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協調發展理論范文
時間:2024-01-24 17:46: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區域協調發展理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早在1991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就開始了“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課題研究。劉再興(1993)指出,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區域差距過分拉大、區域產業結構趨同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協調區域關系、改善生產力布局,將成為20世紀90年代中國經濟建設的主旋律。但是關于協調發展的具體內涵和實施重點,學者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魏后凱(1995)提出了適度傾斜和協調發展相結合的非均衡協調發展思想,即為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國家可對重點地區和重點產業實行適度的傾斜政策,但是必須以保持地區間和產業間的協調發展為前提。而曾坤生(2000)則結合現代協同理論,提出了區域經濟動態協調發展的觀點,強調適度重點傾斜與全面協調發展相結合。李曉西(2000)指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意味著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從之前的區域非均衡發展戰略轉變為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而協調發展的協調不是等同,也不是平均,協調承認差別,但要求縮小差距,要求配合,區域經濟在協調發展若干年后將可能進入均衡發展的階段。
2. 關于區域協調發展內涵的研究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地區所課題組(2003)認為,區域經濟協調是一個綜合性、組合式的概念,其基本內涵由五個部分構成:一是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和特殊功能都能得到科學、有效的發揮,形成體現因地制宜、分工合理、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特色區域經濟;二是各地區之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能夠實現暢通和便利化,形成建立在公正公開公平競爭秩序基礎上的全國統一市場;三是各地區城鄉居民可支配購買力及享受基本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人均差距能夠限定在合理范圍之內,形成走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的空間發展格局;四是各地區之間在市場經濟導向下的經濟技術合作能夠實現全方位、寬領域和新水平的目標,形成各區域、各民族之間全面團結和互助合作的新型區域經濟關系;五是各地區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整治和保護能夠實現統籌規劃和互動協調,各區域經濟增長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實現協調、和諧的發展模式。楊保軍(2004)辨析了協調的概念,解讀了協調的三個含義,即協作、調解與和諧,其中本質的含義是協作,并據此推論出區域協調發展在理論上的可能性。他把區域協調發展理解為四個方面:一是遵循區域與城市成長發展的規律;二是適應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和要求;三是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從自然整合走向制度安排;四是通過良性競爭實踐科學發展觀。
3. 關于區域協調發展評價標準的研究
篇2
[關鍵詞]連片特困地區;區域協調發展;系統科學;湘西地區
[中圖分類號]F1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024(2014)01—0136—06
一、文獻綜述與問題提出
區域發展差異是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普遍面臨的問題。圍繞這一問題,國外研究形成了區域均衡發展理論(如臨界最小努力理論、大推進理論和平衡增長理論等)和非均衡發展理論(如循環累積因果論、增長極理論和倒“u”型理論等)兩大流派;而國內研究主要圍繞區域協調發展的內涵界定、發展機制、評價體系、政策措施等展開。區域協調發展既不同于均衡發展,也不同于非均衡發展,而是二者結合的、動態協調的區域發展戰略(陳秀山,2006),范恒山(2011)從比較優勢、區際互動等方面闡釋了區域協調發展的內涵。區域協調發展涉及方方面面,研究者紛紛從系統論的視角探討其作用機制,如覃成林(2011)、劉志彪(2012);并運用層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判模式、聚類分析法、熵值法等建立評價體系,如覃成林(2011)、孫倩(2012),且評價焦點側重于“度”的判斷。區域協調發展研究帶有強烈的應用取向,研究者紛紛提出相應對策建議,諸如加強經濟協調(韓兆洲,2012)、深化區域合作(張紅梅,2010)、強化政府職能(楊曉,2011)、利益補償(吳冠岑,2009)、文化認同(李宜強,2011)。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2012)曾在《求是》雜志撰文系統闡述促進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基本思路。
區域發展差距依然較大是我國經濟發展道路上的主要問題之一。到2020年要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就必須進一步“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扶持力度”,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因此,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成為新階段扶貧攻堅和區域協調發展的主戰場。2011年11月國務院在湘西自治州啟動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這給連片特困地區尤其是湘西地區加快發展帶來重大機遇。湘西地區(包括邵陽市、張家界市、懷化市、湘西自治州以及永州市的江華縣、江永縣,共39個縣市區)占據了武陵山連片特困地區(共71個縣市區)的大半壁江山。湖南省早在2003年就開始實施湘西地區開發戰略,但由于歷史原因和資源稟賦等影響,至今尚未能形成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區域內惡性競爭大于協同,區域系統有序發展乏力。實踐發展需要理論指導。縱觀現有研究,對連片特困地區區域協調發展的研究尚屬空白。因此,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選擇湘西地區這一連片特困地區的典型,運用系統科學理論,深入探討連片特困地區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機制、新模式和新對策,“建立和完善跨區域城市發展協調機制”,為全國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和區域協調發展提供理論支撐與政策參考,對湖南乃至全國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基于系統科學的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機制
根據系統科學的觀點,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就是在開放的環境中由邵陽市、湘西州、懷化市、張家界市四個空間子系統所組成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復雜系統,通過經濟、社會、生態功能子系統之間的競爭與協同,從無序向有序發展的過程。
(一)基于耗散結構理論的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熵減機制
耗散結構理論認為,孤立系不能自發地從無序轉變為有序結構,在開放的非平衡耗散狀態下,在存在負熵流的情況下,有可能出現耗散的有序化結構——耗散結構。熵是描述體系混亂度的函數,是系統內部無序結構的總量,熵值越大,系統就越無序。在開放的條件下,系統熵s的改變dS包括系統與外界的熵流dos和系統內的熵產生diS,即dS=d.S+diS。熵產生是系統內部的不可逆過程所引起,故diS≥0。只要des+dis
1.湘西地區內部相互開放,實現區域一體化。湘西地區協調發展,必須首先在湘西地區四市州實現相互開放,促進生產要素區域內自由流動,形成區域一體化格局。首先,應該加強市州協作,引導勞動力要素在區域內自由有序流動,實現湘西地區勞動力要素流動一體化。其次,必須加快開放資本市場,形成統一的區域金融市場體系,使本地區的資金余缺能在區域范圍內調配,實現湘西地區金融流動一體化。最后,湘西地區必須加快發展技術市場,“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要素價格、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推動區域技術流動一體化。
2.湘西地區對外全方位開放,積極參與全球化。湘西地區協調發展必須全方位對外開放,面向全球范圍引進來走出去,“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從而持續增加系統的負熵值,形成耗散結構。首先,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開放。繼續鞏固礦產品出口市場,加大特色農產品、飲料酒類出口力度,積極開拓新興出口市場;積極進口本地區急需的稀缺資源,尤其是錳礦精深加工技術設備。其次,加強國內開放和合作。應搶占先機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吸引優勢產業進入湘西地區;加大與周邊5省市區(湘、桂、黔、渝、鄂)交界區中心城市的開放與協作力度,拓展湘西地區發展空間;加大與長株潭及湘中、湘東地區的合作與開發,使湘西地區有機融入全省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二)基于協同論的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驅動機制
協同論認為,雖然系統的屬性互不相同,但各系統問存在著相互影響而又相互合作的關系。協同作用是系統結構有序的內在驅動力。任何復雜系統,通過外來能量的輸入,或者物質的聚集態達到某種臨界點,協同作用就會在子系統之間出現,在臨界點使系統發生質變,產生協同效應,使系統從無序變為有序,從混沌走向穩定。系統內的競爭使系統喪失整體性,子系統的個體特性得以保持,維持其狀態;如果沒有競爭,則子系統將最終趨于“平衡態”,子系統完全相同,系統就會“死亡”。系統內的協同使系統保持整體性,子系統集體性的狀態得以保持,并加強這一趨勢;如果沒有協同,則系統的不穩定會加劇,最終系統就會崩潰。子系統之間的競爭與協同,推動并實現了系統的發展。湘西地區功能子系統的競爭與協同和空間子系統的競爭與協同,是推動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的內在驅動力。
1.湘西地區功能子系統的競爭與協同
經濟、社會、生態是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要素和功能結構維度,三者構成一個動態、開放、復雜的系統,經濟、社會、生態功能子系統的競爭與協同構成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的過程。其協同表現為:經濟發展為生態保護和社會進步提供物質保障和經費投入,社會進步為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提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證,生態保護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良好環境和資源支撐。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強化三者的協同。其競爭表現為:經濟過快發展,加劇資源過度開采和環境污染,導致生態惡化乃至崩潰,引發人口遷移和社會問題;資源短缺、環境惡化會限制經濟發展,影響人類活動開展和人的身心健康;社會發展不平衡會影響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人口過度增長造成經濟發展的就業壓力和資源消費壓力,社會保障投入牽制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科技教育落后阻礙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三者競爭形成惡性循環,在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過程中必須盡力避免。
經濟、社會、生態之間的競爭與協同作用表明,三大功能子系統之間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既相互沖突又相互協調,其協同效應是區域系統協調發展的決定因素。湘西地區經濟、社會、生態三大功能子系統相互協同使區域系統保持整體性,并不斷加強這一趨勢,最終實現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湘西地區作為后發展地區,經濟發展始終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重中之重。發展經濟是改善民生、促進社會進步的前提條件,是保護環境、促進生態建設的堅強保障。社會功能子系統是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完善的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高素質的勞動力資源是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的保證。生態功能子系統是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的基礎。生態功能子系統協調發展的關鍵在于經濟社會發展要與生態環境的承載力相適應。作為整體限制開發區,湘西地區必須堅持生態優先、預防為主,切實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增強資源環境承載力和生態容量,保持湘西地區的生態優勢。
2.湘西地區空間子系統之間的競爭與協同
