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協調發展的必要性范文
時間:2024-01-24 17:46: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區域協調發展的必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區域均衡發展區域協調發展機制
區域均衡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是區域經濟學研究中的永恒主題和重要課題,區域經濟發展模式與區域經濟關系則是區域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內容, 也是目前區域經濟學中內容最為豐富的研究領域。研究和探討區域均衡與協調發展的機制設計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同時,就我國而言,從建國初期的區域均衡發展戰略,到改革開放時期的區域不平衡發展戰略,再到如今的區域協調發展和統籌區域發展,我國已然經歷了區域發展模式的戰略性轉變。當前,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區域差距逐漸加大、貧富分化不斷加劇、區際矛盾日益突出,促進和加快實現區域均衡與協調發展迫在眉睫。因此區域均衡與協調發展的機制設計對于我國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頗具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1對概念的界定和認識
區域均衡發展,是指在區域間存在發展水平差距的背景下,繼續發展先行地區經濟的同時,逐步實施重點轉移和政策傾斜,促使落后地區經濟發展“提速”,趨向于縮小地區間的差距,最終實現相關區域發展水平接近或收斂的過程和狀態(郭甍,王少林,段曉華 2006)。“區域均衡發展”在概念內涵中強調各區域的發展結果和發展水平的格局和態勢,要求各區域最終發展水平的平衡與相近,實現水平差異的最小化,對不同區域的產業結構、增長模式、相互關系等范疇不做界定。
區域協調發展是相關區域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發展上相互聯系、關聯互動、正向促進,區域利益同向增長,區域差距趨于縮小的過程和狀態。區域協調發展的核心是實現區域之間經濟發展的和諧、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社會的共同進步(李興江,唐志強 2007);具有“密切區域經濟聯系、促使區域分工趨向合理、提升區域經濟發展的整體效率、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4個標志(彭榮勝 2008)。“區域協調發展”在概念內涵中強調各區域發展過程中的相互關系和角色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區域差異逐步縮小的要求,對不同區域的產業結構、共同涉及的領域、相互關系等范疇做了界定。
筆者認為,區域均衡發展與區域協調發展其實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同一個問題就是區域發展模式和關系問題,兩個方面就是前一個強調宏觀整體最終狀態和最后結果的態勢與格局;后一個強調整體中的個體之間在發展過程中的關系體現和路徑追求。
“區域均衡”與“區域協調”兩個概念之間不存在單向的包含和推演關系,簡單地說,均衡不一定協調,協調也不一定均衡;協調只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促進均衡的實現,比如產業梯度轉移、要素跨區流動、區際分工合作和專業化、市場和基礎設施共享、先行地區拉動落后地區發展等等,實現差距縮小和發展均衡;均衡也只是在一定程度可以促進協調的實現,兩個概念都提到了“區域差距逐漸縮小”,試想如果區域差距過大導致區域間失去互補的空間和聯系的結點,那么協調就無法實現,因此均衡的過程和結果必然伴隨著差距收斂從而為協調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條件。
針對“均衡”、“協調”、“發展”等相關概念,很多學者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和理念,有助于我們從概念、關系和過程認識方面更好地切入和探討均衡與協調發展的機制設計。
“非均衡協調發展”:審慎地使區域發展不均衡,同時保證差距不致過大和相互間協調共進,是在發展推動資源和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實現宏觀整體較快發展的有效途徑。在區域發展中先實現保證協調和適度不均衡約束下的非均衡發展,然后以非均衡協調態勢促進均衡與趨向均衡的實現
“發展中均衡”:與“均衡中發展”相對,前者是指以發展為首要目標、在發展中兼顧相對和動態均衡的過程與結果的強發展;后者通常是指單一的、平均的或者不合理的均衡下的弱發展。在現實區域經濟發展中,往往可以借助非均衡發展過程,達到高水平、高效率的空間均衡;否則很可能是低水平、低效率的均衡發展和普遍貧窮。(曾菊新1996)
“動態均衡”:區域經濟發展中所表現的均衡發展與一般經濟學中的均衡概念有所不同,它更強調是一個動態過程。均衡是非均衡這一發展過程的最終結果,均衡是動態的,它需要經過非均衡的運動上升和發展到新的均衡態,即舊的均衡不斷被打破,新的均衡不斷建立,經濟運行的總體均衡中包含局部的非均衡。(陳秀山,石碧華 2000)
2 區域均衡與協調發展的機制設計
2.1 機制設計的內容與原則
何謂“機制”?“機制”是在一定的動力驅動下,相關主體相互作用、相互聯系,按照一定的路徑和方式,達到一定結果的機理和制度。這里的“機理”是指運動、演變、聯系與作用的原理;“制度”是指組織形式、運行規則、工作方式和演變路徑。
在機制設計過程中,需要確定和設計機制最初的驅動力或驅動主體、以及驅動作用點和作用方式,然后在已知原理的指導下,設計出承受動力作用而運動變化的相關主體的組織形式和運行路徑,使其在動力、組織和路徑的復合作用下達到目標狀態;簡單地講,主要就是設計驅動主體和路徑。
在設計中首先要遵循“機理指導下組織與路徑設計”與“目標約束下組織與路徑設計”雙重兼顧的原則,注意驅動力及作用點、作用形式的可行性、科學性與可獲得性,同時要遵循給予一定的激勵與約束保證相關主體自覺選擇和步入已設計路徑的原則。
2.2 區域均衡與協調發展機制的驅動主體與路徑
根據驅動主體的不同,筆者認為區域均衡與協調發展機制包括四部分子機制:上級政府推動機制、先行地區拉動機制、落后地區自我發展機制、其它幫扶機制。這里有一點需要說明:通過剛才對相關領域重要理論的回顧和分析,我們得出應當以政府行為作為區域均衡與協調發展機制的主要驅動力,從某種意義上說,該機制是一種非市場機制或者非完全市場機制。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無視市場機制在區域均衡與協調發展中的作用。筆者認為,整個區域均衡與協調發展機制應當是嵌套在市場機制中政府行為驅動機制,應充分重視和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以政府行為驅動機制為引導,實現機制的最終目標
任何經濟系統的發展,本質上說都是產業部門的發展,區域經濟發展也不例外,其本質是區域內產業系統和產業結構的提升和發展。因此在機制設計中,應把產業系統作為首要作用點和影響層次,充分重視機制路徑中對產業系統的作用和效果,之后再設計具體投資行為、收入與消費等作用層次。
3幾點建議與思考
3.1 將區域均衡與協調發展置于戰略高度
各級政府應當高度重視區域均衡與協調發展,在思想和觀念上將區域發展的均衡與協調擺在戰略層面的高度上。從長遠出發、從全局出發,在整個區域發展戰略中體現區域均衡與協調發展的謀略和規劃。不僅上級政府和落后地區政府要重視區域均衡與協調發展的戰略地位,先行地區也應當給予充分關注,切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想法,切忌貪圖自身快速發展的“蠅頭小利”而忽視長遠的、宏觀的戰略收益。
3.2 正確認識區域均衡發展與區域協調發展的內涵
作為整個機制驅動主體的各級政府,一定要正確認識和深刻理解區域均衡發展與區域協調發展的內涵。均衡與協調雖然在一定條件可以相互促進,但是兩者之間沒有單向的包含和推演關系,要以均衡為目標和結果、以協調為關系和過程將兩者統一在區域發展的實踐當中。既不能為了追求絕對的、靜態的均衡而導致宏觀區域的低水平發展與不協調,也不能只追求效率和速度而忽視了區際差距和區域協調。在發展中求均衡、以非均衡協調的過程來實現最終高水平的區域均衡與協調。
3.3 清楚認識各級政府在機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總體來看,本文設計的區域均衡與協調發展機制應當是嵌套在市場機制中政府行為驅動機制,應充分重視和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以政府行為驅動機制為引導,實現機制的最終目標。各級政府都應當認識到這一點,在充分尊重市場機制作用的前提下,合理運用自己的行政職權和社會經濟干預能力,對區域均衡與協調發展起到驅動作用。從各個子機制關系來看,上級政府、先行地區和落后地區要分別以主體關鍵作用、協助配合作用給自己定位。
篇2
關鍵詞:城鎮體系;規劃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城鎮在區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鎮的區域作用范圍更加擴大,城鎮之間的互動互存關系比以往任何時期更加密切。因此在城鎮規劃中,研究城鎮的區域帶動作用、注重推動城鎮之間的有機協調與共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1.城鎮體系與城鎮體系規劃
城鎮體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由一系列不同規模、不同職能、相互聯系的城鎮所組成的有機整體,它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現象,城鎮體系研究是認識區域城鎮發展特點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區域城鎮體系是與其社會經濟發展背景相適應的。
城鎮體系規劃是政府行為,是國家或一定區域政府引導和協調區域城鎮合理發展與布局規劃;考慮到城鄉發展的連續性,稱為區域城鄉空間發展與布局規劃將更為準確。
區域規劃的本質特征是多個發展上相互影響密切的行政單元通過制定共同的協調發展目標、發展政策和發展公約,實現協調發展的過程。從組織形式上講,這種協調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質特征都是協調的。
由于體制的影響長期以來規劃比較注重如何計劃所確定的建設項目,而且都是單個行政單元(通常是以一個鎮為單位)獨自進行。注重本轄區的發展,但對區域發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廣泛的內容研究不充分,對區域協調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2.不同時期城鎮體系規劃的特點
城鎮體系規劃興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當時的體制和經濟發展理論和方法,城鎮體系規劃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國家的資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鎮體系規劃的著眼點就在于確定城鎮的性質和規模。即是建“場”還是建“鎮”,可以配置何種產業和部門,可以發展到多大的規模。隨著中國的的對外開放,經濟體制得到不斷地改革與發展,中國的城鎮體系研究和城鎮體系規劃也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之中。
進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改革開發力度的加大,市場機制對經濟和社會發展作用越來越明顯,城鎮的發展方向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城鎮體系規劃逐漸與城市總體規劃結合,成為研究和確定城市性質的重要手段和依據;但當時,規劃還帶有限制資源、資本外流動的企圖。
90年代以來,社會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工業化、城鎮化和經濟多元化發展促使人們正確地認識城鎮與區域發展的客觀聯系和城鎮發展建設的客觀條件,城鎮體系規劃開始重視城鎮發展條件評價,開始研究城鎮區域協調的多重發展機會。
但是,多年來城鎮體系規劃中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是忽視了對區域整體發展效益與利益的研究。這是由計劃經濟體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的條塊分割和地方保護主義發展觀念所決定的。
3.當前開展城鎮體系規劃要注意的問題
3.1要適應轉變政府職能的需要
政府在發展市場經濟中的中心職能就是強化宏觀調控,創造良好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城鎮體系規劃要為政府引導區域城鎮發展提供宏觀調控的依據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務是:
(1)規劃要以區域為整體,著重研究如何完善區域經濟發展環境,促進區域各行政單元的互補和協調發展,來確定城鎮發展戰略。要把確定和引導城鎮體系完善與發展的各項政策和措施作為規劃的重點和核心內容。
(2)要在維護公平競爭的前提下,對區域開發活動的空間布局和時序進行引導,協調和控制對區域整 體發展不利的開發活動。通過合理、妥善的組織,實現區域功能互補,基礎設施共享,最大限度地減少無序竟爭,降低區域開發成本。
