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發展理論范文
時間:2024-01-17 17:53: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區域發展理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區域經濟是指一定區域范圍內的經濟活動。統籌區域經濟,促進地區協調發展,縮小區域間的發展差距,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則。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區都有很大發展,但地區發展的差距也在不斷擴大。統籌區域發展,縮小區域間的發展差距,不但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不僅關系現在化建設的全局,也關系社會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此外,協調發展理論經歷了新古典經濟學的區域均衡增長理論、區域非均衡增長理論兩個階段,我國的區域經濟理論也經歷了均衡發展、不均衡發展到協調發展的演變歷程。據此,研究從理論基礎、內涵、測度對國內外相關的區域協調發展理論進行簡單梳理。
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內涵
學者從不同研究內容和視角,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理解各有側重。主要有以下四種觀點:一是發展過程論。張敦富、覃成林(2001)認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指區域之間在經濟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賴日益加深、發展上關聯互動的過程。張可云(2007)認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在區域經濟發展非均衡過程中不斷追求區域間的相對平衡和動態協調的過程。二是過程狀態論。蔣清海(1995)認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指在各區域對內對外開放的條件下,各區域間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適應、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狀態和過程,形成決定這種狀態和過程的內在穩定的運行機制。三是發展模式論。高志剛((2002)認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指在國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主要是從效率與均衡的角度考慮的,既不同于均衡發展,也不同于非均衡發展的一種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它具有四個鮮明的特點:首先強調效率與公平兼顧,其次強調適度傾斜和重點發展,第三強調優勢互補,第四強調共同發展。
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理論基礎
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是一個歷史問題,也是一個現實問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協調發展理論經歷了新古典經濟學的區域均衡增長理論、區域非均衡增長理論,包括增長極理論,不平衡增長理論、中心理論、倒U型假說、區域經濟發展梯度轉移理論等。
1.區域經濟均衡增長理論
新古典經濟學的區域均衡增長理論基于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邊際報酬遞減的假定,認為完全競爭的市場機制會驅動要素合理流轉和配置,實現區域間要素價格的趨同,達到區域平衡發展,區際非均衡狀態的發生只會是暫時的,如果長期存在,一定是完全競爭的條件未得到充分滿足,從而妨礙了要素的跨區域流動。
2.區域經濟非均衡增長理論
佩魯(1950)提出了“增長極理論”,認為經濟增長通常是從一個或數個“增長中心”赫希曼(1958)提出“核心―邊緣理論”和“聯系效應理論”,認為增長在區際間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地區和邊緣地區的聯系既有有利的“涓滴效應”,美國經濟學家弗農(1966)提出“工業生產生命周期理論”,并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區域經濟梯度推移論”。
3.區域經濟階段發展理論
美國經濟學家胡佛和費雪(1949)認為區域經濟增長都存在著“標準階段次序”,即自給自足、鄉村工業崛起、農業結構轉換、工業化、服務業輸出五個階段。美國經濟學家羅斯托的“地區發展階段理論”指出所有國家從不發達到發達都要經歷傳統社會、為起飛準備條件、起飛、趨于成熟、大規模消費、追求生活質量等階段,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地區應該選擇不同的主導產業。
三、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研究演變
改革開放前,傳統生產力布局理論以及經典作家關于平衡發展的思想支配著我國區域經濟理論,因此,使我國區域經濟理論主要是區域均衡發展理論。到了20世紀80年代,從提高效率的角度出發,理論上形成了區域重點發展論。這一時期,影響最大的是夏禹龍、馮之浚提出的梯度理論。后來,由于區域差距的不斷擴大,為緩解東西差距,學者們又陸續提出T字型發展理論、二型布局理論等所謂的“區域發展中性論”。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理論界對區域發展問題的研究又進入了區域協調發展的新階段。魏后凱(1995)提出了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指出區域經濟的非均衡發展是欠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必經階段,但國民經濟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地區、各產業的發展需要保持協調;曾坤生(2000)的區域經濟動態協調發展觀也體現了在發展中求協調,注意適時、適地、適度支持某些地區和產業優先發展,以達到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的思想。顏鵬飛、闕偉成(2004)立足增長極理論,論述了區域協調型增長極對于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意義。蘭肇華(2005)認為產業集群理論應該是指導我國區域非均衡協調發展的理論選擇。
參考文獻:
[1]劉楷.中國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及變動效益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1998
[2]張其仔,郭朝先,白玫.協調保增長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關系的產業政策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9
[3]Millan JA,Aldaz N. Efficiency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Intertemporal Intersectoral DEA [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04
篇2
關鍵詞:協同;區域旅游產業;西北地區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161(2007)02-0092-04
1.基于協同理論的區域旅游產業的發展
伴隨著傳統工業經濟時代向新經濟時代的轉變,旅游地之間已不再是一個一方受益一方受損的“零和游戲”(Zero-Sum game),而是雙方獲益的“正和游戲”(Positive-Sum game)[1]。一個旅游地競爭力的提高并不以犧牲另一個旅游地為代價。旅游地之間的競爭也正在由對抗性競爭逐步演進為寬容性競爭,最后轉化為合作性競爭。國內各個區域在旅游產業向縱深層次發展過程中也逐漸認識到,競爭和效率不是正比關系,只有協同有序發展才能保證整個行業的高效率。近年來,長三角旅游協作區、泛珠三角旅游協作區、環渤海旅游協作區等旅游協作組織紛紛建立,以期通過在資源、產品、營銷、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實現區域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什么是區域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協同發展需具備哪些條件以及如何實現區域的協同發展,本文將對這些問題展開探討。
1.1 區域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理論基礎
協同理論源于希臘文Synergetic,意指關于“合作的科學”。最早是1977年原西德理論物理學家哈肯在總結了他對平衡系統在時間和空間方面有序問題長期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的[2],與耗散結構論、突變論一起被稱為“新三論”。協同理論認為,任何一個系統都是由大量的子系統組成的,系統的整體行為取決于系統內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當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較大,而其獨立性較小時,系統的整體在宏觀上顯示出結構特征,這樣的系統是有序的。反之,當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較小,使子系統的獨立性占主導地位時,他們便處于雜亂無章的“熱運動”狀態,使系統在宏觀上沒有一個穩定的結構,這樣的系統是無序的。簡言之,即“協同導致有序”。在系統由無序狀態向有序狀態的轉變中,時間結構或空間結構在宏觀尺度上以自組織的形式產生出來。協同理論抓住了不同系統在臨界過程中的共同特征,大大加深了我們對于系統演化的內部機制的認識,因此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
基于協同理論以及旅游產業的綜合性和關聯性特點,筆者認為區域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既包括區域內不同旅游地之間的橫向協同,也包括構成旅游產業的各產業要素之間的縱向協同以及旅游地和旅游產業要素之間的混合協同。
1.2 區域旅游產業協同發展需具備的條件
根據協同理論的基本觀點以及旅游產業的特征,筆者認為區域旅游產業要實現協同需要具備以下條件:(1)進行協同發展的區域應具有地理空間上的臨近性和社會文化屬性、風俗習慣的相同或相似性特征;(2)區域內應有十分豐富的旅游資源,且這些旅游資源應具有相似性或互補性以及空間上的臨近性或聯系的便利性等特征;(3)區域內各地域之間以及與外界區域系統之間應有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聯系,旅游產業之間應有資源、市場、勞動力等產業構成要素上的聯系以及服務設施、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合作;(4)區域內各旅游主體,包括政府、旅行社、飯店,景區等應有產業協同發展的意愿,并為實現區域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創造條件;(5)推進區域內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可以從較小的區域和易協同發展的區域入手,抓住有利時機,確定協同發展的要點,明確各主體的責任和義務。待取得初步成效后,逐步擴大協同發展的領域,進而擴大到整個區域。
1.3 區域旅游產業協同發展實現的方式
哈肯認為:“協同性是指一個開放系統內部各要素或子系統之間協調同步發展的非線性作用的特性。在一個復雜的系統里從無序到有序的進程取決于序參量之間的競爭和協同”。序參量作為一個抽象概念,感覺變化莫測,最簡單的測定辦法是,如果某個參量在系統演化過程中從無到有,能夠指示出新結構的形成,那么它就是序參量,即競爭中矛盾的交點。系統的序參量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多個序參量之間可能存在競爭和合作,以及由競爭協同帶來的系統演化[3]。
根據這一理論,筆者認為區域旅游產業由各自為政、無序競爭、重復建設、盲目發展等混沌狀態走向有序健康發展的協同狀態需具備以下幾個序參量,也即區域旅游產業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實現整體協同發展:
1.3.1 通過區域旅游資源的分類整合獲取協同效應。區域旅游資源的分類整合就是要打破行政區劃界限,根據區域內不同區塊旅游資源的獨特稟賦和市場需求進行恰當的類型定位和重新組合,形成若干個差異明顯、互補性強的類型化旅游板塊。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各板塊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優化配置,強化各板塊的類型特色。旅游資源分類整合以及資源的潛價值分析是旅游產品設計和生產的必要前提。在資源的分類整合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關鍵問題:首先,對區域內的旅游資源進行全面的普查,對資源的特點和類型進行詳細的分類和匯總,在認真分析客源市場旅游消費者偏好的情況下,整合旅游資源,劃分類型板塊;其次,在分類整合的過程中引入區域旅游產業整體發展的理念,避免為了局部利益的盲目開發、重復建設;再次,分類整合的重點是為了區域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優化整合,是在更大區域范圍內進行分類整合,因此要抓住分類整合的重點;最后,區域旅游產業發展中的資源分類整合要考慮重點依托中心城市,城市是旅游業發展的起點,通過資源的分類整合,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充分發揮區域內旅游資源的整體效應和互補效應;通過資源的分類整合強化區域旅游主題,使得區域旅游形象更加鮮明;通過資源的分類整合增強區域整體實力,提升旅游產業競爭力;通過資源的分類整合約束惡性競爭,優化區域旅游產業發展環境。
