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文化構建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08 09:15:00
導語:鄉村文化構建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鄉村和諧社會,經濟發展是基礎,文化建設是關鍵。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建設與快速發展的經濟和日益提高的物質生活水平相比明顯滯后,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完成和諧社會的目標不相適應。因而,增強鄉村文化建設,既是當前鄉村持續健康發展的必定要求,也是構建鄉村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下面從我鄉鄉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就如何增強我縣鄉村文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作初步討論。
一、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
鄉有鄉村戶數4449戶,人口15132人,目前我鄉沒有達標鄉鎮文化站1個,安排有專職的工作人員,全鄉基礎實現了農村文化活動有人組織,時事政策有人宣傳,文化市場有人管理的目標,村級文化活動場所不斷增加。全鄉目前12個行政村有6個村建有達標“農家書屋”和村級廣播室。每個“農家書屋”可供借閱的圖書、報刊雜志不少于3000種,配備了專門的書柜和閱覽桌椅等基礎設施,購置了電視、影碟機、電腦等設備,極大地豐富了農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為我縣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通過全民健身工程建設,有5個行政村建有健身器材和場地,每個村配有5-6個體育帶頭人,專門對群眾在體育鍛煉中進行帶頭和指導。目前,全鄉有19個民間管樂隊100人,數字電影放映隊1個3人,文化科技戶每村1-2戶帶頭人,民間藝人有41人,涉及的有唱山歌、民樂、美術、雕刻、講故事、道教、剪畫等多個行業。其中一名文化科技戶陳志安經過培養被評為市級民間藝人,給農村文化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前景和氛圍。
二、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1、對于農村文化建設認識不足,鄉在實現跨越發展,大力發展經濟建設地時候,存在經濟“硬指標”,文化“軟指標”的模糊觀念,對文化建設在農村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和諧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致使農村文化建設列不上地方的發展規劃,陣地壓縮,隊伍不穩,農村文化機構沒有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2、農村文化設施建設落后,由于經濟落后貧困的原因,“村村有文化活動場所”的目標未能實現,現有的農村文化設施面積大多不足,各種體育器材,娛樂設備有的過于老化,有的殘缺不全。如我鄉就沒有修建固定的影劇場。此外,各村的文化活動場所多設在村委會內部,而不是設在交通便利,沿街兩旁為廣大群眾服務。由于鄉屬于山區,人口稀少,居住分散,而文化活動場所和農家書屋設在固定的區域內,成了一部分人的專有活動室,難以發揮文化設施的重要作用,嚴重影響了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和人民群眾基礎權利的實現,這種現象的形成主要是地理位置的限制和經濟發展的落后,只有國家重視,縣、鄉政府要保證文化事業經費才能進一步改善農村文化事業。
3、文化站無化人,缺乏新文化。隨著發達城市的高速發展,城鄉差距不斷地拉大,逐漸形成了一種“下海”好經商的風氣,導致我鄉文化文藝人才和年青人的大量外流使我鄉的文藝人才出現嚴重匱乏。我鄉的文化工作人員不但沒有對口專業院校畢業的人才,而且有的身兼數職,無暇搞文化工作。和農村其他事業相比,文化工作相對清苦,做出的成績又很難得到及時的肯定,文化專干工作積極性不高,干勁不足。此外,鄉地處山區,青年人才的流逝和信息相對閉塞的原因,導致基層文化活動缺乏創意和創新,主要以文藝隊伍游行、送戲下鄉、花鼓戲等傳統文化活動為主,這些文化活動主要集中在重大節日時舉辦,不能經常性開展,文化活動普及不廣,內容形式單一,形成了幾年,基礎幾十年一貫制的格局,村級基層文化網點一年到頭也無文化活動開展,個別地方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方式是玩麻將、斗地主等。
4、文化建設缺乏監管和保護。民間文化藝術挖掘、整理力度不大。我鄉崇尚教育,重視文化,有悠久的地方傳統文化和深厚的群眾文化基礎,文化底蘊深厚,民間文化藝術形式多種多樣,豐富多彩。但由于對民間藝術重視不夠,發掘、整理力度不大,使一些珍貴藝術形式面臨斷代失傳的危險。如剪紙、繪畫、雕刻、根雕、舞蹈、花鼓戲、山歌、民樂、民間故事等藝術形式,沒有引起社會的關注,多是民間自行流傳,個人憑愛好進行學習和發展,沒能形成較好傳承,隨著時間的流失,這些珍貴的藝術形式很可能失傳,這樣將給我們帶來非常嚴重的損失。由于農村文化建設投入不足、文化資源匱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農村先進文化陣地難以充分發揮應有的活躍農村文化生活的作用。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影響在加深。一些封建的落后觀念在農村仍然很有市場。燒香拜佛、占卦算命、看風水等封建迷信活動仍然存在;打架斗毆、酗酒鬧事、聚眾賭博等違法亂紀事件時有發生。近年眾多的邪教之所以如此猖獗,就是因為我們該守住的文化陣地沒守住,該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積極傳播經濟、科學、文化知識,為廣大農民服務的文化陣地沒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對當前鄉農村文化建設的幾點具體建議
