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識字教學論文
時間:2022-08-21 05:38:00
導語:語文識字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業評價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對課程實施有很強的導向、激勵和反饋作用。此前我們的教學評價注重的是甄別和選擇的功能,操作起來比較簡便,而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提出了“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達到的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從而將學業評價轉向更多地注重激勵和反饋功能,即通過評價及時的得到反饋,激勵學生的興趣,促進師生不斷地改進教與學,提高教學質量。這對于我們教師來說是個全新的課題。具體到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任務以識字為主,評價如何實施,更是一項繁雜的工程。
針對以上教學評價建議,我校在具體實施中將一年級識字教學評價分為學生識字能力評價和識字興趣、習慣的評價兩項內容,組織實施教學評價。現就此向大家作一匯報,以求共同探討、完善和提高。
一、學生識字能力的評價
評價學生識字能力,就是對學生的識字水平多方面的測試結果進行全面客觀的分析,屬于定量評價范疇。通過識字能力的評價,教師可以了解某一階段內某位學生的識字水平,從而改善自己的教學,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新課程實驗教材對學生識字的要求分為會寫(100個),會認(400個)兩種,針對這不同的要求,我們從以下兩方面進行識字能力的評價。
1、從形、音、義的結合上評價識字能力
這主要是針對新課程教材中要求達到會寫程度漢字的評價方法。《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評價識字要考察學生認清字形,讀準字音,掌握漢字基本意義的情況”。這說明,形音義結合是檢測識字能力的最重要內容,學生只有對漢字形音義有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才算真正識字。測評學生識字能力的高低就要以形音義的結合上入手。
識字的目的是為了正確的聽說讀寫運用。為此,學生不僅要分別識它形、音、義三個因素本身,尤其字形內部結構關系,還要建立形、音、義之間的統一聯系,做到“口誦耳聞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義”(魯訊語),評價識字能力也必須從形、音、義的結合上全面評價。
字形教學是識字教學的關鍵,也是學生識字的難點。評價識字,就要抓認清字形這個關鍵。考查測試學生的主要方式應該是聽寫。讓學生聽寫學過的生字,注重每個字共幾筆,第幾筆是什么。
如:①“小鳥”的“鳥”共幾筆,第三筆是什么筆畫?“河水”的“水”最后一筆是什么筆畫?
還可以給學生學言環境。注上音填空,或辨別形近字。
如:②按拼音給下列語句填空:
bārēnrù
A、昨天,我班又有()()加()了少先隊。
mùhézuǒyòu
B、樹()()苗()邊()邊
如:③辨析形近字(說清區別即可)
十——土上——下大——天
左——莊右——石西——兩
檢測這些題目,可利用熒屏投影或小黑板讓學生去寫、去做,也可以口答,比較簡便易行,可以即時鞏固已學生字,并隨時掌握學生在某一階段內的識字情況。
2、在具體語言環境中考察運用能力
單純地識某個字,非但不好記字形,其字音也容易忘,字義印象就更難深刻了。把生字放到具體語言環境中去學情況就不同了。加之一年級識字采用多認少寫的原則,對要求會寫的100個字可以用上述的方法考察其字形的掌握情況,而對其余400個只求會認的字便不能操作了。而一旦把它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考察,由于“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義”,學生可聯系上下文去認清字形、了解字義。近年來一些專家在語言認知心理研究中發現,字詞語義的心理貯存是按以具體到抽象的社會生活經驗的意義緯度進行的。因此,考察學生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對漢字的實際運用,充分尊重了兒童的思維發展特點,符合人類語言認知規律。
如:①以“商場”一詞為例,農村孩子對“商場”一詞的概念不是很清楚,通過“商場里東西真多。”“在商場買東西真方便。”這樣一個語言環境,他們就基本了解“商場”的意思。通過一定的反復后,對這兩個字的掌握相信不會有什么問題。在考察時如帶上這個語言環境“我在商場里買了許多文具。”要學生認讀“商場”一詞,學生會比較容易認出。
