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發展改革思考
時間:2022-03-07 11:31:00
導語:縣域經濟發展改革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站在城市經濟和農村經濟的結合部,身處工業經濟與農業經濟的交匯點,縣域經濟歷來是各省加速崛起的必爭之地。省長王三運履新伊始,便一針見血地指出:“作為農業大省,大頭(縣域經濟)抓不好,區域協調發展就無從談起。”
近年來,我省在投入上加大力度,在體制上充分“松綁”,縣域經濟發展的戰車隆隆前進。自20*年起,縣域發展速度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縣域經濟出現“V”型大反轉,步入加速發展新階段。到去年,縣域生產總值4391.1億元,增長14.8%。
但不可否認,與發達省份相比,我省縣域經濟總量不大,發展不平衡,生產要素制約明顯。如何破瓶頸、越藩籬,實現縣域經濟更大發展,已成為安徽奮力崛起的關鍵。
加快工業化進程
縣域經濟,一度是安徽經濟發展的“短腿”。20*年,縣域經濟的主要指標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痛定思痛,在當年的全省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座談會上,我省明確提出,走工業強縣之路。
事實證明,工業強,則縣強;縣域強,則省強。
以肥西為例。該縣近年來主動融入江汽、格力等大企業分工協作體系,重點抓好汽車、機械、家電等支柱產業的配套加工業。工業強縣的發展理念,使該縣成為合肥首個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過百億的縣。在去年中國中部百強縣排行榜上,肥西縣在我省入圍的11個縣(市)中位居第一。
事實上,無論以寧國市為代表的內生工業經濟主導型,以肥西縣為代表的大城市經濟帶動型,以鳳臺縣為代表的資源性經濟加工型,及以蕪湖縣為代表的產業招商帶動型,我省的縣域龍頭,沒有一個不是工業化水平較高、擁有一批優勢企業的工業強縣。
數據顯示,去年全省縣域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31家,占全省的85.6%,工業增加值增長27.8%,比全省高6.1個百分點。隨著工業化的推進,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8.9誜38.6誜32.5,一產比重比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二產提高2.7個百分點。有關專家強調:“我省縣域經濟開始步入由農業主導向工業主導的重要轉型期。”
由此可見,在新的形勢下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必須要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促進傳統縣域經濟向現代縣域經濟轉變,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強縣,這是縣域突破的關節點之一。
目前全省61個縣中,只有21個是工業主導型縣。加快縣域經濟的工業化,就是要引導一些有條件的縣堅持以工業化為核心,在發展農業產業化、承接城市產業配套、發展產業集群等方面做文章。
無為,就是我省十強縣中發展產業集群的成功探路者。20*年,全縣12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入駐無為經濟開發區、無城、高溝三大工業園區的企業占85%;特種電纜產業成為全省縣域首個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已擁有企業180家,其中11家進入“中國電線電纜百強”。
提高市場化水平
“市場化程度已經成為衡量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主要標志,江浙也好、省內也好,發展水平高的縣,高就高在市場化水平上,市場配置資源能力強,走上了依靠市場和民間力量發展經濟的軌道,實現了政府營造環境、社會發展經濟的良性循環。”省長王三運曾在有關會議上強調。
省長之言喻意明顯:提高市場化程度,通過市場化途徑,破解發展中遇到的難題,是縣域經濟必須突破的又一個關節點。
縣級財政可用財力不足,工業投入資金不夠;金融部門對縣域經濟的支持力度有限,縣域企業融資困難的現象普遍存在……毋庸置疑,許多縣發展過程中都遭遇了資金瓶頸。據了解,去年我省縣域新增貸款187.8億元,僅占全省新增貸款的20.4%,遠低于縣域經濟占全省的比重。
如何突破諸如此類生產要素的制約?省統計局副局長張培勝說:“必須通過市場化途徑,解決發展難題。”
牢居十強縣榜單之首的寧國市,就寫活了“市場”文章,緩解了“融資難”困境,為加快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寧國中鼎和江南化工通過上市融資,募集資金總額達到7.7億元;飛達集團實施“股權融資”,引進資金2.8億元。去年11月,全省首家民營小額貸款公司——寧國江南匯豐小額信貸有限公司掛牌運營以來,已經為50家中小企業投放貸款3000萬元……
“一定要堅持市場取向,重視利用民間力量發展經濟,推進全民創業,搞活中小企業,擴大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兩個市場獲取和配置資源,以增量資源來盤活資源,以內部資源嫁接外部資源,不斷拓展縣域經濟發展空間。”這是我省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的對癥良藥。
營造更寬松環境
4月28日,省政府召開新聞會,宣布20*年我省縣域經濟發展呈現出速度加快、結構優化、動力增強、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成為全省科學發展、加速崛起的重要力量。
“這幾年,我省縣域經濟發展很快,勢頭很好,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一以貫之地重視縣域經濟、支持縣域經濟,出臺了許多好的政策措施。”省發改委綜合處副處長曹越方說。
20*年7月15日,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具體政策有27項,涉及擴大縣級政府管理權限、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務水平、改進建設用地管理、支持開發區建設、大力推動全民創業、加強組織領導等。
所有的政策,都在為縣域經濟發展營造更加寬松的環境。
以簡化項目審批程序、完善項目前期工作為突破口,省發改委加大了對縣域項目建設的支持;進一步支持縣域開發區建設,實現了縣縣都有開發區的目標。
實行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理順了省對縣財政分配關系,簡化了管理層次,提高了財政運行效率。“與全國其他省市相比,我省對縣的財政體制是最清晰、最規范的,也是直接、最有利的。”省財政廳有關人士介紹。
與此同時,我省還實施了系列財政扶持政策。2003年以來,省財政安排縣域工業園區貼息和獎勵資金3.9億元,直接帶動金融和社會資金投入近100億元;籌集安排縣域工業園區發展資金30億元。
為縣域經濟發展擠出空間,省國土資源廳近兩年共上報國務院、省政府批準建設用地56.5萬畝,特別是去年積極爭取國家直管計劃指標11.3萬畝。
在體制上為縣域松綁,是我省營造縣域發展環境的又一重大舉措。去年,我省選擇12個縣開展經濟社會管理擴權試點。改革成效已初步顯現:12個縣生產總值增長15.6%,比全省縣域高0.8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增長28.9%,比全省縣域高1.1個百分點。原先經濟較為落后的碭山縣、岳西縣財政收入分別增長48.4%和42.6%,分別提高23.9和24.5個百分點。
4月15日,省政府再次決定,增加蒙城等18個縣為第二批經濟社會管理擴權試點縣。短短一年時間,我省61個縣中,已有30個加入了擴權試點的行列。
隨著擴權試點縣的“擴軍”,強縣的號角越吹越響,安徽奮力崛起的身影,將更加引人注目。
- 上一篇:縣夏糧及畜牧生產形勢簡析
- 下一篇:縣農民增收中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