(3)要適應投資體制改革的需要,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投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促進基礎設施的投資取得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并保障社會公益性項目的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3.2建立整體規劃的觀念,不能就體系論體系
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投資是區域開發的最基本投資來源。計劃部門通過“五年計劃”和年度計劃按行業和部門分配建設投資。由于這樣的計劃和投資體制,形成了部門發展和地區發展之間的矛盾(即所謂“條塊分割”),導致產業發展與區域發展的不協調。同樣的原因,區域規劃也是按部門進行的。“條塊”分割的規劃不可避免的要強調規劃者的利益,而區域發展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一旦被規劃者的利益所替代,可持續發展就無從談起。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為協調“條塊”利益奠定了基礎。但是,還必須要強調樹立“整體規劃”的概念,開展以區域整體發展為主體的區域規劃,并建立必要的機制,保障區域可持續發展。
城鎮體系規劃是以城鎮(居民點)為主體的綜合性區域規劃,要全方位地研究影響城鎮化的各項因素。城鎮體系規劃以城鎮體系的等級規模結構、職能結構和空間結構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為基礎,但絕不僅僅是簡單地規劃城鎮體系。要加強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鎮區域協調發展機制的研究。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鎮區域協調發展機制,最重要的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要素(勞動力、資本和土地)受市場的支配而自由流動。因此,規劃要加強對生產要素流動規劃律,以及各項要素對城市化與城鎮發展作用關系的分析和研究。
制訂綜合性的規劃,必須具備全局觀念;實施綜合性的規劃,必須借助各部門的力量。
3.3注重強化協調的手段和措施
資本多元化導致利益主體的多元化。規劃不僅要維護投資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維護公眾利益、區域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因此,必須要強調協調。
區域規劃的本質特點是超越行政區劃,把多個行政單元、多個利益主體協調在一起,謀求整體發展,協調發展是它的核心任務。
協調的目的是發揮城市的中心作用帶動區域發展;協調的重點是區域與城鎮發展的協調和城鎮與城市(鎮)發展的協調。
協調的內容是包括對開發內容的協調、空間的協調和開發時續的協調。
由于不同的地域層次、不同的功能空間協調的問題和手段不盡相同,因此要以區域發展差異分析為基礎,把握協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時,還要注重對實施機制和調控手段的研究,不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設,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實施控制。要把區域城鎮發展布局與區域土地利用緊密地結合起來,走產城一體化之路。不僅要對開發活動在空間和時間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從維護域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目的出發,綜合考慮長遠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需要,在空間和時間上對不合理的開發活動進行限制。要把對區域土地開發利用活動的控制,作為間接調控區域開發和產業布局的重要手段,從而使城鎮體系規劃具有可操作性。
3.4要加強區域城鎮發展條件分析和綜合評價
進行區域城鎮發展條件分析和綜合評價的目的是,明確區域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發現問題,提出對策要有大局觀念,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區域,更不能就區域而論區域。
3.5要提高規劃的針對性和可依據性
要開展多目標、多方案研究。這里所說的多方案,是指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相結合的多重發展目標引導下的多方案。這些方案應并行地納入規劃成成果,以利于政府實施對區域發展與建設的動態管理。
3.6要特別重視城鎮規劃政策研究,建立健全區域規劃的實施管理機制
區域規劃要針對政府權力有限性的特點,把握住各級規劃要解決的根本問題。規劃不僅要研究規劃方案,而且要研究調控的標準和政策。規劃的成果也要趨向系統化,既有規定性的,也有指導性的;既有約束公眾的,也有約束政府部門的。
實施區域規劃,必須有相應的協調和仲裁機構,必須有相應的行政機制和法律依據。也就是說,不僅要使編制跨行政區域的規劃成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規劃實施得到保障。
4.結語
充分重視科學技術進步,特別是交通、信息傳播技術以及能源開發技術的發展,對城市產業結構、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區域城鎮空間結構的影響。
參考文獻:
篇3
一、*國有資本帶動*地方經濟協調發展的必要性
1.*與*地方經濟協調發展,對保障區域經濟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加快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大企業的發展狀況。實踐表明,一個地區經濟的良性發展,與大企業的發展,以及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合理配置與分工密切相關,其中大型企業的競爭力和產業帶動力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按照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的要求,加快推進東北振興戰略,加速*經濟隆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增強區域經濟活力,必須注重當地大企業的做大做強,尤其是注重*這樣的中央國有企業的產業帶動作用,形成大中小企業的合理結構與分工,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
2.*與*地方經濟協調發展,是雙方發展的迫切需要。*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振興*老工業基地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支撐,二者深入融合,必將推動*和*地方加速實現發展目標的步伐。*要進入世界500強,需要*地方為其創造改革發展穩定的環境;*深化內部改革,也需要地方的緊密配合和鼎力支持。只有*實現“兩步跨越”、進入世界500強、建設成為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鋼鐵企業的目標和*地方實現“總量倍增、位次前移、追趕沈大、殷實和諧”的目標都實現了,才能確保*老工業基地總體目標的實現。
3.*與*地方經濟協調發展,是*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6年末,*的工業增加值、上繳稅金、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等各項指標分別占地方總量的64.6%、77.3%和40%左右。這說明*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顯赫地位。但同時也說明*經濟在當地“一枝獨秀”,*國有資本在當地的帶動力和影響力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4.*與*地方經濟協調發展,是*的社會責任。*與*地方經濟協調發展,是*國有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和交流合作的客觀需要。在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新形勢下,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社會責任已成為國際社會對企業評價的重要內容。國有大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僅可以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影響,也是國有資本發揮更大價值的體現。*的社會責任主要體現在城市供暖、供氣,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解決*廠辦大集體離退休保險待遇,抓好生產安全和穩定工作等方面。*是地方煤氣、余熱水最主要來源,為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做出特殊的貢獻。在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方面。近幾年,*對環保生態文明建設的投入逐年增加,分別占地區總投入的67.9%、64.1%和73.1%,為中央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了表率,發揮了*國有資本的社會效益。
二、*與*地方經濟協調發展的可行性
1.*具備帶動和輻射地方經濟的實際能力。一是資源優勢。*的鋼鐵資源及“三廢”資源,是地方拉長鋼鐵產業鏈和精深加工的雄厚資源。二是市場優勢。*每年超千萬噸的鋼材生產能力,本身就是一個大市場,作為國內著名的企業品牌,潛在的市場資源是不可限量的。同時,*每年向外采購大量的生產原料和配件,投入資金上百億元,有能力拉動地方工業的配套發展。三是技術優勢。鋼鐵產業的先進技術、設計及裝備是*能夠帶動地方發展的優勢。
2.*與*地方融合協作具有廣闊的合作領域。一是地方承接*的產業和產品轉移項目,加工生產*所需要的配套產品,可以形成*以鋼材生產為主,地方以*產業上下游鋼鐵和礦產資源加工等鏈條延伸的產業集群。如圍繞鋼鐵產品深加工、煤系化工、廢渣利用等項目具有極大的潛力。二是圍繞*的鋼鐵資源優勢,聯合發展裝備制造業極有前途,推進裝備制造業的跨越發展。三是圍繞提高*老工業基地國際競爭力需要,聯合開發和建設輻射全國的鋼鐵物流信息市場具有現實可能性。四是為*配套加工生產、發展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及與市場相適應的其他新興產業,可以實現地方與*產業和產品的差異化與錯位化發展。
3.國務院國資委更加重視大企業大集團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帶動作用。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在*8年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8全球投資促進高峰論壇”上表示:“要為大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發揮大企業的系統集成作用,支持大企業發揮資本實力、技術、品牌、信譽、營銷體系、供應鏈網絡等方面的優勢,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是我國重要的鋼鐵工業城市和老工業基地,在東北地區是第五大城市,*7年在中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中排名第34位,是東北振興的主要力量。同時*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振興*老工業基地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支撐,今后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必將加速*與*地方經濟的協調發展,加快推動*及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發揮*國有資本更大的價值。
近年來,“地企融合、共興共榮”的發展理念已經結出豐碩成果,據統計,*2~*7年*與地方合作項目總投資達146.9億元,初步發揮了*國有資本的帶動力和影響力。雖然*與*相互融合協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與當地的社會、文化、經濟融合較少,信息溝通不充分。目前的融合協作只是初級階段,表現在雙方合作層次不夠高,適應產業結構和經濟布局結構調整、資產重組、拉長*的產業和產品鏈條等深層次的聯合協作項目不夠多。二是*地方的載體和配套功能尚須進一步強化。這些問題和困難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國有資本在地方經濟的發展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大的價值體現。
三、*與*地方經濟協調發展的重點任務
1.做強*主導產業,全力推進*加快進入世界500強。要加快推進*鋼鐵主業發展。不斷支持深化*內部改革,地方要重點配合*解決廠辦大集體問題。為*改革發展創造穩定的有利環境,構筑“*工業園區”,為*企業擴張、企業搬遷改造提供足夠空間。
