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創意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7 03:45:3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現代創意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現代創意論文

現代平面設計創意論文

摘要:現代的平面設計日新月異,隨著新思維、新觀念、新科技、新媒體、新材料開發利用,表現形式越來越復雜。為了使平面設計一鳴驚人,設計者不得不每天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地多方尋找一個最為恰當的點,使其設計鶴立雞群,這一點就是最佳創意切入點。本文以創意切入點的路徑與手段為主要分析對象,淺述本人的觀點。

關鍵詞:平面設計;創意;切入點

一、準確定義平面設計是找準創意切入點的先決條件

普遍情況下,設計被分成平面設計、立體設計、空間設計。平面設計是指在平面上,通過文字、圖形、色彩、版式安排,具有藝術性、功能性、相應的科學技術含量并具有時代特性的設計。

隨著現代科技的調整發展和設計領域不斷地擴大,設計又因此被分為視覺傳達、產品設計、環境設計等。平面設計與視覺傳達設計在一般情況下同指一個范圍。在很多時候,有很多人對平面設計與視覺傳達設計的認識存在很大誤區,他們認為這是兩個非常不同的概念,但分不清他們到底從哪區別。一般來說,平面設計與視覺傳達設計,同指在二維空間之上的設計,只是從不同側面表述而己。平面設計重在設計之“物”,而視覺傳達設計重在為“人”設計。但兩者都是在二維空間上進行設計,然后把所要表述的信息通過刺激“人”的感官而達到其目的。嚴格地說,平面設計較視覺傳達設計的范圍,稍微窄一點。視覺傳達設計除了包含二維空間設計外,還包含三維空間的展示設計,展示設計不僅僅包括“物”“人”,還包括“場地”和“時間”。因此平面設計與視覺傳達設計不能等同論之。

二、找準創意切入點是做好平面設計的關鍵

查看全文

現代平面設計創意探究論文

摘要:現代的平面設計日新月異,隨著新思維、新觀念、新科技、新媒體、新材料開發利用,表現形式越來越復雜。為了使平面設計一鳴驚人,設計者不得不每天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地多方尋找一個最為恰當的點,使其設計鶴立雞群,這一點就是最佳創意切入點。本文以創意切入點的路徑與手段為主要分析對象,淺述本人的觀點。

關鍵詞:平面設計;創意;切入點

一、準確定義平面設計是找準創意切入點的先決條件

普遍情況下,設計被分成平面設計、立體設計、空間設計。平面設計是指在平面上,通過文字、圖形、色彩、版式安排,具有藝術性、功能性、相應的科學技術含量并具有時代特性的設計。

隨著現代科技的調整發展和設計領域不斷地擴大,設計又因此被分為視覺傳達、產品設計、環境設計等。平面設計與視覺傳達設計在一般情況下同指一個范圍。在很多時候,有很多人對平面設計與視覺傳達設計的認識存在很大誤區,他們認為這是兩個非常不同的概念,但分不清他們到底從哪區別。一般來說,平面設計與視覺傳達設計,同指在二維空間之上的設計,只是從不同側面表述而己。平面設計重在設計之“物”,而視覺傳達設計重在為“人”設計。但兩者都是在二維空間上進行設計,然后把所要表述的信息通過刺激“人”的感官而達到其目的。嚴格地說,平面設計較視覺傳達設計的范圍,稍微窄一點。視覺傳達設計除了包含二維空間設計外,還包含三維空間的展示設計,展示設計不僅僅包括“物”“人”,還包括“場地”和“時間”。因此平面設計與視覺傳達設計不能等同論之。

二、找準創意切入點是做好平面設計的關鍵

查看全文

電視廣告創意分析論文

一、電視廣告創意概述

(一).....................

(二)電視廣告創意特點

(三)電視廣告創意與廣告策略的關聯

二、北京奧運會前聯想電視廣告分析

1、廣告范圍

查看全文

區域經濟文化產業探討論文

以區域經濟文化為主的創意產業發展探討是小柯論文網通過網絡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員整理后的,以區域經濟文化為主的創意產業發展探討是篇質量較高的學術論文,供本站訪問者學習和學術交流參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目的,以區域經濟文化為主的創意產業發展探討的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因網絡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詳,敬請諒解,如需轉摘,請注明出處小柯論文網,如果此論文無法滿足您的論文要求,您可以申請本站幫您論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江西處于中部不發達區域,經濟相對落后,對創意產業發展的理論基礎、布局、人才戰略研究較少,與發達地區相比,顯得極其落后。江西省創意產業的發展需要開拓性的理論來引導,發揮經濟文化的優勢,以發展區域經濟,為不發達區域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創意產業尋求途徑。