1.3.2 通過旅游產品品牌戰略的實施獲取協同效應。區域旅游產品品牌戰略就是在旅游資源分類整合的基礎之上,圍繞區域旅游產業發展的戰略經營目標,制定旅游產品品牌發展目標和戰略實施步驟。品牌戰略有別于靠宣傳推動的品牌推廣策略,它能指明旅游產品生產者及其產品的價值方向。區域旅游產品品牌戰略的實施需要經過以下三個步驟:首先,站在戰略層面上選擇要重點建設的旗幟品牌。旗幟品牌是在區域內眾多旅游品牌當中選擇具有高度品牌價值、高度品牌美譽度和認可度的優勢品牌。其選擇受旅游資源的現實和潛在開發條件、資源的相對壟斷程度及旅游市場偏好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應根據區域的現實情況,選擇不但能為旅游者帶來較高的旅游效價比,而且能為區域內各級政府和微觀企業組織帶來良好經濟效益的旗幟品牌。如“陽光、沙灘、碧?!彼坍嫷牡锰飒毢竦臒釒Шu風光特色即為海南省的旗幟品牌。其次,要站在戰略層面上將所選定的旗幟品牌扶植并打造成為區域旅游產業的強勢品牌。為此,政府在品牌的建設過程中要在資金、政策和技術等方面給予傾斜和支持,如加大品牌建設和宣傳的資金投入、支持區域內人才的合理流動以及不斷完善品牌發展過程中所重點依托的基礎設施。通過政府和企業的不斷努力將旗幟品牌打造成為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最后,通過旗幟品牌的“擴散效應”不斷帶動其他品牌的建設和發展,從而促進構成旅游產業的各要素不斷向著有利于產業發展的方向流動,達到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最終促進產業的協同發展。
1.3.3通過建立和完善營銷宣傳系統獲取協同效應。旅游產業及其產品的市場結構具有強烈的壟斷競爭性質,當區域旅游產業及產品結構和總量與市場規模在經濟技術層面上相互適應后,現實市場的形成與區域旅游產業目標的實現便取決于區域旅游產業推廣與產品形象的推廣,取決于這一形象與客源國(地)目標市場或顧客的信息對稱水平[4]。作為壟斷競爭性質的旅游產品具有很高的廣告彈性,所以產業區域形象推廣和產品營銷推廣是非常重要的市場培育和開拓環節。因此,區域要想獲得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營銷宣傳系統。營銷宣傳系統的建立和完善應注意以下問題:首先,區域旅游產業形象的推廣主體是雙重的,在政府的產業形象推廣中也涵蓋了主要的核心的產品推廣,但由于區域旅游產業形象的整體性質,它不可能涵蓋所有的區域旅游產品,所以區域旅游產品的另一營銷主體應是微觀組織即旅行社、飯店等旅游企業。其次,在政府和企業的營銷過程中應注重廣告模式的創新,廣告的類型應是旅游產品品牌和推廣性質的廣告,它是造就差異性消費市場從而造就壟斷競爭市場結構的重要基礎,它是區域旅游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重要推力。再次,政府和微觀組織要有預見性地進行宣傳營銷,使旅游地的生命周期處在不斷的上升過程中而不至于過早地進入衰退期。最后,建立必要的行為約束機制,使得區域內各級政府和微觀組織對本區域旅游產業形象和產品的宣傳營銷趨于同步和一致,這樣有利于統一的旅游產業形象的建立,有利于加深潛在旅游者對本區域的印象從而促使他們做出出游決策。
1.3.4通過進一步完善支撐系統獲取協同效應。旅游產業由于其自身的強關聯性特點使得區域旅游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交通、設施、政策、人力資源等要素所構成的支撐系統的協同發展。首先,要不斷完善旅游產業所重點依托的基礎設施,特別要實現交通系統在地表空間的無縫銜接,建立多層次、網絡型的交通體系。交通系統的建設要以城市為中心,不斷完善中心城市內各景區之間的交通銜接;之后要從線和面上拓展,既要完善中心城市與較次一級旅游城市之間的交通系統,又要不斷加強城鎮體系中的中小城市的交通建設,強化城鎮體系中的交通薄弱環節,進一步拓展區域旅游產業的地域范圍和旅游經濟輻射面。其次,要實現政府政策、組織和管理等方面的協同。避免由于區域政府之間決策多元化帶來的區域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的不協同;避免區域政府之間的區域利益追求而導致的區域內不同行政區短期行為的不協同。再次,在人力資源建設方面,特別是在服務人員的培訓方面,要加強區域內旅游教育培訓部門的工作交流,逐步形成職業培訓的統一標準和內容,協同開展各類旅游業務培訓工作,商議建立合理的市場化流動機制,促進旅游專業人才的柔性流動。除此之外,可圍繞區域旅游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邀請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不定期地開展各類專業研討活動等。最后,與旅游產業高度相關的其它組織的發育水平、其他行業與旅游產業發展的協同程度直接影響旅游者在本區域的旅游交易率,因此也要注重關聯產業的發展,如:建筑業、郵電通訊業和金融保險業的發展。
2. 案例分析:西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現狀及其戰略發展建議
2.1 西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現狀
西北地區是指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等3省2區所組成,土地面積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32.20%,人口總數占全國人口的7.27%(2000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所劃分的7大經濟區域中土地面積最廣,人口數量最少的一區[5]。這一地區有非常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但同沿海發達地區相比,西北地區旅游開發總體起步較晚。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近年來全國區域旅游協作大環境的影響,西北地區也相繼建立旅游協作區和旅游風情聯合會等組織來促進本區域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在旅游資源開發、產品建設和線路設計方面通力合作,產業協同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1)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開發以絲綢之路為主軸,依托亞歐大陸橋,基本形成了東西延伸、南北輻射的發展格局。經過國家和五省區的大力開發建設與宣傳促銷,絲綢之路沿線景區景點和配套服務設施日臻完善,已成為中國眾多旅游產品中一條較為成熟和極具招徠力的旅游線路。與此同時國家和五省區旅游局又依托亞歐大陸橋為主軸,精心規劃設計和推出了向南北兩翼輻射的富有西北特色的分支專題旅游線路。絲綢之路沿線已經成為我國距離最長、形象突出、輻射面廣和吸引力強的一條旅游帶。(2)旅游熱點高度集中在西安、蘭州、烏魯木齊、西寧、銀川等5個城市及其附近地區,并圍繞這5個城市形成了關中、黃河干流上游、河西走廊西部、北疆中部、南疆西南部等五個功能比較齊全的特色旅游區。在這些旅游區旅游產業發展的要素基本配套、接待能力初具規模,成為西北地區旅游產業發展的增長點。(3)問題:在旅游資源方面,由于旅游熱點過于集中,許多品位絕佳、質量高超的旅游資源還沒有開發,出現了一種優質的資源和落后的效益同時存在的現象[6];在旅游品牌建設方面,基本上形成了以“絲綢之路”文化為核心價值的旅游品牌,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協同,未將其打造成為區域旅游產業發展的強勢品牌;未建立營銷宣傳系統,各省份存在各自為戰的局面,沒有形成十分鮮明的旅游產業和產品形象;區域旅游空間建設落后,全區未能形成快捷暢通的現代立體交通網絡,可進入性較差。
2.2 西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戰略建議
2.2.1建立專門的區域管理機構。由政府主導建立專門的區域管理機構來促進區域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管理機構要形成強有力的工作推進機制,協調相關部門的統一行動;要獨立擁有行政、財政、稅收等方面的權力,能夠有效地解決西北五省區在產業協同發展過程所遇到的無序發展、資金不足等問題;同時,管理機構應配合西北五省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現狀,出臺相應的旅游法規,為各級政府和旅游企業的活動提供一個行為規范,為區域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個規范的法律環境;要建立起有效的監督和評價機制,對各區域在資源整合、品牌建設和營銷等方面的行動是否協同一致、是否有利于區域旅游產業的發展進行有效的監督,同時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2.2.2 實施品牌戰略,加快品牌建設
以西安、蘭州、烏魯木齊、西寧、銀川等五個交通條件、服務設施和服務功能比較完備的省會城市為中心,以隴海―蘭新鐵路為主要軸線,選擇秦始皇陵兵馬俑、敦煌莫高窟、陜甘寧萬里長城和“絲綢之路”開發時間較早、海內外美譽度和認可度較高、市場壟斷程度較強的旅游產品作為旗幟品牌,政府和旅游企業要花大力氣對其進行深度開發和向外推介,努力將其扶植和打造成為區域旅游產業發展的強勢品牌和旅游經濟的增長極。通過強勢品牌的“擴散效應”帶動生態旅游產品、軟探險旅游產品、科學考察旅游產品、登山旅游產品的開發建設和陜甘寧旅游圈、古絲綢之路旅游圈、西寧旅游圈和烏魯木齊旅游圈旅游產業的發展。最終形成以旅游中心城市為核心、旅游集散地為節點、旗幟旅游品牌為支點、專題和特色旅游熱線為紐帶,聯合開發協同發展的旅游產業帶和旅游產業網。
2.2.3 建立完善營銷系統。考慮成立專門的營銷機構;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要求各級政府加大對旅游產業和產品的營銷宣傳投資;統一參加大型國際國內交易會和博覽會,統一布展;統一組織大型促銷活動,樹立西北地區旅游產業的整體形象;統一向外推介區內的旗幟旅游品牌和精品旅游線路;統一制作旅游宣傳品,提升旅游宣傳品的質量,讓大西北的旅游產業形象深入人心。
2.2.4 加快現代立體化交通網絡建設。在公路交通方面,要以西安、蘭州、烏魯木齊、西寧、銀川等5個城市為中心,建立和完善西北地區主要旅游區、旅游亞區和旅游城市之間的公路網絡,同時還要加快旅游公路沿線旅游休息站的建設;在鐵路方面,可根據西北地區土地面積遼闊、資源分布稀疏、景點間距大等特點,西北地區各省市領導以及鐵路部門應通力合作、加強協商,可考慮增開“西部之星”旅游專列[7]。旅游專列的設計要依托現有的旅游資源,利用現有的隴海、蘭新、包蘭、蘭青、寶中、南疆等鐵路,分步驟開行多條旅游列車線,并根據線路不同,有針對性地設計各具特色的旅游節目以及風味小吃等產品,在相應的列車線路上投放,使旅游列車本身成為游客旅游活動必不可少的內容,成為西北地區乃至全國的旅游品牌。
2.2.5 實施人才戰略。旅游產業涉及眾多行業,旅游活動涉及眾多方面,要求旅游業從業人員具備與之相關的知識。旅游業人力資源作為旅游業生產要素之一,它屬于高級生產要素,未來旅游產業對旅游人才的競爭將顯得越來越明顯。西北地區實施旅游人才戰略刻不容緩。第一,改變舊的旅游業人才觀。一直以來,旅游產業從業人員被認為是知識層次低下,旅游產業不存在人才門檻,這種觀點不利于西北旅游產業人才的發現和吸收。第二,形成新的旅游人才競聘機制。無論是旅游產業的吃、住、行、游、購、娛等與旅游活動直接相關的從業人員,還是旅游營銷、旅游經濟管理、旅游規劃等方面的研究人員,都可以通過競聘的方式擇優錄取,不埋沒人才,不濫用人才。第三,搞好西北旅游院校建設。首先搞好師資隊伍的建設,師資隊伍中既要有旅游管理的研究人員,又要有經驗豐富的旅游行業的實踐者。同時,旅游院校要與旅游企業、旅游管理部門聯合,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學生能迅速適應今后的旅游行業實踐。
經濟全球化、一體化和國內外旅游產業競爭日益白熱化的今天,區域旅游產業實現協同發展有助于提高區域旅游產業的整體競爭能力,降低區域之間旅游產業運作的交易成本,實現基礎設施等公共產品的外部性經濟,培育良好地的產業發展環境和誠信、合作、創新的產業文化。區域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不僅需要在旅游資源、品牌和營銷等主要方面做足文章,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旅游企業的不懈努力,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實現區域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泓,顧朝林.基于共生理論的區域旅游競合研究――以淮海地區為例[J].經濟地理,2004,24(1):104-109.
[2]程必定.區域經濟學:關于理論和政策問題的探討[M].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
[3]劉東霞.協同學視野下課堂管理策略新探[J].新鄉教育學院學報,2006,19(1):41-42.
[4]把多勛.區域旅游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論綱[J].旅游科學,2005,19(3):10-15.
[5]肖星,李廣成.略論西北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問題[J].干旱區地理,2000,23(1):86-89.