篇4
內容摘要:本文根據國家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從空間整合視角分析了促進“中部崛起”的新思路。在分析構建由武漢都市圈、長株潭3+5城市群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組成“中部金三角”設想的必要性與可能性基礎上,提出了構建“中部金三角”設想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中部崛起 中部金三角 必要性 可能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者對區域關系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主要基于經濟學(微觀和宏觀)、管理學、政治經濟學視角而展開研究。但是,這些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加強區域合作的重要意義等理論層面,如何具體操作,尤其是從空間整合視角的研究成果較少。
本文擬從空間整合視角出發,按照區域合作相關理論的要求,提出一個促進中部崛起的具體設想,即由武漢都市圈、長株潭3+5城市群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共同構建“中部金三角”。
構建“中部金三角”的必要性
“中部金三角”是指中部地區地理位置接近的武漢都市圈、長株潭3+5城市群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共同組成的經濟區域。通過三區域之間分工協作,在結構效應、集聚效應、同步效應、空間近鄰效應、乘數效應和擴散效應共同作用下推動整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一)構建“中部金三角”有利于促進國家整體區域協調發展
中部地區位于我國內陸腹地,面積占全國的10%以上,人口占全國的28%以上,城市數占全國的1/4多,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23%以上,具有承東啟西、聯南絡北、輻射八方的交通地理區位優勢。改革開放以來,中部卻塌陷了(周紹森等,2003)。“中部金三角”國土面積占中部國土面積的五分之一強,人口占全國四分之一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以上,涉及地市級城市25座,位于沿長江經濟帶、沿京九經濟帶、沿京廣經濟帶的交匯點,覆蓋我國兩大淡水湖,毗鄰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中原城市群,承擔著我國創新大湖流域綜合開發、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兩型社會建設等重大任務,在“中部崛起”乃至國家區域發展格局整體優化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打造“中部金三角”是建設中部核心增長極的必然要求
美國經濟學家約翰•弗里德曼認為,在若干區域之中,個別區域會率先發展而成為“中心”,其它區域則因發展緩慢而成為“”。在經濟區域成長過程中,“中心-”區域結構是基本結構,只有到發展后期,才由于精英崛起或中心精英向轉移,形成多中心的區域結構(陳秀山、張可云,2005)。據此推知中部地區建設核心增長極是中部地區整體起飛的必然要求。
“中部崛起”措施實施以來,各省市都在朝建設中部中心挺進。如湖北的“武漢都市圈”,河南的“中原城市圈”,湖南的“長株潭城市群”,江西的“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安徽的“省會城市群”和“沿江城市群”及山西的“晉中城市群”。但是,迄今為止,中部六省經濟實力相當,經濟結構類似,沒有一個省或區域能夠擔當事實上的中部區域“中心”。
“中部金三角”地處中部之中部,地區生產總值排在“長三角”、“珠三角”、 “京津冀”與山東半島城市群之后,是國家經濟發展“第五極”,是“中部崛起”難得的核心。其影響不僅僅會波及整個東部地區,甚至有可能惠及周邊西部地區。
(三)構建“中部金三角”是探索行政交界處發展新路子的必然要求
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地理相接,相互之間以省級邊界線為起點,向各省內部橫向延展形成大面積交界區域。這部分區域原本在自然、經濟、區位、文化、習俗等方面都具有同質性,但邊界的剛性作用限制了其相互間的經濟、社會聯系。在市場、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以鄰為壑”;在能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無視外部不經濟現象的存在與惡化。繼續人為地制造相對獨立、封閉的社會經濟運行系統,既不利于區域產業鏈延伸和產業群集聚發展,也不利于本區域能源利用與環境保護及本區域脫貧致富。如果構思建設“中部金三角”,加強三地在產業分工布局、市場一體化和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合作,將有可能改變三省交界區域目前區域和各自封閉開發的態勢,縮小與發達地區的經濟差距,加快我國統籌發達地區與落后地區、城市與鄉村協調發展進程。
(四)打造“中部金三角”是促進中部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必然要求
首先,“中部金三角”是擴大內需的主陣地。一方面,國際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后,東部產業基本上是通過在中西部建立分廠或直接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方式擴大內需;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區為了取得與發達地區競爭的主動權,往往對資源性產品進行深加工,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而擴大投資需求;再加上中西部地區強大的消費市場需求,“中部金三角”必然是擴大內需的主陣地。
其次,“中部金三角”是產業高級化的主陣地。盡管“中部金三角”三次產業結構也呈“二三一”態勢,但是,自2004年以來一次產業占比在12%到16%之間,與長三角、珠三角的3.3%、2.4%的差距較大;第二產業大多以基礎制造產業為主,自主品牌少、高新科技產業技術含量不高;第三產業主要以傳統服務業為主,現代服務業不發達。因此,“中部金三角”產業結構高級化任務迫切。
最后,“中部金三角”是科技創新的主陣地。武漢全國科技創新能力排名第三,科技綜合實力、科技轉化能力分列第四、第五位(倪鵬飛,2005),是2010年首批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之一。其中,“武漢•中國光谷”是國內最大的光纖光纜、光電器件生產基地、光通信技術研發基地、激光產業基地。長沙科技競爭力全國排名第六,也是2010年首批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之一。目前擁有20萬平方米科技企業孵化基地、200多家各類科技中介機構、10多個產業技術聯盟,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80%(左丹,2009)。南昌科技創新能力稍差,但是,在武漢與長沙市的帶動下,“中部金三角”必將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陣地。
構建“中部金三角”的可能性
中部三個主要經濟區聯手打造“中部金三角”的可能性,主要反映在文化價值同源性、交通區位便捷性、經濟聯動互補性、產業集聚的潛在性等方面。
(一)文化價值同源性
自古以來,以武漢城市圈、長株潭3+5城市群、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為中心的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一直深受傳統楚文化影響,區域內血源相近,人們的文化、生活、消費、風俗習性大同小異。人緣相親,文化相近這條主線是區域合作一體化發展的基礎,也是“中部金三角”的聯系紐帶。
(二)交通區位便捷性
“中部金三角”地處長江中部,綿延長江兩岸,地理上天然相連,全方位、立體式的大網絡交通格局已經形成,使得要素與產品流動成本大幅度降低。
公路方面,區域內高速公路、國道、省道以及其他等級的公路編織成網,三地間公路聯絡頻繁。
鐵路方面,京廣、京九在此匯集擴散。動車運行以來,武漢、長沙、南昌相互間已實現三小時旅行圈。
水運方面,長江以及交叉成網的內河運輸系統四通八達。南昌港與上海、武漢、重慶三大城市及長江水系各省市相接。長株潭3+5城市群“一江四港”,通江達海,航道里程位列全國第三。
航運方面,以武漢、長沙、南昌國際機場為樞紐的空港體系初步形成。其中,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是中國民航總局指定的華中地區唯一的綜合樞紐機場和最大的飛機檢修基地;長沙黃花機場正在規劃建設現有航站樓規模近5倍的新航站樓;南昌昌北國際機場也開辟了國內外航線70多條。
(三)經濟聯動互補性
從目前數據來看,武漢都市圈、長株潭3+5城市群及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區域經濟發展狀況類似和區域經濟聯系強度較高。
1.各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從三地的主要經濟指標來看,除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經濟實力稍弱外,武漢都市圈與長株潭3+5城市群經濟實力相差不大。武漢都市圈與長株潭3+5城市群在地區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實際利用外資額等方面基本相當;從集聚強度來看,武漢都市圈的人均GDP與長株潭3+5城市群相當,地均GDP和投資密度則武漢都市圈稍高,但長株潭3+5城市群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相差不大;從對外開放水平來看,武漢都市圈與長株潭3+5城市群出口總額和實際利用外資相差不大,長株潭3+5城市群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外貿依存度相當。
2.區域經濟聯系強度。不同區域空間通過極化與滲透效應發生聯系,聯系的強弱一般通過區域間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利用公路、鐵路和航空客運方面的具體資料,計算經濟聯系強度系數來說明區域間的經濟聯系。
(四)區域產業集聚的潛在性
所謂產業集聚是指一定數量(包括了不同產業和同一產業)的企業在區域上的相對集中,并產生集聚效益,進而形成具有一定組織意義的企業網絡,其本質上是產業間活動或者是產業內活動在區域內的聚合。長期以來,我國中部區域由于中部各省自成體系,使中部六省難以形成緊密的產業聯動,從而呈現出產業結構明顯趨同及大量以行政區為單位自成體系建設產業集群的現象(黃蕙萍,2008)。
從三地域發展規劃來看,三地產業存在很多重復的地方,如果各地區在低水平上重復建設,自成體系競相發展同一產業甚至同一產品,由此形成過度競爭,則必將導致區際分工的弱化和資源配置效率的下降;如果三地域按照新型分工的原則,構建部門分工、部門內分工和產業鏈分工的分工體系,由此實現功能互補、錯位發展,則存在產業集聚的潛在性。
主要結論與建議
綜合前面的分析,構建“中部金三角”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可能性。“中部金三角”是從空間整合視角探討促進中部崛起的新探索,但是,“中部金三角”尚處于構想階段,任重道遠,因此,目前應該著手以下工作:
第一,建立三地協調機制,聯合請求中央政府制定“中部金三角”發展規劃。相關行政區目前向心不足、離心有余,區域合作理念和制度約束是引導“中部黃金三角”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擴大基礎設施領域合作,以基礎設施合作促進三地全面合作。行政間相互競爭與壁壘使得三地域道路聯絡、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差異較大。三地域應該緊抓生態文明建設共性,合作探索治理江湖、保護自然環境的機制體制創新,在三地增加互信,共享合作初始成果的基礎上開始一體化全面合作。
第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鼓勵要素合理流動,逐步形成一體化的原材料、資本、人才、技術和產權市場。市場壁壘和條塊分割是行政經濟留給三地域的惡果,資源封鎖、要素固化是三地域屢見不鮮的現象。因此,在“中部黃金三角”區域借助市場手段,消除三地間區域異質性,重塑勻質大區域是合作成功的基本條件之一。
最后,整合產業資源,形成產業垂直分工、產業鏈條合縱連橫的新格局。自成體系的行政經濟形成了三地產業同構、甚至重復建設的基本現實。“中部金三角”應該在更大空間范圍內依托特色資源、發展基礎、市場環境等基本條件,通過產業合理分工,借助產業優化帶動整個區域發展,最終促使“中部金三角”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利益共同體,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參考文獻:
1.謝曉波.地方政府競爭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博弈分析[J].社會科學戰線,2004(4)
2.張可云.區域經濟政策[M].商務印書館,2005
3.周紹森.“中部塌陷”與中部崛起[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6)
4.陳秀山,張可云.區域經濟理論[M].商務印書館,2005
