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利弊范文
時間:2023-09-20 17:55: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利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區域經濟一體化對發展中國家的積極影響不可否認,一體化導致了生產要素和資本在組織內部的流動,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產業布局的設計和改造,發揮了比較優勢和取得規模效應,在政治上有利于本地區和國際環境的穩定與和平并減輕了經濟全球化給本國帶來的沖擊,但是發展中國家人要對一體化帶來的負面效應保持清醒地認識。
一、區域經濟一體化對組織內的發展中國家的負面效應
1.加大了與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由于加入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此時的發展中國家不得不遵守對區域內開放的原則,要實現貿易自由化,勢必要向組織內的其他國家開放市場。如果是既有發展中國家,同時又有發達國家一體化組織,發達國家將會憑借自己的資金、技術和市場等絕對優勢,在一體化組織內部處于主導地位,他們所能獲得的經濟利益要遠遠大于或是早于發展中國家,這會加大受益較少的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譬如,在一體化組織內部,有些發展中國家在未加入一體化組織之前,可以從組織外部的其他國家以更低的貿易成本進口本國所需的商品或工業制成品,但現在卻由于一體化組織的統一協定,那些以更低價格提供商品或工業制成品的非成員國被組織內具有比較優勢的發達成員國家所取代。這些具有優勢的發達成員國家以相對較高的價格將自己過剩的產品與技術出口到這些需要進口的發展中國家,從中獲得貿易收益,但與之相反的是,這些急需進口的發展中國家卻因成本的提高而導致收益的減少和貿易條件惡化。可以這樣說,這些有比較優勢的發達國家的收益就是那些發展中國家的福利損失。長期以往,發展中國家在狹小的區內市場中會處于高價格高成本的不利地位。其次,由于要實現統一的區內市場,就必須要降低或是取消關稅壁壘,而關稅則是這些發展中國家的一部分收入來源,現在這些發展中國家它的部分關稅收入將會轉化為這些有比較優勢的發達國家的收入,使自身收益減少。那些發達國家卻因這種對內的貿易保護而免交關稅,獲得收益。這種現象的持續必然會使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兩極分化,那些發展中國家不得不為不成為這種消極貿易轉移的買單人。再次,一體化組織實行對內開放和對外排斥的措施,發達國家為了獲得這種開放性帶來的市場準入和避開對外貿易壁壘,通常會選擇將原來的工廠轉移至組織內部的發展中國家,就地生產、就地出售并開拓市場,這些發展中國家國內企業首先會遭到沖擊,并且這些工廠往往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這些企業的進入對這些發展中國家來說,無疑惡化了他們的投資環境,加大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2.組織內部貿易競爭與矛盾增加。在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一體化組織內部,大多數成員國經濟水平較低,大多以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導,這也就決定了他們之間較為簡單和相似的經濟產業結構,這也就使得他們之間存在互補性和差異性的產品較少,而存在競爭的產品較多。這種情況,將會使這些發展中國家之間相關產業互相構成威脅,導致組織內國家競爭加劇,區域內的矛盾和沖突就會增大。
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內部往往有一個大國處于領導地位,即“核心國”,小國的加入一般是通過單方面的讓步來實現的,在一體化組織內部當一個組織既有發達又有發展中國家的時候,由于不同的利益訴求和經濟發展水平,就發達國家而言,它更注重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和商品銷售市場,而發展中國更希望資金及技術的注入以及差別待遇,這種多元化的利益訴求往往會在成員國家之間產生分歧,而處于核心國的往往是發達國家,他們利用自己的核心地位,謀求自身利益而傷害處于弱勢的發展中國家,但發展中國家也不會一味忍讓與妥協,如果沒有很好的協調機制,那么大量的沖突和矛盾必然會爆發。
二、區域經濟一體化對組織外的發展中國家的負面效應
1.面臨更大的貿易保護集團。一體化組織的貿易自由化僅僅只針對成員國,對非成員國仍然是排他和封閉,這就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提供了溫床。一體化組織為了維護內部成員國的利益,通過一系列顯性或隱性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來扭曲國際貿易流動方向,限制非成員國在組織內的貿易發展。一體化組織憑借其優勢,針對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市場上的缺乏競爭優勢的低檔次、低技術含量的出口商品制定更高的技術、環境標準,使得區外發展中國家產品很難打入一體化組織內部市場,這對以外向型發展戰略為指導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無異于惡化了他們的貿易環境。
2.組織外發展中國家處于更加孤立的境地。近年來,“跨區域經濟集團”和“跨區域雙邊自由貿易區”的涌現,說明了現階段的一體化組織已經不限于在地理上的相近。跨區域的經濟一體化組織的建立與發展,發展中國家將會受到一體化組織對地區上的分割,將區域內外的發展中國家分離開來,削弱了原有的合作關系,組織內的國家更加依賴一體化組織,而組織外的發展中國家處于更加被孤立的地位。
三、結語
區域經濟一體化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對于其消極一面任何國家不能忽視與回避,只有這樣才能抓住機遇、實現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秋紅.國際貿易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65
[2]黃芳.關于區域經濟一體化措施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04
[3]王章莉.區域經濟集團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時代經濟,2008,9
篇2
一、對國際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分析
1.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不穩定因素,尤其是不發達國家,如拉丁美洲、亞洲的金融危機的出現。因為全球化過程中對經濟發展不穩定的影響因素不僅有國內的,而且有國際的,并受國際影響較大。在這一點上應有充分的準備。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也要求世界各國在體制上適應國際化的要求,我國在金融領域中應加以防范,否則就有可能出現金融風險。
2.經濟全球化可能會削弱一些國家的經濟,使一些國家必須放棄一部分經濟。如歐元的啟動,使歐洲各國的貨幣統一,實際上就是這些國家的貨幣權力的喪失。對某些國家來說不僅其經濟削弱了, 而且資金、人員、物資的自由流動,作為國家的象征的也在弱化。我們加入WTO后,市場要逐步開放,地域也要越來越大,開放程度也會越來越高,要對國外資本、商品進入國內市場進行限制是不可能的。
那么這種情況是好還是壞呢?它對經濟發展是有利還是不利呢?總體來看是好的,應當從我國十五大提出的三個有利于來考慮。因為經濟全球化對一國經濟、對整個世界、對整個人類資源的分配是有利的,它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
3.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會造成貧富差距擴大。經濟全球化的基本原則是市場化,市場化的原則是競爭。而各國經濟實力、競爭條件不同,有的國家處于有利地位, 而有的處于不利地位,一般來說發達國家優勢明顯,從中獲利較多,國際市場上也是以平等的條件來掩蓋不平等的事實內容,發展中國家處于不利的地位,最終會造成貧富差距不斷加大。 4.經濟的全球化對金融的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全球化以后,資金、技術、人才等要在世界范圍內流動,會引起許多不確定因素,再加上體制上的摩擦、矛盾、漏洞等,需要加大監管的力度。如對外匯的監管。在這方面從目前的情況看漏洞是很大的,造成外匯儲備數量的虛假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騙取退稅, 中國存款利率低,將外匯收入存在國外而不拿到國內,隱瞞真實情況等,盡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力度不大,需要加強在金融業務領域監管的力度,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5.對待經濟全球化要面向矛盾,不要回避矛盾,要面向挑戰,這首先是一個態度問題。不加入就會被排擠在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道路之外,這對我國是很不利的。(1)不加入就不能利用國外資源、市場,發展本國經濟;(2)若不加入,本國的資源也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如豐富的勞動力資源;(3)不加入就不能利用國外的技術成就這一人類的共同財富,使本國的技術停滯,技術進步受到很大影響;(4)離開經濟全球化,體制改革就有可能會偏離預期的目標和方向。從當前來看,國際慣例主要是市場經濟,它是資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不這么做是不行的;(5)若離開經濟全球化,企業本身的素質也不能提高。表面看來是對企業的保護,實際上是保護了落后,限制了發展。如銀行業,如果沒有外資銀行的介入,我們國有銀行的質量就很難提高,如服務態度、服務項目、信用卡的使用等方面,都有待于改善。由此可見,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間題多多,值得研究。 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1.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貿易與投資自由化速度進一步加快。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國際分工的不斷深化,任何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經濟要想脫離開世界經濟發展的軌道,擺脫與別國和地區的經濟聯系都是不可能的。貿易自由化和投資自由化是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兩只輪子,其變化的速度充分揭示了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快慢。世界貿易組織對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將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貿易自由化和投資自由化的深入將進一步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2.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現實選擇。區域經濟一體化是指地理位置上相鄰的國家或地區之間,為了促使資本、勞動力、技術、信息、商品和勞務在本區域內自由流動和有效配置,實行經濟聯合,采取共同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措施,使各成員國(地區)的經濟構成統一體。目前全球共有100多個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其成員幾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可見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勢頭之興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基本特征在于一體化組織內部實行統一的、自由的優惠政策,對外則采取一致的、不自由和不優惠的經濟政策,從而擴大內部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增強整體競爭實力。如歐盟所實現的統一市場,其成員國之間的關稅與非關稅壁壘就遠遠低于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最后協議所達成的關稅水平;東南亞國家聯盟也在計劃把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降為零。顯而易見,區域經濟一體化最大的益處便在于由于其內部關稅壁壘的降低而使其成員國之間通過貿易大獲其利,自由貿易的障礙得以清除,有利于各成員國之間分工與專業化的深化,從而導致一體化區域內部的資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增強整體競爭實力。因而,區域經濟一體化可以看作是經濟全球化的前奏,是經濟全球化在現階段的現實選擇。
3,經濟全球化的內在動力是金融自由化。貨幣和金融推動著投資和貿易的發展,是促進經濟全球化的內在動力。從某種程度上講,目前金融國際化的基本發展趨勢已較為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具體表現為:其一,金融機構的跨國經營。一方面更多的本國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開展國際業務;另一方面,將有更多的外國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進入國內金融市場,將使國內金融機構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其二,各國金融機構和市場結構進一步趨同。金融自由化的結果必然使各國在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場結構上本國的特色逐漸淡化,而更趨同于遵循國際性金融機構制定的法規和監管準則,使本國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場結構的設計具有國際化色彩。其三,金融機構跨國經營方式日益多樣化。銀行和非銀行機構越來越多的通過合并和兼并的方式,進行跨國經營,同時由多國銀行聯合組成國際聯合銀行和不同國籍的銀行間建立國際聯絡網,也進一步實現了跨國經營方式的多樣化。其四,金融監管國際化。隨著金融機構跨國經營日益增多,金融市場越來越趨向于國際化。對這種全球性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監管單靠一國政府的力量是很難做到的,這就使得金融監管也隨之走上了國際化道路。由此可見,從放松金融管制到推動金融自由化再到金融國際化的持續推進,就使得經濟全球化過程不斷深入。
4.跨國公司將作為經濟全球化的載體。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跨國公司作為經濟全球化的載體,主要表現在:其一,跨國公司“以世界為工廠,以各國為車間”,極大地增加了國與國之間的相互融合和依存,尤其是現代跨國公司,其傳統的海外各分點,相互獨立的組織方式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得以革除,而更大程度的引入了跨地區的一體化因素,也就是說跨國公司將其各職能部門安排分配到最有優勢,能最好實現公司全盤戰略的地區,公司再通過網絡集中安排研究與開發、中間產品的籌供和資本運作等方面的工作,這樣有助于生產專業化和全球一體化生產體系的形成。其二,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已成為當今世界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跨國公司一方面同一般企業一樣,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直接從事世界范圍內的進出口;另一方面,跨國公司內部即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存在著大量的商品、勞務和技術的交易,大大推動了全球化的發展。其三,一種新型的更高層次的跨國公司的形式,即全球性公司正在興起,它打破跨國公司國與國的界限,使領導層國際化,這一新型的跨國公司形式的出現,無疑將大大加快經濟全球化的步伐。
由此可見,貿易自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金融自由化和跨國公司分別從不同角度體現和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使得當今世界各國呈現出一種更廣范圍的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趨勢。
三、當前如何面對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各國都是一樣的,我們不能回避矛盾而要迎接挑戰。面對現實,究竟如何看待經濟全球化問題呢?
