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5 09:06: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新聞傳播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新聞傳播論文

新聞傳播學論文

摘要本文歸納了近年中國大陸新聞傳播學碩士和博士論文中存在的九類問題,介紹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對于社會科學成果的一系列評估標準。作者認為,新聞傳播學碩士和博士論文需要借鑒這一評估標準,以提高論文質量。中國大陸的大學新聞傳播院系要求論文以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獲獎、來自較高的課題級別等等作為學術評價標準,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證明論文的價值。

關鍵詞學術論文評估標準

近年中國大陸招收新聞傳播學研究生的數量急遽增長,重點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招收碩士研究生的數量,已經與本科生相當;而研究生導師,即使破格提拔,增長也是有限的。初帶研究生的生手導師較多,如何保障研究生的教學質量,特別是畢業論文的水平,已經成為一個現實的問題。這里談談常見的論文寫作中問題,以及評估論文學術水平的標準,交流一下,供同行們討論。

新聞傳播學碩士和博士論文中存在的九種問題

我近年評閱碩士和博士論文近百篇,存在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九種:

一,將論文寫成教材或普及讀物。雖然處于學習階段,但碩士、博士論文無論如何屬于學術論文一類。而現在一些論文,有的很像教材,將某一論證對象從定義、重要意義開始說起,方方面面都講到,講完了,文章也就結束了。有的很像普及讀物,對某一別人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外國的),方方面面做了介紹,介紹完全了,文章也就結束了。有一篇關于探險報道的碩士論文初稿,從什么是探險、什么叫探險報道、探險和探險報道的歷史開始寫起,然后是詳盡的關于探險報道的寫作要領、注意事項,直至采訪時要穿什么衣服等,全寫到了,相當全面。寫完了,文章結束。另一篇關于世界性通訊社的博士論文,敘述了各大通訊社的歷史,只在各章最后有一數百字的段落“論證”幾句,論文就算寫完了。沒有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發現,也沒有研究的新視角。這樣的論文每年所展比例不小,是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查看全文

新聞價值傳播論文

[論文關鍵詞]新聞價值新聞傳播控制文化特質

[論文摘要]新聞的社會價值基礎是一個歷史的、民族的范疇。新聞價值的發現以社會文化環境為其本源。從歷史的觀點來講,由于不同歷史時期社會發展狀況不一樣,人們的價值觀亦不一樣,新聞的社會價值基礎就不一樣。社會文化環境的不同,決定了人們新聞價值觀不同。新聞社會價值觀受到受眾和傳播者文化特質的影響。要使新聞傳播真正造福于社會,就應實施合理的傳播控制。

新聞價值的最終標準,應是服務于社會,造福于社會,這是新聞社會價值的核心。樹立和諧的社會價值觀,新聞要有助于社會成員受到社會的公平對待并公平的對待社會。

一、新聞價值發現與傳播者的傳統文化特質

從本質上講,新聞是一種文化商品。但和一般商品不同的是,新聞負載著文化。中國文化是一種以倫理為本位的文化,是一種關于人的關系的文化。這種以人倫為本的文化傳統必然影響新聞的價值取向。新聞無時無處不在關注人倫關系的因素,人倫因素無時無處不在影響著新聞的質量,制約著新聞運行的方向。新聞中的倫理等級元素和人際因素總是起著非常重要甚至決定性作用。了解這種性質,把握其中的規律,對于提高新聞價值,提升新聞層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新聞的低俗化、人情化在中國的市井受到歡迎。市民文化價值觀既有現代有著商品經濟帶來的新的成分,也有著傳統儒教、宗法的和現代社會各階層文化沖突的混合物。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的城市文明由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在加速,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實行改革開放的現代化政策之后,中國城市的現代化水平迅速提高,市民素質迅速提高,市民文化價值觀也在迅速蛻變,但市井間的文化形態并沒有徹底改變。這是新聞“市民化”的社會溫床。