5.倪鵬飛.2005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3[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篇5
關鍵詞:河北沿海地區;政策協調;SWOT分析;區域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志碼:A
河北沿海地區是指秦皇島、唐山、滄州三市及其所轄區縣。2011年10月27日,國務院批復實施《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標志著河北沿海地區發展正式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層次,河北沿海地區拿到了經濟快速發展的入場卷,但是秦唐滄三市的發展長期以來處于各自為陣的狀態,缺乏區域的整體性,區域發展不能形成合力,三市在城市與港口之間、河北沿海區域與環渤海其它地區之間在發展政策方面還有許多沖突的地方。本文將通過對秦唐滄三市的區域政策進行調查分析,并借助SWOT態勢分析法對河北沿海區域一體化的內外部要素進行全面診斷,據此提出一些整合三市區域發展政策的對策建議。
1 區域政策協調含義及意義
區域政策協調涉及到三組遞進層次的概念,一是政策,這是核心元素,所謂政策是“國家機關、政黨及其他特定的政治團體在特定時期為實現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目標所采取的政治行為或規定的行為準則,它是一系列謀略、法令、措施、辦法、條例等的總稱”。二是區域政策,所謂區域政策則是政策在一定范圍內的體現,是根據區域差異而制定的協調區域間關系和區域宏觀運行機制的一系列政策的總和。三是區域政策協調,所謂政策協調則是指地方行政機關或其他行為主體,通過相互交流信息等協調機制,對各自利益進行協調整合并達成共識,實現不同區域政策的協調與融合,形成跨區域政策的過程。從這三組概念可以看出,政策是一般性的,區域政策是具有差異性的,正是因為區域政策具有差異性,如何不加以統籌協調必然在不同區域之間或者在區域的子系統內部發生相互沖突。這就提出了區域政策協調的必要性和凸顯了政策協調的重要意義。
區域政策協調是跨區域地方關系整合過程的基礎,對促進區域的協作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區域政策協調可以促進區域內部的生產要素得到合理的流動,推動各個區域的均衡發展,推動區域內各種資源在各個區域間的合理分配,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區域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增強區域整體的競爭力。因此,區域政策是否協調,不僅影響到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效率,而且還嚴重阻礙區域之間的合作發展,區域一體化的形成則成為不可能。對于河北沿海地區的發展來說,《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的批復,旨在通過秦皇島、唐山、滄州區域一體化的形成,實現資源的集約配置,努力打造輻射河北甚至是帶動環渤海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極核。
實現河北沿海三市區域政策的協調意義深遠。可以說,實現區域政策協調是實現秦唐滄區域一體化的基礎性條件。從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發展先行區的發展模式來看,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的形成,很難靠一個城市和一股力量的單兵突進,經濟的發展既需要創新極點,也需要廣闊的腹地支撐,秦唐滄三市只有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發力,才有望實現經濟競爭力的騰飛。河北沿海地區的發展就在于盡快推進秦唐滄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一體化的實現首要的便是三市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的協調,實現三市的政策協調不止是三市提高整體競爭力的保障也是打造河北沿海新的增長極核的基礎,尤其是《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批復之后,三市獲得了更多政策與資源支持,秦唐滄三市政府更應抓住這次機遇,實現區域發展的一體化,共同打造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格局。
2 河北沿海三市(秦唐滄)區域發展
主要政策的調查與分析
通過對秦唐滄三市在發展定位、主導產業、港口、教育和人力資源等方面的調研,可以發現三市在區域政策發展方面的一致性和存在沖突的地方。
2.1關于三市區域發展調查分析
(1)發展定位。秦皇島的定位是全力打造全國現代服務業的先行區、全國生態文明的先行區,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富庶文明和諧”的濱海名城,國家能源輸出港和北方地區重要出海口岸,河北省臨港工業與加工制造業基地。唐山的定位是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和港口城市,東北亞重要的航運中心、物流中心、世界級新型工業化基地。滄州市的定位明確表達為區域性商貿流通、現代服務業中心,建設成環渤海地區先進的裝備制造業基地、現代石化以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生物制藥的基地、綠色農產品生產及加工供應基地、文化旅游產業基地,努力構建河北沿海及冀中南地區重要的經濟基地、研發創新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三市定位基本體現了傳統產業基礎和城市地理自然特色,但三市的定位明顯缺乏互補性,不利于區域資源整合和發展合力的形成。
(2)主導產業。秦皇島市已形成了五大支柱產業:建材工業、金屬壓延工業、化學工業、機電工業、食品飲料工業。唐山市是我國北方重要的工業基地,主導產業主要包括:以開灤集團為首煤炭產業,以唐鋼和首鋼為核心的鋼鐵產業;陶瓷產業對全國有巨大的影響力,號稱北方瓷都;以動車制造為核心的裝備制造業以及綜合化工(煤化工、海鹽化工、石油化工),而且唐山市的服務產業、電力行業、新型建材也十分具有競爭能力。滄州市具有石油及化學工業、裝備制造、冶金等三大支柱產業,還是河北省重要的化工產業基地,占全省化學工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滄州鹽山更是全國最大的管道裝備制造基地。三市在支柱產業上具有相同和相近之處,具有較大的資源整合潛力和強強聯合的優勢。
(3)港口定位。唐山港與秦皇島港都將自身發展定位為國際性綜合大港,而滄州黃驊港也定位成區域性綜合大港。三市在港口主要定位上都偏重于運輸煤炭能源、礦石資源、原油資源以及集裝箱。由于缺乏強有力的協調管理體制的保障,河北港口集團對港口的協調力度不夠,三大港口存在惡性競爭和各自為陣的現狀。
(4)教育與人力資源。秦唐滄三市具有豐富的教育資源總量,各類大專院校30多所,但國內知名院校匱乏,高端人才培養能力嚴重不足。同時,由于缺乏高水平院校和高端科研平臺的支撐,缺乏高水平人才創業發展的平臺,人才引進與流失并存,造成三市人才短缺的局面。人才缺乏已成為制約三市發展的重要瓶頸。
2.2區域政策一致性分析
秦唐滄三市在區域發展方面的政策差異性明顯,體現了城市發展的各自特色,但從發展政策的梳理來看,也存在著一致性的地方。
(1)產業政策具有一致性。三市均重視港口建設不斷加大對沿海地區的投入,工業產業布局逐步由城區轉移到沿海;重視裝備制造業、化學工業,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2)教育和科技人才政策一致性。三市均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注重依托科技進步對區域經濟的推動作用,出臺了一系列人才引進和科技發展政策。
(3)政策規劃的一致性。《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的批復,使得秦唐滄三市納入了一體化發展的藍圖,國家和河北省將更加注重對三市發展的規劃協調和指導,使得三市的合作和一體化發展具有更多外力的推動。
2.3區域政策矛盾沖突分析
(1)城市與港口的矛盾。目前我省沿海港口、產業和城市之間還存在各自為陣和互相爭利的局面,嚴重制約了港口和城市經濟的發展。港產城互動協調發展是城市發揮港口帶動優勢和城市作為港口發展腹地支撐的有效形式。港口產業與城市經濟既可以相互促進,也可能相互制約。如果處理不好港口建設和城市經濟產業布局的關系,港口不僅形成不了對城市經濟的拉動作用,而且還會造成對城市資源的消耗和對城市環境的污染,只有協調港城關系,將臨港產業發展與城市產業結構布局統一協調起來,才能發揮產業聚集效應,促進城市和港口經濟的繁榮發展。以秦皇島港與秦皇島市的矛盾為例,秦皇島港為我國北方著名的天然不凍港,港闊水深、海岸曲折、終年不凍不淤,萬噸貨輪可自由出入,區位優越。國家通過建設大秦線,把山西的煤炭運輸到秦皇島港,秦皇島港肩負了我國南方“八省一市”的煤炭供應。秦皇島港具有全國最大的煤炭碼頭,但是秦皇島港的集裝箱碼頭建設不足10年,貨物吞吐量很低,不僅不能拉動秦皇島的發展還為秦皇島這座旅游城市帶來了巨大的環境污染問題,這嚴重的影響到了秦皇島旅游業的發展以及城市的建設。
(2)河北沿海城市之間的矛盾。秦唐滄三市港口主要定位都是運輸煤炭、礦石、原油、集裝箱,秦唐滄三市港口在爭奪貨源方面可能會產生惡性競爭,不能做到協作分工;水資源不足的矛盾,秦皇島尤其是唐山都是耗水大市,灤河又是流經秦皇島與唐山境內的重要河流,引灤入唐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唐山的用水需求,但卻加重了秦皇島的缺水問題;三市在主導產業方面,都偏重于機械制造、建材工業以及化學工業,這樣會導致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產能過剩以及環境污染。
(3)河北沿海地區與環渤海兩省一市的矛盾。在《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的批復之前,國家已經批復了《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隨著《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的批復,一定程度上縮小了河北何傳統的沿海強省遼寧、山東以及天津市在區域發展政策優勢方面的差距,但是河北沿海地區還存在著許多不足,過去五年在利用外資、進出口總額以及生產總值增速方面都低于同期的遼寧、山東和天津。此外,河北沿海地區還與環渤海其他地區存在腹地重疊、分工重疊、建設沖突等問題,這些都將限制河北沿海地區的發展。
3 秦唐滄三市行政管理與合作發展一體化的SWOT分析
根據上面對秦唐滄三市在區域政策定位和舉措方面的調查分析,依據SWOT態勢分析法對秦唐滄三市行政管理與合作發展一體化的前景進行分析。
3.1優勢(Strength)分析
秦唐滄三市由于行政分割的原因,往往從各自利益出發,表現出公共政策上的差異性和沖突性,然而如果能夠從宏觀頂層設計上做好協調工作,三市完全能夠通過政策協調的導向作用推進區域一體化的實現。三市能夠實現區域一體化協調發展的優勢在于:①經濟腹地廣闊,地理位置優越,三市處于全國最密集的交通網絡,并正在規劃秦唐滄三市一小時交通圈,交通便利,利于三市溝通;②三市產業結構有相似性、互補性,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③三市行政區劃上均屬于河北省,便于集中管理,有利于通過行政管理關系的整合來加速經濟一體化的形成。
3.2劣勢(Weakness)分析
河北沿海秦唐滄三市由于空間上和傳統經濟關系上的先天聯系性,具備實現區域一體化的條件,然而由于長期以來的各自為陣和區域基礎設施的落后,相對于其他發達地區同樣存在著不足:第一,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存在地區保護主義,沒有形成內部資源的共享和共同的市場;第二,區域內部產業結構趨同,產業結構不合理,內部競爭明顯,沒有形成發展合力;第三,經濟腹地重疊,港口發展定位雷同,存在惡性競爭;第四,不注重投資質量,存在高排放、高消耗的粗放經濟增長模式,合作發展成本較高。
3.3機遇(Opportunity)分析
從內部資源和發展基礎來說,秦唐滄地區優勢與不足并存;從外部環境來說,秦唐滄區域發展同樣機遇與挑戰并存。秦唐滄區域一體化的機遇表現在:第一,國家和河北省政策上對三市的支持,優惠土地、稅收和金融政策對資金投入的吸引,有利于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高附加值產業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為三市一體化提供了廣闊的合作空間;第二,國內外對這一投資熱土的廣泛關注,尤其是京津產業轉移以及日韓等國家對這一地區的投資,秦唐滄通過區域一體化的推進可以增強對域外產業轉移和投資的承載能力。
3.4挑戰(Threat)分析
國家和省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國際和區域產業轉移的時機,既給秦唐滄區域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同樣帶來了挑戰。表現在:第一,環渤海地區國家戰略分布密集,均享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河北沿海政策優勢不突出,河北省和秦唐滄三市如何掌握和利用好國家政策的扶持則取決于地方政府的領導力,領導力的不同,政策效果的差異明顯;第二,其他先行發展區域的地方保護主義帶來的發展壁壘,資源是有限的,我省沿海發展是要在與環渤海甚至是全國其他地區的競爭中不斷成長,其他地區的政策壁壘將構成我省發展的重要阻力,如何突破阻力,同樣考驗著地方政府的領導力;第三,周邊發達區域“極化”效應依然明顯,人才和資源大量外流向京津等發達地區,“極化效應”是指由于增長極本身所擁有的先進產業對生產要素產生強大吸引力,周圍地區的生產要素和經濟活動將不斷向增長極集中,從而使得周圍地區的發展受到影響,同處于環渤海地區的北京、天津、遼寧和山東已經形成了經濟增長極,而且多處于“極化”發展階段,河北沿海地區如何吸納和留住資金、技術和人才將再次考驗河北省和秦唐滄三市地方政府的領導智慧。