1.要進一步轉變觀念。今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必然引起一系列的、深刻的影響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轉變,現在一些習慣的東西要逐漸拋棄,不習慣的東西要逐漸適應。歷史上中國的適應性是比較差的,需要有一個過程。尤其是轉變時期思想往往跟不上。
而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也要求適應國際上的慣例。所以,經濟全球化不僅要解決思想意識問題,而且要解決對外來思想的承受問題,如何看待資本主義,如何看待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關系問題,都必須重新認識。
2.在體制上必須加快與國際接軌。如果我們的體制與國際慣例相差很大,就很難與國際經濟接軌。這次我們加入WTO對我國最大的好處就是要淡化中國特色,強化國際慣例,要經濟全球化,猶如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要按國際慣例來進行比賽、訐判。
3.在企業素質上要大大提高。尤其是大企業、上市公司,都要按國際的原則來進行運作。目前我國的B股、H股的經營不是很好,就是因為有人認為它是國有企業轉變的,不可靠;為何一些人曾經反對中國加入WTO,就是他們認為中國的經濟運作不規范。因此,中國企業的整體素質急需提高。
4.產業結構必須做出重大調整。事實上全世界都在進行結構調整,是按市場經濟規律、國際規律進行調整。誰調整快,誰就可以早分享國際經濟利益。美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比較快,而日本較慢,也說明結構調整對一國經濟的發展起著重大作用。我國面臨嚴峻的調整,尤其是三次產業結構的比例不適應國內、國際市場發展的需要,因此必須加快調整步伐。
篇3
有了北京新機場,未來首都人們的出行方式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但這并不意味著北京新機場、首都國際機場彼此可以互相替代。即便有市場重疊的因素,兩者卻并不是只有你或只有我的單選題,更不可能是同城競爭的零和游戲,惟一的結果只能是1+1大于2。
“北城”故事
北京新機場能否最大限度發揮所具有的綜合經濟效應,首都國際機場的經驗教訓顯然可以提供鏡鑒。
關于首都國際機場對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答案不一而足,見仁見智,但有一點共識就是,其帶動或者加快了北京北城率先于全市的繁榮崛起。
北京北部區縣的發展格局因首都國際機場的存在,出現了較為明顯的顯著改變。擁有大量科研院所的海淀和首都涉外資源的朝陽,伴隨機場與全球的頻繁資源要素流動,中關村和CBD首都兩大經濟增長極得以快速崛起。與此同時,順應大勢的制造業在機場周邊遍地開花,也讓順義從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縣一躍成為擁有汽車和航空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的工業大區。
經過了不同群體相當艱辛的努力,以首都國際機場為軸心,悄然間崛起的順義、朝陽、海淀北部發展“金三角”,始終為社會各界所稱道。但其實這個看似光鮮的架構,內部卻并沒有想象中完美。
由于首都國際機場北部山水屏障的天然阻隔,又沒有天津、河北的經濟腹地可以依托,這極大影響了“金三角”經濟功能的向外擴散輻射,使得“金三角”本應在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模糊的物理邊界,卻隨著機場經濟功能的逐步強大,反而變得越來越清晰,相互之間的合作幾乎流于表面,更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
現實的情況是,相關區縣一方面嚴防死守自身的獨有資源,一方面又不得不利用各種政策防止吸附在這些資源上的企業出走,但如此一來,卻導致了近些年從這一區域不斷溢出的相關企業,因當初的承諾限制或其他種種原因,無奈出走到河北甚至長三角區域發展。
盡管相互割劇又相互支撐的“金三角”,還不足以評判一個模式的好壞,但卻因一時的成功進一步加劇了首都的經濟重心北移,漸次拉大了北京本已失衡的南北發展差距。
更可怕的是,“贏者通吃”的定律似乎沒有邊界,“十二五”確立的“兩城兩帶、六高四新”發展格局多半又集中于北京北部便是最好的明證。
發展的失衡意味著某種巨大轉變的可能發生。而逐步顯現的問題也讓北京市一方面加緊開辟順義、望京、通州新的“金三角”戰場,以承接原有的產業溢出,并以交通為軸線,將中關村的科教資源逐步向昌平延伸,另一方面,近三年更是集中財力物力“聚焦城南”,推動城南能夠加速擠上首都經濟發展的快車。
近日,北京市新確立的三年城南行動計劃政府正式公布,北京新機場今年完成項目前期,明年將全面開工建設,初期建設預計達到4500萬人次/年的吞吐量,2025年將達到7000萬人次左右/年。消息一出,媒體立刻以南城崛起的“劃時代意義”冠之。
無疑,“北重南輕”雖未顯現實質性的扭轉跡象,但管理層再次用行動吐露了此輪區域均衡發展重頭戲的最積極信號。
“東南”攻略
其實,在北京新機場開建之前,南城區縣早已磨刀霍霍向“新生”了。
年初時,曾于幾年前將軌道交通研發制造確立為支柱產業培育的豐臺區,一度傳出有意將其轉移到其他區域發展,以便騰出空間承載即將興起的商務金融產業,豐臺區委書記李超鋼更是在多個場合直言“北京新機場建設,最大的受益者是豐臺”,足見其成為北京第二CBD的雄心。房山區也將北京高端制造基地,率先納入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政策覆蓋范圍,眼光也直指未來的北京新臨空制造高地。
龐大的吞吐規模、前沿的規劃視野、發達的京津冀經濟腹地、首都國際機場的前車之鑒,多數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假以時日,南城的“金三角”必將超越北城,因為北京新機場所處的獨一無二發展位勢,不僅會讓南城“金三角”內部資源要素的流動成為大勢所趨,還將從形成伊始便以整體優勢向外延伸輻射,進而擴展成大興、武清、廊坊一個更大的“金三角”。
這一點似乎已不容置疑,近期天津與北京就區域經濟一體化簽訂的十項合作舉措中,便已經有了在大興和武清共建新興金融試驗區的戰略構想,而這種兩個直轄市在經濟領域的聯手行動,在喧囂日久的京津冀區域合作史中實屬罕見。
更為重要的是,超越首都國際機場的發令槍一響,也將倒逼大興爆發出新的生存能力。
但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也同步顯現,同處南城的大興與房山,又同為現代制造業基地,存在著事實上的競爭關系,兩者必然有一方要為北京新機場的到來作出未來發展的方向調整。
實際上,相比北京近年來規劃建設11個新城的效果不彰,擁有國際機場的順義仍然難以發揮市政府所希望的疏解中心城功能的作用,究其原因就在于這些區域因大量制造業的過度集聚,已經導致了四化危機,即城市邊緣化,資源散亂化,產業低端化,發展封閉化。
而深入剖析順義、海淀、朝陽資源難以整合的瓶頸,也與首都國際機場周邊布局的大量制造業背后的人群有著直接關系,因為一個再怎么強調高端的制造業,其所吸附的高端人群即便再多,也不可能多過相對中低端的產業工人,這也就導致了這一區域雖然一再強調對高端人群的吸引,而相對數量較少的綜合配套又必須考慮服務大多數人群,也就自然失去了對高端人群的吸引力。
從這個角度講,大興和順義一樣若執意發展現代制造業,難免會再次出現類似北城“金三角”的發展境況。權衡利弊,大興應主動將現代制造業向房山乃至天津、河北轉移。
“得科技研發者得開下”。投資北京發展研究院的觀點認為,在大興制造業向外轉移的同時,北京市應以北京新機場建設為契機,從戰略高度啟動一批機構外遷,將部分國家行政職能部門、科研院所、大學等遷至新機場周邊,引導高素質的人群帶動高端的產業向大興遷移。
事實上,與北城相比,由于大量的科研院所、大學集中于海淀周邊,使得高端的人才和產業自然集聚于北京的西北部,而南城最大的劣勢就體現在長期缺乏科技研發服務業的核心引領帶動。
篇4
國際貨幣體系的核心或運轉的基軸是國際本位貨幣。所謂國際本位貨幣,是指在國際經濟活動中,世界各個國家出于經濟條件或政策上的考慮,用法律的形式將本國貨幣與之固定地聯系起來,作為衡量本國貨幣價值的標準,以及國際交易的最終清償手段。國際本位貨幣是在國際上占據中心貨幣地位的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它首先必須能在世界上自由兌換;其次,還必須占據國際中心貨幣的地位,能充當國際商品的價值尺度或價格標準,并成為各種貨幣匯率計算的中心。充當這種中心貨幣的曾經有貴金屬——黃金,也有因歷史、經濟和現實原因形成的某些國家的紙幣。
從理論上講,能夠充當國際本位貨幣的國際交易的最終清償手段,應當具備如下條件或性質:
一是耐久性。具有的自然屬性必須經久耐用,不因頻繁的流通和歲月的流逝而喪失其重量或改變其質量,從而保證其所包含的價值量的穩定不變。
二是可分性。為保證貿易和借貸活動的順利進行,要求各種不同面額貨幣的發行和流通。
三是輕便性。貨幣的輕便便攜有利于各種經濟交易的進行,較小的體積和較輕的重量但卻可以包含較大的價值量,亦成為其一個特征。
四是同質性。貨幣由其發行國別和面值所產生的差別是客觀的,但在質上卻是相同的。即作為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媒介和一般等價物,它們本身都有價值,都是人類社會抽象勞動的凝聚。
正如馬克思所說那樣:“耐久性、不變性、易于分割和重新合并,因較小的體積包含著較大的交換價值而便于運送這一切使得貴金屬在較后階段非凡適于充當貨幣”。貴金屬黃金、白銀等由于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屬性,使之最成為國際本位貨幣的最佳選擇。縱觀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貴金屬非凡是黃金都充當著國際本位貨幣的職能。與之相應的是金本位制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
金本位制是以黃金為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該制度下各國都規定金幣的法定含金量,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是由它們各自含金量的對比來決定的。這種以兩種金屬鑄幣含金量之比得到的匯率又稱為鑄幣平價,它是金本價的一種表現形式。金本位制度下作為決定匯率的基礎的鑄幣平價,是外匯市場上由于外匯供求變化而引起的實際匯率波動的中心,其上下波動的幅度要受制于黃金輸送點。這是因為金本位條件下黃金可以自由跨國輸出或輸入,當市場匯率與法定鑄幣平價之間的偏差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導致有關國家不用外匯而改用輸出黃金的辦法來辦理國際結算。決定黃金輸送點的量的界限,是用于替代外匯直接用于國際支付的黃金的鑄幣平價加上該筆黃金的運送費用。
隨著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發展演變,金本位制先后被以“黃金—美元”本位為特征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以及以美元為主體的多元紙幣信用本位制所取代。建立在懷特方案基礎之上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一方面,基本鎖定了各國貨幣與美元的外匯平價;另一方面,確定了美元與黃金的兌換比例,各國政府可將所持有的美元與美國政府兌換黃金。這種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的雙掛鉤機制,其本質是一種以黃金為價值基礎的固定匯率制度。與金本位制比較,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的與貴金屬黃金已無直接聯系的紙幣信用本位制條件下,國際本位貨幣的內容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耐久性、可分性、輕便性、同質性的國際經濟交易一般等價物”已經不被視作充要條件,國際經濟交易的價值符號,則成了當代國際本位貨幣共同特征。
當代紙幣信用本位制條件下,盡管各國非凡是國際本位貨幣的發行國都持有相當數量的貨幣黃金,但貨幣的發行與相應的商品預備從理論上來講已無必然的聯系。作為布雷頓森林體系后國際貨幣體系所確立的黃金非貨幣化的結果,貨幣黃金在世界國際儲備中所占比重呈總體下降的變化。
黃金非貨幣化,以及各國貨幣的發行再不必與某種特定商品保持法定的比價關系,其結果是各國貨幣之間比價的客觀依據也不復存在,這亦成為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后國際貨幣體系浮動匯率機制產生和存在的溫床。
二、國際本位貨幣的重新定位
面臨經濟全球化的急速發展的挑戰,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資本流動和國際貨幣投機引發的貨幣金融危機及國際貨幣金融市場的動蕩,使得當代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進一步暴露出來。人們往往自然將導致國際貨幣金融市場動蕩的根源歸咎于現行的紙幣信用本位制,亦啟發了對當代國際貨幣價值基礎的思考。
紙幣信用本位條件下的匯率決定與調整,要受制于眾多的因素。究其性質和特點,可以從長期和短期角度考察。不同國家貨幣實際代表的價值量對比,是決定匯率的一個基本的長期因素。
在實行紙幣流通制度的初期階段,各個國家一般都規定過紙幣的金平價。即紙幣名義上或法律上所代表的含金量。在紙幣實際代表的金量與國家規定的含金量一致的情況下,金平價無疑是決定不同貨幣匯率的價值基礎。
然而隨著紙幣流通制度的演進,紙幣的發行開始與黃金的預備及兌換相分離,黃金非貨幣化的純粹紙幣信用本位制條件下,貨幣作為價值的符號,其發行在相當程度上,是以各國的經濟實力和經濟發展需要為基礎,其實質是由本國的各種商品和勞務的價值組合為基礎。不同國家的單位貨幣所實際代表的價值量對比,成為其匯率決定的基礎。當然不同國家貨幣的價值量對比,主要是由其購買力相對地表現出來。通過比較不同國家紙幣的購買力或物價水平,可以較為合理地決定兩國貨幣的匯率。
不同國家之間的宏觀經濟狀況,是決定影響匯率變動的另一個長期因素。一國貨幣的強弱,是以該國宏觀經濟的大背景為重要依托的。經濟增長率、失業率、通脹率、國際收支及外匯儲備狀況等宏觀經濟指標構成了衡量這一大背景好壞的綜合指標。
除了上述導致長期匯率波動的因素,作用或影響短期匯率波動的因素也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相對利率的高低;貨幣供給量的大小;政府或中心銀行匯率政策和其它干預行為;心理預期因素及信息因素,等等。此外,國際上政治、軍事等方面因素也會在短期內對匯率變動產生影響。
當然,純粹的紙幣信用本位制的存在,與現行以浮動匯率為主體的國際匯率機制,并不存在著必然的聯系。國際經濟學界關于浮動匯率與固定匯率利弊的爭議表明,盡管浮動匯率也有其有利于經濟發展的一面,但傾向于匯率相對穩定的觀點還是占據了優勢。因為后者不僅更有利于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健康發展,亦是經濟全球化條件國際經濟一體化向廣度和深度上發展的需要。
在實行純粹的紙幣信用本位制的同時,保持匯率的相對穩定,離不開國際本位貨幣的重新確認。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現行的以美元為主體,包括日元、德國馬克和法國法郎等在內的多元化國際本位貨幣,本質上仍是少數國家的信用貨幣。這種國際本位貨幣機制由于沒有黃金作基礎,其運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貨幣發行國的情況。發行國相對經濟實力的強弱變化,以及其財政、貨幣金融政策的傾向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到該國貨幣的強弱和人們對該國際本位貨幣的信心,進而影響到國際匯率的穩定。應當承認,現行的以美元為主體的多元化國際本位貨幣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布雷頓森林體系“黃金—美元”本位下基礎貨幣發行國與其它國家相互牽連,國際清償手段不足的弊端,在某些方面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但是與此同時,它并沒有使“黃金—美元”本位制下所存在的根本問題得到解決。相反,國際匯率的波動大為加劇,國際貨幣金融秩序更加混亂,各國間非凡是經濟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沖突日趨尖銳。
