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課題研究論文

時間:2022-07-25 08:49:00

導語:新聞傳播課題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聞傳播課題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大眾傳播史與新聞史及媒介專史是不同層面的歷史研究,后兩者已取得豐碩成果,但是大眾傳播的總體歷史研究在中國還是一片空白。中國的新聞傳播實踐、學科建設以及人才培養都需要中國自己的大眾傳播史研究,這項研究也具備一定的可行性。

[關鍵詞]大眾傳播;歷史研究;新聞史

要論說“傳播史”,就不能不首先回顧新聞史的研究。

1873年,《申報》發表了《論中國京報異于外國新報》一文,可謂中國新聞學研究的濫觴;1917年,姚公鶴所撰《上海報紙小史》出版,是第一部新聞史研究專著。此二者都可以看作是在中國新聞史乃至整個新聞學研究領域的開路先鋒。誠如方漢奇先生所言:“在中國新聞學研究的歷史上,開其端緒的,還是新聞史的研究。”(1)百余年來,新聞史從無到有,至今已蔚為大觀,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思想解放學術創新的潮流中,新聞史研究呈現一派繁榮景象。1992年成立的中國新聞史學會為一級學會,足見新聞史作為一門顯學的學科地位。僅以學會成立后的6年來看,據不完全統計,“在各種報刊上公開發表的新聞史方面的論文和文章,累計達1053篇,公開出版的新聞史方面的專著,累計達88種”。(2)

1996年,新聞學由二級學科提升為一級學科新聞傳播學,改革開放以來逐步發展的傳播學成為與新聞學并列的專業,并于1999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這一過程中,新聞史研究功不可沒。問題在于,傳播學已經同新聞學并駕齊驅,在新聞史研究取得可喜成績的情況下,尚無真正意義上的對中國大眾傳播歷史的研究;沒有形成一個與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地位相適應的,既有新聞學,又有傳播學;既有新聞史,又有大眾傳播史的合理格局。

大眾傳播史不同于新聞史和媒介專史

這里所說的“大眾傳播史”與“新聞史”的不同,在于“大眾傳播”與“新聞事業”的不同。將大眾傳播與新聞事業同歸于“傳播”旗下,已是學界的共識。若按傳播方式可將傳播分為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兩類;如果站在新聞的立場上,又可以把傳播按照內容分為新聞活動和非新聞活動兩類。這四個概念相交叉,就構成人類社會傳播的一個圖景,其關系如下表所示:

大眾傳播

人際傳播

新聞活動

A.報紙、廣播、電視、電影等大眾傳播媒介進行新聞傳播活動,如報紙的消息報道、電影的新聞紀錄片等。

C.人際新聞傳播活動,如口頭新聞等。

非新聞活動

B.報紙、廣播、電視、電影等大眾傳播媒介進行的非新聞活動,如報紙的文藝副刊、電視的綜藝節目以及電影故事片等,圖書及錄音錄像制品的出版也在其中。

D.人際非新聞活動,如一般性聊天、打電話等。

大眾傳播既包括一些新聞活動,又包括一些非新聞活動,即表中A、B兩部分。而新聞事業是由大眾傳播媒介進行的新聞活動,即表中A部分。

以往的新聞史研究范圍比較狹窄,主體是A中的報紙新聞部分,近年來兼顧到廣播電視新聞。雖然或多或少也涉及到一些屬于大眾傳播領域的非新聞活動,如報紙副刊等,但是在戈公振等學術先驅所開創并延續至今的“報學”研究范型(paradigm)之中,在報紙新聞研究的總體格局的深層制約之下,此類內容只是作為附庸,處于類似“補白”的從屬地位。大眾傳播的B部分尤其缺乏傳播學意義上的歷史研究。