[6]石培基,李國柱.點軸理論在我國西北地區旅游開發中的運用[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3,19(5):91-95.
[7]劉睿文,吳殿廷.西北地區落后現狀的突破及其列車旅游的新思路――兼論“西部之星”旅游列車的產品設計[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6,25(1):88-92.
[作者簡介]把多勛(1964-),男,甘肅永登人,西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旅游經濟學研究。
篇3
[關鍵詞]區域;區位;經濟學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8. 023
[中圖分類號] F1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3)18- 0041- 02
區域主要是指根據一定的衡量標準把具有同質性的地域相聚集的地區,并且根據相同的標準與其他區域相區別。經濟活動的空間性和區域經濟發展的規律是區域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區域經濟學作為一門后衍生的學科,主要建立現在中觀和宏觀區位理論的基礎之上。從西方的某些國家開始產生,然后波及歐洲東部及前蘇聯。而我國則是在改革開放之后才開始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區域經濟學理論的演化過程如下。
1 農業圈層理論
19世紀初,德國面臨著農業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是莊園式和自由式的轉變改革。據此,經濟學家杜能從市場區位地租出發,提出了農業尤其是耕種業和畜牧業的土地利用以及同市場的關系問題,得出了農產品種類圍繞市場呈環帶狀分布理論化模式。
其核心觀點是農業區位取決于運輸費用,而運輸費用取決于距城市的距離。此理論闡述了農業的用地情況和集約化程度的決定性因素不僅僅是自然特性,更重要的是人為的社會因素(經濟因素),特別是與農產品消費市場的空間距離。
公式表示為:利潤=產品價格-(生產成本+運費) ,即 P=p-(c + t)
2 工業區位論
20世紀初,德國經濟學家韋伯(1909),指出工業企業的區位取決于運費、勞動力費用和集聚因素。在他看來,若一個工廠的規模不斷擴大則能給此工廠帶來更多的效益或者是更少的成本,而在單個工廠沒有如此經濟實力的情況下,很多同產業的工廠聚集同樣能帶來高利潤回報,因此工廠有集聚的愿望。而影響集聚的因素則是臨界等費用線相交的地區。根據韋伯的理論,產業集聚過程是單個企業為了追求集聚的利益而自發形成的,它是源自于一種自下而上的市場化力量。
3 惡性循環理論
提出此理論的納克斯認為,經濟本來就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而是跟周圍的若干因素緊密相連。發展中國家之所以貧困并不是因為家國內的各類資源不充足,而是因為一開始的資本稀缺導致后來的國內市場供給和需求兩方面的“惡性循環系統”。
在供給方面,低收入的公民導致低儲蓄能力,因此資本形成率低,在低資本形成的情況下沒有更多的資金來擴大再生產,不可避免地導致低產出,低產出又再一次影響收入水平,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需求方面同理。
4 發展極理論
發展極理論由佩魯提出,他認為經濟活動的中心是不能平均形成的,而是應該“異軍突起”,在一些經濟較為發達或創新能力較強的企業集聚區率先形成。這樣的地區能夠產生吸引和擴散作用,促進自身發展并推動其他部門的地區發展。其思想基礎是支配學說和不平等動力學。此理論有助于技術創新和擴散、資本的集聚和輸入、產生規模經濟效益和形成“團塊經濟效果”等。
惡性循環理論和發展極理論歸屬于不平衡發展理論,在我國主要的應用主要體現在:
(1)闡明了資源對于經濟發展的舉足輕重的地位,警示國家宏觀調控在資源配置方面應該從全局出發,慎重考慮,立足國情,真正地合理配置有限資源。
(2)既強調了計劃經濟的必要性,又特別強調了市場機制的重要性。
(3)為像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通過破除死循環、率先發展條件便利地區等方式為經濟崛起提出可行方案。
5 規模報酬遞增
保羅·克魯格曼將空間因素引入分析了產業集聚的規模報酬遞增。他認為,任何企業和個人都具有趨利性、趨同性。同類型的企業或產業更傾向于聚集于同一區域進行生產生活,與此同時,不同類型的企業和產業又傾向于聚集在不同的地區。這種自然形成的空間產業集聚與區域專業化的現象為規模報酬遞增理論提供了可靠的基礎。當這些聚集的企業要求更高的利益回報時,就會自然而然地用擴大規模、企業聯合等方式促使地方產業群的形成。
規模報酬遞增理論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應用中具有突出的表現,主要應用于扶植一大批強大的集團企業參與國際分工和貿易,如江蘇省大力扶植的光伏企業——尚德電力集團等。這些政府出資組建的超大規模企業都是考慮采用各種國際貿易“軟實力”來把產業政策與出口貿易政策更好地結合起來,利用規模報酬遞增的經濟效應來開掘和利用各種外部和內部的靜態和動態規模經濟形式。
6 新經濟地理理論中的區位理論
此理論由馬丁提出(1999),在有經濟因素集聚的條件下,往往獲得第一次區位競爭勝利的贏家對下面的企業更有吸引力,因此,首家企業可能獲得更高的財政激勵。而第二家雖然獲得的補貼相較于第一家來說略少,但是卻能從產業集聚中獲利。因此早期投資的真正贏利點并不是直接的經濟利益,更多的是一種因產業吸引而形成的區域環境。
總體來說,新經濟地理學和新型古典區域理論是解釋經濟活動的集聚現象的兩種不同的視角。二者本質遵循的經濟力量都是收益遞增這一基本理論,因此在沒有出現決定性力量來強力分割市場的情況下,就有很大可能產生產業集聚現象,但是這兩種理論又有本質上的差別。
相對來說新興古典經濟學理論更加深入地指出了企業規模報酬的本質來源,深入到經濟聚集現象的內部來探討影響經濟發展進程的微觀要素,而新經濟地理學在這方面卻做得差強人意。
篇4
關鍵詞:區域經濟一體化;緣起;發展;缺陷
Influenced by the western theory of regional economies and the social trend of development,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m 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ed theory about the source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analyzes the existing defects in the process.
Key words:
一、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緣起
二戰后,以美、蘇為首的超級大國的經濟領先水平令其他國家望塵莫及,世界各國紛紛開始尋求經濟發展之路。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是一定范圍內地區經濟發展的根本保證,西方國家開始對區域經濟發展進行研究以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一些發達國家之間形成了生產交換分工、要素自由流動并具有協調機制的有機整體,即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初形式。20世紀50年代,區域經濟一體化達到了第一次,學術界對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展開了大量的研究。由于研究的重點不同,學界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界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至今尚無公認的、明確的定義。1954年,丁伯根(Tinbergen)[1]第一個提出了經濟一體化的定義,他將經濟一體化分為消極一體化和積極一體化。他認為消除歧視和管制制度,引入經濟變量自由化是消極一體化;而運用強制的力量改造現狀,建立新的自由化政策和制度為積極一體化。1961年,美國經濟學家巴拉薩(Balassa)[2]發展了丁伯根的定義,將一體化定義為既是一種過程,又是一種狀態,認為區域經濟一體化就是指產品和要素的移動不受到政府的任何歧視和限制。
國際貿易是世界經濟自由化的基本形式,由于國家之間貿易壁壘大大降低,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50年,美國經濟學家雅各布維納(Jacob Viner)[3]在《關稅同盟問題》一書中首次提出了關稅同盟理論,即完全取消各參與國間的關稅,對來自非成員國或地區的進口設置統一的關稅。隨著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學術界開始將關稅同盟理論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核心理論。維納認為關稅產生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的動態效應以及規模經濟、競爭、投資等動態效應,并主要從生產的角度,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說明貿易創造會引起一體化成員國福利的增加,而貿易轉移會引起福利的減少。由于不能滿足福利的最大化,一些學者對區域經濟一體化采用關稅同盟的形式產生了相當大的懷疑,直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它都被視為次優政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另一基本理論是自由貿易區理論,英國學者羅布森(Robson)[4]對此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研究,他認為通過消除區內貿易壁壘來實現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自由化,而對外實行統一的關稅和貿易政策是貿易自由區的基本形式。1956年,斯巴克[5]根據完全競爭市場下的規模經濟理論提出了共同市場理論,它是比關稅同盟更高一個層次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集團。關稅同盟理論和自由貿易區理論假設成員國之間生產要素不自由流動,而共同市場不僅通過關稅同盟而形成的自由貿易化實現了產品市場的一體化,還克服了集團內要素自由流動的障礙,實現了要素市場的一體化。經濟學家西托夫斯基(TScitovsky)和德紐(JFDeniau) [6]提出的大市場理論從動態的角度發展了共同市場理論,其核心思想有兩點:一是建立大市場可以獲得規模經濟,從而實現經濟利益;二是市場擴大會使競爭激化,進而促成規模經濟利益的實現。古典經濟學派比較優勢學說可以說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家分工原理,但日本學者小島清認為比較優勢可能導致產業向某國積聚以及長期成本遞增和規模經濟報酬遞減,由此提出了協議性國際分工理論[7]。該理論認為通過協議性分工,兩國各自生產不同的產品,可以擴大市場、增加產量、降低成本,但前提是兩國工業化水平相當,要素比率差別不大。
隨著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一些學者運用經濟學的理論及模型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相關理論給予完善和發展。如引入制度經濟學對區域經濟一體化效應的分析,奧爾森和佐克豪斯(Olson and Zexhhauser)[8]1966年提出了國際貿易和貨幣同盟的制度可以被看成一個俱樂部,通過這種體制,俱樂部的成員可以發現并分享排他性的公共產品的利益。1982年,富萊希尼和帕特森(Fratianni.M andJ.pattison)[9]提出了一個俱樂部的模型,他認為每個俱樂部的成員都期待凈收益最大化,這些凈收益不同于單個收益和單個成本,俱樂部的產出在不同的國際經濟組織中是變化的。20世紀70年代初,肖分和瓦爾利(Shoven & Whalley)開始運用福利經濟學對區域經濟一體化進行分析,用 CGE 模型(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稅收對美國和英國經濟的影響, CGE 模型被廣泛地運用于不完全競爭結構的貿易模型中對貿易自由化進行事后評估[10]。80年代以后,一些學者開始研究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成員國以及成員國相互之間經濟增長的關系。如Torstensson ( 1999),Brada 和 Mendez ( 1988),Landau ( 1995) ,Vanhoudt (1999) ,Brodzicki (2003) ,Waltz (1997a, 1997b, 1998) ,Matias ( 2003)通過對不同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實證分析,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地分析。Puga 和 Venables( 1998)、劉力(1999)、劉靜(2005)、趙楠(2003)等人還研究了參與不同模式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對于本國經濟增長的影響[11]。
二、主權國內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發展
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主要是針對國家之間的區域一體化問題,對國家之間區域經濟一體化實踐有重要的意義,而對發展中國家內部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缺乏可指導性。隨著我國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探索,我國學者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從更為普遍的角度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進行研究,為國內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礎。
(一)區域經濟一體化內涵
孫大斌[12]認為,國內區域經濟一體化是指在一個主權國家范圍內,具有地緣關系的省區之間、省內各地區之間、城市之間,為謀取發展而在社會再生產的某些領域實行不同程度的經濟聯合調節,形成一個不受區域限制的產品、要素、勞動力及資本自由流動的統一區域市場的動態過程。其目的是在區域內實行地區合理分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促進聯合體共同繁榮。張佑林[13]認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含義可概括為:在一定區域內,通過統一基本方略、統一規劃布局、統一發展政策、進行資源整合等措施,建立合理的利益調節機制,健全有效的激勵約束制度,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內部耗損,如城市建設、惡性競爭、行政壁壘,保證本區域內部各個方面運轉有序、分工科學、揚長避短和合作共贏,并能夠做到可持續發展,從而使整個區域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對外更具競爭力。孟慶民[14]將區域經濟一體化定義為:不同的空間經濟主體之間為了生產、消費、貿易等利益的獲取,產生的市場一體化的過程,包括從產品市場、生產要素市場向經濟政策的統一逐步演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狀態與過程、手段與目的的統一。
潘永江認為,一體化中重要的是城鄉一體化。城市和鄉村是一個整體,建立和形成城鄉之間生產要素,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合理流動的統一的經濟體系。建立和形成城鄉經濟、社會、文化相互滲透、相互融合、高度依賴、城鄉差別很小的城-鎮-鄉有機聯系的社會網絡體系,在一定社會范圍和行政區劃的城鄉一體化,并不是一樣化,不意味著變鄉為城或變城為鄉,而是強調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城鄉一體化不會自然而然形成,也不在朝夕之間完成,它是一個很長的發展建設過程,關鍵是生產力發展水平[30]。
(二)形成機制
