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心理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8 21:27:5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寫作心理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作文寫作心理管理論文
小學高年級學生如何在40分鐘以內完成400字左右的作文?教學中,我們進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有了初步的體會。一、發展學生個性是完成限時作文的前提古人寫詩,吟安一個字,捻斷數根須。大人作文尚且如此,小學生要完成限時作文就更難了。它必須經歷緊張的心理活動,沒有強大的心理動力是不行的,而學生在作文時有展現自己個性的強烈沖動是產生源源不竭的心理動力的重要保證。寫作是最具個性化的。北師大教授劉錫慶指出:作文教學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靈,把寫作主體潛在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即鮮活而強悍的生命力都盡懷地釋放出來。一句話,寫作是個性的解放。在作文教學中個性解放互為因果,個性得到解放,作文時才能順暢地表達,同時通過作文使個性進一步得到發展。個性的解放和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貫穿于教學全過程。每個環節的教學都應滿足個性解放的條件。如建立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而不是搞師道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而不是挫傷他們的自尊心;讓他們經常嘗到成功的喜悅;而不是諸多限制;……學生的個性只有植根于平等自由之沃土才能枝繁葉茂。二、豐富生活、積累語言和勤于練筆是完成限時作文的基礎1.要指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有了生活素材,作文才有了內容。因此,要指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享受大自然的風花雪月,享受物質文明給自己帶來的種種好處,享受人們對自己的關心呵護和自己從對別人的幫助中所得到的樂趣;同時,既享受生活,又觀察體驗生活,積累生活素材,積累人生經驗。有了豐富的生活積累,表達時就信手拈來,涉筆成趣。2.要指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語言是思想的外衣,語言貧乏,表達思想就會辭不達意。有了豐富的語言積累,才有可能筆隨人意,甚至妙筆生花。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指導認識能力的發展作為作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但實踐結果卻是學生的作文水平未見明顯提高。發展語言才是作文教學的主要任務。發展語言必須以積累語言為基礎。英國作家約翰遜說過:為了寫作,一個作者的絕大部分時間要花在閱讀上,一個人要翻遍半個圖書館才能寫成一本書。豐富語言應該是大量閱讀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要多做積累詞句的練習,多做熟讀成誦的練習;在指導課外閱讀時,應鼓勵和要求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3.要指導勤于練筆。美國作家K·A·指出:大多數人不理解寫作是一門手藝,就像做任何其他事一樣,你總得經過一番學藝。寫作是一門技能,單靠每學年16次的課堂作文是不夠的。要鼓勵和要求學生課外勤練筆,寫日記、寫感受、寫想象,不拘形式,自由表達,寫得多了,速度自然就會快起來。三、優化作文指導是完成限時作文的關鍵1.開源暢流,激發寫作欲望。所謂開源,就是作文題要出在學生的生活和語言的積累上,出在學生寫作的興奮點上。現行教材中的作文,大都是范圍題,對學生來說,固然是限制少了些,卻有些不著邊際。老師如果能根據課文的標題或自擬標題,自行擬題,則會激發學生表達的沖動。如第十冊基礎訓練2的作文要求寫自己心愛的東西,雖然也作了提示,可以是一種學習用品,也可以是一種玩具、一種動物、一種植物,還是略顯空泛。可作具體指導,如:每個人都有自己心愛的東西,老舍喜歡貓,寫出了《我家的貓》;葉圣陶喜歡爬山虎,寫了《爬山虎》;老師小時候喜歡玩水槍,作文《我心愛的水槍》還上過作文園地呢!你們喜歡什么,寫出來好讓老師、同學知道。所謂暢流,就是要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讓學生能較順暢地表達。為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老師可以以材引材,讓學生產生聯想,從自己的生活素材中取出自己樂于表達的材料。如第十冊基礎訓練6的作文,要求從快樂的時刻和難忘的教訓兩個題中任選一題寫自己的小學生活。我們在指導時,有意通過談話提供情景,如:1.你的作文幾經修改,終于得了優,當作文本發下來時,看到鮮紅的優字,你感到快樂嗎?2.