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教育體系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3 07:48:3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醫學教育體系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航空航天醫學教育體系改革建議
【摘要】隨著我國航空兵部隊的轉型發展、作戰時域和空域的拓展以及武器裝備的更新和提升,目前的航空航天醫學教育體系和培養的人才已經不能適應和滿足航空兵部隊發展的需求。因此,必須大力推進我國航空航天醫學教育體系和模式的改革,在總結我國航空航天醫學教育經驗的基礎上,借鑒和吸收俄羅斯和美國等軍事強國航空航天醫學教育的先進理念和做法,建設適合我國國情、國防建設和航空兵部隊發展實際的中國特色航空航天醫學教育新模式和新體系,培養有使命擔當、業務精良、素質全面的高素質航空航天醫學人才,為建設強大的人民空軍和強大的國防服務。
【關鍵詞】航空航天醫學;醫學教育;教育體制;教學模塊
我國大規模連續的航空航天醫學教育開始于1960年第四軍醫大學航空醫學系創立之時,經過幾十年、幾代人的努力,以空軍軍醫大學航空航天醫學系為主體的我國航空航天醫學教育機構,已經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比較完備的航空航天醫學教育體系和模式,為我國航空兵部隊和民航系統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航空航天醫學人才[1]。隨著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特別是近十年的跨越式發展,新型高性能航空武器大量裝備部隊,這對航空航天醫學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新型高性能戰斗機、艦載機和武裝直升機的列裝,它們在高原、海上、艦艇等新的作戰平臺和地域,面臨新的醫學問題的挑戰;高性能戰機的高強度訓練負荷、高認知負荷和高心理應激等特點,也對飛行員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軍航空醫學保障手段不斷更新,新型保障裝備不斷裝備部隊,對航空衛生保障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些航衛保障工作的新挑戰和新要求,在我國目前的教育體系中較少涉及。因此,現有的航空航天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和航空航天醫學專業課程體系已不能完全適應航空航天醫學發展的需求。通過調研也發現,我國航空航天醫學專業畢業學員暴露出崗位勝任能力不足、專業思想不牢固和創新能力不突出等問題,無法滿足航空兵部隊新裝備衛勤保障任職要求。因此,必須大力推進我國航空航天醫學教育體系和模式的改革,在總結我國航空航天醫學教育經驗的基礎上,借鑒和吸收俄羅斯和美國等軍事強國航空航天醫學教育的先進理念和做法,建設適合我國國情、國防建設和航空兵部隊發展實際的中國特色航空航天醫學教育新模式和新體系,培養有使命擔當、業務精良、素質全面的高素質航空航天醫學人才,為建設強大的人民空軍和強大的國防服務。
1革新我國航空航天醫學教育體制和制度
總結我國航空航天醫學教育的經驗,吸收俄羅斯和美國等國家航空航天醫學教育體制的優點,建立中國特色的“院校教育、部隊實踐、任職教育”三位一體的航空航天醫學教育新體制[2-3]。開展航空航天醫學本科生教育,有助于學員系統、全面地掌握航空航天醫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2]。本科學員畢業后分配到基層航空醫學崗位,從事航空醫學衛勤保障工作和航空醫學實踐,在實踐中發現我國航空衛勤保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自身航空醫學知識和技能的短板和缺點。帶著這些問題、短板和缺點再返回院校接受研究生教育或任職教育,在再教育中解決這些問題,彌補自己的短板和缺點,提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水平。同時,完善航空軍醫崗位任職資格培訓制度、分級訓練和教育制度等,建立系統、全面、動態的航空航天醫學教育制度。
2建設模塊化航空航天醫學課程新體系
全球衛生人才培養幾點思考
摘要:當前醫學教育工作的重點之一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全球衛生人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全球衛生人才需要參考發達國家的醫學教育體系,選擇性地借鑒其人才培養方法,及時完善我國醫學教育體系,調整教學方法,以不斷探索的步伐跟上國際醫學教育發展的浪潮。本文從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全球衛生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實施條件及培養方法入手,為衛生人才國際化視野的培養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國際視野;全球衛生;培養