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狀況,就必須擺脫國際本位貨幣對少數國家國別信用貨幣的依靠。這種新的各國貨幣的共同定值標準,應當是某種與SDR相類似的由一個類似于IMF的國際金融組織發行和掌管的純粹的貨幣符號。這種貨幣符號是由若干國家和國家集團的通貨所組成的“籃子”,或者說是由一個多種貨幣的復合體為依托。參與該“籃子”或復合體的貨幣,按各自國家GNP在世界經濟所占比重的大小,確定在該“籃子”或復合體中所占權數。當然,這種新的作為各國貨幣的共同定值標準的多種貨幣復合體,是與黃金脫離聯系的,與之聯系的只是“籃子”組成國的貨幣的購買力。所有其他國家的貨幣均與該籃子貨幣掛鉤,與之保持某種形式的固定的或可調整的法定比價。
在國際經濟領域,一切交換歸根到底,實際上仍然是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及服務的交換。由金本位制發展到與貴金屬黃金不發生聯系的現代純紙幣信用本位制,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本身并非必須是價值實體,更多地是被作為一種流通手段或價值符號而發揮作用。一籃子形式的國際貨幣符號所代表的價值,源于組成該貨幣籃子的可自由兌換的各國貨幣所代表的價值。既然后者可以成為國際流通和支付的手段,那么前者類似職能的發揮也是順理成章的。當然,這離不開一個由在世界經濟中具有較大影響的國家所共同認可的,組織較為健全的國際通貨治理協調機構的存在。
三、國際本位貨幣重新確立的漸進性和過渡性
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國際本位貨幣的重新定位,盡管是必要和理想的,但要最終成為現實,將是一個較為漫長的歷史過程。這是因為經濟的全球化及一體化作為一種趨勢,在相當一段時期內尚不能消除國家的界限和差別。世界經濟領域里不同國家經濟、社會和政治發展的不平衡規律,客觀上仍在發揮著作用。脫離了對國別信用貨幣依靠的純粹的國際本位貨幣的出現,與擁有高度統一權威的國際金融組織的運作一樣,勢必在較大程度上與許多國家的利益產生矛盾和沖突。這不僅在當代南北的國際貨幣金融關系中得以表露,更充分地反映在經濟發達國家非凡是美國、日本和歐盟,輕易是不愿意因此而放棄作為現行主要國際本位貨幣發行國所享有的鑄幣稅好處及國際儲備貨幣發行國特權。由此決定了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國際本位貨幣的重新確立必然帶有漸進性和過渡性的特點。一方面,現行以美元為主體,包括歐元、日元和非凡提款權等在內的多元化國際本位貨幣體制,在今后相當一個時期內仍將有其存在的空間;另一方面,積極創造條件,使脫離了對個別國家國別信用貨幣依靠的國際本位貨幣的運作早日成為現實,應是國際本位貨幣重新確立的發展方向。
首先,作為一種機制創新,新的國際貨幣本位機制的建立要考慮現實的基礎和創新成本的高低。可以考慮從進一步擴大和改進非凡提款權的作用或職能人手,使之逐步成為各國外匯儲備的主要構成和國際清算的主要手段。要改變按份額分配非凡提款權的原則,而根據世界經濟發展和貿易投資往來的需要,根據各國GNP在世界生產中的比重,以及各國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占世界貿易與投資的比重進行分配;并使非凡提款權成為各國貨幣的共同定值標準,各國貨幣均與其掛鉤,保持某種形式的固定的或可調整的法定比價。
其次,推動區域性國際貨幣合作,作為邁向新的世界單一本位貨幣和執行全球統一的貨幣治理體系的過渡。適宜世界經濟全球化、多極化的現狀,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以及亞太經合組織這三大區域性一體化經濟圈,責無旁貸地將成為21世紀范圍最為廣泛、經濟實力及影響最為強大的國際經濟一體化的代表,并以既相互聯系合作,又鼎足對峙的態勢,把當代國際經濟關系中矛盾的錯綜復雜性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作為一體化性質的經濟集團內部,隨著商品、勞務、資本與技術的跨國流動自由度的加大,為穩定成員國之間貨幣匯率,降低區域外其它國際貨幣波動的沖擊,建立一體化區域內的本位貨幣及其特定匯率機制顯得很有必要。歐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歐洲貨幣單位和匯率機制的成功經驗表明,這種特定區域性國際本位貨幣單位,作為歐洲貨幣體系運轉的基礎,是由加入該貨幣體系各成員國貨幣按一定比重所構成的一籃子復合貨幣。它起著確定各成員國貨幣匯率的依據,成員國官方之間清算和信貸的手段,以及被用作歐盟的儲備手段和進行匯率干預的手段的作用;并成為歐洲貨幣體系以區域內各國貨幣匯率實行可略有調整的準固定匯率,對外則實行區域貨幣“籃子”的聯合浮動為主要特征的匯率機制得以在順利運轉的基礎。盡管這種區域性貨幣聯盟的實施,對該區域內成員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及宏觀經濟政策的相互協調,有著較高的要求,但作刀一個方向,區域性貨幣政策的推動,不失為介于由傳統國際本位貨幣走向未來的實現單一世界貨幣和世界中心銀行治理體系的一種可行的過渡形式。當然,適于不同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的差異,區域性貨幣合作方式可以采取不同的選擇,如聯系相對松散的貨幣區,或支付同盟等多種形式;在區域內經濟一體化達到較高程度時,再走向貨幣聯盟,即實現區域內的單一貨幣,并建立區域性中心銀行執行統一的貨幣政策。
除此而外,還應改革現有的國際金融組織,非凡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擴大基金組織在監督協調成員國貨幣、匯率政策及全球性國際收支調整中的作用,使之成為發行和掌管新的國際本位貨幣的具有相當權威的全球性國際金融組織,并作為未來統一的世界中心銀行的前身或過渡。應給予發展中國家在基金組織中以平等地位參加重大事項討論與決定的權力。參照戰后建立的關貿總協定及現在的世界貿易組織所確定的多邊國際貿易體制,積極探索并尋求逐步建立相應的適應于經濟與金融全球化發展要求的現代國際貨幣金融體系。
參考文獻:
馬克思。資本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凱恩斯。貨幣論【M】.第1、2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3】【美】C.C.Lodge.全球化的治理—相互依存時代的全球化趨勢【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
【4】P.霍爾伍德等。國際貨幣與金融【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5】【英】勞倫斯,S.科普蘭。匯率與國際金融【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
【6】姜凌。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的南北經濟關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篇5
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形成背景
20世紀70年代以后,傳統的貿易保護手段受到國際貿易規則的限制,尤其是進入90年代以來,隨著烏拉圭回合談判的結束及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國際貿易趨向自由化,各種關稅壁壘被逐步削減、非關稅壁壘逐步被取消,傳統的貿易保護手段越來越受到國際貿易規則的限制和約束。突破傳統的貿易保護手段,尋求新的貿易保護措施已成為必然。新貿易保護主義在此背景下誕生,它是一種新式貿易保護主義,其目的仍是鼓勵出口,限制進口。新貿易保護主義是在新的全球貿易條件下,尋求以新的形式規避多邊貿易制度的約束,實施貿易保護,以保護本國就業,維持本國在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換中的支配地位。新貿易保護主義方式從獎勵出口和限制進口向支持和保護國內產業延伸,保護范圍從貨物貿易向服務貿易、知識產權等領域延伸。與傳統貿易保護主義相比,新貿易保護主義具有保護的隱蔽性、范圍的廣泛性、影響的雙刃性、手段的多樣性、技術的復雜性等特點。它與傳統貿易保護主義的不同之處,主要在于它主要以綠色壁壘、技術壁壘、反傾銷和知識產權保護等非關稅壁壘措施為表現形式,通過貿易保護,達到規避多邊貿易制度約束,適應本國政治目標,保護本國經濟和就業增長,維持在國際競爭中的支配地位。
2008年由美國金融海嘯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使得當下的新貿易保護主義之風有愈演愈烈之勢,對經濟對出口有很大依賴性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產生了巨大的不利影響。
2009年3月16日,澳大利亞外商投資審核委員會(ForeignInvestmentReviewBoard)公告稱:就中國鋁業公司195億美元增資力拓的交易案,審查期限將再延長90天。3月27日,澳大利亞財長韋恩·斯萬(WayneSwan)表示,出于國家安全方面因素的考慮,中國五礦集團對OZ礦業的收購若包含ProminentHill銅金礦資產,交易將不予以通過。一樁普通的商業收購最終以國防安全的理由被否,中國五礦集團對澳大利亞礦業巨頭OZMinerals公司高達18億美元(26億澳元)的收購遭澳大利亞政府否決。澳大利亞財長韋恩·斯萬的聲明再度重燃了目前在全球逐步升級和加劇的貿易保護主義紛爭。在美國眾議院2009年2月份通過的《2009美國復蘇與再投資議案》,“buyAmerican”(買美國貨)這一條款赫然在列。新貿易保護的手段林林總總,但其特征卻有跡可循。
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特點
新貿易保護主義主要興起于發達國家,以高新技術的發展為載體,以技術壁壘為核心,體現出更復雜、更隱蔽、更歧視、范圍更廣的新特征和健康、安全、環保等新內容向著多邊貿易規則發展的動態趨勢。2008年美國金融海嘯引發的經濟危機,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斷陷入其中,時至今日,金融海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加深了經濟危機的深度和廣度,全球進入經濟衰退的國家名單越拉越長。這次經濟危機引發的貿易保護主義與傳統貿易保護主義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點。
涉及范圍廣。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新貿易保護主義具有全球性。在市場經濟體制共識基礎上的經濟全球化,通過金融、貿易、服務把世界各國結合在一起,國內外市場日益融合,經濟發展正傳遞和經濟危機的負傳遞加快。在美國帶有貿易保護主義色彩的“買美國貨”條款的示范下,可能引燃全球性的貿易保護主義之火,幾乎所有國家都不能置身局外。保護商品的范圍日益擴大。傳統貿易保護主義保護的是幼稚工業、弱小的新興工業或與國內就業密切相關的行業,主要涉及傳統貨物與農產品。新貿易保護主義除了堅持對傳統的幼稚工業、弱小的新興工業的保護,還把保護范圍擴大到新興服務業、高技術產業以及知識產權等領域,而且實施貿易保護的國家由以前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為當下的以發達國家為主的世界大部分國家。目前,可以說受到保護的商品已經涉及各個行業,被保護的商品不斷增加。
區域化和集團化。新貿易保護主義正逐步向區域化和集團化方向發展,隨著國際經濟競爭的日益加劇,一些國家紛紛結成各式各樣的經濟貿易組織,區域化和集團化趨勢加強。新貿易保護主義不再以國家貿易壁壘為基礎,而趨向區域性貿易壁壘,即由一國貿易保護演變為區域性貿易保護。顯而易見,區域化和集團組織具有天然的排他性和貿易保護性,組建區域性經貿集團一方面可以實行內部自由貿易以促進內部經貿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對外構筑貿易壁壘,抵制貿易對手的入侵,保護成員國的市場。同時可以憑借組建經貿集團力量抗衡和抵制外部國家的報復與競爭。在當今世界上,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安第斯條約組織、東盟、西非共同體等經貿集團遍布全球。據世界銀行統計,截至2004年,全球已有174個國家(地區)至少參加了一個區域貿易協定(RTA),只有12個島國(地區)沒參加任何RTA。它們幾乎無一例外地在內部實行自由貿易而對外實行嚴格的保護,從而嚴重削弱了世界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
利弊雙刃性。新貿易保護主義是一把雙刃劍。由于科學技術、資金和檢驗能力的相對落后,在興起的新貿易保護主義面前,發展中國家將處于被動和弱勢地位。無論是反傾銷、反補貼還是技術性貿易壁壘,都不同程度存在著發達國家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產品歧視問題,有時公然違背了發展中國家加入WTO法律文件中有關措施啟動的前提條件,嚴重違反WTO一貫倡導的公平貿易原則。比如我國一些日常用品進人美國市場時,美國常常夸大事實,認為對其構成市場威脅,單邊采取反傾銷措施。而且在多邊貿易體制內部,形成了發達國家一直控制和操縱多邊貿易體制,對多邊貿易談判規定自己的目標,強迫發展中國家接受對其不利的條件。正在興起的貿易保護主義將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蔓延,使發展中國家受到重創,但在經濟全球化傳遞機制加速的情況下,又會出現反向作用,成為發達國家的“飛去歸來器”,陷入誰都保護不了的局面。
形式隱蔽性。傳統貿易保護無論是數量限制還是價格規范,相對較為透明,人們比較容易掌握和應對。而新貿易保護主義則不同,其隱蔽性極強。以經常被使用的貿易保護手段技術性貿易壁壘為例,它的隱蔽性在于國際貿易規則上沒有被禁止,為了保護環境、人類和動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保護國家基本安全、防止欺詐行為等合法目的,WTO賦予了成員國可以制定和實施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評定程序、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的權利。成員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利用這項權利制定各項標準、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技術性貿易措施來保護其國內產業和市場,以形式上的合法性掩蓋其貿易保護之實。
方法復雜性。新貿易保護主義涉及的多是技術法規、標準及國內政策法規,它比傳統貿易保護主義中的關稅、許可證和配額復雜得多,涉及的商品非常廣泛,評定程序更加復雜。比如,發達國家采用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形式多樣,每一種形式本身都經歷了一個發展的過程,并形成一個復雜的體系。以產品質量認證為例,產品質量認證包括安全質量認證、性能質量認證、衛生環境質量認證。產品質量認證是國際上通行的用于產品質量評價、監督產品質量管理的有效手段。出口產品只要加貼了這種標記、標志,就等于獲得了產品安全質量信譽卡,就容易被海關、進口商、經銷商和各國的消費者接受。而以產品質量認證為形式的貿易保護手段則很難被分辨或指責。難于判斷名義繁多的貿易保護主義手段難于判斷正當還是不正當。
面對新貿易保護主義
我國政府應采取的對策
