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民增收中問題分析
時間:2022-03-07 11:32:00
導語:縣農民增收中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民收入水平直接關系到農民生活質量,關系到農村社會的穩定,也決定著農村經濟發展的廣度和深度。近年來,農民收入增長遲緩已成為農業和農村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工作的焦點,作為一個擁有九億農民的大國,農民收入水平及其分配狀況直接關系擴大內需政策的落實,關系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度增長,關系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因此,穩定增加農民收入成為當前國民經濟增長的一個關鍵。近日,我們就當前制約我縣農民增收的主要因素,走訪了5個鄉鎮的鄉村干部和10個調查村的部分農戶,結果顯示,當前農民增收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農村市場體系不健全,農產品流通信息不暢、效益差,農業經營主要以家庭為單位、規模狹小、經營分散,要面向市場發展商品生產、捕捉市場信息成本很高,談判能力很低,基本上是價格的被動接受者。在一些地方,交通不便、信息不靈,農民不僅要冒自然風險,而且還要冒市場風險。董周鄉的黃背木耳20*年初商戶上門收購每公斤20元,而在20*年初每公斤14元也無人問津,種植戶收入大副減少。
二、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村消費品價格同時上漲,直接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侵蝕農民收入,農民種地成本相對增加。一是近年來,農資價格在不斷提高,特別是種子、化肥、農藥攀高不下,大大加重了農業生產成本,嚴重侵蝕了農民種地收益。據調查,目前魯山市場復合肥進價已達3000元/噸,較上年同期的1980元/噸上漲51%,價格創歷史新高,雖然供應量充足,但銷售量劇減;碳銨平均出廠價格為530元/噸,比去年同期價格440元/噸上漲了90元/噸,同比上漲20.45%。農藥等零售價格上漲約10%。二是由于農村生活消費品價格不斷上升,大大增加了農民生活必需品開支,影響了農民對生產的投入。20*年,我縣物價上漲了5.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明顯,僅此一項就拉動物價總水平上漲4.8個百分點,占今年物價漲幅的份額接近七成。同時農村雇工明顯漲價,有原來的15-20元,上漲到25-30元,一直到現在的35-50元,加大了農業成本。
三、收入結構不合理,制約農民增收。調查中發現,大部分農戶仍然以種植業為主,而且種植結構單一,最近幾年農民人均收入的來源和結構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其收入構成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種植農產品獲得的收入;二是非農業收入,即:從事或經營民營企業獲得的收入、外出打工得到的勞動報酬,以及家庭經營的第三產業得到的收入。近年來,農民從二三產業獲得的收入比重不斷上升:從1985年的3.4%上升到20*年的17.6%,增加了14個百分點。
四、農民文化素質低,農業科技成果得不到充分利用,制約了農民增收
農民科技文化、思想素質、勞動意識與脫貧致富奔小康和發展現代化農業的要求極不適應。突出表現為農業生產缺乏信心,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差。同時,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的思想較為嚴重,缺乏探索致富途徑、尋找致富項目的欲望,認為增加收入的出路就是外出打工,種地只要把莊稼種到地里就行了,這和發展現代化農業的要求極不適應。
不少農民受傳統文化影響比較深,小農意識比較強,小而全的經營方式沒有突破,大多數農民不愿或不敢嘗試先進科學技術,生產經營方式仍采取粗放式。這主要表現在:1.生產上先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其次才是增加收入。2.由于家庭聯產承包經營,人均耕地比較少,地塊不集中,生產規模小,不專業,資源利用率低;3.大部分農民生產經營手段比較落后,粗放式管理,缺少農作物新品種的應用、種植,對病蟲害、動物疫情的有效防控差,缺少相應的技術手段。這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對農產品多樣化、優質化的要求,大大制約了農民收入的增加。
五、資金缺乏也是制約農民發展生產增加收入的因素之一。調查中發現,有些農戶也想發展二、三產業,但因缺乏資金而不能如愿,只能靠種地、打工維持生活。
建議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著力解決農民致富過程中遇到的信息、技術、資金、意識等問題,為穩步推進魯山新農村建設作好服務。
- 上一篇:縣域經濟發展改革思考
- 下一篇:縣農民人均純收入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