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研究
時間:2022-01-14 10:38:14
導語:線上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傳統質量評價存在的問題
1.1過程性評價缺乏。線上教學希望能更好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學習主動性,傳統的課程調查評價工作多集中在學期中和學期結束,缺乏課前學生自學情況和階段性學習情況的了解,課程實施容易脫離學生切身需求。1.2評價反饋作用滯后。目前同行專家對課程的評價和反饋可以做到第一時間推送給老師但覆蓋面有限,學生評教多依賴于學校的集中性調查分析,按照課程生命周期進行評教依賴于系統仍未實現,導致學生學習成效等反饋信息滯后,無法及時作用于課程改進。1.3評價標準及模式單一。目前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多按照理論課、實驗課、體育課等類型劃分。這樣一方面缺乏對課程差異性的細化考慮,另一方面甚至沒有體現線上教學有別于傳統教學的評價觀測點。1.4系統平臺功能靈活性不足?,F有的教學資源平臺和教學質量評價系統相對獨立,課程綜合評價時對課程建設情況的數據分析利用不足,無法靈活定制評價方案,形成的課程教學質量評價不能全面而科學地反映出其教學效果而驅動教學質量的改進。
2.1全過程質量評價體系設計原則。(1)評價主體多元化。在過去校院兩級領導干部、專家同行、學生作為評價主體的基礎上,加強教師自評,通過對學生利用課程資源的程度、師生交互、學生學習成效等情況的了解,形成對課程教授效果的自我評估與持續改進。(2)評價組織全程化。根據課程生命周期中不同階段的需要,合理設計各階段的評價活動,有利于提高師生參與教學的主體意識,幫助教學管理者制訂有效措施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保證課程更加有效地實施和提升師生教與學的能力。(3)評價標準針對性。評價指標的設定要充分考慮課程性質特點,考慮課程內容更側重于知識講授還是需要大量實踐操作[2],考查課程資源的建設和教學的設計是否有效服務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講授引導、師生和生生交互以及學習效果考評,從而保證課程目標的有效達成。(4)反饋調控實效性。教學評價的目的是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能力和專業素養,因此開展階段性評價活動后,快速形成分析反饋,可以幫助教學管理者迅速反應調整安排,幫助教師明確改進方向并及時調整,發現并推廣優秀課程案例,培訓啟發廣大教師優化教學設計。2.2線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設計。根據線上教學各實施階段的需求和特點,圍繞課程的有效設計和學生學習成效達成,課程評估活動可以按照課前準備、課程實施、課程結束3個階段實施,各階段評估重點和具體評估工作如圖1所示。1)課前準備評估。課程準備階段的評估要以教師的教學理念、對學生課前知識的了解、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計劃、教學策略的選擇、課程課件視頻等教學資源、學生學習成效評價方法、檢查討論訪談設計等作為觀測點,評估教師的教學設計及資源準備是否滿足線上教學需求。課前準備的評估由校院兩級專家、教師、學生作為評價主體,形式為學習平臺課程資源檢查、問卷調查、重點訪談等。校院兩級專家檢查課程教學設計和資源建設情況,教師對課程準備工作進行自評自測,學生對課程和教師教學工作提出建議。通過課前評估調查,幫助校院兩級教學管理部門預測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優化教學管理策略;幫助任課教師理清教學組織形式和課程講授內容,并對教學設計和教學資源進行調整完善。2)課程實施評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將課程的教學目標、講授計劃、過程性考核方式明確地告知學生。課程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特別是對信息化時代各種信息的甄別判斷。課程內容講授中利用好信息化教學平臺和網絡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圍繞問題開展教學活動,講授知識內容準確、詳略得當。課堂組織能充分激發學生參與熱情,發起討論啟發學生思維,并在反饋答疑中讓學生也充分參與、分享思路。課程實施情況的評估可以由專家同行、領導干部、學生作為評價主體,教師階段性自評。專家同行通過對課程內容講授和線上教學組織情況的聽課了解,對上述各觀測點做出評價并提出有益建議,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領導干部通過抽查聽課,深入教學一線了解課堂實施情況,及時解決問題,提高管理決策有效性。面向學生發放過程性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對教師教學情況的評價反饋,幫助教師和教學管理部門完善工作,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3]。線上教學效果如圖2所示,線上教學實施后對師生開展過程性教學調查,統計發現,師生總體認為線上教學能保證教學目標的實施,線上教學效果良好,其中學生接受度相對更高。面向教師和學生了解目前線上課堂教學效果,學生中有近80%非常認可,教師比例相對較低,通過對開放性問題建議的了解,就可以了解學生認為方便交流、創新形勢有助于他們學習,而大部分教師仍有顧慮無法充分掌握學生學習情況,針對這一現象就可以從相應方面開展優秀案例培訓,引導教師做好應對措施。3)課程效果評估。課程完成階段,評估的重點是課程資源的利用度、課程設計的合理性、考核方式的有效性、學生對內容的掌握情況、能力達成效果、課程改進分析等。課程效果的評估,主體為教師、學生、專家。