4 推進河北沿海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建議
聯系上文對河北沿海發展區域政策的一致性和矛盾沖突,以及秦唐滄三市行政管理與合作發展一體化前景的SWOT分析,重點提出如下推進河北沿海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建議。
(1)政策制定協調。隨著市場化程度加深,三市在政策制定方面要注意避免地方保護主義,避免“各自為政”、“零和博弈”的地區發展思維和政策,要樹立整體觀念和“共贏”思維。為此,三市應在河北省牽頭下成立常設性的政策協調機構,通過經常性的協調機制,加強三市的平等磋商和討論,制定出有利于三市共同發展的政策,實現秦唐滄三市一體化。
(2)區域定位協調。從對三市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的分析來看,三市在區域定位方面均體現了各自城市的特點,但是卻忽視了三市的整體性。在區域定位方面,三市應當根據三市的交集和國家批復的《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來重新擬定,在產業結構和功能定位上要實現錯位發展和優勢互補,要有利于形成發展合力。
(3)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交通線路的空間組合狀況決定著城市與產業的空間組織結構。三市應利用國家政策支持盡快建設1小時都市通圈,加強三市的聯系,實現交通“同城化”。同時加大財政對電力設施、水利工程的投入,緩解三市用水用電短缺問題,減少三市資源爭奪的矛盾。
(4)主導產業以及港口布局協調。在產業布局上,三市應該推行差別化戰略。三市均具有自己的優勢產業,例如秦皇島的旅游業,唐山的精品鋼材及動車制造,滄州的化工與管道裝備制造都在全國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三市應當優先發展優勢產業,避免三市的產業結構重疊所產生的惡性競爭和資源浪費。在港口方面,充分利用腹地廣闊的優勢,提高腹地消化能力,合理分工,從整體性角度重新定位港口功能,避免港口定位重疊。
篇6
一、轉變規劃編制理念,增強規劃的全局性。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首先要轉變規劃觀念。要從重物輕人,轉向以人為本,重視解決擴大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健全公共服務、保護資源環境等與人的全面發展密切相關的問題。這些雖然不是一個五年規劃能解決的,但要有這種意識,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出來。要從重經濟、輕社會,轉向經濟與社會并重,在注重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注重提高社會效益,實現經濟與社會共同進步;從城鄉分割、以城市為中心,轉向城鄉統籌規劃和協調發展,逐步緩解城鄉二元結構的矛盾;從地區分割的行政區經濟,轉向區域經濟,以區域規劃統領全局,實現地區間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新格局;從重國內、輕國際,轉向統籌考慮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既要積極擴大開放,也要注重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從不顧及甚至破壞生態環境,轉向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同時,努力營造一個青山綠水的美好家園,實現可持續發展。
要樹立國家規劃的概念,轉變部門規劃的思想。過去一些專項規劃的部門色彩較濃,規劃內容往往重點放在本部門或本系統問題的解決上;規劃的編制過程,大都局限在部門內部,封閉起來,自成一體。各部門編制的規劃,都是國家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都代表著中央政府指導某一領域發展的政策意圖,經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部門批準后,各部門都應當切實貫徹實施。
要站在全局立場上考慮規劃內容。比如,擴大就業涉及方方面面,各部門都應在各自的規劃中重視解決這個問題。又如“三農"問題,不僅農業主管部門要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管理部門也要考慮如何改善農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社會發展管理部門要考慮如何加強農村教育、科技、衛生事業的發展,工業主管部門要考慮解決農副產品的深加工,勞動和城市管理部門要考慮農民工進城就業問題。再如,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不只是環保、國土、人口等少數部門的工作,需要各部門共同努力,要體現在各部門制定的專項規劃之中。總之,要增強規劃在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上的合力。
二、切實加強規劃前期工作,增強規劃內容的深度。規劃是統領各項工作的龍頭,是政府履行宏觀調控、經濟調節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是各部門重要的行政工作。要按照全國“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從本部門實際情況出發,盡早制定工作方案。不僅要有一個總體的時間安排和進度要求,而且要將時間安排具體落實到規劃編制的前期工作、立項、起草、銜接、論證、批準、公布等各個環節,明確各環節的主要任務和工作重點。對專項規劃的編制領域、編制主體、編制任務等,都要早做研究。
要重視開展規劃的前期研究工作,重視規劃內容,做深做實,增強規劃的可操作性,使之切實成為政府審核項目、安排投資的依據,并切實能為企業決策、引導社會資金提供參考。本屆政府決策建設項目的一個重要原則是規劃先行,通過編制重要領域的專項規劃,引導社會投資,審核重大項目。這是政府職能從項目管理轉向規劃管理、從微觀管理轉向宏觀管理的體現,符合發展市場經濟的方向,有利于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大家比較重視規劃了,但在某種程度上也出現了一些不好的傾向,如為批項目而“湊"規劃,規劃編制隨意性較大,規劃的質量堪憂。編制規劃,不是簡單地“寫”一個規劃,更重要的是調查研究,摸清情況,深刻了解國情。編制規劃是全面和深入了解國情的過程,是研究思路、反復思考的過程,是明確發展方向、堅定信心的過程。所以,要深入研究規劃編制的必要性、作用,以及規劃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理清發展思路。對規劃布局的重大項目要深入論證,為做深做實專項規劃打好基礎。
三、重視規劃過程,增強規劃編制的民主性和科學性。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決策機制,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規劃編制過程是協調各市場主體利益,統一認識的過程。增強重大決策過程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使政府決策更好地反映民情,順應民意,既是加強民主建設的需要,也是提高政府決策科學性的重要途徑。
編制以人為本的規劃,必須堅持開門編規劃,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能動性。發改委對重大研究課題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就是利用社會力量、開門編規劃的一個途徑。規劃最終要靠人來實施,如果編制規劃的人與實施規劃的人缺乏溝通和交流,規劃實施主體對規劃毫不知情,規劃也就失去了實施意義。因此,在規劃編制過程中,除的規劃外,各部門要采取適當形式廣泛聽取有關方面的意見,特別要注意傾聽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建議。
要切實發揮專家、中介機構的作用。在規劃編制方案中,要為有關方面的專家、學者、機構,參與規劃的編制留有時間和空間。要改進規劃評估論證的方法,參與評估論證的專家,不應僅是本部門、本系統的專家,要注意吸收相關部門的專家參加評估論證。
四、加強規劃的銜接協調,促進相關領域協調發展。統籌協調是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協調是指各個方面的發展要相互適應。這方面有大量的協調工作要做,如:煤炭與鐵路、港口、電站,鐵路與綜合運輸體系等都要協調起來。如果不重視規劃編制中的銜接協調,各個部門的規劃都自成體系,專項規劃之間、專項規劃與總體規劃之間、專項規劃與區域規劃之間互不銜接,目標相互矛盾,發展重點相互錯位,支撐條件互不配套,規劃就難以形成合力,也會影響協調發展。因此,在“十一五’’規劃編制中,要切實加強規劃之間的銜接協調。
首先,在確定專項規劃編制領域時就要銜接協調,看看規劃涉及哪些部門,別的部門是否已經編制類似的規劃,避免同一領域多部門重復編制;如果必須編制,一定要與相關部門充分協商溝通,減少重復勞動。在這個階段.盡可能把規劃關系理清楚,不要大家都干重復的工作。這里不涉及權力的問題,而是更有效地工作。要盡早確定哪些規劃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需要有關部門共同做。要把責權聯系在一起,分清職責。其次,銜接的重點是重大基礎設施布局、重要資源開發、區域發展方向、投資安排、土地供應、城市建設等方面。第三,銜接協調的形式有多種多樣,各部門可以根據本領域的特點自行確定。可以通過及時交流信息,征求有關部門意見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成立跨部門的規劃編制小組,請相關部門參與規劃編制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多部門共同組織規劃論證和審批的形式。我委將進一步做好服務,為統籌協調好各部門的專項規劃履行好我們應盡的職責。我們準備在各部門提出的擬編制的專項規劃目錄基礎上進行充分協調,提出國家“十一五”專項規劃編制目錄、分工和進度安排的意見,并采取座談會、協調會等方式進行協調,還將采用簡報、電子郵件等形式及時有關信息,供各部門參考。
篇7
論文摘要:“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是我國“十一·五規劃”中明確的重點工作,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順應中國經濟發展潮流的必然趨勢。本文從定性和定量兩個角度,分析了我國貨幣政策對東中西三大區域經濟的不同影響:對貨幣政策最為敏感度從東部到中部、西部依次減弱,并指出從區域經濟協調出發可以在現有統一性貨幣政策的基礎上,實行某種程度的靈活的區域性貨幣政策。
自改革開放以來,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自己跟自己比,成績非常顯著,但是橫向比較,東部和中、西部地區的差距卻是越拉越大了,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經濟發展方面,還體現在社會發展等各個方面。目前,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格局已經初步形成,但是由于區域發展的不平衡、行政割裂和政績考核的不科學、以及財稅體制的弊病,還會面臨很多的矛盾和問題。東、中、西部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機制亟待建立,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建設還任重而道遠。我國“十一·五規劃”中曾明確指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是重點工作,如何扭轉區域經濟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如何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我們面臨的一大課題。
筆者希望從貨幣政策的角度入手,探討一下區域經濟差異的現狀和產生的原因。
一、統一的貨幣政策對不同發展水平的區域經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東部地區經濟發展與貨幣政策最為相關,中部地區次之,西部地區與貨幣政策最不相關。
改革開放以前,受前蘇聯發展思路的影響,我國主要走區域經濟平衡發展的道路。在全國“小而全、大而全”的指導思想下,尤其在“三線”建設時期,國家在中西部地區進行了很多工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使東中西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有一定的縮小。
