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支農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時間:2022-03-15 11:17:04

導語:財政支農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政支農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摘要:我國財政支農對加快農業經濟發展及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國缺乏有效的財政支農政策,造成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應借助合理的財政支農政策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本文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現況入手,分析現行財政支農政策中的不足之處,并針對性地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財政支農;城鄉收入差距;影響

近年來,農村農業經濟發展迅速,農民收入實現了飛速增長。由此可見,財政支農對農民收入增長具有重要的影響。農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處于基礎地位,但屬于薄弱產業,因而農業的發展必須依靠政府的財政支出,政府對農業的投入對農業發展具有明顯的支撐作用[1]。財政支農政策作為影響農民收入的重要工具,是國家維護農業生產的主要手段。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重點發展城市經濟,忽略了作為國家經濟根本的農業經濟,即使財政支農總量不斷增加,但在農業缺乏發展活力的情況下,農業生產份額正逐年下降,嚴重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逐漸拉開了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

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廣大居民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如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教育差距等。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縮小城市與農村人口之間的收入差距,幫助農民提高收入水平,進一步擴大農民社會保障的覆蓋范圍。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明確提出限制城鄉一體化發展最為重要的因素在于城鄉二元結構。應加速農業經營體系的創新建設,為農民爭取更多的財產權益,加強城市與農村的各項機制交流與公共資源配置,改善城鎮化發展體系,盡可能地縮小城鄉、地區與產業的收入差距,逐步形成一種和諧的“橄欖枝”式收入分配模式[2]。此外,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中指出,要時刻謹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戰略布局,始終保持協調發展,積極正面地處理各項重要關系,著重關注城鄉之間的平衡發展,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系,全面建設農村基礎設施投資長效機制,促進城市與農村的交叉服務體系,進一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3]。盡管中央政府已針對城鄉之間收入差距問題采取了相關的協調措施,但居民的收入分配主要由市場機制所決定。面對經濟發展所引起的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問題,需要通過其他路徑解決。例如政府部門,可利用政府部門發揮其財政職能,通過財政支農政策有效解決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

2當前財政支農政策的不足之處

2.1財政支農投入不足。近年來,財政方面的大力支持促使城市經濟迅速發展,但農村獲得的資金投入遠遠低于農村建設規劃所需,使得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漸拉大。隨著城市社會經濟的飛速增長,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遠低于逐漸提升的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盡管政府已開始加大財政支農的比例,但農村每年的總收入仍未獲得顯著增長。主要原因在于當前政府的財政支農力度不夠,支撐財政支農的各項相關政策不完善,導致政府對農村的財政支持力度遠不足以緩解城鄉收入差距擴大的問題。農業支出在城鎮與農村財政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體現了財政對農業領域的投入力度與供給能力。根據我國農業法規定,中央政府與縣級以上地方財政必須增加對農業的投資,對農業的總投資應該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但實際上,近年來農業項目在各項城鄉財政支出中的總投資增長率遠遠低于國家財政的平均增長率。與城鎮相比,國家對農業與農村發展的投資能力明顯不足,政府部門普遍大力支持資源投放至城市以及現代化產業中,使得城市與現代化產業逐漸強大,同時導致城市與農村的差距越來越大。如今,政府對于農業方面的財政支持力度不斷增加,但農業支出總額在財政支出總額中所占的比例卻在逐漸下降。2.2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于城市。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經濟建設成效顯著。然而,落后于城市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在財政方面獲得的支持遠不如城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為城市居民帶來便利的同時提高了城市居民的收入,導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農村不僅缺乏基礎公共服務設施,在基礎教育方面,農村的普及程度同樣遠遠落后于城市。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撥入農村的教育經費與城市存在較大差距。多數農村大學生在畢業后并未回鄉發展,農村農業發展主力逐漸由老人、婦女所代替,因此農村的農業建設水平在缺乏專業人才的前提下得不到提高,農業經濟也因此發展緩慢。此外,政府對于城鄉的交通投資預算差距過大,大部分城市均已建成便利的交通網絡,而在農村地區,交通、通訊等方面仍存在巨大的缺陷。2.3社保支出方面的城鄉差距明顯。城鄉二元結構限制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主要表現之一為城鄉間的社保支出差異巨大。該種差異可主要概括為以下兩方面:(1)城鄉居民享受的社會保障所包含的項目內容不同。整體而言,農村居民所享受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在報銷醫療費用以及包含的項目數量方面均少于城鎮居民享受的城鎮醫療保險及養老保險服務范圍。盡管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繳納比例較低,但長遠來看,日后所享受的待遇福利也相對較低;(2)城鄉居民的社保支出標準方面的差異較大。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社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占比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且大部分社保支出均分布于城市。盡管近年來政府已不斷加大對農村地區的社保支出占比,但與城市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社保支出占比的差距又進一步擴大了城鄉居民間的收入差距。