一、具有國際視野的全球衛生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取決于其人才的質量,國際競爭的焦點就是人才的競爭。衛生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對于國民健康和幸福生活的保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衛生人才層次的提高離不開國際化的視野。在高等教育階段內對在校生進行國際視野的培養關系到職業技能和思維方式的培養以及未來的職業規劃方向,這樣做對于人才培養有一個明顯的提前量,培養效果會更加明顯,人才質量和水平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全球衛生人才的必要性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1.醫學人才培養現狀。目前我國醫學院校的教學模式大多采用三段式教學模式: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專業實習階段。隨著衛生事業以及醫療條件的發展與改善,這種教學模式逐漸顯示出一些弊端:缺乏整體性,忽視學科內在聯系,多采用“灌輸式”,重理論而缺乏實踐,因此有必要在醫學教育的改革中加入國際視野元素,借鑒國外的先進發展經驗改善我國醫學人才培養的現狀,為我國衛生事業發展提供原動力。2.西方醫學教育模式的優越性。歐洲和北美醫學教育體系是現代先進的醫學教育模式的代表。歐洲的醫學教育歷史悠久,醫學教育體系成熟,在發展過程中也總結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英國的醫學人才模式屬于精英選拔,國家不組織統一的入學考試,各個院校在報考的學生中進行自主選拔。報考學生還需要通過專門為醫學生設計的語言與智商測試。通過這些措施從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生源質量,為醫學院校輸送了一批具有高分數、高智商、高能力的人才。英國的醫學院校學制普遍為五年,在五年醫學教育后,還需要經過數年的職業教育方能成為正式的??漆t師[1]。這種培養模式,看似漫長,但卻保證了醫生的技術水平,可以更好的提供醫療服務。美國醫學教育的典型特征是以本科為起點。幾乎所有的美國醫學院校要求醫學院學生入學前必須具有大學學位,這四年大學的學習以文理科為主,且和醫學的關系并不密切,然后進行四年的醫學院學習,這就是“4+4”學校教育,然后是3年以上的畢業后醫師職業培訓[2]。3.增強國際競爭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全球衛生人才是我國醫學教育的必然趨勢,也是提高我國衛生專業人才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我們應當尊重醫學教育的基本規律,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醫學教育理念、醫學培養模式以及醫學課程設置,以推動我國醫學教育更好、更快的發展。所以改革我國的醫學教育模式,加快具有國際視野的全球衛生人才的培養勢在必行。我們的醫學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基礎知識,更應該聚焦于前沿知識的獲取和國際化視角的培養,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全球衛生人才,具備從全球衛生的角度考慮當今人類存在的主要衛生問題和解決方法的能力,還應該對我國醫學教育體系存在的問題有敏銳的洞察力,并能提出完善醫學教育體系的有效方法。
二、具有國際視野全球衛生人才培養的實施條件
我國當前的醫學教學體系很難適應現代醫學人才培養快速發展的需求,因此深化醫學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衛生人才已經迫在眉睫??v觀國際醫學教育的發展趨勢,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衛生人才的具體實施需要以下條件。1.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全球衛生人才的醫學教育體系改革的大前提是國家的支持,脫離了國家的支持而空談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全球衛生人才是行不通的。2.需要醫學院校的積極響應。具有國際視野的全球衛生人才培養如果只在國家層面上大力倡導衛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而沒有對高校醫學教育模式進行深入改革,得不到醫學院校的積極回應,學校沒有真正吸取和借鑒全球衛生人才培養的經驗,缺乏探索和實踐的所謂國際視野的衛生人才的培養只能是一紙空談。3.需要融洽的國際文化教育合作氛圍。培養國際視野的衛生人才除了我們自身的努力之外,還要積極創造和諧、融洽的國際合作氛圍。各方面相互協調、齊頭并進才能為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提供實施條件。
醫療體制醫學教學論文
1醫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1醫學生的價值觀我國的醫療體制上不完善,高額的醫療費用、保障不完善的病人、供不應求的醫療資源使得醫患關系日趨緊張,而當代醫學生的價值觀也隨之發生著變化。他們尚未進入臨床工作,但通過臨床實習,對醫療工作中所發生的一切都耳濡目染。醫學生是醫學發展的未來,他們的價值觀決定著今后醫學的發展,對他們的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導向顯得尤為重要。