你好不容易折好了一只紙船,但為了哄鄰居的一個小弟弟,你卻毫不猶豫地送給了他。看到小弟弟開心的樣子,你感到高興嗎?……老師提供的情景,會引起學生浮想聯翩,選材也就沒有什么困難了。2.少些限制,鼓勵自由表達。少此限制,就是要求要少,設置的框框要少。特別是范文式的指導應棄而不用,讓學生自由表達。有人認為范文式的指導能體現讀寫結合,其實,讀寫結合應立足于閱讀教學,讀中學寫。作文課上,在寫作的時候,愈不把閱讀的文章放在心上愈好(葉圣陶語),更別提臨時抱佛腳式的范文指導了。在作文課上用范文指導,好像使作文容易了些,實際上卻是限制了學生的思路,寫出來的作文千人一面。因此,范文式的指導應棄而不用。如果非用不可,應該是幾篇范文的多角度比較。羅馬修辭學家昆體良說過:寫得快不會導致寫得好,而寫得好則可導致寫得快。讓學生完成限時作文不是作文教學的唯一目的,我們要著眼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把寫得快同寫得好統一起來,低中年級,更要看重詞句訓練,扎實表達的基本功,如用字正確、語句通順連貫。到高年級才逐步求快,最后達到修訂大綱的要求。
寫作心理障礙管理論文
在長期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發現學生對作文表現出來的興趣不一:或積極性高漲,除課堂作文能及時完成外,還連篇累牘的交上自己的課外習作,要求老師給予批閱;或表現平平,完全停留在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務上;或態度冷淡,學不學作文無所謂,寫好寫差一個樣;或諱疾忌醫,一遇作文課如見妖魔鬼怪,能躲則躲,能拖則拖。諸如此類,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屢見不鮮。本文試圖從中小學生對作文教學的好惡表現方面探索原因,并就作文教學中必須采取的對策略陳管見。
一、是否具有優質的作文起步教學,是兒童稚嫩、敏感、
纖弱心河里能否激起喜愛作文浪花的關鍵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二三年級是起步作文的關鍵階段。大部分農村小學,由于師資質量上的問題,不少教師對學生造句的輔導,不是通俗地解釋某詞的意思,在學生真正理解之后,再啟發學生的思維,進行多角度訓練,達到比較熟練運用的目的,而是在學生一知半解之時,就舉出少得可憐的例句,替剛剛啟動思維的學生套上一個箍,把知識局限在一個小圈圈內。當著根據一定的意思綴段或綴文時,教師所舉例句上有的,學生有可能熟練運用,很快成段成文。而例句上無,綴段或綴文中所需要的,學生就會彷徨而不知所措。如無反復,就會加重一部分學生的心理負擔,感到“作文”難,從作文起步階段就開始產生逆反心理。正如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如果兒童感到學習困難,如果別人都能夠接受的東西他不能接受,那就說明,他在童年時期沒有從周圍的人那里獲得對于他的發展來說應當獲得的東西。兒童正是在這個年齡期——從一歲到七、八歲,變得頭腦遲鈍的。”因此,起步作文這一步抓不好,對學生以后的作文學習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后果。
二、豐富多彩的作文教學,是激發學生作文情趣的源泉,
而生硬平淡的作文教學,則是阻礙學生作文進步的丘陵
寫作心理素質管理論文
注重對作文文本作分析指導,而忽視對寫作主體寫作心理素質的培養,這是中學階段,特別是高中階段寫作訓練中依然存在的傾向性問題。
下面,結合筆者指導學生寫記敘文的實踐,談談自己對這一問題的思考。
一.深入生活,敏銳體察
文學作品,是作者對社會生活認識與體察的審美反映。一篇作文的完成,實質上要經過“體察——構思——表達”這三個階段。初學寫作者,往往注重后兩個階段的訓練:諸如構思布局,遣詞造句和運用各種表達方式等等,解決“怎樣寫”的問題,卻往往忽視第一階段——生活認識、情感體驗的準備和孕育。因而下筆時,常感到無事可論,無人可寫,無情可抒,無理可達,總之是無話可說,“寫什么”的問題,一片茫然。
怎樣解決這一根本問題呢?這就需要培養學生認識生活、敏銳體察的能力。
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記敘的內容就是要反映社會生活(包括日常家庭生活),特別是一些有價值的社會生活——真的、善的、美的,能激起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高爾基說,文學是人學。所以記敘文總是要記事寫人,要反映生活主體人的精神世界。
心理論文的開題寫作
課題的提出