湘西地區4市州地域相連,一脈相承,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同生共榮,這四大空間子系統構成了湘西地區的整體。空間子系統的競爭與協同,呈現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的空間布局。
湘西地區4市州行政地位相當,中心城市缺失,行政地位的對峙造成畸形的區域壁壘,導致無序競爭;經濟發展的政績渴求往往帶來產業政策的求大求全,導致產業結構趨同。4市州在資源、項目、投資等方面過度競爭、惡性競爭、重復投資,造成整個區域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同時,區域內部競爭使資源、要素向更具發展效益的地區集聚,形成區域發展“增長極”,產生極化效應。邵陽、懷化經濟基礎相對較好,區位優勢相對明顯,工業化水平相對較高,在湘西地區相對容易成為“增長極”。
湘西地區4市州之間協同主要體現為4市州在基礎設施、產業布局、發展要素等方面的協調與合作。產業發展方面,以張家界為龍頭,邵陽莨山、湘西鳳凰為中心的湘西地區生態文化旅游圈正在形成。基礎設施方面,機場、高速公路、鐵路建設等的合作不斷深化,邵懷、常張等6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吉懷、張花等12條在建高速公路全面推進。要素方面,人才、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的自由流動不斷增加。區域內部的協同,使發展較快地區產生輻射與帶動作用,形成擴散效應,極化效應逐漸減弱。
3.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的序參量
哈肯在協同論中闡述了序參量概念,用以描述系統的有序化程度。序參量為零時系統處于無序狀態,到達臨界點時序參量最大,系統出現宏觀有序的結構。當系統處于耗散結構,各個子系統之間的競爭與協同產生序參量,序參量決定和主導系統的演化方向、最終結構和有序化程度。區域市場體系、產業布局、基礎設施、發展方式、生態環境等要素,不僅是各子系統競爭和協同的結果,而且主導和控制區域發展進程,決定著區域發展的方向和結果,作為區域系統發展演化的主導因素,這些要素就是區域協調發展系統的序參量。通過對這些序參量發展的控制,就可以實現區域協調有序發展。為此,湘西地區區域市場發展必須由條塊分割的地區壟斷、行業壟斷模式向一體化的區域市場體系轉變,實現在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下要素自由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產業布局必須由區域內關聯產業割裂發展向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方向轉變,建立區域特色產業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必須由各自建設、各自負責向基礎設施區域網絡體系轉變,加快區域資源整合;區域發展方式必須由粗放式增長模式向集約型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
(三)基于超循環理論的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演化機制
按照超循環理論,循環包括由低到高的反應循環、催化循環和超循環三個等級,反應循環的個體組成一個子系統,子系統催化循環組成一個復雜的子系統;復雜的子系統超循環,超循環基礎上再超循環,不斷發展演化,使得系統的結構層級不斷加大,系統的復雜性、組織性和有序性不斷深化。區域協調發展,作為一個復雜的自組織系統,要素與要素之間、由要素所組成的子系統之間、子空間之間都會發生相互作用。在這些作用的過程中,有些要素自身的性質不會發生改變,卻可以誘導其他要素改變,包括改變其發展方向、發展速度等,從而引發更多的反應,這些要素可稱之為區域協調發展的催化劑。子系統內部各種要素之間發生的競爭和協同,在催化劑的催化作用下,其相互作用的方向、速度、力度等發生變化,進而生成新的要素,即為發生反應循環,這些反應循環的循環形成催化循環,催化循環的循環形成超循環,由此,不斷演化發展。而整個區域系統也正是在這樣的不斷循環過程中走向協調有序。因此,超循環是區域系統向協調發展方向演化的內部實現途徑。
1.區域協調發展的反應循環。經濟子系統、社會子系統、生態子系統都存在反應循環。企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單元,企業獲取要素、生產產品、供應社會的過程就是一個反應循環,在這一循環過程中,企業必須實現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于是,經濟子系統反應循環提出集約型發展要求,生態子系統反應循環提出可持續發展要求,社會子系統反應循環產生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法律、政策、制度。
2.區域協調發展的催化循環。子系統反應循環提出的各種要求,就是催化循環的催化劑。經濟、社會、生態子系統之間在這些催化劑的作用下催化循環,又產生了消費者的有機偏好、貿易的綠色壁壘等催化劑,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生態環保。
3.區域協調發展的超循環。首先,湘西各縣市在產業發展、經濟市場、社會治理、基礎設施等方面分別形成各自的循環體系,每一個循環單元既有效進行自循環,也對其他單元的循環產生作用。各縣市的循環體系超循環,形成各市州的循環體系。在此基礎上,湘西地區通過市州循環體系、城鄉循環體系、區域市場循環體系、基礎設施循環體系、社會治理循環體系等形成多維循環和超循環體系,使區域走向更有序的協調發展。
三、系統科學視角下推進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的對策
(一)構建區域市場協調發展模式——區域一體化市場體系
區域市場一體化是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所在。湘西地區必須“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打破條塊分割,破除地方保護主義,“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努力構建一體化的湘西地區區域市場體系,推動區域經濟合作。
1.實施一體化市場規則。推進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協調制定促進區域市場一體化的政策規則,消除行政區域性市場壁壘。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編制湘西地區市場發展總體規劃,實施統一的就業社保、技術研發、商貿財稅、物價工商、招商引資等政策,按湘西地區整體產業規劃推進產業布局。
2.建立一體化要素市場。“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建設統一的要素和商品市場,完善各類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形成湘西地區市場共同體。建立湘西地區技術交易市場,促進各類產業和創新技術在各縣市自由轉移。建立湘西地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勞動力在縣市、城鄉合理流動。深化金融改革,積極促成設立湘西地區共同開發基金或湘西地區開發銀行,完善金融市場體系。
3.培育區域性市場流通體系。重點建設以消費品配送服務為重點的邊貿物流體系、以果蔬茶為特色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以中藥材交易為特色的醫藥物流體系、以礦產品精深加工配送為核心的工業物流體系、以服務“三農”為重點的郵政物流體系,形成以懷化市、邵陽市為區域性綜合物流中心,以張家界市、湘西州為市級物流節點,多層次、高效便捷的湘西地區邊貿物流網絡。
4.著力構建農村現代市場體系。農村市場發展滯后,嚴重制約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要深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等民心工程,加快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步伐。建設好消費品市場,形成以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為代表的現代流通方式和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現代農村流通網絡。建設好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建設以鄉村兩級網絡為基礎,以農資交易市場為平臺,以大型農資企業為重點,以區域性連鎖配送中心為骨干的農資流通體系。
(二)構建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模式——區域特色產業體系
湘西地區經濟總量規模小,工業化與城市化程度低,實現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必須調整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加快構建以生態文化旅游、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生物醫藥、礦產品精深加工四大主導產業為主要內容的區域特色產業體系,把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1.拓展升級旅游業,打造生態文化旅游圈。湘西地區優勢、希望和潛力在旅游業。應該充分發揮湘西地區自然生態、民俗文化兩大資源優勢,全力打造“一個龍頭、二個中心、五個支撐城市、一條廊道、四條精品帶、六大功能區”,將湘西地區建設成為中外馳名的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組建湘西地區旅游開發集團公司,有機整合湘西地區現有旅游資源,積極開發潛在旅游資源,連點成線,形成板塊,集聚發展,整體營銷,多層面開發完善特色旅游產品,全方位延展旅游產業鏈,打造旅游規模效應。
2.加快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打造現代農業。湘西地區動植物資源豐富,極具開發潛力,必須充分利用國家支持中部地區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的優惠政策,加強優勢農產品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和標準化種植。加快建立黃花菜、柑橘等優勢農產品出口基地,積極發展外向型農業。“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共同發展的農業經營方式創新”,在堅持家庭經營的基礎上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著力提高農業的規模化、組織化、專業化、品牌化程度。
3.集中力量發展生物醫藥業,打造現代中藥產業基地。湘西地區擁有優越的中藥材種植條件、豐富的中草藥資源、悠久的民族醫藥文化、龐大的消費市場等醫藥業發展的巨大優勢。進一步發展湘西地區豐富的中草藥種植資源,加快建設中藥材市場、生物醫藥技術服務中心、中藥材種植加工基地,著力打造從中藥材種植、中藥材市場交易到飲片加工、中藥提取物、中成藥制造的中藥產業鏈。重點培育湖南西部中藥谷、邵陽寶慶工業園兩大園區,發揮其在生物醫藥產業聚集發展方面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4.改造提升礦產品精深加工,打造全國性礦產品精深加工基地。作為湖南主礦產區,湘西地區礦產資源得天獨厚。必須著力改造提升礦產資源產業,大力推進錳、鉛、鋅、釩資源開發整合,規模開采、集約經營,升級技術結構,調整礦產品結構,實現低檔產品向中高檔產品,單一產品向配套產品,低附加值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高耗能產品向低耗能產品的轉化,實現礦產資源合理利用和優化利用。
(三)構建區域基礎設施協調建設模式——基礎設施區域網絡體系
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的相對滯后和相互封閉,嚴重制約了湘西地區區域協調發展。建立發達、完善的基礎設施區域網絡體系是湘西地區協調發展的前提和保障。
1.交通設施及交通管理一體化。統一規劃建設湘西地區道路系統,形成道路網絡一體化;合理規劃建設綜合交通客運樞紐,實現公共交通一體化;推行公共交通設施一卡通服務,實現公交設施一體化;統籌考慮交通樞紐與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實現交通樞紐與物流園區一體化;共享交通管理資源信息,開展交通管理遠程識別、認證,實現交通管理一體化。
2.能源開發與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統一能源規劃,綜合考慮經濟、能源、環境的綜合效益,構建一體化的城市能源開發與基礎實施建設體系。重點加強湘西州500千伏變電站和湘西州至牌樓、寶慶電廠至長陽鋪等500千伏線路建設工程,加強城步、吉首、永定、溆浦等220千伏輸配電工程建設,加強農村電網改造和建設。建設覆蓋整個湘西地區的管道天然氣網絡。
3.信息共享與通信基礎設施一體化。以電話同網同費為基礎,建設湘西地區一體化的通訊網絡。大力推進湘西地區寬帶綜合業務網建設,形成湘西地區統一的同城信息交換和資源共享平臺,實現城際城鄉互聯互通、同網同號同費。加快湘西地區政府部門的辦公自動化建設進度,建立湘西地區社會保障信息化服務體系;建立勞動力資源數據庫,為湘西地區人民提供就業服務;開展農村網絡遠程教育,全面提供勞動力素質。積極推進企業信息技術的應用,重點建設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
(四)構建區域經濟、社會和生態協調發展模式——生態文明建設戰略
區域協調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要通過功能子系統的協調發展,縮小空間子系統的發展差距,逐步實現不同空間子系統的人民共享發展成果。而生態環境直接決定著人民的生活質量與發展水平,生態環境惡化將直接降低國民幸福指數。因此,在湘西地區協調發展過程中必須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建立覆蓋整個湘西地區的生態網絡和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現湘西地區經濟、社會與生態協調發展。
1.切實轉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湘西地區山巒密布、生態環境脆弱,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引入以生態文明為主導的綜合統計指標體系,“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將生態保護與領導責任、政績考核掛鉤,“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積極推進“兩型社會”建設,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加快形成節約型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