在作為大眾傳播媒介的近代報紙產生以后相當長一段時期,所謂大眾傳播媒介基本上只有一家,即報社。而報社顯然是以新聞活動為主的,因此,將報業等同于新聞事業,將新聞事業等同于大眾傳播也就順理成章了;新聞史研究把報紙新聞的發展歷史作為研究的核心,也事出必然。然而,這樣的觀念在媒介結構與功能發生巨變的今天已經不合時宜了。隨著廣播事業的發展和電視的勃興,人類進入大眾傳播媒介的多樣化時代。如果說,過去稱報社、通訊社為新聞機構還算差強人意的話,現在還把電臺、電視臺叫做新聞機構,就無論如何說不通了。廣播電視的非新聞節目如教育、娛樂、廣告等已經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其重要程度并不遜于新聞節目。即使報紙也在發生變化,不僅綜合報紙的非新聞內容比重大大增加,還出現了各種專門傳播知識和刊載文藝作品、美術作品的報紙。從形態上,不能不承認它們也是報紙,卻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新聞紙”。這樣,單一化的“新聞媒介”就發展為多樣化的“大眾傳播媒介”。與此同時,電影及錄音錄像制品在傳播方式上與報紙、廣播、電視有根本的相同之處,也是大眾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僅僅是B部分,也是相當有限的。電視史、電影史的研究都只是單個媒介的專史,尚無包括B部分所有內容的媒介史。

大眾傳播史的位置應當處于一般史與新聞史、電影史、廣播史等專史之間。對于一般史而言,它是專門針對大眾傳播這一特定社會歷史現象的歷史;對于各種媒介的專史而言,它又是大眾傳播這一特定層面上的一般史。它以宏觀綜合性和系統性為特色,涉及大眾傳播的政治層面、產業層面、文化層面、技術層面;內容涵蓋各分支媒介發生發展的歷史,著名人物的活動和傳播思想,有影響的傳播事件,傳播技術的發展,大眾傳播和社會的互動關系等等。

我們期待的大眾傳播史研究,其獨特之處在于,以我國全體大眾傳播媒介及其全部活動的歷史過程為研究對象,而非局限于某一特定領域。

中國大眾傳播史研究的必要性

無論是新聞史還是廣播電視和電影等各種媒介的專史,都不能取代大眾傳播史的研究。大眾傳播史對于新聞傳播發展的實際、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以及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都會產生相當大的促進作用。

一、大眾傳播媒介的多樣化發展與交互融合呼喚大眾傳播歷史研究

時至世紀之交,經濟全球化、區域政治一體化加深了各國之間的交流,不同區域從敵對走向協作,力爭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企業走上了集團化道路,作為現代社會重要產業的大眾傳媒也邁出了“多媒體”聯合的步伐。在媒介競爭日趨激烈的美國,單一媒介的發展,很難在競爭中取得生存發展的有利地位。美國的報業集團,早已突破了印刷媒介集合體的范疇,而是擁有包括報紙、雜志、通訊社、廣播、電視在內的綜合化媒介托拉斯,以“聯合艦隊”的形式抵御市場競爭的大風大浪。以紐約時報公司為例,它的旗下有美國第三大通訊社——紐約時報通訊社,有大規模的特稿辛迪加——美國報業聯盟,還有多家日報、周報、雜志以及電臺、電視臺、電子報刊、圖片社和造紙廠等,在1993—1999年中,紐約時報在激烈競爭中穩步前進,利潤不斷增加,股票市值由21美元上升到71美元,多媒體集團的優勢充分體現出來了。(3)

中國的傳媒業自1996年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成立以來,快速走上媒介集團化的道路。盡管目前尚未出現報刊媒體與廣播電視媒體的實質性聯盟,但是跨媒介聯合乃大勢所趨。經濟日報報業集團與北京有線電視臺合作,推出了一個由經濟日報獨立創意并獨立制作的經濟類節目,以期在發展經濟日報行業權威優勢的同時增強電視節目的力度和深度。這樣一來,報刊社會與電視臺互不滲透的傳統格局打破了,成為“多媒體”聯合、優勢互補、發展媒介立體空間的一個典范。在上海,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以及無集團之名而有其實的解放日報集團形成雙龍戲珠之勢,雙方旗下都有十來種報刊媒體。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負責人趙凱曾明確表明:上海傳媒界下一步的發展趨勢是三種媒體,即平面媒體、電子媒體、網絡媒體之間“拆圍墻”,組建成為擁有各種媒體的媒體集團。(4)

