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并購調研報告

時間:2022-04-01 02:30:00

導語:企業并購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并購調研報告

海爾集團(Haier)7月20日退出對美泰(Maytag)的并購,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8月2日退出對加州聯合石油(UNOCAL)的并購,兩起中國企業對美國企業的并購在不到半月之內先后夭折,不禁令人扼腕嘆息,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道路為什么這么蹣跚難行呢?

很多人在分析原因,也有言論為兩企業的退出高聲叫好,稱其是明智之舉,是企業走向成熟的表現。就筆者看來,首先要正視事實:我們失敗了。不管由于什么樣的主客觀原因導致最終退出,畢竟我們沒有完成既定目標,沒有實現通過并購大舉進入國際市場的發展戰略,商界看重的只是結果而非過程。其次,明智、成熟之類的褒獎之詞慎言,倘若認為在花掉大筆資金后的退出是明智成熟之舉,那么企業當初決定并購的行為該做何評價呢?兩起并購交易的失敗,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透射出的一些共同問題,卻啟示所有有意向進行跨國并購的中國企業認真反思。

啟示一:收購企業的所有制形式備受關注

海爾也好,中海油也好,都有國家資本的色彩。海爾雖然對外宣稱是一家集體企業,但其中的國有成也相當高;中海油更是國有控股的中央企業。美國作為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對私有制有一種天生的親切感,而對帶有國家血統的企業則戒備心理較重。

海爾和中海油都一再宣稱,并購是單純的企業行為,然而美國政府就是不這么看待,一定要分析出其中是否包含中國國家意志,并購行為是否是國家經濟戰略意圖的表現。

這種企業所有制引致的猜測和疑惑直接構成了并購的無形阻力。而一旦將企業行為與國家行為掛鉤,那么海爾和中海油的并購也就立刻上升為中國政府對美國資產的購買,從而使問題復雜化。復雜化的代價是并購交易成本的提高和成功率的降低,而這恰恰是企業最不期望發生的。

啟示二:中國敏感的經濟政治地位使跨國并購變數增多

中國不僅是經濟大國也是政治大國,發達國家既依賴中國這個最大的消費市場,同時也害怕中國的迅速崛起和壯大。這種矛盾心態驅使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對中國對外經濟行為高度關注和警惕。在美國政府有色眼鏡的觀察下,海爾的收購成了對美國標志性知名品牌的占有,中海油的收購則是對稀缺石油資源的瘋狂掠奪,以至白宮和國會紛紛介入開展調查,使得中國企業的并購地位變得十分尷尬。

美國政府將兩起并購案上升到政治高度既不是故弄玄虛也不是小題大做,而是其對華經濟和政治戰略意圖的生動展現。中國的能量和潛力太大了,美國政府始終將中國看作實力強大的經濟和政治競爭對手,中國在美國面前的戰略競爭意義越大,就越會影響到政客們如何看待中國投資,進而在具體行動上遏制中國企業的國際擴張。正如中海油在其宣布撤回收購要約的公開信中所說:“我們競購交易宣布后,在美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的反對聲音,甚至要取消或更改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多年來行之有效的程序,這實在令人遺憾,也有失公道。”

啟示三:以競購身份出現容易造成誤會

海爾和中海油的并購都屬于競購,也就是說,兩家中國企業都是在出售方已經與其他買家簽署初步協議之后中途介入參加競爭的,海爾的對手是RipplewoodHoldings牽頭的一個私人資本運營財團和惠而浦(Whirlpool),中海油的對手則是雪佛龍(Chevron)。買家到底是一家還是數家本無可厚非,那是市場行為的正常表現,但是細一思量就會發現:半路殺出的程咬金,多少會給外界造成一種搶別人嘴中之肉的不好印象,而這種錯覺往往會對企業形象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去年TCL和聯想的跨國并購,都是在不存在其他買家的情況下獲得成功的,雖然不能將其看作定式,但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啟示四:并購方式還不成熟

海爾和中海油的并購都是以現金收購目標企業的全部股份,而惠而浦的支付方式為股票和現金各一半,雪佛龍也是以現金加股票形式收購。

對比兩種截然不同的收購方式會發現,美國公司的手段技高一籌。以現金收購容易讓目標企業產生這樣的隱憂:全部資產不僅被買走了,而且今后自身在新的企業里也將失去發言權,不占有任何地位。從心理和經濟利益而言,現金收購對目標企業的打擊是最大的。反之,美國企業的現金加股票方式則顯得成熟老道,給與目標企業一定股份,仍讓其在新的企業里有一席之地。這種既溫和又照顧面子的做法,便于交易行為的接納和操作過程的商談。其實采取這種方式,中國企業是有成功先例的。TCL采取了讓目標企業以資產入股的方式,而聯想則以換股的形式完成了運作。

啟示五:跨國并購的公關工作有待加強

并購是多方面工作的綜合體,公關工作不可輕視。因為對外連絡和宣傳不到位極有可能形成外界對自身的誤解和偏見,從而使企業形象大打折扣。因此與目標企業、東道國政府、當地傳媒保持密切接觸和友好往來至關重要,而中國的企業在這方面卻先天不足。

例如,在美泰總部所在地曾傳言海爾在并購完成后,將把產品制造轉移到低成本的中國國內進行,結果遭到美泰員工的反對。這一傳言恰恰是當地一家媒體的,而起因是海爾此前曾冷落過該媒體。再如中海油,本來曾經一度與加州聯合石油接近達成并購協議,但后來還是失之交臂,原因是加州聯合石油拒絕為中海油積極游說美國國會,而雪佛龍的游說卻成功地激起了國會對中海油的反對情緒,以至于考慮動用一系列法律條款來推遲甚至破壞中海油完成交易,削弱中海油收購要約對加州聯合石油股東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