改換漢字出現的語言環境來檢測評價學生的識字能力,這是識字教學評價最基本的方法。識字的目的全在于運用,我們要求學生識字,并不在讓學生僅能認識出現在固定的某篇課文中的字,而必須使學生做到當這個字出現在別的語言環境也能正確認讀,基本了解意義。進而能獨立運用,對此市教研室教研員朱亞華老師還提出明確的要求:把每一單元的字編成兒歌、故事,讓學生認讀。在兒歌、故事的閱讀中,評價學生的識字能力。
如:②《雪孩子》一文共有孩、讓、起、玩、往、覺、燒、知、道、化等10個生字課堂上教師通過一定的方法讓學生感知并初步掌握后,結合課文內容編寫成一首短小的兒歌:
燒了房,化成灰,可你還在睡大覺。
往后起,不玩火,讓我把它記心頭。
兒歌將生字的語言環境改換了,能很好的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僅是識字評價的有效方法,也更是漢字學習的有效途徑。正是在這反復多次地接觸過程中,漢字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了記憶模塊,經過了陌生到不陌生,不陌生到熟悉的心理變化過程,而認識漢字。
當然,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評價識字能力的形式還有很多,比較簡便可行的方法是出一系列有生活氣息、富有兒童情趣的語句,組成試題,讓學生認讀、試做。
如:③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錯別字,想想正確的應該是怎樣的。
A、早晨,我向媽媽說“在見”后,到學校來上學。()
B、今天,我的做業作得最好,教師表揚了我。()()
C、新生八學的第一天,我就認識了許多個新朋友。()
二、學生識字興趣和習慣的評價
《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強調:要重視學生的日常識字興趣和習慣,對低年級學生尤其要采用適合兒童的評價方式,用積極的評價,而不是消極的評價,激勵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好的識字教學形式以識字為重點,引導學生不斷發現字詞與事物之間的這樣和那樣的聯系,從而對字詞所指代的事物展開深層次的認識活動,在逐步深入的認識過程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變單調的讀,重復的寫,機械的記為有情有趣的看,有滋有味的想,有感有觸的實踐,有聲有色的渲染,變淺層次的識字活動為深層次的探究活動。使學生的識字活動成為極快樂極有趣的事,很多學生的識字都是由樂趣轉化為習慣,進而讓主動識字成為他們生活的需要和自覺行動的。這種可貴的識字興趣和良好的識字習慣,足以支撐他們在識字的征途中不斷進取,劈荊斬棘,獲得極大的成功和愉悅,終身受益。評價學生的識字,就要評價他們識字的興趣和習慣。
1、用積極評價方式激勵識字興趣
小學低年級兒童機械記憶處于優勢,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學習知識大抵從興趣出發,所以教師的識字教學應千方百計運用積極的評價方式激勵學生的興趣。
(1)、課上提問、練習、設計的題目要興味盎然。新穎的練習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起他們的興趣。
如:①“采蘋果”。我們用電腦制作了一個CAI課件:一棵蘋果樹,上面掛滿了蘋果,每個蘋果上標著一個漢字。課堂上當學生指認漢字正確時,鼠標一點,一個青里透紅的蘋果就滴溜溜地從蘋果樹上滾下來。這種檢測形式學生興趣大增,誰都想償試,誰都想多摘幾個蘋果。
如:②猜謎語。
A、巧奪天工——打一字(人)
B、兩個小孩在土堆上背靠背。——打一字(坐)
C、眼前一座山,只能看見尖。
山中兩個洞,空氣通里邊。——打一人體器官(鼻)
以字謎、順口溜等形式出題檢測學生識字,能激起學生的好勝心,也有趣味性,能喚起學生興趣。
(2)、教師評價要富有鼓勵性。
同樣一組習題,教師在練習前后的引導和評價方式的不同,對喚起學生的興趣和激情的效果是迥異的。
如:①選詞填空。
公工
A、我爸爸在()廠里做(),媽媽常帶我去()園玩。
自字
B、小紅的()寫得很好。小青()已去上學。
這類題應該說本身并無趣味,當如果教師提出: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快又好,學生都會爭先恐后,饒有興味。老師在學生口答或筆試之后,充分肯定回答正確者“陳華答得真好!”“蒙蒙答得又快又好!”或干脆給答對的小朋友一顆小紅星,對答錯者,用“努力”、“下次不能馬虎”等激勵性評語則同樣可以達到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
在教學中教師采用各種手段激發起學生的興起以后,教師所要做好的關鍵在于盡力維持學生的這種興趣,精心地呵護這種興趣。他就像個易碎的瓷娃娃,你的一個不當的眼神,一個不重的呵斥,一個不耐煩的手勢都會使學生好不容易激發起來的興趣,頃刻間蕩然無存,以后要再找回就不容易了。