[關鍵詞]區域經濟創意產業區域文化

江西經濟落后,處于不發達區域,但是因其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等各種因素,為江西的創意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土壤。江西的經濟文化等資源可按照地理區域劃分,按區域構架創意產業基地建設。此外景德鎮的陶瓷工業特色明顯,贛州的客家文化與“希望在山”工程也構成了一條新型的生態產業鏈。在以經濟文化為出發點的基礎上,形成了構建適合區域經濟文化發展的創意產業對策思考。

1.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目標,建立創意產業基地。江西經濟發展南北不平衡,為建立合理的創意產業中心,必須考慮創意產業與制造業之間的協調共生關系。作為本土創意產業,在其發展過程必須有滋生的土壤,提供一定的催生養料,制造業便是其中之一。制造業相對比較集中的區域,對創意產業的集群化發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可以把創意產業、創意人才、資源等因素有機的組織起來,形成一條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同時創意產業集群化一旦形成,為周邊的企業乃至高校都能起到促進作用。在創意產業集群內,容易產生專業知識、創意技能、市場咨詢等方面的積累效應,創意各企業在相互學習,合作,競爭中共同繁榮。集群內物質資源共享,則可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產業集群還會強化創新動力,實現企業規模擴張。如在南昌、九江、新余等地構建創意產業鏈,為當地制造業服務。因此建立適合經濟發展,與制造業協同共生的創意產業基地,將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2.以傳統特色產業為平臺,構建創意產業。江西的經濟在全國發展中處于落后地區,工業經濟發展緩慢,但歷史的車輪為江西留下了許多的傳統特色。其中就有江西千年的傳統特色行業,比如景德鎮陶瓷,本身就具有無可替代的品牌效應,知名度高,行業響亮的優勢。以景德鎮陶瓷藝術及工業構建一條特色創意產業鏈,將為傳統特色行業打造一條現代商業路線。景德鎮的工藝美術、雕塑以及陶瓷藝術等發展都相對比較成熟,但在工業陶瓷方面較為薄弱。陶瓷藝術涉及到相關的行業,可以帶動地方文化藝術,以及經濟的發展,可建立由陶瓷藝術設計與制造、雕塑創作、廣告宣傳、新產品開發甚至影視作品等具有現代創意的產業集群。除此外還有一些具有傳統特色的行業,如時間較長的制茶,時間較短的有色金屬行業等,由于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由此產生的包裝、形象策劃、動漫、廣告宣傳、產品開發等都將成為創意產業發展的營養元素,構建一條合適創意產業鏈。

查看全文

檔案信息管理創新論文

[論文關鍵詞]檔案信息管理檔案信息自動化系統文化創意

[論文摘要]檔案資源是國家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檔案信息自動化系統是一項需要運用多種學科知識,多專業配合,多部門合作,多環節配套的系統工程。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歷史新時期,檔案信息管理的創新是十分必要的。

我國已進入文化創意歷史時期,檔案信息管理創新對于文化創意有著重要的基礎作用和助推作用。

檔案資源是國家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數字化網絡技術,實現文化創意實現深層次開發,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給檔案行業所提出的新課題。因此,加快檔案信息系統化建設和管理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當務之急。

一、檔案信息化是文化創意的基礎

信息化包括六大要素,即信息資源、信息網絡、信息技術應用、信息產業、人才培養及信息政策法規。從這個意義上說,檔案信息化就是指檔案信息數字化、網絡化和自動化,從這個意義上說,檔案信息化就是指檔案信息數字化、網絡化和自動化,即在檔案收集、整理、編目、檢索和利用等各方面通過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全面開發檔案信息資源,加快實現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進程。承擔著人類“記憶”功能的各類檔案,是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社會活動的原始記錄,是知識的積淀、智慧的結晶的階梯。它根植于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產生于政府行政、軍事指揮、經濟籌劃、生產建設、社會治理、科技文教等各項活動。無論文化創意多么富有含金量和創新性,沒有這些學習資源的積累,再有能力創意與策劃者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謂長期積累,偶然得之,就是如此。

查看全文

檔案創新信息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檔案信息管理檔案信息自動化系統文化創意

[論文摘要]檔案資源是國家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檔案信息自動化系統是一項需要運用多種學科知識,多專業配合,多部門合作,多環節配套的系統工程。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歷史新時期,檔案信息管理的創新是十分必要的。