緊張、繁忙、競爭的氣氛也同樣籠罩中小學校園。家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教師不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片面追求分數;學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致使那些臉上寫滿稚氣和青春的孩子們,背負著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本該悠閑的雙休日,奔波于各種為他們特設的學習場所。經過了一天的學校生活,疲憊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們都在悠閑自在地欣賞電視節目,而小小的孩子還要伏案對付那似乎永遠也做不完的習題,電視中精彩的節目對他們來說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孩子們的負擔實在太重了。于是,有些孩子開始厭學,有些孩子因為不堪忍受而逃學拒學,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殺的方式來逃避煩惱。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起跑線上的教師,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急需解決,我們肩負的任務重如泰山。我們刻不容緩的任務就是對學生中出現的厭學情緒要及時的分析與研究,找出問題的根源,尋求有效的解決途徑,在學生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給他們一片蔚藍的天空。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青少年最為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厭學是目前中小學生諸多學習障礙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險性的問題。導致輟學的最主要的因素。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導和控制,就會發展為厭學癥。患有厭學癥的學生往往學習目的不明確,對學習失去興趣。不認真聽課,不完成作業,怕考試,甚至恨書、恨老師、恨學校,曠課逃學。嚴重者一提到學習就惡心、頭昏、脾氣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厭學癥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極大的危害性。本課題研究的目的通過各種渠道對小學生厭學現象進行分析與研究,探尋其厭學原因,針對不同的原因作出不同的決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希望通過實踐和研究,取得如下效果:
1、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及學習效率有所提高。
學生寫作心理素質管理論文
注重對作文文本作分析指導,而忽視對寫作主體寫作心理素質的培養,這是中學階段,特別是高中階段寫作訓練中依然存在的傾向性問題。
下面,結合筆者指導學生寫記敘文的實踐,談談自己對這一問題的思考。
一.深入生活,敏銳體察
文學作品,是作者對社會生活認識與體察的審美反映。一篇作文的完成,實質上要經過“體察——構思——表達”這三個階段。初學寫作者,往往注重后兩個階段的訓練:諸如構思布局,遣詞造句和運用各種表達方式等等,解決“怎樣寫”的問題,卻往往忽視第一階段——生活認識、情感體驗的準備和孕育。因而下筆時,常感到無事可論,無人可寫,無情可抒,無理可達,總之是無話可說,“寫什么”的問題,一片茫然。
怎樣解決這一根本問題呢?這就需要培養學生認識生活、敏銳體察的能力。
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記敘的內容就是要反映社會生活(包括日常家庭生活),特別是一些有價值的社會生活——真的、善的、美的,能激起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高爾基說,文學是人學。所以記敘文總是要記事寫人,要反映生活主體人的精神世界。
如何從護理期刊中獲取論文寫作信息
關鍵詞:寫作信息
論文寫作信息是指對作者選題和寫作有幫助的相關資料。許多護理工作者在閱讀護理期刊時,因工作需要往往只注意與自己工作有關的學術信息,而不太關注論文寫作信息。雖然閱讀了護理期刊,寫作時仍不知寫什么?如何寫?從本刊的大量來稿中可見:因選題不新、重復選題而退稿的文章約占80%,這其中,不了解本刊的報道動向、寫作風格等寫作信息,而使寫作產生盲目性是主要原因之一。我因編輯工作的需要,閱讀護理期刊時,更多地關注期刊中的寫作信息,在將這些寫作信息與一些作者交流時,他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方法,對寫作很有幫助。現將這一方法介紹如下,愿同大家一起分享。
從護理期刊中尋找寫作靈感
從期刊目錄中尋找寫作靈感仔細閱讀期刊的目錄,可以看出當前護理論文的寫作熱點。當前的寫作熱點也是當前護理研究的熱點,如:健康教育、循證護理、舒適護理、臨床路徑、護理文化、安全管理、質量管理、SARS患者的護理及管理等。如本刊2003年第1期的中文目錄:《護理部在醫院成本核算管理中的作用》、《護士長對醫院病區經濟管理認識的調查分析》,提示我們護理經濟學研究是當前寫作的熱點;《循證護理實踐研究進展》、《影響循證護理發展的因素及對策》、《循證護理資源的獲取方法》,提示我們循證護理是當前的寫作熱點;《實施產科全程護理模式促進產婦早泌乳充分泌乳》,提示我們護理工作模式的建立是當前寫作的熱點;《兩種判斷拔除胃管時機的方法用于腸梗阻病人的比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壓迫時間與皮下出血關系的研究》、《高脂血癥患者肝素液封管濃度的研究》、《PICC插管與鎖骨下靜脈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應用比較》等論文,提示我們基礎護理研究永遠是護理論文的寫作熱點。在這些熱點問題中選題和寫作,有助于解決當前護理中的實際問題,對讀者有指導意義。