教師對課程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分析,結合教學過程和對學生學習的評測情況,對課程開展自評與改進分析。通過學生的全面調查與不同類型學生抽樣相結合,可以了解學生角度的體會與收獲,得到建議反饋。專家通過教師教學一覽中教師自評分析、學生反饋,看課程教學特別是線上教學模式的運用能否達到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當或更優的效果,評估考核方式有效性和學生學習成效達成度。4)課程質量持續改進。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是加強溝通與反饋,充分調動全校師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共同作用于教學過程并從中獲益,因此基于前面階段的教學評估活動,還需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①及時對評估數據進行匯總分析,發現優秀典型,組織示范觀摩和教學培訓;②根據全校線上教學實施情況,為教學管理提供決策支持,為今后混合式教學形成科學規劃指導;③及時發現線上教學階段出現的特殊情況,如對因學生學習環境所限造成的影響做出補充建議等。學生視角的問題建議對于課程持續改進具有良好借鑒價值,如圖3所示。通過質量評估和持續改進,幫助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進一步提高現代信息化教學能力,增強對優秀開放課程資源、自主設計課程資源、教學團隊協作開發資源的建設運用,通過課堂交互、作業、階段測驗、問卷調查等途徑深入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積極調整教學策略,更好地承擔起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支撐者和服務者角色。2.3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為了做好線上課程教學及評價改進工作,需要將教學資源平臺與課程評價系統統籌考慮、有機融合。線上教學模式的建構首先需要相應的網絡平臺,用以支持教師完成課件和課程素材建設、網上授課、網上作業與測試、網上交流與反饋等,可以便于學生獲取自主學習的教學資料并在線上聽課、與老師交互、與同學研討、提交學習反饋等;同時要支持教學管理工作需要,對課程進行管理、評價、反饋、跟蹤等。教師端、學生端、管理端三者緊密結合,才能為各群體提供有效服務,保證線上教學順利實施。在此基礎上,根據學校業務需求,做好每一個功能的細節設計,可以進一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具體到教學質量評價模塊,需要輔助課程建設有效資源的篩選、分析,對線上課堂進行便捷地抽取,支持靈活制訂不同課程的評價方案。對評價數據的統計分析要支持數據的過濾,如對于課堂參與率非常低、誠信度不夠的學生評價進行剔除,真正挖掘有效數據并統計形成反饋,跟蹤幫助教師持續改進,才能有效促進課程建設和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3結語
在教育教學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特別是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迎來巨大挑戰,課程的教學和學習方式有待在信息化牽引中得到重構[4]。對線上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進行系統性研究,并通過貫穿課程生命周期的過程性評價,能夠幫助師生有效溝通,使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更好地發揮學習引導作用,幫助教學管理者及時發現問題,做好課程實施保障,從而提升課程實施效果。線上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有助于為課程教學提供有效的保障及激勵導向機制,推動從傳統教學模式向混合式教學的轉化,改變過去單一教學模式的弊端,助推教育教學改革的進程,提升高校的綜合治理能力和培養人才競爭力[5]。
參考文獻:
[1]馬健云.高校混合式教學發展現狀及保障制度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8:6.
[2]郭學品,黃成,周玉萍.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模型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4):129-131.
[3]楊海昌,李智敏,張鳳華,等.混合式教學質量監控研究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9(3):112-113.
[4]衛建國.以改造課堂為突破口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教育研究,2017(6):125-131.
[5]華爾天,高云,吳向明.構建多元開放式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基于產出導向教育理念的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18(1):64-68.
作者:侯曉慧 李亞漢 鄭雪峰 丁思琪 謝琨 苗啟廣 單位:1.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務處 2.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 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上一篇:公路施工技術及路面質量控制方法
- 下一篇:雙語教學效果與質量保障機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