1.2人文教育醫學教育是造就富有情感、富有人文關懷的醫生,而我國醫學教育中人文教育嚴重缺失,這種缺失表現在:一方面課程設計不合理,,醫學類課程只增不減,人文教育被嚴重弱化,人文社科類課程很難列入必修課,導致醫學生對人文知識的認識不足,醫學實踐缺乏人文精神的滋潤,忽視了對病人的人文關懷。另一方面,醫學繼續教育內容仍然以醫學知識更新和臨床培訓為主,也沒有將人文教育納入畢業后醫學教育體系中。由此可見,確立人文醫學的核心課程,加大人文醫學的學校教育和繼續教育力度,是我國醫學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2進展與改革策略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科學的發展越來越依賴于制度的創新,制度已不僅局限在為其提供保障層面的作用,更多的重點開始關注如何有效激勵與促進科學的快速發展,科學的體制化進程也越來越表現出對制度創新的追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醫學教學的創新,離不開醫療體制及教育體制的改革變化。
2.1醫學生價值觀教育“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學生誓言是對社會的莊嚴承諾,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工作環境如何惡劣,選擇了醫務工作,就是選擇了“救死扶傷”,任何情況都不改變醫學的初衷。作為醫學生,應該了解并接受在現有的就醫形勢下最大程度地治病救人,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將服務理念貫穿于整個醫療活動中,這是時展所需要的,也是醫學發展的趨勢。
鄉鎮衛生院衛生人才繼續教育論文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11年4—9月,綜合考慮我國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地理位置等特點,從東、中、西部抽取北京、浙江、山西、安徽、貴州和云南6個省市,每個省按經濟發展水平和地理位置分層抽取2個區縣,并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地理位置選取一定有代表性的鄉鎮和村,累計共調查6個省市12個區縣48個鄉鎮衛生院,每個衛生院抽取15名衛技人員為研究對象,其中包括全科醫生、防保人員、護士、醫輔醫技、藥房等人員。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機構調查表和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基本情況、繼續教育現狀、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繼續教育的需求。共發放問卷720份,回收問卷719份,有效回收率為99.9%。
1.3統計學方法
儒醫文化在現代醫學教育的啟發
【摘要】宗儒習儒的醫者與習醫業醫的儒者共同構成了“儒醫”群體。作為文化現象,儒醫思想上恪守儒家文化理念,行動上遵行儒家厚德情懷,其文化精髓與教育理念影響著一代代醫者。本文從儒醫產生的文化根基出發,從時代思辨角度,闡發了儒醫文化對現代醫學教育的三種啟示。
【關鍵詞】儒醫;文化;醫學教育
儒醫是以儒家學說為行醫指導思想,習儒而通于醫術之人,他們或是儒而知醫,或是醫而兼儒,甚或是棄儒從醫。[1]儒醫最早出現于《宋會要輯稿》:“朝廷興建醫學,教養士類,使習儒者通黃素、明診療,而施于疾病,謂之儒醫,甚大惠也。”[2]宋代以后,儒士大量從醫蔚然成風,成為社會中一個重要階層。有人這樣描述:他們是一群飽讀詩書的儒者,或在朝為官,或教書育人,或耕讀自養,雖職業不同,但都有著高尚的品德,都精通醫理,都不計名利,他們或著書立說,或懸壺濟世,都在窮其一生做著“治病救人,造福蒼生,表率鄉里”的大功德。儒醫文化源遠流長,滲透到醫學教育方方面面,從醫學內涵認知到醫家道德修養;從古醫籍注釋到新著編撰;從學術觀點闡揚到醫理探析等。直至今日,這種影響還在延續。
一、儒醫成長的文化根基
學醫先學儒,唯有以“儒學經典”立命,方可以“歧黃之術”治人;唯養就“修齊治平”之志,方能練成“身心兼治”之能。歷朝歷代,涌現出眾多儒醫結合的著名醫家,如宋代許叔微、朱肱,元代周貞、朱丹溪,明代趙繼宗、徐春甫,清代薛雪、徐大椿,近代顧觀光、裘沛然等。儒醫的成長有著特定人文環境和社會根基,他們是古醫藥文明與儒家思想哺育的歷史產物和結晶。1.以儒學積極入世經世濟民,體現的是古代儒士積極的入世態度和強烈的社會責任。儒學作為主導中國2000多年的官學,對醫家產生深遠影響。兩漢至唐代52位著名醫家中,儒者多見。儒醫積極入世,推行仁義,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理想寄托于醫藥。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候診》中說:“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北宋名相范仲淹秉持“治身以治天下”“壽國以壽萬民”的理念,研習本草,懸壺濟世,青年時代便以“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為理想。儒而知醫現象則更為普遍,不少名醫曾是科舉考試的佼佼者,但卻未能在仕途上走遠,反而轉入醫路后作出貢獻。金代名醫張元素自幼習儒,27歲試經義進士,因犯諱而下第;明末清初名醫喻昌于崇禎年間以副榜貢生進京,奮欲有為,無奈其輔國之見未被采納,三年后失望離京;明代醫學家王肯堂與武之望同為進士,王肯堂因上書抗倭寇事,得罪朝廷,后稱病還鄉;武之望人稱關中鴻儒,但仕途不順。[3]可見,在傳統社會中,儒便是醫,醫便是儒。2.以儒理通達醫理不同于道醫以道論醫,佛醫援佛入醫,儒醫借儒學研究醫理,引儒書、儒理為據。歷代醫家以通儒為雅,儒家以通醫為趣。張從正說:“醫家奧旨,非儒不能明,如長沙太守張仲景,儒者、官者、醫者集于一身,其撰經典《傷寒雜病論》,大量運用精練、準確的語言詞匯和修辭手段,疊音詞、排比句,功底深厚,醫理精湛。