1、市場機制。覃成林[15]認為,在宏觀層而上,一體化通過更加暢通的市場調節和一體化組織的內部協調,能夠促進區域之間更有效地開展區域專業化分工,減少相互之間的無效競爭。因此,經濟一體化區域之間建立在分工基礎上的合作是協調機制的基本內容,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形成的首要條件。協調機制主要分為市場協調機制和政府協調機制。王瑛[16]以區域之間的經濟關系為研究對象,提出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市場機制:一是商流的集聚效應與擴散效應;二是產業轉移的“多贏”合作;三是區域分工協作的專業化生產;四是自由市場的貿易一體化。
2、政策機制。李建勇[17]認為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應建立政府協調機制,首先應該明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職責;其次,政府職能應規范化和法律化;建立對地方政府行為的監督機制;最后,建立跨區域的協作組織。周國華[14]等人認為政策機制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區域政策;戶籍政策及行政區劃調整。3、投資、規劃機制。周國華[18]等人采用關聯分析法對區域經濟的投資機制進行研究,得出國有經濟仍在區域經濟增長和城鎮化過程中居于主導地位,民間投資正日益成為區內經濟增長和城鎮化進程的重要動力。孫大斌[12]從產業規劃的角度分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形成的動力機制,認為產業組群化必然導致區域間存在區域分工;產業梯度轉移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了“多贏”的合作動力;產業融合化發展趨勢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產業生態化發展可以解決工業化發展帶來的負外部性,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夏麗萍[19]對長三角經濟圈進行分析,認為新經濟產業是區域經濟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支撐,包括高新技術產業、金融、保險、咨詢等高等級服務業以及基礎產業。
4、政府績效考核機制。在現行的地方政府績效考核體系下,各地政府都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由此產生的地方保護主義使得制度化的合作機制難以形成[20]。李建勇[17]認為利用行政手段控制利益沖突的主要途徑之一是通過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來制定科學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員的政績考評制度,并總結了政府績效的評價方式和程序。
5、利益補償機制。由于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在一體化過程中必然影響部分地區的經濟利益。李瑞林、駱華松[21]認為對于政府而言,區域經濟一體化首先帶來的是利益分配的問題。如果合作后,雙方的福利大于合作前的福利水平,但一方福利水平的提高小于另一方,那么另一方往往會采取政治抵制,只有在合作雙方的福利水平共同提高的情況下,雙方才可能積極合作。經濟一體化并不是對所有地區搞平均,對于經濟利益受損或暫時由于一體化的實施而延緩了經濟發展速度的地區應該以多種形式給予利益補償。
6、立法機制。李建勇[17]探討了如何利用立法機制來平衡利益沖突,防止利益沖突的發生,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探討了利用司法制度來解決區際利益沖突的可能和方法。首先建立規范中央和地方關系的法律體系,其次利用法律約束地方政府不正當的經濟行為,包括憲法、財政管理體制的立法以及約束地方政府不正當競爭的立法。
(三)形成路徑
隨著城市功能的重構,政府職能及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產業結構及空間形態的調整,城市的功能空間已由原先的一個“點”,發展成為更大范圍、更多層次的“面”,出現了城市區域化的態勢,其空間范圍或影響范圍在客觀上構成了由中心城市及周邊城鎮相結合的都市圈,成為現代城市發展的一個新的空間單元。從這個意義上說,大都市圈的形成過程也就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過程,在我國發展區域經濟的實踐過程中,都市圈將成為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核心載體和基本模式。都市圈是由一個或多個中心城市和與其有緊密社會、經濟聯系的臨接城鎮組成,具有一體化傾向的協調發展區域,是以中心城市為核心、以發達的聯系通道為依托,吸引輻射周邊城市與區域,并促進城市之間的相互聯系與協作,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可以實施有效管理的區域[22]。都市圈是一個以經濟聯系、社會聯系以及生態聯系為核心形成的一體化的區域,往往不是一個完整的行政地域單元。因此,推進都市圈發展和都市圈一體化進程還有賴于跨地區、跨地方政府的協調與合作。對于都市圈的形成,張偉[18]、高汝熹[23、24]、李璐、季建華[25]等人從都市圈的空間范圍、界定標準、評價指標等方面進行了論述。袁家冬、孫振杰等人[26]從空間結構上將都市圈分成核心圈、外圍圈、機會圈三個圈層。董曉峰[27]提出都市圈發展四階段劃分觀:雛形期、成長期、發育期、提升期。彭際作[28]根據大都市圈的形成與發展進程,總結了空間結構具有的四個階段性表現:中心指向型(極核型);中心-周邊雙向指向型(點軸型);水平網絡化(多核多中心型);社會經濟聯系(一體化的社會經濟實體)。
三、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的缺陷
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源于關稅同盟理論,將西方經濟學的規模經濟理論、不完全競爭理論以及國際貿易的非關稅壁壘等理論引入該模型,形成并發展了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相關理論。國內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大多是借鑒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從概念內涵、理論基礎、形成機制、基本模式等方面進行了總結和發展。但是,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受國際關系、社會制度、經濟體制等影響較大,關稅同盟、自由貿易區、共同市場等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理論基礎,對國內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實踐并不完全適用。
第一,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本身有待完善和發展。從1952年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成立到如今歐盟、APEC、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成立,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一種表現和必經的過程,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本身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大量學者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模式進行研究大多是定性分析,遠未達到定量化和規模化的程度;區域經濟一體化實踐更多的是實現了局部均衡,而沒有達到一般均衡;一國參與經濟一體化組織后得到的利益或成效評估還不夠具體等問題。當前競爭激烈的國際形勢為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和實踐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其理論研究除了對基本理論的補充和完善,還涉及到產業經濟、戰略經營、社會福利等更多的領域。從實證研究的角度,還需要致力于區域經濟一體化國家之間貿易協議的制定和貿易條件的改善;區域經濟一體化對一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區域經濟一體化國家地區之間的比較以及區域一體化程度測量指標的構建等方面。
第二,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研究存在局限性。目前已相對成熟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更多地是從發達國家的經濟一體化角度進行假設,即實行的是完全的市場經濟理論。而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實行的是不完全的市場經濟或者計劃經濟,其參與經濟一體化的目的、動機和模式都與發達國家不同。如歐盟是發達國家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成功實踐,其一體化程度和規模已達到了較高的水平,而北美自由貿易區是針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參與的一體化模式,其成員國之間的貿易摩擦問題更復雜,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國際上一些學者對有關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一體化問題進行了探索,但在實踐層面上還應進行深入的研究。如庫馬塞爾的“大國”模式理論;約翰遜等人的公共物品與公共偏好變量理論;勞爾普雷維什的“中心-外圍”理論;小島清的“雁形模型”理論;以及李斯特的發展中國家(較落后國家)“小國”模式的經濟一體化理論等[29]。
第三,國內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研究還不成熟。主權國家內部各地區雖然沒有關稅壁壘,但是各種非關稅壁壘或障礙嚴重影響了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再加上各國的社會制度、政治環境和經濟政策的不同,國內和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有很大的差異。就我國的情況來說,國內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和實踐層面都還相當薄弱,沒有形成體系。不同的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區域經濟一體化基本概念、內涵和特征進行論述,缺乏統一的標準和共同的研究方向;區域經濟一體化形成機制還不夠全面和具體,市場機制的建立、宏觀政策的調控、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還處在探索階段;區域經濟的形成路徑應該根據各區域區位因素、經濟發展狀況以及政策環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模式,對都市圈理論還應進一步完善;在研究方法方面,定性研究較多,而定量研究較少,缺乏具體全面的指標評價體系。
四、結論
不論是國家之間還是國家內部各個地區之間,由于都存在阻礙市場要素自由流動的行政因素和經濟障礙,要建立完善的市場機制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必須打破現有的模式,建立區域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源于國際貿易的關稅同盟理論,經過不斷的研究和實踐,該理論已經成為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理論,對地區以及國內區域經濟一體化實踐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由于國際間的“一體化”理論與主權國內“一體化”理論存在重大差別,故而借鑒價值十分有限。在主權國內的不同地區之間建立區域經濟合作關系具有多樣性,國內相關研究沒有形成體系,缺乏可操作性。實踐證明,加強國內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研究是發展我國區域經濟的必經之路,我國應借鑒國際理論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進行“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創新已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Tinbergen,J.(1954)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Amsterdam: Elsevier.
[2] Balassa, B. (1961) 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HomewoodIrwin.
[3] Viner, J. 1950. The CustomsUnion Issue.New York: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4] 羅布森.國際一體化經濟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1.
[5] 張幼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歷程(M).學林出版社,1999:12(162).
[6] 梁雙陸,程小軍. 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綜述[J]. 經濟問題探索, 2007(1) .
[7] 小島清.對外貿易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1987: 345 - 351.
[8] Olson,M and R,Zexhhauser. An Economic Theory of Allianc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6.
[9] Michele Fratianni andJohn Pattis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a world of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The World Economy. 2001 Vol.24 No.3
[10] 劉志偉、王東峰、劉澄.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福利經濟學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07(2).
[11] 唐宜紅、王微微.區域經濟一體化伙伴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與本國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亞太經濟.2007.2
[12] 孫大斌.由產業發展趨勢探討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動力機制[J].國際貿易探索,2003,19(6):71-74.
[13] 張佑林.長三角經濟過度競爭剖析[N].經濟學消息報,2004-3-5.
[14] 孟慶民.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概念與機制 [J] .開發研究:2001(2).
[15] 覃成林,鄭洪濤,高見.中原城市群經濟市場化與一體化研究 [J]. 江西社會科學, 2005(12).
[16] 王 瑛.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驅動機制分析[J].區域經濟, 2005(11):144-145.
[17] 李建勇.中國省級政區行政沖突機理分析及其應對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18] 周國華,唐承麗,朱翔.長株潭城鎮體系的形成機制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3):16-20.
