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發展理論范文

時間:2023-08-01 17:40: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區域經濟發展理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

篇1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內容摘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先進技術、金融資本和勞動力已經超越了國界,成為新時期國際競爭的驅動力。特別是以高新技術為主導的新興產業的興起,不僅成為企業迅速崛起的主導力量,也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本文基于發展的視角,論述了區域經濟發展的理論,并提出了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經濟一體化 區域經濟 增長極 技術創新

伴隨著世界科技與經濟的快速發展,區域經濟競爭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舞臺。斯坦福大學塑造了硅谷的神奇,MIT和哈佛大學譜寫了美國波士頓地區“128號公路”沿線的繁榮,它們不僅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而且也對整個國家乃至世界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這也成為理論界研究的熱點和重點問題。本文基于發展的視角,論述了區域經濟發展的理論,旨在為政府提供有益的借鑒。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梳理

在傳統的古典經濟學研究范疇內,人們普遍認為經濟發展是均衡的,市場競爭條件充分,資本和勞動力能夠自由流通,就會促進區域經濟之間均衡發展。但是,這種靜態分析的方法無從解釋經濟不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通常這些地區并不具有推動所有產業和區域均衡發展的資源稟賦,而市場力量的最終作用結果通常是加劇了區域之間的差距。究其主要原因,是忽略了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以及規模效應的影響,并非完全充分競爭中的市場供求關系能決定資本收益。

20世紀50年代以來,以法國經濟學家佛朗索瓦·佩魯為代表的新經濟增長極理論,試圖從另一角度解釋當代社會現實的經濟增長過程和新經濟的崛起。他認為,技術進步和創新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創新并不是在所有產業均衡推進,總是傾向于集中在某些特殊的產業和領域,這些產業和領域就被稱為“增長誘導單元”,也稱為“增長極”。例如,斯坦福大學塑造了硅谷的神奇,MIT和哈佛大學譜寫了美國波士頓地區“128號公路”沿線的繁榮,它們對該地區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并對整個國家乃至世界經濟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該理論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熊彼特的創新理論,他認為:“熊彼特片面注重私人廠商的作用,特別是大型私營廠商的作用。但是當局和他們的首創精神以及較小的、為適用于當地情況所作的創新也同樣重要,不容忽視”。增長極既是創新的發源地,又是擴散源,當這種產業增加資本或者購買服務時,也會對其他領域產生連鎖效應和推動效應,最終從區域間的不均衡發展到區域的均衡發展。

值得提出的是,自增長極理論提出以來得到廣泛應用,但由于種種原因,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引來質疑之聲不斷。例如,1957-1966年期間,意大利為了解決南貧北富的地區二元結構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在南部選取4個增長極典型區,建立了鋼鐵、石油化工、機械、金融加工、電機等“推進型”產業,最終以失敗而告終。究其主要原因是:第一,理論有待完善。作為一種開創性的發展理論,該理論沒有就怎樣來確定推動型產業和適宜發展增長極的地點,推動型產業的支配效應即集聚經濟的正負效應表現如何,增長極理論自身的數量、規模、內部產業結構等一系列技術性問題在實際應用中如何解決進行理論推演。第二,理論的可操作性不強。在該理論中經濟空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人們無從考察任何空間中兩個地方的各種物質流、資本流、勞動力流、技術流、信息流,從而也就無法找到增長極的支配效應、聯系效應以及分配效應。

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策略

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企業、勞動力、技術和制度,這些因素是獨立的,分別對區域經濟發展發揮作用,但其交互作用和滲透作用則是復雜的。無論是從范圍經濟還是范疇經濟的角度看,企業都是實現經濟增長的主體,而制度、技術和勞動力則是保障因素,以保證實現生產資源的整合和優化配置。企業是經濟增長的載體,各種企業之間形成了強大的以地緣為基礎的關系網絡,包含忠誠信任、互惠雙贏、競爭與合作的內在依存性,進而形成產業集群。集群內通過知識滲透和傳遞、人力資本流通、資本流通,形成區域優勢與特質。基于上述分析,區域經濟發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依靠技術創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科學技術是新經濟增長的引擎,這一點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美國于1944年11月提出“將科學對戰爭勝利所起巨大作用的經驗用于和平時期,使科學服務于美國戰后的國富民強”的新經濟政策,并且以斯坦福研究園為載體,大力發展產學研合作,塑造了硅谷的傳奇和輝煌;成為各國紛紛效仿的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成功模式。在我國,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也應該高度重視技術創新的輻射作用和滲透作用,大力加強自主創新,增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通過技術升級進行差別化競爭。

在現代社會,低成本競爭大幅度縮小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加快了產品的衰退過程,促進新一輪的技術創新。即通過技術創新生產出在“性能/價格”或產品技術含量比競爭對手更具有優勢的產品,以此來占領市場份額?!度騽摌I觀察》研究報告表明,創業創新活動能夠促進經濟增長,創業創新活動水平的不同可以影響國家經濟增長水平的1/3,可見,技術創新對于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明顯。特別是對于一些資源枯竭城市和區域,發展技術含量高的企業,消化已形成的生產力,可以極大地降低經濟社會的轉型成本。

篇2

關鍵詞:農村區域;區域經濟;理論與模型

中圖分類號: F320.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3-102-2

1 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理論與模式

1.1 區域經濟發展一般理論與模式

對于區域經濟來說,其在發展過程中,與該地區的產業競爭力,存在較大的關聯性。因此,競爭力,可以說是經濟發展當中的一項重點內容。而對于競爭力大小來說,其與該地區企業及生產環境有著較大的關聯性。而企業與企業適應變化的能力,是幫助企業收獲經濟效益的前提條件。一個區域,會借助勞動力、所生產的產品、所提供的服務、所出口的資源,來與另外區域取得聯系。由此可見,區域經濟在發展當中,也會與區域在大環境當中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及服務能力有著較多的聯系。然而,如何闡述區域產出與企業競爭力間所存在的聯系,對于不同的學說來講,其解釋各不相同。

1.2 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模式

1.2.1 外生發展模式

外生發展模式倡導農村區域發展,主要是由外部條件決定的。其發展收益更加偏向于農村區域外部,而其利益訴求,更多處于被踐踏狀態。該模式在農村區域研究中,一直處于熱門狀態。在政策方面,該模式倡導農村區域發展,需引入現代化農業,同時在農村地區,開辦工程,讓富余的農村勞動力,有著更多的勞動機會。然而,在各種實踐中可以看出,外生發展模式并不能使農村經濟得到平穩發展,同時也難以使農村區域得到可持續發展的機會。

1.2.2 內生發展模式

對于內生發展模式來說,其認為,農村區域發展,關鍵在于依靠于內在驅動,需要依靠當地資源來進行發展。同時,發展所取得的效益,也會更多留在區域內,區域訴求會得到更多的尊重與維護。對于該模式來說,其與地方環境模型有著較多的相似之處。從政策角度來看,該模式倡導,要想使農村區域得到發展,就需要使農村產業得到多樣化的發展,并且找到適合農村區域本身的發展模式,讓更多的農民能夠發揮其自身才能,完成對區域內企業的重點扶持,并做好培訓工作。

1.2.3 外生―內生混合模式

對于外生―內生混合模式來說,其認為,農村區域發展,是內外力量的互相作用結果。該模式認為經濟、制度與社會三者的關系,會因為產業差異,而使得內外部聯系也存在差異。該模式把農村區域發展受到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的外部因素影響進行聯系起來。在不斷變化的全球網絡當中,農村區域在發展時,會受到外部與地方網絡的雙重影響。區域不同,其對應網絡的方向、密度與規模也不盡相同。所以,該模式會將農村發展看作一系列繁雜的網絡編織體系,在該體系中,資源可以發送流動,對發展起到控制作用的力量由內、外部組合而成,同時會產生相互作用與影響。

2 我國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踐模式反思

2.1 封閉式發展模式反思

改革開放伊始,農村區域在發展過程中,逐步產生越來越多的勞動力與資金,這些資金與勞動力,在城鄉較為封閉的環境中,發酵成一個個鄉鎮企業。然而,受到農村區域市場需求的影響,在封閉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便需要實施區域開放,來使勞動力、產品、資源與技術得到流動。由于現代化的城市,才是區域經濟的核心,因此,倘若農村區域與城市區域相互隔絕,便會使得農村區域經濟難以發展。所以,在相同國家當中,農村區域存在的封閉,僅是相對來說。這是因為農村區域無法像國家與國家一樣,實施關稅制度,即便存在關稅壁壘,農村區域發展也缺失足夠的技術與人才。然而,農村區域人口應當與城市區域人口權利相當、機會平等,并將農業與工業平等對待。

2.2 城鄉互動模式反思

一直以來,城市的發展缺少不了農村的影響。因此,城鄉互動,應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工業革命之后,受到技術進步與生產效率快速增長的影響,城市經濟在城市與農村經濟互動當中,占據了優勢地位。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之下,受到增長極理論與累積性因果循環原理的影響下,現如今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便得以形成。這種結構的產生,加大了農村與城市的差距,使農村地區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使其發展受到嚴重阻礙與影響。然而,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日益加速的同時,也會影響城市周邊的農村區域,逐步向城市擴散產業進行轉變,進而促使其經濟得到較快發展,然而,這種轉變,也帶來很多問題的出現。同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提出,為農村經濟的有效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2.3 農業現代化模式反思

