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和改善地方黨委對經濟建設的領導
時間:2022-07-10 11:48:00
導語:加強和改善地方黨委對經濟建設的領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和改善地方黨委對經濟建設的領導,不斷提高領導經濟工作的水平,是新時期黨的建設的重要課題,也是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大勝利的根本保證。
一、要深刻認識加強地方黨委對經濟建設領導的重要意義
第一,加強和改善黨委對經濟建設的領導,這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莊嚴使命決定的。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使命是什么?這就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沿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1995年9月中國共產黨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未來15年的主要奮斗目標和指導方針,以及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及李鵬總理就此所作的報告,根據《建議》精神,繪制了我國跨世紀的宏偉藍圖,展現了中國人民邁向21世紀的宏圖大略,使執政黨的重點成為國家的意志和政府工作的指針。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領導作用,同時也決定了我們黨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搞好經濟建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建設上來。通過這次轉移,我們黨和人民銳意改革,努力奮斗,整個國家煥發了勃勃生機,中華大地發生了歷史性的偉大變化。社會生產力獲得新的解放。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不斷鞏固。十一億人民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正在向小康邁進。我國經濟建設上了一個大臺階,人民生活上了個大臺階,綜合國力上了一個大臺階。在世界風云急劇變化的情況下,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經受住嚴峻的考驗,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因此,只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解決我們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所面臨的諸多矛盾和問題,才能保證政治、經濟、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只有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才能完成歷史賦予我們黨的歷史使命。
第二,加強和改善黨委對經濟建設的領導,是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需要。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指出,無產階級在上升為統治階級并剝奪剝削者后,必須“盡可能快的增加生產力的總量”。這是無產階級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所在。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生產力,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也必須依賴社會主義物質基礎的日益增強,使社會主義生產力得到巨大的發展。因此,無產階級政黨執政以后,必須把大力發展生產力,作為自己的根本任務,創造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在我國,只有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進一步改革開放,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大力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制度才能真正顯示出自己的優越性。經濟發展了,國家強大了,人民生活提高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會充分地顯示出來。
第三,加強和改善黨委對經濟建設的領導,是保證經濟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的需要。我們建設的現代化不是資本主義的現代化,而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我們的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在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上,同志鄭重提出領導干部要講政治的問題。在這之后的一段時間里,同志又幾次強調,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一定要講政治,要講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紀律、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這是因為我們所面臨的偉大艱巨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任務,需要強有力的政治保證。經濟建設需要政治保證,是由政治和經濟的關系決定的。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又反作用于經濟。在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中,凡屬重大的經濟問題,涉及全局,涉及長遠利益、根本利益的經濟問題,都具有政治意義。同時,又要看到,經濟的發展需要強有力的政治保證,需要從政治的高度和角度,從政權、政令、政策的角度處理好各種利益關系。政治和經濟的這種辯證關系,給我們兩個方面的啟示:一方面,經濟是基礎,解決中國的所有問題,歸根到底要靠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如果只是就經濟抓經濟,而不是從政治的高度和政治角度處理經濟問題,就可能使經濟的工作走上邪路,最終有害于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難以實現。正因為如此,我們把經濟建設確定為黨在新時期的中心任務、政治任務;把一心一意搞四化,視作當前“最大的政治”。同時,我們黨的基本路線又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作為保證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最根本的政治條件。因此,只有加強和改善黨委對經濟建設的領導,才能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