[19] 夏麗萍.長江三角洲經濟一體化目標構想[J].北方經貿, 2005(11):30-32.
[20] 段志強、王雅林.區域一體化的瓶頸在于行政管理體制[J].中國行政管理 , 2006(7).
[21] 李瑞林、駱華松.區域經濟一體化:內涵、效應與實現途徑[J].經濟問題探索,2007(1):52-57.
[22] 張 偉.都市圈的概念、特征及其規劃探討[J].城市規劃,2003(6):47-50.
[23] 高汝熹,羅明義.城市圈域經濟論[M]. 昆明: 云南大學出版社, 1998.
[24] 高汝熹,羅守貴.論都市圈的整體性、成長動力及中國都市圈的發展態勢[J].現代城市研究.2006(8):5-12.
[25] 李璐,季建華.都市圈空間界定方法研究[J].統計與決策,2007(2):109-111.
[26] 袁家冬,孫振杰.基于“日常生活圈”的我國城市地域系統的重建[J].地理科學,2005(1):17-22.
[27] 董曉峰,史育龍.都市圈理論發展研究[J].地球科學進展,2005,20(10): 1067-1074.
[28] 彭際作.大都市圈人口空間格局與區域經濟發展——以長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為例[D].華東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6(5):29-31.
篇5
關鍵詞:企業集群;區域經濟;發展;實證分析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隨著我國北京、上海、江蘇等地企業集聚的迅速發展,企業集群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和我國經濟學界關注的焦點。
一、企業集群的概述
1 企業集群的含義
目前理論界視產業集群和企業集群為同一概念。“產業集群”這一概念首先由美國邁克爾,波特教授于1990年提出,他認為“產業集群是在特定的產業領域中,一群在地理上臨近、有相互關聯性的企業和相關法人機構,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補性相連接?!钡恰爱a業集群”側重于觀察和分析集群中的縱橫交織的行業聯系,體現相關產業的一種重新組合模式,用這個組合體來獲得企業競爭力優勢。
2 企業集群的特征
根據企業集群的定義和國內外企業集聚的發展實踐可以看出,企業集群的特征主要有;(1)集聚性:集群中的企業地理具有集聚的特點;(2)專業化:企業對某一個或者某一類產品進行生產而形成的從原料加工、生產到銷售等各個環節,都具有明顯的專業分工;(3)多樣性:集群經濟系統始終保持多樣性、穩定性;(4)創新性:在生產集群內部,由于企業內部,企業之間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競爭,既相互分工又相互協作,彼此之間都有壓力,從而促使企業集群成為一個特殊的創新系統;(5)競爭優勢:集群企業都遵循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競爭規律,這樣的規律會使一些技術落后、創新力不足的企業被淘汰,而保留那些競爭力強、技術先進、創新意識強的企業,從而形成區域經濟的優勢。
二、企業集群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近幾年,我國部分沿海地區都已經形成了一批較有影響力的企業集群,有利于拉動區域經濟發展,是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的重要方式,企業集群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企業集群是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方式。實踐證明,借助于企業集聚,通過產品的拓展成完整的產業鏈,來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產業的競爭力。由于企業集群內部,企業通過相互合作,相互競爭,從而提升了區域經濟的創新能力。
2 企業集群是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方式。發展企業集群一方面可以提高區域的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產生滾雪球式的集群效應,從而吸引更多的企業集聚。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的蘇州、浙江的紹興等企業集群比較集中的區域,每年經濟以約為20%的速度迅速增長。
3 企業集群是推進區域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重要途徑。農村經濟的發展走向城市的道路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農村實現城市化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農村的工業化來推動城市化。企業集群能夠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可以彌補農村企業的一些不足,從而加快農村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
三、企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證分析
企業集群是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在空間上集聚的經濟現象,區域經濟增長一直是經濟學者研究的核心問題。對于企業集群和區域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國內外的研究已經有很多。國內外的實證研究主要以東亞、歐洲、北京中關村、江蘇、浙江等具有區域特色的企業集群發展研究為主。如Cendy Fan和Scott研究了東亞和中國的企業集群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劉斌對北京中關村IT產業的實證研究,周兵利用重慶的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的相關數據來分析企業集聚狀況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張良明對吉林省得相關數據進行處理來分析企業集聚狀況與區域經濟增長之間的相互關系等等。
根據國內的各項研究,我們可以看出企業集群有利于區域經濟產業的發展。國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發展較好的東部地區和沿海地區,來研究企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而對于西部的企業集群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比較少。
四、結論與建議
篇6
1.增長極理論的提出
經濟增長極理論是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西方經濟學家關于一國經濟平衡增長抑或不平衡增長大論戰的產物。佩魯最早提出以“增長極”為標志的不平衡增長理論。在他看來,經濟增長是在不同部門、行業或地區,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長的,經濟增長首先出現和集中在具有創新能力的行業,而不是同時出現在所有的部門,這些具有創新能力的行業常常在空間的某些點上集聚,于是形成了增長中心或增長極。它們會產生類似“磁極”作用的離心力和向心力,即極化作用和擴散作用。佩魯的發展極理論雖然涉及產業和企業的不平衡發展,但最終歸結為城市和區域的不平衡發展,并且強調聚集和吸引效應,擴散效應,以及地理、區位和中心優勢。
2.增長極理論的補充和完善
總體上看,佩魯的增長極理論還有兩大缺陷:一是過分強調發展極的正面效應而對負面效應不置一詞;二是將發展極建筑在抽象的經濟空間基礎上。瑞典經濟學家繆爾達爾和赫希曼,法國經濟學家布代維爾彌補了這二方面缺陷。
(1)繆爾達爾的“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姞栠_爾提出“循環的或積累的因果關系”原理,即“累積的地區增長和下降”理論,并使用“回波”和“擴散”的概念,說明經濟發達地區(發展極)對其他落后地區的雙重作用和影響,因此而形成的“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論,以及相應的政策主張,豐富和發展了區域經濟和增長極理論。
(2)赫希曼的“邊際不平衡增長理論”。赫希曼認為,凡有關聯效應的產業,不管是前向聯系產業還是后向聯系產業,都能通過該產業的擴張和優先增長,逐步擴大對其他相關產業的投資,帶動后向聯系部門、前向聯系部門和整個產業部門的發展,從而在總體上實現經濟增長。
(3)布代維爾的“地理性增長極”理論。布代維爾把增長極概念從抽象的經濟空間發展成具有更廣泛的區域范疇,將地理學中的“增長中心”這一地理空間概念引入佩魯增長極,并正式提出“區域發展極”概念。認為創新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主導產業中,而主導產業群所在的城市就是增長極,它通過擴散效應帶動其腹地的發展。
3.增長極理論的發展
20世紀60年代至今,增長極理論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向新區域經濟理論的滲透。在向新區域經濟理論滲透的過程中,很多理論推動了增長極理論的發展,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幾種:①內生增長理論,該理論認為知識資本或人力資本具有規模收益遞增特征,不存在規模收益遞減對經濟增長的約束;②新經濟空間(場)理論,該理論的主要觀點是:大空間是自然空間和經濟空間的總和,內含各種事物,具有廣泛性、疊加性、波動性、聯系性和相互包容性;③地域集群理論,該理論指出增長極定位的原則是競爭優勢而不是比較優勢;④核心-理論,該理論認為核心和之間存在著一種不平等的發展關系,這種不平等的關系會阻礙核心區本身的發展,但隨著市場的擴散和基礎設施的完善,核心、之間的差距將逐漸縮小,空間經濟將呈現一體化格局;⑤點軸理論,該理論更加強調非均衡發展、區位優勢和區域效應,凸現凝聚力、協同力、聚集效應或規模效應,以及多種生產要素的互補,并力圖打破僵化的行政區劃的約束。
(2)向新產業空間理論的滲透。這里講的新產業主要是指高科技產業,在向新產業空間理論的滲透的過程中,誕生的主要理論有孵化器(創新中心)理論和“粘膠效應”理論。孵化器(創新中心)理論強調:新企業尤其是小企業的崛起和繁衍是新興區域發展的重要標志,政府應通過各種措施和優惠政策創造良好的孵化環境和生長機制,用以降低創新企業的創業風險和開發成本,提高新興企業的成活率和成功率。為防止新興增長極或增長中心資金、企業和人才外流的“空沿化”和“空殼化”,“粘膠效應”理論應運而生,同時衍生為四種類型的粘性區域:一是馬歇爾或意大利式工業區;二是舵輪式工業區;三是國家拉動式工業區;四是衛星式工業平臺區。
西方增長極理論經過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理論演衍和有力的經驗驗證,日臻成熟。它盡管有某些缺陷和局限性,但仍
不失之為發展區域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論之一,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二、增長極理論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指導意義
1.合理選擇增長極。增長極要能夠完成區域技術的創新和擴散,資本的集中與輸出,實現規模經濟效益,產生聚集經濟效果。通過極化和擴散作用,增長極不僅要促進自身發展,產生“城市化趨向”,并且以其吸引和擴散作用進一步推動其他地區的發展,從而形成經濟區域和經濟網絡。
篇7
【關鍵詞】房地產業 區域經濟 協調發展
一、房地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效應分析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帶動效應是指一個產業發展所需的各項生產要素直接或間接引起的對其他產業的拉動。在區域經濟中表現為,房地產業及其直接或間接產業的經濟技術關系,即房地產業的發展對其他產業發展產生不同程度的連鎖反應,從而對區域經濟的整體協調發展產生影響。這一帶動效應主要包括三個層次:(1)房地產發展對區域經濟相對后向產業的帶動;(2)房地產發展對區域經濟前向產業帶動;(3)房地產發展對區域經濟的旁側帶動。
(一)房地產發展對區域經濟相對后向產業的帶動
這一帶動效應又稱向關聯效應,是指房地產業發展對其直接或間接提供生產要素產業的帶動,如金融業、建材業、冶金業、建筑業、勞動力等。房地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這些產業為其提供原料基礎。而就某一具體地區看,若房地產業的發展呈現快速上升的態勢,則該地區的這些產業必然產生繁榮發展的景象。相反,若房地產業發展萎靡,則該地區的這些產業則會相應的產生衰退。
(二)房地產發展對區域經濟相對前向產業的帶動
亦稱房地產業前向關聯效應,是指房地產業發展對直接或間接需求本產業產品或服務的產業產生的影響,如裝飾裝修行業、廚房設備行業、衛生設備行業等。盡管房地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建筑業、建材業等為其提供基本生產要素,但由于現代化市場經濟的需要,房地產業的發展對裝飾裝修、廚房設備等行業的需求產生了巨大影響。
(三)房地產業的旁側帶動效應
旁側帶動主要指的是由于房地產業的發展,直接或間接對區域內的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等產生的較大影響。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房地產市場的良好發展對消費者的生活形成有利保障。從而對改善區域內的人口素質、社會制度、消費結構等提供可能性。
房地產業正是通過以上三種形式的帶動效應對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作用。但這種作用并不能簡單的看作是積極的,同時這種效應也有自身的限度。由于現代市場經濟制度的不健全和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加之我國不同地域具有的較大區域性差異,使得房地產由滿足人類基本生活所需的必需品,逐步演變成可以增值的投資理財產品,尤其是在大中城市這種現象更為明顯。這一方面說明,房地產的發展給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有效動力,但另一方面,由于區域經濟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也給區域經濟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二、區域經濟對房地產業發展的推動效應分析
房地產業通過帶動效應,對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同時反過來區域經濟的良好發展也推動了房地產業的發展。這一經濟現象表現為區域經濟對房地產業的推動效應上。
(一)國民收入增長對房地產業產生的推動效應
有關學者研究表明,國民收入與房地產業之間存在著倒U現象,即在人均收入較低的發展水平下,由于住房難以成為大眾化消費物品,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房地產業所起作用就很??;但隨著收入的增加,住房需求則不斷擴大,國民經濟中房地產業的促進作用則增強;而到后期,由于住房高度普及化,區域經濟對房地產業的推動效應則變弱。由此可見,房地產業一味的突飛猛進并非能完全促進區域經濟的良好發展。只有把握好兩者的發展比例關系,才能夠實現兩者合理發展的關鍵目標。
(二)區域經濟內投資水平對房地產業產生的推動效應
房地產業與區域經濟內投資水平之間保持著及其密切的關系。表現為兩者之間正向相關的關系。增加區域經濟的投資水平,尤其是增加對固定資本的投資力度,會直接刺激房地產業的發展。相反,投資水平的降低,特別采取相關措施抑制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業的發展則會出現收縮。但這種關系并非絕對,而是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
(三)區域消費水平對房地產業產生的推動效應
消費水平與房地產業之間往往保持著正相關的關系,一個國家或地區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房地產的需求則會變大;反之則會縮減對房地產的需求。同樣,這種推動效應的前提是,消費水平的提高與房價的變動保持在一定的合理比值上。如果,房價過高或由于消費水平的變動而導致邊際消費傾向發生顯著變化時,區域經濟的消費水平則會對房地產業的發展產生抑制作用。此外,像信貸規模、利率等對房地產業同樣產生較大影響。投資量大、收益率高、投資風險大等特點,使得房地產業開發對于信貸規模和利率變化極為敏感。通常情況下,信貸規模擴大、信貸門檻降低時,有利房地產業的發展;同樣,利率的降低一方面不但降低了房地產的開發成本,同時另一方面低利率信貸間接擴大了市場需求,進而推動房地產業的發展。
三、結語
從房地產業與區域經濟相互作用看,房地產業都是一個具有較強區域性特點的基礎性行業,在經濟發展中往往起先導性作用。但國民經濟的區域性特點使得并非每個地區都適合把房地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甚至支柱產業。相反,房地產業發展過程當中產生的區域性差異又反作用于區域經濟,因此只有正確研究、把握房地產業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的內在規律,才能夠實現區域經濟與房地產業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順全.房地產業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及作用[J].產業經濟,2010(6):77-79.