[4]又如撰寫《諸候源病論》的巢元方,撰寫《黃帝內經太素》的楊上善,補注《素問》的王冰、編撰《外臺秘要》的王燾,孫思邈、劉禹錫都是以文名遠播業醫亦精。他們借儒學研究醫理,將仁義納入醫德,“仁愛”“修身”“孝親”“利澤生民”等儒家思想滲透到醫學的方方面面,[5]貫穿于診病愈疾、總結治驗中,既弘揚了“醫乃仁術”的傳統醫道,又提高了醫家的人文境界,醫學隊伍素質明顯提高。3.以文化涵養醫脈欲為醫者,須學博天人。李時珍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語人之疾病。不然,則如無目夜游,無足登涉。與草澤醫、鈴醫等相比,儒醫具有較高文化水平;與道醫、僧醫相比,儒醫知識結構寬泛,并能融諸家之長,不斷提升自身。[6]在古代,讀書人通三理(命理、醫理和地理)后,才能“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中國傳統文化中所透析的哲學思想與文化價值讓我們可以更好地處理生命與自然的關系、醫學與社會的關系、健康與情緒的關系等,從而進一步對醫學思維、醫學哲學、醫學德行、醫學人文的發展起到引領與推動作用。
二、儒醫文化的時代思辨
成人醫學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研究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成人教育尤其是成人醫學教育取得了很明顯的發展,提高醫學教育的質量可以為成人醫學教育的長久發展提供了根本保障。成人醫學教育作為成人教育的一部分,為成人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同時也暴露出了很多現實中的問題。構建成人醫學教育質量的保障與監控體系已經勢在必行。
關鍵詞:成人醫學教育;質量保障;監控
成人醫學教育的發展,促進了我國教育體系的完善。世界很多國家已經把成人教育納入合理的教育資源,終身學習讓很多人實現了受教育的權利。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正在逐漸普及,教育形式也出現了多樣化,像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和網絡教育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基層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也需要順應高學歷的要求,繼續參加成人醫學教育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適應當下對醫學人才的要求。近幾年來,我國成人醫學教育取得了很好的發展效果,為醫務人員的儲備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隨著醫學教育的迅速發展,其規模和效益不斷擴大,而教育質量得不到保障,兩者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人醫學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與監控已經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
1我國成人醫學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與監控的發展現狀分析
1.1對成人醫學教育重視不夠。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覺得只有接受普通高等醫學教育的人才是專業人才,大多數高校都把大量的財力和精力放在了提高普通高等醫學教育的辦學質量上,對成人醫學教育的發展缺少足夠的重視,成人醫學教育的改革和質量監控也只是流于形式。很多成人醫學教育機構的教師和管理人員普遍認為,成人醫學教育的對象主要是面對醫院的在職醫務人員,他們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參加理論學習只是對實踐的補充。在這種錯誤觀念的引導下,成人醫學教育質量也就得不到保障和監控,教育也逐漸成為了一種形式。1.2成人醫學教育注重經濟利益,教育質量得不到保障?,F在我國對成人教育的發展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投入也比較少,為了學校的正常支出,很多學校把成人教育當成了學校創造收入的一種渠道或手段。在這樣的情況下,成人醫學教育成為了很多人花錢混學歷的一種主要途徑。成人醫學教育的課堂上,上課時的簽到率非常低,有時課堂上上課的學生甚至不足總數的三分之一。成人醫學教育,不管是入學還是考試,一般都是非常容易的,這也是大多數人對成人醫學教育的印象,他們覺得只要交了學費就可以畢業,教育質量根本得不到保障。1.3過于強調理論學習,忽略了教學實踐。成人醫學教育中,在教學設計上仍然是按照普通的高等教育模式來進行的,根本沒法突出成人醫學教育的主要特色。成人醫學的教學中,由于學員大多數是來自基層醫療單位的在職醫護人員,所以教學中注重理論的講解,忽略了教學實踐。大多數成人醫學教育機構注重經濟利益,控制教學成本的投入。因此大多數成人醫學教育機構為了節約教學成本,就忽視了教育中的教學實踐,更讓學員失去了研發和創新能力。
2成人醫學教育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的研究
醫學院人文素質教育論文
1現代醫學對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挑戰