從刊文文題中尋找寫作靈感期刊的刊文不會相互重復,但可相互補充、完善。可以就一個主題不同的研究對象寫出多篇論文,只是每篇論文研究對象的護理問題不同。盡管期刊不斷地刊出新文章,但護理研究實踐永遠不會停止,護理論文的寫作空間仍很大。所以,在瀏覽期刊的文題時,建議留意文題中的研究對象,如果結合自己的研究實踐,同樣的研究主題,護理上有無新的特點和措施?可否寫成一篇論文?如:內科護士寫的《急性白血病病人心理健康狀況及護理》在本刊刊出,兒科護士結合兒科的護理實踐,考慮到兒科住院患兒親屬的心理問題及護理很有特點,值得探討,寫出的《兒科住院患兒親屬的心理健康狀況及護理》也在本刊刊出。又如:本刊刊登了《30例系統性紅斑狼瘡腦炎患者的護理》,有一位作者護理了1例有特殊護理問題的系統性紅斑狼瘡腦炎患者,她寫的《1例系統性紅斑狼瘡腦炎患者的護理》也在本刊刊出;此外,青海省的一位護士分析了高原地區因缺氧導致系統性紅斑狼瘡腦炎患者臨床反應加重、護理難度加大的特點,寫出了《高原系統性紅斑狼瘡腦炎患者應對方式的研究》和《高原系統性紅斑狼瘡腦炎患者的特點與護理》等文章,也在本刊刊出。這些相同研究主題、不同研究對象的論文,為今后的綜述及進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礎。
此外,將刊文文題與其文后的參考文獻表進行對比,可以看出該文文題與參考文獻中文題的相互補充、相互完善的關系,如:本刊2003年第2期的刊文:《糖尿病營養教育實施現狀的調查與分析》,其參考文獻為《關于醫院健康教育實施現狀的調查分析》[實用護理雜志,1999,15(8):52];本刊2003年第3期的刊文:《建立乙肝病友俱樂部實施健康教育》,其參考文獻為《開展高血壓病友俱樂部活動的體會》[護理學雜志,2001,16(10):634]。所以,留意期刊中的文題,或許能找到一些寫作的靈感。
司法實踐能力下的法學本科論文
一、法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導向的轉換
第一法科論文的寫作價值目標從立法建議導向到司法適用導向。所謂立法建議導向指論文的論述結論是建議法律的立改廢。由于我國法治建設的不斷推進法律體系基本完備,法律研究的主要問題已經從研究法律的立改廢進入研究法律的解釋適用規律應法建議導向的論文寫作,難有價值。第二法科論文的訓練能力目標從訓練學生的理論思辨能力到訓練學生的法律適用方法。從培養法律適用能力導向上看,司法適用中找法、解釋法律、事實辨認和法律說服能力等才是學生最為急缺進行系統訓練的能力。第三法科論文的成果形式從著書立說到案例研判。要求僅僅進行了四年法學初步訓練的法學本科生進行著書立說式的論文寫作不僅高估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更低估了法學研究的專業性和嚴肅性。要求學生進行案例研析式的寫作才更加符合法學本科畢業生的知識結構和培養目標。
二、法學本科畢業論文的寫作步驟
本文主張的案例研析型學術論文寫作訓練,是大陸法系法科學生的傳統做法德國、日本、韓國的法學本科教育中教授將具體案例交給學生由學生根據該案例寫出分析報告報告要求學生找法準確、解釋合理、論證深入、符合司法習慣并且要考慮案件解決的其他社會影響因素。因此,論文寫作不僅要求學生翻閱查找大量法律法規、學術文獻,還要求學生根據本案調查法官和律師的司法心理和判決習慣。本文主張在我國法學本科畢業論文訓練中引入這種培養方式并就該方式具體的運作流程設計如下。
1.第一個環節案例材料的選取。
案例材料應該盡量遵循實例原則在教師自己從業的判例中選取適例為佳,因為這種案例第一手材料最為豐富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案件的基本經過池能為學生提供案件的各種證據和訴訟文書肩利于訓練學生從最原始的材料中認定事實發現問題查找證據等能力。
剖析電大開放教育的畢業論文選題
擴大開放與提高質量是廣播電視大學立校的兩大支柱。要提高教育質量,涉及到教學管理的全過程,其中畢業論文實踐性環節是整個質量保證體系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相對薄弱的環節。由于畢業論文寫作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專業性,加之開放教育這種獨特的辦學形式和教學體制,使畢業論文實踐性環節成為教學中的難點。畢業論文的撰寫是從選題開始的,選題是選擇和確定畢業論文的研究范圍、研究方向,確定論文題目的過程,“題好文一半”,選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畢業論文的成敗。筆者多年從事開放教育小教專業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為保證論文質量、使學生受到科學研究工作的初步訓練進行了積極地探索和實踐,在這方面有一些心得與體會。
一、畢業論文選題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上不重視,導致選題簡單化,隨意性大