二、加強地方黨委在經濟建設中的領導地位所面臨的問題
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決定了各級黨委對所轄行政區內的政治、經濟、社會工作等負有政治領導職責,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加強黨委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是各級地方黨委職能的重大歷史性轉變。但在現實中,地方黨委在經濟建設中的領導地位還面臨諸多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黨委及領導成員不敢抓經濟工作。目前,仍然有些黨委及領導成員中存在著一些模糊認識和錯誤觀點,認為黨政分開就是黨委抓政治、政府抓經濟,黨委對經濟工作只能是間接領導,“黨委只能抓黨的建設,否則就是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這類錯誤認識導致了不能理直氣壯的抓經濟工作,對一些經濟工作的敏感問題和老大難的問題,能應付則應付,能繞過去則繞過去。其結果往往是,挺好的主意化泡了,挺好的機會誤過了。
第二,黨委及領導成員不愿抓經濟工作。主要是多年來由于黨委領導經濟建設的職責不夠明確、規范,在實際工作中難以把握,致使在不少方面黨政之間不協調。因此,黨委的領導成員對經濟工作過問不多,對關系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研究解決得也不夠,黨委和經濟工作的距離越來越大,久而久之,自然也就失去了抓經濟工作的主動權。而一些政府工作的同志不尊重黨委的意見,甚至把黨委撇在一邊,許多重大問題不向黨委請示、匯報,擅自行事,給本地工作帶來不利影響。這種狀況,程度不同地削弱了黨委對經濟工作的領導,而且成為不少黨政領導班子之間關系緊張的重要原因。
第三,黨委及領導成員不會抓經濟工作。主要是指黨委在領導經濟建設方面存在不適應狀況。大致有這樣幾個問題:一是思維方式封閉滯后,影響了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經濟,一些領導班子成員思維方式還停留在舊窠臼中,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往往碰壁受挫。二是知識專業結構不合理,制約了對經濟工作的領導。雖然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大多已具備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但不少是近幾年進修補學的文憑,大部分是文史哲和理工科專業的,而經濟和管理專業的比較少。此外,黨委領導班子成員所熟悉的主要還是計劃經濟那一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他們仍然是一塊涉足未深的陌生領域,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踐經驗與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還存在相當的差距。三是領導方法呆板、單一,延緩了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主要是只注重一般號召、布置任務,而在具體指導、督促落實上做得不夠。一些好的規劃、方案、政策雖出臺了,但收效不大。另一種情況是總結經驗、思考研究不夠,找不出經濟工作規律,工作很被動。
上述問題的存在,究其原因,從根本上來說,仍然是“左”的影響在作怪。盡管現在談“資”色變的人不多了,但不少人對發展商品經濟仍心存疑慮,總覺得商品經濟與資本主義有某種血緣關系。認為生而論道、空談口號,要比到商品經濟的大海里去游泳保險得多,寧“左”勿右的思想仍在這些人的潛意識里產生著作用。其次,對黨的基本路線理解不深,認識不高,把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割裂開來,對立起來,認為黨委是抓政治的,經濟建設是政府的事,對經濟建設就是當前最大的政治這一問題認識不明確。其三,思想保守,求穩怕亂,沒有創新意識和冒險精神。一些同志在理論上也贊成改革開放,但一涉及改革的具體問題就猶豫不決,提不出具體的主張。有些人的思想與形勢發展的要求還相距甚遠,老是讓形勢推著走。
三、切實加強地方黨委在經濟建設中的領導地位,充分發揮地方黨委在經濟建設中的領導作用
(一)端正工作指導思想,把領導經濟建設作為黨委的中心工作抓緊抓好。地方黨委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全面推進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這就是地方黨委領導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實踐已經并將繼續證明,黨的基本路線是完全正確的,始終不渝地堅持執行這條路線,是我們的事業經受風險考驗,順利達到遠大目標的最可靠保證,也是我們實現“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最可靠保證。因此,地方黨委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既是黨的基本路線的內在要求,也是地方黨委義不容辭的職責。地方黨委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不抓或抓不緊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就是最大的失職。
地方黨委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領導好經濟建設,當前有一些思想認識問題必須解決。主要是要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經濟和政治的關系。經濟是政治的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二者是辯證的統一。搞好經濟建設,實現“四個”現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我們的現代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經濟與政治兩者有機的統一起來。二是經濟建設與黨政分開的關系。黨政分開只是把黨同政府的具體職能分開,改變過去黨委包攬一切行政事務的現象,目的是使黨從具體事務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抓大政方針,從而加強黨的領導,改善黨的領導,而決不是從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地位上撤下來。我們黨是執政黨,理所當然要領導整個國家,包括領導政府,領導經濟建設。這是毫無疑義的。三是經濟建設與黨自身建設的關系。任何一個黨都不是為了自身存在而進行自身建設的,都是為實現其政治路線、政治綱領服務的。黨不能脫離現實的斗爭去搞自身建設,在現階段尤其不能脫離經濟建設這個決定著中國前途命運的偉大事業。相反,黨的自身建設必須緊緊圍繞黨的基本路線來進行。