中國文化在世界上是一種具獨特形態的文化,中國的新聞傳播在世界上也是一種獨特形態的傳播,只有把中國的文化與中國的新聞傳播結合在一起進行審視和研究,才能研究出中國新聞傳播的生態本相,才能探尋到中國新聞傳播的基本脈象,才能總結出中國新聞傳播的基本規律。認識中國傳播文化的這個特點,使我們能認清奮斗目標,建立“以人為本”的新聞理念。但“以人為本”并不是“以人倫為本”,這是兩種本質完全不同的文化和傳播的理念?!耙匀藗悶楸尽睆娬{等級,強調親緣,強調關系,強調依附,而壓制個人自由權利,貶抑個性,忽略人的尊嚴和價值,因而它是背離“以人為本”的價值觀的。

查看全文

新聞傳播研討論文

[摘要]:隨著傳播學的發展,新聞學與傳播學以及相應的新聞教育與傳播教育之間出現了某種程度的緊張,先后產生了不同乃至對立的看法:或主張新聞學吸取傳播學來完善自身,或倡導用傳播學來取代新聞學,或批評傳播學統治了新聞教育。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分歧,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對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異同缺乏深入的體認。本文在回顧有關討論演進軌跡的基礎上,從研究對象或研究領域、研究層面或學理層面、學術立場或學術取向、研究方法等方面,深入辨析了新聞學與傳播學(主要是大眾傳播學)的異質性與關聯性。由于新聞學與傳播學之間的異質性與關聯性相互交織,我們應當更加理性地審視新聞學與傳播學的關系,促進彼此間的互動與吸取,使其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從而使新聞學與傳播學獲得更大的發展,不必人為軒輊,制造“你死我活”的無謂爭論。

[關鍵詞]:新聞學傳播學學科關系

一、討論新聞學與傳播學之關系的歷史回顧

自1978年開始引進、介紹西方傳播學以來,新聞學與傳播學的關系就逐漸呈現在國人的學術視域中。這是因為,要闡述什么是傳播學,就牽涉到與新聞學的關系。譬如,早在80年代中期,就有研究者斷言:“傳播學重視理論研究,而新聞學重視業務研究;傳播學以‘學理’為重點,新聞學以‘術’為重點。”[1]顯然,這樣的比較已涉及到新聞學與傳播學的關系問題。

進入90年代,新聞學與傳播學的關系成為學界關注和討論的學科建設問題。1992年,王澤華在《新聞學和傳播學之比較》一文中比較了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異同,提出“新聞學是大眾傳播學的不同層次和分支,但傳播學又不能代替新聞學。”[2]從此,新聞學與傳播學的關系,特別是傳播學能否取代新聞學,就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

1996年,喻權域《關于新聞學與傳播學的調研隨記》寫道:1995年6月在成都出席第四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期間,作者利用會議空隙“與來自各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和報社、電臺、電視臺的學者專家,就新聞學與傳播學的問題,交換了意見?!苯Y果,“接觸過的所有學者專家,幾乎一致認為:不能用傳播學取代新聞學。”[3]作者就新聞學與傳播學的關系開展調研,且強調“不能用傳播學取代新聞學”,顯然包含了一個前提性問題,那就是學界已經出現了“用傳播學取代新聞學”的觀點。

查看全文

新聞傳播研究論文

關鍵詞:新聞傳播改革開放理論熱點

[摘要]:

本文是對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新聞傳播學術熱點的梳理。通過從二十多種學術期刊抽選出的四千多篇文章樣本及其它相關學術著述的分析,作者回顧了三十年來中國大陸新聞傳播研究的十二個重要的學術熱點,希望以此反映中國新聞傳播學三十年來的成就和思想軌跡。

Abstract:Thispapergivesacomprehensivereviewabouttheoreticalissuesdiscussedin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studiesinthepastthirtyyearsinChina.Accordingtothesystematicallyanalysiswiththesampleconsistedofover4000thousandpapersselectedfrommorethantwentyacademicjournalsinthisfieldandotheracademicresources,theauthorconcentratedonthe12hottheoreticalissues,bystudyingthehistoricalbackground,revealingtheinternallogic,describingtheevolutionofacademicapproaches.Thus,theoverallachievementscanbeexaminedandthetrajectoryoftheoreticaldevelopmentcanbeshownclearly.