如果說,傳統媒介的“多媒體”集團化發展令人咂舌,那么網絡媒體的出現對于傳媒業來說更是石破天驚的重大進步。網絡將使原來既相互競爭又井水不犯河水的各種不同形態的傳統媒介進一步整合在一起。這主要表現在:1、互聯網作為一個信息傳輸的平臺,為多種媒介提供了施展技能的場所,新聞的、生活服務的、教育的、游戲娛樂的內容乃至商務運作都包容在其中,這種融合是前所未有的;2、傳統媒介向互聯網靠攏,報刊社、廣播電臺、電視臺等設立網站,通過互聯網信息,作為自身的補充;3、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結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在線并購時代華納,組成媒介產業的巨無霸。

所有這些跡象都表明,中國傳媒業發展的大趨勢為相互融合、交互匯聚,互聯網等傳媒新技術的發展也使新型媒介與傳統媒介互相滲透,加速了媒介大匯流的進程。那么如何更準確地理解這些現象?如何更準確地把握這一趨勢、預測其未來發展動向?今天的現狀,是昨天歷史的結果,要解釋今天、預測明天,就要追溯昨天。面對媒介的綜合發展趨勢,只有整個大眾傳播的歷史研究才能提供相應的歷史經驗。只提供某一特定領域歷史經驗的各種媒介的專史是遠遠不夠的。這樣,在大眾傳播層面上的“一般史”就是很有研究的必要。史學巨擘布洛赫曾提出“總體史”(UNIVERSALHISTORY)的思想——“惟有總體的歷史,才是真歷史”。(5)他認為,對史學家而言,最重要的工作不在于由古及今地描述事件,而在于由今及古地提出問題,即所謂“倒溯”的歷史研究方法。當前,媒介作為一個整體,對社會產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影響,而且它也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相對于當今世界加速度的變化而言),我們對其進行研究、提出問題的時候,不能不考察它的歷史;我們在研究單個媒介的專史之時,也一定有必要研究大眾傳播這一層面的“總體史”,惟有如此才有可能更好地解答現實問題。

二、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呼喚中國的大眾傳播史研究

文學批評,有整個一部文學史作為支撐;現今的哲學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對整個哲學發展史的研究;同樣,新聞學研究依托的是新聞史;那么,新聞傳播學學科則呼喚大眾傳播史研究,這樣一來,無論是抽象的理論思辨還是注重實證的經濟研究,都會突破“現在”的局限,以昨天的歷史理解“現在”、預測未來。新聞傳播學需要大眾傳播史提供必要的歷史經驗基礎。

1、大眾傳播史研究對新聞學學科建設的促進作用

對以往的新聞傳播學研究,有學者指陳其一個重要缺陷為“習慣于單獨研究個別新聞媒介,忽視對不同傳媒的綜合研究”。(6)大眾傳播史研究將彌補這一缺陷。它在促進新聞學研究方面的重要意義在于:將新聞事業發展的歷史置于更為廣闊的歷史背景之中,某些不易在新聞學自身領域解答的問題,可以在這一廣闊背景之中,通過對傳播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互動關系的研究予以解答。應當說,這一點在傳統新聞學中也是一個重點,但是仍受到研究領域的限制,例如,新聞史論及五、六十年代報紙對英雄模范人物的宣

[page_break]傳,如果結合電影、圖書出版進行綜合考察,無疑會給人一幅更為清晰、完整的歷史圖景,不同媒介運作方式及所取得效果的不同也自然容易體現出來。再如關于《武訓傳》的批判,就涉及到電影作品、報紙新聞等多種傳播活動的聯動關系,也適合于綜合考察。

在新聞傳播思想研究方面,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鄧小平等往往把報紙新聞、圖書出版、電影、廣播電視以及思想文化等放在一起加以論述,而新聞史或其他媒介史研究往往把涉及自身領域的某一方面劃分出來單獨加以研究,如果有一部綜合的大眾傳播史,將有利于我們更加完整深入地領會其要旨。