我國已進入文化創意歷史時期,檔案信息管理創新對于文化創意有著重要的基礎作用和助推作用。

檔案資源是國家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數字化網絡技術,實現文化創意實現深層次開發,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給檔案行業所提出的新課題。因此,加快檔案信息系統化建設和管理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當務之急。

一、檔案信息化是文化創意的基礎

信息化包括六大要素,即信息資源、信息網絡、信息技術應用、信息產業、人才培養及信息政策法規。從這個意義上說,檔案信息化就是指檔案信息數字化、網絡化和自動化,從這個意義上說,檔案信息化就是指檔案信息數字化、網絡化和自動化,即在檔案收集、整理、編目、檢索和利用等各方面通過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全面開發檔案信息資源,加快實現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進程。承擔著人類“記憶”功能的各類檔案,是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社會活動的原始記錄,是知識的積淀、智慧的結晶的階梯。它根植于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產生于政府行政、軍事指揮、經濟籌劃、生產建設、社會治理、科技文教等各項活動。無論文化創意多么富有含金量和創新性,沒有這些學習資源的積累,再有能力創意與策劃者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謂長期積累,偶然得之,就是如此。

查看全文

護士評職稱寫作要點

現代護理學是研究如何確診和處理人類對存在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反響的一門科學。強調“人的行為反響”,表現在人們對一件事從生理、心思、社會、文化和精力諸方面的行為反響。

1、“點”、“線”結合法

在護理醫學論文上找打破關于基層醫院的護理人員來說首要是在護理醫學論文寫作上找打破,此類文章是護理期刊中較常見的一種論文,其間的數據材料首要來源于長時間的護理實踐中所堆集的日常材料及臨床作業經歷總結,簡單在臨床作業中取得。因此,這類文章的寫作難度要比護理科研論文的難度少許多,寫作的含義在于將日常作業中的經歷進行總結,為進一步深入評論某一方面的臨床護理問題供給參考和頭緒,是發生新理論、新辦法、新技能的根底。論文寫作應在“點”上做文章,也就是說選題要小,挑選一個寫作的切入途徑,敘事要深,對所描述的護理問題的存在原因、處理辦法、臨床作用等詳細分析,使寫作的文章有深度,易理解、可學習;一起論文寫作還應在“線”上找打破,經過相關觀點構成線,對一個問題的多個方面進行研究,總結構成高質量系列化的。

2、加強“三基”學習,強化“三新”“三基”

是臨床醫務人員完成任務的條件,也是寫好護理醫學論文的根底。在根底護理操作和理論上不斷強化,尤其是關于護理職稱階段的人員,理論上每季度考試1次,操作上隨時抽考,使她們在基本技能上逐步進步,一起使用年輕有奮發向上和生機的性格特征,常常安排各種形式的比賽。只要在豐厚理論常識和專業技能的條件下她們才能在臨床中發現材料。現在新理論、新常識、新技能層出不窮,要把“三新”學習融入到作業中,帶著問題學,向專家請教,多看書,勤動腦。一起應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了解專科開展前沿,取得新信息,把握新辦法,有利于專業理論常識的進步和斷定寫作方向。

3、勤于思考,促發創意

查看全文

畢業論文總結5

統計學院99級統計班的畢業論文工作是從200*年11月份開始的,歷時7個月,學校歷來對此項工作要求十分嚴格,學院也不懈怠,在行動上計劃周密,操作過程有條不紊,組織工作踏踏實實。為搞好畢業論文答辯工作,統計學院在200*年11月初成立了以漆莉莉同志為組長的99級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隨之召開會議對畢業論文工作做出部署。在學院領導的統一部署下,我院的畢業論文工作按照要求進展非常順利,在組織、指導與答辯等方面均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圓滿地完成了學校布置的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業論文的寫作從一開始就得到重視,前期工作準備充分

客觀上,畢業論文的寫作應起到考察我院99級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情況,鍛煉他們的學術論文寫作能力的作用,并同時達到以寫代學、以寫促學的目的。另外,通過論文的寫作,可以對我院科學制定今后的統計教學、課程建設和師資建設等統計教育發展計劃、促進我院統計教學科研發展目標的實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確保本次畢業論文寫作工作的順利進行,統計學院成立了畢業論文工作小組,并在2002年11月正式開始運作。按照學校的要求和指示,統計學院從11月6日起就著手開展2003年畢業論文的各項準備工作,具體如下:

1、用每周一次的集中時間,向全學院教職員工闡述本次畢業論文寫作工作的重大意義

獨立建院以來,在校黨委和校行政領導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學院教學、科研水平不斷提高,基層建設持續發展,總體實力顯著增強。盡管時間很短,但取得的進步和成效是顯著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相對的,不通過縱向和橫向的比較,進步和差距就無從談起。較之以前的統計學系,今天的統計學院無論是從哪一方面都發生了很明顯的變化。在院領導的重視下,管理工作井井有條、師資力量越發雄厚、教育水平蒸蒸日上,無一不顯示著統計學院朝氣蓬勃的發展趨勢。

查看全文

創意寫作課程設計評估活動研究

大多時候,人們的寫作技能的進步模式是漸進而螺旋上升的。盡管關于寫作的學習與發展可能是無止境的,高校中的寫作項目的教學卻必然存在一個終結點,每一門創意寫作課程也同樣存在終點,通常,在這一終點到來時,寫作教師們需要采取某種手段,對學生的能力是否達到了結課或畢業要求進行檢驗,以確定本階段的教學是否符合教師與學院內其他管理者的預期。然而,由于創作本身的主觀性以及工坊制課堂與傳統課堂的重大區分,如何在學期末或畢業前對學生進行能力評估,在創意寫作領域內一致是一個難解決的問題。19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創意寫作教學法研究開始興起,時至今日,工坊制是否達成有效教學的要求已基本不存在爭議,然而,有關創意寫作教學法的研究很少將評估(assessment)作為關注重點。本文就將此作為重點,將創意寫作教學過程中的評估活動作為核心議題,對其可行性與重要性、方法與頻次以及風險與效能三個方面進行探討,力圖為創意寫作教學過程中的評估活動尋求一個可施行的方案。

一、評估的重要性與可行性

麻省大學教學評估與效能中心副教務長瑪莎•斯達森(MarthaL.A.Stassen)在其于2001年的手冊《基于項目的審查和評估:項目改進的工具和技術(ProgramBasedReviewandAs-sessment:ToolsandTechniquesforProgramImprovement)》中,將“評估(assessment)”定義為“系統地收集和分析信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的活動[1]。作為課程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評估對于優化課程設計,保證有效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對于創意寫作這一以獨有的認識論與方法論,也因此備受爭議的強實踐性學科來說,一套有效、可行的標準化測評方案不僅能發揮這一功用,對于回應有關學科的種種學術爭議,為學科相關的研究領域貢獻高質量的數據樣本等,都能做出巨大的貢獻。長久以來,如何評定某個特定創意寫作項目是否達成了有效教學,獲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無論是在高校內部還是外部,都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話題。由于專業創始之初便將“寫作可以教”或“作家可以培養”作為學科成立的基本觀點,外部評論者,乃至于創意寫作項目中的教師與學生都有著將“是否培養出了足夠多的作家或文字工作者”作為衡量項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之一。然而,我們不難發現,這種評判手段在現實中是難以量化且有失公平的。如英國高等教育研究院院士奈杰爾•麥克勞格林(NigelMcLoughlin)在《構建更好的母機:創意寫作項目設計個案研究》中所述的那樣,“……不幸的是,讓所有學生都出版作品并成為作家是不切實際的。此外,一部作品是否能獲得出版上的成功,更多取決于它的市場適應性,而非其質量”。麥克勞格林表示,由于學生需要數年才能真正在出版界確立自己的聲譽,因此,按照這一標準,那些具有更悠久歷史的寫作項目則必然優于新開設的項目,因為他們擁有更多已經畢業多年的畢業生[2]。如麥克勞格林所述,寫作教學如果依靠外部成就(如是否有作品出版、是否獲得重大獎項或是否在出版行業內獲得了良好的聲譽),往往需要數年的時間,且其評審永遠極大落后于項目的現實,使得其結果對于那些想要調整提升自己課程/項目的教師/管理者,以及想以此作為選校參考的學生來說,基本缺乏現實的意義。在這種外部因素無法發揮指導作用的現實下,某種更加明確、標準化且具有可執行性的內部評估方案就必須存在。創意寫作領域的教師們需要一套合理的準則,去測量他們的學生在該階段的課程中獲得了何種程度的進步,同時,創意寫作教學法的研究者也需要某種收集可分析數據的方法,來探究為何有些課堂發揮了比其他同類課堂更良好的效果。那么,建立這樣的標準化評估方案是否是可行的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盡管創意寫作是一門評估必然帶有一定主觀性的強實踐性學科,但事實上,其特性并非是獨一無二的。該學科在評估方面所面對的困難,實際上也是所有涵括創作活動的學科同樣會遇到的困難,而中國成熟的藝考體系表明,盡管評估并不能反映絕對的水平高低,但其確實能分層級地反映出學生對某一領域的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同時,創意寫作領域內部,也已有學者嘗試根據現代測評學對創意寫作相關的能力進行量化評估,以輔助創意寫作項目教學。上海大學創意寫作博士高爾雅就針對創意寫作進行過專項評估,并析出了55項創意寫作因子,為問卷式的量化測評建立框架[3]。從總體上說,對創意寫作項目中的學生進行能力評估是完全具有可行性,不僅如此,我們還能根據不同的方法設計多種評測方案,通過對比,選擇最適于所在項目的一種,以優化教學。