Keywords: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studies,reformandopenpolicy,hottheoreticalissues

200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恰好三十周年。三十年風雨兼程,三十個春華秋實,中國的新聞傳播學與改革開放的中國一起成長。回眸學術界關于三十年來中國新聞傳播理論方面的辛勤耕耘,梳理其發展的思想脈絡,是非常有意義的。

查看全文

新聞傳播學研究論文

2005年新聞傳播學研究中出現了一些新話題,或由新聞事件而聚焦,或是在屏幕熱映之后引發。這年的新聞傳播理論研究中也有一些前兩年的熱點,在2005年繼續得到關注。新話題引起人們對新現象的深層思考,豐富了原有研究領域的內涵;老話題則由于有了新角度或新的切入點,加深了人們對原有問題的認識。本文通過翻閱2005年國內較重要的10余種新聞傳播學刊物中的近千篇文章,歸納了這年新聞傳播研究的10個較為集中的話題,以期能對過去一年的研究動態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觀照。

1、傳媒與構建和諧社會:角色、責任與效能

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提出了“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的目標。這一新提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構建和諧社會”也成為新聞學界在論述媒介角色、責任與效能的時新話語。

有的研究者對應關于和諧社會的特點,認為這是一個戰略性的目標,大眾傳媒在建設和諧社會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它應該是民主法治的推動者、公平正義和誠信友愛的體現者、安定有序氛圍的營造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觀念的傳播者。還有的研究者指出,要建設和諧社會,媒體應該凸現“建設性”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敖ㄔO性”較之過去的提法更具時代氣息,而“以人為本”則意味著要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提供交流平臺,順應價值觀多元化的多中心社會[1]。

同時,也有一些研究者做了辯證解析:構建和諧社會不是掩蓋問題、報喜不報憂。正視并揭示社會生活中客觀存在的不和諧因素與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并行不悖。不能將新聞傳媒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理解為可以回避甚至掩蓋社會的某些不和諧因素。大眾媒體掩蓋社會矛盾或許可以在一段時間之內營造出表面和諧的景象,但只有正視矛盾才能長治久安,實現真正的和諧?!昂椭C”歸根到底是媒體、民眾和政府三者互動的結果[2]。

2、新聞倫理與職業規范:熱點新聞引發的思考

查看全文

新聞傳播學研究論文

2005年新聞傳播學研究中出現了一些新話題,或由新聞事件而聚焦,或是在屏幕熱映之后引發。這年的新聞傳播理論研究中也有一些前兩年的熱點,在2005年繼續得到關注。新話題引起人們對新現象的深層思考,豐富了原有研究領域的內涵;老話題則由于有了新角度或新的切入點,加深了人們對原有問題的認識。本文通過翻閱2005年國內較重要的10余種新聞傳播學刊物中的近千篇文章,歸納了這年新聞傳播研究的10個較為集中的話題,以期能對過去一年的研究動態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觀照。

1、傳媒與構建和諧社會:角色、責任與效能

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提出了“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的目標。這一新提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構建和諧社會”也成為新聞學界在論述媒介角色、責任與效能的時新話語。

有的研究者對應關于和諧社會的特點,認為這是一個戰略性的目標,大眾傳媒在建設和諧社會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它應該是民主法治的推動者、公平正義和誠信友愛的體現者、安定有序氛圍的營造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觀念的傳播者。還有的研究者指出,要建設和諧社會,媒體應該凸現“建設性”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敖ㄔO性”較之過去的提法更具時代氣息,而“以人為本”則意味著要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提供交流平臺,順應價值觀多元化的多中心社會[1]。

同時,也有一些研究者做了辯證解析:構建和諧社會不是掩蓋問題、報喜不報憂。正視并揭示社會生活中客觀存在的不和諧因素與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并行不悖。不能將新聞傳媒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理解為可以回避甚至掩蓋社會的某些不和諧因素。大眾媒體掩蓋社會矛盾或許可以在一段時間之內營造出表面和諧的景象,但只有正視矛盾才能長治久安,實現真正的和諧?!昂椭C”歸根到底是媒體、民眾和政府三者互動的結果[2]。

2、新聞倫理與職業規范:熱點新聞引發的思考

查看全文

新聞傳播課題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大眾傳播史與新聞史及媒介專史是不同層面的歷史研究,后兩者已取得豐碩成果,但是大眾傳播的總體歷史研究在中國還是一片空白。中國的新聞傳播實踐、學科建設以及人才培養都需要中國自己的大眾傳播史研究,這項研究也具備一定的可行性。