就新聞史的重要課題“爭取言論自由的斗爭”而言也是如此。言論自由往往不只局限于新聞事業,而且一開始集中表現于出版事業。后來,廣播電視的非新聞傳播以及電影、錄音錄像也都成為爭取言論自由的重要領域。如果有一部整合所有大眾傳播媒介的歷史,對于我們勾勒出言論自由斗爭的歷史會大有助益。

2、大眾傳播史的研究對于傳播學的意義更為直接

傳播學的發源地和最重要的研究中心在美國,其所以成為必然,也許同傳播學的綜合性及跨學科性質有關。畢竟,美國這個移民國家在包容多種文化、多種思想方面是任何其他國家都無法相比的。目前,傳播學,尤其是大眾傳播學的各類課程仍舊是美國大學里跨學科研修者最多的科目之一。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仍舊是其綜合性、包容性的魅力。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通過大學教材的情況反映出來。以美國大學流行的教材而言,絕大多數為《大眾傳播導論》、《媒介通論》之類,內容包括圖書、報紙、期刊、廣播、電視、電影、錄音錄像制品(近年來出版的新著已將新媒介擺在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廣告、公共關系、國際傳播等也占有一定的篇幅;在歷史研究方面,這種融匯各類媒介的綜合性也表現得相當突出,例如《一個國家的聲音——美國大眾媒介史》即是。這些教材大多數次重版,有的多達十余次,足見其受歡迎的程度。(7)

如果說,在橫斷面的媒介知識、理論方面,我們的傳播學研究者已經通過一定的引進和消化吸收填補了綜合性、宏觀面上的空白,并繼續朝著本土化的方向發展,那么在媒介發展史方面,這種綜合性、宏觀面上的研究卻還是一片空白?!笆贰迸c“論”作為傳播學研究的兩翼,只有共同發展、協調發展,才能互為促進,作用于新聞傳播事業發展的實踐。

劉建明教授在一次訪談中指出:僅以大眾傳播而言,所有的大眾傳播學者都沒有系統地談過出版規律,甚至對電影也很少研究。由于傳播學研究者對傳播學“泛化”的特點認識不足,傳播學研究真正立得住的東西不多,有實用價值的東西更少。(8)這樣的情況確實存在。然而我們可以斷言,有了中國自己的大眾傳播史,至少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引導研究關注新聞媒介的非新聞傳播以及其他非新聞傳播以及其他非新聞媒介的傳播。

從劉建明教授的一些相關言論中可以看出,傳播學的“泛化”和“玄化”是其特點,也是其致命的缺點。因為作為一門學科而言,固定的研究領域和清晰的輪廓是必不可少的,而傳播學研究內容包羅萬象,演繹出種種模糊不清的結論,必然會使其失去作為一個學科的科學地位??紤]到這一點。大而化之的“傳播史”是不可取的,但立足于大眾傳播媒介發展歷程的大眾傳播史卻顯得尤為必要,它可以為趨于“泛化”、“玄化”的傳播學研究提供堅實的經驗基礎,劃定大眾傳播學的研究領域,一些抽象理論也得以通過歷史經驗予以檢驗,而不僅僅通過現時的實地調查或控制實驗來加以驗證。新聞傳播學學科的合法性由此可以得到鞏固。

就傳播學發展的歷程與未來趨勢而言,也迫切需要一部中國大眾傳播史。傳播學發展的第一階段是新聞學,第二階段是誕生于20世紀中期的傳播學,第三階段則以1992年東京大學新聞研究所更名為社會信息研究所為標志??梢哉f,傳播學走向社會信息學研究階段,是信息社會到來的必然結果。東京大學社會信息研究所桂敬一教授說,新聞研究所更名的目的是“為了適應近幾十年來信息媒介多樣化和人們信息行為的變化這一所謂高度信息社會的發展需要,將自己的領域擴展到具有社會意義的所有信息形態和現象”。(9)應當說,1992年之后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現和發展大大加快了這種高度信息化社會的發展。在這種發展趨勢中,傳播學研究更不可能囿於新聞學的傳統范疇,新聞史更無法替代整個大眾傳播歷史的研究。