農業現代化模式主要在人口密度相對較低、人均耕地面積較多的一些平原區域開展較為有效。在農村工業發展不利的背景下,加大農業現代化發展,對農業生產力及農村經濟發展都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借助農業現代化帶來的技術與規模增長,促進農民收入提高,使一些農村區域,能夠成為糧食、畜牧業、蔬菜生產基地。但是,一旦專業化與技術化規模持續擴大,也會使農業生產效率提升的同時,使農村經濟變得十分單調并脆弱,市場競爭中出現的各種變化,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意想不到情況,都可能會導致農村經濟在發展中受到影響與阻礙。

2.4 農村工商化模式反思

20世紀90年代初,農村鄉鎮企業發展趨勢便逐步放緩,農村工商化模式,開始借助產業升級、產權改革、集中布局等一系列辦法,來促使自身競爭力得到提升。然而,最終使得農村工商化模式得到重新發展的,便是全球經濟產業轉移,帶來的外向型勞動密集產業迅速發展造成的。此時,農村工商化模式不再依靠資源、勞動力等優勢而得到發展,而是通過借助資本、區內先發優勢、市場優勢及品牌營銷渠道獲得發展。然而,近年來,電荒、民工荒、產業轉移與金融危機造成的影響,使得很多工廠停止生產,這類問題的出現,都表示我國農村工商化在未來發展中,需繼續依靠勞動力成本優勢,同時需對新型工業化道路做到不斷探索與追求。

2.5 農村經濟多樣化模式反思

在我國城市經濟得到較為快速發展的同時,對于一些人口密度相對較大的平原地區的農村來說,很多農民都在進程務工中,獲取更多的收入,使得農業多樣化經營也逐步衰退。與此同時,農業產業化正在技術、管理與設備的推動之下,得到快速發展,此時的農村經濟,正在朝向產供銷、農工商一體化的方向發展,尤其是教育服務、科技推廣服務、生產資料供應服務、產品銷售服務、信息服務、信貸服務、保險服務以及生產中的播種、防蟲防疫、收割服務等一系列的農業服務,開始逐步增長并深入發展起來。另外,在擁有獨特文化與自然景觀的少數民族或風景區,開始借助地方文化與自然景觀資源,打造一系列富有當地特色的特色產業,對當地民俗風情和原汁原味的鄉村文化做到大力發展,同時借助生態觀光、“農家樂”、民俗體驗和休閑度假等以旅游為主的特色產業,來滿足因經濟發展、居民生活方式轉變致使城鄉居民消費不斷升級需求,在促進農村經濟得到增長的同時,使農村區域發展找到了可持續性強的發展模式。

3 總結

在信息化與全球化發展的同時,地方上存在的傳統力量、農村區域固有的文化資源力量會與國家政府政策力量等融入一起,在全球化進程當中,對農村區域發展產生起到相互影響的作用。所以,以內生―外生混合理論為根本的城鄉統籌模式,是農村區域經濟實現發展的有效模式。

參 考 文 獻

[1] 劉海明,楊健,王燦雄,林強.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研究進展綜述――兼論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機制建立的必要性[J].中國集體經濟,2010(07).

篇3

關鍵詞:區域經濟差異理論研究

一、主要的區域均衡發展理論簡介與評述

1.賴賓斯坦的臨界最小努力命題論。主張發展中國家應努力使經濟達到一定水平,沖破低水平均衡狀態,以取得長期的持續增長。不發達經濟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經濟發展的努力達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臨界規模,那就不能克服發展障礙,沖破低水平均衡狀態。為使一國經濟取得長期持續增長,就必須在一定時期受到大于臨界最小規模的增長刺激。

2.納爾森的低水平陷阱論:以馬爾薩斯理論為基礎,說明發展中國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復輪回的現象。不發達經濟的痼疾表現為人均實際收入處于僅夠糊口或接近于維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狀態;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儲蓄和投資受到極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國民收入來提高儲蓄和投資,又通常導致人口增長,從而又將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狀態中,這是不發達經濟難以逾越的一個陷阱。在外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須使人均收入增長率超過人口增長率。

3.羅森斯坦—羅丹的大推進論。主張發展中國家在投資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規模持續作用于各產業,從而沖破其發展的瓶頸。此論在發展中國家較有市場,原因在于它的三個“不可分性”的理論基礎即社會分攤資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儲蓄供給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經濟效果具有更能說服人的證據。

4.納克斯的貧困惡性循環論和平衡增長理論。資本缺乏是阻礙不發達國家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關鍵因素,是由投資誘力不足和儲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這兩個問題的產生又是由于資本供給和需求兩方面都存在惡性循環:但貧困惡性循環并非一成不變,平衡增長可以擺脫惡性循環,是擴大市場容量和造成投資誘力的一種必須的方法。

上述理論應用在區域經濟中就形成了區域均衡發展理論,它不僅強調部門或產業間的平衡發展、同步發展,而且強調區域間或區域內部的平衡(同步)發展,即空間的均衡化。認為隨著生產要素的區際流動,各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將趨于收斂(平衡),因此主張在區域內均衡布局生產力,空間上均衡投資,各產業均衡發展,齊頭并進,最終實現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

均衡發展理論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個基本的事實,即對于一般區域特別是不發達區域來說,不可能具備推動所有產業和區域均衡發展的資本和其他資源,在經濟發展初期很難做到均衡發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規模效應和技術進步因素,似乎完全競爭市場中的供求關系就能決定勞動和資本的流動,就能決定工資報酬率和資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實上,市場力量的作用通常趨向增加而不是減少區域差異。發達區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礎設施、服務和更大的市場,必然對資本和勞動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從而產生極化效應,形成規模經濟,雖然也有發達區域向周圍區域的擴展效應,但在完全市場中,極化效應往往超過擴展效應,使區際差異加大。另外,技術條件不同也會使資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時的資本要素流動會造成不發達區域資本要素更加稀缺,經濟發展更加困難。

區域均衡發展理論顯然是從理性觀念出發,采用靜態分析方法,把問題過分簡單化了,與發展中國家的客觀現實距離太大,無法解釋現實的經濟增長過程,無法為區域發展問題找到出路。在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非均衡發展理論對發展中國家更有合理性和現實指導意義。

二、主要的區域非均衡發展理論簡介與評述

按發展階段的適用性,非均衡發展理論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無時間變量的,主要包括循環累積因果論、不平衡增長論與產業關聯論、增長極理論,中心—論、梯度推移理論等;另一類是有時間變量的,主要以倒“U”型理論為代表。

1.岡納·纓爾達爾的循環累積因果論。該理論認為,經濟發展過程在空間上并不是同時產生和均勻擴散的,而是從一些條件較好的地區開始,一旦這些區域由于初始優勢而比其他區域超前發展,則由于既得優勢,這些區域就通過累積因果過程,不斷積累有利因素繼續超前發展,從而進一步強化和加劇區域間的不平衡,導致增長區域和滯后區域之間發生空間相互作用,由此產生兩種相反的效應:一是回流效應,表現為各生產要素從不發達區域向發達區域流動,使區域經濟差異不斷擴大;二是擴散效應,表現為各生產要素從發達區域向不發達區域流動,使區域發展差異得到縮小。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回流效應遠大于擴散效應,即發達區域更發達,落后區域更落后?;诖耍姞栠_爾提出了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主張。在經濟發展初期,政府應當優先發展條件較好的地區,以尋求較好的投資效率和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通過擴散效應帶動其他地區的發展,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也要防止累積循環因果造成貧富差距的無限擴大,政府必須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來刺激落后地區的發展,以縮小經濟差異。

2.艾爾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長論。該理論認為經濟進步并不同時出現在每一處,經濟進步的巨大推動力將使經濟增長圍繞最初的出發點集中,增長極的出現必然意味著增長在區域間的不平等是經濟增長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他提出了與回流效應和擴散效應相對應的“極化效應”和“涓滴效應”。在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極化效應占主導地位,因此區域差異會逐漸擴大;但從長期看,涓滴效應將縮小區域差異。

3.佩魯的增長極理論。法國經濟學家佩魯首次提出的增長極概念的出發點是抽象的經濟空間,是以部門分工所決定的產業聯系為主要內容,所關心的是各種經濟單元之間的聯系。他認為增長并非同時出現在各部門,而是以不同的強度首先出現在一些增長部門,然后通過不同渠道向外擴散,并對整個經濟產生不同的終極影響。顯然,他主要強調規模大、創新能力高、增長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進其他部門發展的推進型單元即主導產業部門,著重強調產業間的關聯推動效應。布代維爾從理論上將增長極概念的經濟空間推廣到地理空間,認為經濟空間不僅包含了經濟變量之間的結構關系,也包括了經濟現象的區位關系或地域結構關系。因此,增長極概念有兩種含義:一是在經濟意義上特指推進型主導產業部門;二是地理意義上特指區位條件優越的地區。應指出的是,點—軸開發理論可看作是增長極和生長軸理論的延伸,它不僅強調“點”(城市或優區位地區)的開發,而且強調“軸”(點與點之間的交通干線)的開發,以點帶軸,點軸貫通,形成點軸系統。