現代醫學治療模式的轉變,要求醫務人員不僅要具備高超的醫療技術,而且還要具備較高的醫學人文素質,例如高尚的醫德品質,辯證靈活的醫患溝通技巧,應變自如的醫療法規知識以及心理、社會服務能力等。同時,對醫學院校的醫學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給醫學生傳授自然科學知識、醫學知識和技能,還要給醫學生傳授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與方法,提高醫學生的綜合人文素質,這是國際高等醫學教育重視人文教育和課程綜合化發展的新趨勢,滿足和應對了現代醫學對治療的新要求和新挑戰。
2中國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改革目標
為進一步提高醫學教學質量,規范醫學教育管理,教育部、原衛生部委托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根據我國醫學教育的實際情況,參照國際醫學教育標準,制訂了《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方案[教高〔2008〕9號](以下簡稱《標準》)。改革目標充分體現了以全球醫學教育最基本要求為標準,轉變人文素質教育的意識,包含七個領域,其中第一條就是“醫學職業價值、態度、行為和倫理”,并認為“敬業精神和倫理行為”[1]是醫療實踐的核心。
2.1《標準》要求醫學院校必須依據醫療衛生服務的需要、醫學科學的進步和醫學模式的轉變,制訂符合本校實際的課程計劃
醫學院校應積極開展縱向或橫向綜合的課程改革,將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整合。必須依據國家醫藥衛生服務體系改革及醫學科學發展,不斷進行教學、科研和醫療服務的改革,以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課程計劃必須體現加強基礎、培養能力、注重素質和發展個性的原則,課程設置應包括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者之間的比例可由學校根據實際情況而確定。
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探索
[摘要]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到來,使得醫學教育和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為滿足健康中國戰略的現實需求及社會對復合型醫學人才的需要,新醫科應運而生。在新醫科背景下,為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加速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高等中醫藥院校作為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中醫藥人才的搖籃,理應順應時展趨勢,變革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著力從轉變教育理念、改進實踐平臺、完善保障體系等方面探索重構新醫科時代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從而為培養符合新時代醫學發展要求的中醫藥拔尖創新人才提供有益啟鑒。
[關鍵詞]新醫科;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爆發、互聯網科技的應用普及、健康中國戰略的推進,對高等醫學教育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建設發展新醫科教育。在此背景下,高等中醫藥院校必將更加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變革。因而,以新醫科對創新創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為出發點,從理論體系、實踐體系、保障體系三方面著手,深入探討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變革與發展。這對培養復合型中醫藥人才以及推動中醫藥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1新醫科對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影響
1.1新醫科帶來的挑戰與機遇。中醫藥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它從形成后經歷了實用經驗發展、理論總結與探索、傳統延續與創新以及中西醫交匯碰撞等多個發展過程。醫學模式也從經驗醫學模式發展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1]。為主動迎接全球工業革命4.0和生命科學革命3.0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滿足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現實要求,2018年教育部在“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的基礎上,提出加快實施“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著重強調建設發展新醫科。與傳統的以臨床醫學教學為主的醫學教育不同,新醫科旨在推進“醫工、醫理、醫文”相融通,是為了適應新一輪工業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需求的產物[2]。