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盛行加大了我國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難度,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我國外貿發展外部環境的惡化。來自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信息顯示,截至2006年,我國已連續13年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和被實施反傾銷措施數量最多的國家。可以說,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陰云下,我國已成為世界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者。為應對新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的影響,我們可以從政府和企業兩個方面分別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建立,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構建以我國為中心的區域經濟集團。在世界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強化的今天,完全靠單打獨斗已很難適應,我國應充分利用作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重要成員和東盟的主要對話國,應實質性地發展同成員國間的經貿關系,加快同東盟一體化進程,提高本國的競爭實力和在國際談判中的地位。同時,我國應最大限度的團結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用一切可能的公開場合,積極開展維護自身利益的活動。
增強環保意識,運用環保壁壘維護我國正當利益。為了保護我國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必須采取措施,一方面,從自我做起,增強環保意識、緊跟國際標準發展綠色市場、提高產品競爭力,團結國際力量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抵制發達國家利用綠色壁壘采取歧視政策,減少綠色壁壘對我國出口帶來的不利影響。另一方面,我們要充分利用綠色壁壘保護國內市場,對從外國進口的產品進行適度的限制。要制定一套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環保法規和標準,嚴禁國外不符合我國環保法規和標準的商品流入我國。
充分利用WTO協商機制,維護我國(企業)合法權益。堅決反對任何國家針對我國實施的歧視性政策,一旦發生貿易摩擦,政府應充分利用WTO解決雙邊和多邊貿易糾紛的協商機制,幫助國內企業維護正當權益。面對一些國家對我國反傾銷和采用保障措施調查,有的國家濫用技術標準、環保標準、衛生標準、勞工標準限制我國產品出口,甚至個別國家利用“特殊條款”對我國制造麻煩等情況,要掌握運用國際通行規則處理貿易摩擦和貿易糾紛的能力,改善貿易環境,規范市場秩序,增強產業、企業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迎接國際競爭的壓力和挑戰。盡快建立反傾銷訴訟基金,鼓勵企業積極應對國外對我國的反傾銷訴訟,改變我國遭遇國外反傾銷訴訟時無人應訴或應訴者寥寥的被動局面。
加強對西方國家貿易保護政策、法規及技術性貿易壁壘等的研究,及時向相關企業通報有關信息,引導企業避開貿易壁壘。政府應組織專門的人力和物力,加強對發達國家貿易保護政策和法規的研究。研究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體系、反傾銷調查體系和綠色壁壘體系,認真總結國內外企業突破貿易保護的經驗和教訓,建立國外貿易保護的數據庫。及時搜集世界各國的技術標準法規的變動信息,動態監控及預測出口商品遭受技術壁壘的狀況,建立相應的國外貿易技術壁壘數據庫,并及時向相關企業通報并預警信息,幫助、指導國內企業突破國外新貿易保護主義的障礙。
統一國家標準,建立健全適合WTO規則的法律制度和壁壘體系。針對我國產品質量標準種類多、門檻低、不規范的事實,政府應借著入世有關法規大調整的有利時機,盡快調整、制定與國際標準相一致的國家標準。積極借鑒學習歐美發達國家的法律法規,認真研究歐盟和加拿大等國反傾銷、環保條例,建立健全適合WTO規則的法律制度和有中國特色的壁壘體系。作為發展中國家,在不違反WTO規則的條件下,充分利用傳統的關稅,特別是新興的貿易保護手段來保護我國市場,求得貿易領域的持續、穩定發展。
采取的對策
加強學習,掌握規則。我國企業特別是出口企業應全面、準確的學習理解WTO規則,只有全面了解了國際上通行的貿易程序和法律規則,才能面對不同的貿易保護主義有的放矢,泰然處之。在國外對我國產品的反傾銷案件裁定結果中,我國企業是“輸多勝少”,就是因為沒有熟練掌握運用WTO游戲規則、國際貿易規則等。所以企業要參與國際競爭首先要學習、了解透《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反傾銷協議》等文件和協議,把握各種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實質,以便在國際競爭中合理、合法地保護自身權益。
篇6
論文摘要:區域創新體系是構成國家創新體系的主要部分,如何構建區域創新體系已成為提升國家創新能力的關鍵內容。文章對區域創新體系涵義及其構成因素進行了系統地分析,并分析了我國構建區域創新體系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區域創新體系構建原則,對我國區域創新體系的構建具有實踐意義。
區域創新體系是國家創新體系的有機構成部分,是國家創新體系動力的重要源泉,構建區域創新體系還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對區域創新體系在認識和實踐都不夠成熟,有許多內容尚在積極的探索之中,本文對區域創新體系的內涵、我國區域創新體系的構建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如何構建區域創新體系進行初步探討,目的在于為我國區域創新體系的建設提供新的思維和路徑。
區域創新體系的涵義和構成
(一)區域創新體系的涵義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專家學者在參與城市、區域開發與管理及國家創新體系研究過程中,開始關注創新體系建設與區域發展的密切關系,由此區域創新體系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被提出來。
在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中,將區域創新體系定義為:“一個區域內有特色的、與地區資源關聯的、推進創新的制度組織網絡”,其目的是推動區域內新技術或新知識的產生、流動、更新和轉化。英國的庫克在《區域創新系統:全球化背景下區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文中認為,區域創新體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與關聯的生產企業、研究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等構成的區域性組織系統,該系統支持并產生創新,因而可定義為“地理上確定的、行政上支持的創新網絡和機構的安排,這種安排以有規則的強力相互作用提高了區域內企業的創新產出”。
瑞典的阿希姆和伊沙卡森(1997、2002)認為,區域創新體系是由支持組織圍繞兩類主要行動者及其相互作用組成的區域集群,其中第一類主要行動者是域內產業集群及其支持產業的公司;第二類主要行動者是制度基礎結構,包括科技機構、高等院校、技術中介機構、職業培訓組織、產業協會、金融機構等,它們具有支持區域創新的重要能力,這個概念突出了創新主體的多元性。
一般認為區域創新體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區域鄰近性。一是區域創新體系是某一特定空間范圍內的經濟現象。由于地理鄰近,節約了信息傳遞的時間和成本,使得技術外溢在區域創新體系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二是主體多元性。區域創新體系是一定區域內與創新全過程相關的各種主體組成的系統;三是文化根植性。根植性代表一組適合于系統創新的特征,反映了社會社區按照共同的合作規范、互信的相互作用以及非貿易的相互依賴進行運作的程度;四是系統集成性。區域創新體系由區域范圍內產業體系、科技體系、教育體系、資金體系、政府部門等子系統構成,其互動關聯影響著區域經濟的整體發展;五是網絡開放性。區域創新體系是特定區域創新資源在創新主體之間流動的網絡。成功的區域創新體系應當充分挖掘利用域內要素,并盡量吸引域外可利用的要素,以增強創新能力和保持競爭力;六是創新集群性。產業集群帶來了各類創新要素的集聚,為區域創新體系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條件,從某種角度講,產業集群是一個天然的區域創新體系。
(二)區域創新體系的構成
區域創新體系是一種開放式的系統,是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子系統。庫克等人(2000)指出,任何起作用的區域創新體系都有兩個子系統:一是知識應用與開采子系統,主要由具有垂直供應鏈網絡的公司組成;二是知識生產與擴散子系統,主要由公共組織組成。他認為,區域創新系統建立在5個構成元素之上:一是區域,一個行政政治單位,具有某種文化和歷史的同質性,并享有某種法定權力;二是創新;三是網絡,可理解為基于信任、規范和契約的互惠且可靠的關系;四是學習過程,特別是在制度學習意義上的學習過程;五是相互作用,由正式的與非正式的聯系和關系所推動。
從構成要素上看,區域創新體系由以下要素構成:
主體要素。即創新活動的行為主體,主要為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各類中介組織和地方政府五大主體。其中,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也是創新投入、產出以及收益的主體,是創新體系的核心。作為由五大行動主體構成的網絡型組織,存在著清晰的區域創新網絡,區域創新體系的形成要依賴各個參與者在創新活動中所結成的網絡關系。區域創新體系的參與者借助產業網絡和社會網絡或者遵循共同的技術范式形成了一個創新網絡,在這個網絡中企業運用所掌握的創新資源開發新的產品和技術,形成區域創新體系的產出。
功能要素。即行為主體之間的關聯與運行機制,包括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的機制和能力。第一層次是各主體的內部運行機制,主要是激勵機制;第二層次是在主體之間構建聯系緊密、運行高效的“管道”機制,關鍵是解決好信息、知識存量的高效流動、創新合作和技術外溢等問題,形成企業、科研機構與學校、政府以及中介機構之間的信息高效流動、資源合理分配、能夠發揮各自優勢的機制。
環境要素。即創新環境,包括體制、基礎設施、社會文化心理和保障條件等。環境要素是企業創新活動的基本背景,是維系和促進創新的保障因素。環境要素一般可以分為硬環境和軟環境兩個方面,其中硬環境主要是指科技基礎設施;軟環境包括市場環境、社會歷史文化和制度環境。處理好要素與要素、要素與系統的結合關系,對于發揮區域創新系統的功能、提高區域創新體系的效率至關重要。
我國區域創新體系構建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尚未真正確立
除少數較好的企業外,多數企業對創新的投入不夠,技術開發能力比較薄弱,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創新的組織機制也不完善。一些有相當發展規模的企業,對研究開發還不夠重視,缺少真正的自主創新。雖有一批自主創新的典型企業,但從總體上看沒有形成一個全面的創新主體體系,骨干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示范效應還不明顯。
(二)技術創新意識比較淡薄且各主體對創新的認識不夠
技術創新的主體應是企業,從企業方面看,存在著創新意識不強的問題,企業經營者的創新意識和對創新利弊的把握是企業能否真正開展技術創新的至關重要的前提。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是企業創新的內在源泉和動力,企業制度建設的滯后,必然使企業創新受到嚴重制約,進而削弱了區域自主創新能力。而當前由于現代企業制度尚未真正建立,產權不清、政企不分、企業經營決策中非經濟因素干預過多等種種因素,使得企業和企業經營者缺乏創新的內在動力。多數科研機構、高校沒有建立起現代科研院所制度,沒有真正實現轉軌轉制。鼓勵技術人員從事技術創新的政策、法規不健全、不配套,對技術人員的管理方式和分配方式沒有大的突破,技術人員的工作條件、研究手段、工作待遇不盡人意。從政府和有關部門來看,存在著支持和服務不夠的問題。現行體制條塊分割、政企不分等問題尚未根本解決,在一定程度也影響和制約了技術創新。
(三)政府、企業、大學、研究機構與中介機構的聯系少
在發展規劃、政策制定、資源配置等方面,科技與經濟相互脫節的現象依然存在;科技資源條塊分割、分散重復,缺乏強有力的統籌協調機制和穩定長效的官產學研合作機制;政策環境有待優化,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積極性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四)科技人力資源投入不足且集聚效率不高
雖然每年培養了大批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科學家和工程師,但在外國公司的高收入吸引下,這些高科技人才紛紛外流。企業技術中心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技術中心,很難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科技投入嚴重不足,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滯后,公共科技服務能力不強,公眾科學素養不高。
(五)中介機構發展滯后且技術創新的市場機制發育不健全
中介機構是聯合創新與經濟的紐帶。中介機構發展滯后,發育不全,運行不規范等問題的存在,難以滿足企業對技術創新,引進外部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及科技管理咨詢等服務的需求,嚴重影響了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制約了技術創新。科技成果實際轉化為生產力的情況不容樂觀,科技成果轉化率很低。技術創新的市場機制發育不健全,技術市場發展緩慢,技術交易基本項目數逐年下降,經登記的重大成果中付諸實施的項目數比例連續下降;技術市場發育不平衡,大中城市技術市場發育好于小城市,城市技術市場發育好于農村;政府辦的技術市場多,民間、社團創建的技術市場少;技術市場管理水平和運行機制都亟待提高和轉換。(六)創新基礎設施不完備且缺乏核心技術
對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不足,導致創新基礎設施不完備,缺乏核心技術,關鍵技術自給率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和高新技術成果的轉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牽動性強、市場前景廣闊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屈指可數。
我國區域創新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
(一)開放性原則
創新過程本身是開放性的,開放是創新的重要源泉。知識經濟時代和全球經濟一體化要求區域創新必須具有高度的開放性。區域創新體系不僅要實現區域內各主體之間的相互聯系,而且要實現與國家及其他區域創新體系的連接。創新體系的構建,應強化知識流、技術流、人才流的形成和互補,強調與國內、國外創新源地的聯系,融區域創新體系于全國和全球創新網絡之中,充分利用當代信息網絡技術手段和信息資源,積極開展多邊合作,大膽利用全球互補性資源,在合作競爭中培育提高區域創新體系及其功能,強化開放型的創新活動。