4.弗里德曼的中心—論。在考慮區際不平衡較長期的演變趨勢基礎上,將經濟系統空間結構劃分為中心和兩部分,二者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二元空間結構。中心區發展條件較優越,經濟效益較高,處于支配地位,而區發展條件較差,經濟效益較低,處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經濟發展必然伴隨著各生產要素從區向中心區的凈轉移。在經濟發展初始階段,二元結構十分明顯,最初表現為一種單核結構,隨著經濟進入起飛階段,單核結構逐漸為多核結構替代,當經濟進入持續增長階段,隨著政府政策干預,中心和界限會逐漸消失,經濟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一體化,各區域優勢充分發揮,經濟獲得全面發展。該理論對制定區域發展政策具有指導意義,但其關于二元區域結構隨經濟進入持續增長階段而消失的觀點是值得商榷的。

5.區域經濟梯度推移理論。基礎是美國的跨國企業問題專家弗農等的工業生產生命循環階段論。認為工業各部門甚至各種工業產品都處在不同的生命循環階段上,在發展中必須經歷創新、發展、成熟、衰老四個階段,并且在不同階段,將由興旺部門轉為停滯部門,最后成為衰退部門。區域經濟學者把生命循環論引用到區域經濟學中,創造了區域經濟梯度轉移理論。根據該理論,每個國家或地區都處在一定的經濟發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現一種新行業、新產品、新技術都會隨時間推稅由高梯度區向低梯度區傳遞,威爾伯等人形象地稱之為“工業區位向下滲透”現象。

無時間變量的區域非均衡學派雖然正確指出了不同區域間經濟增長率的差異,但不能因此而斷定區際差異必然會不可逆轉地不斷擴大。因為各種非均衡增長模型片面地強調了累積性優勢的作用,忽視了空間距離、社會行為和社會經濟結構的意義??姞栠_爾和赫希曼的理論動搖了市場機制能自動縮小區域經濟差異的傳統觀念,并引起一場關于經濟發展趨同或趨異的大論戰。但是在美國經濟學家威廉姆遜的倒“U”型理論提出之前,論戰缺乏實證基礎。他的研究使討論向實證化方向邁出了有力的一步,倒“U”型理論也成為有時間變量的非均衡發展理論的代表。

6.威廉姆遜的倒“U”型理論。威廉姆遜把庫茲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說應用到分析區域經濟發展方面,提出了區域經濟差異的倒“U”型理論。他通過實證分析指出,無論是截面分析還是時間序列分析,結果都表明,發展階段與區域差異之間存在著倒“U”型關系(如圖1所示)。這一理論將時序問題引入了區域空間結構變動分析。由此可見,倒“U”型理論的特征在于均衡與增長之間的替代關系依時間的推移而呈非線性變化。

縱觀上述兩類非均衡發展理論,其共同的特點是,二元經濟條件下的區域經濟發展軌跡必然是非均衡的,但隨著發展水平的提高,二元經濟必然會向更高層次的一元經濟即區域經濟一體化過渡。其區別主要在于,它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論述均衡與增長的替代關系,因而各有適用范圍。在關于增長是否不論所處發展階段如何都存在對非均衡的依賴性問題上,這兩類理論之間是相互沖突的。增長極理論、不平衡增長論和梯度轉移理論傾向于認為無論處在經濟發展的哪個階段,進一步的增長總要求打破原有的均衡。而倒“U”型理論則強調經濟發展程度較高時期增長對均衡的依賴。

篇4

關鍵詞:區域經濟 均衡發展 發展路徑

區域經濟均衡發展理論述評

(一)出口基地理論

出口基地理論由美國經濟學家諾思最先提出,后來經過蒂博特、羅曼斯、博爾頓等人的發展而逐步成熟?;乩碚摰幕A在于在靜態比較分析中提出了外貿乘數的概念,該理論的基本思想在于:任何一個區域的經濟增長都取決于區域的輸出產生的增長情況,而區域外生需求的擴大則是內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依照這一理論,倘若不同區域都能夠集中其力量發揮自身優勢,那么自由貿易就會逐步平衡區域間要素和價格的差異,區域經濟之間的差距也將不斷縮小。

(二)貧困惡性循環理論

貧困惡性循環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R·納克斯提出的。納克斯通過研究后發現,發展中國家在宏觀經濟中存在著供給與需求兩個不同的惡性循環。從供給方面來講,低收入意味著較低的儲蓄能力,同時也會引起資本形成的不足,而資本形成不足又會使生產率處于較低水平,而這又會造成低收入,這樣一來,一個周而復始的惡性循環也就形成了。從需求方面講,低收入等價于低購買力,低購買力又會導致投資不足,進一步的,生產率處于較低水平,而這又會造成低收入,惡性循環也將產生。此外,這兩個惡性循環互相影響,陷入這一循環的區域經濟是很難得到增長機會的。

(三)大推進理論

著名的發展經濟學家保羅·羅森斯坦/羅丹是大推進理論的倡導者與集大成者。大推進理論的論據與理論基礎是建立在生產函數、需求和儲蓄供給三個“不可分性”之上的。這一理論形成了以下主張:發展中國家在投資上要以一定的速度與規模進行,并將其持續作用在眾多的產業之上,以此完成對現實發展瓶頸的突破,這樣一來,區域經濟將在全面上得到推動,獲得高速增長。

我國區域經濟格局的轉變

(一)金融危機前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格局

1.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的幾何重心就開始移動,移動方向為向南偏西,這個方向即為珠江三角洲地區,以這一地區為中心的南部沿海區域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而自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區域經濟的幾何重心繼續快速向南移動,與此同時,移動方向也由以前的向南偏西轉向向南偏東,這個方向即為長江三角洲地區,該地區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的經濟增速和經濟總量都得到了迅速提高。而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在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等方面都明顯領先于其他地區。至此,該類地區已經進入到了工業化的中期階段或中后期階段。尤其是在我國于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我國經濟逐漸走入了世界經濟的軌道,兩者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作為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基地,我國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已經成為國際制造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2.在西部大開發戰略、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和中部崛起戰略相繼實施,同時,我國東南部沿海地區的各種要素投入成本全面上漲,經濟增速也在諸多壓力下逐步放緩,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卻后來居上,經濟增幅逐漸加快。從20世紀末開始,東部地區的京津冀地區和山東半島城市群異軍突起,其經濟增速躍居珠三角和長三角兩大區域之上;而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已經居于四大主流區域的首位。由此一來,在一快一慢的交錯步伐下,我國區域間的經濟增長差距開始放緩。進一步的,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角度來看,中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之間的相對差距也在逐年縮小,而近幾年西部地區崛起的鄂爾多斯的多項經濟指標都已經在全國領先,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二)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

1.從宏觀角度看,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東部地區的影響最為明顯,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我國東部地區(尤其是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因其具有明顯的外向型經濟特征,受到沖擊的幅度最大,經濟增長也因此呈現出下降趨勢,尤其面向歐美市場進行商品出口且相對依存度較高的地區,經濟的下滑趨勢更是明顯。

2.在政策方面,我國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在近一段時間以來,持續受到中央政策的傾斜,大區域戰略的部署和實施給這些地區帶來了快速發展的契機。一個明顯的事實就是,區域經濟的優先發展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入,這將進一步加快該類區域第二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而在產業組織方面,金融危機使我國產業梯度轉移的步伐和規模明顯增強,大量企業尤其是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的企業,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正從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進行產業戰略轉移,這極大地促進和帶動了中西部地區的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在這一過程中,相關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得到加強。

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與金融危機的關聯分析

(一)經濟政策的濫用加重了區域經濟發展失衡

在區域經濟發展失衡的條件下,尤其是經濟發展落后的地區,地方政府通常有運用宏觀調控手段加速其經濟增長的沖動,這為金融風險的產生和積累創造了積極條件。同時,這種干預在某些時候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策略,而所有的政策指向中,由政府發起的投資行為又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的主要力量。如果單純為了經濟的增長而不顧忌市場和社會的反應,試圖通過擴大政府投資所帶來的乘數效應維持和促進區域經濟的良性增長,不但無法實現預期目標,最后連最初的經濟狀態也無法維持。尤其在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地區,民間投資的匱乏和政府調控經濟能力的制約,這一風險將最終演化成現實,危機的出現將無法避免。在我國目前,真實的情況恰恰如此—經濟發展越是落后,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就越明顯,而這正將區域發展的非均衡性引向深入。

(二)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使金融體系更加脆弱

區域經濟的發展失衡降低了市場機制的效用,從而使信息缺陷得到加強,而這又將進一步導致主體非理的發生,由此一來,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就在所難免。在我國當前區域經濟發展的脈絡上,東部地區渴望繼續保持其領先的經濟地位,而以往經濟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更具有強大的發展后勁。從一段時間來的實踐可以看出,在金融深化與創新和金融全球化理論的支撐下,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都渴望并最終采取了相關行動,而這極有可能導致多方面的金融風險甚至經濟風險。