篇3
摘要: 建國以來的不同時期我國實施了差異化的區域推進戰略,從總體上看,是從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內地的模式逐步推進的,這些區域推進戰略在東部沿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中西部及東北地區的實施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在東部沿海區域經濟得到了迅速的增長,但是仍然存在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不協調發展的問題,在中西部這一點更加明顯。本文正是基于此,對區域協同發展的思想做了整理,以圖在此基礎上更好的分析我國的區域協同發展狀況。
關鍵詞: 區域協同;影響因素;機制;測度
0引言
對于區域協同發展的研究,國內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論述的。分別是區域協同發展的含義;區域協同發展的影響因素;區域協同發展的評價;區域協同發展的機制;區域協同發展的戰略。
1區域協同發展的含義
從現有的區域協同發展的研究看,學者們大多數將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認為是區域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開放,共同發展,且區域之間差距縮小并保持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如蔣清海(1995)認為區域協同發展是在各區域對內對外開放的條件下,各區域間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適應、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狀態和過程,并且形成決定這種狀態和過程的內在穩定的運行機制;①覃成林(1996)認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是區域之間在經濟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賴日益加深、發展上關聯互動,從而達到各區域經濟均持續發展的過程;②徐現祥、舒元(2005)認為,省區協調發展的實質無非是使落后省區能追趕上發達省區,即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看,區域協調發展屬于趨同的研究范疇。③這種觀點實質上將區域協同發展理解為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是區域協同發展是區域經濟、社會、環境等諸因素的協調發展。如曾坤生(2000)認為區域經濟動態協調發展包括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空間系統協調、區域經濟發展與人口發展的動態協調、區域發展中的產業結構協調、區域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協調以及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協調;④陳耀(2006)從區域協調發展目標的角度認為,區域協調發展重點是實現公共服務水平的均等化,使居住在不同區域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務,分享國家快速發展帶來的成果和實惠⑤。
2區域協同發展的影響因素
在經濟發展不同階段,影響區域協同發展的因素不同,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因素;另一類是新因素。傳統因素主要包括資金因素、人力資本因素、區位因素、文化和歷史因素等。如賴明勇、包群(2002)認為資金因素尤其是FDI促進了我國的經濟增長,并且認為外商直接投資對于區域協調發展影響最大;⑥李亞玲、汪戎(2006)與李忠強等(2005)認為地區間人力資本的差距也是影響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原因;⑦⑧陳國階(1997)通過對世界歷史發展的研究發現區位對感受現代世界工業化進程的差異是導致發展差距的根源;⑨李燕茹和胡兆良等通過研究中國歷史戰場的地域分布來探討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發現戰場的分布規律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如古戰場北方的黃淮海平原為現在的經濟洼地。⑩
隨著經濟社會國際化的發展,信息、科技、生態環境等在我國區域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王錚(2006)認為信息化促進了東部經濟的快速增長,對西部地區工業基礎相對優越的省區經濟增長作用突出,對中部地區經濟提出了嚴重的挑戰;{11}吳傳清、劉方池(2003)與孟令國(2004)認為科技創新已成為決定區域經濟增長的主要決定因素,因此充分利用新技術革命所創造的各種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區域經濟長遠發展;{12}{13}趙景柱等(1999)認為生態環境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如果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則地區經濟發展就會受阻。{14}
陸大道(2003)認為在影響我國區域發展的的兩類因素中,傳統因素的影響力度正在下降;信息、科技、生態環境等新因素通過傳統因素而發揮作用。{15}
3區域協同發展的評價
區域協同發展的評價更多的學者是通過建立指標體系來進行的,即通過指標測定區域內的經濟、環境、人口、資源和社會間的協調度。如毛漢英(1991),張曉東(2003)、張佰瑞(2007)等人分別基于縣域、省域及全國空間尺度對經濟中社會同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作了研究經濟與環境的協調度進行了研究;{16}{17}{18}{19}李雪銘(2005)、余娟(2005)、李孝坤(2005)等分別以大連城市人居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廣西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重慶大都市區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系統協調發展進行了研究。{20}{21}{22}除此之外,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2003)的研究結果表明,評價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涉及三個基本指標體系:一是反映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的協調程度;二是反映人均可享有基本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方面的協調程度;三是反映地區發展保障條件方面的協調程度。上述區域協同發展的評價研究內容各不相同,反映了對于協同的內涵的理解、影響因素及實現途徑理解各不相同。從總體上說,現有的研究對于傳統的資金及人力資本因素研究較多,而對于文化歷史等新因素研究較少;且沒有將協同程度與發展度有效的結合起來,所以得出的僅僅是孤立的區域經濟協同的計算結果,而不能得出區域協同是否能促進全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以及整體協同是否能促進區域的發展的結論。
4區域協同發展的機制
區域協同發展的機制的實現主要依靠市場、政府和企業三類經濟主體,這一點在學術界有比較普遍的共識,但是怎樣利用這三類經濟主體實現區域協同發展,卻存在不同意見。
一種觀點認為,應該更多的強調市場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的作用。如樊明(2006)認為建立規范的市場經濟制度才是實現區域均衡發展的根本途徑,而中央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和轉移支付方面對某地區的傾斜以及地方政府設法多從中央政府得到這些方面的支持則是計劃經濟時代的表現。{23}
另一種觀點認為,應該重視政府在區域協作中的作用。如張慶杰等(2009)提出了完善我國區域管理體制與機制的基本原則,并對我國區域管理體制機制調控對象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分析研究,依此提出了在國家層面、行政區層面上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的思路和重點。{24}
第三種觀點認為,政府和市場在協同區域發展中處于相當的地位。周叔蓮、魏后凱(1998)著重研究了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得出結論即政府可以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等多種手段,全方位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25}劉普等(2009)以外部性理論為基礎建立了區域關聯效應模型,并論證了區域關聯效應具有乘數關系,在此理論前提下探討了區域經濟一體化與區域合作和區域補償政策這兩種區域協調機制的運行機理和實際運用;{26}周紹杰等(2010)認為應該通過完善市場體制、促進跨區治理以及優化協調三個區域協同實現體制達到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區域均衡發展的目標,這就要改變當前以經濟增長為主的晉升考核制度、鼓勵區域經濟合作、完善發展規劃體制以及發揮財政政策的導向作用;{27}覃成林(2011)認為區域協調發展機制體系由市場機制、空間組織機制、合作機制、援助機制和治理機制的相互聯系構成了一個金字塔形的結構關系,每個機制既獨立地產生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作用,同時又通過相互聯系而產生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合力。{28}
最后一種觀點認為,市場、企業與政府三方面的作用均不可忽視。如田揚戈(2000)認為,區域經濟的三種協調機制即市場、企業與政府任何一種都不可能獨立完成區域經濟的協調任務,必須實現三種機制之間的合理分工。市場機制是起基礎性作用的協調機制;企業機制是在市場交易成本過高時對市場機制的一種替代機制;政府協調機制則更多地側重于保障上述兩種機制的正常運作和克服市場失靈。只有協調好三種機制的關系,充分發揮這三種協調機制的作用,才能保證區域經濟系統的正常運作。{29}
5區域協同發展戰略
區域協同發展戰略的研究具有強烈的應用型,故對于戰略的研究在整體區域協同研究中占據了主要內容。而研究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總結:
第一:要素和商品市場化。區域之間要素自由流動、商品自由貿易是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陳棟生(2004)認為通過跨區域人才、資金、勞動力以及技術流動,區際商品與服務貿易以及產業區際轉移實現區域市場的一體化是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途徑;{30}胡鞍鋼(2004)認為只有促進各種要素自由流動,發展區域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各地區才能從全國性、區域性市場獲得更大的規模效益;{31}徐現祥、李郇(2005)通過對長三角的研究得出結論,市場分割對于區域協調發展的阻礙作用降低了近50%。因此打破省際邊界,實現跨省區協調往來成為區域市場一體化的主要目標。{32}
第二:區域產業協調發展。陳彥旭(2008)認為,區域協同發展最核心的內容是區域間產業的協同發展,而區域間產業的協同發展包括了區域產業的合理分工和協作,該研究運用古諾模型從縱向產業合作和橫向產業合作兩種形式分析了合作的效應,并得出結論只有加強對于引進技術的吸收才能更好的使得區域間產業協同發展。{33}呂政(2004)認為生產集中化趨勢與區域協同發展之間存在著矛盾,生產要素的集中化——產業集群的出現——生產要素地區配置不平衡性——區域不協同發展。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開辟新的產業領域,發展具有本地區比較優勢和特色的產業和產品。{34}周肇光(2007)認為根據產業經濟和技術結構變化和發展來選擇區域主導產業,適時調整外商投資產業發展政策,處理好外資產業與民族區域產業關系等才能落實區域產業協調發展的整體戰略,才能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和諧發展。{35}
第三:區域空間結構優化。陳棟生(2005)將我國的區域經濟格局概括為“三大階梯,四大板塊,三駕馬車,三類病灶”,主張在大范圍的“區域政策覆蓋區”的基礎上,劃分“政策點擊區”,有針對性地解決區域問題。{36}趙改棟、趙花蘭(2002)認為產業結構與空間結構是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兩類結構,且隨著現代經濟的不斷發展,兩種結構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雙方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影響著區域的經濟增長。{37}周民良(2000)通過實證分析指出,因為所有制結構的變化尤其是非國有經濟的發展、區域產業結構、固定資產投資、市場發育和成熟程度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南方經濟的發展速度明顯快于北方,為了縮小區域差距、促進各地區的協調發展,政府應該通過適當的區域政策,更主要借助于市場的力量,引導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38}
第四:制度和政策措施。主要觀點有政府應該實施區域政策與產業政策、完善法律法規制度件和和社會保障措施,為市場運行創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環境。徐國弟等(1994)認為區域政策和產業政策是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保證完成、落實國家生產力布局任務的政策手段,二者各有所長、相輔相成、不可偏廢。{39}劉英奎等(1997)認為通過制定和實施科學、規范的產業政策,在全國形成合理的產業地區分工結構,各地區分工協作,互相促進,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生產要素在國內自由流動,各地區要素稟賦逐漸變化,區域經濟差距將逐步縮小,區域經濟將最終實現協調發展。{40}
注釋:
①蔣清海.區域經濟發展的若干理論問題.財經問題研究,1995,(6).
