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口頭表達能力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07 06:24:00

導語:語文口頭表達能力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口頭表達能力研究論文

[內容]

提要強調了要重視加強中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以及在訓練中必須注意的幾個要點。

***

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以前我們往往只重視對學生“寫”能力的培養,而常常忽視對學生“說”能力的訓練。當然這種現象和高考指揮棒的導向有關系。歷屆高考,只考書面表達能力,不考口頭表達能力,致使教師忽略了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性與使命感,使“語”和“文”嚴重脫節,學生說話能力低下。

其實,口頭語言比書面語言,起著更直接、更廣泛的交際作用。現代社會的發展,對人們口頭表達能力,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當前現代科學正向著電腦化、信息化的方面發展,而信息的輸入、傳遞,最直接、最迅速、最方便的方式,莫過于有聲語言。現代通訊、人機對話等方面。要求人們把話說得準確、簡明、達意,那種含糊其詞,佶屈聱牙的口語表達,又如何能適應形勢的發展呢?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加強語言訓練,是必要的。

再說,目前世界上許多先進國家都非常重視對中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在美國,從小學到中學,聽說訓練始終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日本,聽說能力的培養寫進教學大綱,作為語文教學必須完成的任務。在西德,語文教學除了通過教科書的講授和練習,讓學生掌握德語書面語和口語外,還專門編寫了一些說話訓練的輔助教材,如《說話教育》一書就是西德莫顯茨·迪斯特威克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以說話訓練為主的德語輔助教材。可見重視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在國際上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我們面對這些跨世紀的建設人材,既要培養他們具有真才實學,又要使他們具備出色的口才,這是時代賦予教師的使命。

怎樣進行中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呢?我認為應注意下列幾點。

一、明確說話訓練的基本要求

根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說話要說普通話,力求發言準確,吐字清晰,運用恰當的語調,注意句子停頓,控制說話速度,使口頭表達的語調、語脈、語流、語速等自然合度,大方得體。因此說話訓練要求通過以下四關:

(一)語音關。要求學生說普通話,聲音宏亮,口齒清楚,正確地發音吐字,語氣連貫,表達清楚。

(二)內容關。訓練學生審清話題,明確說話中心,圍繞中心進行說話;善于抓住關鍵性的概念,有的放矢地展開話題和準確貼切地答話;合乎邏輯地論述問題,發表見解。

(三)結構關。要求學生“說話”有頭有尾,主旨鮮明,重點突出,思路清晰嚴密,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這樣,才能言之有序,有利于闡明已見,說服對方。

(四)表情關。要求學生說話時姿態自然,大方得體,有表情地說話。并處理好語調急緩,節奏快慢,語氣輕重,或激昂低沉、或委婉深沉、或風趣幽默,這些都要根據說話內容的變化而變化。

二、說話訓練的方法

口頭表達訓練的方法應不拘一格,多種多樣。

(一)朗讀。朗讀可使口語得到嚴格的訓練,是說話訓練的較好方法之一。安排朗讀指導課,講授朗讀常識,要求學生讀得響亮、清楚,努力做到準確、流暢、傳情。朗讀內容:包括課文和課外文學作品,主要是散文、詩歌、小說。形式上可采用個別朗讀、集體朗讀、領讀、跟讀、男女對讀、分小組朗讀、接力朗讀、分角色朗讀等等。使學生在反復朗讀中,潛移默化地把一些優美語匯句式,變為自己口語語庫中的儲備,豐富自己的口語表現力,也可使學生的口齒、聲帶得到鍛煉,從中學到許多說話技巧。

(二)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與對話。這也是口語訓練的基本方法。課堂教學中變“一言堂”為“群言堂”,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口頭表達的實踐機會,讓他們在練中學,在練中提高。由機械性、意義性訓練,過渡到創造性訓練。可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重復性提問,要求學生重復課文中現有語句表達的內容,加深記憶。第二階段是理解性提問,要求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并根據課文內容重新組織,用自己的話來答題。第三階段是創造性提問,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綜合、概括、推理,然后發表自己觀點。對學生回答含糊不清的,可采用連續發問,連續回答,重在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復述。這種訓練方式,是把別人的語言變為自己的語言。復述的材料,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復述的形式有詳細復述、簡要復述、創造性復述。詳細復述適用于較短課文,或課文中某些段落,這種復述可對原文語句作適當變動,但不能改變課文原意,要表達出原文內容的重點和語言風格。簡要復述適用于具有完整結構的課文,這種復述可讓學生借助于編寫提綱、概括段意、列小標題等來理線索、抓重點、略次要,運用原文中關鍵詞語進行復述。創造性復述是增添內容的敘述,有變換人稱、變換體裁、變換結構等復述。要求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充分開展思維活動,以取得運用知識、發展智力的效果。

(四)看圖說話。在說話前要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弄清圖意,并展開想象,完整地表達。材料可選自課內或課外讀物中的插圖,最好選那些場面較大、人物較多、寓意較深的畫面。也可結合課文,讓學生將一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中的主要故事情節,繪成幾幅圖畫,學生再根據圖畫來復述課文。這樣既訓練了說話能力,又加強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五)課前三分鐘演講。可以不定專題,不限范圍,采用自由命題的形式,讓學生在課余準備好內容,每堂語文課前,讓學生輪流上臺作三分鐘的演講。材料可選自各種報刊雜志、課外閱讀材料、電視廣播、文學作品,或將一些課文改編成講演稿,或幾個同學聯合演出根據課文自己改編的小話劇,也可以是耳聞目睹的真人真事,等等。這樣的演講寓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不但使學生得到鍛煉口才的機會,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能吸取許多課堂上得不到的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一舉多得。

(六)口頭作文。教師可選擇學生特別熟悉、容易思考和組織的題材,讓學生先思考幾分鐘,列出提綱,打好腹稿,然后當眾口頭作文,接著大家評議,互相啟發,取長補短。這是培養學生在公共場所即席說話能力的好辦法,也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

(七)組織各種比賽。如:朗誦比賽、講故事比賽、演講比賽、影評、書評、辨論會等。要求學生感情充沛,吐字清楚,語音、語調、語氣、語速要有起伏,抑揚頓挫,表情、手勢也要恰當配合,以增強說話感染力。

在進行這些訓練方式的同時,教師還應注意創造良好的語境,以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

課堂教學中,靈活機動地設置最佳“語境”,創設一種學生敢于說話,樂于說話的氣氛。教師要始終注意調動和保護學生發言的積極性。

激發學生說話興趣,在學生說話后要有鼓勵性的評價,發現學生有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表揚,增強他們當眾說話的勇氣和信心。在組織講話訓練時,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按照說話訓練整體規劃,從學生和教材的實際出發,有步驟、分階段地對學生進行系統訓練;要善于設計適合不同程度、不同年齡學生感興趣的說話題目,因勢利導,采取靈活多變的教法,觸動學生說話的興奮點,使學生有內容可說,逐漸從不愿說到爭著說。訓練中還要不斷變換形式,以競爭來調動學生積極性,可指名說、串說、小組選代表說、自由爭議等,增強他們的表達欲和爭辨意識。這樣使學生把長期的、嚴格的口頭表達能力訓練,轉化為自覺自愿的、富有情趣的情景對話活動,在“寓教于樂”中獲得口語水平的提高。

為了更好地完成語文教學的任務,使教學緊扣教育方針,更全面、切實地為四化建設培養人材,使學生具有嫻熟地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語文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