[關鍵詞]大眾傳播;歷史研究;新聞史

要論說“傳播史”,就不能不首先回顧新聞史的研究。

1873年,《申報》發表了《論中國京報異于外國新報》一文,可謂中國新聞學研究的濫觴;1917年,姚公鶴所撰《上海報紙小史》出版,是第一部新聞史研究專著。此二者都可以看作是在中國新聞史乃至整個新聞學研究領域的開路先鋒。誠如方漢奇先生所言:“在中國新聞學研究的歷史上,開其端緒的,還是新聞史的研究?!?1)百余年來,新聞史從無到有,至今已蔚為大觀,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思想解放學術創新的潮流中,新聞史研究呈現一派繁榮景象。1992年成立的中國新聞史學會為一級學會,足見新聞史作為一門顯學的學科地位。僅以學會成立后的6年來看,據不完全統計,“在各種報刊上公開發表的新聞史方面的論文和文章,累計達1053篇,公開出版的新聞史方面的專著,累計達88種”。(2)

1996年,新聞學由二級學科提升為一級學科新聞傳播學,改革開放以來逐步發展的傳播學成為與新聞學并列的專業,并于1999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這一過程中,新聞史研究功不可沒。問題在于,傳播學已經同新聞學并駕齊驅,在新聞史研究取得可喜成績的情況下,尚無真正意義上的對中國大眾傳播歷史的研究;沒有形成一個與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地位相適應的,既有新聞學,又有傳播學;既有新聞史,又有大眾傳播史的合理格局。

大眾傳播史不同于新聞史和媒介專史

查看全文

鄉村新聞傳播論文

[論文關鍵詞]大眾傳媒;鄉村治理;反作用

[論文摘要]稅費改革之后,媒體成為農民獲取政策信息的最主要的來源。上級政府的政策信息以大眾傳播的模式通過傳媒的政策報道、典型報道、批評報道及常規新聞節目直接向農民受眾傳遞。村民與基層干部之問、村民與村民之間基于不同的利益角度對這些“直達”的政策精神做出的不同解釋,使得基層治理中的意見分歧越來越大。這一方面削弱了基層組織的權威,增加了基層政權采取作為的難度,另一方面也強化了農村公共品自我供給的困難。

關于傳媒對農村的影響學界已有較多討論。有學者認為,“在現代傳播媒介尤其是電視的作用下,農民對社會熱點和都市文化的關注、把握與都市流行文化趨同,從而構建了與城市文明對話的平臺、農民消費方式、娛樂休閑方式及行為方式的轉變,有利于農民身份的轉型”。還有學者認為,“大眾傳媒是農村發展的內在動力,不僅提供信息,而日,能夠改變農民陳舊保守的觀念,形成開放意識、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等”。這些討論大多集中在農村文化觀念的變遷層面,鮮有對鄉村治理這一政治社會領域的關注。而且,盡管傳媒起到了向農村傳播現代文化進而推動農村發展的作用,但在農民的媒介素養相對偏低、農民對信息的甄別和辨析及質疑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大眾傳媒為農民提供的村莊外部信息尤其是政策信息在鄉村基層的治理過程中所起的并不一定都是正面作用。本文試圖通過分析,指出新聞傳播在稅費改革后的中國鄉村基層治理中產生了怎樣的消極影響,以使傳媒在日后的社會發展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政策信息的大眾傳播模式

政策信息從行政管理機構的中樞到邊緣的傳遞,在整個國家的治理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前,大眾傳媒的輻射范圍有限,在農村還沒有足夠的延伸,那時的政策信息傳遞主要以組織傳播的方式進行。上級政府的政策信息通過多層化的行政機構一級一級往下傳遞,最后通過生產大隊再到小隊長直至村民那里,國家的組織系統滲透在整個社會中。當時,在農村普及的有線廣播是生產大隊向農民傳遞中央精神的有效工具,是整個組織傳播流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村實行了“分田到戶”的土地政策,農民收入大為增加。與此同時,大眾媒介的發展也越來越快。雖然由于發行費用高、農民消費能力不足而難以吸引廣告客戶等原因,報刊等紙質媒體一直沒有在農村普及,但廣播電視卻逐漸在農村承擔起向農民傳遞政策信息的任務。另一方面,政策信息的組織傳播渠道仍未廢止,許多基于當地情況的特殊政策信息依然通過村委會、村民小組直至村民這個渠道傳遞,特別是有關稅費收取方法和收取數量的信息,因為各村情況都有所不同,大眾傳媒均無法提供這些信息,也只能由村干部向村民傳遞。

