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階段民企財管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15 10:07:00
導語:創業階段民企財管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多年的改革開放,國家對民營經濟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發展空間。我國的民營企業已經從改革初期的個體家庭經濟呈現出規模化、集團化、國際化的發展態勢,進入一個新的創業階段。產業布局廣泛化;企業規模集團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發展區域全面化;經營方式國際化。隨著國家放開私營企業進出口經營權,一大批私營企業紛紛轉向國際貿易,迅速搶占國際市場,浙江民營經濟出口已占全省出口約40%,超過國有及外商投資企業,成為出口第一軍團。
一、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政策不配套,財務管理環境不佳
2004年憲法修訂后,民營經濟的發展氛圍雖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長期受觀念、體制等因素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是融資渠道狹窄,資金籌措困難;在貸款取得方面,民營企業屬于最難獲得貸款的群體,民營資本的70%靠自籌,從國有銀行獲取的貸款不足30%;二是投資環境不公,企業發展空間受限。在我國行業和領域準入方面,即使是在民營經濟比較發達和開放程度較高的廣東,允許民營經濟進入的只有42個,剛剛超過50%,而允許外商進入的則有62個,三是私有財產的安全保障有隱憂,資本外逃嚴重。
(二)企業管理者素質不高,任人唯親
大多數民營企業的創辦人是20世紀80年代的城鎮個體戶,農村專業戶及一部分辭職人員,相當一批人文化素質不高,40%的業主不懂財務報表,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大部分業主根本無法掌握現代化的經營管理理念和經營管理方法,而在一些素質相對較高的民營高科技企業管理者中,又普遍存在著長于技術而拙于管理的現象;同時家族式管理,很大一部分民營企業的出納人員由老板的直系親屬擔任,且地位高于其他財會人員,業主習慣于短期的、投機式的理財思維,存在著重銷售、輕理財的現象,對財務部門的要求仍停留在記帳、算帳和報賬上,在實踐中集中表現為資金籌措靠關系,投資決策找感覺,發展定位憑想象,產品開發往往是一轟而上,其結果必然造成企業的財務管理混亂。
家族式管理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員工與企業主的親疏關系易于超越個人能力,結果是企業不能有效約束自家人,管理工作難以制度化、規范化,產品質量難以保證,成本難以控制,最終使企業在財務、調度、生產等各方面出現漏洞,市場競爭力削弱,影響到企業的發展。
(三)盲目投資,缺乏科學性
民營企業的老板懂市場、會營銷、善交際的占80%以上,而擅長于企業內部管理的只占36%。過分集權是所有民營企業的通病,導致決策只憑一個人的智慧,家族化管理之下的公司決策實際上是家長個人決策,缺乏對決策行為的制約,其經營行為決策行為缺乏科學性、民主性、投機心理較重,沒有形成科學有效的集體決策機制。公司規模擴大和市場競爭加劇以后,家長獨斷專行的決策很可能脫離實際,以致造成投資的重大失誤或經營方針的重大失誤。
(三)融資困難,資金嚴重不足
民營企業的金融資產所占金額相當小,2000年金融公司(IFC)曾在中國做過問卷調查,30%的大型私營企業認為,金融問題是阻礙其發展的主要問題,40%的中小民營企業認為融資困難是影響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發展過程中一直被資金不足、融資渠道不暢所困擾。究其原因主要有:首先是企業自身的原因。由于數量眾多,自身的經濟實力和財務管理科學化的欠缺,財務管理上的隨意性,難以按銀行的要求及時提供財務報表,而且信用等級低,資信相對較差,企業和銀行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取得抵押擔保貸款困難。其次是體制上的原因,民營企業與國有銀行在所有制上的差異,很難通過金融渠道融通資金,籌資渠道狹窄,只能依靠個人家庭儲蓄,公司留存收益或者高出國家法定利率許多的民間資本拆借,其結果是融資數量小成本高。
(四)財務制度缺失,財務管理混亂
民營企業大多表現為所有權與經營權一體化的業主制,由于缺乏財務管理制度,會計行為不規范,缺少合理的資金使用計劃,特別是在經濟繁榮可供選擇機會較多的情況下,更容易因沖動而盲目擴大生產規模,或者過多地將資金投入非生產性支出,一旦企業外部環境發生變化,財務危機就會顯現。具體表現在會計資料不真實性不可靠;內部控制不完善,形同虛設,或根本沒有設置;會計職責的分工不明確,即使是大型民營企業會計職能分工明確,沒有嚴格的內部控制和核算程序,也無法形成對財務的嚴格管理;存貨控制薄弱,造成資金呆滯,很多民營企業月末存貨占用資金往往超過其營業額的兩倍以上,資金周轉失靈;應收賬款周轉緩慢,資金回收困難。“巨人集團”的衰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五)資金使用缺乏科學性,不注重日常現金流量的管理
1.資金使用中盲目跟風
市場調查及對未來風險的預測,往往新上項目投資效益低,結果原有項目的利潤被新上項目消耗掉。有不少私營企業搞多元化經營,攤子大,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卻忽視對資金成本及其運用效率的控制,結果導致資金結構比例失調,資金周轉速度減慢,利息負擔加重,企業陷入財務困境之中。
