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地方黨委領導方式的轉變
時間:2022-07-10 11:49:00
導語:淺談地方黨委領導方式的轉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黨委的領導,轉變領導方式,提高領導水平,是當前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的課題。筆者認為,在新形勢下,地方黨委要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提高領導工作水平。關鍵要實行以下幾方面轉變:
一、領導原則:從實行黨政企不分,大包大攬的高度“一元化”領導,轉變為總攬全局,突出中心,協調發展
我國的政體和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決定了我們的各項事業,各方面工作必須置于共產黨的領導之下。但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政治路線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指導下,黨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項事業的領導權責不清,黨委的領導職能取代了政府的行政職能和企業的經營行為,“事無大小一把抓”,指揮包攬一切,造成了黨政企不分的狀況,不僅妨礙了經濟建設,也削弱了黨的自身建設。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時期,各級黨委要領導好本地區改革、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必須摒棄舊的領導方式,做到總攬全局,突出中心,協調發展。總攬全局,就是要加強黨對各方面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地位;確保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在各地區、各部門能夠得到貫徹落實,促進各項工作;對改革、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大局要明了情況,把握方向,有駕馭能力,確保沿著社會主義的方向和道路前進。突出中心,黨委的工作重點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切工作都要圍繞這個中心,服從和服務這個中心。否則就會背離黨的基本路線,喪失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的領導權。協調發展,就是要在改革和發展中,協調和理順好各方面的關系,不斷解決前進中出現的新矛盾和新問題,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當前,在經濟體制轉換時期,地方黨委尤其要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系:一是改革、發展、穩定關系。作為發展中的國家和地區,必須把發展生產力放在第一位,要增強綜合國力和地方經濟實力,發展科技教育文化事業,改善人民生活,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歸根到底要靠發展才能解決。發展要依靠改革,通過建立新的經濟體制、管理體制和企業機制,才能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而發展和改革需要有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黨委要從全局把握好這三者關系,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深化改革,保持穩定,抓住機遇積極尋求發展,力爭地方經濟幾年躍上一個臺階。二是一、二、三產業的關系。在市場經濟中,由于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利益比較低,許多地方往往出現放棄農業和糧食生產而熱衷于發展二、三產業。農業是國家經濟的基礎,尤其在縣級基層,農村的面積、人口占絕大部分,農業、農村不穩,二、三產業也難以持續快速發展。因此,地方黨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農業和農村工作,在大力加強農業基礎的前提下,積極發展二、三產業。三是全局與局部的關系。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從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隨著權力和利益分配的調整,二者也會產生不少矛盾。地方黨委在處理這二者關系時,就要做到既服從大局,又要搞活局部,加快地方經濟的發展。比如在利益分配方面,我們既要在稅收、財政上繳等方面確保國家的利益,又要在收入中確定好地方和企業的比例,保持地方經濟和企業發展的活力,但絕不能靠偷稅漏稅、假冒偽劣、走私販私等違法亂紀行為來發財致富,損害國家利益。四是市場調節與計劃調節關系。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依靠市場調節作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但我們實行的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因而除了講求經濟效益,還要講求社會效益,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地方經濟發展要自覺接受國家產業政策、基建信貸規模、物價政策等計劃調節安排。
二、領導決策:從過去憑經驗、拍腦袋,轉變到從實際出發,按經濟規律辦事,講求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實效性、創造性
黨委實施領導的一項主要內容,就是進行工作決策。過去,我們黨在領導經濟建設中由于決策不當而造成重大失誤的教訓是不少的,如大煉鋼鐵,毀林開荒造“大寨田”,人工改河,推廣三季水稻等等。造成領導決策失誤的主要原因:一是不顧客觀規律和經濟規律,靠長官意志盲目決策;二是領導者素質不高,沒有堅持集體領導,個人說了算;三是在高度的計劃經濟體制下,上至飛機、導彈,下至鐵釘、火柴生產都由國家計劃安排,管得太多、統得太死,不管地方條件差異,導致地方黨委政府只能被動決策,奉命行事。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搞現代化建設,我們要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提高領導決策水平。新時期領導決策應體現這幾個特征:(1)民主性。決策要走群眾路線,集思廣益,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取其精華,在此基礎上由黨委集體研究作出決策。(2)科學性。要遵循客觀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特別是對經濟建設項目,要經過廣泛的市場、資源、資金、技術、人才諸要素的調查,反復進行科學論證,比較出最好的經濟規模、經營模式和經濟效益方案后,才能作出決策。(3)實效性。任何決策都要講求效益和效果。不搞形式主義,更不要為片面追求速度,貪圖“政績”而盲目決策,勞民傷財。(4)創造性。要善于把執行政策的原則性與工作的靈活性結合起來,把對上級負責與對人民群眾負責結合起來,以“三個有利于”為標準,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自己的工作方針和發展思路,創造性地工作,這樣才能開創工作的新局面。
