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深刻表現標志角度分析

時間:2022-06-01 04:48:57

導語:藝術深刻表現標志角度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深刻表現標志角度分析

摘要:藝術家在表現藝術情感時成功的表現是他所展示出的內在情感與藝術直覺中所獲得的意象相符,正如齊白石畫的蝦所表現出的喜悅和他內心的情感一致。觀賞者從作品中感受到“自我”的影子,和自己內心深層發生關系與作品產生共鳴。

關鍵詞:藝術怪誕性;多義性;陌生化;留白

藝術家所表現的藝術的怪誕性,目的在于加強藝術表現的深刻性,怪誕藝術彰顯了中世紀藝術的繁榮,哥特式、羅曼式和許多的圣畫像、雕塑,怪誕式主要是藝術家們通過夸張和扭曲等一些基本的手法創造出來的。而怪誕藝術并不等于夸張與扭曲,雖然從外在表現上去看這些過分夸張成分或帶有一種極度的扭曲的作品,他們的特點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無論是哪種藝術樣式在繪畫領域,夸張都是怪誕風格最主要的也是最常用的表現手法之一。在當代藝術中的怪誕性具有許多方面的價值,認知價值、審美價值和快感價值。但是因為有一些不好的現象,20世紀出現大的先鋒派對藝術“陌生化”無休止的追求愈演愈烈,利用廢品來作裝飾性作品,廢物利用并無害處和不妥之處,關鍵問題是一些先鋒派藝術家只是想用廢品和一些嘩眾取寵的方式來沖擊傳統的藝術概念,我們要清楚的知道荒誕并不是藝術,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中,一件作品由CareAnore題為“LeadPiece”是用一塊12×12的青灰色塑料方磚鋪所構成鋪在地上,參觀者可以在上面隨意踐踏,管理員不聞不問,垃圾藝術進入了博物館卻把他解釋的如此玄妙。

二十世紀著名者哲學家、藝術批評家阿瑟·丹托關于“藝術終結論”的內容詳盡闡述了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在西方大的學術背景下,西方藝術史學科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藝術史的研究不再局限于討論“以美為中心的藝術”而擴展到藝術的“非審美性”。因此藝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與整個社會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藝術與流行文化大眾文化相結合,使得藝術通過大眾文化方式廣泛傳播,出現藝術世俗化的傾向。同時也出現了希望與照片一決高下的媚俗現象,不想付出卻想表達崇高的媚俗主義與現代的困境。藝術的多義性、模糊性與留白,留白是書畫創作中,為使整個作品更加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留有讓人想像的空間。中國書畫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名家作畫,都是惜墨如金,計白當黑。

留白是一種境界,非高手而不能為。留白的前提,必須是惜墨,三筆兩畫,神韻皆出,簡潔干凈,下筆如神。藝術是感情性的東西,藝術是情感的表達,在政治上社會中可以愛憎分明,藝術的多義性也是一種藝術手段,齊白石筆下的蝦,身體顯得晶瑩剔透,畫的栩栩如生。特別是濃墨和淡墨的處理可以說是妙不可言。蝦頭,蝦身皆用濃淡表現,蝦群更以濃淡參差而布,尤其是上半部十多只對蝦,多而不亂,構圖非常巧妙,層次分明,體態不同,且能統一協調。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筆痕去描繪蝦的結構和質感,墨色的結構中豐富的意韻和巧妙的技巧,表達了對生命的熱愛與歌頌。由此可見,我們不要給作品貼標簽,似與不似,似源于生活,不似是藝術家的功力,所產生讓人難以理解的,極簡主義表現相對于再現優先性。

吳冠中被譽為“中國最后一位大師”,是二十世紀中國藝術的代表,他將油彩與水墨媒介材料交匯融合在一起,汲取兩家之所長,作品中最突出、最能代表江南題材的《雙燕》再現了江南建筑水墨周莊的建筑中白色高墻的特色,“留白”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作品中使用大面積留白和黑白色強烈對比的方式凸顯江南民居的純凈之美,筆筆皆是驚喜,也承載了視覺藝術大師的思鄉之情。現在的我們進入了一個后現代化的狀態,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也無可厚非,反過來說這樣的狀態映射到藝術上是正面的現象。

模仿和照相機式的再現并無意義,藝術家要表現個性也不能偏激刻意追逐個性,保持藝術的陌生化原則,是藝術永葆青春、具有鮮活生命力的關鍵。19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的藝術觀念側重對現實重現,而中國的繪畫理念強調意象和意境,“只可意會”的這樣一種感覺,現代的中、西方繪畫藝術是一個相互學習的過程,兩者從本質上并沒有優劣之分,它們也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仍然保持各自的理念,西方的藝術觀念與中國畫的藝術觀念逐漸相容將會是中國是畫發展的一個方向。

參考文獻:

[1]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86-93.

[2]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55-67.

[3]藤守饒.審美心理描述[M].上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4]齊白石與畢加索的繪畫藝術比較_米仁尼沙_艾山,2017.

[5]朱狄著.當代西方藝術哲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6.

作者:高晨 單位:云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