在畢業論文寫作實踐中,有不少學員思想上不重視,認為找些資料拼湊一下就能過關,存在一種應付心理,不愿意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沒有認識到畢業論文實踐環節的重要性。思想上的不重視直接導致選題簡單化、形式化等現象,表現在:選題隨意性大,出現題目不新穎,內容陳舊;題目范圍過窄或過大;選題超出了學員現有的知識和能力;題目聯系實際少,缺乏現實意義;選題偏離專業方向等方面。如“淺談美育教育與素質教育”,對于電大學員來說,這個題目太大,重點不易把握,論述難以深入。由于選題不認真,到撰寫論文時,就會出現沒有東西可寫,文章難以繼續完成,臨時更換題目等問題,使論文的整體質量受到影響。
(二)專業基礎知識和綜合應用能力較差,缺乏問題意識,導致選題困難
畢業論文寫作是對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能力的考察,學好專業知識是做好畢業論文的基礎性要求。但部分學員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既不來參加面授課,也不主動瀏覽網上資源,專業知識掌握的廣度和深度都不夠,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基礎理論知識都不懂,更談不上綜合應用,融會貫通,這就直接導致了論文選題的困難。另一方面,開放教育學員受傳統的知識灌輸型教學的影響,問題意識淡薄,再加上本身寫作水平不高,寫作技巧和操作知識的空白,導致在提取已有知識確定論文題目方面存在困難。因此模仿、照搬他人的題目也就成為學員主要的選題方式。
英語論文寫作的動機及啟發
研究思路
1959-1990年為第一階段,研究主要從社會心理視角出發,研究者以Gardner、其學生及其加拿大同事為代表;1991-1999年為第二階段,研究主要從情景認知視角出發,以教育認知心理學的應用研究為代表;2000年以來為第三階段,研究開始強調動機的動態性和復雜性,轉向動機的過程研究,研究者以Drnyei、Ushioda和他們的歐洲同事為代表。在總結動機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借鑒Heckhausen和Kuhl的行為控制理論,Drnyei和Ottó提出了動態的二語習得動機過程模式(Drnyei2005a,2005b)。該模式涉及兩個層面:動機實施順序和動機影響。動機影響包括各種潛在的、為行為實施過程提供動力的源泉和力量,它分布在動機實施的各個階段。動機實施順序包括最初的愿望與要求、目標、計劃意向、行為實施、目標實現和評價,具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學習行為的激發階段,包括目標設定、計劃意向、計劃意向的啟動三個環節。這一階段的動機影響涉及語言方面的主觀價值、學習的快樂、工具性收獲、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學校和家庭環境、自我調控的程度、學習任務的迫切性、機會和選擇、目標的協調性、實施任務的困難、拒絕學習任務的代價等。(2)學習行為的實施階段,包括任務的細化和實施、持續的綜合評估、行為調控三個方面,三者共同構成動態的任務處理系統。這一階段的動機影響涉及新奇、快樂、目標的重要性、處理問題的潛力、自我和社會形象、努力和成功的一致性、自主性、老師和父母的影響、學習評價、激勵機制、課堂目標結構、小組活力、課堂氛圍、學校氛圍、任務沖突、注意力分散、備用學習計劃、成本效益、自我調控能力等。(3)學習行為的評估和反思階段,主要評價已經完成的學習任務和反思該學習行為對未來學習行為的啟示。因此,這一階段既是對最初計劃意向的評價,也是新的學習階段的起點。動機過程模式對于整體理解動機具有指導意義,也兼顧了動機的微觀層面,但各種動機可能相互牽制,也可能受時間或者情景的影響,其實際運行不一定呈直線發展(Drnyei2005a,2005b)。受到“社會學轉向”的影響,Drnyei和Ushioda(2011)提出了學習動機三個相互關聯、抽象的動態框架:動機—認知—情感,進而提出了包含認知和情感因素的動機集合的四大要素,即興趣、學習者信心十足準備接受任務的動機流程、任務處理過程和未來學習指導。依據他們的解釋,興趣和動機流程實際上大致與學習行為的激發階段相對應,任務處理過程大致與學習行為的實施階段相對應,而未來學習指導大致與學習行為的評估和反思階段相對應。他們從強調動機的過程性轉向強調動機的復雜性和動態性,但所提出的動機集合要素明顯仍具有過程性特點。本科畢業論文寫作通常包括教學、指導和答辯等環節,大致分寫作前準備、寫作過程和寫作評估幾個階段,而且具備較強的社會性和情境性特點(王崇義2004;顏靜蘭,倪薇2005)。對于畢業論文的寫作動機研究,Drnyei和Ottó的動機過程模式及Drnyei對動機的社會性和情境性的強調都具有較好的理論指導性。本文主要參考動機過程模式,兼顧動機的社會性和情境性特點,采用學生自我報告的調查方法,分析我校英語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前的興趣、寫作中的動機變化、寫作后的評價和反思。
研究設計