②覃成林.論區域經濟關系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經濟縱橫,1996,(1).
③徐現祥,舒元.協調發展:一個新的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05,(2).
④曾坤生.論區域經濟動態協調發展.中國軟科學,2000,(4).
⑤陳耀.推動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思路.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3).
⑥賴明勇,包群.開放經濟中我國政府政策對經濟增長效應的實證研究.上海經濟研究,2002,(1).
⑦李亞玲,汪戎.人力資本分布結構與區域經濟差距—一項基于中國各地區人力資本基尼系數的實證研究.管理世界,2006,(12).
⑧李忠強,黃治華,高余寧.人力資本、人力資本不平等與地區經濟增長:一個實證研究.中國人口科學,2005,(S1).
⑨陳國階.我國東中西部發展差異原因分析.地理科學,1997,(1).
⑩李燕茹,胡兆量.中國歷史戰場地域分布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人文地理,2001,(6).
{11}王錚.信息化與省域經濟增長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1).
{12}吳傳清,劉方池.技術創新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4).
{13}孟令國.信息技術革命與落后地區經濟發展的新機遇.經濟問題探索,2004,(5).
{14}趙景柱等.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研究.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
{15}陸大道.中國區域發展的新因素與新格局.地理研究,2003,(3).
{16}毛漢英.縣域經濟和社會同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研究.地理學報,1991,(4).
{17}張曉東,池天河.90年代中國省級區域經濟與環境協調度分析.地理研究,2002,(4).
{18}張曉東.中國區域經濟與環境協調度預測分析.資源科學,2003,(2).
{19}張佰瑞.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度的評價研究.工業技術經濟,2007,(9).
{20}李雪銘,李婉娜.1990年以來大連城市人居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定量分析.經濟地理,2005,(3).
{21}余娟,吳玉鳴.廣西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系統協調發展評估與分析.改革與戰略,2007,(4).
{22}李孝坤.重慶大都市區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系統協調發展探析.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05,(2).
{23}樊明.市場經濟條件下區域均衡發展問題研究.經濟經緯,2006,(2).
{24}張慶杰,申兵,汪陽紅,袁朱,賈若祥,歐陽慧.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管理體制及機制研究.宏觀經濟研究,2009,(7).
{25}周叔蓮,魏后凱.論政府在地區經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特區理論與實踐,1998,(12).
{26}劉普,李雪松.外部性、區域關聯效應與區域協調機制.經濟學動態,2009,(3).
{27}周紹杰,王有強,殷存毅.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功能界定與機制分析.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
{28}覃成林.區域協調發展機制體系研究.經濟學家,2011,(4).
{29}田揚戈.論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黨政干部論壇,2000,(2).
{30}陳棟生.東中西協力聯動 推進西部大開發.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4).
{31}胡鞍鋼.中國走向區域協調發展.決策與信息,2004,(12).
{32}徐現祥,李郇.市場一體化與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研究,2005,(12).
{33}陳彥旭.古諾模型在區域產業協調發展中的應用.經濟論壇,2008,(8).
{34}呂政.對“十一五”時期我國工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探討.中國工業經濟,2004,(11).
{35}周肇光.如何構建創新型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政策互動機制.當代經濟研究,2007,(6).
{36}陳棟生.協調發展區域經濟是重大戰略問題.當代經濟,2006,(6).
{37}趙改棟,趙花蘭.產業—空間結構:區域經濟增長的結構因素.財經科學,2002,(2).
{38}周民良.經濟重心、區域差距與協調發展.中國社會科學,2000,(2).
篇4
區域政策是歐洲國家推動一體化,實現“統一大歐洲”夢想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它的提出、發展與完善貫穿于歐洲國家從分裂隔閡到實現經濟市場一體化及至準國家聯盟化統一過程的每一個階段。
歐盟區域政策的雛形,發端于1952年建立的歐洲煤鋼聯盟。在1958年簽署的《羅馬條約》中,進一步明確了聯盟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在整個聯盟內部促進經濟活動的和諧發展”。
隨著1967年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成立,歐洲各國一體化的步伐進一步加快。面對一體化進程中伴隨的日益嚴重的區域問題,各成員國開始醞釀和制定統一的區域政策,從縮小整個歐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差距的角度來推動區域協調發展。1972年,作為歐洲共同區域政策具體執行工具的歐洲區域發展基金(ERDF)的設立,標志著歐洲區域政策從單一的政策導向進入到政策鼓勵與資金扶助相結合的實質性階段。歐盟先后頒布并執行了2000―2006、2007―2013兩個為期各七年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至此,歐盟區域發展政策走向了規范性發展的階段。
歐盟區域政策具有幾個特點:
(一)清晰的政策目標
歐盟自成立以來,一直將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提供平等發展機會、增強區域間的凝聚力作為區域政策的核心目標。圍繞這個核心目標,根據不同時期的發展特點,歐洲的區域政策又各有側重。如上世紀50―70年代的區域政策目標強調以競爭為主,一方面要求國家應當對經濟水平較低或就業嚴重不足地區給予適當援助;另一方面這種援助必須建立在不能影響公平競爭、不能與建立歐洲共同市場的目標相抵觸的基礎上。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則是以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為主。80年代中期以后的區域政策目標是強調經濟和社會的聚合,增強各成員國、特別是新入盟成員國對歐盟的認同和歸屬感。雖然在不同時期,歐盟區域政策的側重點不同,但就整個目標體系而言卻是相對清晰而穩定的。
(二)準確的區域定位
歐盟區域政策的實施具有明確的政策邊界,針對特定區域采取特殊的扶植政策。如在最早制定的區域政策中,即將需要援助的地區劃分為四類“問題區域”,即一種或多種支柱產業長期處于衰退狀態的地區;以農業為主和缺乏工業發展所必需的基礎設施的地區;工業和人口過于密集,超過土地或環境容納能力,進一步擴展會造成嚴重的不經濟和環境惡化的地區;處于兩國或多個成員國邊界的“邊緣地區”。其后,又根據不同時期所確定的目標體系,對受援助區域的范圍定義適時進行了調整,突出定量化、區別性。如歐盟明確將援助的資金主要集中于人均GDP低于歐洲平均水平75%的地區以及人均GDP低于歐洲平均水平90%的成員國。這種規范、標準、定量化的區域范圍定位,既可以避免決策的隨意性,也可以有效避免因劃分標準模糊引起的各國家、各地區的盲目攀比。
(三)牢固的法律基礎
早在1960年代,歐洲區域政策就通過歐共體成立條約中的相關內容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在該條約中明確指出:共同體的目標是縮小區域間的發展差異、消除落后地區、島嶼及農村地區的落后狀況。同時,還通過立法明確了對這些地區提供支持援助的組織機構、資金來源等。此外,很多歐洲國家也通過立法形式來保障區域政策的權威性。如德國在《聯邦基本法》、《促進經濟增長法》中都規定了國家有義務對區域發展的不平衡現象進行治理。英國也相繼頒布《特別地區法》、《工業布局法》、《地方就業法》等涉及區域發展的法律法規,明確了國家在促進地區發展與振興中的責任。
(四)完善的規劃體系
歐盟將規劃作為明確區域發展政策理念、安排重大項目工程、提供資金援助補貼的重要手段。在長期實踐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一套覆蓋領域廣、參與層次多,既具有扎實科學理論基礎,又具備較好實踐操作性的規劃體系。首先,歐盟的規劃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國土空間布局等多個領域,有效地將各領域發展的要求有效地整合到一個體系中。其次,歐盟各級規劃的編制,是建立在廣泛吸收各成員國、各地區、各城市意見基礎上的,通過各利益主體間的博弈談判使各方的訴求能夠充分表達,權益能夠受到充分保障。再次,歐盟規劃始終注意到理論指導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一方面大量聘請各領域專家學者參與到規劃的編制過程中來;另一方面,又通過評估不斷修正規劃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加以修改完善。
(五)充實的資金保障
為了應對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對某些欠發達地區、經濟轉型地區的傷害,歐盟試圖通過金融、投資等手段來改善特定地區的發展環境、促進經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其主要政策工具經過多次調整,現階段主要由結構基金、凝聚基金兩大基金以及歐洲投資銀行來構成。
結構基金作為歐盟區域政策的主要支撐工具,幾年來其基金額度一直占歐盟總預算的三分之一左右。結構基金重點支持落后地區的開發,即人均GDP低于歐洲平均水平75%的地區。結構基金目前主要由四部分組成:一是歐洲地區發展基金,是結構基金的主體,主要用于生產性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教育、科研、環保等領域。二是歐洲社會基金,主要用于職業培訓和就業幫助,目標是解決長期失業問題。三是農業指導和保障基金,主要為歐盟的共同農業政策提供資金支持,支持農業的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推動受援地區農村經濟社會改革;四是漁業基金,主要用于支持漁業和水產業的產業轉型。
凝聚基金成立于1994年,主要是通過幫助欠發達國家發展基礎設施和環境保護設施,縮小與發達地區的發展差距;逐步達到建立經濟貨幣同盟所要求的財政預算要求,以加強歐盟的凝聚力和在經濟政策上的協調能力,為建立經濟貨幣同盟創造條件,其支持力度可以達到項目總投資的85%。
歐洲投資銀行依照《羅馬條約》規定,其成立目的就是促進共同投資政策的實施,特別是對成員國經濟落后地區和單一國家不易舉辦的新工業企業提供資金援助。作為一個重要的長期貸款提供者,它對基礎設施項目的貸款期限可以長達20年,有力地促進了資金短缺卻又亟需建設的欠發達地區的發展。
(六)堅實的組織保障
歐盟為了保障其提出的區域政策能夠得到有效貫徹落實,構建了多層級、網絡化的區域協調體系,特別強調區域各主體間的溝通與參與。早在1975年,就專門設置了由各成員國代表組成的地區發展委員會,負責設計和實施歐洲范圍內的區域政策。當前,在歐盟層級最重要的3個機構,歐盟委員會、歐洲理事會和歐洲議會中,都設置了負責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職能機構和顧問機構,如歐盟委員會內設區域政策事務部, 專門負責區域政策以及增強各成員國凝聚力等事務;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內也均設有區域政策委員會。歐盟各成員國政府作為區域政策的具體執行者,一方面可以通過在歐盟區域機構中的代表來參與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另一方面也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來應對國內的區域發展問題。如法國政府就在總理辦公室下設置空間規劃與競爭力署,負責制定和落實區域發展政策,組織并協調政府各部委支持地方發展。地方政府也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到歐盟的區域政策當中來,在地方層次相應設立區域政策機構;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設置某種形式的辦事處,負責申請、協調各種用于區域發展的援助資金。
二、對我國區域發展政策的啟示
(一)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必須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
根據歐盟的經驗,歐盟區域政策之所在執行中能夠得到較好的落實,其根本原因在于政策建立在一個完善的法律制度框架之上,從而保證了在執行過程中的規范性和權威性。與歐盟相比,我國雖然在區域發展的政策層面作了大量工作,但是在法律基礎層面仍然缺少指導區域協調發展的專門法律。盡管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過程中,曾經明確將研究制定《西部開發促進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但時至今日仍未能出臺。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日趨明晰的今天,有必要重新研判區域協調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盡快構建指導我國區域發展的根本性框架,為今后各項區域政策的出臺提供法律依據。