新興縣委在工作實踐中,努力按照上述這些原則進行領導決策,確定自己的工作方針、目標和發展思路。新興縣是一個經濟不發達的山區縣,農業生產條件較好,土地、勞力、礦產、旅游等資源十分豐富,但由于基礎設施滯后,資源優勢無法轉變為經濟優勢,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地方財政日子拮緊,1990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只有10.97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僅4.86億元,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2078萬元。為了改變經濟發展的落后狀況,縣委在深入農村、企業進行大量的調查研究,召開各方面人士座談會聽取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穩定優化第一產業,大力發展第二產業,加速發展第三產業,堅持工業立縣,基礎設施先行”的工作方針和發展思路,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狠抓基礎設施投入,改善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交通方面,在全縣主干道實現柏油化的基礎上,投入近2億元擴建縣城至肇慶、縣城至佛山的兩大出口路段,成為一級和超二級水泥路;通訊方面,開通了國內外程控電話、移動電話和傳呼機;能源方面,新建了首期裝機容量1.2萬千瓦的火電廠一座和擴建了5000千瓦的水電站兩座,興建在建110千伏變電站2座、220千伏變電站1座,使投資環境得到較大改善。二是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三高”農業,形成八大商品基地,其中肉雞飼養發展迅猛,1995年上市量可達5500萬只,成為聞名全省的“養雞之鄉”。三是抓好工業老企業技術改造和上新項目,形成了不銹鋼制品、食品加工、建材、機械四大支柱產業。四是發揮本縣10多萬港澳臺同胞和華僑優勢,發展外向型經濟,興辦了200多家三資企業。五是建設好龍山溫泉旅游度假區,每年吸引游客60多萬人次。“八五”期間,盡管在國家的治理整頓和宏觀調控下,經濟發展仍然成為建國以來最快的時期。1995年工農業總產值38.88億元,比“七五”期末增長254.2%,其中工業產值30.52億元,比“七五”期末增長1.7倍,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8950萬元,比“七五”期末增長3.3倍。我們在實踐中深刻體會到,只有堅持從實際出發,科學決策,創造性工作,才能加快地方經濟的發展。
三、領導管理:從靠指令性計劃、行政手段為主的管理,轉變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主要運用經濟、法律手段,并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的綜合管理
1、進一步明確黨委、政府、企業各自的職能,理順三者之間的關系。黨委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領導管理,主要是通過在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方面實行政治領導,對重大經濟活動、重要經濟項目作出決策和工作部署實行間接管理。對經濟建設的正常運作和管理,主要由政府承擔,黨委不能取代政府職能,包攬一切,干預一切。政府作為經濟管理者,要改變傳統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由政府統一組織社會生產,直接管理企業,政企不分的狀況,將經濟管理職能轉到規劃經濟長期發展戰略,搞好經濟總量平衡和宏觀調控,引導生產力合理布局,促進結構優化,管理國有資產,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市場經濟發展環境上來。政府要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市場經濟,不直接投資經營企業和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投資主體和生產經營主體,要按照市場需求和利潤最大化的原則,組織生產,自主經營,自求發展。企業要自覺服從國家宏觀調控指導和遵守各項政策法規,但不能成為政府的附屬物。
2、黨委要花大力氣抓好改革,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新體制和企業機制。在改革與發展的實踐中,地方政府由于經濟建設任務較重,行政事務較多,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經濟發展與管理上;地方黨委要總攬全局,促進發展,就要花大力氣抓好改革,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新體制和企業新機制。根據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和五中全會精神,近期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目標任務是: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發育市場體制和轉變政府職能為重點,推進社會保障、住房制度和其他方面改革,進一步推進經濟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規范化、法制化,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3、培養和造就一批素質好,有活力,善經營的企業家隊伍。企業經營的好壞,關鍵在于經營者的素質和能力。地方黨委要發揮選擇和任用干部的職能作用,配備好企業的經營管理者。要將一些思想作風好,掌握市場經濟知識和現代科技知識,有經營管理能力和經驗,有朝氣活力的人選拔到企業領導崗位上來。要加強對企業經營者的教育、考察和培養,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機制和企業經營者的獎懲考核制度。企業黨組織要全力支持廠長經理的工作,確保其在企業經營管理的中心地位,并在企業經營方向,遵紀守法經營,維護國家、集體利益和職工權益方面起監督保證作用。
4、加快制定市場經濟的法律、法規,促進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的形成。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賴以建立和運作的基礎,培育和發展市場體系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我們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和本地經濟發展的需要,大力發展和培育商品市場、金融市場和土地、勞動力、生產資料、技術、信息等要素市場。與此同時,要抓緊制定和完善保障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有關法律、法規。
四、領導方法:從“一手硬、一手軟”轉變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通過抓好黨的建設、廉政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領導方針和領導方法,是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不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區別。各級黨委要始終不懈地堅持“兩手抓”。我們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領導者,首先要把自身建設好,要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教育,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體黨員干部的頭腦,學習市場經濟理論和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各級領導者的素質和領導水平,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堅強領導核心。要大力加強廉政建設,開展反腐敗斗爭,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廉潔自律,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懲治腐敗分子,糾正不正之風,建立黨內反腐保廉制度和公開監督制度,以優良的黨風推動社會風氣的好轉。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相輔相承、相互促進的。沒有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就失去發展的基礎和條件;而沒有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就缺乏豐富的內涵和前進的動力,就會走彎路。當前,我認為抓精神文明建設應突出幾個重點:一是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文化事業,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二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以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倫理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社會主義文明風氣;三是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和違法行為,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 上一篇:加強和改善地方黨委對經濟建設的領導
- 下一篇:論基層黨組織發展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