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院式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14 10:14:00

導語:語文學院式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學院式教學論文

當前,中學教學體制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在課程課時、教材選用、教與學等諸多方面均有待改革,而高中語文教改工作的開展更是緩慢,面臨著教與學、學與考嚴重脫節的局面,拿不出切實可行的,符合教學規律的有力措施。本著一顆敬業敬職的心,下面我談談“學院式”教學的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學院式”教學的理論依據。首先,從目前國家教委規定的學制看,九年義務教育已經完成青少年語文雙基能力的培養,而高中三年完全可以和現有的大學院校一樣,都屬于基本能力提高和術業專攻的階段,從而演變為大學的初級階段,即“準大學”或“準院校”的性質。其次,從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發育的成熟角度看,如今的青少年較過去的同齡人在生理、心理發育成熟的年齡上,平均提前2~3年。現在的高中生在生理、心理上的需求就相當于過去的大學生。他們有足夠的自覺性,自我安排生活和學習,也有足夠的耐性坐在教室里聽課和思考,敏銳地判斷和解決問題……這樣不妨仿效“學院式”的課程課時安排,將45分鐘/節變為50分鐘/節,并且兩節連著上。在同等工作量下變短課為長課,變零散為集中,以滿足高中生的求知欲。再次,從高中的教與學角度看,“學院式”教學,教師花同等的精力而學生的收效卻大大超過了傳統式教學。顯而易見,“學院式”教學的效率高。

選擇教材編排類型要從實際出發。(1)選擇恰當的教材為我所用。教材是教學的根本,若在選擇教材類型上不從教與學的實際出發,必將導致偏頗和盲目。為了同步于“學院式”的高中教學課時安排,教材上也應有相應的變化。縱觀建國后40多年的語文教學的變革和發展,教材體系主要有合編型(傳統教本)和分編型(實驗教本),筆者認為分編型更適合講座。目前已經在試用的分編型教材有:《閱讀》與《寫作》,《語文》與《作文》,《閱讀》與《表達》,《文言讀本》、《現代文選讀》、《文學讀本》、《文學作品選讀》、《文化讀本》、《文化著作選讀》與《寫作》。此外,還可采納《作文》分編型,如“觀察——分析——表達”三級訓練體系教材等。總之,跨入90年代以后,分編型實驗教材以其特有的靈活性與系統性被經濟較發達的地區所看好,并有望成為正式課本。(2)可在教材之外,選好并補充與時代聯系較緊的教學材料。我認為,在不偏離教學大綱的前提下,各盛市、地教委可組織人馬,編采臨時教材,以活躍語文課堂。可根據本地經濟發展的特點,大膽地、適當地添補教材內容。學生對課外新知識的好奇心強于課內,好奇心便是驅動力,應順著他們的好奇心,盡可能快地采編有吸引力又積極向上的臨時教材,如中央電視臺播放的“焦點訪談”、“新聞評論”等都是極好的可采編成臨時教材的素材。這樣,課堂緊緊維系著時代與學生,讓他們在完成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同時,又知道是非曲直、善惡美丑,從而更加明確自身的責任感和不足。

改革師資編制,改善教與學的效率。語文科看似零散,實則是一門極系統化的學科。諸如語基、文言、現代文、文學作品、寫作等等都是語文這一“整體”下的若干子系統。試想,若能讓這若干的子系統個個過硬,那么“整體”也就過硬。再想,如何使它個個過硬呢?只有“承包”,也就是讓每個教師承包下自己認為有把握的子系統,然后上大課(兩小班合并或更多合并),即“學院式”的教學。如此做來,有以下幾點好處顯而易見:教師守業和敬業,因為“承包”就意味著責任;可充分發揮教師的潛能,真正做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更易教出“專長”,學出“專長”,因為“講座型”的教學,教師挖掘得深,學生學得也深。

變革的時代呼喚觀念更新,呼喚教育者們大膽地投身當前的教改實踐中。相信運用“學院式”教學的模式,會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走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