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加強領導、強化責任,提高領導干部對農村文化建設的認識。文化建設對經濟建設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我鄉黨委、政府和各村要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促使其快速發展,使之與經濟發展相協調。要把農村文化建設納入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當中去;納入議事日程;納入目標管理責任制;農村文化事業發展經費要納入政府財政預算。確保農村文化建設的各項目標、任務得以實施。只有這樣,農村文化建設才會得到應有的發展,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和農村文化建設面貌才能得到改善。
2、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盡快完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鄉財政應加大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積極爭取省、市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用3-5年的時間,使我鄉文化基礎設施有合理的布局和較大的改善。一是組織機制建設上,完善鄉文化站全面建設,并配有專職文化干部;為轄區內的各村文化活動室配兼職的管理人員,1—2戶文化科技中心戶。二是陣地隊伍建設上,鄉設有文化活動中心、圖書室(鄉公共圖書點覆蓋率達到100%)、文化文藝社團、電影放映點(隊);80%以上的村有文化活動室、文化科技中心戶、閱報欄、農家書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在鄉鎮基層中心和村級服務點設備配置、管理維護、服務規范達到驗收標準;鄉鎮建有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場所有專、兼職輔導員;80%以上的村聘有文化信息員、并建立了工作考核機制;鄉、村每年對專業、業余文化文藝隊伍培訓2次以上;各村建有多功能文化室及文化活動場所。三是文化活動開展情況,鄉文化站每年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不少于4次;鄉內文化科技戶每年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不少于12次。四是教育、體育、衛生、科技活動開展情況,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學生人均圖書達到小學5冊、初中10冊、高中25冊;校園周邊200米無網吧和歌舞廳及電子游戲廳;鄉鎮體育基礎設施達到80%;鄉每年舉辦一次以上大型群眾體育活動;每年開展有組織的群眾體育活動的村占到四分之一;村文化活動室、文化科技中心戶建有棋牌室并經常開展健康娛樂活動;鄉村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5%;鄉村醫療機構覆蓋率達到90%;鄉建有科技示范基地、信息服務平臺、科普陣地;文化科技中心戶每年開展3—5次科普活動。
3、要以人為本,引入競爭機制,促進農村文化人才隊伍建設。農村文化人才隊伍素質要得到真正的提高,必須要由有熱情有干勁的專業人才負責。對專職從事鄉文化站工作的人員,堅持競爭、聘用制度,嚴格考核,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充分發揮好為數不多的專職崗位人員的真正作用。要切實解決好這些人的編制和待遇問題,該挽留的挽留,該引進的引進,不斷的充實自己的力量。并通過這些專職人員組織農村文化活動骨干與民間藝人進行輔導和培訓,力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農村文化人才隊伍,努力實現人才隊伍的優化配置。
4、貼近群眾,積極引導創新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擴大農民群眾活動參與面。我們要遵循本地的民俗民風和生活習慣,有意識地引導農民群眾接受先進文化的價值取向,慎重而大膽地引導農村文化活動骨干,因地制宜創新農村文化活動形式,逐步拋棄丟掉帶有封建色彩的、落后愚昧的文化活動形式,形成有自己特點和地方特色農村藝術。堅持文化活動的文化性和方向性,使新的文化活動形式得到農民群眾的認同和共同參與。我們要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把黨的政策及時送進農村的千家萬戶;要唱響主旋律,堅決掃除黃、賭、毒、封建迷信等社會丑惡現象,把農村典型的好人好事搬上舞臺,讓農民自演自說,在娛樂中得到啟發、教育和鼓舞,為發展農村經濟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著重做好家庭文化建設。家庭文化是村落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大力開展家庭文化活動,形成農村講科學、講文化、講道德的新風尚。
5、注重抓好民間文化挖掘工作。充分利用這次全國第三次非物質文化普查的機會,要挖掘民間文化中對村民最具召喚力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把珍貴的文化遺產保留下來,并照顧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使農民群眾各得其所,體現出農村文化活動的科學性、群眾性,充分發揮農村文化寓教寓樂和宣傳教育的功能作用。
6、利用互聯網的輿論宣傳作用,發展建設新的文化陣地。互聯網這一新興的領域,已經成為我們思想文化教育工作的新陣地,我們要引起高度重視,并加以利用。在大學生村官的帶領下,要在全鄉上下廣泛興起應用信息技術的熱潮,提高計算機和網絡的普及應用程度,加強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加快信息化的建設步伐,有助于建設和諧文化,培養文化風尚,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有助于為農村城鎮化和農民逐漸走向城鎮提供文化保證,將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 上一篇:物價局專項檢查工作方案
- 下一篇:土地流轉促農業發展工作匯報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