,教育任務不同,存在著階段性。幼小銜接教育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兒童的身心健康能否和諧的發展和教育質量的高低,目前幼小銜接中還存在著不少令人擔憂的問題。 

1幼兒教育小學化,兒童入學后易產生厭學情緒 

許多幼兒園和家長把識字課和數學課放在重要地位,把小學的教學內容提前拿到幼兒園,讓未入學的幼兒學習。這非但不能提高兒童入學的適應能力,而且還造成了種種弊端:這種“教材下放”,讓幼兒學習入學后將要學習的內容,實際上是讓孩子先學一遍,一年后又重復學一遍。使得孩子缺乏主動學習的后勁,等到“儲備”用完,就會出現使用困難。 

2缺乏社會適應性能力鍛煉 

幼兒園平常在教學中過于重視智力因素的培養,而對遵守課堂紀律等非智力因素較少考慮,使得剛入小學的兒童表現得很不適應,如不知道按時完成作業、不知道準時上課等。教師更多地強調知識的培養和積累,其實非智力因素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如兒童的感情、動機、意志、愛好等,這些因素不僅影響兒童的成績好壞,還會影響他們的未來發展。 

3幼兒園和小學教育要求上的不一致,易產生不良學習習慣 

有些幼兒教師由于對小學教育不了解,加之幼兒園本身就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讓兒童在幼兒園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入小學后,有些兒童使用過學具后,不能自己收拾還原;書寫漢字筆順有錯誤,操作活動不規范;握筆姿勢和坐姿不當;學習方式明顯帶有幼兒園特點,習慣于依賴教師;有的兒童甚至不懂得按順序看畫面、按頁碼翻書等。這些不良的學習習慣一旦形成,將影響日后兒童的有效學習。 

三、對幼小教育銜接的實踐探索 

1搭建小幼教研活動平臺 

小學、幼兒園是兩個完全獨立的教育機構,工作中極少往來,老師間的教學缺乏最基本的溝通、了解。幼兒入學前的教育,大班老師只能在表面形式上做些更改,如延長上課時間、小學化擺放課桌椅等,而無法從實質上加深幼兒對小學的認識。因此,小幼雙方可共同搭建教研平臺。(1)互相學學老師都在學習、培訓《綱要》及新課標,幼兒園大班與小學一年級老師可借此機會共同學習,互相探討、交流對新課程觀的看法、問題。(2)課堂教學互聽互評。從教學實踐層面深入了解小學或幼兒園的教育方法,以便雙方在幼小銜接工作中能采取更為有效的教育措施。 

2與幼兒家長、小學教師保持密切聯系 

幼兒園要定期和不定期與家長交流育兒知識,提高育兒素質,經常保持聯系,糾正不正確的態度、方法,家園教育一致。幼兒教師主動與小學教師聯系,如通過個別訪談、組織參觀活動、座談會等,傾聽意見,不斷改進教學內容、方法,為小學一年級教師準備一份較為詳細的幼兒各方面發展情況表,以便全面系統了解。 

3小學教師教育方法的改進 

(1)注重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 

學生剛入學,面對學校、老師、同學等新環境、新面孔,總會有些不適應。教師應主動參與學生的課外活動,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盡量幫助解決,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師生關系;其次,為學生營造同伴間合作、交流的氛圍,提供互相幫助的機會,增進同學間團結友愛的情感。 

(2)調整評價方式,注重學生個體持續發展 

考分只是作為評價方式之一,而不是劃一的衡量標準。我們應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客觀地描述學生的進步與不足,以鼓勵、表揚等積極評價為主,重視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持續發展。 

(3)采用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課上的模仿和記憶,尤其是數學,可參照幼兒園的學習方式,通過生活活動、動手操作活動、游戲活動等進行;經常開展班會活動,給幼兒提供合作、交流、探究的機會,提高學習自主性。 

總之,幼小銜接是教育整體改革上的一個重要內容,只有搞好幼小銜接,才能使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保證基礎教育質量提高。我們應對處于銜接年齡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和學習規律作進一步探索,不斷尋求符合我國國情的幼小銜接的途徑,幫助幼兒順利地解決好其間的過渡和銜接,使千千萬萬幼兒健康、活潑、愉快地成長! 