2.成本管理不科學
多數民營企業為了產品成本絕對額的降低不惜通過降低產品質量來達到目的,結果損害了企業的信譽,最終降低了企業利潤。另一方面大部分財務人員由于管理知識薄弱,相對成本的控制方面缺乏經驗和措施,不能根據企業實際狀況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在成本核算方面也十分粗放,一旦企業出現虧損或盈利,管理層無法進行成本分析,影響了產品品種結構調整。
3.利益分配機制不合理
有的民營企業主借助其絕對控股地位,操縱成本、減少利潤、侵占小股東利益,大股東借助其對企業的控制權,既套取企業資金又侵害了非控股股東的利益。此外,民營企業存在著勞資利益分配不合理的問題,業主大多過分看重自我利益,輕視勞動者利益,企業沒有合理的工資標準,提取的公益金不按規定用途使用,勞動保護、職工教育方面的投入不到位,不交社會統籌基金,勞動者的應得收益難以得到保障。
二、解決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改善外部環境,放寬市場準入
1.首先必須改善政策、法規和融資環境
盡管國家已經在法律上確立了民營企業的合法地位,但現有的法律和政策、社會輿論、政府行政管理和行業管理等還需進一步完善。從財務管理角度出發,政策環境的完善就是要為企業解決融資問題,對國有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造,以促使其資金更多流向民營企業。以城市信用社為基礎組建主要為民營企業服務的民營商業銀行,在民營經濟發達的江、浙地區進行試點,以市場為導向,政府給予適當的政策引導,進而將其經驗推向全國;逐步建立場外證券交易市場,開辟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新途徑。組建擔保公司,專為民營企業的融資提供擔保;其次,改善競爭環境,改善民營企業之間的不規范的競爭秩序,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產品進行更嚴格的規范;同時,改善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外資企業之間的差別待遇。再次,要改善人事環境,提高企業家的素質,培養領袖型企業家,為民營企業引進人才創造良好條件。
2.要貫徹平等準入、公平待遇原則
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行業和領域,放寬股權比例限制等方面的條件,在投資核準、融資服務、財稅政策、土地使用、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對非公有制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實行同等待遇。
(二)提高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
首先民營企業家應改變觀念,并能采取更優厚的條件來吸引人才外;其二,建立科學的決策程序,以保證決策民主性、科學性的前提下,盡量避免無謂的干擾,以盡量提高決策的效率。其三,財務人員的責任不僅限于對企業資金、資產的記錄,其工作重點應放在對已有資金的控制、對各項資產的管理、對企業的投資、籌資進行合理的管理上。其四,實施預算管理制度,要明確劃分責任中心,包括收入中心、成本中心、費用中心等。最后,加大財務硬件投資,實現財會電算化以釋放財務管理的潛能。
(三)開拓融資渠道,解決資金“瓶頸”難題
一是建立企業內部信用機制。一方面,民營企業要加強自我信用控制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民營企業信用風險的防范能力,以優化企業信用管理機制,提升企業信用管理水平;二是嘗試權益融資方式。對條件成熟的民營企業來說,可以嘗試采用權益融資方式,有效避免財務風險,使資本結構更趨穩健、更趨合理,有利于增加企業的競爭力;同時,要實現產權關系明晰化,從而起到優化企業產權結構、治理結構的作用。
(四)實現財務制度規范化,減少人為隨意干預
1.構建適應現代企業發展需要的資金管理機制
首先,在投資活動中,建立資金投入效益的保證機制,決策失誤是資金投入低效甚至無效的重要原因,企業財務部門要改變目前僅限于對企業內部價值信息進行綜合處理的做法,多方收集企業外部信息,主動研究市場,自覺參與企業投資項目的測算論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分析比較項目的投資回報率,把好項目的財務預算關;其次,在籌資活動中建立規范的資金循環機制,保持合理的籌資結構,適度負債經營,形成既要借雞下蛋,又能賣蛋還錢的良性循環,設法籌足項目建設資金,提高企業償債能力,規范企業融資行為。
2.要規范設置會計機構,加強財會基礎工作
中小企業要合理設置財會機構,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其次,要按照會計法規、制度,規范設置賬簿和進行核算,為建立完善的財務核算制度提供真實、準確的原始數據。再次,加強成本核算管理,對企業的原材料、產品、產成品進行成本核算,通過核算尋求降低企業產品成本的途徑,提高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3.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
企業要建立符合自身發展的分配制度,財務部門要監控企業資金的分流,減少非生產性成本的開支,處理好勞資利益分配關系,合理制定工資標準,保障職工福利,合理制定企業稅后利潤分配政策,妥善處理個人消費與企業發展的問題。
- 上一篇:煙草競爭上崗精彩演講稿
- 下一篇:金融年金市場關系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