篇8
關鍵詞:戰略管理; 發展; 趨勢
戰略管理理論研究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層層深化的過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幾個清晰的、已經得到普遍認可的研究階段, 這些階段共同構成了戰略管理理論豐富多彩的研究領域(姚小濤, 2003) 。20 世紀90 年代以后, 不少通過多元化經營形成的大產業開始出現問題, 多元化的熱潮也開始消退。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 企業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日益增大, 產業邊界日益模糊, 產業結構的穩定性日益下降, 企業的競爭優勢越來越難以持續。在急劇變化的環境中, 企業如何贏得長久的競爭優勢, 許多戰略管理學家在思考, 從而促使了戰略管理理論的新發展。
一、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的研究現狀 當今社會, 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 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日益明顯。戰略管理研究轉向于重視在動蕩環境中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問題以及企業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識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問題。
20 世紀90 年代以前的企業戰略管理理論, 大多建立在對抗競爭的基礎上, 都比較側重于討論競爭和競爭優勢。進入20 世紀90 年代中期, 在新的環境下, 企業逐漸認識到, 競爭是為了生存和健康發展, 必須超越這種以競爭對手為中心的戰略邏輯。在此背景下, 通過創新和創造來超越競爭(SurPPetition ,德- 博諾, 1996) 開始成為企業戰略管理研究的一個新焦點。圍繞這個新焦點, 出現了一些新理論。
1. 顧客價值中心理論。菲利普·科特勒(1999) 把顧客價值(CV) 稱為顧客讓渡價值(Customer Demisable Value) 。彼得·杜拉克在40 年前就觀察到, 公司的首要任務就是“創造顧客”。博諾(E. de - Bono , 1996) 認為傳統的競爭戰略邏輯是一場零和博弈(Sum - zero) ,這樣的競爭“是一個危險的概念”。以顧客價值為中心的戰略邏輯擴展和超越了傳統戰略理論的內容,這時的顧客價值就成了企業間的競爭規則, 制定規則者比遵守規則者知道的信息和擁有的相關資源要多得多, 戰略邏輯起點決定了勝負。企業可從培育產業先見、轉移戰略的核心(顧客) 、超越資產和能力進行戰略決策、為顧客打破慣例等方面圍繞顧客價值重組自己的戰略邏輯框架( 石軍偉,2002) 。
但這種顧客導向的戰略理論主要適用于已結構化的產業市場之中, 要準確、全面了解顧客需求并非易事, 顧客導向戰略實質上是一種追趕、防御策略, 所以要想取得未來產業的領先地位, 企業就必須超越顧客導向, 而非僅把目光聚焦于顧客需求, 變被動、追隨為主動、創造(孫曉嶺, 2004) 。
2. 商業生態系統理論。美國學者穆爾(James F. Moore) 1996年出版的《競爭的衰亡》標志著戰略理論的指導思想發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學中的生態系統這一獨特視角來描述當今市場中的企業活動, 但又不同于將生物學的原理運用于商業研究的狹隘觀念, 后者認為, 在市場經濟中,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似乎僅僅表現為最合適的公司或產品才能生存, 經濟運行的過程就是驅逐弱者。
穆爾提出的“商業生態系統”這一全新的概念, 打破了傳統的以行業劃分為前提的戰略理論的限制, 力求“共同進化”。穆爾站在企業生態系統均衡演化的層面上, 把商業活動分為開拓、擴展、領導和更新四個階段。商業生態系統在作者理論中的組成部分是非常豐富的, 他建議高層經理人員經常從顧客、市場、產品、過程、組織、風險承擔者、政府與社會等七個方面來考慮商業生態系統和自身所處的位置; 系統內的公司通過競爭可以將毫不相關的貢獻者聯系起來, 創造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在這種全新的模式下, 作者認為制定戰略應著眼于創造新的微觀經濟和財富, 即以發展新的循環以代替狹隘的以行業為基礎的戰略設計(汪濤, 萬健堅, 2002) 。
3. 應用組織生態學、社會網絡分析等方法研究企業戰略的理論。當生物進化論的觀點與思路被引入到組織演進與進化的研究中時, 組織生態學(Organizational Econogy) 便產生了,其代表人物是Hannan和Freeman , 主要研究組織進化過程、組織種群的變化與環境選擇的結果。Nelson和Winter主要是從經濟學研究的范疇對組織的演進進行分析。隨著近年來理論界對組織成長的特別關注, 在戰略管理領域應用組織生態學展開研究將成為一個日益成長的方向。
與社會學相交融的研究思路帶動了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 分析方法的興起。這派研究認為組織鑲嵌于一個復雜的社會關系網絡之中, 企業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社會網絡關系,企業的內部結構也可以認為是一種社會關系網絡, 企業集團以及其他一些被現代企業理論認為是市場與企業之間的組織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網絡形式。社會關系(Social Relationship)是網絡分析的的基本概念, 目前有兩種研究思路, 分別是以Coleman為代表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理論和以Burt為代表的社會空洞(stauctural hole) 理論。社會資本可以被看作是企業的社會關系數, 而結構空洞則代表了網絡內社會關系密集與稀疏地帶之間的需要開發的區域。簡單說, 社會資本理論認為企業發展需要不斷地拓展與積累其社會資本, 而結構空洞理論則認為企業發展倚賴于對其所處網絡中的社會關系空白地帶的開發(姚小濤, 2003) 。
二、西方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的發展趨勢 從西方戰略管理理論的發展歷程來看, 企業戰略理論的演變遵循著如下的規律: 從戰略理論的關注點來看, 存在如此的發展軌跡, 即關注企業內部(強調戰略是一個計劃、分析的過程) ———關注企業外部(強調產業結構的分析) ———關注企業內部(強調核心能力的構建、維護與產業環境的分析相結合) ———關注企業外部(強調企業間的合作, 創建優勢互補的企業有機群體) ; 從競爭的性質來看, 競爭的程度遵循著由弱到強, 直至對抗, 然后到合作乃至共生的發展脈絡;從競爭的持續性來看, 從追求有形(產品) 、外在、短期的競爭優勢逐漸朝著對無形(未來) 、內在、持久的競爭優勢的追求; 從戰略管理的范式來看, 戰略管理的均衡與可預測范式開始被非均衡與不確定性所取代。
由此, 我們可以大致把握在企業面臨新的經營環境的條件下, 戰略管理理論將會呈現如下特點和發展趨勢:
1. 制定企業戰略的競爭空間在擴展。企業必須從全球的角度、從跨行業的角度、從無邊界的范圍內來考慮配置自身的資源, 以獲得最佳的管理整合效果。
2. 企業戰略具有高度的彈性。戰略彈性是基于企業自身的知識系統對不斷變化的不確定情況的應變能力, 員工的知識結構及其組合的方式和機制是戰略彈性的核心部分。因其具有難以模仿性, 戰略彈性一旦建立, 就確立了企業的戰略優勢。
3.不過多考慮戰略目標是否與企業所擁有的資源相匹配。企業不能簡單地平均分配資源, 而是要創造性地通過各種途徑來整合資源, 通過與知識的組合來克服資源的限制, 從而為顧客多創造價值。
4. 由企業或企業聯盟組成的商業生態系統成為參與競爭的主要形式。未來的競爭是不同商業群落之間的競爭。對于一個單獨的企業個體來講, 競爭更體現在加入或營造有影響力的、能為自己帶來實際價值的企業生態系統, 在競爭與合作的和諧環境中, 尋求一個更為有利的地位。
5. 制定戰略的主體趨于多元化。信息傳播方式的網絡化決定了每一個個體在整個網絡系統中都是信息傳播的一個節點, 高層主管不再居于信息傳播的中心, 普通員工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參與企業的戰略制定, 他們具有既是決策參與者又是決策執行者雙重身份的特征。
6. 戰略的制定從基于產品或服務的競爭, 演變為在此基礎上的標準與規則的競爭。企業會有意識地制造變革、與行業中具有重要影響的對手或企業聯盟共同合作, 創造和制定指導行業的技術標準或者是競爭規則。以此來獲取高額利潤,確定優勢地位。
7. 戰略理論研究的視角趨于多元化。由于戰略管理中的復雜性, 使得人們從不同學科、不同視角去研究戰略管理理論。但從研究方法的角度來看, 尋找一種普遍適用的戰略管理理論幾乎是不可能的, 系統思考是應對復雜性和變化的最有效的手段( Iackson ,2002) 。
轉貼于 三、國內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研究的現狀與展望 我國是從20世紀80年代引入戰略管理的。國內目前在戰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當的進展。從理論與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 企業多元化、以資源為基礎的理論、核心競爭力理論、知識理論、高度重視環境因素、戰略柔性、基于人本導向的企業發展戰略理論、以復雜性科學為基礎的系統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商業生態系統理論、社會關系網絡系統理論、和諧管理理論等開始受到高度的重視。
朱江(1999) 、尹義省(1998) 等人對我國企業的多元化問題進行了較為具體的實證研究; (2002) 、陳勁、許慶瑞(1999) 、劉冀生(2002) 等人對于目前企業戰略發展所強調的歸核化(Refocusing) 問題展開了一定研究, 例如將核心能力具體化, 設計了相應的測量指標, 并進行了較為規范的實證分析, 雖然這種研究指標以及樣品的選取還有待于進一步精確, 但已開辟了國內相關領域一個新的研究方法; 由于數據易獲取、資料較齊全, 上市公司目前已成為國內戰略管理實證研究的重要對象; 徐二明、許可(2002) 、王開明、萬君康(2001) 、陳勁(1999) 等研究了以資源為基礎的理論; 顧乃康(1997) 等對戰略理論中的知識理論進行了研究; 邊燕杰、丘海雄(2002) 、姚小濤、席酉民(2003) 等人從社會網絡這一新視角對社會網絡與企業發展、企業績效關系進行了研究; 沈藝峰(2003) 、賈生華(2003) 、王凌云(2003) 等人研究了利益相關者對企業戰略成功的影響; 簡汗權、李恒(1998) 、單汨源(2000) 、徐飛、徐立敏(2003) 等對戰略聯盟理論進行了研究; 史占中(2001) 、董川遠(2003) 、王光慶(2003) 等對虛擬企業戰略進行了研究; 黃江圳, 譚力文(2002) 等對企業動態能力進行了研究; 席酉民1989 年提出了復雜多變環境下的和諧管理理論, 在其后的十余年的研究與實踐中, 他及其帶領的研究群體形成了和諧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論, 該理論下的戰略分析框架即和諧機制的要義是:“和則”用于在不確定環境下的人的不確定性的削減,“諧則”用于確定性環境下物化要素的優化; 趙國杰、于海洋、馮石崗(2000~2002) 等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基于人本導向的企業發展戰略理論, 該理論認為, 企業發展戰略是由企業的整體進步和企業中人的全面發展體系構成; 姜振寰、劉艷梅(2002) 、徐全軍(2003) 、劉洪(2003) 、藍海林(2001) 、宋學鋒(2000) 等以復雜性科學為基礎, 從系統論角度研究企業戰略管理。