二、評估的方法及方案

在討論具體的評估模式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確一點,即評估實際上是課程與項目設計中的一個中間環節,因此,評估方案的制定離不開項目與課程的整體規劃。新世紀以來,歐美創意寫作項目已發生了許多變化。首先,就觀念來說,當今創意寫作已由重實踐、輕理論的舊模式,逐步過渡為兩者并重的新模式。這一趨勢顯著出現于2009年前后,以戴安娜•唐納麗(DianeDonnel-ly)其論文《作為學術科目的創意寫作研究(EstablishingCreativeWritingStudiesasanAc-ademicDiscipline)》即《大學英語(collegeEng-lish)》專題為標志性事件[4]。此外,就授課模式來說,創意寫作項目的課堂模式已不局限于工坊教學,同時囊括了大班或小班集體授課、研討會等等。最后,就知識范疇來說,我們可以看到,如今,越來越多的高校將文學理論課程納入到了創意寫作教學的體系之中。上述變化可充分的反映于哥倫比亞大學創意寫作項目的碩士研究生學位課程設置中。該校突破性地舍棄了美國高校常見的36學分或48學分畢業制,將畢業所需的學分總數設置在了60學分。通常的課程為3學分/每門每學期,這意味著學生需要修讀20門課以達成畢業條件。對此,哥大在其項目說明中明確解釋,“大多數藝術學碩士項目只要求修讀48個學分或者少至36個學分,但是哥倫比亞寫作項目以從業者的角度來考量文學研究,并認為以作家的身份閱讀,對作家教育來說至關重要”[5]。在中國,創意寫作項目的課程設置也同步于這一趨勢。從總體上講,創意寫作項目包含了下述三種不同類型的課程:1)理論主導型課程,包括文學理論相關課程與創意寫作原理相關課程;2)研究主導型課程,包括了各類專題研討會等;3)實踐主導型課,包括了各種不同類型的以創作活動為核心或基礎的工坊課程。上述三種類型課程的課容量、師生比,以及教學法等等,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顯然,為了與上述不同類型的課程整體規劃相協調,它們的評測方式也應當分別設計。首先,理論主導型課程。該類課程的授課模式乃至于授課內容都與傳統的中文系課程相一致,因此,其評測方式也可以采取傳統的評測考核方法,即卷考模式或卷考+論文雙軌考核模式。筆者認為,對于此類課程,需要設計的只有評測的內容,而非評測的形式。卷考雖然是一種相對機械的考核模式,但其給予了學生復習并梳理所學知識的機會,而在創意寫作教學已不局限于創作實踐指導的今天,這也是尤為重要的。其次,研究主導型課程。本類課程廣泛存在于歐美高等教育研究生階段,其核心教學目標通常是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或本學科所獨有的研究方法,并了解學科前沿問題。對于此類課程,評估考核可完全采用課程論文、閱讀反饋筆記等等。如果任課教師對這種以單一的主觀作業為學生判分的評估方式有所不滿的話,也可嘗試按照該課的教學目標將考核切割成多個不同的門類,如留多篇論文,或要求學生提交包括了研究計劃書、論文正文、演示ppt在內的全部材料,并將最后的論文報告活動計入總分值。最后,實踐主導型課,即工坊課程。本類課程為創意寫作領域的核心特色課程,同時,其也是最難進行學生評估的課程。由于創作和批評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工坊活動的產出似乎很難以某一套恒定的標準進行計分。然而,對學生在工坊中的表現所做的評估恰恰是創意寫作項目中最為重要也是最不可或缺的活動,其必須按照某種可被廣泛認同的規則進行。為了解決判分中的主客觀矛盾問題,筆者認為,該類課程的評估活動可遵循下述準則:1)在可以進行多人共同判分的情況下,盡可能避免單人獨立判分。就具體評估方案來說,由三位評審聯合判分是最為合適的,這些評審并不必須與這門課程直接相關,甚至于,他們可以來自于高校外部,以編輯的身份參與評判。盡管使用多人評審或引入外部評審會給教師和管理者增加巨大的工作量,但創意寫作核心課程的寫作工坊,其實值得被配給項目所能負擔的最大程度的資源配比。同時,引入外部評審也是一個幫助學生與出版界建立聯系的好機會。2)把學生互評納入評估體系中。無論授課者是否決定采用多人評審或外部評審,學生評審都值得被納入到評價體系之中,但不適宜在評分中占過多的權重。在這種評分過程中,不僅被評者獲得了最大程度模擬現實反饋的讀者反映,評價者也同時以創意寫作的方式進行了創意閱讀。這一過程中,雙方所能學習到的東西實際上比其為判分提供的參考意義更重要。3)如果可以的話,建立一套以要素為基礎的評分模板。創意寫作(尤其是分體分類寫作)對成規的重視讓建立以要素為基礎的評分系統成為了可能。以故事設計工坊為例,在評分為百分制時,世界觀與背景、人物設定與人物弧光、框架結構乃至于每個具體事件其實可以分別占一定分值。這就使得判分的過程,也變成了一個再理解的過程。學生互評時,這同樣也是一套可使用的系統,按照要素進行判分時,學生們其實對于本文體的成規進行了二次復習,從而更加精通本工坊的基礎知識。