改革開放后,1984年中國人民銀行履行央行職責以來,貨幣政策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調控作用逐漸凸現出來,貨幣政策的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依靠“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東部地區依托沿海的區位優勢迅速發展起來,在經濟水平、發展理念、體制改革、市場化程度等很多方面都遠遠走在了中西部地區的前面,而統一的貨幣調控政策,一定程度上則忽視了這個“東部地區經濟發達、金融機制完善,而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后、金融機制相對不完善”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實,因此地區之間的差異沒有縮小反而逐步增大了。從已有研究成果來看,統一的貨幣政策對不同發展水平的區域經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不同區域在應對突然的貨幣政策變化時也有不同的動態反應。
根據資料顯示,東部地區各省市的市場化程度均排在全國的前列,市場化程度最高;中部地區各省市的市場化程度僅低于東部;西部除了重慶、四川市場化程度較高外,其余省市區的市場化程度都很低。在貨幣投放上,經濟增長快的東部沿海地區,信貸規模大,相對不發達的中西部地區的信貸規模就小。在資金來源上,東部地區已初步形成了市場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外向型經濟比較發達,城鄉要素流動效率較高,資金來源有較多的渠道;而中西部地區計劃經濟的痕跡較重,資金來源渠道相對較窄,更依賴國家扶持。在資金使用上,東部地區處于一個高投資、高效益、高收入、高儲蓄、資金需求量和資金供應量大增的良性循環狀態;而欠發達地區則積累嚴重不足,資金也較難吸納。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貨幣傳導機制的順暢性不一樣,最終就可能導致不同的貨幣效應。
二、貨幣機制傳導主體發展的不平衡拉大了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性:東部地區金融機構較多,金融業務量大,其傳導貨幣政策的作用發揮得較充分。相對來說,中西部地區金融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存在一定的貨幣傳導主體缺失,對貨幣政策的傳導作用也較差,對貨幣政策變化的反應也相對不敏感。
金融機構發展的不平衡,使得貨幣傳導主體的缺位程度也不一樣。
(一)從金融機構數量來看,除了國有金融機構按省區設立分支行外,新興的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多集中于東部地區。
東部城市商業銀行機構數分別都是中部和西部的2倍多;東部外資銀行代表處數分別是中部和西部的80倍和29倍,而外資保險機構幾乎全部在東部;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招商銀行、中信實業銀行、興業銀行、浦東發展銀行等新興銀行基本都只在東部沿海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全國惟一的兩家證券交易所分別在東部的上海和深圳,中西部地區還沒有形成區域性的資本市場。從近年發展趨勢來看,國有商業銀行從資金盈利和安全性出發,略增東部地區的機構數,而紛紛精簡中西部地區機構數。2002-2004年央行減少機構數43個,中國工商銀行減少機構數7,122個,其中大部分精簡在中西部,而東部則略增。相反,外資銀行近年在華機構劇增,2003年比上年增加70個,增長50%,2004年增加到206個,增長97%,絕大部分增加機構在東部。
(二)從存貸款業務量來看,也明顯呈現了東部業務量大而中西部相對少的情況。
據《中國金融年鑒2005》統計,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及交通銀行2004年在東部地區的人民幣存款余額為93,077.06億元,分別是中部和西部的3.1倍和3.45倍;它們在東部地區人民幣貸款余額為56,388.16億元,分別是中部和西部的2.89倍和3.19倍。而新興股份制銀行和外資銀行的業務活動則明顯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以中信實業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為例,2004年它們在東部地區的人民幣存款是7,394.61億元,分別是中部和西部的7.6倍和8.7倍;同年在東部地區的人民幣貸款余額是5,360.26億元,分別是中部和西部的7.6倍和7.9倍。
三、在貨幣政策上,協調區域經濟差異的若干建議。
根據蒙代爾最優貨幣區理論,在經濟同質的區域內實行統一的貨幣政策,將有利于整個區域的發展。但我國東中西三大地區在要素流動性、貿易開放度、產業結構、通貨膨脹等各個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不能滿足蒙代爾最優貨幣區的條件。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地區之間的差距并沒有因為統一的貨幣政策而減小,反而地區差異逐步增大。為此,我國在區域差異化的貨幣政策上也進行了很多的探索,比如:深圳等經濟特區實行了有別于內地的特殊貨幣政策;1998年末中國人民銀行撤銷了分省的31個支行而實行分區管理的“2+9+5”區域貨幣管理體系。可見,實施一定差異化的區域貨幣政策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將會大大促進我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1.靈活的貨幣調控政策。東部地區經濟相對發達,經濟金融活動活躍,市場對資金的需求很大,同時,其貨幣來源渠道也相對較寬。中西部地區則剛好相反,資金創造能力相對較弱,然而隨著“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等區域發展戰略的逐步實施,其對資金的需求卻在不斷增大。因此,拓寬中西部地區資金的來源渠道,增強貨幣供給能力對其經濟發展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在東部地區,可以不斷推行利率的市場化,擴大資金的市場來源渠道;而在中西部地區,可以在國家提供一定擔保的基礎上,適當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采取一定優惠的公開市場操作政策和央行再貸款政策,以增強中西部地區的貨幣供給能力,滿足區域發展戰略的需要。
在這方面,美國早在1935年就進行了嘗試。美聯儲在紐約、芝加哥、圣路易斯等地實行了較高的活期存款準備金率為26%;而在其他16個城市較大的儲備城市銀行實行的準備金率最高只為20%;在其余不發達地區如阿肯色、俄克拉荷馬、得克薩斯等鄉村銀行實行的準備金率更低,其限額為14%。這一措施有利地促進了美國落后地區的開發,取得很好的經濟效果。自1945年以來,美國法定準備金屢有變動,但依據不同地區銀行設置不同準備金率這一原則依然如故。
篇8
關鍵詞:南疆三地州;生態建設;生態補償
中圖分類號:X3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309(2010)01-0030-02
生態補償是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可持續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有力措施,是資源環境管理與宏觀經濟研究的熱點問題。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有利于協調區域間經濟和環境利益關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在2009―2013年實施的《南疆三地州建設項目專項規劃》中,國家確定了一批涉及南疆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建設、民生改善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建設項目,投資總額534億元。但由于生態補償機制涉及面廣,且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復雜,時至今日,關于南疆三地州生態補償制度的研究,仍沒有廣泛展開。
一、南疆三地州的生態現狀分析
南疆三地州是指南疆的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是新疆自然環境最為艱苦、經濟發展最為緩慢的地區之一,是典型的少、邊、窮地區,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極其脆弱的生態環境。
南疆三地州總面積45.92萬平方公里,占新疆自治區總面積的27.6%。三地州環繞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緣,大部分地區是沙漠、戈壁和山地,其中和田地區沙漠戈壁和山地面積是2399萬公頃,占其總面積的96.3%,克州山地面積亦超過了總面積的90%。因此,南疆三地州的耕地極為有限,約占全區耕地面積的19%,卻承載了全區40%的農業人口,人均耕地只有1.62畝,農牧業發展受到了極大地制約。
三地州特殊的地形結構和地理位置,形成了嚴酷的荒漠環境,常年氣候干旱,年均降水量僅40~50毫米,年均蒸發量卻在2000毫米以上,年均沙塵天氣約92天,其中和田每年浮塵天氣達到220天以上。地震、大風、干旱、冰雹、暴雨、洪水和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頻繁,災害面廣、突發性災害多、災害損失大。據相關預測,三地州未來幾年的溫度、降水將以偏低(少)的態勢出現,水資源也將進入偏少時期,這將進一步加劇其水資源的短缺。風沙、干旱、荒漠化、鹽漬化等問題長期制約和困擾著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盡管三地州生態環境脆弱,卻肩負著重要的生態修復和生態保護職能。南疆三地州的濕地面積占自治區濕地總面積的25%以上,三北及長江流域等防護林工程占全區的42.6%以上,24個縣市中有21個縣市是防沙治沙工程建設重點區域,為新疆甚至是全國的生態利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二、對南疆三地州生態補償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一)發展不平衡與生態環境日益嚴峻的要求
建國60年來,國家對南疆三地州的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尤其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南疆三地州不斷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加快優勢資源轉換步伐,經濟社會發展有了顯著發展。但是,三地州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與全國、全區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2007年,新疆人均GDP為16950元,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區、和田地區人均GDP分別為4712元、3847元和3405元。將人均GDP最低的和田地區與最高的克拉瑪依市相比,兩者的差值為94993元,僅為克拉瑪依市的1/29。南疆三地州所轄24個縣市中有19個縣市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占全區扶貧重點縣的70.4%。基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不平衡與南疆地區生態環境的嚴峻現狀,必須著力對南疆三地州實施生態補償。
(二)經濟社會長期發展規劃的要求
一方面,南疆三地州由于受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脆弱的生態環境影響,使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科學技術發展實力以及發展潛力都受到了嚴重的制約;另一方面,又要為全疆甚至全國的生態利益支付巨額成本,使其與其他地區的發展差距不斷擴大。南疆三地州脆弱的生態環境,很容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而發生退化,且很難逆轉。如果單純為了謀求地方利益,忽視脆弱的生態環境,盲目加大開發力度,從GDP的角度會有所提高,但從長期來看,是低效率的,也會造成生態環境的脆弱、發展的滯后與人口的貧困相互影響,最終演變為惡性循環,不利于國家經濟社會長期發展規劃的順利實施。
(三)和諧社會與國家戰略的要求
南疆三地州是新疆實現扶貧攻堅任務的難點和重點,是新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難點和重點,也是實現新疆區域協調發展的難點和重點,更是國家鞏固邊防、維護穩定,、反滲透、反恐怖的前沿陣地。如何化解效率和公平之間的矛盾,保證生態利益、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和諧發展,促進各民族地區的社會穩定與經濟社會發展,對南疆三地州進行生態補償是十分必要的。
南疆三地州既是新疆工作的重點、國家支持的重點、援疆工作的重點,也是扶貧工作的重點,從中央到地方都給予了特別關注和幫助。加強南疆三地州生態補償機制的研究與實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南疆三地州生態補償實施機制
南疆三地州生態補償實施機制的基本思路:根據南疆三地州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變化及其對利益相關者的影響界定補償主體和補償對象;補償途徑以財政轉移支付和環境資源稅費為主;遵循理論計算值與現有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制定補償標準,同時,建立合理的評估、考核體制,發揮有效的激勵和約束作用。