我們的傳播學是舶來品,而在引進過程之中,與國際學術界接軌是必不可少的。這一點,僅僅依托以往的新聞史不足以勝任,必須在整個大眾傳播領域進行綜合性的歷史研究。

三、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呼喚中國的大眾傳播史研究

歷史研究的價值,在于其認識功能、借鑒功能和教育功能,其最終目的是作用于現實。以大眾傳播史培育傳播人才,就是這一專史研究體現其功能的重要途徑。

大眾傳播史能夠給學生一幅完整、清晰的媒介歷史全圖,而非支離破碎的知識匯集。將多種媒介綜合、濃縮在一起,也便于其他專業的學生高效率地了解傳播媒介知識,從業人員也有了可以集中學習的媒介知識綜合參考書。美國傳播史家史密斯說得好:“一旦現今的傳播者獲知了關于他們所從事的事業的更加清楚、更加準確的歷史情況,他們就會更好地計劃前進的方向?!?10)

廣告、公共關系、對外傳播等專業領域的人才,都需要掌握多種媒介知識。以往的新聞史可以提供的歷史經驗只局限于報紙等主要的新聞媒介,局限于媒介的新聞傳播活動,即使分門別類學習了報紙、廣播電視、電影等專史,仍舊欠缺真正的綜合性與系統性。各種媒介之間相互的關系,它們作為一個整體如何與社會形成互動關系,仍沒有很好地解決。

網絡的發展更需要熟悉多種傳媒的復合型人才。目前,獨立的網站媒體(ICP)不斷將傳統媒介的傳播內容吸納進來,傳統媒體也積極開設網站作為自身的補充,網絡同各種傳統媒介的聯系已經日益緊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這樣就要求新型的傳播人才特別是網絡人才具備多種媒介知識,才能更好地將書籍、報紙、期刊、廣播、電視、電影等不同類型的媒介都納入網絡這一巨大無比的平臺上來。網絡的同一頁面上,可能囊括了圖片、動畫、廣告、文字稿。新聞性內容與非新聞性內容可以任意鏈接,沒有什么嚴格的界限。一部涵蓋多種大眾傳播媒介發展歷程的大眾傳播史無疑能夠為他們提供綜合的歷史借鑒,使他們從宏觀的、綜合的層次歷時性地了解各種媒介的知識,從而起到開闊眼界的作用。我們可以舉例說明。今年4月,美國作家斯蒂芬·金的新作《騎在子彈上飛行》首次在線出版,兩天之內即被全球50余萬讀者以網絡下載形式“購買”;美國的亞馬遜網上書店4年來已為150多個國家的1700萬顧客提供了網上書籍??梢哉f,數字化出版前景可觀。這就要求出版人才突破傳統傳播觀念的藩籬,運用發散型思維,把圖書的概念從“制裝成卷冊的著作物”延展開去,同其他新型媒介結合起來;同時,又要求專業的網絡人才了解出版規律,懂得圖書與報紙、期刊等不同媒介的區別,從而以更有效的方式拓展在線出版業務。

我國各種媒體都越來越重視經營管理。管理要求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而在各種媒介多元化發展、相互融合的態勢下,更要求管理人員特別是多媒體集團的管理人員具備多種媒介的綜合知識。大眾傳播史對這些人才來說也是很有幫助的。

中國大眾傳播史研究的可行性

修撰《中國大眾傳播史》是一個極富挑戰性的創新領域,我們面臨相當大的困難,但也有相當成熟的條件。

首先,大眾傳播各種媒介的歷史都有研究。報紙自不必說,廣播有上海市檔案局等單位合編的《舊中國的上海廣播事業》和趙玉明的《中國現代廣播簡史》;電視有郭鎮之的《中國電視史》;電影有程季華、李少白、邢祖文的《中國電影發展史》和陳荒煤的《當代中國電影》;圖書、期刊則有張靜廬的《中國近代出版史料》、《中國現代出版史料》和胡道靜的《上海圖書館史》等。另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等方面的各種年鑒也可以利用。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把各種媒介的歷史研究簡單相加就可大功告成,而且應當在掌握這些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充分體現整個大眾傳播媒介發展的綜合性、整體性和系統性。