三、評估的風險及防范

查看全文

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思考

摘要:設計行業發展越充分,設計教育越普及,我們對培養目標的說法也越多。環境設計人才的培養目標及標準是什么?單一標準還是多元化?設計專業的核心素質是什么?是概念創意、還是技藝、技術與工藝?這一點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視角之間也存在著爭議。設計教育的高速發展,每個學校都在為自己爭取心理的制高點。都把“精英培養”掛在嘴邊。至于什么是精英?精英如何培養?精英都是一樣的嗎?則很少有人討論。在我們對專業觀點、教學方法孜孜以求的時候,是否忽略了評價標準對于教學目標的扭曲。本文試圖對上述這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環境設計;專業教育;評價體系

當下的中國設計教育已經不象30年前只是少數人在北上廣的某個角落里,跟隨著經濟發展的大潮懵懵懂懂的“摸著石頭過河”。設計在生活里已經跟早市里賣的青菜一樣司空見慣,盡管實際上每個普通公眾對設計的理解不論是從哪個角度、哪個層次都有不夠精確或偏頗。但設計已不是一個小眾詞匯,對設計的討論已經成為一個司空見慣的話題。在這樣的一種語境下很多一般性的就事論事的討論已經沒有太多的意義。而與設計相關的各類社會問題的討論反而會使我們逆向朔源,對設計及設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有個更清醒的認知。從目前中國的設計教育成果來說,盡管有這樣那樣的參差不齊、盡管設計行業的技藝和技術還有待發展和改進,但總體來講已經發展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專業體系。學生和進入行業領域的人才所面對的,并且在后續還要不斷面對的絕大多數問題,并非只是本專業的問題。設計因其解決人類社會生活中各類問題的屬性,它就像一個中樞,與人類社會的各個層面的問題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系。設計專業高等教育是一個復雜龐大的體系,其中涉及的細節問題頗多,作為一個系統,每一個細小的枝節都會影響到整體輸出的結果。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我們去深究。