興趣是首要的動機,與自我效能、自我調控等因素關系密切(Hidi&Boscolo2007;Drnyei&Ushioda2011)。因此,本研究以興趣為中心,具體探討以下問題:學生在論文寫作前是否有興趣?論文寫作過程中寫作興趣是否有變化?若有變化,導致變化的因素是什么?論文完成之后評價如何,有何成效?動機變量之間以及動機變量與結果評價之間有何關系?畢業論文答辯結束后,我校124名2007級英語專業學生書面匿名描述了論文寫作經歷,簡述了寫作動機、過程和意義。為了進一步了解整個論文寫作過程中學生興趣的具體發展變化情況,之后又在學生離校前,通過QQ聊天和發送Email的形式征集了56名學生的論文寫作意見。在對124名學生的回答整理歸類時,否定畢業論文寫作或者認為畢業論文只是畢業要求的回答記作1,認為畢業論文寫作帶來知識和能力收獲或者是有意義的回答記作2。由于本文以興趣為首要研究動機,因此證書型動機被歸入否定畢業論文寫作意義一類。在分析56名學生的回答內容時,以興趣和態度動機為中心設定寫作前、寫作中、寫作后三種變量。興趣狀況沒有發生變化記作0,無興趣或者有反向興趣變化記作1,有興趣或者有正向興趣變化記作2;整體否定畢業論文寫作記作1,整體肯定畢業論文寫作記作2。同時,利用內容分析法整理出影響論文寫作的動機因素,計算相應頻次,然后用SPSS17.0對數據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和討論
1.論文寫作前后的動機對比根據56名學生反饋的信息,畢業論文寫作前有較大興趣的學生共29名,沒興趣的共27名,有興趣學生的比例略高于沒興趣學生。寫作過程中,有14名學生的興趣沒有發生改變,占25.0%,其中包括9名開始就沒興趣的學生和5名開始就很有興趣的學生;有22名學生受到了明顯負面動機影響,占39.3%;有20名學生受到了明顯正面動機影響,占35.7%。寫作過程中有略微更多的學生受到了負面影響,但這些負面影響的決定性作用比較有限。僅有6名學生最初的寫作興趣消失;其余16名學生只是寫作興趣削弱,但對論文寫作結果仍然持肯定態度。寫作完成后,有18名最初對畢業論文寫作持否定態度的學生改變了整體看法,這樣在整體上對畢業論文寫作持肯定態度的學生增加到了41名,占73.2%。具體結果見表1。在畢業論文寫作前,雖然有興趣的學生比沒興趣的學生僅多3.6%,不存在分布差異(p=0.789>0.05),但Mann-Whitney檢驗顯示兩組的興趣表現強度之間仍然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0.05),說明學生最初在整體上對畢業論文寫作沒有興趣的假設值得懷疑。在寫作過程中,興趣變化的分布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395>0.05),但興趣變化結果對寫作評估具有決定性意義。寫作結束后,持肯定態度的學生比持否定態度的學生多出46.4%,在最初的基礎上提升了21.4%;卡方檢驗顯示,兩組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1<0.05),學生的興趣和肯定態度明顯超過排斥態度,這說明畢業論文寫作在整體上對學生沒有意義的假設值得推敲。上述研究結果在考察124名學生對畢業論文寫作的價值判斷時得到了進一步印證。124名學生中,僅有10名學生認為畢業論文寫作只不過是為了畢業證和學位證,沒有實質性意義;其余114名學生都在不同程度上表達了對畢業論文寫作的興趣和肯定,總體上認為畢業論文寫作對自己的知識結構或者能力水平有著積極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卡方檢驗顯示,兩組數據分布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0.05)。雖然較多研究認為英語畢業論文寫作存在很多嚴重問題(如韋森2009;羅明江,柳輝2010;盛國強,周永模2011),但我們的兩次調查結果均表明,大多數學生對畢業論文寫作持積極態度,肯定了畢業論文寫作的意義。2.論文寫作過程中的動機因素對學生寫作前興趣和寫作后評價的Spearman相關性檢驗顯示,二者不存在統計學的相關意義(r=0.143,雙側p=0.294)。這說明寫作過程對56名學生的論文寫作態度和興趣有著明顯的影響作用,論文寫作過程在意義建構中起著關鍵作用。而我們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是:論文寫作過程中都存在哪些動機因素?什么因素影響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興趣和意義建構?就畢業論文寫作的個人看法而言,56名學生通過Email反饋的文字內容反映了以下多方面問題:(1)找到并理解所需資料或者獲取有效信息,(2)論文寫作的計劃,(3)對所選擇論文話題的興趣,(4)指導老師的責任感以及對學生的評價,(5)畢業論文和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的關系,(6)學校或者院系論文管理的合理性和效率,(7)找工作的情況,(8)各種考試,(9)同學和朋友們對畢業論文寫作的態度,(10)網絡資源的合理使用,(11)頂崗實習,(12)對英語寫作的態度,(13)課程設置和畢業論文寫作的關系。這些問題分別簡寫為13項變量:資料信息、目標和計劃、話題興趣、指導老師、畢業要求、論文管理、找工作、考試、同學態度、網絡資源、頂崗實習、寫作態度和課程設置。從當前相關研究來看,這些變量具有較高的可信性。經對比,它們與胡衛星、蔡金亭(2010)所探討的影響英語學習動機減退的18個可測項目的語義之間有高度一致性。