(一)明確生態補償的對象,確定合理的生態補償標準
南疆三地州生態補償的主要對象是當地政府、居民和各類生態建設工程。政府在生態建設和發展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必須完成自身職能的轉變,從發展經濟職能逐步讓位到生態養育職能。在這一過程中,必定會造成地方財政收入的減少,因此,為了基層政府的正常運轉,需要對減收的部分財政收入進行補償。當地居民在生態建設中,一定會作出某些不可知的犧牲,這對他們的生產生活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對此也應進行相應的補償。當然,為保障生態建設工程的順利進行,國家和自治區還應對三地州高出其他地區的生態建設投入給予補償。
生態補償的標準,直接關系到生態補償的效果。從經濟學的角度思考,生態補償的費用主要包括恢復改善生態質量的支付成本,以及維護現有生態質量而失去發展的機會成本。前者可以通過生態保護計劃的投資規劃和生態建設實施過程中的管護費用來確定,而后者只有結合三地州的經濟發展趨勢和自治區的人均經濟指標,才能確定與衡量,為了公平正義與和諧社會的構建,必須進行相應的補償。
(二)加強生態補償資金的籌集
當前,財政轉移支付是生態補償資金的最主要來源。首先,必須加大對南疆三地州的生態建設補助,在國家建立轉移支付的同時,自治區內部也應建立橫向的配套轉移支付。根據政府援助模式,參照南疆三地州地方生產總值占自治區的比例,按一定的標準比例,作為生態建設基金,并以此對南疆三地州的生態建設進行總體投資調控。其次,適當放寬商業銀行對生態環保投資方面貸款的條件,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項目和信貸融資的支持力度。再次,積極吸收社會資金,調動各相關機構與人員的參與積極性,可以嘗試發行生態建設彩票、建立民間融資機制等多種籌資方式。不僅可以緩解生態補償資金的壓力,更能加強全民全社會對生態建設的重視與積極參與。
(三)建立合理的評估、考核體制,發揮有效的激勵和約束作用
對于南疆三地州發展績效的考核,應更多地評價其生態保護和建設、基本公共服務、特色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成效。建立相應的可行性指標體系,弱化對經濟總量、產業項目、財政稅收等經濟指標的考核,并建立嚴格規范的問責、獎懲和激勵機制。根據生態補償的進展情況和取得的成效,適時地進行評估和考核,探索并建立動態調整和反饋機制,分階段有重點,逐步調整生態補償的政策范圍、標準、規模、速度和時限。同時,考慮生態保護和建設具有周期長、見效慢的特點,需要建立相對穩定、長效的配套機制,以確保生態補償持續、平穩、有效地實施。
(四)加強基礎設施投入,調整產業結構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改善區位條件、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保證。加強南疆三地州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扶持交通、電訊、水利和能源等基礎設施,提高資源要素的保障能力,構筑順暢、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系統。
推進三地州的教育、衛生事業和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對居民的技能培訓工作給予一定補助,提高居民的轉產就業能力。
結合南疆民族文化和特殊的地理位置,重點扶持旅游業、特色農業和現代物流業等三類替代產業,促進南疆三地州經濟的發展,增加經濟實力,將保護環境與消除貧困聯系起來,調動生態保護者的積極性,為三地州替代產業的發展提供幫助,增強三地州的自我發展能力,并從實質上和根本上提高生態保護效率。
(五)完善生態補償的法律法規
生態補償的法制化是生態補償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在借鑒發達國家生態環境立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和各補償區域的實際情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抓緊制訂《生態補償法》、《生態補償條例》,用法律明確生態補償機制――生態補償責任,生態主體的權利和義務,生態補償的對象、標準、途徑以及資金管理等等,使生態補償有法可依,有序推進。
參考文獻:
[1] Hong Shangqun, Ma Pijing, Guo Huiguang. Discussion o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J].Environmental Scienceand Technology,2001,(5):40-45.
篇9
一是堅持“學”與“思”的統一。既重視學習《實施方案》的精神,更要重視思考開展解放思想的必要性。目前,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到了重要時期,市委提出“三年大變樣”戰略部署,而我局又在社會發展、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要不折不扣地執行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和省、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定,高揚“樹正氣、講團結、求發展”主旋律,確保政令暢通,依法行政,忠于職守,講究效率,密切聯系群眾,注重調查研究,廉潔自律,自覺用嚴格的職業道德標準規范言行,努力把大討論轉化為實際工作的豐碩成果。
二是堅持“知”與“行”的統一。既重視以精神為依據,更要重視躬身力行。解放思想大討論重在實踐,關鍵在行動。要把解決黨員干部的思想偏差作為解決黨員干部的起點,把解放思想落實的過程,轉化為行為養成的過程,引導黨員干部從一言一行、一人一事、一點一滴、一朝一夕做起,在思想觀念、工作作風、精神狀態上踐行解放思想的具體要求。
三是堅持“內”與“外”的統一。既要注重外部引導,更要注重個人內省。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動力。踐行解放思想,其原動力來源于自身內在解放思想意識的提升。通過加強動員教育、宣傳精神、對照檢查、改制,在營造良好的解放思想環境的基礎上,要引導黨員干部在“自查、自省、自律”上下工夫,使解放思想內化為黨員干部的一種固有觀念,轉變為一種自覺行動,拓展為履行職責、忘我工作的實際行動。
四是堅持“近”與“遠”的統一。既要著眼解放思想大討論的開展,更要著眼整體隊伍素質的提高。強化按照經濟發展需求,培養一支過硬的執法隊伍,為做好環境保護打好基礎。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轉變作風、提高素質上下工夫、見實效。保持討論效果持久有效。
篇10
關鍵詞:全球化 長江中游城市群 分工合作 城市體系 協調機制
世界各國幾十年的經驗表明城市群正在成為影響人類發展最重要的空間載體。城市群借助現代化的交通工具,通過發達的綜合運輸網和信息網,有效發展著城市個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加速生產要素的流動與交換,有利于打破區域壁壘,擴大市場規模;有利于深化分工合作,提升產品與服務品質;有利于發揮核心城市帶動和輻射作用,促進城市間協調發展;有利于搶抓國家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大機遇,加快新的戰略支點構建;有利于提升國際競爭力,推進對外開放程度,實現跨越式發展。目前,我國發育較為成熟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三大城市群全部位于東部沿海地區,并且占據了我國近一半的經濟總量,然而這樣的極化空間并不能對地域遼闊的中西部區域完成有效輻射。因此,要提高中西部競爭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必須重視中西部地區城市群的建設與發展,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本文在全球化背景下,探討世界級城市群的發展特征,對比分析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階段和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對我國建設城市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現實指導意義。
國際城市群發展趨勢
(一)城市群是區域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美國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歐洲西北部城市群、英國倫敦城市群和中國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六大世界級城市群均是世界上發展程度最高的區域。美國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是美國最大的生產基地、最大的商業貿易中心和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是美國城市化、工業化水平最高的地區;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是日本經濟最發達的地帶,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歐洲西北部城市群有著歐洲稠密的鐵路、公路、航空及洲際高速,是西歐重要交通中心;英國倫敦城市群是英國的產業密集帶和經濟核心區;中國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中心。
(二)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命令與控制職能凸顯
國際城市群的空間結構模式表現為中心-腹地模式,伴隨發達國家經濟向后工業化時代的轉型,中心城市成為人流、貨幣流、物質流、信息流等多種流匯集的主要節點,發揮生產要素的匯聚與擴散功能;在城市流集聚作用下,中心城市規模得以擴大的同時,綜合服務功能逐步升級,兼具外貿門戶功能、商業金融功能、文化先導功能以及綜合創新功能等各項職能于一身;在城市流擴散作用下,中心城市能夠更好的對區域內中小型城市起到輻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
(三)城市群內部合理分工協作趨勢顯著
國際城市群的精髓在于城市間便捷的要素流動促進資源合理配置。各城市根據自身的比較優勢,不斷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逐步實現城市群各城市產業和職能的分工協作,構成分工合作和優勢互補的城市群整體效應。城市群內部合理分工合作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多中心城市群中心城市間的合理分工;二是城市群中心城市與腹地城市間的分工協作,通過市場機制形成顯著的商品、技術、資金、信息或勞動力等方面的供求關系。
(四)城市群發展的政府協調機制逐步完善
城市群作為主體城市的集合,由于行政分權,內部主體城市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同時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這就需要政府進行協調并加以引導。外國發達國家的城市群管理體制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逐步趨于完善,主要包括:成立區域政府旨在解決管理主體多樣化的問題;建立專一的管理機構旨在通過協商與諒解來處理矛盾;制定區域規劃旨在通過合理的規劃政策協調城市群發展戰略。
(五)城市群是生態環境問題的核心地區
城市群在帶來高速經濟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成為生態環境問題高度集中且激化的核心地區。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環境問題將會威脅到區域乃至國家的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政府對環境治理的高度重視使得城市群被賦予豐富的城市景觀資源,反過來城市景觀又賦予了城市群休閑、游憩和生態等功能,促使城市多功能、可持續發展。
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現狀
在全球化趨勢與市場化改革的推動下,我國城市群戰略逐步展開,國內地區間競爭日趨激烈。長江中游城市群是由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和皖江城市帶為主體構成的多中心城市群,在發展空間、產業基礎、人才資源、生態環境、輻射國內市場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具有繼長三角、珠三角與環渤海地區之后,成長為全國第四經濟增長極的巨大潛力,但目前尚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
(一)發展潛力巨大但綜合實力有待提高
在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長江中游地區”被列為18個“國家重點開發區域”之一,也是內陸唯一跨四省的重點開發區域,在我國未來空間開發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和意義。同時,長江中游一直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和工業基地,在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協調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2012年,長江中游城市群四省全部進入“萬億俱樂部”,且經濟增長速度均保持2位數,比全國平均增幅高2-3個百分點。但經濟規模層面與長三角、珠三角及環渤海城市群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四省主要經濟指標全部顯著低于人口比重(見表1)。由此可見,長江中游城市群經濟發展仍然滯后于全國平均水平。