一、環境設計人才成才的標準

環境設計人才的培養目標及標準,在過去十幾年前好像很簡單,學生只要會畫、能動手就可以了。但是,我們的設計行業發展越充分,設計教育越普及,好像我們對培養目標的說法也越多,越發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對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出現了不同的表述,有強調針對社會實踐能力的職業化教育,也有另辟蹊徑追求創意與研究型人才。還有很多院校期望找到一種統一的模式標準以備大家參照執行。這些年管理層的評估體系更是一邊倒地催生了很多人看不明白、但符合評估標準的模式。單一標準還是多元化,各執一詞。其實環境設計行業發展到今天的實踐已經證明,一方面,設計也是一個多元化的職業,需要各類不同的人才:創意型、管理型、操作型、研究型等。整個設計產業是一個有上下游、需要分工合作的、系統化的產業生態鏈條,需要各種不同類型人才的協作。另一方面,每個人的自身素質也是有差異的,可以發展的個人興趣與專長也是有較大的差異性,過分強調統一標準不能適應這種多元化的需求。而一窩蜂地對某一類所謂高大上人才培養的趨之若鶩,如近些年單一的強調創新型、創意型人才的培養,是否也是一種變相的“一刀切”。(一)設計師的核心素質。如前文所述,雖然說環境設計教育應該追求培養多元化的設計人才。但是環境設計專業的核心素質仍然是其中重要的必選項之一,這好像與多元化是一個悖論。那什么是環境設計專業的核心素質?概念創意、還是技藝、技術與工藝?這一點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視角之間存在著爭議。每個個體都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所處的位置給出不盡相同的答案。但是如果脫開具體的工作環境、經驗和眼界的藩籬。從整體社會需求的職業差異著眼,其實又十分的清晰可辨。概念的創意不獨是環境設計專業人才的專美,很多的設計實踐、甚至包括大師級的設計師成長的例子可以證明,非環境設計專業教育出身的人也可以有很好的概念創意。如果我們的環境設計教育以此為立足的基石,何以有區別于其他人才的獨特性。那么專精的技能、技術是否是本科環境設計人才教育的專業素質核心呢?且不說在本科教育有限的教學時間與空間內,其教學的對象能否達到完善的掌握,很多職業化或工程專業的教育也許對這類人才的培養更有效,而且投入產出效率可能更高(近年來專科教育人才在業內更好用的口碑或基于此)。有鑒于此,那么什么是我們本科環境設計專業教育的獨門武功秘籍?我認為,不可替代的獨特性才是一個專業賴以存在的根基,從這個意義上說,比照其他人才的差異化,你會明顯地看出以功能需求和藝術情境并重的空間塑造與實施轉化能力;由抽象概念轉化成具體形態的方法,恐怕才是環境設計專業人才不可替代的看家本領。然而,這一點恰恰在近些年專業教育中、在紛雜的的教學理念碰撞發展中、被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弱化。我們經常看到的學生作品是邏輯嚴謹、精細的理論與概念分析,卻沒有了精彩的“形態”下文;亦或精彩的“形態”呈現卻看不到前面的概念“脈絡”上文。這樣的人才如果再沒有優秀的基本文化素質,也許一個其他什么文科專業的學生或電腦培訓班的學員就足以對其構成職業競爭威脅。(二)專業能力——“過程”還是“表現”。“過程”還是“表現”,一直是多年來本科環境設計專業教學糾結和左右搖擺的問題之一。多數的獨立設計院校基于其美術學造型藝術的傳統背景,“表現”一直被環境設計專業教育所重視,而且成為了相對傳統的教學體系特點,甚至成了教學質量優劣的指標。近些年由于國際上以強調創意為主的設計教育體系的引入,強調概念、強調過程。形成了一種“去”表達的設計教學觀念,其重視內在真實問題的解決,放棄過度追求表面樣式“表現”的模式,在國內設計教育過去過度注重表面“裝飾”的大背景下有積極的意義,但過度追求“過程”,忽略了“表現”的必要性,也同樣帶來了其他的問題。這一矯枉過正的直接結果,是當學生有時有一個很好的概念創意,但卻不能用恰當的形式表達出來。在創造形態與形式為主的設計行業,形式的“表現”是設計的重要手段,某種意義上,“表現”即“設計”。光有概念不行,能夠用恰當的“表現”方式呈現出優美形式的本身也是起碼的設計能力底線。因為說到底,設計不是靠文字和觀念打動人的,最終的成果還是要“表現”出來。在當代,因為技術的進步,有如此多的優良“表現”手段,你不能用注重過程來推卸“表現”不利的結果。與“表現”能力不足相對的另一種狀態,是“表達”的過度和不專業。近年來,在環境設計專業領域出現了另一種極端的風氣,專業教學中,學生的設計“表現”過度渲染視覺效果,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視覺信息,可很多基本的設計必要內容卻沒有呈現,設計表演化、娛樂化。產生這個問題背后的原因可能很復雜,要追蹤起來應該說有幾條影響路徑。