同時,變量的豐富性和情境性強于文莉、謝荷峰(2010)所探討的文科類畢業論文質量影響因素。需要說明的是,依據Drnyei和Ottó的動機過程模式,資料信息、話題興趣、目標和計劃、寫作態度等應該屬于論文寫作前動機因素,但因為它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持續發生作用,具有復雜性和動態性特征,所以在此作為寫作過程中的動機因素來討論。研究根據這13項變量在學生反饋中被提到的頻次,使用SPSS17.0計算秩均值,并對變量進行排序,結果見表2。經Friedman檢驗,這13項變量在總體分布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0.05),對論文寫作有不同影響。根據計算所得的秩均值,排在前十位的變量依次為資料信息、目標和計劃、話題興趣、指導老師、畢業要求、論文管理、找工作、考試、同學態度、網絡資源。但是,這些自我報告的變量次序不一定反映了它們的實際影響,很可能只是反映了相關變量在被調查對象論文寫作過程中的議題設置傾向。總體而言,各變量之間雖然有顯著性差異,但Spearman檢驗顯示部分變量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顯著相關性,相互之間有交互影響。具體結果見表3。經Spearman檢驗,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資料信息與話題興趣之間呈正相關(r=0.269),指導老師和同學之間呈正相關(r=0.285),頂崗實習和找工作之間呈正相關(r=0.328),網絡資源和目標計劃之間呈正相關(r=0.265)。這些相關數據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資料的難度和豐富與話題興趣之間相互促進,同指導老師的交流和生生交流之間也相互促進,頂崗實習與找工作之間相互傳遞精神壓力,目標計劃與網絡資源的利用率之間相互促進。因此,切實解決本科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比如如何引導學生找到難度合適的學術資源或者幫助學生理解中英文信息,如何在管理上促進師生之間的對話,如何建立和促進資源共享,如何疏導已經找到工作和尚未找到工作學生的精神壓力,如何發展學生的多任務處理能力,如何引導學生制訂計劃,如何幫助學生獲取和利用網絡資源等,將有效增強學生的信心和自主決策能力,促進正面動機效應,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論文寫作興趣、寫作投入程度和寫作水平。同樣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話題興趣與畢業要求、找工作兩項變量之間都呈負相關(r=-0.298,r=-0.326),畢業要求和目標計劃之間也呈負相關(r=-0.276)。這說明在畢業論文與學位證獲得等工具性目標掛鉤時,學生對于論文話題的興趣、提前計劃的可能性和對于論文的期望值反而會降低,而且找工作也會影響學生的論文期望值和寫作興趣,進一步體現了學校的管理和教育機制對學生內在動機的消極影響。在0.01的顯著性水平上,找工作與考試、網絡資源之間呈正相關(r=0.868,r=0.377),這說明學生越是忙于找工作就越是忙于考試,而且越是忙于找工作就越是依賴獲取便捷的網絡資源。畢業要求和資料信息之間呈負相關(r=-0.427),這說明越是強調論文寫作的工具性目標,學生就越是撿方便的做,付出的努力反而越少。因此,如何消除或者盡量減少畢業要求、找工作和考試所帶來的負面動機效應,最大限度地實現培養目標,這是改革畢業論文寫作、提高論文水平的重要議題。部分變量和56名學生的最終評價之間也存在顯著相關性。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學生的最終評價分別與資料信息、話題興趣呈一定正相關(r=0.291,r=0.283),說明資料信息越充分和有用,學生對話題越有興趣,他們最終對畢業論文的反應可能越肯定。在同一顯著性水平上,學生的最終評價分別與找工作、考試呈一定負相關(r=-0.284,r=-0.284),進一步說明了學生越是忙于找工作和考試,就越是否定和貶損畢業論文寫作的意義,這與王崇義(2004)、文莉和謝荷峰(2010)等對畢業論文存在問題的分析一致。在0.01的顯著性水平上,學生的最終評價與院校的論文管理呈中度負相關(r=-0.411),說明院校的論文管理越不合理,學生越是反感和抵觸畢業論文寫作。由此可見,充分發揮資料信息和話題的正面動機效應,設法降低找工作、考試、論文管理的負面動機效應,對于畢業論文寫作改革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
通信專業三創教學改革