這是新時代黨和國家對高等醫學教育發展的最新要求,也是健康中國戰略對醫學拔尖創新人才素質能力提出的新要求[3]。1.2新醫科背景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變革。隨著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到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生物新材料等高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學習、工作或生活的思維方式,同時也推動著醫學領域的變革。新醫科提出依靠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為代表的新技術;以預防治療康養生命健康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模式為醫學發展方向;培養具備實踐能力,醫工理文融通的高層次醫學人才[4]。創新成為了高等中醫藥教育在新醫科背景下實現轉型升級的硬性指標?!爸嗅t藥大健康產業發展需要多元化人才,但傳統教育理念和培養模式,難以滿足中醫藥行業對創新創業型人才的需求和學生個性化發展訴求”[5]。這對承擔著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中醫藥創新型人才重任的高等中醫藥院校,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高等中醫藥院校必須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根本原則,緊跟現代科技發展趨勢,推進中醫藥學科與工理文學科的交叉融合,探索基于“學科交叉、融合創新”理念的中醫藥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發展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促進我國中醫藥事業高質量創新性發展。
2構建新醫科背景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理論體系
建構口腔醫學教育模式建議
為了給患者提供及時便捷的口腔醫療服務和適應醫院臨床業務的發展,我國各口腔醫院急診科應運而生[1]。口腔急診科是一個綜合性診療科室,急診科醫生應具備和掌握一般急診醫學以及口腔綜合臨床知識和技能,能夠運用急診醫學和口腔臨床各學科知識處理和治療急性口腔疾病。因此,構建口腔急診醫學教育體系十分必要??谇患痹\醫學的內容口腔急診醫學應該將多學科的急診知識和急癥處理知識融為一體,急診科醫師應具備有關系統知識和臨床技能,要實現這一目標,有必要開展口腔急診醫學教育。各醫學院校口腔系可以按照各自的具體情況開設口腔急診醫學課程,使口腔專業的學生在畢業時具有一定的口腔急診知識和臨床技能??谇患痹\醫學的實踐中涉及到急診急救醫學以及口腔臨床各學科中與急診關系密切的內容??谇患痹\醫學要偏重于技能,還要體現綜合學科的特點。
1.口腔急診科醫師應具備的素質和技能
口腔急診大多以口腔外科和牙體牙髓急癥患者為主。因此急診科醫師要具有多學科的知識和臨床技能,在??漆t院中的急診科往往由口內、口外醫生組成。面對口腔各種急癥,要求每位急診科醫師具有全科臨床診療技能。合格的口腔急診科醫師,不僅要具有口腔醫學各專業的臨床技能,而且還需要急診醫學的知識和技能,比如,嚴重外傷可能涉及到休克的搶救、心電圖及除顫儀等的使用。所以,口腔急診科醫師要具有多學科的臨床技能,才能擔當口腔急診科的重任??谇患痹\醫學要建立一個獨立的學科,就要有自己的醫學體系和范疇,它既要有全身醫學和口腔臨床醫學的共性,也要有口腔急診醫學所具有的個性,因此它應來源于急診醫學和口腔臨床各學科??谇会t學是臨床醫學的分支,口腔急診醫學也是口腔臨床醫學的分支和組成部分。
2.口腔急診醫學與其關聯學科
急診醫學與口腔急診醫學:首都醫科大學成立了急診醫學系,中山醫科大學急診醫學系還建立起來本碩博教育體系。急診醫學的發展給了我們啟示,口腔急診醫學也會順應醫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應運而生??谇患痹\醫學也應是全身急診醫學的一部分。頜面部外傷常常伴有創傷性休克和出血性休克,嚴重的頜面部感染常常伴有中毒性休克和體溫、脈搏、血壓、呼吸的改變。它們的急救與急診醫學具有共性。同時口腔急癥還常常涉及到心臟疾病、腎病、糖尿病、高血壓、出血性疾病等。口腔外科急癥:口腔急診與口腔外科關系密切,口腔急診科每天都要處理創傷、感染、疼痛、出血等疾病的患者。因此,口腔外科是口腔急診醫學和急診科的重要內容??谇粌瓤萍卑Y:牙體牙髓病急癥是急診科的主要內容。急性牙髓炎是口腔急診科就診最多的急癥。另外,急性根尖周炎、牙體劈裂等也是急診科的常見病。
口腔黏膜病急癥:口腔急診科也常接診口腔黏膜病急癥,如口腔黏膜潰瘍、血泡、帶狀皰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口角炎、鵝口瘡等??谇恍迯图卑Y:如冠折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療、固位釘(或纖維樁)光固化樹脂暫時修復、冠橋脫落復位粘固等。牙外傷急診就診率很高,特別是前牙,損傷后嚴重影響美觀,患者常常要求即刻治療和修復,臨時修復也能使他們感到滿意??谇患痹\涉及面很寬,口腔急診醫學做為一個獨立的學科獨立出來,與其它口腔臨床學科并列,有利于急診醫學的發展。將口腔醫學各學科中具有“急性”特征的部分抽出來,與全身醫學和急診醫學相結合,形成一個獨立的口腔急診醫學體系[2]。
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標準開發探索