(二)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必須要有充足的資金支持
投資是協調區域經濟關系、改善區域發展環境的重要推動力,資金在地區間的分配對生產力的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義。據統計,目前歐盟每年1/3以上的預算要投入到促進區域平衡與協調發展的有關項目中。我國各地區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差距要遠大于歐盟各成員國之間的差距,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任務更加繁重。當前,我國政府用于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資金支持渠道主要集中于財政轉移支付和長期建設國債投資,其中財政轉移支付主要用于地方財政日常開支,長期建設國債則主要用于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基本公共服務建設等領域。欠發達地區由于自身發展能力較差,吸引市場資金能力要遠弱于發達地區,更加需要政府資金的支持。因此,我國有必要參考歐盟支持區域協調發展的經驗,逐步有針對性地擴大對各區域最急需的項目資金支持,特別是要集中資金支持那些欠發達區域加快發展,盡快縮小區域發展的差距。
(三)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必須要妥善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
區域的協調發展,本質上是一個各地區相互博弈的過程。歐盟制定區域政策,必須要廣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見,要能夠充分反映企業、居民和政府等各方利益相關者的意愿。盡管在制定政策過程中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但是由于能夠充分考慮到各方面的利益訴求,因此在執行中所遇到的阻力就會較小,實踐中往往也就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在我國當前的區域發展格局中,各區域受歷史地理條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人文風俗習慣等影響,所追求的區域發展目標不盡相同。各區域在發展政策上存在相互競爭是正常的,關鍵在于如何正確處理好區域間的競爭關系,避免出現在政策上相互攀比的現象,積極引導發揮比較優勢,實現良性互動、共同發展。
(四)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必須要有權威的組織機構
為有效制定和實施區域政策、協調各部門行動,歐盟設立了專門的區域管理和執行機構,而各個國家也基本上都設置有統籌區域發展的專門機構。當前,我國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雖已形成,但是受各種因素影響,區域政策制定與協調的職能分散在各個部門,缺乏一個能夠站在全國區域協調發展高度、全面統籌區域發展各種問題的權威機構。按照十七大關于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國土開發格局的要求,有必要將各部門分散管理的政策手段統合起來,建立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的大部門體制,從而充分發揮財政、金融、投資、產業、土地等政策的復合效應,整合不同的資金渠道來源,構建有針對性的區域發展資金渠道,從而更加及時準確地制定、執行符合各區域實際發展需求的區域政策。
(五)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必須要有系統的規劃體系
篇5
關鍵詞: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財稅機制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問題是世界上發展中國家重點研究的問題之一,我國的經濟發展也與這種區域協調問題密不可分。我國國土面積大,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環境差異性、社會文化背景復雜性極大,交通運輸業發展較慢,總體經濟發展面臨多方面挑戰。所以,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更為突出,更應受到重視。現如今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區域間經濟發展差距拉大,區域經濟不協調問題長期得不到重視和有效治理,這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會影響社會政治的穩定,區域差異衍生出來的矛盾難以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進而妨礙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等問題,迫切需要引起強烈關注,因此區域間協調發展的研究具有深刻的意義。地理區位優勢和財稅機制改革是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的基礎原因是地理區位的條件差別,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條件是財稅機制改革。因此,促進財稅機制改革是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
1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財稅機制基本認識
1.1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財稅機制的含義
本文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內容界定為:東中西部、沿海和內地的發展機會平等、區域經濟之間交往關聯互動密切、形成區域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機制、促進區域經濟健康協調發展。我國相關學者對財稅機制的基本認識理解有著較大的不同,本文筆者界定的財稅機制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運用財政稅收以實現經濟發展及其他政府職能的相關法律制度。
1.2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與財稅機制的關系
影響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條件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影響條件是財稅機制。因為國家調節市場機制的主要手段是財稅機制,實現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保障也是財稅機制。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研究也證實:財稅機制對于縮小區域經濟差異、協調區域經濟發展有重大的作用。我國政府陸續采取了促進中西部同東部協調發展的經濟政策。實踐也證明,給予中西部地區的財政投資、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等手段,縮小了區域發展的差距,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均衡協調發展。
2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財稅機制的問題分析
2.1財政支出結構不科學
長久以來,我國在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較低的形勢下,把東部區域和重點領域作為財政支出的重點,尤其是在1998年以來實施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財政支出結構不合理使得中西部地區教育、科學、農業等發展較慢,不利于區域間協調發展,并且日后財政支出難以對中西部地區提供更加有力的資金保障。
2.2財稅權限機制不合理
首先,地方財力與權力嚴重分離。“財稅制度是中央和地方實現緊密配合的核心問題,近幾年,地方財政收入呈上升趨勢,但地方財政收入的上升沒有給中西部地方政府給予相應的對于公共事業支出的權利“[1],這種財力和權力嚴重分離的情況,加大了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困難的程度。“其次,政府支出權力界限劃分不清。目前我們可以通過中央與地方財政支出所占的比重不同看出,雖然我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權責暫時沒有以法律界定明確范圍,但地方政府承受大量的支付壓力,地方政府過多地承擔了不應由其承擔的基礎教育科技支出、經濟發展和民生服務等支出責任”[2],這種責任不僅加大了地方財力的困難,更不利于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2.3財稅扶持機制不完善
財稅扶持機制不完善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轉移支付分配不合理。我國目前的財政補貼制度主要是轉移支付,而在轉移支付中,專項轉移支付的比例較大。專項轉移支付的優點是專款專用,資金便于管理。但也存在一定問題,一是專項轉移制度往往在分配資金上體現出資金投入較為分散,難以集中資金發展某一地區。二是專項轉移支付往往導致補貼政策難以和各地方實際相貼合,缺乏因地制宜的作用。而在在均衡性轉移支付中,不能準確的計算指標,不能完善的標明價格指標,影響了計算的結果及資金支付的準確性。并沒有達到保證各地區間社會公共服務水平的基本一致性的基本設想。
3以湖北省區域經濟發展情況為例分析
3.1湖北省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
在2012年之前,湖北省經濟不協調的現狀顯而易見,有著武漢一城獨大的現象。尤其是1990年到2002年,湖北省17個行政區的GDP差距懸殊并且不斷呈現擴大的趨勢。從空間分布特征來看,湖北省經濟發展水平明顯的呈現出由中部平原地區向周邊遞減的變化。2015年湖北省GDP增長8.9%高于全國量兩個點排全國第六,全省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9550.19億元,其中武漢以10955.59億元遙遙領先,宜昌和襄陽分別以3384.80億元、3382.12億元排名二三,神農架排名最后GDP22.50億元。通過分析2015年湖北省GDP看來,湖北省行政區間的GDP差距仍較大但相比較1990到2002年有了很大的改善。
3.2湖北省區域協調發展改革財稅支持措施
針對湖北省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的問題,湖北省社科院秦尊文老師提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理論,2002年7月以“湖北省社會科學院課題組”名義向省領導建議在全省進行“一主兩副”布局實施“省域副中心戰略”建設三個城市群:武漢城市圈、宜荊荊城市圈、襄十隨城市帶。湖北省城市圈建設順應經濟全球化、改善了湖北省區域發展不協調的問題,相應的財稅支持政策發揮了巨大作用。首先,根據武漢城市圈建設的總體規劃,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調整工業布局,跨市實施產業布局,整合資源。第二,制定統一的財稅政策,凈化經濟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環境,從財稅政策上防止惡性競爭等。第三,完善城市圈內財政體制,切實理順稅收征管關系,保證各地切實獲得經濟發展的權利。第四,按照規范的轉移支付辦法,在轉移支付時,將經濟圈內的所有城市同等對待,按實際應得給予各個市區。
3.3湖北省區域協調發展財稅支持取得成效
近幾年,從經濟和財稅發展情況來看,湖北省區域協調發展效果顯著。其中武漢城市圈是全省GDP、財稅收入的主要來源地區,而且增長勢頭持續強勁,區域間的輻射力不斷增強,武漢城市圈的快速發展,增強了對周邊區域的資源的吸引,局部區域發展的同時帶通更大區域的經濟協調發展,以武漢市、鄂州市、黃石市形成鄂東鋼鐵走廊,以江漢平原三市為中心形成紡織及特色農產品加工群。湖北省2015年全年市州地區GDP情況顯示,“一主兩副”繼續引領全省地區生產發展,9市州同比增速同步或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4完善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財稅機制的建議
4.1完善財政支出結構
完善財政支出結構主要表現在加大財政資金對于中西部地區的重點支持力度,開創新的支付形式。首先,調整財政投資方向,加大財政對西部地區基礎建設的投資,完善交通體系,加快交通基礎建設向周邊延伸,積極支持現代流通業的發展,為區域的協調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第二,實施對于西部地區的人才優惠政策,增加科研和開發補貼,建立新產品開發項目、技術創新項目基金。
4.2調整財稅權限制度
首先,要明確劃分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的責任。雙方的責任和各自支出比例的明確可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政策,以此避免地方與中央對地區經濟發展問題的“討價還價”。第二,通過重新規劃,中央財適度放權地方。給予西部地區適度的稅權,使西部各個省能出臺適合本省情況的稅種或廢除成本高收入低的稅種。第三,允許中西部地區適度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支持公共基礎建設,這一借鑒美國政府的做法因財政應該在普遍存在經濟失衡的中西部地區的基礎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
4.3完善財稅扶持制度