(二)中心城市實力增強但仍有待提升
四省的省會武漢、長沙、南昌和合肥是構成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四個都市圈的“首位城市”。盡管近年來經濟發展不斷加速,但與現有的國家中心城市相比,依然存在明顯差距。在經濟總量上,武漢、長沙邁進“5000億俱樂部”,但仍不足北京、上海的45%(見表2);在經濟結構與城市功能上,武漢、長沙目前尚處于工業化中后期階段,產業結構中工業比重較大,服務業層次較低,城市的影響力與輻射力偏弱,尚缺乏具有全國影響的企業和產業集群;在城市體系上,發展成熟的城市群都具備比較完善的城市等級結構,然而,長江中游城市群不僅四中心城市在經濟總量與城市功能上存在較為明顯的距離,四省城市群內部其他城市與中心城市的差距也過大。
(三)分工合作初具基礎但仍有待深化
長江中游城市群已經初具分工合作的基礎。根據城市間相互作用引力模型測算結果,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空間聯系呈現三個主要特征:一是中心城市輻射能力強且相互之間聯系緊密。武漢的經濟聯系度最強,與其他中心城市引力強度和達到30.62(見表3)。二是四省城市群內部引力作用顯著。武漢城市圈產業布局上形成了依托地理條件的“一心一帶加三軸”的格局;長株潭城市群3市交通同環、電力同網、金融同城、信息共享、環境共治;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與皖江城市帶仍存在明顯差距(見表4)。三是四省城市群之間的經濟聯系還亟待提高,產業結構趨同是削弱城市群間分工合作引力的重要因素。四省城市群的農業發展均偏重于粗放式的傳統農業;工業結構均偏重汽車、冶金、煤炭等重型產業;新興服務業的發展均相對滯后。
(四)協調機制初步建立但尚不成熟
2012年2月,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共同簽署了《加快構建長江中游城市集群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確定建立省際聯席會議制度、區域合作領導小組制度、三省部門聯席會議制度以及信息互通和情況通報制度。同年12月,安徽的加入使中三角擴軍增容。2013年2月,《武漢共識》明確四省將在區域發展戰略等九個層面深入開展協作并簽署了11部門之間的合作協議。但與長三角城市群相比較,長三角是由政府、行業、企業互相聯動,逐步明確交通、能源、環保、信用、社保等重點合作領域,合作機制已經趨于成熟。而長江中游城市群則主要由政府引導與推動,企業、社會層面的自發合作行為尚且不足。
(五)生態保護面臨嚴峻挑戰
受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長江中游城市群所在區域面臨的生態問題日益嚴峻。洞庭湖、鄱陽湖都出現水土流失加劇、土地沙化嚴重的情況;此外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生活污染也相當嚴重,導致湖水富營養化日趨突出。素有“千湖之省”稱號的湖北由于多年來自然淤積和人工圍墾,湖泊的數量和水面積已急劇減縮。
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差距的原因
分析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現狀,表明在該地區構建城市群進一步加深合作與分工具有其合理性及必要性,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與此同時,與國內外發展較早較為成熟的城市群相比,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還有較大差距,分析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發展思路不統一
早在1987年,中部地區就成立了武漢經濟協作區,以武漢為中心,跨越長江中游地區的湖南、湖北、江西和河南四省。時至今日,中部地區城市協同發展、要素融合的思路提出已經有27年,但是與長三角、珠三角市場一體化的現狀相對照,如今的中部省份卻仍然各自為政,分頭突圍。其中,湖北努力構筑“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湖南積極靠攏珠三角,江西、安徽則明確提出當長三角的“后花園”。正是由于發展思路和實施戰略的不一致,導致長期以來四省都是競爭多于合作。
(二)對內對外開放度不夠
現代經濟就是開放經濟,必須善于運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對于長江中游城市群而言,不僅要做國內承東啟西的樞紐,更要成為對外交流的窗口和平臺。但是現階段,長江中游城市群在對內對外開放水平上的差距仍然較大。第一,四省雖然是交通要道,地緣鄰近,但是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存在許多斷頭路的現象,造成彼此之間的聯系不暢。第二,國有經濟比重較大,民營經濟發展又相當落后,外向型經濟也十分欠缺,因而體制單一,經濟缺乏活力。第三,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發展相對于國內走在前列的省市來說,差距仍然較大。第四,由于地方政府保護主義的存在,各地區設置了較高的市場準入標準,阻礙了四省間正常的商品流。
(三)中心城市發展不足且城市體系不健全
隨著“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四中心城市的綜合實力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和以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為代表的國內較發達地區主要城市相比,發展仍然不足。首先,武漢作為長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集聚和輻射功能與其定位相比,還有比較明顯的差距。其次,長沙、南昌和合肥作為副中心城市,經濟總量偏小,產業結構不合理,因而缺乏在各自區域內的輻射力和帶動力。最后,長江中游城市群的體系結構不健全。區域內的其它城市與上述四中心城市差距較大,突出表現為大中城市的數量偏少,城市之間產業分工不明晰,且縣域經濟不發達,城鎮化率偏低,缺少特色產業支撐。
(四)“四化”尚需協調發展
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和糧食生產基地,長江中游城市群“四化”的同步發展不僅是歷史使命,更是戰略要求。2012年四省第一、第二產業比重分別為12.8%和51.0%,表明農業和工業在該區域仍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由于第三產業發展滯后,嚴重阻礙了其對第一、第二產業的支持和輔助功能。加之資金、人才和技術的匱乏,農業難以實現規模化和現代化。而缺少相應的制度以及支持性的政策,則進一步阻礙了農村土地的合理流轉與利用。另一方面,雖然武漢、長沙等大中型城市生活型服務業比較發達,但生產型服務業卻相對薄弱,加之信息化起步相對較晚,這對城市群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的進程和質量產生了不利影響。農業現代化、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化程度較低的現實更不利于城鎮化的建設。
(五)發展觀念有待轉變
當前城市的競爭模式已經由傳統的硬環境競爭向軟環境競爭轉變。國內外城市發展的大量事實表明,城市的地理條件、資源狀況、基礎設施、基礎條件等“硬件”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再起著決定性作用,而諸如思想觀念、文化氛圍、體制機制、政策法規及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態度等要素的作用與日遞增。目前長江中游城市群擁有絕佳的區位條件以及良好的政策優勢,雖然城市群的硬件投入力度在不斷增強,城市面貌也有很大改觀,但是和沿海發達地區相比,政府的發展觀念仍停留在傳統思維模式上,各地方政府職能部門需轉變觀念,經濟發展的驅動力要從硬要素投入的模式向軟要素創造的模式進行升級,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以增強城市群的競爭力。
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對策
(一)統一發展思路,加強四地聯系
四省應統一發展思路,在一體化進程中明確四中心城市在多中心城市群中的定位與分工合作關系;打破地域保護主義,從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一體化以及旅游、科教、文化、衛生等公共資源共享入手,逐步推動四省市場一體化進程和深化專業化分工;建立健全四地政府間的聯系協調機制,發展壯大民間力量的組織協調能力,從政府和社會兩個層面構筑地域間的聯系紐帶。
(二)明確城市定位,構建城市群體系
四中心城市要提高凝聚力和輻射力,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需要大力提升創新引領、交通樞紐、產業帶動和綜合服務四大功能。長沙、南昌和合肥要鞏固自身區域的地位,加大工業投資力度,拉長產業鏈并形成產業集群,輻射帶動周邊城市。其他中小城市則應根據要素稟賦特點合理定位,圍繞中心城市布局周邊產業,促進城鎮的發展壯大,對中心城市形成有力的支撐,逐步構建層次分明的城市群框架體系。
(三)培育自主創新,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現階段長江中游城市群要借助東湖高新開發區作為國家第二個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機遇以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契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人才吸引、實現科技創新。在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換代的同時,通過人才計劃、稅收減免、風險共擔等措施,吸引留住高端人才,鼓勵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核心技術的研發,培育以技術和知識創造為支撐的新興產業。通過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兩輪驅動”構建合理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要素的市場重組,提升中部區域綜合競爭力。
(四)轉變管理理念,建設服務型政府
相比于經濟發達地區的政府職能部門,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四省政府需要轉變固有的管理觀念,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過渡,將企業和市民的利益置于首位,最大程度地營造和諧公平的市場和社會氛圍。在提高行政審批效率的基礎上,更進一步“主動介入、超前服務”,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協調各方面的工作。同時,提高重大決議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主動贏得社會的理解和支持,降低政府運行成本,提高政府運轉效率。
(五)注重生態建設,展現后發優勢
基于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定位、環境現狀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大力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不僅發揮其保障長江中下游乃至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作用,構筑區域生態安全體系,更要將其作為不可復制的戰略資源和地域資本,為四省的人才引進和集聚、新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提供重要依托。同時,還可以憑借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和歷史文化底蘊,打破四省間的政策壁壘,聯合開發旅游資源,以科學發展、綠色發展的理念為指導,構建國內乃至國際聞名的生態旅游文化勝地。
1.方創琳.中國城市群發展報告[M].科學出版社,2011
2.陳聯,蔡小峰.城市腹地理論及腹地劃分方法研究[J].經濟地理,2005(5)
3.Scott,A.Global City-Regions:Trends,Theory,Polic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4.Brenner,N.Globalization as re-territorialization:the re-scaling of urban governance in the European Union[J].Urban Studies,1999,36(3)
5.劉曉麗,方創琳.城市群資源環境承載力研究進展及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