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說略比較法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4 10:24:00

導語:語文說略比較法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說略比較法管理論文

1聯系舊課文有關知識以助理解新課文,進而掌握某些規律性知識。

比方講讀《社戲》中描寫行船中的夜色,其中寫了:(1)兩岸豆麥和河底水草發散出來的清香;(2)挾帶著清香和水氣的撲面吹來的風;(3)朦朧的月色以及淡黑的向船尾跑去的起伏的連山;(4)依稀可見的“趙莊”以及料想是戲臺的幾點火光(其實是一叢松柏林和漁火);(5)似乎聽到的歌吹———“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之香的夜氣里?!边@段景色描寫,是要求學生背誦的精彩文字,為了讓學生較深切地領略其妙處,我先要學生回乙朱自清《春》中“春風圖”那一段,看看有哪些地方跟《社戲》這段描寫相同或相近。由于《春》也是要求背誦的,同學們記憶猶新,很快就指出,《春》中的“‘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濕潤的空氣里醞釀”,跟《社戲》的(2)(1),都寫了撲面的風和空氣里的香味與氣息;“鳥兒……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跟《社戲》中的(5),都寫了笛子等“樂聲”,并用這樂聲來烘托、渲染別的景物———《春》中為“輕風”,《社戲》中為“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前者烘托輕風的歡快和勃發生機,后者渲梁夜色的神秘的魅力。另外,兩者都或多或少寫了眼睛所看到的景色,即《春》中的“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和《社戲》中的(3)(4)。由于講讀《春》時已指引同學們了解“春風圖”那段文字是運用了分別從觸覺、嗅覺、視覺、聽覺來多角度描寫景色的手法,因此,在找出它和《社戲》這段文字這么多的相同相近處之后,自然容易推知《社戲》這段也同樣運用了這種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手法,并獲得了同樣“如臨其境”的親切動人的效果。接下去,再要求同學們比較兩者不同之處,由于許多“同”處已先找出,剩下的“異”便很顯眼了———例如盡管同是寫香味、氣息,以及笛子等樂聲,但《春》是初春特有的新翻泥土和新生嫩草的氣息,是百花初放的香味,它們混和在微微濕潤的空氣里,而《社戲》卻是接近暮春的豆麥和河中水草的清香,它們蘊含在夜間的水氣里;《春》中的樂聲是歡快和洋溢生機的,《社戲》中的樂聲卻是令人神往、充滿神秘魅力的……這些不同,來自所描寫的景物的不同特點,而由此又可概括出兩段文字描法上的另一共同點,即都善于捕捉景色的特點,并把它突現出來,收到逼真、簡練、給人深刻印象的效果。經過這番聯系兼及比較,學生順利地領會了《社戲》這段描寫的手法特點及其表達效果,也鞏固了《春》的學習成效,更深化了“抓住景物特點,從多種感官的感覺去多角度描寫”這一帶規律性的描法的認識,也就是說,學生的智能得到了發展。

2聯系熟識的事象,以助理解新接觸的知識。

例如:(1)學習文言文中“詞類活用”時,聯系現代口語中相同的現象,不僅可幫助理解,而且可增進興趣。比方“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是名詞活用作動詞。為幫助理解和掌握名作動的詞義和用法,不妨聯系“身邊語文”進行比較:當與同學去到河邊,別人邀請你游泳時,你說:“對不起,我不會水。”這里的“水”同樣是名詞活用作動詞,意思是“泅水”(游泳)。同理,“洞”的意思就是“打洞”。再比方,教學文言虛詞“之”時,指出是第三人稱代詞,可是“君將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說》)中的“之”卻成了第一人稱代詞“我”。在學生茫然之際,可聯系日常生活中的話語點撥:(母訓兒)“人家有什么,你也要什么!”這里“人家··”是第三人稱代詞;(同桌甲占了三分之二座位,乙說)“坐過去一點,人家··不好寫了。”這里“人家”卻變成第一人稱代詞了。上面說的“之”變成第一人稱代詞,也類似這一現象。學生經此一點,“豁然開朗”,難點隨之化易了。