總體上看, 目前國內在理論上基本朝著跟蹤國際研究前沿問題、與國際研究接軌的方向發展, 在研究方法上已開始注重一定的規范性, 從理論推導、命題建立、方法選擇、數據分析以及命題驗證等方面都形成了較為規范的技術路線。
戰略管理是一個應用性較強的領域, 其主流理論基本上發端于西方尤其是美國, 而中國企業所處的環境與背景還有其一定的特殊性, 因此使得問題的選擇與研究結果的解釋方面不完全類同于西方。不存在所謂的普適通用理論, 因此在戰略實踐中必須注意理論的適用性問題(鐘映弘、楊建梅,2003) 。展望國內戰略管理研究未來的趨勢, 應是在借鑒國際上規范的研究方法基礎上, 突出戰略管理的環境依賴與問題導向性, 在測量變量尤其是控制變量選擇上應充分考慮到中國特定的社會、經濟與文化背景, 即戰略研究在中國環境背景(Chinese Context) 下如何較好地實現本土化。可以強調背景與問題的中國特色, 但不能強調研究方法的中國特色。
在重視戰略理論在實踐中的適用性問題的同時, 還要突出強調戰略主體在理論運用和發展過程中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民, 劉鴻渭, 2003) 。只有這樣, 才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效地聚焦于國內具體的企業戰略問題, 并最終獲得較理想的研究效果。
參考文獻
[1] (美) 邁克爾·波特著.喬曉東等譯.競爭戰略[N]. 中國財經出版社, 1989.
[2] 徐二明. 企業戰略管理[M].中國經濟出版社, 1998.
[3] 陳曉紅. 戰略型資本運營[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6.
[4] 王方華.企業戰略管理[M]. 復旦大學版, 1997.
[5] 趙國杰, 馮石崗.建構基于人本導向的企業發展戰略體系初探[J].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 2002,4.
[6] 席酉民, 姚小濤.復雜多變環境下和諧管理理論與企業戰略分析框架[J]. 管理科學, 2003,4.
[7] 姜振寰, 劉艷梅. 熵、耗散結構理論與企業管理[J].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2003,1.
[8] 姚小濤, 席酉民. 社會網絡理論及其在企業研究中的應用[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2003,3.
[9] 嚴建援, 顏承捷, 秦凡1 企業戰略聯盟的動機、形態及其績效的研究綜述[J]. 南開學報,2003,6.
[10] 李梅, 金照林. 顧客價值創新: 動態環境下的企業戰略新邏輯[J].經濟管理·新管理, 2003,12.
[11] 孫曉嶺.企業競爭新思維: 超越“顧客導向” [J].經濟管理·新管理, 2004,1.
[12] 徐全軍. 企業理論新探: 企業自組織理論[J].南開管理評論,2003,3.
[13] 武亞軍.90年代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的發展與研究趨勢[J].南開管理評論,19991
[14] 姚小濤. 戰略管理理論研究的發展歷程與展望[J].預測,2003,6
[15] 王磊, 劉洪濤, 李垣1 當代企業戰略研究的理論基礎綜述[J]. 經濟學動態, 1999.
[16] 石軍偉.企業戰略理論的邏輯比較[J].經濟管理·新管理,2002,8.
[17] 蔣巒, 藍海林, 謝衛紅.企業戰略理論研究[J]. 科技與進步,2002,3.
[18] 倪義芳, 吳曉波.論企業戰略管理思想的演變[J]. 經濟管理·新管理, 2001,6.
[19] 項保華, 李慶華. 企業戰略理論綜述[J]. 經濟學動態, 2000,7.
篇9
[關鍵詞] 區域中心 “走出去” “引進來”
遼吉蒙結合部區域中心縣,在地緣上是由三個緊密相連的板塊構成的。每個板塊都有各自的成分、要素和層次。建設區域中心縣,就要把三個板塊及其內在聯系作為一個有機系統來考察,科學分析系統內部各種要素的關系。
一、 系統內部基本關系分析
1.主體地位的平等關系。在區域中,各個部分.各種要素處于市場經濟環境中,都享有市場經濟關系的主體地位,依據國家法律和市場運行規則參與經濟社會活動,維護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依據這種平等關系建立的利益格局才能是合理的和有效的,才能促進區域的整體進步和協調發展。
2.要素之間的互補關系。系統是由諸多要素組成的,各種要素都有自身的稟賦和優勢。要素之間的互為利用.互相補充,就能提高和強化系統的整體功能。在遼吉蒙三大板塊的比較研究中,我們會明顯發現各自的優勢所在及其進行整合的重大戰略意義。只有互補才能互利,只有互利才能雙贏。
3.組織成分的必然聯系。處于系統中的各個組成部分都同整體存在必然聯系,不能脫離整體而存在,只有在系統中才能有效發揮其功能和作用。各種成分之間都以對方的存在為條件,任何一個成分都無法孤立存在和發展。人們在區域發展中只有根據這些客觀聯系確定發展道路和方向才能夠是科學的和可行的。
4.地緣區位的同質關系。區域內的各個部分之間,由于地域相接.交往頻仍.互相滲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許多社會的經濟的文化的共識。這些同質的文化積淀也是巨大的優勢,可以形成規模效應,打造區域品牌。諸如區域性的文化產業品牌.區域性的農業科技服務品牌等等。
5.共同發展的帶動關系。在區域中,有些部分.部門.行業發展的較好較快,形成了區域中的樣板和龍頭,它能夠帶動那些落后的地區和產業,形成共同發展的局面。把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向后進地區輻射,進行產業對接和轉移,有效利用和合理開發資源,就必然會加快整個區域的工業化和現代化步伐。
二、協調系統內部關系的原則
1.整體性原則。站在區域整體發展的高度,做到地區.產業.行業的協調發展,形成良性互動機制。要注重發展規模,追求規模效益,防止不必要的重復建設。合作開發資源,建設共同市場,在合作中競爭,實現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的兼顧,做到區域整體利益的最大化。
2.層次性原則。系統內部存在層次關系,不同的層次具有不同的能級。處在中心地位的層次具有最高的能級,在一定的意義上有統籌以下各個層次的能力。因此,區域中心的建設,要求作為中心的主體必須放大戰略眼光,通盤考慮.統籌安排,為區域一體化發展指明正確道路。
3.開放性原則。區域內部的各個要素也是區域這個大系統的子系統。子系統之間.子系統和母系統之間都是相互開放的,因為任何系統都要同周圍的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這是系統生存的前提。發展區域中的各項事業,只有通過開放,才能實現各種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推動產業結構重組和升級。
4.有序性原則。控制社會系統要依據系統的客觀規律,實現發展的科學有序進行。要科學規劃區域發展的方向,控制區域發展的大局,依法實施對經濟和社會的管理。在發展的具體道路.方式.步驟.速度上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模式,但在發展的質量.效益和可持續上必須防止無序的混亂現象發生,保證總體目標的完全實現。
5.動態性原則。區域本身是一個系統,但相對更大的區域來講,它仍然是一個子系統,要接受更高系統的影響和調控。隨著大環境的成長和進步,區域也被帶動著不斷發展,所以,必須積極主動地適應環境跟進形勢,在動中求變。在區域中,由于中心區位的功能放大,要素合理流動組合,區域整體實力增強,區域內部的功能和能量也必然發生質的改變和提升。
三、中心板塊“走出去”和“引進來”的主要方式
在區域的中心部分,首先,要把自己做強做大,形成一定的優勢地位,從而有實力對非中心區產生吸引.帶動和輻射作用。其次,要培植巨大的吸納能力,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使非中心區的人.財.物力有效向中心區聚集,再次,要提高整合功能,對區域內的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實現產業的重組和升級,逐步打造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文化中心。具體方式是:
1.政府“走出去”,搭建區域合作平臺。通過政府的作為,建立區域發展的體制機制環境創造全方位的開放格局。其中包括建立合作共贏機制.政策統籌機制.市場運行機制.利益協商機制和矛盾調處機制,將區域關系納入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軌道。
2.產品“走出去”,建設區域市場體系。以優質.適銷.便民的產品和服務來經營區域市場,建設多渠道.寬領域.多樣化.高份額的市場占有率,以區域內的生產和生活消費拉動產業的發展和進步。要在商品市場.勞務市場.科技市場.金融市場和文化市場等諸多領域擴大開放度,增強外向度。
3.資金“走出去”,開發資源,創辦產業。區域內的不同地域都存在各自的資源優勢,有些不可再生資源極其寶貴。通過資本的聚集和集中,合理有效開發資源,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實現資本的保值增殖,這是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壯大地方財力非?,F實的舉措。
4.人才“走出去”,發掘創造價值的源泉。人才是第一資源,合理開發和使用人才至關重要。由于區域聯系的不斷擴大和深化,為各類人才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用武之地。要放開用人政策,暢通人才流動渠道,讓一切創造價值的源泉充分涌流。只要能創造價值造福社會,就讓人們各顯其能.各得其所。
5.文化“走出去”,打造區域文化品牌。文化要在多樣化兼容中發展,在交流借鑒中成長。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指導下,文化建設要體現地域特色,反映民風民俗,繼承優秀傳統,推陳出新。在區域發展中培養人們更為廣泛的文化共識,形成積極健康和文明進步的區域認同感。
構成區域的三大板塊,中心板塊和兩翼板塊之間,都是開放的系統,必然發生各種要素的互相流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這些流動應該是合理的.低成本的和高效率的,符合市場經濟餓發展規律。從“引進來”的角度看,區域中心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要以自身的強大增強吸引力。比如,用優質的教育資源為區域培養各類人才,用優質的醫療衛生資源為區域人民的健康服務。二要以優惠政策增強吸納力。比如,以土地.戶籍.居住.稅收等優惠政策吸引投資者,發展股份經濟.私營經濟,搞好公共產品開發。三要以產業規模增強消化力。比如,利用農業產業化項目,對區域內的初級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再如,發展建筑材料工業,支持城鄉房產事業發展。四要增強商品流通的集散力。利用區位優勢擴大各種商品的流通量,促進優質先進的工業品占領農村市場,促進農產品的商品率和附加值獲得有效提高。五要增強科技的孵化力。通過先進適用技術的研發.示范和推廣普及,提高社會生產水平。通過先進文化教育,科學經營管理方式的引進,在消化吸收和創新的基礎上,形成區域文化高地,帶動全區域科技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四、兩翼板塊“走出去”和“引進來”的主要方式