首先,完善轉移支付體系結構。增加對中西部地區轉移支付,主要是加大資金對農業投資力度,財政支農的范圍和重點予以調整,給予地方大量財力支持,推廣農業良種、農業技術應用,建設實驗基地,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第二,大力支持工業產業調整,優化升級傳統工業,跨省市實施產業布局,重點支持連鎖經營,整合資源,增加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的資金投入。
5結論
針對上述我國目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與財稅機制之間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湖北省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財稅改革以及成效,本文提出了相關財稅機制改革的建議。雖然全國范圍內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困難還有很多,但財稅機制與區域經濟相互配合的好,區域經濟發展就會進入良性循環,期待東中西部、沿海和內地的區域經濟之間交往關聯互動密切、形成區域優勢互補的區域協調發展趨勢。
作者:劉爽 單位:鞍山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篇6
1.區域創新發展戰略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侯仁勇
出版日期:2012-4-1
【內容簡介】本書綜合運用管理學、區域經濟學、系統工程學、創新經濟學及戰略管理理論,揭示區域創新發展的生命周期、生物群落、基因突變三個生命科學原理和區域創新過程中的熵變原理,并基于生命周期原理提出區域創新戰略的演進模式,基于生物群落原理提出區域創新戰略的布局模式,基于基因突變原理提出區域創新戰略的路徑模式,基于熵變原理提出區域創新戰略的體制機制模式。本書還總結出區域創新發展戰略分析的基本工具,并在此基礎上對我國區域創新能力進行評價;給出區域創新戰略的主導產業選擇、關鍵技術選擇、空間布局和政策選擇;根據中部區域內部實力狀況及東、中、西、東北四大板塊橫向比較結果,給出中部區域創新發展的戰略選擇。
2.從聚集到擴散:新時期北京城鄉區域發展格局研究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作者:張強
出版日期:2012-4-1
【內容簡介】本書以北京這個典型的國內先行工業化的大城市地區為主要對象,在全面深入的實地調研基礎上,探究了當前統籌城鄉發展與改革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和新時期北京城鄉區域發展格局。全書分為新時期北京都市產業發展研究、新時期北京空間格局與聚落研究、新時期北京城鄉發展機制創新研究3篇。
3.城市職能、定位理論與區域城鎮化戰略研究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作者:張復明
出版日期:2012-2-1
4.產業結構調整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以遼寧為例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作者:于淑艷
出版日期:2012-3-1
5.2010:區域法制研究
出版社:蘭州大學出版社 作者:賈登勛
出版日期:2011-4-1
【內容簡介】本書內容包括區域環境資源法制、區域經濟法制、區域民族法制、區域法制比較等。
6.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產業區位效應分析
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 作者:鄧煒
出版日期:2012-1-1
【內容簡介】本書主要圍繞區域經濟一體化對發展中國家產業區位分布及產業發展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7.建設廣西北部灣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研究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廣西社會科學院課題組
出版日期:2012-3-1
【內容簡介】本書包括“簡要報告”和“研究報告”兩大部分。“簡要報告”對“建設廣西北部灣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研究”課題成果作了簡明扼要、提綱挈領的概述;“研究報告”包括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理論與經驗等六部分內容。
8.區域協調發展:大國崛起的必然選擇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作者:嚴漢平等
出版日期:2011-12-1
【內容簡介】本書對我國如何通過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整體國民經濟發展進行了分析。
9.資本流動與區域差距動態演變機理研究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作者:彭文斌
出版日期:2011-5-1
10.論創新區域經濟大發展模式之實操戰略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作者:張令玉
出版日期:2012-3-1
【內容簡介】本書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提出具有實操性質的新模式——以創建食品安全生產體系為主體,促進農民增收、建設現代化農業新模式、創建低碳農業為目的的新的系統模式。
11.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效應評價——基于區域差距的分析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作者:吉新峰
出版日期:2012-3-1
【內容簡介】本書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運用動態面板數據模型,引入二次差分的政策評價方法,以區域政策為切入點,從區域經濟差距的視角對中國基于四大板塊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效應進行了系統評價。
12.創新、集群與發展——基于區域的一個視角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作者:王偉光
出版日期:2011-12-1
【內容簡介】本書是作者近期主持和參加的一系列研究項目成果的總結,作者從東北老基地“再工業化”出發,系統研究了該區域在經濟方面的創新、集群與發展問題。
13.地緣政治視野下的西南周邊安全與區域合作研究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盧光盛
出版日期:2012-2-1
【內容簡介】中國的西南周邊主要面臨的是東南亞和南亞兩個區域,總體上它們是當今世界上經濟發展最為迅速的地區之一,也是國際政治熱點交集、具有戰略意義的地帶之一。對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的中國西南周邊安全和區域合作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4.京津冀藍皮書: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發展報告(2012)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文魁
出版日期:2012-3-1
【內容簡介】本書以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和發展趨勢為主線,由總報告、分報告、專題報告三部分共23篇研究報告組成。
15.中國區域經濟統計年鑒(2011)
出版社:中國統計出版社 作者:本社
出版日期:2012-1-1
【內容簡介】本書是一部全面、系統反映中國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的大型統計資料書,系統收集了2010年全國以及10個經濟區域、31個省級行政單位、330多個地級行政單位和2000多個縣級行政單位的主要社會經濟統計指標。
篇7
地理組 XXX
新的學期,為了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地理教學任務,特對本學期的教學定如下計劃: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教學班級為高二(X)、高二(X)、高二(X)和高二(X),班級人數都是55人左右,其中高二(X)、(X)班為理科班,每周兩個課時,高二(X)、(X)班為文科班,每周四個課時。上學期已經進行了文理科分班,文科班進行了地理期末考試,兩個班級基礎差異較大,各自存在的問題也有所不同,高二(X)班為“好”班,培優補差需要加強,高二(X)班加強基礎知識學習和基礎能力訓練。四個班級在這學期都要面臨地理學業水平考試,文科班和理科班都要強化訓練。而且學生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會有較大的興趣,但專題式的探究學習,部分學生會感到有困難,不易把握知識點。
二、教學目標
讓學生獲得比較完備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對學生終生發展有益的地理;倡導學生主動參加參與,樂于探究,勤勞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四個班級全員通過學業水平考試,(X)班和(X)班揚長避短,為高考沖刺打下基礎。
三、教學內容
本期教材以區域為主,包括了區域“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區域生態環境建設”、“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區域經濟發展”、“區際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個章節的內容。教材除了學科理論外,增設了活動設計、研究性學習本期教材以區域為主,包括了區域“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區域生態環境建設”、“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區域經濟發展”、“區際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個章節的內容。教材除了學科理論外,增設了活動設計、研究性學習、案例教學、社會實踐等,同時,配備了不少案例,這些案例源于實際的社會活動和不斷發展的社會現實生活,與地理學科有緊密的聯系,是對已發生的典型事件的真實寫照;因此,學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現實問題,通過案例分析培養學生去觀察、體驗、判定和推理的能力。文科班級需要完成對《環境保護》和《旅游地理》的學習、案例教學、社會實踐等,同時,配備了不少案例,這些案例源于實際的社會活動和不斷發展的社會現實生活,與地理學科有緊密的聯系,是對已發生的典型事件的真實寫照;因此,學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現實問題,通過案例分析培養學生去觀察、體驗、判定和推理的能力。文科班級需要完成對《環境保護》和《旅游地理》的學習
四、教學措施
中學地理與其他學科相比,他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直觀性和辨證思維能力的廣泛運用上,因此在教學中,首先應充分培養對地圖的認識,包括看圖能力、記圖能力和再認再現能力的培養,牢固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第二語言的思想。第二,根據教材特點選用一些帶有鄉土性質的案例,做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盡可能在課堂上實現。另外,做好后進生的會考輔導工作。
五、教學進度
教 學 內 容
課時
教學過程
備注
授課
復習
考核
第一章
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
第一節 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2
第二節 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2
第二章 區域生態環境建設
第一節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
3
第二節 森林的開發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
3
章末檢測
2
第三章 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第一節 能源資源的開發——以我國山西省為例
3
第二節 河流的綜合開發——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
3
月考
3
第四章 區域經濟發展
第一節 區域農業發展——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
3
第二節 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以我國珠江三角洲為例
3
章末檢測
2
第五章 區際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
第一節 資源的跨區域調配——以我國西氣東輸為例
3
第二節 產業轉移——以東亞為例
3
月考
3
第一章 現代旅游及作用
2
第二章 旅游資源
2
第三章 旅游景觀及欣賞
2
第四章 旅游開發與保護
3
第五章 做一個合格的現代游客
2
第一章 環境與環境問題
3
月考
3
第二章 環境污染與防治
2
第三章 自然資源的利用與保護
3
第四章 生態環境保護
2
期末復習
篇8
[關鍵詞] 四化兩型;環境管理會計;三重評價;熵權模糊評價;物元分析
[基金項目] 湖南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2012GK3083),湖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12C0646),衡陽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3B(Ⅱ)28),衡陽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3B(Ⅱ)30)。
【中圖分類號】 F2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3-001-2