(二)系統性原則
區域創新體系是開放系統,也是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子系統。建設區域創新體系,要從更高的層次、更完整的系統觀來看待區域的發展,將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整體發展融為一體,將區域創新體系納入國家創新體系和跨區創新體系的整體框架之下。區域創新體系一般來說由組織創新系統、制度創新系統、政策創新系統、過程創新系統和基礎條件創新系統構成。每一個子系統又是由若干要素構成的,每一個子系統又具有特定的功能,不同子系統應當實現有機組合。區域創新系統的構建要以推動創新為中心,在強化企業等經濟行為主體創新功能的基礎上,重點推進創新活動的網絡化和社會化。堅持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相結合,為科技創新創造良好的政策、組織和管理環境,引導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和中介服務機構在加快改革中建立創新機制,從根本上增強創新系統的活力,密切產學研的聯系與合作,加快形成區域創新的有機系統。
(三)特色性原則
構建區域創新體系不僅要適應國家創新體系的基本要求,還要著力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創新體系,以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對創新的特殊要求,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優勢和可持續發展的科技支撐。一個區域的經濟相對于其他區域的經濟會出現諸多不同,如地域空間分布的不同,專業化產業和分工的不同,經濟結構和發展水平的不同等,這些就構成了區域的特色。盡管大系統的總體目標會是趨同的,但是區域的特色仍然不會被完全遮掩。所以在建設區域創新體系時,一定要考慮本地區的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也就是以個性化的原則來設計和構建區域創新體系。個性化會造就多樣化,而多樣化正是創新的源泉。因此應堅持科技創新與本地區的資源優勢、基礎條件、產業演進方向相結合,充分發揮區域層次上的協調功能。
(四)激勵性原則
利益激勵是驅動創新的根本動力。要提高區域創新效率,增強區域創新能力,就必須構建科學合理的創新激勵機制。市場對創新的激勵。市場是形成創新動力的外部條件,對創新產生重要的刺激作用。因為市場具有自由選擇組織的功能,可以從創新可能性、消除不確定性、利益刺激、創新標準以及創新主體優化等五個方面激勵創新。
政府對創新的激勵。政府在推動創新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在加強科技投入,增加技術供給,擴大創新對技術的選擇性、降低科技產品價格等方面都可以有所作為。政府對創新的激勵作用主要通過建立規則、利益誘導兩個方面來體現。政府激勵創新有不同的利益誘導方式:直接的方式包括各種政策優惠、稅收減免、提供服務等;間接的方式包括暗示、預期利益等。這些方式可以為創新者節約成本,也可以為創新者提供利益,是政府激勵創新的重要措施。因此,區域創新體系的構建既要充分發揮市場激勵的功能,又要體現政府引導的作用,使兩者在激勵創新方面形成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關系。
(五)可持續發展原則
創新是實現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區域創新體系的構建要適應在未來區域競爭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要求,堅持科技創新與技術改造、技術引進與結構調整相結合,在延長產業鏈,開展綠色生產、集約生產的基礎上,重視具有市場前景的先導產業的培育,為未來主導產業、主導產品的替代升級奠定基礎。
篇7
關鍵詞:同城化對策 黔東南
中圖分類號:F2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近年來,伴隨著區域一體化、城鎮化的深入發展和探索,“同城化”理念被越來越多的運用于實際規劃工作中。自從2005 年深圳市政府的《深圳 2030 城市發展策略》中第一次提出了“同城化”的概念之后。“沈撫同城化”(遼寧省沈陽市與撫順市)、“合淮同城化”(安徽省合肥市與淮南市)等發展戰略也相繼提出。“同城化”成為了一種兩個或幾個相鄰城市協同合作、共謀發展的新戰略舉措。
2012年1月12日,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即國發〔2012〕2號文件。文件第三十六條明確提出:“支持黔東南州實施凱里—麻江同城化發展,加強清水江、都柳江等流域綜合治理,有序發展林漿紙一體化,建設西南林產業基地,率先開展自治州轄區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推進凱麻同城化發展成為推動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如何結合貴州黔東南地區特有的特點發展“同城化”?圍繞這個問題,本文首先對凱麻同城化提出的背景進行介紹,之后就體制、建設以及土地利用三方面對凱麻同城化提出創新性建議。
1凱麻同城化發展動力機制
1.1泛珠合作的外部推動
泛珠三角州經濟區的構建為貴州省優化區域城鎮格局,整合區域城市競爭力以及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了巨大的平臺。凱里—麻江以其廣闊的旅游知名度、優越的區位、豐富的資源、廉價的勞動力、靈活的投資政策,吸引投資和承接來自珠三角區域的產業梯度轉移和產業鏈條延伸。泛珠三角州經濟區區域要素互補與效益最大化的共同要求,為凱里-麻江實現同城建設跨越式發展提供強大的外部推動力。
1.2貴州省域開發的迫切訴求
貴州省現狀的產業與城市基本沿交通軸線呈十字布局。現狀有 1座特大城市、1 座大城市、7 座中等城市、4 座小城市、69 座縣城和建制鎮若干。省域城鎮體系中缺少二級特大城市、大城市的支撐,凱里—麻江應整合發展成為一個超過百萬人口規模的特大城市,真正成為州東南部的中心城市。
1.3黔中經濟區的持續拉動
凱里、麻江位于黔中經濟區 28 個縣級行政區劃單元之列,是黔中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黔中經濟區”作為西部大開發今后 10 年重點推進的全國西部 12 個重點經濟區之一,必將為凱里—麻江的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
1.4國發2號文件的強力支撐
國發2 號文件是一份加快推動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國發 2 號文件的出臺,為貴州、黔東南加快發展帶來了難得歷史機遇和有利條件,文件三十六條明確支持黔東南州實施凱里—麻江同城發展,這必將成為推動凱麻發展的強勁動力。
1.5黔東南州城鎮布局的統籌需要
到2030年,黔東南州將形成1個特大城市(凱里—麻江)、2個中等城市(黔東新城、從江新城)、3個小城市(天柱、黎平、榕江),9個縣城(黃平、施秉、臺江、劍河、三穗、錦屏、從江、雷山、丹寨)和其他小城鎮組成的城鎮體系等級結構。
2建立創新行政體制以配合同城化發展
2.1財政稅收政策
由于凱里-麻江地區地處貴州省黔東南州的山區,屬于典型山地城市。因此城市建設成本很高,特別是路網建設,其包含的地形差異非常大。因此在財政稅收政策方面應把新城建設的范圍內新增的部分所繳納的稅收,全部用于新城建設,支持新城再發展,使新城“再造血”。在經濟方面用稅收政策支持同城化過程中的新城建設。
2.2土地政策
由于山地城市在城市建設中土地指標比較有限,在土地的用地指標上應該優先保障新區發展建設。同時應該盡量爭取各類試點項目政策的支持,政策支持下的新區建設難度會降低。
2.3交通政策
在鐵路方面,在發展中應該充分利用現有鐵路。特別是在凱里—麻江一線經過的湘黔鐵路,在凱里到麻江的車站空閑的時間可以開短途直達客、貨車。既可以提高鐵路的利用率,又可以利用現有鐵路降低城市建設成本,同時利用交通拉近了兩個城市的距離,有利于城市建設。
在高速公路方面,可以設置麻江到凱里的兩個出口間不收費,這樣的做法可以促進發展。比如蘇州地區的 “趙成高速”,其中就有免費通行的路段。當然這需要政府補貼高速鐵路,具體補貼辦法可以再商榷。這種做法使得同城化發展能夠在交通上少投入,利用現有的交通條件改善整個交通,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大量的建設道路。
3從總規角度看新區建設
3.1總體規劃體系的完善。
在戰略層面的規劃完善方面,凱里—麻江區域的重要戰略資源包括所處的發展模式、模式的判斷以及下一步戰略目標的確定和戰略空間的安排。這其中包括生態空間、生活空間和生產空間的統籌安排,以及戰略實現的路徑安排、體制機制支撐等等,這些還需要進一步去完善。另外在實施層面,道路路網規劃以及市政管線綜合規劃需要最先完成。因為在山地城市的規劃過程中,只有這兩個規劃結合起來設計以后,框架拉開才會對后面的規劃設計有指導作用。如果沒有道路路網規劃的前提情況下很多道路很難連上,因為往往在修建的過程中差距很大。而在市政管線綜合規劃中,提前安排好各種管線在道路兩邊怎么埋設,可以為以后的建設節約。
在下面的規劃建設當中盡量維持總體規劃的總體格局結構、框架、規模、增長邊界,因為這個已經夠發展空間了,這樣也利于相對集中的發展。現有的規劃對用地已經做了比較詳盡的研究,可建設用地基本上該用的都用上了,再要拓展其他空間可能就會有一些非常大的措施去進行,所以要盡量保持這個框架。
3.2土地利用體系的完善
這邊經濟開發區產業要嚴格的限定,特別是一類工業,現有的一些商業工業或者污染大的工業需要遷出去。這里可以以開發區為核心,整合南北到這里,包括甚至可以向未來的空間拓展,像龍山包括開發區為核心,整合成一個區域。
在新區建設方面。老城區現在拓展的空間有限,只能是以協調為主,對新區建設可以以開發區作為依托,對于龍山、宣威統籌安排,有序的進行開發建設,因為老城區包括生態旅游、度假等等可能空間會有限,這些空間如果做一般性的安排可能對空間資源是一個大的浪費,對于完善城市功能包括文化創業的功能,可以在這個地方進行一些安排,因為這也是體現凱里特色包括城市定位的一些功能。
3.3綜合交通體系的完善
在交通建設方面,由于凱里—麻江地區屬于山地城市,因此中原城市大量使用的環路、方格網式的路網形式并不適用于此地區。因為該地區應該利用現有的地形依勢而建,加強兩個地區的軸線聯系,考慮帶形城市里面的逐項公共交通的加強,今后作為城鎮新型軌道交通可以提前考慮。
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由于同城化目前在政府層面上最大的推手就是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是容易啟動的,特別是交通設置。目前首先應該建設聯系組團,特別是軸線上的一些快速路系統,包括組團間的快速路系統。這些交通建設的加速推進,可以縮短組團間的輸送距離,能夠使同城化真正的把效應體現出來。快速路的路面也不一定是所有斷面都要采用城市快速路的斷面,部分也可以公路的斷面,像這樣的區域經過沒有開發的地區完全可以采用公路的斷面,不要設人行道,就是在城鎮經過的區域斷面可以采用城市快速路。另外,水源地和水廠的建設,因為未來這里如果形成一個120萬人口的都市地區,那現在的水規模包括水源地包括污水處理都要重新選址。
4土地優化利用
土地利用方面要考慮土地利用的難易程度,因為有些地收儲相對來說容易一些,有些地可能有相應的一些拆遷,也比較難,這個跟工程實施的進度、周期都有非常大的關系。接下來需要盤點出了所有土地資源后,明確現有土地的利用方式。
4.1促進優勢產業集群的發展
在城市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產業層級,到了一個層級后應該是一個產業鏈上的鏈條與相關集群的共同發展,比如在北京南部包括大興的電子還有光機電,有新媒體、生物醫藥、新石化,這些都作為國家戰略中關村大的創新開發區里的一個制造業的分布,所以在南部區域內,他的產業是形成產業鏈的,是形成集群的,那么有限的地應該優先擺放這些產業。
4.2堅持以產業有限帶動的情況下職住的均衡
改變原來單點單一功能的模式,形成一個多功能的打混模式。以前通常的做法是安排一個項目一個產業,比如一個學校或就是一個工業,現在需要把多功能綜合的放進去。現在往往搬過去一個產業項目,同時將相應的居住、科研產業園以及相應的一些配套放進去,這樣就形成的有序的良性互動。
4.3突出重要節點的綜合利用的開發
這個在大城市可能一般依托軌道交通重要的樞紐節點,形成以軌道交通為核心的綜合社區發展模式,有一定的商服、交通節點,有轉變的居住環境以及其他環境。同樣的模式用到東南州的可能也是需要在交通廊道上找到一些這樣的節點,抓住重點之后,通過綜合化的使用提高這些節點的利用效率的強度。
4.4為未來優化提升土地
因為每個階段確實產生發展水平要求是不一樣的,資源總體比較有限,所以還是要在有限的空間下分布安排一些土地,可以利用年度實施計劃來安排,這樣就可以通過土地、財政、發改、規劃及基礎設施等的橫向配合,以及市、區、兩級包括實施主體的縱向配合,形成一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統籌機制。
5小結
同城化不是簡單的行政區合并,不是城市規模的盲目擴張,而是在區域經濟一體化訴求下的一種區域治理模式。因此,凱里麻江同城化的生成離不開基礎條件和動力機制的相 互作用,凱麻同城化的發展離不開城市間各種因素的融合和各種利益沖突的磨合,需要包容發展和多元路徑設計,以達到共享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成果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邢銘. 沈撫同城化建設的若干思考[J]. 城市規劃,2007,10:52-56.
[2]王德,宋煜,沈遲,朱查松. 同城化發展戰略的實施進展回顧[J]. 城市規劃學刊,2009,04:74-78.
[3]焦張義,孫久文. 我國城市同城化發展的模式研究與制度設計[J]. 現代城市研究,2011,06:7-10.
[4]謝俊貴,劉麗敏. 同城化的社會功能分析及社會規劃視點[J]. 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8:24-28+85.
[5]桑秋,張平宇,羅永峰,高曉娜. 沈撫同城化的生成機制和對策研究[J]. 人文地理,2009,03:32-36.
[6]李曉暉,肖榮波,廖遠濤,魏宗財. 同城化下廣佛區域發展的問題與規劃對策探討[J]. 城市發展研究,2010,12:77-83.
[7]彭震偉,屈牛. 我國同城化發展與區域協調規劃對策研究[J]. 現代城市研究,2011,06:20-24.
[8]趙英魁,張建軍,王麗丹,鄒瑩,李鐵鵬. 沈撫同城區域協作探索——以沈撫同城化規劃為例[J]. 城市規劃,2010,03:85-88.
[9]高秀艷,王海波. 大都市經濟圈與同城化問題淺析[J]. 企業經濟,2007,08:89-91.
[10]王振. 長三角地區的同城化趨勢及其對上海的影響[J]. 科學發展,2010,04:101-109.
[11]李紅,董超. 對同城化發展的幾點思考[J]. 安徽農業科學,2010,13:7032-7033+7036.
[12]秦尊文. 武漢孝感同城化問題研究[J].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13-16.
[13]范弘雨. 寧夏沿黃城市群的同城化構想——解讀寧夏打造“黃河金岸”發展戰略[J]. 寧夏黨校學報,2008,06:86-89.
[14]王開科,莊培章,黃如良. 廈泉同城化建設的現實基礎及其發展路徑——區域中心城市整合發展的視角[J].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09:133-137.
[15]葉祥松,彭良燕. 廣佛同城化的博弈分析[J]. 廣東商學院學報,2011,02:62-67.
[16]王玉,許松輝,林太志. 同城化背景下的地區整合規劃——以廣佛金沙洲地區為例[J]. 規劃師,2011,12:18-23.
[17]王尚,趙新. 廣佛同城化思考[J]. 現代商貿工業,2009,19:108-110.
[18]楊海華. 同城化視角下的區域合作研究:廣佛同城化例證[J].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0,02:20-24.