3利用財政支農投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策略

3.1建立長效穩定的財政支農投入增長機制。近年來,盡管經濟不斷發展,但農業經濟發展卻幾乎處于停滯狀態。經濟水平的提升,不斷推動著城鎮化發展,而財政支農增長率的逐年遞減,造成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漸拉大。為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動農業經濟增長,應建立長效穩定的財政支農投入增長機制。政府應在資金投入方面對農村產業發展投入高于城市建設的資金,將農業財政支出作為地區財政支出的重要部分。政府應制定完善長效的農村建設規劃,合理安排財政支農資金。同時,應在農村建立集中管理財政支出的部門,減少農村基礎項目的重復建設與資金浪費。此外,應在農村地區建立合理的農業項目評估標準,統籌規劃投入資金,將財政支農的資金投入發揮至最大效益。3.2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在政府宏觀調控過程中,農村資金的合理配置尤為重要。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與工業化服務水平的提高是推動農村經濟整體發展的重要因素。財政支農分為農業經濟的直接投入與農村公共服務兩方面。其中,農村公共服務主要包括醫療、教育、通訊、道路等基礎公共服務項目。政府可利用調整財政支農投入結構的方式解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問題,將以農民為主的財政支農結構轉變成以基礎公共服務建設為主。例如,加強教育經費的投入,保障農村地區的學生均有學可上,平等地擁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加大對鄉村教師的薪資福利補貼力度,以吸引更多優秀教師的加入,提升農村教育水平;交通方面,需積極為農村地區打造便利的交通,促進農村地區與外界的交流合作。3.3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立與完善各種農村服務系統,支持農村居民建設新農村,使其能夠在醫療與科學技術等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此前,政府在支農方面的政策長期處于被動狀態,未發揮出其自主調節的作用。長期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在二元財政結構下始終未取得突破性進展。為緩解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政府部門必須作出相應調整。針對當下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存在較大差距的問題,政府部門應擴大農村的社會保障范圍,加強農村居民的醫療補助,使得更多農村居民能夠正常看病,進一步提高農村的生產力。此外,農村老年人的比例越來越大,政府部門應積極完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從而保障農村老人的基本生活。3.4加大農業科研費用投入。科研創造對于農業發展至關重要,農業經濟建設發展離不開農業科技的扶持。因此,政府首先應為農村農業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及引進、研發等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其次,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在農業科技方面仍需向國外學習,可派遣農業科技相關人才前往國外交流學習;引進國外現代化高科技,并建立專業的示范項目以供學習參考。最后,作為農業出口大國,國家應在農產品質量保障方面加強建設,建立成熟的農產品質檢標準及認證體系,以增大農產品出口量,推動農業經濟發展,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3.5強化財政支農支出全過程監管。為確保對財政支農資金的使用公開透明,需在資金使用的前、中、后階段均實行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1)資金使用前:對于申報使用財政支農資金的項目需進行嚴格審查,并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實地考察與綜合評判,以防支農資金的浪費。對于不合理但經過修改后具有可行性的項目需提供相應的幫助,以加快資金下撥效率;(2)資金使用過程中:需全程對支農資金的使用進行實時監督,確保資金的實際使用情況與規劃相符,同時防止部分工作人員假公濟私;(3)資金使用完畢后:除檢查下撥的支農資金是否與申報資金相符外,需核對實際使用資金是否與申報資金相符。尤其對于退耕還林等重大項目,需經常性地進行實地考察與走訪。對于存在出入之處,應及時查明原因,并對相關責任人追究責任。此外,需定期組織公開資金使用情況,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社會的監督作用。

4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解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問題,需要合理調節財政支農政策,以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除構建財政支農投入增加機制,使得農業支農資金實現最大化效益外,需對財政支農政策的結構進行優化,進而提高公共財政支出效率,積極為農村青年居民提供免費的教育與技能培訓機會。但在此過程中需要明確一點,財政支農政策及資金利用的完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需在今后的工作中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加以調整。

參考文獻

[1]王煊.財政支農和社會保障支出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影響的實證檢驗[J].統計與決策,2019(6).

[2]楊晶,鄧大松,申云.產業結構升級、財政支農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J].經濟問題探索,2018(7).

[3]白志遠,樂美媛.我國財政支農支出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基于1999—2013年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財政監督,2018(9).

作者:范林 單位:寶雞文理學院政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