 

參考文獻: 

篇4

本學期,我園將繼續認真學習《幼兒園工作規程》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堅持以“科學的教育發展觀”的理論為指導,進一步貫徹落實《綱要》,以教育局提出的“五個突出”為切入點,規范與細化管理過程,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全面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尋求科學高效的人性化管理為重點,以夯實教科研基礎、深化特色教育研究為手段,進一步轉觀念、強內涵、促發展,以創建省“平安校園”為抓手,不斷開創我園持續發展的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目標:

1、合理規劃,統籌資源,為下學期中心幼兒園的異地新建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2、努力改善村級幼兒園的辦園條件,發展合格園,以一套中心園 與村園一體化管理的模式,真正實現教育均衡發展。

3、在嚴格實行《江蘇省幼兒園收費管理辦法》基礎上,力爭鞏固三年入園率為98%的基礎上,學前教育繼續向0——3歲年齡段延伸。

4、 努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探索在教育實踐中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方式與策略,引領不同層次的教師跨入實現自我發展、自我創新的境界。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帶頭作用,多渠道、多方式為教師提供學習、練習的平臺,確保每一位教師能通過多種途徑得以發展和提高。

5、 加強課程審議,在學習和實踐中逐步完善課程園本化建設,

著實推進有效教學,努力構建園本特色

三、具體措施:

(一)、調整布局,整合幼教資源

針對中心幼兒園生源的不斷充足,而現有園舍無法拓展的現實情況下,我們將積極爭取市教育局、鎮黨委的大力支持,調整布局,進行統一規劃,撤并近端村幼兒班,及時遞交申請報告,異地新建中心幼兒園一所,集聚幼教資源,為幼兒營造一個寬敞舒適、安全溫馨的良好育人環境。

**幼兒班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靠近江浙臨界地帶。本學期我們將積極爭取當地村委領導和老百姓的大力支持,改善辦園條件,新建合格園一所,著實推進村級幼兒班的撤并工作,全面改善我鎮村級幼兒園辦園條件,真正實現教育均衡發展,使我鎮幼兒教育步入統一科學管理的軌道,切實提高保教質量。

(二)、構建社區、幼兒園互動的早期教育體系

在橫向上,依托社區,定期研討幼兒早期教育工作,推進托幼一體化建設,形成家庭、幼兒園、幼兒園和社區相結合的幼兒教育網絡。定期組織0—3歲的幼兒家長參與幼兒教育活動,面向0—3歲兒童家長開放多種形式的早期教育、指導等服務工作,傳輸親子教育理念,促進幼兒家庭教育質量不斷提高,促進幼兒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三)加強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優質隊伍

1、加強思想政治學習和職業道德教育,開展“五愛”教育,即:愛國、愛崗、愛園、愛生、愛已。特別關注新上崗教師的教育與引領,激發教職工愛崗敬業的精神。通過學習教育活動,教職工努力自覺做好本職工作,樹立高度的事業性和責任心。我們繼續發揚優良的團隊作風,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本學期繼續實行家長問卷,不斷規范師德行為。

2、強化反思與研究,倡導教師要以先進的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以教育研究的目光來審視自己的教學,積極開展“1、3、5”行動研究,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和業務技能。認真總結教學實踐經驗,積極撰寫教育筆記與教育論文,期末以評比的形式挖掘優質價值。

3、加強骨干教師培養,發揮好骨干教師的示范帶頭作用。抓好對骨干教師的過程管理,通過上課、講座、沙龍、競賽等形式,給骨干教師提供展示的機會,給青年教師提供學習研討的機會,提高全體教師的工作能力。本學期將推薦優秀教師參加市級a級優質課評比,不但壯大骨干教師隊伍。