兩翼板塊實施“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戰略,將直接導入與中心板塊的互動,從而有力推進區域中心縣建設目標的實現,因此,必須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具體方式有:
1.走進大市場。市場不受行政區劃的限制,市場主體依據客觀經濟規律和法律參與合作和競爭。在區域內可以通過中心板塊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廣泛深入地融入以沈陽為中心的現
代城市圈和東北亞經濟圈,在更高的層次和水平上參與經濟活動。
2.合作大項目。在區域內對資源進行綜合利用,建立大項目工程進行合作開發。發展規模經濟,打造一流的商品生產基地。實施龍頭企業帶動戰略,發展相關配套項目,開發來料加工項目。招商引資,開發項目,是推動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過渡的成功道路,必須抓實抓好。
3.打造大交通。區域間各種生產要素的流動都必須以交通運輸為支撐,需要交通的合理布局和設施完善。當前,打造開放便利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絡是更為基礎的事業,顯得尤為重要。有了這個基礎,經濟.文化.科技交流互動才能順利發展。
4.營造大環境。在區域中的三大板塊都是利益的共同體。在生態保護.資源開發.信息交流.交通運輸諸多方面都是利益攸關者。必須共同營造良好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科技環境,減少摩擦和內耗,促進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
篇10
關鍵詞:雨水收集雨水利用
中圖分類號:TU991.1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城市雨水導致的問題及產生原因
1.1城市暴雨導致內澇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深受暴雨內澇之害。短時間的暴雨使得城市出現大面積淹水現象,不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嚴重干擾了城市正常秩序,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多不便。例如,2009年5月23日,深圳全市平均降雨約110毫米,而兩天來深圳全市累計雨量普遍在100毫米~300毫米之間,其中最大降雨出現在寶安區大浪街道,高達263毫米。大雨造成深圳多處街道、民宅、工廠遭到水浸。據統計,受災嚴重的大浪、龍華、觀瀾、石巖等街道以及部分交通干線共出現30余處不同程度的積水和內澇,最深處水深約1米。道路中斷、車輛拋錨、小區淹水、市民出行困難,城市應急系統受到嚴峻的考驗。由于城市建筑與路面等不透水地面的面積不斷擴大,城市水文過程急劇變化,類似這樣的城市內澇現象,比比皆是,并呈逐年加劇的趨勢。
1.2城市暴雨導致內澇的原因
近年來,全國眾多大城市常出現嚴重積水危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城市不透水面積不斷加大。城市化進程使得城市面積不斷加大,相應的城市不透水面積也在加大。大面積土地被城市建筑、水泥、瀝青路面等覆蓋,雨水入滲到地下的途徑被人為阻斷,只能依靠城市排水管道。這就使得原本可滲入地下的水資源,反而成為災害的根源。
2)對城市雨水資源性質認識不夠。目前市政建設與規劃部門未充分認識到城市雨水的資源性與寶貴性,似乎理所當然的把城市暴雨作為災害,只是一味地想辦法把雨水排走。據統計,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供水不足。其中,北方很多城市地表水不夠用,人們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超采,引起一系列環境地質問題;南方城市,當地表水被污染時,也有利用地下水的需求,長江下游和珠江三角洲地區,亦是如此。由此可見,城市建設陷入了一個矛盾的怪圈,一方面要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將雨水排走,白白浪費大量淡水資源;另一方面卻又面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比如深圳,是我國降雨量排在前列的城市,但是它卻是全國七大缺水城市之一,每年因為沒有合理收集利用而流失掉的雨水達15億噸。
3)城市排水系統的設計重現期較小。如果把城市排水系統提高到10a至50a一遇,在經濟上并不合算。因此,當城市雨水排水系統遇到重現期較大的暴雨時,就會大大超過其設計負荷,仍然會導致道路積水等問題,出現年年投資,年年積的問題。可見單從改善排水系統并不能解決城市暴雨致災問題。
2我國城市雨水利用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國內城市雨水利用發展概況
我國城市城區雨水利用總的來說技術還較落后,缺乏系統性,更缺少法律法規保障體系。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區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標準性應用。比較典型的有深圳僑香村經濟適用房示范性工程(如下圖所示流程圖)、深圳體育學校等雨水回收利用工程。而2008年的奧運場館“鳥巢”、“水立方”等比賽場館,在建設過程中都把雨水收集利用放在首位,其中“鳥巢”館的雨水收集利用相當于一個小型污水處理廠1年的污水處理量。
僑香村經濟適用房雨水收集和利用流程圖
2.2雨水利用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認識問題。雖然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統在國外非常普遍,但在國內還處于初始階段。對于產品長期的環保效益沒有準確的認識,還需要時間來進行宣傳和推廣。
2)成本問題。建造雨水綜合利用比普通建筑排水系統價格要高,利益為先的開發商,很少去選擇成本較高的雨水綜合利用。
3國外雨水利用發展狀況及評述
3.1國外城市雨水利用發展狀況
由于全球范圍內水資源緊缺和暴雨水水災害頻繁,近20年來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德國等約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城市和農村開展了不同規模的雨水利用研究,。其中,美國和日本等經濟發達、城市化進程發展較早的國家,城市雨水利用發展較快。
在澳大利亞,政策先行成就了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普及。澳大利亞幾乎每家每戶都安裝了雨水收集容器,雨水被用來澆花、洗車、沖廁等非飲用水方面。
德國是歐洲開展雨水利用工程最好的國家之一。德國的城市雨水利用主要是通過3種形式:屋面雨水集蓄系統,集下來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場所和企業的非飲用水;道路雨水通過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過滲透補充地下水;生態小區內沿著排水道建有滲透淺溝,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徑流流過時下滲,超過滲透能力的雨水則進入雨水池或人工濕地,作為水景或繼續下滲。德國制定了一系列有關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規,對雨水利用的措施給予支持。
3.2國外雨水利用情況評述
綜上所述,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收集雨水解決生活和生產用水的成功做法。發達國家城市雨水利用的主要經驗是:建立了完善的屋頂蓄水和由入滲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組成的地表回灌系統;制定了一系列有關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規;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沖廁所、洗車、澆庭院、洗衣服和回灌地下水,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發達國家在城市雨水資源化和雨水的收集利用方面的經驗和方法,對解決我國缺水問題很有借鑒意義。
4我國城市雨水利用的潛力
有資料表明,我國的年平均降水量是650mm,我國的國土面積為960萬km2,可以推算出我國每年的原生水資源(總降水量)量約為6.24萬億m3。在沿海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具有更大的潛力。上海年平均降雨量1124mm,全市每年的降雨總量應為70億m3,扣除蒸發、滲透等因素,水務部門估計,全市每年白白流失的雨水總量約在24億m3左右。深圳年均降水量1900mm,每年從天而降近40億m3雨水,而深圳各大水庫雨水蓄水量不到總降雨量的1/8,因此每年至少有35億m3的雨水白白流失。
5我國城市雨水收集與利用應采取的主要措施
5.1城市雨水收集儲存措施
1)排水系統采用雨污分流制。鑒于雨污合排的種種弊端,采用雨污分流是值得大力推廣的。但是,要修建2套完整的管網,費用非常昂貴,目前只能在經濟發達城市或者在待建或重建排水系統的城市推廣。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統,可以利用雨水下滲管道,沿線補給地下含水層,也可將雨水引到適當的地點集中入滲補給含水層或直接加以利用。
2)增加城市透水面積。以前大多數城市采用水泥或瀝青路面,雨水不能滲進地下,加劇了城市內澇的風險?,F在國內外很多城市采用各種改善措施增加城市透水面積,例如,采用多孔瀝青或多孔混凝土路面,在人行道、廣場或休閑區鋪設草皮磚,增加城市綠化面積,立法規定建設區內的最低可滲面積率等,使得雨水可以快速入滲進入地下含水層。
3)重視小區雨水儲存。國內很多城市小區的屋頂雨水收集系統已經比較完善了,但是卻沒有相應的處理和回收系統,收集的雨水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例如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的航站樓建有17.6萬m2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統,在暴雨時節1h可收集雨水500m3,但是卻任其自然流走,但是在我司設計的擴建新航站區內的工程,擬采用處理后的雨水作為沖廁水源。如果這些雨水能有效處理和加以利用,將比處理利用輕污染的生活污水更為經濟、更為簡便易行,而這只需要增加雨水儲存入滲設備就可以辦到。
4)廣泛利用城市低洼地。我國降雨時間集中,為了避免道路積水和暴雨徑流的增加,需要在短時間內將雨水暫時蓄存起來。這就需要利用城市低洼地,如地下停車場、運動場等將雨水暫時收集起來。為了能使這些低洼地盡可能多地貯留汛期雨水,在規劃設計時應盡可能進行綜合考慮,使這些場所在雨期與無雨期的功用發揮到最優。如日本在低洼地修建運動場,雨季用來蓄洪,有的則在運動場下面修建地下水庫。此外,有條件的區域也可以利用低地的淺層含水層蓄存雨水。
5.2城市雨水利用措施
通過很多的成功案例,可以總結出城市雨水利用的幾種方式:
1)從屋面、周圍道路、廣場收集雨水,流入地下貯水池作簡單處理,用于家庭、公共和工業等方面的非飲用水,如澆灌、沖廁、洗衣、沖洗路面、冷卻循環等等。
2)采用屋頂綠化的形式留住雨水,削減徑流量,減輕城市排水管網壓力,減輕污染,緩解城市熱島效應,調節建筑溫度,美化城市。
3)花園小區城市雨水利用,綠地入滲,維護綠地面積,同時回灌地下水。
- 上一篇: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方案
- 下一篇:班主任實習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