其次,其他學科也在這一方面作了可貴的探索。社會發展史的研究、大眾文化研究、文學史和思想史研究等都涉及大眾傳播媒介的發展。而且,這些相關領域的研究在探索傳媒與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互動關系方面可以為我們提供借鑒。

此外,我們也有具體的傳播史研究經驗可以參考。這方面以美國學者的研究最為重要。瓊·??舜暮偷聭烟亍·梯忒爾的《一個國家的聲音——美國大眾媒介史》就是很好的例子》。這部史書的撰述基于這樣的前提:“美國的媒介是多元的。”作者把大眾傳播媒介看做“復雜的社會與文化機構”,看做不同群體的“許多聲音的產物”;而且“各種媒介存在于一個復雜的社會政治背景之中,所以,其歷史也同其他社會機構交織在一起”。(11)于是,宏觀地考察大眾傳播同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各領域的關系成為該書的重頭戲,大眾傳播的非新聞活動如廣告、公共關系、娛樂等也同新聞活動平起平坐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作者始終把大眾傳播媒介作為一個整體來考察其發展歷史,這一點從各章節的名稱就可以看出來。例如第7章“反奴隸制運動和內戰中的傳播議題”,第8章“現代化與印刷工業”,第9章“大眾市場與大眾文化”等,都沒有把某一種媒介單獨列出。

中國學者也有把各種媒介綜合起來考察的先例,如張國良教授的《現代日本大眾傳播史》,具有同《一個國家的聲音——美國大眾媒介史》相似的特點。該書的研究對象雖然是國外大眾傳播的發展史,但是仍是可貴的探索。尤其是中日兩國在新聞事業、大眾傳播事業方面有一些相近之處,該書可以給我們本國的大眾傳播史研究者很多啟發。

電視綜合了圖像、聲音和文字等多種傳播符號,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媒介”;網絡在更大范圍、更深層面綜合了諸多媒介的優勢,有凌駕于所有傳統媒介之勢;同時,在學術研究領域,邊緣化、交叉化已成為一股強勁的時代潮流……我們自然有理由相信,在當前媒介相互滲透、學科相互融匯的大背景下,以綜合性、宏觀性為特點的大眾傳播專史顯得尤為重要,它將為新聞傳播學的研究、傳播人才的培養以及多學科交融產生相當大的促進作用。

注釋:

(1)方漢奇主編《中國新聞事業通史》第一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7頁。

(2)方漢奇《驊騮開道路

鷹隼出風塵》,載《新聞春秋》1998年專輯。

(3)參見孫建健《從三大基本結構看媒介的現狀和走勢》,載《新聞通訊》1999年第8期。

(4)趙凱《上海傳媒業集團化發展的現狀、思路》,載《中國報業》1999年第7期。

(5)布洛赫《歷史學家的技藝》,張和聲、程郁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9頁。

(6)吳崇杰《二十年中國新聞學研究成果與缺陷》,載《中國廣播》1999年第7期。

(7)例如WarrenK.Agee等合著的IntroductiontoMassCommunications已再版至少11次。

(8)參見韓運榮《傳播學的“玄化”與“細化》,載《國際新聞界》1999年第6期。

(9)參見朱光烈《我們將化為‘泡沫’》,載《北京廣播學院學報》1994年第2期。

(10)見M.Y.Smith《歷史的方法》,郭鎮之編譯,載郭鎮之《傳播論稿》,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33頁。

(11)JeanFolkerts&DwightL.Teeter,Jr.VOICESOFANATION——AHistoryofMassMediaintheUnitedStates,Preface,1989byMacmillanCollegePublishing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