一、緒論
近年來,生態環境狀況正日漸惡化,因而世界各國都積極發展循環經濟,這種宏觀經濟背景對工業企業與區域環境協調發展的模式產生了全方位的影響。針對循環經濟發展的趨勢,省委省政府立足湖南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集中全省人民的智慧,做出了推進“四化兩型”的戰略抉擇。“四化兩型”是指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在“四化兩型”戰略的宏觀背景下,區域發展必須轉變思路,尋求新的發展模式,以綠色經營來適應“四化兩型”戰略的發展模式要求。
工業企業與區域環境的協調發展績效應該是一個系統性的發展概念,是特定區域內各經營主體集聚內外資源,既包括通過提品和服務來獲得競爭優勢的能力,也是區域經濟、社會、科技、環境等綜合發展能力的集中體現。因此,科學合理的工業企業經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應當包括經濟績效、社會績效、環境績效等三類指標,才能較為全面地反映出特定區域內工業企業與區域環境協調發展的水平和潛力。
據此,本文遵循“四化兩型”的戰略思路,并依據環境管理會計的先進理念,首先從經營績效、設計績效和環境績效三個方面構建出分層次的工業企業經營績效三重評價指標體系;接著引入合理的量化分析工具,最后選擇了衡陽市10家工業企業為樣本,對“四化兩型”視域和環境管理會計理念下衡陽市工業企業經營績效評價模式的應用方式進行了實證研究。
二、工業企業經營績效三重評價指標構建
確定科學的工業企業經營績效三重評價指標,對“四化兩型”視域下的工業企業和區域環境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四化兩型”視域和環境管理會計理念下工業企業經營績效評價指標較為復雜,其構成要素與環境系統以不同形式存在且處于不同維度與層次之上,具體而言可以劃分為如下三個維度的指標群,列示于如下表1中:
(表1)工業企業經營績效三重評價指標體系
三、工業企業經營績效三重評價方法的選擇
為了對工業企業經營績效的實際狀況進行合理的量化分析,本文選取了兩個量化分析工具,其中物元分析用于確定經營工業企業經營績效評價指標的權重,熵權模糊評價方法用于評價工業企業與區域環境的整體區域協調發展狀況。
物元分析方法實施步驟:第一,收集評價專家對同一層次評估因素的兩兩比較值,結合層次分析的原理計算得出它們的特征向量,并將各專家對評估因素值的權重值構造成復合物元矩陣。第二,確定n維物元和節域物元。第三,確定關聯函數物元。第四,確定各專家的效度矩陣,計算第i個專家的效度系數。第五,在得出專家效度的基礎上對原權重復合物元矩陣進行修正。第六,根據修正后的各指標的權重物元Rω的大小得出區域協調發展能力評價指標的重要程度。
熵權模糊評價分析方法實施步驟:第一,首先對評價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第二,將坐標進行平移。指標值經過坐標平移之后變為。式中,K為坐標平移的幅度(k>0)。第三,計算指標的的比重。第四,計算第j項指標的熵。第五,計算第j項指標的差異性系數,當差異性系數值越大,則指標在綜合評價中的重要性就越強。
四、實例分析
此處我們選擇了衡陽市的10家工業企業為樣本,評價時間維度為2007-2011年度,運用物元分析方法對所有指標進行處理以得出其權重值;然后根據上述指標體系和權重值,采用熵權模糊評價分析方法評價所選取樣本企業在“四化兩型”視域和環境管理會計理念下的經營績效,也即樣本企業與區域環境的協調發展狀況。本文研究過程中的樣本區域協調發展能力水平如下表2所示:
(表2)2009-2013年度衡陽市10家工業企業經營績效狀況比較
五、結論性述評
本文依據“四化兩型”戰略和環境管理會計理念,從經濟績效指標群、社會績效指標群、環境績效指標群三個維度方面構建了一套系統的、多層次的工業企業經營績效三重評價指標體系;并將這套評價指標體系應用到工業企業與區域環境協調發展的評價中,測定了衡陽市10家工業企業與區域環境協調發展的整體狀況。本文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比如在指標的選取上,其數據還需要借助于定性研究和調查研究的方法加以獲得和處理;在熵權模糊評價的過程中,指標權重賦權時難免會受到主觀因素的制約。總之,本文目前的研究還處于嘗試階段,以上提出的種種問題還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蔡吉躍,蔡振.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國際經驗與啟示[J].經濟地理,2010,30(12):2044-2049.
[2]劉霞.基于循環經濟的企業綜合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南京:南京工業大學,2005.
[3]黃梅,甘德欣,唐常春等.“兩型社會”背景下長株潭生態工業網絡構建研究[J].經濟地理,2011,31(2):271-276.
[4]羅黎平.“四化兩型”的科學內涵和理論闡釋[J].企業家天地,2011,(5):11-12.
[5]吳志軍.生態工業園區產業共生關系分析――以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例[J].經濟地理,2010,30(7):1148-1153.
黃賢金.循環經濟:產業模式與政策體系[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
[6]謝家平,陳榮秋.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的三維模糊評價模型[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科版),2003,(6):47-50.
篇9
【關鍵詞】云南保險業 地區差異 影響因素 對策
自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云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具備了加快發展的基礎和條件。在世界經濟的復蘇、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的提速、中國南向互利合作戰略的推進等因素的作用下,云南省的戰略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國務院關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國發(2011)11號]、《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總體規劃》(2010-2020)等文件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橋頭堡”戰略正式成為了國家發展戰略。加快把云南省建設成為我國面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有利于構建我國通往東南亞、南亞的陸路國際大通道;有利于提升沿邊開放質量和水平,加強與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有利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邊疆和諧穩定。因此,云南省必須充分依托自身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加快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切實推進制造業與金融業的融合互動發展,不斷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然而,云南省金融業的區域發展極不平衡,特別是保險業的區域發展不協調問題突出,部分偏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保險覆蓋率低下、保險規模偏小、險種結構不優,嚴重制約了云南省各區域的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因此,加強對云南省保險業地區發展差異的研究,探尋相應的破解之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文獻回顧
隨著我國保險業的迅猛發展,保險業在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提高,對保險業的研究也愈加重要。目前,對我國保險業區域發展的研究更多是從國內區域的視角來分析,主要側重于不平衡問題的研究。楚天驕(2002)[1]利用因子分析法對我國保險市場發展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進行了綜合評估,將31個省市保險市場發展水平劃分為四類區域。張偉等(2005)[2]利用1997~2003年的保險業發展的省級面板數據進行實證分析,他們發現,我國東部地區的保險業發展最快,中部地區次之,而西部地區發展最慢。徐哲、馮(2005)[3]利用分層聚類分析法,以保費收入、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為聚類變量對我國保險市場總量進行實證分析,他們認為,我國的保險市場從東向西表現為依次下降的“梯度”地帶分布,同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狀況較為一致。田霖(2011)[4]運用因子分析法和聚類分析法,對各區域保險市場集中度進行了深入考察,她認為,我國保險市場的地域結構呈現一定程度的復雜性,雖然存在東高、中西部低的規律,但東部地區也存在相對落后區域,如海南;而中西部也不乏后來居上者,如河南。胡宏兵等(2012)[5]將協同論與保險理論相結合構建綜合協調度模型,對2005~2010年我國保險業和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狀況實證研究,他們發現:我國各個省市的保險經濟協調度多數年份處于低度失調狀態;東部地區的保險經濟協調度總體上弱于中部和西部地區。針對上述區域保險發展不平衡現象,很多學者開始探尋其成因:胡文富(2004)[6]主要考慮死亡率、人口結構、教育水平等人口因素;黃薇(2006)[7]、王金鐸(2006)[8]等主要考慮人均GDP、個人可支配收入、第三產業比重、對外開放度等經濟因素;吳祥佑(2009)[9]、肖志光(2009)[10]、杜林(2010)[11]等主要考慮保險公司數量、保險市場集中度、保險產品開發、保險需求彈性等保險市場因素;朱俊生等(2005)、謝云和程細玉(2010)主要考慮社會保障水平、利率變動等政策因素。縱觀已有文獻,針對單個省區保險業發展的區域差異化問題及成因的研究明顯不足,尚未形成具有說服力的理論觀點,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本文通過對云南省保險業地區發展狀況的實證分析,深入挖掘造成保險業發展的地域差異因素,為省域保險業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提供相應的經驗證據。
二、云南省保險業發展的地區差異化現狀
近年來,云南省保險業區域發展的總體速度有了明顯的提升,但同發達地區存在顯著差距。2010年的保險深度排名居中,保費收入僅略微超過200億、排名第18位,保險密度也僅為508.94、排名26位。目前,在市場規模、主體結構和產品結構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地區差異。
(一)市場規模的差異化分析
我們利用費收入、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這三個指標,從靜態和動態兩個視角對云南省保險市場規模的差異化發展狀況進行分析。
首先,從靜態視角來分析。我們計算了2010年云南省16個州(市)的保費收入、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并按照保費收入進行了整理排序(見表1)。由表1可知,保費收入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昆明、曲靖和玉溪,保費收入排在后三位的分別是臨滄、迪慶和怒江;保險密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昆明、玉溪和西雙版納,保險密度排在后三位的分別是臨滄、怒江和昭通;保險深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昆明、麗江和德宏,保險深度排在后三位的分別是昭通、怒江和迪慶。不難發現,最為云南省會城市的昆明,得益于經濟優勢、區位優勢和市場優勢,無論從保費收入、保險密度還是保險深度來看,昆明都排在前列,反映了昆明市保險市場規模的優勢十分顯著;西雙版納、紅河在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上的排名相對靠前,也反映出滇南區域保險市場規模的潛力十分巨大;臨滄、怒江、迪慶和昭通的三項指標大多排在倒數幾位,這也反映出滇西區域和滇東北區域保險市場規模的劣勢十分顯著。
為了更好地進行分析,我們計算了以上三項指標排列第一位與最后一位地區的指標值、排列前三位與后三位地區的指標均值,并列出第一位與最后一位地區以及前三位與后三位地區三項指標值的倍數(見表2)。從保費收入來看,最高地區是最低地區的105.39倍,而前三位均值與后三位均值之比為22.04,表明云南省各州(市)之間保險市場體量的發展差距極大;從保險密度、保險深度來看,最高地區分別是最低地區的14.24倍、3.07倍,而前三位均值與后三位均值之比分別為6.59、2.84,說明云南省各州(市)之間保險業的經濟貢獻度和社會普及度都存在十分顯著的差異。不難看出,靜態上的云南省各地區在保費收入、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的差距都十分明顯,表明云南省保險市場發展規模的差異化問題相對突出。
其次,從動態視角來分析。我們首先計算了云南省各地區2010年保費收入的增速、2005~2010年保費收入平均增速,以及2010年保險密度的增速、2005~2010年保險密度的平均增速(見表3)。從增長速度來看,2010年云南省絕大多數州(市)保費收入和保險密度的增長速度遠高于2005~2010年平均增長速度。與區域差異的靜態分析不同,云南省各地區保費收入與保險密度的增長速度差異有其自身特點。保險市場基礎較好的地區如昆明、曲靖、玉溪等依然保持了較高的發展速度,在云南省保險市場的發展中發揮了引領作用;而保險市場基礎較差的迪慶、怒江、德宏等地區的發展速度遠低于全省平均增長速度,這些地區保險業起步較晚,底子薄、基數低、發展速度慢,導致云南省保險市場規模的區域差異化現象日益加劇。