“三創”即創造、創新和創業,“三創”教育是當代高等教育研究領域的熱門話題。學生在接受大學教育的時候就能得到創造、創新、創業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和事業的成功是很重要的[1]。傳統的行為主義教學理論主要缺點體現在:注重知識技能等“硬能力”的培養,弱化或忽視學生創新意識、團隊精神等方面的“軟能力”的培養。而建構主義[2]教學理論則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教師成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因此,以“三創”能力培養為目標,在教學中運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積極意義。通信專業學術論文閱讀與寫作課程,是通信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程,目的是為了使通信專業本科生能更好地掌握專業文獻的閱讀和寫作、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了解所學專業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提高論文寫作的質量,訓練學生研究問題的技能,培養創新能力,具備獨立獲取知識、進行信息處理和專業文獻科技論文的寫作能力。由于該門課程涉及面廣,專業性不強,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僅限于論文檢索、閱讀和寫作基礎知識的介紹,考核采取完成論文的考查方式,最終不但造成一些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應付心理,也沒有達到期望的教學效果。針對這些問題,在“三創”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對學術論文閱讀與寫作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進行了積極有益的課程改革探索,收到了良好效果。
1.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內容方面,除了學術論文的檢索、閱讀和寫作、投稿等的基本知識外,增加了英文學術論文的閱讀和撰寫、學術論文審稿、發表的流程和步驟等內容。讓學生對學術論文從撰寫到出版的過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思考學術論文的寫法和規范,以部分教師發表的學術論文為例,展示學術論文從投稿、評審、修改、校稿到最終發表的各個階段。這種案例教學,一方面避免了空洞的照本說教,另一方面讓學生能夠體味到學術論文的嚴謹性。此外,還增加了學術論文的宣講、學術道德等內容。學術交流中,學術報告和學術成果展示也是十分重要,通過該部分教學內容,讓學生掌握如何宣講自己的研究成果。學術道德和規范是科學研究工作者應遵循的基本倫理和規范,是保證學術正常交流、提高學術水平,實現學術積累和創新的根本保障。在教學中,以案例形式介紹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開展警示教育,讓學生在進入學術研究之初就認識到科學研究來不得半點虛假,樹立科研誠信意識,提高科學道德素養,培養誠實、嚴謹的學風。通過教學內容的改革,將學術資料如何獲得,學術成果如何、學術成果如何展示等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介紹。在教學中,大多采用案例方式,然后穿插學術論文基本規范的講解,因此能夠保證在課時不做調整的情況下,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學生也能普遍反應良好。
2.調整教學方法,注重學生“三創”能力培養
學術論文閱讀與寫作課程的教學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針對三個不同階段的需要,在教學方法上,分別采用教師中心的方法、相互作用方法以及實踐方法。在課程前期,側重基礎知識,主要采用教師中心的方法,以案例講解為主;在進行學術論文的選題和組織階段,采用相互作用法,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教師參與學生關于選題、論文提綱等方面的討論;最后,采用實踐教學方法,各學生小組完成學術論文的撰寫,并準備成果的宣講,教師進行最后評審。將學生分組,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建構主義教學理念,讓學生自主選題,極大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以“三創”能力培養為目標,教師參與到各個學生小組中,采用頭腦風暴方法,對學生學術論文選題進行啟發,鼓勵學生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科研問題,關注科技前沿問題。同時,在學術論文選題上,引導學生將題目與專業知識相結合,并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從而實現了學術論文閱讀與寫作課程與其他專業理論課程的結合。采用這種師生互動、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學生不僅調動了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而且也培養了學生之間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
3.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