(四)開展園本教科研,努力構建園本特色

本學期深入開展有效教學研究,立足本園特點,以園本教科研為平臺,不斷提高保教質量和教師素質,完善評價機制,切實提高課程的實施水平,努力構建具有園本特色的園本課程。

1、教研的工作重點是圍繞教師在工作實踐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展開教研,組長要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提高教研意識。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以及教學基本功比賽,使教研工作能夠真正解決教育教學中實際存在的問題。本學期,我們將通過多種教研模式創新教研活動,準確把握各年齡段的目標,杜絕一切“作秀”的課堂教學,逐步形成自己個性的教學,結合評比,把“備課—聽課—說課—議課—”一體化,把活生生的教學現場作為案例,以先進的教學理論為指導,對教師的教育行為進行診斷、評價與質疑,找出開展活動中的長處與不足,并且共同探討為什么會產生這些問題,應該怎么做,為什么要這么做,用理論來詮釋我們的教育行為,使評優的過程成為培訓教師的過程。

2、繼續開展“十一五”課題研究——基于自制玩具的幼兒多元智能的行動策略研究,進一步加強對課題的常規管理,以自制玩具的環保教育途徑為切入點,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重視幼兒的實踐操作活動,從而促進幼兒多元素質的發展。做好經驗的總結,資料的收集、整理、匯總工作,提高科研的實效性,張揚科研興園的理念。本學期我們將充分作好“十一五”結題工作,以豐碩的成果開啟本園特色亮麗的風景線。

(五)落實班級精致化管理,優化幼兒一日活動

進一步貫徹落實新《綱要》精神,科學合理安排幼兒一日活動,保障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堅持以游戲活動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并且加強對貫徹落實制度的檢查和督促,平時考核與期末評比進行掛鉤。經常深入第一線,觀摩活動,對一日活動各個環節進行探討,注重互幫互學與引導。本學期重點加強幼兒一日活動的優化,切實提高全體教師班級管理的意識和管理班級的能力。

(六)密切家園聯系,形成幼兒教育合力

我園將繼續辦好家長學校,發揮好家委會作用。通過各班家長園地、幼兒園網頁、幼兒園家教宣傳櫥窗、半日活動開放、家教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幫助家長進一步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增進家長對幼兒園、對幼兒教育的了解,優化幼兒園、家庭、社會教育的整體效果。不斷豐富幼兒園網頁內容,及時報道幼兒園動態。班級網頁要及時反饋本班動態、重大活動、幼兒發展等情況。合理利用家長資源,提高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的積極性。

(七)后勤保障,促進幼兒健康協調發展

1、做好衛生保健工作。我們將嚴格執行江蘇省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管理細則,制定合理的幼兒生活制度,認真做好各類臺帳,切實做好晨檢工作。

2、做好各項安全工作。落實精致化安全管理,健全機制,強化防范,把安全工作做到位。門衛人員嚴格把好園門關,做好來園登記工作,加強安全保衛工作。食堂工作人員嚴格把好食堂衛生關,按照衛生要求規范操作,嚴防食物中毒。

篇5

【關鍵詞】近十年;幼兒;社會性發展;社會性發展評價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17(2013)07/08-0042-04

【作者簡介】張婉瑩(1988-),女,甘肅慶陽人,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在讀碩士。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第四部分第六條強調“幼兒的行為表現和發展變化具有重要的評價意義,教師應該視之為重要的評價信息和改進工作的依據”,而且在第八條中指出“明確評價的目的是了解幼兒發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適宜的幫助和指導”“全面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防止片面化,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識和技能,忽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1]可見對幼兒發展進行全面評價之重要性??墒菑挠嘘P幼兒發展評價的文獻綜述來看,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的研究似乎過于匱乏,為了了解具體情況,本文對2002年以來CNKI上30篇相關文章進行整理分析。鑒于兒童社會性發展這一概念的模糊,文章先從基本概念的界定開始。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概念是構成理論的基本要素,一種成熟的理論依賴于對概念明確無誤的界定。綜觀我國兒童社會性發展及其教育的研究,有關概念的模糊與不一致以及社會性內容的不確定, 正是當前困擾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問題。[2]至于各家之觀點這里不一一列舉,為了便于研究,本文引用向海英在《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方法初探》一文中對“幼兒社會性發展”這一概念的界定。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是指幼兒在與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下,了解與初步掌握社會規范, 逐漸掌握社會生活技能、處理人際關系、發展自主性,逐漸適應社會生活的心理發展過程。有關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內容也因具體概念的界定不一而無法達成統一,概括起來大致包括如下內容:1. 自我系統的發展,包括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成就感與好勝心、自信心、主動性、獨立性、自制力與堅持性等;2. 情緒情感的發展,包括一般情緒狀態、情緒情感的表達與控制、同情心、責任感、好奇心與興趣等;3.社會交往的發展,包括交往態度、交往能力(合作、輪流、分享、遵守規則、解決沖突) 、人際關系等;4.品德發展,包括愛周圍人、愛集體、愛祖國、禮貌、誠實、愛勞動等( 陳幗眉, 1994)。 [3]本文中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的內容便是借用此處的劃分。