接下來,我們計算了2010年云南省各州(市)的保費收入彈性(見表4)。該指標主要反映保費收入與經濟增長量之間的相對關系:如果保費收入彈性大于1,表明該地區的保險業增長速度快于經濟增長速度,保險業在該地區處于快速發展行業;如果保費收入彈性小于1,則表明該地區的保險業增長速度慢于經濟增長速度,保險業在該地區處于緩慢發展行業。由表4可知,云南省大多數州(市)的保費收入彈性都比較大,只有玉溪、德宏的保費收入彈性較低,其他州(市)的保費收入彈性均大于1。這表明:云南省大多數州(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低下,但保險業的規模擴張十分迅猛,基本上都屬于膨脹性行業。
(二)主體結構的差異化分析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云南省保險業持續快速發展,市場主體不斷增加,市場體系不斷完善。除了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太平洋財產保險、平安財產保險、中國人壽保險、太平洋人壽保險、平安人壽保險外,大地、泰康、安邦、新華人壽等國內中小型保險公司相繼在省內設立機構。截止2010年末,云南省級保險公司達29家,其中:財產保險省級分公司18家,人身保險省級分公司11家;保險專業中介法人機構達44家,其中:保險機構34家,保險經紀機構7家,保險公估公司3家。
從財產保險市場來看,昭通、怒江的CR1(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財險公司)值均大于70%,說明這些地區的財產保險行業屬于極高寡占行業;怒江、迪慶的CR3值均大于80%,且CR5值為100%,說明這些地區的財產保險行業屬于高寡占行業;其余各州(市)的CR10值均大于80%,說明其他各州(市)的財產保險行業屬于中寡占行業。總體來看,全省的CR10值大于90%,說明云南省的財產保險行業屬于中寡占行業。從人身險市場來看,怒江、迪慶的CR1(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值大于70%,說明這些地區的人身保險行業屬于極高寡占行業;保山、昭通、麗江、臨滄、文山、版納、德宏等州(市)的人身保險行業屬于高寡占行業。總體來看,全省的CR3值大于80%,達到82.21%,這也說明云南省的人身保險行業屬于高寡占行業。不難發現:無論是財產險市場還是人身險市場,云南省保險業的壟斷程度相對較高;財產保險市場的壟斷程度比人身保險市場更高,這點也可以從HI指數看出來;從區域分布來看,位于滇中地區的昆明的市場集中度較低,保險市場供給主體數量較多;位于滇西地區的迪慶、怒江等的市場集中度較高,保險市場供給主體極少;其他地區的市場集中度介于前兩類地區之間,其保險市場供給主體有待進一步增加。總體而言,云南省保險市場的集中度相對較高,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市場競爭,阻礙了保險市場的區域協調發展。
(三)產品結構的差異化分析
同全國保險市場相似,云南省保險市場的總體產品結構上有一定的趨同性,但在不同地區的內部結構上卻存在顯著差異。
篇10
關鍵詞: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政策機遇;轉型調整;對策研究
一、前言
統籌和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尤其是區域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標準與原則。從2010年開始,中國經濟逐步邁入新常態階段,具體表現為經濟增速的換擋、經濟結構的轉型、經濟渠道的轉變三個層面,實現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我國各級政府應對經濟新常態、適應經濟新常態、引領經濟薪酬的關鍵性保障。從經濟新常態的外延來說,經濟新常態意味著中國經濟將在中長期處于一種轉型期,表現在經濟增速上的特征就是中長期“L”走勢和短期“W”走勢。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將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各區域經濟應該如何促進經濟的平穩、有序、可持續發展,并實現與周邊區域經濟體協同發展,是各級政府應該充分思考的命題。本質重點對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機遇與主要挑戰進行分析,探究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這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較大的理論價值與較強的實踐意義。
二、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機遇
1.國家層面轉變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理念、手段與路徑
隨著經濟邁入新常態,中央及時的調整以往關于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基本部署,不斷提高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位置,并在政策制定出臺上有著明確的引導傾向,具體表現在理念、手段以及路徑等方面。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理念上,強調要將以往的以單個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區域協調發展轉向省市聯動合作協同發展,構建長江經濟帶、中原經濟區、“一帶一部”等區域性經濟圈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通過構建各地區的貿易合作機制、產業協作體系;在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手段上,中央將不再是單純的采用財政激勵政策與行政指導性命令的僵硬方式,而是通過促進各省市的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增強各區域經濟的聯系,使得各區域經濟板塊自發的尋求合作、尋求協調發展;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路徑上,中央更多的是開始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型城鎮化建設、產業承接轉移的三部曲推進方式,全面強化區域經濟板塊間的依賴作用、支持作用,真正提升國民經濟的質量。
2.地方層面轉變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態度、思路與方式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攻堅時期,是國家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間節點。在世界經濟復蘇舉步維艱,國際市場不確定風險事件頻發的大背景下,各地方政府充分意識到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好處,只有通過區域間的產業分工協調,國民經濟的韌勁才能增強,才能在國際需求疲軟的外部環境下獲得可持續發展,因此地方層面也逐步轉變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態度、思路與方式。與此同時,傳統的地區政府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方式是抱團發展,然后爭取中央的政策支持,因此大批的城市群開始涌現,但這基本不屬于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而僅僅是增強經濟聯系而已,更為不幸的是,這種僵硬的城市抱團發展不僅容易引發“城市病”,而且還造成核心城市優先發展的“馬太效應”,進而造成各區域爭搶經濟發展資源的局面,最終不能達到合作共贏的基本目標。在此情況下,各地方政府也在反思區域經濟發展的思路混亂與方式錯位,從初始的優惠政策抱團申請逐步轉向為產業聯系的持續增強,進一步強化經濟的互補性與互惠性,最終實現有內容、有層次、可持續的經濟協調發展。
三、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主要挑戰
1.國際局勢風云變幻,不確定風險事件頻發
國際局勢風云變幻,英國脫歐事件影響逐步發酵,歐洲地區銀行業全面危機,美國加息疑云持續籠罩,美國總統選舉一波三折,全球寬松預期再起波瀾。國際市場不確定性風險頻發,國際需求疲軟,這對于中國這個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在此情況下,我國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附加值低的初級加工產業受到較大沖擊,各區域經濟的發展面臨著艱難調整與轉型。以東莞為例,隨著國際訂單的減少,東莞許多中小初級加工企業開始倒逼,并且隨著人力成本、土地房屋成本的提升,未來東莞的低技術中小企業的經營壓力會進一步提升,這將直接對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帶來沖擊,因為在經濟發展形勢不好的背景下,資源的搶奪、發展的博弈會更加激烈,并且發達地區為了限制風險的傳遞,會進一步降低區域經濟合作的可持續性。
2.國內經濟增長乏力,宏觀經濟呈L型走勢
當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極大,各區域經濟體在產業結構、城鎮化、居民就業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問題,從而導致區域經濟協調的可行性較差。首先,相比于東部地區,我國中西部地區產業結構不優,市場經濟主體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問題長期存在,加之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劇,我國中西部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十分艱巨;其次,當前我國給地區的城鎮化水平雖然有較大的提升,但是城鎮化的質量仍然較低,各種城市病難以解決,并且城鎮化過程中農村的公共服務水平有所回落,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壓力較大,給地區經濟的協調發展帶來非常嚴重的挑戰,除此之外,當前我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落后于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服務型職能政府建設還相對滯后,政府的自身權力約束機制還存在許多不足和薄弱環節,各級基層政府的社會秩序管理、公共服務提供、區域經濟調控水平仍有待加強。
四、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
1.深化對外開放與擴大對內開放并舉
開放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是國家富強、民族崛起、人民富裕的根本之路。在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區域經濟要想真正實現健康、高效、可持續的協調發展局面,必須堅持深化對外開放與擴大對內開放。深化對外開放主要目的通過利用對外開放的出口學習效應、技術擴散與競爭效應、FDI的綜合溢出效應來提高生產效率,進而實現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為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提供基礎;擴大對內開放是通過降低區域市場行業壁壘,強化區域間的產業類型,提升區間產業承接轉移的效率,不斷優化、細分各地區的分工協作標準,最終提升各區域間的整體產業結構與經濟效益,實現區域經濟板塊間的協調發展。
2.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鼓勵自主創業創新并重
毫無疑義,當前我國許多傳統行業都處于一種產能過剩的狀態,產能利用率較低,因此以煤炭、鋼鐵、水泥等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趨勢不可避免,各地區必須堅決的執行中央這一高瞻遠矚的產業發展戰略,對于效益差、成本高、對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要堅決淘汰,不能為了區域個體利益而損壞宏觀經濟全局規劃。與此同時,在當前經濟下滑趨勢明顯,就業壓力增大的大背景下,各地區應該堅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方針,要堅決鼓勵、支持、引導大眾創業,從而提升經濟的活力,要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刺激自主創新技術的持續發展,只要各區域經濟板塊的活力起來了,才能創造出更多的協作空間與協調機遇。
四、結語
總而言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我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與經濟驅動順利轉換的關鍵,是實現經濟不斷發展、文化持續繁榮、社會安定和諧的關鍵性目標。中央政府、地方各級政府、各市場主體都應該有協作意識、協同思路,要堅定不移的深化對外開放、擴大對內開發,要毫不猶豫的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對自主創業創新的支持與引導,以強化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韌勁,實現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臧天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目標、內容及政策調控[J].商業經濟研究,2016(11).
[2]石文霞.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制度探討[J].經貿實踐,2015(09).
[3]黎兵.戰后國際經濟協調理論與實踐評析[J].商業研究,2011(12).
[4]孟志青,蔣敏,李|.基于競爭與合作共存視角的浙江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策[J].北方經濟,2010(07).
[5]周旭瑤,韓艷紅.如何讓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J].財經界(學術版),2010(03).
- 上一篇:漢語國際教育發展趨勢
- 下一篇:對于數字媒體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