(三)區域格局失衡致使經濟增長不可持續

受全球經濟形勢的影響,我國經濟的增長承受著巨大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增加國內的需求,即有效增加內需的數量,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的滯脹將難以避免。而這樣的危險局面是一觸即發的,一旦宏觀經濟出現異樣波動,政府就極有可能因鞭長莫及而無能為力,作為區域經濟主體的企業便有可能陷入經營困境。因此,這些企業大多存在創新能力意愿不強、創新能力不足的傾向,尤其在我國一些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地區,企業經營效益的好壞大多要向資金找原因,而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卻不愿過問,這又加重了這一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發生后的破壞力。

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與金融危機之間的關聯如圖1所示。

促進我國區域經濟均衡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建立有效的補償機制

從國家層面上來講,促進我國區域經濟均衡發展的主要對策之一,就是要加強宏觀調控方向和力度,適時改革和完善財政稅收體系,將中央與地方的財權和事權進行明確劃分,進一步加強對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引導和政策傾斜,加大對該類地區的資金投入和智力投入,同時要逐步建立起包括全國范圍內的區域經濟協調機制,對經濟發展中出現的經濟壟斷等現象要進行嚴厲查處,維護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穩定。從區域之間的關系來講,就是要做到統籌兼顧、抓大不放小,發展較快的省份要積極協助其他地區的發展,并且在區域和流域之間,通過協商、談判和合作等多種方式,建立起長效的經濟補償機制,避免因無序開發導致資源環境的惡化和更為嚴重的后果。此外,區域本身的發展可以考慮將原本獨立,但社會影響相對突出的鄰近地區納入發展規劃,進行統一協調和統一管理。

(二)加快外來資本的培植

這次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首先表現在進出口貿易上,國內產品的出口受到了明顯沖擊。在這種情況下,各區域政府應該適時轉變戰略方向,重新制定相關政策,并對現有政策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比如加快生產方式的轉變,將原有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和自主創新型產業進行轉變等。同時,區域經濟的發展不能閉門造車,以往獨立、松散的區域關聯狀態應該被相互之間的合作取代,使合作的可能多于競爭。區域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不但要充分重視自身資源的種類和數量、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還要因地制宜,將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間的發展趨勢進行統籌安排,實現區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的發展。而在這一過程中,一味地抵制外來資本、單純地扶持本地企業只能適得其反。所以,在對待外來資本的問題上,要在一開始就將外來資本進行根植化和本土化,將其與區域的長遠發展聯系起來,尤其對那些金融性資本和產業資本,對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是發展區域經濟的又一良方。

(三)加強區域經濟合作

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各區域應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比較優勢,以最高的經濟效率參與市場競爭。為此,各區域政府之間要在區域經濟共同發展的目標指引下,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以此來保證區域合作的矛盾和沖突能得到快速有效地解決。而在區域經濟合作的組織形式選擇方面,項目合作和市場機制是兩種主要的運作形式,此外還可選擇非政府組織的合作形式等;在區域經濟合作的方式與手段的運用上,行政干預和市場化手段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兩者可以分開進行,只選取其中一種,也可以將兩者結合,合并使用。一個明顯的趨勢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政府在區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將被逐漸削弱,取而代之的主體是市場。

參考文獻:

1.吳黨恩,張丞.以我國為例看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與金融危機的聯系[J].集體經濟,2009(12)

2.王淑萍.試論全球金融危機中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J].科學之友,2010(5)

3.陳佳貴,李揚.2010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M].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4.戚本超,景體華.中國區域經濟報告2008- 2009[M].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5.陳建華.全球金融危機與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的變化[J].上海經濟研究,2010(7)

6.何福榮,田歡.淺談金融危機時期我國的區域經濟合作[J].商場現代化,2009(1)

7.魏后凱.金融危機對中國區域經濟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4)

篇5

關鍵詞:綜合運輸體系;區域經濟;實證分析

中圖分類號:F5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3-0-01

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及其協調發展問題一直以來是區域經濟學界探討的熱點問題。隨著經濟社會及交通運輸的迅速發展,眾多學者開始關注綜合運輸體系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這一新興研究熱點。來逢波教授的學術專著《綜合運輸體系對區域經濟空間格局的塑造與優化研究》就是在區域經濟與交通運輸交互影響及其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結合我國具體國情經過三年多的深入研究推出的一部力作,該書同時也是來逢波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研究成果。

綜合來看,該書融合了經濟學、管理學、地理學等諸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并體現出了以下鮮明特點:

一、研究對象具體,研究方法可行

該書在緊密結合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與區域經濟協調動態演化的背景,結合作者主持的同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開展了深入研究,立足對綜合運輸體系構建及其與區域經濟空間格局協調發展調控對策進行研究,并交叉融入經濟地理學、區域經濟學、運輸經濟學的研究視角,利用全面梳理與歸納論證、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等方法,探討其內在機理及優化途徑,切入點及方法思路清晰,通過實際研究構建了此類研究的一般范式及研究邏輯框架,對相關領域的研究能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通過研究綜合運輸體系的概念內涵及基本組成要素,探討了通過交通廊道變化帶來的區域空間格局演變與重組,提煉總結了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空間格局動態演變的影響,是對既有相關研究理論方面的進一步補充和深化,相信在未來必將極大地推進本層面的研究進展。

二、數據詳實可靠,觀點獨特鮮明

作者通過查閱文獻、實地調研等過程,采取定性定量結合、大數據挖掘等方法,形成了鮮明獨到的觀點。

(一)創新性地提出了“四個大區”的研究理念。作者在梳理我國交通運輸體系改革開放后數十年發展軌跡的基礎上,對我國地理空間進行了研究并嘗試性做出了“四個大區”劃分,采用了五個測度指標(旅客周轉量、貨物周轉量、GDP、人均GDP、DUM),使用長時相面板數據進行了反饋驗證和分析。

(二)創新性使用了人工神經網絡模型對單一年份進行分析驗證。將人工神經網絡模型引入交通對區域經濟影響的研究本身就是一種突破和創新。作者創新性地使用了人工神經網絡模型進行分析測度,得出了綜合運輸體系與區域經濟存在著較強關聯度的結果,而且這種關聯性成正比例呈現,同時呈現出明顯的地域分布特點。鑒于此,作者提出了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應優先進行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和優化的觀點。

(三)開創性提出了綜合運輸影響下的區域經濟梯度轉移規律。分析認為,綜合運輸體系的發展現狀水平是區域經濟空間格局演變的核心影響因素。高速公路具有網絡優勢、便捷快速優勢、通達深度優勢,總體分析來看,在對區域經濟發生拉動作用的諸要素中,高速公路的效果和作用最為明顯。高速公路對區域經濟的作用基本表現是:距離高速公路遠的地區影響較小,其間呈漸次減弱態勢。經濟發達地區與落后地區之間存在著若干個差異化的中間梯度,呈現出了比較明顯梯度形式。

(四)嘗試使用了系統動力學相關理論進行了分析。作者構建了構建區域經濟增長、交通基礎投資、運輸需求與供給、空間結構等模型構成的綜合運輸體系與區域經濟互動影響的系統動力學模型流圖。該書認為:“從要素流動視角分析,綜合運輸體系與區域經濟空間格局之間是一種系統關聯關系”,并以2000C2014年數據為計算基礎,經過系統檢驗、過程分析、靈敏度分析,得出了綜合運輸體系與區域經濟空間格局之間的深度系統化的影響和作用。

(五)首次提出并使用了典型雙高通道進行實證分析。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及航空運輸是現代化高速交通方式,三者組成了高速交通網絡體系。就目前綜合交通體系的發展現狀看,雙高陸路通道對區域經濟的影響更為直接和高效?!半p高”網絡通道對產業要素流動、人口流動與遷移、城鎮化發展等起到了明顯的拉動(推動)作用。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航空運輸網絡的完善,高速交通方式的立體化作用會體現的更為明顯,對區域經濟空間格局演化的作用力會更強。

三、著作結構清晰,邏輯體系嚴密

該書內容共分為十一章。從理論研究、實證研究到對策分析,層層遞進,顯示了極強的邏輯性。最后通過對主要研究內容和觀點的總結和概括,提出了后續研究中有待解決的問題,并對未來的研究趨勢進行了展望。

縱觀近年來綜合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尚未發現把綜合運輸體系多種運輸方式同時植入到區域經濟空間格局動態演變的框架范圍內進行多維度、綜合性、重時空關系的研究,因而相信該著作將對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及其與區域經濟時空格局協調互動的相關研究起到積極的探索和鋪墊作用,進而推進相關領域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該書盡管有其理論和現實意義,也在一定層面上進行了積極的創新嘗試和縱深研究,但由于受制于數據資料不完整等客觀條件的約束,研究局限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綜合運輸體系與區域濟之間形成了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多維系統,隨著交通運輸系統和區域經濟時空格局的動態演變,二者必將體現出新的發展特點和演變規律,需要進一步跟進研究和深入探索。

參考文獻:

[1]綜合運輸體系對區域經濟空間格局的塑造與優化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

[2]高速鐵路對區域經濟的影響效應及實證檢驗[J].東岳論叢,2016,37(6):120-127.