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是幼兒發展評價的組成部分,它是根據幼兒社會性發展的目標,運用教育評價的理論和方法,對幼兒社會性發展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價值判斷的過程,其評價的范圍可以是幼兒整個社會性發展的全貌,也可以僅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某個側面,如幼兒的分享和互助行為、擇友標準、道德判斷、自我評價等問題。[4]

二、我國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研究的分析

(一)我國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的理論基礎

實踐總需要以一定的理論為基礎,在相關理論的指導下發展。從文獻查閱情況來看涉及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的研究多是實踐操作方面的,理論層面的研究極少,現有研究也只是提供一種理論視角。如馮季林(2007)認為“被評價者由于遺傳、環境、教育的不同,其社會性各方面的發展也不同,評價應根據每個幼兒的實際情況,確定不同的評價標準、評價目標和評價方法”。

(二)我國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的內容

1. 幼兒自我系統發展評價

自我系統的發展, 包括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成就感與好勝心、自信心、主動性、獨立性、自制力與堅持性等。幼兒自我系統發展評價就是對幼兒自我系統的發展水平做一客觀評價,評價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幼兒,以便提供更加適宜的幫助和指導。從對30篇文獻的分析情況來看,我國對幼兒自我系統發展的評價主要集中于對幼兒自我概念的發展和自制力與堅持性的發展進行評價,并且多以量化方法為主。姜飛、許曉暉(2009)對幼兒社會自我概念的發展情況進行研究后發現“由于認知的局限,幼兒的自我評價具有權威性與依從性等特點,即幼兒對自己的評價直接來源于教師、父母的評價”,所以教師、家長應慎重評價。 楊麗珠、宋輝(2002)編制“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發展教師評定問卷”對幼兒自我控制能力進行評價后發現,3歲~5歲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隨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并且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

但是對幼兒自我系統發展其他方面評價的文章則相對較少,而且經筆者認真研讀文獻后發現,所搜集到的資料大多不是直接對幼兒的自我意識系統進行評價,是基于研究而進行的評價。

2. 幼兒情緒情感發展評價

情緒情感的發展包括一般情緒狀態、情緒情感的表達與控制、同情心、責任感、好奇心與興趣等。從文獻分析結果來看,研究多是對幼兒情緒發展的評價,而有關幼兒情感發展的評價則相對較少。對幼兒情緒發展的評價總是和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同時進行,目的在于研究兩者之間的相關性。有研究(張建端,2007)發現幼兒社會性和情緒發展不僅存在性別差異,而且具有年齡特征;連光利、王惠珊(2008)研究發現,幼兒社會性和情緒發展與行為問題的發生有顯著的相關性,幼兒社會性和情緒的健康發展有利于減少兒童行為問題的發生;另有研究人員(鄧賜平、桑標等,2002)發現幼兒的情感認知和社會適應行為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可見研究多是首先對幼兒情緒發展和社會性發展進行測評,然后在測評的基礎上研究兩者的相關性。也有單獨針對幼兒情緒情感的發展狀況進行評價的,研究者(李香玲,2009)讓教師在悉心觀察的基礎上對幼兒認識自身及他人情緒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緒的能力、自我激勵的能力等做出合理的評價。還有基于評價本身而進行的研究(胡克祖、楊麗珠,2006),結果表明,教師評價幼兒好奇心時存在一個由好問、喜歡擺弄、敏感、關注未知、探索持久、好奇體驗以及反應性和探究的主動性等因子構成的三階結構。