2、以啟發引導的方式培養識字習慣。
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隨著學習的慢慢深入,漢字的逐步增加,摸索出漢字的一定的結構規律,并依自己的年齡特點在老師的引領下,形成一定的識字習慣。教師要善于發掘并疏通這種習慣,并不失時機地把它列入識字教學評價機制。
如:①在教學中,有的學生對某個漢字已經熟識,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利用這一點,故作好奇之心問:“真的,你讀讀看這是什么字?你說說看,你是從哪認識的?”并及時地予以熱烈的表揚:“你真是學習的有心人,大家就應該這樣,對我們生活周圍看到一些字多注意。”適時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識字。
如:②在課堂教學中,有的同學識字習慣較好,識字能力較強,教師也應利用這個辦法,請他們介紹一下識字的方法。從而啟發引導學生從字型結構等多方面幫助識字的習慣。
識字的習慣很多,教師要注意發掘,并啟發引導,使這些習慣從學生無意識的不自覺的行為逐漸形成學生有意識的自覺的識字方法。這將大大提高識字效率。
三、識字教學評價的注意點
以上所述僅限于識字教學評價的內容方面,且均屬于教師日常教學評價行為。《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對此提出了更多的建議和要求,為使學生識字教學評價真正產生其應有的作用,我們在實施的時候還注意了以下幾點:
1、學生自我評價與教師、家長評價相結合
傳統教學評價的主體是教師,學生是評價的客體,在評價中處于被動地位。新課程倡導教學評價的主體的多元化,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家長評價以及學生和教師的互動評價等等,使評價成為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互動的過程。
如何讓家長參與評價,我們做了如下努力,設計了《單元學習情況評價表》,在一個主題單元完成后,讓學生帶回請家長進行評價填寫。
表1:單元學習情況評價表(家長)
內容
項目
識字
本單元共56個生字
1.會認35—40個★()
2.會認41—50個★★()
3.會認50個以上★★★()
寫字
本單元共寫19個生字
1.會聽寫11—13個生字★()
2.會聽寫14—16個生字★★()
3.會聽寫17個以上★★★()
朗讀、背誦
1.會背誦《畫》、《四季》★()
2.會背誦《畫》、《四季》、《小小竹排江中游》★★()
3.都會背★★★()
口語交際
1.會講故事《爺爺和小樹》★()
2.講得完整、通順★★()
3.講得生動有趣★★★()
評價
1.一共得了顆★
2.孩子自評:我真棒!()我挺滿意!()加油呀!()
3.家長評價:好樣的!()學得不錯!()再努力呀!()
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讓家長參與評價,一方面使他們能更直觀感性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里的學習情況,為自己孩子哪怕是很小的一點進步感到自豪。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師和家長及時發現孩子在學習中的不足,形成學校和家庭的合力,共同提高孩子的學業水平。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參與評價,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意識與能力,為此我們設計了學習情況評價表(學生),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
表2:學習情況評價表(學生)
第幾課
自檢
(每項都會了,就涂一顆星)
互檢
(每項都會了,就涂一顆星)
第1課
1.會認11個生字☆
2.會背《畫》☆
3.會聽寫4個生字☆
1.認11個生字☆
2.會背《畫》☆
3.會聽寫4個生字☆
這一評價方法比較簡便易行,教師只要在黑板的一角寫上評價的內容即可。每次新課前換上數字。學生一眼便明白了本課要完成的學習內容和達標要求。新課學完后,利用3—5分鐘時間組織學生自評、互評,省時省力,效果明顯。
利用這一方式進行評價的關鍵在于一開始教師要指導學生操作,不能流于形式。當習慣成自然后,操作起來就簡便了。