篇6

關鍵詞:發展中國家;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綜述

按照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對于各個參與的國家來說都是會帶來利益的,無論是這種利益是大是小。由于發達國家在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也促使發展中國家在理論上認真研究區域經濟一體化問題,實踐上正逐步融入了當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潮流中,努力開展實踐。盡管如此,但這并不意味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就能完全適用于發展中國家,可以照搬發達國家的模式,所以這些理論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只能是一種借鑒。基于此,經濟學家們針對各個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發展中國家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

一、中心―理論

結構主義學者Gurnar Myrdal、Raul Prebisch認為由中心國家(即發達國家)和國家(即發展中國家)所構成的現行的國際經濟秩序是不合理的,因為這一秩序下有利于發達國家但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卻是極為不利的。普雷維什將這一體系比作宇宙中的星云分布格局來具體形象地闡釋了這一理論,他也認為現行的國際經濟秩序是不合理的,它只有利于發達國家而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是不利的。對于現行國際經濟秩序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利益和損害問題,繆爾達爾認為,“回波效應”是經濟發展所固有的,而“回波效應”的力量超過了“擴散效應”的力量,其結果是貧富懸殊進一步加劇。因此,這些學者認為要打破這種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的關鍵在于發展中國家必須在實行進口替代戰略的基礎上加強彼此之間的經濟合作,方能實現共同發展。

二、國際依附理論

國際依附理論在對現代國際經濟體系的認識問題上比結構主義的中心―理論要更為激進,提出這一理論的主要學者是:Paul Baran、Samir Amin、Ander Gunder Frank、F H.Cardoso、 Osualdo Sunkel以及A. Emmanuel等。他們對比分析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國情現狀,認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支配―依附”的關系即發達國家支配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則依附于發達國家并受其剝削的關系。因此,他們認為只有在發展中國家內部進行徹底的制度及結構的改革,還有同步推進發展中國家間的經濟一體化,并徹底擺脫對發達國家的依附,才能真正實現經濟的發展。

三、綜合發展戰略理論

對發展中國家經濟一體化解釋,盡管中心―理論和國際依附理論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較為普遍的認識是鮑里斯?塞澤爾基的綜合發展戰略理論要更具有解釋力和最有影響力。鮑里斯?塞澤爾基首先認為不應當把發展中國家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僅限于市場的統一,而應當視為是一種發展的戰略;其二,他認為發展中國家應當通過區域工業化來增強相互依存性,并且把生產和基礎設施作為發展中國家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基本領域;其三,他非常強調政府必須實行有效的干預;最后,他認為應當把經濟一體化視為集體自力更生的手段和世界經濟新秩序逐步變革的要素。

結語

經濟學者們依據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提出的中心―理論、國際依附理論和綜合發展戰略理論是適用于發展中國家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中心―理論認為要打破這種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的關鍵在于發展中國家必須在實行進口替代戰略的基礎上加強彼此之間的經濟合作,方能實現共同發展,而國際依附理論則認為只有在發展中國家內部進行徹底的制度及結構的改革,還有同步推進發展中國家間的經濟一體化,并徹底擺脫對發達國家的依附,才能真正實現經濟的發展。綜合發展戰略理論則認為不應當把發展中國家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僅限于市場的統一,而應當視為一種發展的戰略,并通過區域工業化來增強相互依存性,把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發展中國家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基本領域,還認為應當把經濟一體化視為集體自力更生的手段和世界經濟新秩序逐步變革的要素。

參考文獻:

[1] O.Sunkel. Nat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nd External Dependence in Latin Americ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 A. Emmanuel. Unequal Exchange. New York and London: Monthly Review Press,1969

[2]布雷達?帕弗里奇等.南南合作的挑戰[M].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1987

篇7

[關鍵詞]政府宏觀經濟管理;區域經濟協調;宏觀調控

[中圖分類號]F124

宏觀調控強調通過多種途徑展開社會經濟控制,維持社會再生產協調狀態。區域經濟反映了各區域經濟水平、狀態、規律。從整體上看,目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失衡,區域經濟差距懸殊,政府作為區域經濟建設的核心,有責任、有義務協調區域發展。鑒于此,筆者結合實踐研究,就政府宏觀調控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展開分析。

1 宏觀經濟管理與區域經濟發展分析

1.1 政府宏觀經濟管理必要性

社會主義市場環境下,政府采取宏觀經濟管理主要作用是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指導、促進作用,優化分配,完善生產資源,促進區域資源優化配置,穩定國家經濟。而想要保證社會市場穩定還需通過市場自發調控與政府宏觀調控,兩者結合才能實現百花齊放,增加社會就業率、推動企業發展。同時,還有助于調動政府參與主動性,對促進經濟體系完善起到間接性作用,使社會經濟處于穩定發展水平。但從另一方面而言,宏觀調控也存在管理失效風險。宏觀經濟是以計劃指導為目標,對今后經濟發展趨勢的預見,政府根據經濟預測展開宏觀調控,但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存在諸多限制性因素。主客觀影響如:決策依據信息來源真實性、準確性,決策人員專業水平,政府反應要落后市場發展變化,成為宏觀調控最大影響因素。所以,及時對政府行為科學引導保證發揮市場調控作用,推動區域經濟建設發展有助于穩定社會經濟發展。

1.2 宏觀調控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

區域經濟協調是宏觀調控的目標。政府想要進行宏觀調控協調區域經濟發展不僅是工作目標,也是區域經濟協調有效方法。首先,社會經濟總量穩定。經濟總量指的是某個階段國家經濟活動總成果的數量反映,宏觀經濟活動指標的集中體現就是總供給與總需求。宏觀調控短期目標即是維持社會供給與需求穩定,才能保證社會經濟穩定發展,這也是區域經濟協調重要途徑。其次,社會經濟發展。基于長遠角度分析,宏觀調控是社會經濟長期建設發展的戰略性指導,及時排除經濟隱患,促進國民經濟進步。區域經濟協調具體而言,就是城鄉、城市區域的統籌協調,要求兩者必須保持同步狀態。

1.3 宏觀調控是穩定區域經濟的根本需求

首先,宏觀調控的基礎前提就是計劃手段,要求政府對區域經濟進行短期、長期計劃,適應宏觀經濟管理計劃達到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其次,經濟計劃。以間接形式對國民經濟發展產生影響,間接管理指的是不直接干預經濟活動,而是以市場為媒介通過經濟手段對經濟發展主要變量施加影響,通過市場傳導引導微觀經濟行為,確保達到宏觀經濟管理標準。區域經濟屬于國家宏觀經濟層面的內容,以宏觀調控形式進行區域經濟協調。最后,行政方案。行政方案指的是行政單位利用行政權力干預社會經濟的有效途徑。單位以宏觀經濟形式綜合人力、物力應對宏觀經濟問題,如利益問題,都要利用行政手段進行管理控制。

2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伴隨著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發展問題也隨之暴露,尤其是區域經濟失衡問題?,F如今,我國經濟水平依次為東部、中部、西部,特別是長江、珠江、京津冀,根據所處地理環境看呈高密集狀態。但是,想要通過高經濟水平地區帶動周邊區域發展存在一定限制,進而出現區域經濟發展不均,影響社會總體經濟進步。現階段我國主要勞動力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改革初期得益于上海工業與江浙區域農工相輔,長三角地區特別是江蘇、浙江的鄉鎮工業和家庭工業發展迅速。此后,汽車、石油化工、船舶產業迅速興起,使長三角一直保持全國領先地位。

3 政府宏觀經濟管理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想要通過宏觀經濟控制保持區域經濟平衡,促進社會經濟進步,第一要素是政府以宏觀經濟管理為方法,發揮著橫幅作用。綜合分析各區域經濟發展特點與優勢、問題,從而創建具有特色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藍圖。相對于個體控制,宏觀經濟控制更能夠規避市場風險、進行市場控制,通過擴大投資、吸引優秀人才、健全市場經濟體制穩定區域經濟,有助于控制區域經濟發展,實現整個區域經濟水平提高。

3.1 促進投資,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最佳途徑就是擴大投資,鼓勵科技創新、扶持第三產業。首先,推動區域經濟朝市場化發展,開放市場、建立完善的法律體制和市場制度、良性競爭的市場環境,保證產品、生產資料等走進來、走出去,推動社會經濟進步。同時,要求政府打破行政性貿易壁壘,發展多元化、互補性的區域市場。其次,鼓勵科技創新,實現產業升級。政府綜合有利產業資源,健全指導機制與產業制度從而實現經濟增長。在原有產業資源下以財政刺激形式帶動企業走向科技創新,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水平。最后,扶持第三產業。第三產業包含各類服務和產品,有助于滿足大眾消費需求,促進消費的同時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因此,政府應在制度政策上給予幫助,為第三產業謀求更多福利優惠政策,并進行勞動力教育培訓,提高專業水平、生產效率。

3.2 堅持留下來、引進來戰略目標

關于長三角區域協調發展,政府應堅持留下來、引進來戰略目標。其中,留下來是將區域高學歷、年輕勞動力、具有創新、創造意識的人留下來;引進來則是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資源。具體措施:首先,加強與金融、貿易、投資戰略的互動,尤其是對外投資和引進外貿的互動。“一帶一路”建設既是現代社會開放型經濟發展戰略選擇,也是推動留下來,引進來的雙向互動。其次,為外來人才提供更多福利政策,將優秀人才放在重點開發區,有助于達到人才流動的聚集效益。再次,政府應加大子女教育、公共衛生、就業支持,盡可能縮小與高經濟水平區域在衛生、教育、文化、醫療方面的距離。最后,發展農村教育、職業教育、技能培訓,提高勞動力綜合素質、專業水平,更好地適應區域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