3. 幼兒社會交往發展評價

幼兒社會交往發展評價包括對幼兒的交往態度、交往能力(合作、輪流、分享、遵守規則、解決沖突)、人際關系等進行評價。從文獻分析情況來看,對幼兒社會交往發展評價的研究不是很多,且大抵集中于對幼兒交往能力和人際關系的評價上,而對幼兒交往態度的評價甚是欠缺。而且對幼兒社會交往發展的評價多是在改進研究方法的過程中進行的,蘇玲(2009)以幼兒社會技能表現為研究對象,自行編制幼兒社會技能評定表,并集中測查幼兒在生活情境中社會技能的種種行為表現。

4. 幼兒品德發展評價

品德發展包括愛周圍人、愛集體、愛祖國、禮貌、誠實、愛勞動等。由于我國學術界對學生品德測評的可行性、測評的依據以及測評的具體方法等問題眾說紛紜,因此評價幼兒品德發展的文章是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內容中最少的。其中有對德育評價體系進行宏觀思考的,也有從微觀層面介紹自己幼兒園品德評價實踐的。

(三)我國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的方法

從文獻分析結果來看,我國學者對幼兒社會性發展進行評價時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和量表測量等量化評價的方法,問卷和量表是在借鑒國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之上結合中國幼兒的實際情況編制而成,并經過了信效度檢驗。如蘇林雁、羅學榮等人(2002)依據美國的兒童自我意識量表(Children’s self - concept Scale , PHCSS),在我國20個單位采樣1698例,制定了中國城市常模,并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

為了進一步完善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的方法,不斷提高評價水平,充分發揮評價的功效,我國一些學者對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方法進行了再評價。如張文瀾(2003)對兒童同伴關系評估常用的方法(同伴評估、社會關系提名、社會關系量表評定、社會行為的同伴及教師評估、社會行為的行為觀察等)進行了析評。

還有些研究是對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方法的研究綜述,如趙迎春、張勁松(2008)從情緒認知的評價理論、評價方法(問卷法和實驗研究法)及影響因素三方面進行了綜述。

除量化評價方法之外,近幾年流行于幼兒發展評價中的檔案袋法也開始初步應用到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中。如劉志紅、王琦(2002)嘗試用檔案袋的方式對幼兒智能發展、情感和意志品質發展、自我意識和社會性發展進行評價,并對這一評價方式進行了反思。

三、我國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的現狀與問題

(一)評價的理論基礎薄弱

筆者所搜集的文獻中,僅有幾篇是從理論視角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評價提出了建議,其他均是從實踐操作方面研究的。據筆者看,我國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的理論基礎之所以如此薄弱,可能是由于有關幼兒社會性發展方面的知識只是從20世紀90年代才被我國學者所關注,再者教育評價是教育領域的三大難點之一,學前教育領域的評價就更不用說。

(二)評價內容分布不均衡

從前面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的內容分析情況來看,現有的研究集中在幼兒自我系統的發展和情緒情感的發展評價上,而幼兒社會交往的發展和品德發展評價相對較少,尤其是有關幼兒品德發展的評價。

(三)評價方法以量化評價為主

筆者搜集到的相關文章中大都采用量化的評價方法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進行評價,以問卷調查和量表測量最多。而且評價時所用的量表多是在引進國外相關量表的基礎上修訂中國常模而來,本土化的量表較少。

(四)評價主體單一

從文獻分析情況來看,對幼兒社會性發展進行評價的多是專業研究人員,教師及家長只是在專業人員的相關調查中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某些或某一方面進行描述,幼兒自我評價更是甚少。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EB/OL].http:///gongbao/content/2002/ content_61459.htm.

[2][3] 轉引:周燕.我國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研究中存在的問題[J].學前教育研究,1998,(02) :1-7.

[4] 向海英.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方法初探[J]. 山東教育科研, 1997 ,(05):37-38.

[5] 王堅紅.學前教育評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77-217.