(二)科學規范地方黨委在經濟建設中的職能,充分發揮地方黨委在領導經濟建設中的作用。綜合各地的成功做法,黨委在經濟工作中的具體職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決策職能。決策職能的實現是黨委對經濟工作領導關鍵。在基本路線和大政方針確定的情況下,黨委還必須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經濟領域中的重大問題,如本地經濟發展計劃,本地財政的預算和決算,經濟建設的資金投向,重大建設項目的確定,產業、產品及企業結構的調整,經濟突發事件的處理等做出總體決策。
2、貫徹職能。貫徹職能是黨委領導經濟工作的基本手段。只有發揮好貫徹職能,黨委對經濟工作的總體決策才能付諸實施,轉化成一項項具體經濟活動。貫徹職能主要包括:有效地貫徹執行黨委對經濟工作的指導方針;用好用活現有的政策措施,在執行政策中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把各項方針政策具體化,提出具體的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措施和辦法;及時總結經驗,試驗和探索加快經濟建設的新路子,為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活力。
3、保證職能。保證職能是黨委領導經濟的重要手段。黨委的各項工作都為經濟建設搞好服務,才能保證和落實黨委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目前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保證:一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教育,維護社會政治的穩定,為經濟建設提供政治保證;二是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選拔培養大批適應經濟建設的德才兼備的干部,為經濟建設提供組織保證;三是深入地宣傳和學習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統一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為經濟建設提供思想保證。
4、協調職能。協調職能是黨委領導經濟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黨委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不是直接干預和指揮經濟工作,更不是包辦和取代各種機構的職能,而是把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協調各方面的關系,發揮各種組織的職能作用,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全黨、全社會抓經濟的合力。
5、監督職能。監督職能是黨委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保證經濟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通過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和群眾組織的作用,加強對經濟工作和經濟活動中各個環節的民主監督;通過完善紀檢、監察、工商、審計等機構的職能,加強對經濟部門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條規、法令的監督。
(三)改進黨委領導經濟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領導藝術和領導水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其中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這就要求我們改變過去單純依靠行政手段領導經濟的做法,而代之以主要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這是地方黨委對經濟工作領導的一個重大變化。
提高對經濟建設的領導水平,從目前來說,首要的是應該把思想路線搞對頭,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統一,多一點辯證法,克服形而上學和片面性。為此,地方黨委領導成員必須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特別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領導水平是多方面知識在實踐中轉化為能力的表現。領導成員不僅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還要學習市場經濟、科技和管理知識,學習領導科學和領導藝術,改變目前黨委領導班子成員中存在的知識面窄、領導方法一般化的狀況,使更多的同志由經濟工作的外行轉為內行,以取得領導經濟建設更多的發言權和主動權。
四、選準用好干部,優化領導班子結構,加強地方黨委領導班子建設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需要動員方方面面共同為之奮斗,而其中最關鍵的是各級黨委領導班子是否團結有力,真正做到指導思想明確,一切服從、服務于經濟建設。這是關系到貫徹落實黨的政治路線的組織保證問題,事關重大。因此,一定要把黨委領導班子配強配好。要按照黨的基本路線的要求,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大膽地把能夠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積極帶領群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績突出,群眾擁護的干部選拔到黨委領導班子中來。
要改善黨委領導班子結構,提高領導班子的整體功能,使其從整體上同總攬政治經濟全局,全面履行領導經濟工作職能相適應。從目前地方黨委領導班子的狀況看,最主要的是要注重向地方黨委領導班子中充實熟悉經濟工作的干部,提高領導班子中懂得經濟工作的成員比例。因此,要根據本地的不同經濟結構、不同經濟發展重點,選拔能夠適應當地經濟建設的干部進黨委領導班子,使領導班子駕馭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人選上首先得到保證,要特別注意選拔、配備和相對穩定熟悉經濟工作全局的黨委書記。
要逐步增加黨委和政府領導成員交叉的人數,從而加大黨委領導班子對經濟工作決策的力度。增加領導班子中政府的領導成員,總的要求是逐步改變班子人員結構形式,使領導成員有包容較大的經濟代表性,體現黨委對經濟工作更為科學、更為民主的決策和領導。黨政領導交叉任職增多,并不影響黨委和政府在權力運行上的各自的行為過程,由于黨委領導班子組成人員大多數具有領導政治、經濟工作的雙重身份,從而增強了經濟決策的科學性及實施決策的協同能力,這最終是有利于增強地方黨委總攬經濟工作全局的能力的。
- 上一篇: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的指南報告
- 下一篇:淺談地方黨委領導方式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