3.3 國家戰略與地方戰略協調

首先,秉承著產業承接和吸收同步、環保、產業技術適度的原則,選擇利用適合的產業和技術加以承接。其次,通過“一帶一路”建設與自貿試驗區建設協調,創建國際化、法制化的營商環境,重塑沿海開放高地優勢。“一帶一路”地區與自貿試驗區疊加,全面打通人流、物流、資金流,在國內大環境下實現雙向投資協調發展。最后,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以政策為導向使本土產業和轉移產業實現融合,避免出現轉移產業同質化問題。此外,長三角區域政府推動本土產業轉向中西區域,基于宏觀經濟調控下創建優勢互補的經濟開發區。

篇8

關鍵詞: 大都市地區 經濟與空間發展 基礎理論 流派

1.集聚:大都市地區成長的源泉。

集聚可能是大都市地區成長最主要的源泉,正是因為集聚經濟,才推動了經濟活動在城市和大都市地區的發展。關于集聚經濟,早在19世紀90年代馬歇爾就開始研究,而且這種研究一直持續到今天,還不斷產生一些新的理論。

1.1馬歇爾的集聚經濟。

集聚效應是城市形成的基礎,最早進行集聚經濟分析的是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Alfred Marshall,1890),他在19世紀90年代提出產業集聚是由空間外部性引起的,并認為空間集聚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第一,可以促進專業化的投入和服務的發展;第二,為具有專業知識的工人提供了集中的勞動力市場;第三,公司可以從技術溢出中獲益。集聚經濟主要發生在高度城市化地區,因此有時集聚經濟被稱為城市化經濟(urbanization economies)。

1.2.新集聚理論。

但是,隨著上世紀70年代石油暴漲和80年代第一次全球經濟蕭條,許多學者開始思考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未來之路,出現了“后福特主義”(Leborgne & Lipietz,1988),“靈活積累(flexible accumulation)”(Scott & Storper,1986;Harvey,1987)等新理論思潮。其中涉及經濟與空間發展關系最有影響力的是“新集聚理論(new agglomeration theory)”。

在新集聚理論中,MIT大學的Piore和Sabel(1984)提出“第二次產業分離(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的觀點,借鑒弗農的產品生命周期模型理論,認為成熟階段的標準化產品正在被市場需求中的異質和不確定性所破壞,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石油價格的波動,消費者的分化使得產品需要更加專門化和異質化,這是原來的大批量生產所不能提供的,因此一些公司開始走“靈活的專門化(flexible specialization)”發展方向。

靈活的專門化是一種持久創新的戰略,公司要適應無止境的變化而不是要控制這種變化,這也就意味著在第一次產業分離中被邊緣化的手工形式的產品的復興。同時在空間方面,產業垂直分工的瓦解促進了空間的集聚,讓專門化的廠商通過集聚產生規模效益,同時地理相近減少非標準化和變化所帶來的成本(Scott,1988)。因此意大利中部和西北部,西班牙的Basque地區和巴黎的高級時裝地區(Storper,1993)都是一種基于靈活專門化集聚所帶來的繁榮。

新集聚理論和靈活的專門化理論的局限性在于過分依賴垂直分工瓦解的觀點,來解釋為什么可以依靠本地的產業網絡,從集聚經濟中獲利,并且引用的只是個別案例,不能說明整體的問題。

2.擴散(Dispersal):地區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從一個國家的發展戰略到一個地區的發展戰略,都希望產業和經濟活動能夠從發達地區往不發達地區擴散,從而解決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借用擴散的理論,許多地區在發展的初期階段采用不均衡的發展戰略,促進條件好的地區的優先發展,待發達地區發展到一定階段,通過其擴散效應,帶動不發達地區的發展??偨Y擴散效應的理論,主要包括以下三個。

2.1謬爾達爾—赫希曼理論:極化效應和涓滴效應。

1957年謬爾達爾(G·Myrdal)出版了《經濟理論和不發達地區》一書,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認為不同地區在經濟發展初期的差別,會由于“累積性因果循環”而逐漸擴大,最終形成地區性的二元結構。而勞動力,資金由落后地區向發達地區流動的現象謬爾達爾稱之為“回波效應”,而這種效應會促進區域發展差距擴大。當然發達地區除了有回波效應外,還有擴散效應,也就是當發達地區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由于生產成本逐漸上升,外部經濟減小,這時擴散效應就會使落后地區得到較快速的發展。但總體而言,回波效應居于主導地位,擴散效應相對不足。

1958年,赫希曼(A·Hirschman)出版了《經濟發展戰略》一書,其理論與謬爾達爾的理論并無太大的差別,因此往往被后來的學者稱為謬爾達爾—赫希曼理論。

2.2弗里德曼和普雷維什:中心-理論。

1950年,普雷維什(R·Prebisch)在其著名論文《拉丁美洲的經濟發展及其主要問題》中,首先提出了中心—理論。他認為,世界經濟是由中心和所組成的,中心是發達國家,是發展中國家,中心的持續擴張,是為了限制地區的發展。

1960年代,弗里德曼(J·Friedmann)將中心—理論引入區域經濟學中。他指出,任何國家的區域系統都是由中心與兩個系統組成的,資源、市場、技術與環境在空間上存在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某些區域會獲得比較強大的競爭優勢,會形成國家的體系的中心,而落后地區的發展會受到抑制,而不依賴中心,這類地區形成了地區,并認為政府的作用和人口的遷移為影響要素的流動,從而逐漸消除中心與的邊界,并推動空間經濟朝一體化方向發展。

2.3產品生命周期與梯度推移理論。

胡佛(Hoover)和弗農(Vernon)通過對紐約大都市地區研究(New York Metropolitan Region Study)工作,總結出“產品生命周期理論”(production life-cycle theory),認為各個工業部門、工業產品、技術都處在不同的生命循環階段中,都要經歷創新、發展、成熟和衰老等四個階段。而根據所處的不同階段,可以劃分為三個部門:興旺部門、停滯部門、衰退部門。

處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部門對空間的要求是不同的,興旺部門正是發達地區,特別是大都市地區的優勢所在,停滯部門正是中等發達地區的優勢所在,衰退部門正是落后地區的潛在優勢。于是演化經濟學家把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的空間推移概念運用到區域研究上,產生了區域經濟的“梯度推移理論”,主要觀點是無論在世界或者一國范圍內,客觀上都存在經濟技術梯度,而隨著經濟的發展,生產力從高梯度發達地區向低梯度落后地區轉移,從而逐步縮小地區的差異。

3.創新(Innovation):大都市地區發展的動力源泉。

3.1演化經濟學與創新。

演化經濟學(Evolutionary Economics)已經成為當今國外經濟學界最熱門、最前沿的領域。1982年,Nelson和Winter合著的《經濟變遷中的演化理論》出版發行,標志著現代演化經濟學的形成。他們使用變化(Varie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慣例(Routines)、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y)、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和選擇(Selection)等概念,來代替新古典經濟學中完全理性、最優化行為和確定性。演化經濟學致力于不確定性和有限理性的前提下,關注經濟發展的過程,演化理論認為,經濟均衡只能是暫時的,而不能是長期的。

3.2創新環境概念。

演化經濟學強調創新的重要性,還有一些學者開始注意為什么創新會在一些地方集聚,有很好的創新環境。別卡提尼是20世紀80年代研究“第三意大利”代表性人物,他發現在意大利快速發展的產業如紡織業、鞋業和陶瓷業的繁榮主要是依靠靈活專門化發展所帶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產品的某一個階段都表現為高度的專門化趨勢(Bianchi,1986; Bellini,1987),同時產業集聚也會造成創新在這些新產業區的集聚與發展。一些學者也認為美國加州的高新技術產業聯合體也是類似于這種產業區,產業與創新的雙重集聚帶來的地區的繁榮(Saxenian,1991;Scott,1993)。

此后,歐洲創新環境研究小組GREMI(Groupement Europeen des Milieux Innovateurs)進一步發展了這種產業區的想法,提出了創新環境(innovative milieu)和集體學習(collective learning)的理論,并認為創新環境主要表現在創新階段的孵化期。

但創新環境概念(innovative milieu concept)的局限性只是解釋了為什么創新會在一些空間形成集聚,沒有能解釋創新第一次是如何出現的,如何塑造創新環境仍然是個沒有回答的問題。

4.集群:大都市地區產業空間的主要形式。

集群是大都市地區產業空間的主要組織形式,對于集群理論的研究角度也是非常多元化的,產業集群的基礎理論來源于馬歇爾的集聚理論。

4.1克魯格曼(Krugman)的新經濟地理學理論。

產業集群是一種特殊的產業組織形式,克魯格曼借鑒了馬歇爾的思想,認為促進外部規模經濟的要素主要有三種:勞動力的儲備、專業的供應商、專業技術知識的流通。但與馬歇爾不同的是,克魯格曼的研究建立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市場的不確定性和技術的快速變化,導致內部不規模經濟和經濟衰退。在此情形下,集聚經濟可以透過各種形式的水平和垂直連接來生產,以求降低成本。因此,克魯格曼認為集聚性經濟更具有規模和范疇經濟的優勢(Martin & Sunley,1996)。

