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時間:2022-05-27 03:04:17
導語:農村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是伴隨我國現代化進程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而出現的一個特殊現象。其中,農村兒童群體尤其是留守兒童在缺乏經濟支持、父母關愛的條件下,由于其身心發展問題而作為一個弱勢群體逐漸成為社會熱議話題。應用心理學研究成果已經證明,心理健康與人的正常生活和身心成長都有很密切的關系,面對農村兒童這個群體,研究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探析其心理狀態形成的影響因素,分析這其中的作用關系,并以此為基礎,探索治理農村兒童心理問題的有效策略,對改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態,促進其健康、快樂成長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由吳雪文編著的《我國東部農村兒童健康服務模式探索》一書聚焦農村兒童這一群體,從應用心理學角度出發,以實證研究的方法梳理了農村兒童心理問題的成因,全面分析了各種影響因素對農村兒童心理的作用機制,以求探索出應對這一群體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策略,并展望了未來農村兒童的撫養模式。此書對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其他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具備一定的參閱價值。從整體看,全書主要呈現以下幾點特色。
1從專業心理學理論中溯源農村兒童心理問題產生的淵源
從近幾年頻繁出現的農村兒童的教育、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相關報道看,尤其是對農村留守兒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實意義不言自明。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要獲得解決,從研究人員的角度看,首先要從專業角度對兒童心理問題產生的機制作全面的剖析。作者分析了國內外關于兒童健康發展的研究現狀,點明了國內兒童健康模式研究的現實意義,并從心理學最經典的理論出發,將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放到心理學理論的場域下進行關照研究,分別從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理論、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理論、兒童發展心理學理論、團體動力學理論和增權理論體系出發,嘗試對兒童尤其是農村兒童心理問題作全面的理論分析驗證。作者并未就哪一派理論更符合兒童心理問題形成機制作出直接回答,而是客觀展現各種理論中得到學界普遍認可的部分,并就相關理論作進一步的深入分析,在做到客觀、理性的同時,也留給讀者一定的思考空間。
2實證案例分析農村兒童心理問題誘因與健康干預效果
農村兒童現實心理問題的產生是多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作者深刻認識到這一點,秉持對新研究領域的學術敬畏,以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從多個層面探究農村兒童心理問題的形成機制,以獲取最具說服力、最科學合理的研究結果。作者以浙江省溫嶺市農村留守兒童為分析對象,采用問卷調查、訪談調查等多樣的實證研究方法,對農村留守兒童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社會適應能力狀況和影響因素等進行了全面分析。該書在借鑒傳統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基礎上,頗具創新性地探析了家庭角色缺失、家庭教養方式以及家庭親密度三個因素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機制,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在環境適應方面,該書探討了兒童對環境產生適應障礙的具體表現,并給出了具體的心理調適辦法。在上述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作者進一步對溫嶺市農村留守兒童進行了健康干預的探索,從“干預前評估—干預中實施—干預后評估”全環節對健康干預進行案例分析,以期為后續農村兒童健康發展對策的提出提供實證支持。
3展望未來農村兒童的健康服務模式
在對浙江溫嶺農村兒童問題作全面、細致的探析,基本摸清當地兒童問題產生的動因之后,作者以解決問題的務實角度,進一步陳述了溫嶺市農村兒童健康發展促進體系建設現狀及問題,并將視角放寬到國內其他區域甚至國外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區域,希冀借助國內外各方的經驗分析來探索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辦法。作者認為,農村兒童問題的解決需要社會各方面協調一致、共同應對。政府層面,需要出臺相應的福利政策,以緩解農村兒童問題產生的根源,比如各地區政府協調聯動,制定相應策略,為農民工解決子女生活、上學的問題,從根源上鏟除農村兒童問題出現的條件。學校層面,應該積極發揮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作用,疏解農村兒童心理健康問題,保障其良好的心理狀態。社區層面,應該組成網格化系統,到戶解決兒童的生活心理健康問題。家庭作為與留守兒童關系最為密切的單位,應該全方位盡到第一監護人的職責,與社區、學校配合聯動,保障農村兒童心理健康。
作者:賈煒榮 單位: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設計心理學老年醫護產品設計探討
- 下一篇: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