篇8
關鍵詞美韓FTA 對外貿易 自由貿易區
一、 美韓簽署FTA協定的簡要回顧
2006年2月6日,美國貿易代表波特曼宣布美國將與韓國進行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他評論說:“這是美國15年內最有意義的FTA談判,原因在于韓國經濟的份量超過目前已與美國簽署FTA的所有伙伴。”
2007年4月2日,經過近十個月的談判,美國與韓國最終在韓國首都首爾簽署了雙邊FTA。對韓國而言,這是其有史以來最大的FTA;對美國來講,則是自1992年簽署北美FTA以來規模最大的FTA,同時也是美國首次與亞洲主要經濟體簽署此類協定。美韓兩國談判代表對此評價很高,美方認為美韓FTA的達成將進一步鞏固兩國間的經濟和戰略伙伴關系,有助于消除雙邊貿易和投資壁壘,韓方認為,韓美FTA是一項互利的雙贏協定。
美國是韓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而韓國是美國的第七大貿易伙伴,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預測,韓美自由貿易協定達成后,韓國對美國年出口將會增加35―46億美元,美國企業在韓國的投資每年會增加39―96億美元,每年新增就業崗位10.4萬個,韓國年GDP有望增加29―135億美元。又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的估計,韓美自由貿易協定將會使兩國2006年780億美元的貿易額在今后3―5年內增加到1000億美元。
二、美韓簽署FTA對中國對外貿易的正面效應
(一)推動中韓自由貿易區的建立。
盡管美韓FTA協定還要得到兩國議會的批準,而這一前景不會一帆風順,但協定的簽署本身在亞洲地區具有標志意義。當前,中國和東盟10國的FTA談判基本完成,雙方都表示按期建立自由貿易區,在中國的帶動下,日本、韓國都和東盟展開了談判,亞洲地區雙邊FTA浪潮已經開始,而美韓的FTA協議對這股風潮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相信美韓達成FTA協議后,韓國也將在不久的將來與中國建立自由貿易協定,因為兩國經濟之間存在互補性,第一,韓國經過多年的經濟增長和持續的高儲蓄,資金相對比較充足,但韓國經過對勞動密集產業投資后,產業發展空間較少,所積累的資金需要尋找出路,而中國工業發展正以投資需求拉動為主,而且,中國近年來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且投資收益率日益提高,因此中國成為韓國資金比較理想的投資場所;第二,中國現在的貿易方式以加工貿易為主,從東亞國家進口原材料,加工后出口到美歐等國家,賺取的僅僅是加工費用,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尚處于工業化過程中的勞動力無限供給階段,勞動力價格低廉,雖然這種優勢會逐漸減少,但目前中國工人的工資水平還是很低。相反,韓國勞動力的短缺致使勞動力價格迅速上升,有關資料顯示,韓國的薪資水平差不多是中國的8倍左右,因此韓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國轉移,是增強韓國廠商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同時能夠為緩解中國就業壓力助一臂之力;第三,韓國具有較強的加工和生產技術,但在航天航空方面的技術相對較弱,高新技術的科研力量也缺乏,而中國有較強的科研力量,因此建立自由貿易協定會促進雙方技術的進步。中韓建立自由貿易協定會進一步擴大兩國的貿易規模,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經濟結構調整,實現各自的國家戰略。
(二)有利于推進亞洲自由貿易區的建立。
2002年11月4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計劃正式啟動,今年美韓又簽署了FTA,那么日本在東北亞地區一體化事務上必將處于被動地位,這將刺激日本,迫使其積極參與地區一體化事務,在建立亞洲自由貿易區問題上,東亞幾國存在分歧,但東亞地區存在的問題其實恰恰需要經濟一體化這個工具來優化國家間關系。
當前,關于亞洲自由貿易區的構想有三個方案,分別是中國提出的東盟與日、中、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日本提出的東盟與日、中、韓、印、奧、新16國東亞經濟合作協定構想,此外還有美國提出的亞太自由貿易區設想。對于亞洲而言,比較現實的一步是在東盟“10+3”的框架下實現貿易自由化。2007年4月日本與東盟已開始了第七輪自由貿易談判,力爭在2007年簽署一項綜合性的自由貿易協定。中國應當采取的政策是以積極姿態推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各項協議和日程安排逐步落實,從而實現中國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從東亞合作發展的經歷看,東亞各國貿易往來日益頻繁,經濟合作日益加強,相互的依存度越來越高,加上區域經濟一體化浪潮的影響,東亞各國進一步加強經濟合作是大勢所趨,亞洲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將會使中國獲得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
三、 美韓簽署FTA對中國對外貿易的負面效應
(一) 貿易轉移效應。
貿易轉移效應是指建立關稅同盟之后成員國之間的相互貿易代替了成員國與非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從而造成貿易方向的轉移。
從圖1可見,對韓國而言,組成關稅同盟后出口增加,生產擴張,所以對韓國有利;對中國來說,因貿易轉移而出口減少,所以中國的福利必然因貿易規模縮減而下降。隨著協議的簽署,韓國制造在出口上的競爭力勢必會有所提高,同時中國商品也可能面臨部分美國進口商“棄中投韓”的危機,據韓國貿易投資振興公社對182名美國采購商進行的調查,在與韓國進行過貿易往來的采購商中69%表示將在協定簽訂后擴大從韓國的進口,在被調查的與中國有貿易關系的采購商中36%表示其采購方向將由中國轉向韓國或擴大從韓國的進口。中國與韓國出口到美國市場的部分商品重疊,所以由于韓國產品關稅降低甚至取消,相應地提高其產品競爭力,這部分產品出口市場可能被韓國擠占。
(二)根據顯示性比較優勢比較中國和韓國的商品競爭狀況。
顯示性比較優勢RCAij>1時說明i國第j種商品具有顯示性比較優勢,且RCA值越大,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越強;當RCAij
在美國市場中韓兩國主要競爭在紡織、服裝(LT1),加工工業產品(MT2),機械產品(MT3)和電子器件和電器產品(HT1)上,根據圖表數據可知,韓國低技術產品(LT1)的比較優勢低于中國。目前,美國對于外國紡織品征收13%左右的關稅,這次雙邊FTA中美國對韓國的紡織品領域達成長期廢除關稅的協議。但一方面中國在紡織品、服裝方面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中國主打的是棉紡織品,而韓國的優勢在于高檔的化纖制品,所以在紡織品和低檔服裝方面中國不會損失很大,但中高檔服裝將會與韓國在美國市場競爭很激烈。在中等技術和高等技術方面,韓國的競爭優勢明顯高于中國,而且根據這次協定的規定,美韓雙方將取消85%的工業產品關稅,其余15%的工業品關稅將在3至15年內逐步取消,這將使中國中等、高等技術工業品在美國市場遭受韓國同類產品的威脅。
(三)貿易競爭度與出口結構分析。
由于中韓兩國在美國市場商品有很高的重合度,所以有必要分析中韓兩國在美國市場的出口競爭度。
1. 出口相似度指數。
ESIij={∑Min [ (Xki/Xi),(Xkj/Xj)]}, Xki表示i 國k產品出口至美國的額度,Xi表示i 國對美國的總出口額,Xki/Xi表示i 國k產品出口至美國的額度占該國對美國出口的比重。ESI指數越接近1,兩國出口產品的競爭程度就越高。
兩國在美國市場上的出口競爭力,從1998年0.53到2003年的0.58,說明兩國的出口結構逐漸趨同,逐漸發展為激烈的競爭關系,這樣的出口競爭對兩國產業發展有積極的一面,但激烈競爭帶來的貿易摩擦的深化會給中國帶來消極的影響。
2. 中韓出口結構趨同。
從表3可以看出,2004年兩國出口相似度超過50%。電子產品均為雙方第一大出口產品,而中國的電子產品與韓國電子產品相比不具有絕對的競爭優勢,這次美國對韓國削減關稅會進一步提高了韓國電子產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兩國排在前五位的出口產品中,均包括電子產品、機械類產品、化工產品,所以兩國在同一產業間的競爭非常激烈。
(四)中美兩國農產品在韓國市場的競爭力分析。
韓國屬于農業資源匱乏型的國家,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除大米、園藝作物和畜產品等少數幾種農產品已經實現了自給外,韓國幾乎已經變成一個純粹的農產品進口國,在對韓出口國中美國居領先地位,90年代美國始終是韓國農產品進口的第一大供應商,此期間美國向韓國出售農產品約占韓國全部農產品進口總量的47%,近幾年由于中國向韓國出口量增加而使美國的出口比例下降到不足30%(見表4)。
雖然我國的農產品向韓國出口增加,但我國的勞動力和機械替代較容易的農產品生產,不具有生產競爭優勢,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低,農業機械擁有數量少,難以進行機械作業。中國農產品RCA自1978年以來幾乎是逐年下降的,并且在1994年就失去了原來具有的比較優勢,中國農業在1978―1990年具有次強比較優勢,1991―1996年具有中等比較優勢,1996年以后只具有較弱比較優勢。
從總體上講,我國小麥、玉米、大豆、油菜和棉花的生產成本水平較高。我國每公斤小麥生產成本是美國的1.2倍,每公斤玉米生產成本是美國1.1―1.2倍,大豆的生產成本大約是美國的1.2―1.3倍。我國蔬菜類產品的貿易競爭指數從1995年的0.988下降到2002年0.933,說明蔬菜國際競爭力正在減弱,同美國相比,我國蔬菜生產技術仍有差距,集中反映在單產水平不高,且美國蔬菜質量比我國高,所以不能否認物美廉價的美國農產品會逐步取代中國的農產品。而美國的農業實現了全面機械化,勞動生產率是世界上最高的。美國的農業部門中,種植業與畜牧業并重,結構合理、專業化程度高。美國是世界上農業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科技手段最先進的國家。2001年美國政府對農產品進行的價格補貼占農場主純收入的10―30%,2002年5月生效的新農業法決定在未來10年內給農民撥款1970億美元,較此前實行的補貼增加了80%。
納入自貿區協議的農產品按照關稅削減方式共分為5類: 一、立即免關稅產品:超過美對韓農產品出口額的一半,包括小麥、飼料玉米、大豆碎粒、動物皮革、棉花,以及大范圍的高附加值農產品;二、兩年關稅實施期產品,包括:鱷梨、檸檬、李子干、葵花子; 三、五年關稅實施期產品,包括:食物調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糖、甜玉米、沙拉醬及調制品、其他類飼料和草料(苜蓿類)、面包和糕點、柚子、干蘑菇。 四、關稅配額產品:乳粉、食用乳清、乳酪、加工淀粉、大麥、爆米花、食用大豆。五、以下產品的市場準入有所擴大:牛肉和豬肉產品、梨、蘋果、葡萄、柑橘。所以美韓雙邊FTA在農產品方面的協定一定會影響到中國農產品在韓國市場的競爭力。
四、 解決對策
(一)加快中韓自由貿易區的建立。
韓國副總理權五奎表示“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將會是下一個重點,我們與全球最大的市場美國簽訂FTA后,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成了重要課題。可以說,韓美自貿協定是韓中自貿協定的事前準備工作。”中國總理4月中旬訪問韓國時建議“盡早就中韓自貿區提出雙贏方案“,這些表明兩國都認為建立FTA的時機已經成熟。但中韓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步驟來實現。例如:建立制度性貿易合作來促進貿易便利化,進行局部地區經濟聯合等。短期內中韓兩國政府在制定各自的產業政策時,應相互磋商,降低雙方重點產業的重合度,雙方可以開展協議分工,在每個產業內部側重發展不同的產品,以合作代替競爭,這樣會避免激烈的競爭。
(二)加強與美國在經濟領域的對話與合作。
韓美FTA對牽制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的中國做了戰略性鋪墊。我國對美國順差超過千億美元,連續多年成為美國第一大貿易逆差國,由此不斷引發經貿爭端。這樣加強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就至關重要了。今年4月17日美國前副國務卿、現任高盛集團負責全球事務副董事長的羅伯特?佐立克在英國《金融時報》上發表《中美需要新的上海公報》的文章。文章指出,《上海公報》拉開了界定中美戰略關系的序幕,現在需要進入下一階段,中美合作須加強。5月22―23日,第二屆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在華盛頓舉行。中美在知識產權、航空開放,甚至美國企業最關心的金融服務業開放方面達成一些協議。雙方通過對話加強彼此間的聯系和交往,更加密切地協調各自職責范圍內所涉及的中美經貿關系,妥善解決好所面臨的矛盾和問題。
(三)提高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及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中國目前還處于東亞經濟“雁行模式”的中后部,也就是說中國產業在整個東亞產業結構鏈的中低端。一國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決定了它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中國要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就應該積極推動與處于“雁行模式”前部的日本、韓國建立自由貿易關系,吸收他們的先進技術、管理模式等,從而提高中國的科技實力、綜合國力以及在國際產業結構鏈中的位置。盡管我國對美存在高技術產品順差,但改變不了我國處于國際分工低端的事實,中美之間仍屬于垂直型分工,我國的加工貿易已成為半壁江山,我國從東亞進口原料經過加工出口到發達國家,處于國際分工鏈條中利潤最低的制造環節,獲取微薄利潤,所以,我國應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營銷能力。對于農產品,應增加科技和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技術水平,提高單產,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適當進口飼料糧,降低飼料成本,同時用足用好WTO“綠箱補貼”和“黃箱補貼”政策,培育我國農產品出口競爭力。
總之,美韓簽署FTA,對中國利弊兼而有之,我們要認真分析美韓FTA對中國工業品、農產品在美韓市場競爭力的影響,針對美韓FTA對中國對外貿易帶來的負面影響采取對策,我國應充分抓住有利時機,積極推動中韓FTA及東亞地區的FTA發展。
(作者單位:東北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何帆、 齊俊妍: 中韓出口產品的競爭程度分析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第4期。
裴成煥: 中韓貿易相關性及其影響,《技術經濟》,2005年第11期。
張玉和:中韓貿易模式的變遷:從互補到競爭, 《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Korea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 ,2006.
劉春、 閆國慶、 陳麗靜: 我國農產品比較優勢和競爭力的實證分析,《國際貿易問題》,2004年第4期。
篇9
關鍵詞:港口 資源整合 功能 定位
一、廣東省沿海港口的現狀及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現狀
廣東省擁有大陸海岸線3368公里(僅次于海南居全國第二位)和42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島嶼岸線長2429公里,是我國岸線資源最豐富、沿海港口數量最多、水路運輸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廣東省有很多地方適合建設港口經濟。例如,在珠海的萬山列島、江門的上下川島、陽江的海陵灣、茂名的博賀灣、湛江的東海島等這些廣東西部的五個點都能夠建設港口。而從廣東全省來看,沿海從東到西的柁林灣、南澳島、靖海灣、碣石灣、大亞灣、大鵬灣、萬山列島、上下川島、海陵灣(廣東謀劃30萬噸級國際深水港)、博賀灣、東海島等地帶,都具備建設大噸位泊位港口的優越條件。
廣東大力發展以樞紐港為中心的港口體系,2008年廣東省主要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98795萬噸,增長5.6%;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4038.93萬TEU,增長6.3%。廣州港全港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34700.17萬噸,增長1.0%,位居全國第四位、全球排名第六位;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完成7941.87萬噸,增長1.0%,回落12.4個百分點;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100.14萬標箱(國內排名第三、全球排名第七且比2007年前移5位),增長18.5%。深圳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1125.45萬噸,增長5.7%,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16200.15萬噸,增長5.5%,回落7.9個百分點;集裝箱吞吐量2141.64萬標箱,增長1.5%,名列世界集裝箱港第四位。全省貨物吞吐量突破千萬噸的港口超過11個。廣東省沿海港口不僅是廣東,而且也是我國華南、西南等廣大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和對外交往的門戶。目前,廣東省已與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多個港口通航。
與此同時,廣東加強航道建設,進一步疏浚挖深廣州、深圳、汕頭、湛江等樞紐港出海航道,積極進行西江等主要水道建設。2008年,廣東沿海、內河港口擁有的生產用碼頭泊位2842個,比上年新增173個。其中:萬噸級泊位4個,新增吞吐能力255萬噸。全省擁有沿海港口萬噸級泊位數最多的是廣州港(57個)和深圳港(63個),占全省沿海港口萬噸級泊位數的54.1 %。全省沿海港口碼頭泊位向大型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全省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中,1-3萬噸級泊位102個,3-5萬噸級泊位80個,5-10萬噸級泊位31個,10萬噸級以上泊位9個。
2.港口發展存在的問題
多年來港口已成為各城市經濟持續發展的核心發動機。隨著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港口建設也不斷加速,一方面總體能力不適應的局面得到了緩解;而另一方面港口產能結構性過剩也逐漸顯現出來,港口之間缺乏合理分工,經濟腹地重疊,競爭異常激烈,內耗嚴重,且呈進一步加劇趨勢。
(1)港口結構性矛盾問題。廣東港口量多并不意味著質優,廣東看似龐大的港口數量并沒有贏得總體規模上的優勢,從而制約著地區經濟的發展。廣東現有港口的中小泊位占92.2%,萬噸級以上泊位僅占7.8%其比例和結構與港口業的發展趨勢相悖。廣東是一個能耗大省,又是一個能源短缺的省份,目前的石油、煤炭運輸體系比較脆弱、布局不夠完善,過分依賴北煤南運。