(2)學習一些反映古代習俗的詞語時,如有流傳至今又為學生見過的相同或相近的做法,即可聯系說明,學生立刻理解,而且記憶甚牢。比方,“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將以釁·鐘”(《齊恒晉文之事》)里的“酹”、“釁”這些古代祭奠儀式,就可告訴學生如今掃墓祭祖臨結束時,把上供的三杯酒一一灑在地上就是“酹”;鄉間建土樓落成大梁時,殺只大公雞把血涂在梁上也是一種“釁”。不過“釁鐘”是把?;蜓虻难吭谛妈T成的鐘上罷了。因是聯系熟識的事象解說,印象自然就深刻持久了。

(3)領會某些不易言傳的藝術效果時,可聯系熟知的類似情境來解說。如講解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一句里“行不足”的“含不盡之意于言外”的藝術效果時,聯系學生最近從電視里看到的“南方黑芝麻糊”的廣告,那個小男孩喝完了一碗芝麻糊之后,還在碗底碗沿舔個不停,那情味就與“行不足”詩句頗為相似。當然,廣告較俗,白詩高雅,但其技法和所追求的“含不盡之意于言外”的效果卻是相同的。廣告由于較貼近學生生活,易于理解,由此切入,進而探取白詩的驪珠,自然容易多了。

(4)跨學科聯系。學科間互相參證啟發,能增添學習興趣,有益各科共同發展。例如學習文言中的介詞結構后置句,不妨引入英語的類似句式,像“吾書之以鋼筆”,英語作“Iwritewithapen”,介詞結構“以鋼筆”、“withapen”都置于動詞之后,譯成現代漢語都要把這個介詞結構移至動詞之前,作“我用鋼筆書寫”才像話。再如議論文的演繹論證法(表達方式有“引證法”、“分析論證法”等),與幾何中解證明題所用的方法,邏輯上是一致的,議論文中的論證能做到幾何證明題中那么充分有力,邏輯嚴密,就說理上講,可稱上乘之作了。

最后再簡略說說以比較為主的聯系。例如文言中的一詞多義和眾多有聯系又有區別的詞語的辨析,就必須指導學生多作比較,才不致互相混淆,影響詞義的正確掌握。這種比較大致有“同中辨異、“異中辨同”、“同異兼辨”三類。同中辨異的,如《石壕吏》中“死者長已矣”的“已”是從“停止”引申出來的“完結”之意。為使學生掌握它的其他常用義,就不妨指引學生去比較《奕喻》中的四個“已”:“客已·得先手”(已經),“默坐而已·”(與“而”合起來表“罷了”),“無有已·時”(停止),“曾觀奕者不若已·”(同“矣”)。

異中辨同的,如《曹劌論戰》中的“公與之乘”的“乘”是動詞,(念chéng),乘車的意思。乘什么車呢?這就要追溯到作名詞的“乘”(念shèng),指匹馬拉的戰車,魯莊公與曹劌同乘的就是這種戰車。由此出發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其他文言課文中還出現過哪些不同的車。比方,《觸龍說趙太后》中“恃輦而行”的“輦”(國君乘坐的用人拉的車),《公輸》中“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的“軒”與“輿”(軒:有屏蔽的車;輿:一般的車)等等。經過這番比較,上述各詞決不會混淆了。同異兼辨的,如《鴻門宴》中“沛公軍霸上”的“軍”是名詞活用為動詞,乃“駐軍”之意;“當將率三軍,北定中原”(《出師表》)中的“軍”,卻原是古代軍事編制單位,有125萬人,后泛指一國的軍隊;“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鴻門宴》)的“軍”指“軍營”。以上是先辨同中之異。再趁此,就表“駐軍”一義的詞作比較,如“時先主屯新野”(《隆中對》)的“屯”,“操軍不利,引次江北”的“次”,“瑜請精兵數萬人,進住夏口”(《赤壁之戰》)的“妝等詞,都是“駐軍”義。這是辨異中之同。經過如此反復比較辨析,學生對文言中的一詞多義現象就會有更深入的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