[6] 陳會昌.兒童社會性發展的特點、影響因素及其測量《中國3-6歲兒童的社會性發展》課題總報告[J].心理發展與教育,1994,(04):1-17.

[7] 霍力巖.西方學前教育評價的發展歷程及當代特點[J].學前教育研究,1995,(03):56-60.

[8] 鄭名,馮莉.幼兒發展評價方法的現狀調查與分析――以蘭州市為例[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8,(06):9-12.

[9] 嚴燕華.我國幼兒發展評價研究綜述――基于近十五年我國期刊論文的分析[J].當代學前教育,2009,(05):45-48.

[10] 劉彤.1985 年以來我國學前教育評價研究綜述:一種期刊文獻分析的視角[J] .早期教育,2008,(7- 8):7-10.

[11] 楊朝軍.近十年我國幼兒發展評價研究文獻綜述[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06):36-38.

[12] 馮季林.幼兒社會領域教育評價的后現代審視[J].當代教育論壇,2007,(12):8-10.

[13] 姜飛,許曉暉.幼兒的社會自我概念發展特點的研究[J].當代學前教育,2009,(03):13-17.

[14] 楊麗珠,宋輝.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發展的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01):51-56.

[15] 夏小燕.如何開展評價表來培養幼兒的自主管理[J].教育經濟研究,2008,(06):84.

[16] 韓春紅.教師評價風格及認可程度對幼兒自我概念影響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5:1-4.

[17] 韓春紅.教師評價行為影響幼兒自我概念的形成[J].幼兒教育(教科版),2007,(03):46-48.

[18] 程志宏.關于幼兒自信心現狀及培養策略的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3,(7-8):88-90.

[19] 林舉卿.5歲~6歲學前兒童自控能力的調查與研究[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0,(07):28-30.

[20] 鄧賜平,桑標.幼兒的情緒認知發展及其與社會行為發展的關系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2,(01):6-9.

[21] 胡克祖,楊麗珠.幼兒好奇心結構教師評價模型驗證性因子分析[J].心理科學,2006 ,29(02):358-361.

[22] 連光利,王惠珊.幼兒社會性和情緒發展與行為問題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8,16(02):139-143.

[23] 李香玲.幼兒情商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 當代學前教育,2009,(04):13-15.

[24] 張建端.幼兒社會性和情緒發展現況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1244-1246.

[25]張勁松,孔克勤.幼兒情緒自我調控的相關因素[J].中國心理衛生志,2006,20(05):294-297.

[26] 郭俊彬,陳會昌. 幼兒社會技能問卷的初步編制及信效度檢驗[ 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8,22(05):323-326.

[27] 蘇玲. 幼兒社會技能評定表編制與技能表現現狀研究[ J]. 赤峰學院學報, 2009, 25(06):166-168.

[28] 周云鳳.淺談幼兒品德教育的多維評價策略[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12):128.

[29] 吳新穎,何長山.構建學前教育德育評價體系的思考[J]. 理論建設,2005, (04):37-39.

[30] 姚遠,樊宏宇.近20年學生品德測評研究的回顧[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01):103-107.

[31] 蘇林雁,羅學榮等.兒童自我意識量表的中國城市常模[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16(01):31-34.

[32] 楊莉君,康丹.2-3歲幼兒自我概念教師評定量表的編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3(02):103-107.

[33] 張元.4-6 歲幼兒同伴交往能力量表的編制[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8(01):42-44.

[34] 王惠珊,張建端等.中國城市幼兒情緒及社會性發展量表標準化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9,17(03):271-274.

[35] 張文瀾.兒童同伴關系評估方法析評[J].幼兒教育, 2003,(15):6-7.

[36] 王海梅.評價兒童社會技能的方法[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8,(05):59-61.

[37] 劉志紅,王琦.幼兒個性心理素質檔案的構建與思考[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5(04):50-53.

[38] 趙迎春,張勁松.兒童情緒認知評價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8,16(02):199-201.

[39] 陳斌斌,李丹.兒童親社會行為測量回顧與反思[J].心理研究,2009,2(02):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