(2)港口重復建設問題。由于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港口布局也呈現出東西兩翼少、珠江流域多的狀態,在圍繞珠江口和伶仃海的區域內,大大小小的港口與珠江河網一樣密集。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等城市的港口群處于同一水域的兩岸,間隔距離不到50海里,經濟腹地基本相同。
(3)港口功能定位不明確問題。珠三角的眾多港口都是因為珠三角地區加工制造業密集、能源需求巨大、國際貿易增長等優勢而發展起來的。現在的情況是各地的行政劃分導致了大家的經濟利益劃分開來,于是,就各自關起門來,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大部分力量都花在了內耗之上。港口要跟經濟腹地聯系起來,不是說誰有碼頭誰就可以做港口,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而目前,珠三角已經具備足夠的經濟實力,大家反而是忽略了港口的定位之間的區別。
(4)港口間無序競爭問題。珠三角地區的集裝箱港口競爭也比較充分,已初步具備了香港國際航運中心、深圳區域性航運中心和廣州港等眾多城市港口為補充的集裝箱港口群,而主要的三大集裝箱港口之間競爭非常激烈,香港的龍頭地位受到深圳港的威脅,而廣州港發展勢頭也很強勁。各個港口為爭奪貨源,紛紛進行壓價惡性競爭。據統計,專用碼頭達產率一般不足70%,有專用碼頭的企業由于擁有稀缺資源,較易形成競爭優勢,也有違公平競爭原則。
(5)外貿貨源不足問題。區域內產業轉型和企業外遷,使本地貨源的生成量受到影響,長遠的影響難以預測。2009上半年,全省港口生產能夠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主要是依靠內貿運輸帶動。受出口不景氣影響,全省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完成16916萬噸,同比下降9.3%,以外貿貨源為主的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645.53萬標箱,下降14.1%。外需持續低迷,珠三角地區外貿形勢依然嚴峻。
二、國內外港口資源整合的經驗借鑒
1.國外港口資源整合的經驗借鑒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港口作為國際貿易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其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凸顯。而國外對于港口群協調建設的大膽嘗試,為我國的港口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1)紐約—新澤西港口群:共同組建港務局,統一管理與規劃。
(2)歐洲海港組織(ESPO):不直接參與歐洲各個海港的發展、建設,以及日常運營業務,反而強調了港口的自主經營的法律地位,來確保港口之間的自由競爭力;通過議會的形式來協調各個港口之間的利益;用法律的形式來確保歐洲海港群總體利益,其政策包括多式聯運、近洋運輸、海運安全、環境等方面;為港口的特定項目提供技術咨詢及資金支持;主持特殊項目的研究,統計歐洲港口的各項數據。
(3)日本東京灣港口群:運輸省協調港口群發展,港口管理權下放給地方港口機構;內聯外爭;分工明確。
(4)國外港口群的長處
①統一協調。無論是紐約/新澤西港務局、歐洲海港組織還是日本的運輸省,政府對于港口群的管理和建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緩解港口之間的競爭關系,協調港口發展方向,同時出臺了相應的政策輔佐協調。
②廣泛合作。港口群內各個港口的合作除了統一規劃、分工定位外,還體現在共同制定環境保護條例,維護共同水域的生態環境;共同組建數據平臺,交流先進經驗;共同攬貨,整體宣傳,提高港口群整體知名度,形成區域品牌。
③港口群規劃的新思路。政府對港口群的規劃除了傳統的分工思路外,還可以將港口的發展同臨港工業相結合,以港口的對外運輸作用便利工業的進出口業務,以工業的繁榮帶動還可以將港口的發展同臨港工業相結合,同時工業的錯位發展深化港口群分工。港口群的規劃還要同國家交通運輸相結合,充分發揮港口集疏運功能,推動多式聯運,以及內河轉運。隨著港口群內各個港口合作的深化,有必要完善港口之間的公路、鐵路、橋梁,以及隧道等公共設施的建設,輔助港口間合作政策的實施。
④確保港口運營的自主性。港口運營的自主性可以確保港口服務的競爭力,除了費率的優勢外,優質的服務,高效的通關速度,以及EDI電子平臺的建立將成為港口間良性競爭的有力武器。
2.國內港口資源整合的經驗借鑒
全國沿海港口從北到南,港口資源整合大戲紛紛隆重上演。近年我國港口整合大事有:
(1)2003年,原日照港務局與嵐山港務局企業部分聯合重組為日照港(集團)有限公司。兩個港結合在一塊能有效地避免一些內耗增加凝聚力,發揮規模效應的作用。
(2)2005年12月,青島港集團與威海港投資設立威海青威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共同經營威海港集裝箱碼頭。這對于進一步整合山東省沿海港口資源,促進該省港口間的共贏和良性發展,建設以青島港為樞紐港的港口集群,加快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促進半島城市群崛起和山東省半島現代化制造業基地發展,提供了樣本與范例。
(3)上海港“長江戰略”又開新花:上海港分別于2005年11月和12月,收購武漢港55%的股份,入股南京港龍潭集裝箱有限公司20%股份;2006年2月26日,上海國際港務集團和重慶港務集團戰略合作簽字儀式在重慶舉行,入股重慶寸灘港50%股份;于2008年收購九江港91.67%的股份。
(4)2006年1月,新的港名“寧波—舟山港”正式啟用標志著寧波和舟山兩港正式合并,而港口事務由新成立的“寧波—舟山港管理委員會”具體負責協調管理。兩港的資源整合將有利于實現兩港優勢互補,促進寧波和舟山兩地互利雙贏,提高其整體競爭力;有利于促進長三角沿海港口的良性互動和浙江建設海洋經濟強省,加快提升綜合實力和競爭能力;有助于增強兩港參與全球港口業競爭、服務浙江省和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的能力。寧波-舟山港首次榮登“2008港口綜合競爭力排行榜”榜首。
(5)2006年1月1日,廈門市與漳州市所轄的共八個港區合并組成新的廈門港,成立廈門港口管理局。這是全國首例跨行政區整合港口行政管理資源。這首先解決港口規劃一體化,以整體優勢為目標,打破行政區劃,實現廈門灣各港區的統一規劃,定位明確,錯位發展。
(6)2006年4月,煙臺與龍口兩港整合重組,龍口港成為煙臺港管理的法人獨資子公司,法人主體地位保持不變,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合并后的煙臺港將形成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布局合理、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現代化沿海港口集群,提升整體競爭力。
(7)2007年2月14日,由防城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欽州市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海市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和廣西沿海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的國有產權重組整合成立“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 。這有助于充分利用港口資源,避免岸線資源的濫用和賤用,以及惡性競爭的出現;有利于充分發揮港口一體化和港鐵一體化的整體規模經營優勢,提升北部灣沿海港口、鐵路的整體核心競爭力,加快發展港口物流,建設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真正成為西南出海大通道。
(8)2007年5月,青島港與日照港合資共同經營日照港集裝箱碼頭。這是山東省整合港口資源、做大做強山東港口的重要步驟,將有助于發揮青島港的龍頭帶動作用,實現全省港口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優勢互補,提升港口競爭能力,加速推進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步伐。
(9)2008年9月,大連港與錦州港舉行合作簽字儀式,雙方以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共同開發建設錦州港西部海域。通過資本市場的交易完成整合過程,把大連港打造成東北亞地區重要綜合性的組合大港、國際航運中心。
(10)2009年2月下旬,青島、煙臺、日照三大港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合力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這種以青島港為龍頭,以日照、煙臺港為兩翼,以半島港口群為基礎(一港兩翼)的布局非常科學合理,三港各有各的優勢,但分散發展會削弱優勢。
(11)2009年6月30日,注冊資金達7億元的虎門港集團公司掛牌成立,將重點發展集裝箱、石化、物流以及公用事業服務四大板塊業務,并成立相應的子公司,以壯大虎門港的核心產業。公司成立后,將可通過資本運作,實現六大轉變,分別是從政府為主體向國有企業為主體轉變,從單一財政向多元化資金來源轉變,從賣地招商向國有資本控制開發轉變,從企業自行經營向國有資本為主導多元化經營轉變,從產權、經營權不分向兩權分離轉變,從政府有效控制產權、企業分散經營向政府導向的聯合經營轉變。屆時,集團公司將可充分發揮國有大企業集團在開發過程中的主導作用,著力控制港口岸線和土地等核心戰略資源,協調開發,帶動虎門港的全面的可持續發展。
(12)2009年7月8日,秦皇島港-曹妃甸港區-黃驊港綜合港區等組建世界最大散貨港口集團-河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該集團是國有獨資綜合性企業集團,集港口建設、開發、國有資產管理、運營以及投融資功能于一身,由河北省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
(13)2009年7月15日,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港集團)向顯創投資有限公司(顯創投資)轉讓的是其持有的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港股份)951512511股國有股。本次交易實施完成后,天津港集團將持有天津港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天津港發展)不低于51%的股權,成為天津港發展的控股股東,并獲得約39.3億港幣現金;同時天津港發展將通過顯創投資持有天津港股份56.81%的股權,成為天津港股份的控股股東。
(14)2009年8月1日,招商局國際對深圳西部港區媽灣港區、蛇口港區的整合,為發展大物流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亦符合珠三角經濟發展網要所需。深圳西部港區“內陸港”雛形正逐步顯現。
3.國內外港口實施資源整合的主要動機和模式
(1)國內外港口實施資源整合的動機主要有四個方面:①某一個主要港口的發展空間存在制約,需要借用另一個港口的岸線資源。②為了消除區域內港口惡性競爭或自相“殘殺”,以形成整體優勢。③為了降低商務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強對船公司的吸引力,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和業務量。④為了形成業務網絡,提升樞紐港競爭能力。
(2)國內外港口整合主要模式有五種:①兩個或三個港口完全合并模式。②兩個或三個港口聯營模式。③鄰近港口主要經營企業合并模式。④其他地區的港口企業集團控股兼并模式。⑤鄰近港口在專業碼頭方面的資源整合。
三、推進廣東省沿海港口資源整合的思路
廣東港口資源相當好,就是缺少進一步整合。為了推動海洋經濟的發展,使廣東盡早從海洋大省發展為海洋強省,廣東省要推進新一輪港口資源整合,其思路是:
1.總體布局科學規劃
這個大原則已在2008年4月1日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的《廣東省沿海港口布局規劃》中得到進一步體現。《規劃》口布局方案分為兩部分:
(1)分層次布局規劃
規劃廣東省沿海將形成以廣州港、深圳港、湛江港、珠海港、汕頭港為主要港口,潮州港、揭陽港、汕尾港、惠州港、虎門港、中山港、江門港、陽江港、茂名港為地區性重要港口。
(2)分系統布局規劃
①煤炭。規劃沿海煤炭一次接卸港分別是:潮州港、汕頭港、揭陽港、汕尾港、惠州港、深圳港、虎門港、廣州港、珠海港、江門港、陽江港、茂名港和湛江港。形成以廣州港為主、珠海港和虎門港為輔的煤炭中轉港布局;同時,為適應未來煤炭到港船舶大型化的發展特點,煤炭中轉港應重點建設10~15萬噸級的大型煤炭接卸碼頭以及相應的中轉配套設施。對于粵東內陸地區需要經沿海港口調入或進口的煤炭,主要由汕頭港接卸。
②外貿進口原油。規劃沿海主要原油接卸港為惠州港、茂名港和湛江港。同時,汕頭港等沿海其他具備建設20~25萬噸級以上大型原油接卸碼頭條件的港口,可結合新煉廠布局或者擴建的新增能力需要,配套建設大型原油接卸泊位。
③外貿進口礦石。規劃沿海外貿進口鐵礦石的主要接卸港為湛江港。未來擬建的東海島鋼鐵基地以及西南地區所需的外貿進口鐵礦石由湛江港集中接卸;京廣鐵路沿線已有鋼鐵企業所需外貿進口鐵礦石應考慮集中接卸,并應抓緊開展有關港址的比選及其它前期研究工作。
④集裝箱。規劃沿海集裝箱干線港為深圳港和廣州港,其主要功能是以遠洋集裝箱運輸為主,兼顧近洋和內貿集裝箱運輸,重點發展滿足停靠遠洋干線集裝箱船舶的大型專業化集裝箱碼頭;汕頭港、惠州港、虎門港、珠海港、湛江港等為集裝箱支線港,主要功能是開辟內貿和近洋航線,同時也承擔向周邊集裝箱干線港的喂給運輸,有條件的港口可逐步開辟并發展遠洋航線;其他港口為集裝箱喂給港,以喂給周邊港口和內貿航線為主,根據運輸需求相應發展等級適宜的專業化或多用途碼頭。
⑤成品油及液體化工品。規劃形成以汕頭港、深圳港、惠州港、廣州港、珠海港和湛江港為主,虎門港和茂名港為補充的成品油和液體化工品轉運體系,主要滿足各地成品油、液體化工品進口和轉運需求。
⑥LNG(液化天然氣)。規劃近期沿海LNG碼頭布局以深圳港和珠海港為主。未來隨著廣東LNG需求的增長,其他具備條件的港口可根據新的LNG接收站布點配套建設LNG接卸碼頭。
⑦商品汽車。規劃廣州港為沿海商品汽車的主要裝船港,商品汽車的卸船港以廣州港和虎門港為主。
⑧旅客。規劃以深圳港、廣州港、珠海港為主布局國際郵輪運輸設施;以汕頭港、惠州港、深圳港、虎門港、廣州港、中山港、珠海港、江門港和湛江港為主布局國內、外旅客中轉運輸設施。同時,沿海港口可根據本地居民生活需要和海上旅游發展要求,相應建設陸島滾裝和小型游艇碼頭。
2.功能互補 差異競爭
港口之間分工不盡相同,在功能定位上實現互補才能保證港口運行效率的提升,實現效益最大化。競爭是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因此每個港口必須在競爭中保證并不斷鞏固自己的優勢,體現差異化競爭。
例如,廣州港是連接國際國內市場、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重要門戶,加快廣州港發展的總體目標是:適應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和區域一體化要求,促進臨港工業、現代物流業和信息服務業發展,保障區域能源供應,實現向世界“第三代港口”轉型。加快港口基礎設施深水化、大型化、專業化、現代化建設步伐,完善港口裝卸倉儲、中轉換裝、多式聯運等傳統功能,加快發展和提升保稅工貿、口岸商貿、物流增值、信息服務、融資保險等現代功能,把廣州港建設成為全國綜合性主樞紐港、全國集裝箱運輸樞紐港,以及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力的現代化強港。廣州港與香港的港口分工不同,具有互補作用。廣州要建設與香港錯位發展的國際航運中心。香港是中轉型國際航運中心,服務整個中國內地,以轉口為優勢;而廣州港是綜合性運輸樞紐港,主要腹地是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地區,以內貿運輸為主。
2009年5月上旬國務院批準了《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方案》提出,深圳將與香港功能互補,錯位發展,推動形成全球性的物流中心、貿易中心、創新中心和國際文化創意中心,并在八個方面加強與香港的合作。
湛江市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粵、桂、瓊三省的交匯中心,占廣東省總海岸線46%。這個獨特的地理優勢使其成為中國大陸通往南亞、非洲、歐洲、大洋洲和中東航程最短的對外貿易口岸。湛江是目前國內少有同時擁有海運、鐵路、公路、航空、管道等五種立體交通運輸方式的城市,湛江港是12個國家級主樞紐港之一,2008年12月23日成為環北部灣首個億噸大港。港口優良,地理位置特殊,偏中國西南方,是歐亞大陸對接東盟之南海海上各國的最佳港口,要創造條件努力爭取成為第三歐亞大陸橋的東方橋頭堡。
珠海一直處于珠三角的“交通末梢”,明確提出力爭兩年突破交通瓶頸、五年初步建成珠江口西岸交通樞紐城市的目標:經過8-10年的努力,建成全國沿海主樞紐港,成為集群效應強、生產規模大、產業鏈條長、發展水平高的現代重化產業基地。按照珠海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建設計劃,未來3到5年,珠海(高欄)港不僅要建設25個萬噸級以上的碼頭泊位,還將啟動大突堤碼頭圍堰工程、6000萬噸煤炭配送中心、保稅物流園區、糧食倉儲等重大項目的建設。
汕頭計劃用8年左右的時間,把汕頭港建設成為多功能、綜合性、現代化的東南沿海億噸深水大港。要加快建設一批大型化、專業化泊位,努力爭取保稅港區政策,實行區港聯動,打造臨港物流核心功能區,把汕頭港建設成為輻射粵東、閩西南、贛東南的物流中心,建成面向全國、通向世界的航運大通道。
3.利益共享積極參與
港口整合時各方的實力有時并不是對等的,每個港口都有自己的發展情況和利益需求,都想做強做大——整合前后皆如此。因此進行整合的時候應該通盤考慮各方利益,將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綜合起來考量,實現雙贏,不能顧此失彼,倒向一邊。各港口之所以需要整合是認識到了整合后的效應是1+1>2,2+2>5,否則不會有整合的積極性,因此對于各地港口來說,港口經營主體和地方政府要認真權衡利弊,尤其要有縱觀全局的眼光和顧全大局的思想,積極參與到港口整合中來。港口整合不僅是企業行為,更多的是政府行為,在政府的有力推動下港口資源整合規模和范圍會越來越大。
4.機制健全 合作深入
雖然整合行為可能在短時期內完成,但港口資源整合不是將兩港簡單疊加形成拼盤,因為那樣不僅無益,反而使規模龐大,行動遲緩,阻礙港口發展,而且整合后港口的磨合發展需要更長的時間,這就需要建立促進港口整合發展的長久機制,以促進和保障港口整合的順利進行。
《港口法》頒布和港口體制改革將港口資源總體規劃提升到國家依法治港的層面。港口資源特別是深水資源已實現在國家港口發展規劃指導下的市場化配置,港口資源優化配置基本上是在國際范圍內港口經營人參與下的市場化運作。建議國家盡快出臺岸線管理辦法,不僅應該堅持深水深用,淺水淺用的原則,而且應該提倡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加強岸線規劃,嚴格岸線使用許可的審批程序,明確深水岸線資源重點用于公用碼頭建設,尤其是國家樞紐港建設,從而提高深水岸線資源的綜合使用效率。
所以,港口資源整合不是將兩港或多港簡單地相加,而是以雙方的共同目標和利益為港口整合的內在動力,實現“1+1>2”甚至“2+2>5”的效果。港口整合不但提升了港口自身的形象和地位,而且也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潘符顏.2008年廣東交通運輸運行情況簡析.廣東統計信息網 2009-05-06
[2] 省局工業交通處.上半年運輸郵電運行持續向好.廣東統計信息網 2009-07-13.