其一,行業市場的導向問題。多年來因為行業市場內設計決策評價體系的“不專業”,專業管理體系中非專業主體的話語霸權,導致了專業設計“表現”的“非專業”的趨向。娛樂化、表演化的表達,如各種漫游視頻的濫觴。其二,即使是很多專業領域的學術交流,如各種競賽,因為專業評價過程無法適應追求顯示度與急功近利的目的,也造成了表面化的非專業的“表現”有相當“眼球優勢”。誘導了專業教學不是按照專業性的訴求,而是以這些表面化的活動需求來定義專業“表現”。其三,近年來數字化媒體、圖像媒體的快速擴張增長,讀圖時代的到來,客觀上使圖形表現滲透到日常各個領域,這種泛化也沖擊了專業“表現”的邊界,模糊了專業表現的規范性。(三)兩種不同的人才教育培養傾向。“仰望藍天與腳踏實地”、“理想與現實”、“向左走向右走”……這些都表明了兩種極端狀態和人們在這兩種狀態中的糾結,當事物的發展發生轉折時,當人們對自己的方向面臨選擇時,就如今天的中國社會,歷史好像到了一個糾結的時代:國家是繼續追求高速的經濟增長還是注重社會公平正義與民生?設計師是繼續簡單的山寨古今中外獲取商業快錢還是關注社會與自然并腳踏實地的改變世界?學校是追逐現實的市場需求還是為未來的理想提供一些幻想家……這些問題都是中國目前環境設計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各個院校的教學取向與學生的設計課題呈現了兩種不同的傾向,職業化的務實實用與有一點點理想的“浪漫”暢想。“務實”還是“浪漫”,一直是這幾年中國高等設計教育爭論的焦點。務實的固然有現實意義。而隨性的有點超脫的思考與探究,在當下中國過度現實的社會境況下也殊為難能可貴,值得我們呵護。其實,在中國這個慣于一邊倒的“主流”語境下,值得警惕的倒不是過度現實的職業化教育會否拖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后腿,反倒是培養人才上的不接地氣,好高騖遠,盲目的以外來的理念為目標。卻忘了外來的教育體系也是以他們自己的需求為人才培養目標,學術和人才的培養也都很務實。而我們現在一味強調的觀念性、研究性,其所關注的問題、或所借助的方法卻往往與中國社會的實際需求缺少銜接,造成了我們設計教育的一個怪現象,務實的學校培養的學生很好用,但卻被那些所謂高大上的研究性學校所看不起。而高達上的所謂研究性教育模式培養的人材卻很多時候卻很難適應現實設計人才市場需求的“地氣”。我們該如何走確實是值得思考。(四)精英教育的目標是什么?當下設計行業的激烈競爭也傳遞到校園內,設計專業本身的實踐性及與社會緊密結合的特征,使其強烈的受到社會現實的沖擊。不管是出于虛名還是出于實際的功利目的,每個學校都在為自己爭取心理的制高點。夸夸奇談也好,暗中較勁也好,都把“精英培養”掛在嘴邊。至于什么是精英?精英如何培養?精英都是一樣的嗎?各人的語境不同,會有非常不同的理解。但顯而易見的是有些屬性是精英必須擁有的:其一,精英一定是少數人,否則何以為“精英”,所以鋪天蓋地的全民運動似的“精英”培養,很有些象不顧現實的拔苗助長;其二,精英一定是“去粗存精”,且“粗”的數量與“精”是成比例關系的,如此則出現兩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一是“粗”要有足夠個基數,否則無以滿足去粗取“精”的比例;二是萃取的過程對獲得什么樣的“精英”至關重要的。萃取的過程是哪個環節?是入門的考試過程,還是后來的教學過程,哪個對“精英”的形成更有意義?從現在的學校教學實踐情況來看,入門的篩選過程對人才類型影響頗深,它基本決定了你所獲得的生源類型,也對后來的專業成長起了很大的誘導作用。那么教學過程對于人才類型的意義是什么?其三,精英是否也有各種類型?“學術研究”與“創新素質”被很多的院校定義為精英的屬性,所以教學的“學術研究”與“創意培養”成為了主導,對一些技能型、技術性的知識棄如敝履。學術研究是什么?研究是否也有很多種類型?觀念與理論的研究必不可少,而技能與技術層面的研究是否也不可或缺?難道動手操作就不是研究?我們很多學術評判標準中,充滿了疑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士大夫思想。客觀地說,研究與創意的媒介應該不僅僅是腦細胞,也有我們的雙手。動手能力強的也是精英。記得曾經有一位前輩說過,過去的高等院校之所以成為中國科技發展的核心骨干,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其實驗室中有一批技藝精湛的技術工人。他們是落地那些學術理論專家的思考、成就科學成果的基礎。其實,中國在近現代的學術研究與思想創新上對世界鮮有貢獻,這個時期的很多所謂科技成就,很大程度上是依托這些技術工人在技術和技能上的填補空白與自我完善。社會的歷史實踐證明:“精英”應該是多元的。

二、評價體系對教學的影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