查看全文

新聞傳播學論文規范寫作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歸納了近年中國大陸新聞傳播學碩士和博士論文中存在的九類問題,介紹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對于社會科學成果的一系列評估標準。作者認為,新聞傳播學碩士和博士論文需要借鑒這一評估標準,以提高論文質量。中國大陸的大學新聞傳播院系要求論文以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獲獎、來自較高的課題級別等等作為學術評價標準,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證明論文的價值。

關鍵詞學術論文評估標準

近年中國大陸招收新聞傳播學研究生的數量急遽增長,重點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招收碩士研究生的數量,已經與本科生相當;而研究生導師,即使破格提拔,增長也是有限的。初帶研究生的生手導師較多,如何保障研究生的教學質量,特別是畢業論文的水平,已經成為一個現實的問題。這里談談常見的論文寫作中問題,以及評估論文學術水平的標準,交流一下,供同行們討論。

新聞傳播學碩士和博士論文中存在的九種問題

我近年評閱碩士和博士論文近百篇,存在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九種:

一,將論文寫成教材或普及讀物。雖然處于學習階段,但碩士、博士論文無論如何屬于學術論文一類。而現在一些論文,有的很像教材,將某一論證對象從定義、重要意義開始說起,方方面面都講到,講完了,文章也就結束了。有的很像普及讀物,對某一別人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外國的),方方面面做了介紹,介紹完全了,文章也就結束了。有一篇關于探險報道的碩士論文初稿,從什么是探險、什么叫探險報道、探險和探險報道的歷史開始寫起,然后是詳盡的關于探險報道的寫作要領、注意事項,直至采訪時要穿什么衣服等,全寫到了,相當全面。寫完了,文章結束。另一篇關于世界性通訊社的博士論文,敘述了各大通訊社的歷史,只在各章最后有一數百字的段落“論證”幾句,論文就算寫完了。沒有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發現,也沒有研究的新視角。這樣的論文每年所展比例不小,是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查看全文

新聞傳播學論文寫作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歸納了近年中國大陸新聞傳播學碩士和博士論文中存在的九類問題,介紹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對于社會科學成果的一系列評估標準。作者認為,新聞傳播學碩士和博士論文需要借鑒這一評估標準,以提高論文質量。中國大陸的大學新聞傳播院系要求論文以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獲獎、來自較高的課題級別等等作為學術評價標準,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證明論文的價值。

關鍵詞學術論文評估標準

近年中國大陸招收新聞傳播學研究生的數量急遽增長,重點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招收碩士研究生的數量,已經與本科生相當;而研究生導師,即使破格提拔,增長也是有限的。初帶研究生的生手導師較多,如何保障研究生的教學質量,特別是畢業論文的水平,已經成為一個現實的問題。這里談談常見的論文寫作中問題,以及評估論文學術水平的標準,交流一下,供同行們討論。

新聞傳播學碩士和博士論文中存在的九種問題

我近年評閱碩士和博士論文近百篇,存在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九種:

一,將論文寫成教材或普及讀物。雖然處于學習階段,但碩士、博士論文無論如何屬于學術論文一類。而現在一些論文,有的很像教材,將某一論證對象從定義、重要意義開始說起,方方面面都講到,講完了,文章也就結束了。有的很像普及讀物,對某一別人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外國的),方方面面做了介紹,介紹完全了,文章也就結束了。有一篇關于探險報道的碩士論文初稿,從什么是探險、什么叫探險報道、探險和探險報道的歷史開始寫起,然后是詳盡的關于探險報道的寫作要領、注意事項,直至采訪時要穿什么衣服等,全寫到了,相當全面。寫完了,文章結束。另一篇關于世界性通訊社的博士論文,敘述了各大通訊社的歷史,只在各章最后有一數百字的段落“論證”幾句,論文就算寫完了。沒有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發現,也沒有研究的新視角。這樣的論文每年所展比例不小,是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