4.2波特(Porter)的鉆石理論模型。

波特主要研究產業集群的競爭力的條件,他提出的鉆石體系中每個關鍵性要素都是相互依賴的,因為任何一項的效果都是建立在其他條件的配合上的。鉆石體系是一個互動的體系,它內部的每個因素都會強化和改變其他因素的表現。鉆石體系也是一個雙向強化的系統,其中任何一項因素的效果必然要影響到另一項的狀態。這些關鍵性要素主要包括如下六個方面(Porter,2001)。

(1)生產要素(factor conditions):主要指產業所需要的人力資源的素質、技術水平,以及原材料的品質。(2)需求條件(Demand conditions):國內需求市場是產業競爭的第二個關鍵性要素,內需市場由于對規模經濟的影響力而提高了效率。(3)相關及資源供應產業(Related and the Supply of Resource Industries):價值鏈是由各項產業活動所構成,這些價值活動一方面提供附加價值給顧客,同時也是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4)企業策略、結構與同業競爭(Firm Strategy,Structure and Rivalry):是指企業在創造、組織與管理方面的策略、文化與績效。(5)政府(Government):政府在鉆石體系中扮演的角色是兩面的,一方面,它可制造政策來影響其他的四個要素,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會受到其他決定因素的影響。(6)機會(Chance):如重大發明、重大科技的突破進展、生產成本的突然提高、世界金融市場和匯率的重大變動、世界或區域需求的劇增、外國政府的政治決策、戰爭等。

4.3產業集易成本理論。

Storper(1989)認為產業集群是一種介于層級制產業組織形式與市場形式之間的形態,主要通過產業地理集中和企業網絡而形成的,在市場和技術快速變化的情況下,產業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生產網絡可以降低成本和保障合作關系,有利于提高產業的創新能力和靈活的適應能力。本地產業間頻繁的交流所產生的交易成本比那些分散的產業的交易成本低,同時地理接近而進行的互相頻繁的合作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來達到目標。

5.集聚與擴散、創新與集群推動大都市地區規劃的理論與實踐。

集聚理論、擴散理論、創新理論和集群理論都在關注經濟發展與空間地理之間的關系,理論也是相互滲透的,并且每一理論都還沒有形成清晰的框架。但這些理論確實都在指導我們的規劃實踐,并可能對我們傳統的規劃理論會進行修正。如在我們傳統規劃思想中,認為目前的許多大城市密度過高,并帶來許多城市問題,但經濟的集聚、擴散、創新與集群理論會告訴我們,要想保持某些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就必須進一步集聚形成產業集群,并保持繼續創新的動力??傮w來說,集聚與擴散在大都市地區同時并存,并通過培育創新環境,構建產業集群來增強城市的國際競爭力。

推動產業集聚,創造創新環境,促進新興產業集群的形成已經成為國內外大都市地區規劃主要內容。大倫敦規劃(The London Plan: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Greater London)強調進一步增加城市中心區的密度,堅持緊湊城市(compact city)目標,同時進一步推動金融產業在CBD的集聚,推動新興產業與知識的增長與創新,促進倫敦地區創新集群的培育,包括綠色與創意產業、信息產業等。

在紐約規劃中,歷屆市長,包括朱尼安尼(1993—2001)、布隆伯克(現任市長)都在通過稅收優惠、區劃獎勵和公益性公司來支持曼哈頓地區的開發。紐約在申辦2012年的奧運舉辦權時把主要的奧運場館都放在曼哈頓,也顯示了紐約想繼續開發曼哈頓的決心,總體來說,紐約希望推動金融業與新媒體經濟產業的進一步集聚并形成世界級的產業集群。

與此同時,空間與產業的擴散呈現一些新的發展趨勢,不僅擴散到郊區,而且開始擴散到城市的邊緣地區,出現了一些邊緣城市(edge city)。城市廊道(urban corridors)也成為空間與產業擴散的另一種主要形式。在知識經濟下,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白領工人居住和工作在新出現的城市廊道上,如加利福尼亞的硅谷,英國倫敦和布里斯托(Bristol)之間的M4廊道,等等。

與西方國家的廊道相比,亞太地區則呈現出一種城市連綿帶(conurbations)形式,并且規模巨大,如印度尼西亞的Jaotabek城市連綿帶人口超過了2000萬,中國包含香港、澳門的大珠三角地區的人口超過4000萬,韓國首爾—釜山(Seoul-Pusan)城市連綿帶人口超過2600萬。

總之,積聚與擴散并存,培育創新環境、構建產業集群成為當今世界大都市地區規劃與實際發展的主旋律,但集聚、擴散、創新、集群的理論還在不斷發展與完善之中,全球化時代背景下的規劃師應該關注這些理論的發展動向。

參考文獻:

[1]James Simmie,Innovative Cities,Spon Pres,2001.

[2]Blair Badcock Making sense of cities:A geographical survey,Oxford Uni Press,2002.

[3]Krugman Geography and Trade,Cambridge,MIT press,1991.

[4]Porter,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London,Macmillan,1990.

[5]朱英明.產業集聚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6]林德昌.博士論文:遼寧省內部發展失衡——沈陽與大連的比較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民國94年.

[7]陳家海.中國區域經濟政策的轉變.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8]楊蕙馨,王軍.高技術產業與新型工業互動發展的演化路徑.科技管理研究,2005,(2).

篇9

關鍵詞:區域經濟 地方高校 Granger檢驗

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和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是我們當前的現實存在,在這樣的現實存在中尋找更好的發展思路就需要更多的理論和數據支持。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尋找新的經濟推動力、經濟增長點是重點;對于高等教育的主體地方高校而言,獲得更多的優質資源,找準自身特色和發展突破口成為地方高校戰略發展的重要內容。將兩者的發展重點結合,不失為一種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地方高校發展的好方法,即:地方高校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為著眼點,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統領下,使得自身獲得長期穩定發展;區域經濟在地方高校智力和人力支持下,提高技術水平,促進產業升級,使生產更注重內涵,提高集約化水平,在發展上取得實質性提高。研究區域經濟發展和地方高校的關系特別是定量的因果關系就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支持,為地方高校發展規劃制定奠定現實基礎。

一、相關理論基礎

傳統的經濟理論認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全部內涵為區域經濟增長,是指一個國家或社會財富增加,即各種產品和勞務總量的不斷增長,以貨幣形式表示,則是國民生產總值的不斷增長過程。20世紀60年代以后,這一觀點面臨許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形勢的嚴峻挑戰。這些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盡管取得了很大提高,但其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等卻沒有得到改善,貧困、失業、兩極分化等問題仍然非常嚴重,使得經濟學家開始重新認識經濟發展。區域經濟發展的涵義包括多方面:首先,人均收入水平提高,通常用人均GDP來衡量;其次,以技術進步為基礎的產業結構升級,包括在GDP中工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不斷提高,在工業中深加工工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比重不斷提高,在第三產業中,新興的現代化的服務業比重不斷提高,技術層次更高的產業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最后,城市化水平提高,經濟發展意味著更多的民眾參加到經濟發展過程中來,有傳統的農民轉化成現代化產業的工人,聚集到城市里,從事效率更高的第二、第三產業活動,帶動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

新的經濟增長理論發展,使得高等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得到更多的強調,高等教育在培養高層次產業工人,提升技術水平,促進產業升級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情況應予以充分的考慮,將其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來做戰略部署,使之和區域整體發展相適應,充分發揮其作用,提升區域經濟發展的科技實力和產業升級。我國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擔者即高等學校中地方高校占比極大,是高等教育的主力軍。地方高校發展競爭激烈,既有來自中央高校的競爭,又有來自相同區域地方高校的競爭,地方高校自身要獲得更好發展,在戰略上要有新的著眼點。對區域經濟發展與地方高校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既對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思路,又對地方高校自身的戰略規劃提供新的視角,促進地方高校自身的發展。

經濟理論指出,某些經濟變量之間確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這種均衡關系意味著經濟系統不存在破壞均衡的內在機制,即使變量受到干擾偏離長期均衡點,在均衡機制調整下會在下一期重新回到長期均衡點。協整表明,盡管兩個序列都是非平穩的,但兩者的某個線性組合卻可能是平穩的。兩個序列之間的這種穩定關系,是對經濟學中所說的規律的定量描述。因此,研究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就是在研究變量之間的定量關系。協整關系的經濟意義在于:兩個經濟變量,雖然它們各自具有各自的長期波動規律,但是如果它們是協整的,則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個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協整關系還是避免“偽回歸”的檢驗,兩個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則對它們進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就排除了“偽回歸”的可能性。協整關系存在的前提條件是變量為同階單整序列。下面以為例,進行實證分析。