我們通過以上方式,建立起了“四級評價”體系:一是自我評價,能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自己找準今后的努力方向。二是同伴評價,使學生在評價中了解他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在今后的學習中自我完善。三是教師評價,教師用鼓勵性的語言評價學生的表現,鼓勵他們進一步發展。四是家長參與,了解自己孩子的學業水平,提出希望,并配合學校教學。同時,使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課外學習表現,有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四級評價”體系中,教師必須從評價重圍中跳出,站在評價的制高點上,并關注學生自我評價的意識和能力,這既是減輕教師負擔的可行方式,更是現代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
根據多元智能理論,自我意識也是一個重要的智能領域。能正確地評價自己,能準確地找好自己在人群中、社會上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已經危機四伏卻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不可能有好的發展。自我意識也不是天生的,學會自我評價就是發展自我意識智能的重要途徑。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很可能不會評價自己,教師不應該學生不會就忽視這環節。可以“重過程、輕結果”。在反復的操練中完成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自評能力、自控能力的形成。從而促使學生真正提高達到教學評價的至高目標。
2、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評價建議中指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都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即過程評價,他包含的內容是很廣泛的,包括學生的學習行為的評價,學習興趣、習慣的評價等。為了便于操作,我們把過程評價理解為在一個較長學習過程中,分階段對每一階段內的學業水平所進行的終結評價,由這些多個階段性評價組成整個過程評價。
我們所進行的每篇課文學完后的學生自我評價。相對于這篇課文的學習來說就是終結性評價。而對于單元或學期來說就是過程評價,為使過程與終結評價相結合,我們在單元學習內容結束后,讓學生再一次進行自我評價與互相評價。
表3:單元學習情況評價表
第幾課
自檢
(每一項都會了就涂一顆星)
互檢
(每一項都會了就涂一顆星)
第1課
1.會讀11個生字☆
2.會背《畫》☆
3.會聽寫4個生字☆
1.會讀11個生字☆
2.會背《畫》☆
3.會聽寫4個生字☆
第2課
1.會認11個生字☆
2.會背《四季》☆
3.會聽寫4個字☆
1.會認11個生字☆
2.會背《四季》☆
3.會聽寫4個字☆
第3課
1.會認12個生字☆
2.會背《小小竹排江中游》☆
3.會聽寫3個生字☆
1.會認12個生字☆
2.會背《小小竹排江中游》☆
3.會聽寫3個生字☆
第4課
1.會認12個生字☆
2.會背《哪座房子最漂亮》☆
3.會聽寫4個生字☆
1.會認12個生字☆
2.會背《哪座房子最漂亮》☆
3.會聽寫4個生字☆
第5課
1.會認10個生字☆
2.會背《爺爺和小樹》☆
3.會聽寫4個生字☆
1.會認10個生字☆
2.會背《爺爺和小樹》☆
3.會聽寫4個生字☆
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評價,有利于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和自我評價能力的形成,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這樣的方法符合學生的記憶規律。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短時記憶的遺忘率一般為60—70%,也就是說第一天學10個漢字,過幾天后忘記6—7個正常的。要求學生在最容易遺忘的時候就能記住所學的生字,其困難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只有通過反復的復習鞏固,才能盡可能的減少遺忘率。
當然,這樣理解過程評價有失偏頗。他應該還包括對學習過程的評價,為此我們也曾償試過“成長記錄袋”的方式,用它記錄學生成長的足跡,展示自己的成績成果,但實施了一段時間以后,效果不理想,往往成了各科作業的大雜燴。目前,我們在使用的是教研室教研員朱亞華老師推薦作用的“課外識字本”的方法,讓學生自己把課外學到的漢字記錄下來,在課內進行交流。
以上是我們在新課程實施當中所采用的一些識字教學評價方式,由于實施的時間不長,難免存在諸多不足,謹此提出供大家探討,以求更好地完善。
- 上一篇:大學英語閱讀理解技巧論文
- 下一篇:識字巧妙激趣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