[3] 徐進杰、尹崇斌.我國港口整合的動因和路徑研究.中國港口 2009-6-18
[4] 李向凡、路玉萍.兩個建議與港口息息相關.湛江晚報 2008
[5]談國外港口群模式.2009-3-19
[6]試論我國區域港口群競合戰略(下) 2007-7-16
[7]虎門港集團有限公司掛牌“啟航”.廣州日報 2009-7-1
[8]河北組建世界最大散貨港口集團.中國港口網.2009-7-9
[9]天津港靠資本運作推動港口資源整合.新華網.2009-7-16
[10]深圳西部港區“內陸港”雛形已現.深圳特區報 2009-8-7
[11]茅伯科:以遼西港口整合為突破口 實現遼寧省港口資源整合.大政網遼寧站.2008-8-10
[12]廣東省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2008年4月1日審議并原則通過)
[13]關于加快廣州港發展的意見(穗府〔2009〕17號).2009-3-15
[14]深圳綜改方案獲國務院批準 深港共建物流等四大全球中.中國港口網 2009-5-27
[15]湛江要爭取成為中國南方“歐亞大陸橋“橋頭堡”.湛江政府網 2009-6-3
篇10
[關鍵詞] 外商直接投資 三大產業 資本滲入
一、 引言
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也叫國際直接投資,它是以控制經營管理權為核心,以獲取利潤為目的一種國際投資基本形式。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經濟迅速發展, GDP指數逐年攀高,外國投資者越來越傾向于來華投資。據統計,2002年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2006年外商投資中國總額為17075.6億美元。FDI占我國GDP的比重已超過40%。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不僅決定了近一半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儲備資產的增減和國際收支的平衡,也直接影響著中國各個領域的發展。
二、 外商在我國直接投資的分布
(一) FDI的產業分布
產業結構不合理是長期以來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主要表現為三種產業之間比例不協調,工業內部結構不合理。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要求引進外資要有利于調整,有利于我國在新一輪國際產業分工中處于有利地位。然而外資的投向卻呈現出與我國現有不合理產業結構相似的局面。近年來,對工業領域的投資項目在外商實際投資額中占主要份額,約占60%,而對第一、三產業的投資比重則偏低。2007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5%,其中高能耗產業增長尤其快。外商對我國的直接投資存在較為明顯的結構性傾斜,使得第二產業尤其是工業的比重升幅過大,第三產業的實際比重不合理下降,并對經濟增長產生了較大影響。
(二) FDI的地區分布
中國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從其投向的布局來看,主要集中于東部經濟帶。從表1可以看出,截至2005年,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各自累計批準的外商直接投資項目總和、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總額和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總額所占的比例出現明顯的失衡。2006年,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569.22億美元,占全國總量的90.32%,而中西部地區僅占不到10%。這種非均衡格局的出現,既與我國在較長時間內實行的由東向西、由沿海到內地的梯度開放戰略有關,更與東部地區具有的人才、技術、基礎設施、新興產業聚集和區位等優勢有關。外商直接投資的區位選擇與我國政府的政策導向具有明顯的矛盾,使我國經濟發展布局的形勢更加嚴峻。
(三) 原因分析
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分布之所以具有以上幾個特點,主要與下面幾個方面的因素有關:
1. 與外商的經營目標有關。外商對我國的直接投資主要是為了占領我國巨大的消費品市場,實現利潤最大化。第一產業是我國重點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首選領域,但實際外商直接投資比重較低。其原因在于我國農業開發條件較差、農業開發投資大,回收期長,利潤率低,風險大,這與投資者所追求的短期盈利目標不符。
2. 與我國目前的投資環境相關。我國目前的投資環境是輕工業投資較容易,而重化學工業投資較困難。相對于能耗高,投資額大,回收期長的重工業,輕工業能耗低,投資較少,對于交通運輸要求相對不嚴,選擇余地大;加之輕工業品投資能夠利用消費變化快的特點,投資者可以開發出更新、更適用、更加物美價廉的產品來吸引消費者,從而獲得較高的利潤。所以,外商比較青睞于對輕工業的投資。
3. 與區域經濟投資環境相關。地理位置是跨國公司在評判投資目的地時的重要考量。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特別是西部地區的整體投資環境與東部沿海地區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這些地方的無形籌碼所帶來的效益不是很明確,如地方政府對招商項目的態度,與跨國公司真正開展合作的能力,以及在整個談判過程中顯示出來的透明度等。因此,外商投資向我國中西部擴展的趨勢相對緩慢。
三、 FDI在我國的分布的影響
(一) FDI之利
外國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的積極影響主要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1. 增加國內投資,促進資本形成。大量FDI流入的最直接作用是增加了我國的資本存量。相關統計資料顯示,從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到2006年底,中國累計實際使用外商投資金額超過7000億美元。這充分說明了FDI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近年來,外資企業涉及的出口占中國出口總額的45%-50%,外資企業是中國出口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
2. 增加勞動力就業量。外商投資企業吸納了我國大量的勞動力就業。資料顯示,隨著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數量的不斷增加,外商投資企業中的中方就業人數也是隨之不斷增加的。從靜態角度來看,外商投資企業的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相當低,對就業的直接效應很小;但從動態角度來看,其發展變化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2006年在外商投資企業中直接就業人數約2800萬人,占全國城鎮非農業勞動人口的10%以上。
3. 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升級。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從我國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產業結構來看,FDI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進入九十年代后,第一產業產值比重均呈逐年遞減態勢,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產值比重不斷上升,因此外資大量流入并投向第二、第三產業是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轉變的重要因素。同時,與外國直接投資相伴而來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及其擴散效應和示范效應,促進了國內利用外資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相對提高,也間接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轉變。
4. 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我國FDI企業的進出口比率遠遠高于國內其他企業。2007年1-3月,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總額2702.6億美元,同比增長23.3%,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59%,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的擴大。FDI企業擴大我國的外貿規模,改善我國的外貿結構,優化我國貿易結構使我國享受到了全球分工的好處、促進出口和提升進出口商品結構。
(二) FDI之弊
隨著大型跨國公司的涌進和對并購的逐步放開,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的消極影響變得越來越明顯,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1. 使中國本土企業受到擠壓。外資憑借其技術、規模等壟斷優勢,擠占我國國內市場,使我國的民族產業受到擠壓。
(1)由于國內本土企業發展歷史相對較短,再投資能力有限,因此跨國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比本土公司要多得多,間接削弱了我方原有的技術開發創新能力,加大了我國民族工業對外國的技術依賴。(見表2)
(2)在對產品市場的控制上,由于我國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先進程度與國外產品差距懸殊,加入WTO后,國內市場的開放度進一步提高,致使國內相應產品市場大部分被外國產品所占有或為外國品牌所主導。我國原有品牌的無形資產逐步喪失,民族工業遭受巨大的損失。
2. 導致國家對產業的宏觀調控能力的下降。從上文可以看出,外資投向方面的結構失衡問題非常突出。中西部地區受到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吸引,其本來就缺少的資金、人才難以遏制地向東部沿海流動,造成中西部產業的競爭力日益下降,地區間GDP差異無論在相對數還是在絕對數上都進一步擴大,對整個國民經濟可持續協調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在經濟自由化的條件下, 以自身利益為主的外商的投資活動經常會與我國一些產業政策的主旨相悖,導致產業政策的效力減弱。全球經濟一體化下國際匯率變動的影響,也使得我國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匯率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難度增加。
3. 引進技術結構不合理。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后,雖然有42%的企業使用了最先進的技術,但另外58%的企業仍在使用相對先進的技術或原始技術。這與我國以市場換技術的初衷并不相符。從外商的角度來講,他們絕不希望用自己的技術培育出自己的競爭對手。他們所給的技術往往是一些落后的或者相對落后的技術,即便給了相對較高的技術,也會通過所掌握的核心技術來影響國內相關技術的發揮。這樣就導致了國內企業長期缺乏國際競爭力,缺乏與他們對壘的籌碼,使國內企業在競爭中長期處于劣勢。
4. 就業形勢變得更加嚴峻。外商直接投資雖然對我國的就業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有研究結果表明:國際直接投資對第一、二產業的就業起到了負面作用,只對第三產業起到了促進作用。一方面外商投資并購我國企業后,把大量的閑置人員以及素質較低的人員和必要的原本可以就業的一部分人員從原有的就業崗位上剔除出來,形成規模較大的就業損失效應;另一方面,由于外商直接投資的進入,加劇了國內市場的競爭程度。為了應對外商投資進入后的激烈競爭,國內企業不得不采取“減員增效”和引進設備、技術革新的手段來提高“效率”和增強競爭力,使企業所能吸納的新增勞動力數量相對減少,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并不能得到較好的解決。
5. 對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挑戰。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經濟全球化正帶來一種新的全球性分工格局。發達國家在獲取產品高額利潤的同時主要發展知識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的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而將勞動密集型、大量污染環境的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從中國吸引國際投資的流向可以看出,中國除了繼續作為原料、初級產品的供應者外,還是工業制成品的供應基地。這樣的國際投資流向將會給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產業結構低級化,環境污染嚴重、社會成本加重等不良后果。
四、 對FDI的思考
根據有關統計數據,中國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就有19.3%是由外國直接投資貢獻的。可見,FDI在中國經濟增長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如何正確高效的利用外資,筆者在此提出自己的一點思考:
(一) 大力發展民營企業
經過近30年的改革積累及近些年來的巨額貿易順差,對于FDI的需求已經顯得不再那么緊迫。目前,中國已經面臨嚴重的資金流動性過剩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大量引進FDI對于中國經濟和金融安全并無益處。而民營企業的發展及壯大,是近30年來GDP高速增長的重要力量,政府應該給予民營企業更為公正的待遇。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實質,技術永遠只是手段。以“競爭換技術”的策略替代“市場換技術”才是中國的正確選擇。
(二) 加強對外商直接投資的產業導向政策
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和工業結構的升級。從目前外商投資的產業構成及其影響來看,政府部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對外商直接投資的產業導向力度。
1. 引導外商加大對第一、三產業的投資力度,相對降低對第二產業的投資比重。同時,引導外商投資增加對薄弱的第三產業投資,減少對房地產業和社會服務業的投資。根據本國發展實際,以制度化的經濟和法律手段引導和規范外資投向,提高第三產業中外商直接投資比重較低的部門的發展水平
2. 引導外商加強對我國西部地區的投資力度,推動我國中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進程。政府在加強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還應加大對外資地區流向的引導,以便有更多的外資投入到西部地區的經濟建設中,促進我國的產業升級。
(三) 建立以內資拉動就業為主渠道的就業模式
1. 堅持以勞動密集型產業擴大就業,以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優化就業結構的政策。截至目前,世界500家最大的跨國公司中已有400家登陸中國。這些跨國公司的投資大多分布于資本、技術密集型行業。雖然跨國公司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投資有利于我國經濟結構的改善,但它對勞動者素質具有較高的要求。從擴大就業角度來講,我國應把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第三產業作為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重要領域以及今后政府政策的重點。
2. 真正落實國民待遇原則,充分發揮國內企業就業的主渠道作用。外資企業的超國民待遇會使國有企業和其他企業在與外資企業的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嚴重地打壓了民營資本的積極性。我國應對外商直接投資盡快落實國民待遇原則,為國內企業提供公平的競爭機會,發揮國內企業就業的主渠道作用。
(四) 制定和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與發展
國家發改委稱,雖然國家加大了對高耗能行業的調控力度,但高耗能產業的增速總體依然偏快。中國總體能耗遠高于世界水平是不爭的事實。要始終貫徹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政府應該明確產業規劃,按產業來招商。嚴格控制“兩高一資”(即高消耗、高污染、資源性產品)企業的數量,為了對地方政府不考慮生態后果的開放與招商沖動有所制約,政府在多年前提出綠色國內生產總值概念。2007年發改委已將治理“兩高”作為實施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以市場導向原則為基礎,實施污染者付費、彌補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則,對企業進行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各個方面的承受能力。
參考文獻:
[1]馬和明.外國直接投資與經濟穩定增長――利弊之新實證分析.《經濟與管理科學》,2001,(04).
[2]牛勇平.國際直接投資與我國就業量之間的關系.《經濟學動態》,2001.
[3]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2004世界投資報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4]葉偉倫.民營資本發力正當其時.《財經》,2007,(09).
[5]郭飛.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經濟的消極影響.《研究》,2006,(06).
[6]潘建成,席念霞,范寶虹.《2007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學家信心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