二、內蒙古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因果關系檢驗

本文選取內蒙古1987年至2011年的內蒙古生產總值作為衡量區域經濟發展的指標,用IG表示;選取內蒙古1987年至2011年地方高校的在校生數作為衡量地方高校發展指標,用SE表示。選取的數據來自歷年的《中國統計年鑒》、《內蒙古統計年鑒》、《中國教育統計年鑒》中。對地方高校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因果關系檢驗涉及的數據均為取對數后進行分析,取對數的原因:首先,是符合經濟增長的理論的一般形式;其次,能夠保留數據所包含的有用信息。對數據取對數后,作為衡量區域經濟發展指標的內蒙古生產總值用LIG表示;作為衡量地方高校發展的內蒙古地方高校在校生數用LSE表示。

(一)內蒙古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發展的ADF單位根檢驗

對數據進行ADF檢驗是為了檢驗數據的平穩性,進行因果檢驗的時間序列是平穩的是Grenger因果關系檢驗的要求。對內蒙古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發展數據進行平穩性的ADF檢驗是避免“虛假回歸”,探尋數據之間真實關系的必要步驟。因此,在進行Grenger因果關系檢驗之前,首先對時間序列進行ADF檢驗,以確定其平穩性。

用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5.1進行檢驗,具體檢驗結果如下:

表1是LIG和LSE在水平下、一階差分、二階差分的分別僅含截距、同時含截距和趨勢、同時不含截距和趨勢的ADF檢驗結果:

表1 LIG、LSE的ADF檢驗結果

(二)內蒙古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發展的Johansen協整檢驗

由上文中的ADF檢驗結果表明內蒙古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是同階單整序列,可以進行協整檢驗,以檢驗兩者之間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對于兩個變量的協整檢驗,Eangle和Granger提出了兩步檢驗法,也稱為E-G檢驗。本文采用較新的 Johansen檢驗,使用計量經濟學軟件 Eviews5.1,檢驗結果如下:

表2 LSE和LIG的Johansen協整關系檢驗結果

由檢驗結果可知,內蒙古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之間存在唯一的協整關系,即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從檢驗結果得出二者的協整方程為:

LIG=1.347656LSE-6.106427

式中,Log likehood為79.71640,標準誤是0.11950。

(三)內蒙古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發展的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基于以上單位根檢驗和協整檢驗結果,可以判斷排除了“偽回歸”的可能性,對內蒙古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發展的數據可以進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運用計量經濟學Eviews5.1軟件,根據AIC、SC準則,確定最佳滯后期為4階,做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如下:

表3 LSE和LIG的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結果

由檢驗結果可知,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是內蒙古地方高校發展的Granger原因,而內蒙古地方高校發展不是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的Granger原因。因此,數據檢驗結果拒絕了內蒙古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互為因果關系的假設,它們之間是單向的因果關系,內蒙古地方高校發展是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的Granger原因被拒絕,沒有得到數據支持。但是內蒙古地方高校發展的存量因子即人力資本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成為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隨著內蒙古區域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過程而日益明顯。由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的結果,結合上文中計算得出的協整方程,可以分析得出結論: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增長1%,內蒙古地方高校發展將增長1.35%。從上文對內蒙古地方高校和區域經濟的數據分析中可知,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迅速,相對地方高校發展而言,發展超前,即地方高校發展現狀落后于區域經濟發展。地方高??傮w發展規模較小,但其發展空間較大,內蒙古區域經濟的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增長迅速,隨著內蒙古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地方高校在較大的發展空間里必然會快于區域經濟的發展速度,因此有效的支持了上述結論。這一檢驗結果并非是檢驗內蒙古區域經濟與地方高?;榘l展因果關系的正確與否,目的在于通過定量的科學分析研究二者的實際關系現狀,為內蒙古地方高校戰略規劃提供現實思路,讓其戰略規劃更能促進內蒙古區域經濟的發展,最終使自身獲得持續健康的發展。

三、結語

通過上述的論證,內蒙古地方高校和區域經濟發展存在互動關系:首先,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促進了地方高校的發展,代表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的生產總值是代表內蒙古地方高校發展的在校生數的Granger原因,內蒙古地區生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增長1%,地方高校發展將增長1.35%;其次,內蒙古區域經濟的發展會受到地方高校不斷發展后所增加的存量因子的影響,即人力資源的積累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會越來越大,內蒙古地方高校所培養的人才留在區內為經濟建設服務的逐年增多,由于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迅速,吸引了區外大量人才的流入,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盡管整體存量較低,但是出現了逐年增長的趨勢,人力資源積累所產生的作用正在逐步顯現。

參考文獻:

[1] 孟慶紅.區域經濟學概論[M].北京:經濟科學出

版社,2003

[2] 李俊英.對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

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J].科學與管理.2009,

1:55-57

[3]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

計出版社,歷年

[4]統計局.《內蒙古統計年鑒》[M].北

京:中國統計出版社,歷年

[5]教育部發展規劃司.《中國教育統計年鑒》[M].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年

篇10

關鍵詞:區域經濟;發展動力;系統動力;網絡系統

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動力才能獲得進一步的發展,這個過程中加強對動力系統進行研究,能夠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必要條件。因此,探究區域經濟發展環境下的動力系統研究就顯得尤其重要。

1 區域經濟發展要素分析

(一)區域經濟發展限制性因素

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許多限制性因素,這些限制性因素從性質上看,主要是一種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方向、速度以及格局方面阻礙作用的影響因素。從內容上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可以被歸結為幾個方面的內容:資源方面、地理環境方面、人口方面以及文化傳統方面。

前者主要是指從自然方面起到限制作用的因素,而后者則偏向社會方面。該類型的限制性因素當中,對發展產生影響效果各不相同。

下面就以文化傳統方面因素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為例進行簡要分析。區域社會當中的文化傳統要素代表了這個區域當中的社會價值觀念。一旦這種價值觀念與社會發展文明程度之間產生脫節,可能造成區域經濟發展受到阻礙影響。相對保守的傳統文化可能會影響經濟發展,對經濟發展造成機制或者是其他方面的阻礙。

(二)區域經濟發展環境下的動力系統分析

區域經濟發展環境當中的動力因素從內容上看主要是指能夠對經濟發展產生直接影響,或者可能造成對社會經濟結構產生重大影響,并引起結構變化的力量方面。顯然,動力因素以及動力主體二者存在著顯著的差異。經濟行為當中的動力主體主要是指人,或者是由人組成的群體。動力因素則主要是指一種客觀的內在性動力因素。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動力因素會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良好的社會經濟機制。從根本上真正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轉換。實現社會經濟進步。也就是說,在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其發展速度直接影響到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動力因素強弱程度。

2 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動力系統結構分析

通過對區域經濟發展環境當中的動力因素進行特征、功能分析,可以將動力因素進行多角度的劃分。從空間尺度方面:動力因素可以分為宏觀動力因素、中觀動力因素以及微觀動力因素;從層次性角度方面:動力因素又可以分為表層動力、中層動力以及深層動力;從自組織理論角度方面:可以分為自組織動力、他組織動力因素兩個方面。

(一)動力系統

國外針對區域經濟發展研究理論的研究相對成熟,并有相對更加廣闊的實踐空間。而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層次與能力都略顯不足。區域經濟發展動力系統應當包括兩個方面的影響因素:外部動力因素、內部動力因素。

從內容上看,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外部動力以及內部動力因素主要是指推動經濟發展的內外部力量。區域經濟想要獲得發展,需要來自受到外部和內部兩種力量的牽引與助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克服區域經濟發展當中形成的多種阻力。區域經濟發展滯澀,或者出現區域經濟發展阻力等同于動力情況的時候,區域經濟發展就會出現停止。

而當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阻力因素產生的影響過大,或者是超出了動力因素,區域經濟發展就可能發生下滑。這個過程中,外部動力因素形成的環境與條件主要是市場、競爭以及政府行為等。內部動力則來自于企業本身或者是員工對精神物質的追求。同時,需要注意的一點事區域經濟發展還具有自組織能動力,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阻力則來自于信息的不對稱、管理水平滯后、保守文化等。

(二)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動力系統中子系統以及相關分析

根據前面對區域經濟發展要素進行必要的分類發現,我們可以將區域經濟發展當中的動力系統進行四個方面的子系統分類:自組織系統、技術創新系統、制度創新系統以及文化系統。這四個系統全部都屬于開放性的系統類別。系統之間以及系統與要素之間或者而是要素之間會形成積極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動力系統當中的子系統內容,會在經濟活動當中相互影響,共同促進,并不斷發生耦合,以此實現合動力網絡結構。

3 結論

綜上所述,首先,區域經濟發展屬于綜合性,復雜系統社會經濟發展過程。其會造成資本、勞動以及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其次,區域經濟發展會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的影響和制約。當前社會環境當中會令經濟發展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再次,區域經濟發展會引起動力系統產生。也就是一種虛擬的智能系統。這個系統當中包含一般系統當中的種種特征,并能夠有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最后,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能夠深層次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是其文化動力,文化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導向和凝聚力。

參考文獻:

[1] 宋健坤,吳金明.區域經濟發展的龍形戰略[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1-2.

[2] 盧國良.經濟發展動力論[J].經濟科學,1990(4):14-19.

[3] 賴勤學.日本經濟發展的原動力[J].廈門科技,1996(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