摘要:為探索構建學歷教育與培訓并重的現代醫學教育體系,學校通過科學設計,分步開發、建用結合,系統開發了學校層面“3+2”基層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標準制度體系。通過運行改進保證了較高的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質量,實踐證明標準體系建設起到質量保證和規范引領作用,具有科學性、規范性和時效性。
關鍵詞:“3+2”基層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標準;職業教育
1“3+2”基層全科醫學人才培養及標準開發意義
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的標準化、規范化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是國務院頒發的《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確定的主要目標。目前,我國全科醫生培養主要是“5+3”模式,“3+2”(3年臨床醫學??平逃?2年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養是我國現階段全科醫學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是“健康中國”背景下對構建學歷教育與培訓并重的現代醫學教育體系的重要探索,標準開發則是該項目實踐創新的突破口和重要內容。1.1填補空缺,實現人才培養質量自我保證。我國全科醫學教育落后于發達國家,規范統一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仍在探索和完善中,全科醫學專業的課程及標準[1]大多套用自臨床醫學專業,沒有對接全科醫學服務的基層醫療機構崗位需求。目前,基層全科醫生培養路徑都是臨床醫學加后期轉崗(規培)培訓,“3+2”基層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是“新生事物”,缺乏現成統一的各學段人才培養標準,實踐過程無法進行規范和指導。1.2突破壁壘,實現醫學學歷教育與培訓銜接互通。建立基于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互通、互融、互認的運行機制,打通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間的壁壘,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選擇“3+2”基層全科醫學人才培養開展綜合改革試點,是“健康中國”和地區衛生事業發展需求,也是建立學歷教育與培訓并重的醫學教育體系的創新突破。職業教育標準建設是在職業教育與其他層次、其他類型教育的對接與融通中摸索前行的[2],因此,借鑒學分校際互認和先前學習認可制度,以標準開發作為突破口,可以為醫學生終身學習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制度保障。1.3路徑探索,共享職業教育校級標準開發成功經驗。我國國家層面職業教育標準體系初步建立,學校層面標準意識及運用能力還有待提高,與現代化職業教育的要求還有很大距離。研究建立覆蓋“3+2”基層全科醫學人才培養全學段的教育質量標準,明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求,不僅對人才培養質量有基礎性保證作用,還可以有效完善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標準體系。標準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取得的寶貴經驗對衛生職業教育的其他專業,特別是“3+2”人才培養項目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2標準開發頂層設計
標準開發尊重教育共性規律,同時又要遵循醫學教育、職業教育特殊規律,以教育和衛生行業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為根本依據,保證標準制定依據的科學性、統一性。深入調查當前醫學教育研究成果和國家職業教育標準體系建設經驗,廣泛征求意見,科學論證,保證標準的科學性、規范性和時效性。2.1堅持協同、開放、透明,建用結合。專業、課程是職業院校標準建設主體,應積極組織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標準調研制定,通過各種形式公布、宣傳和指導執行,保證各主體獲取相關信息,反映共同需求。依據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過程先后以及標準之間的邏輯關系科學確定標準開發時序,以保證標準時效性。標準應邊建設邊應用,在反復應用中動態改進。2.2堅持人本價值取向和社會價值取向有機結合。醫學教育關乎人類健康,醫學人才培養標準開發必須貫徹以人為本理念,將滿足學生個體自我發展和持續發展納入評價標準和內容。另外,標準的開發必須兼顧地區差異和行業特色,必須呼應“健康中國”對醫學人才資源需求的綜合化、高技能化需求。2.3堅持學校建設主體,地校行院協同參與?!?+2”臨床醫學培養的是面向基層衛生機構的全科醫學人才,標準開發中衛生計生行業、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地方政府和醫學高校必須發揮主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