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技術創新體系缺陷論文

時間:2022-04-06 05:11:00

導語:區域技術創新體系缺陷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域技術創新體系缺陷論文

區域技術創新體系是由技術創新相關組織、這些組織之間的聯系及其運行機制和制度組成的網絡系統,技術創新的相關組織中直接或間接參與技術創新活動的企業、大學、科研機構、政府和中介組織是技術創新的行為主體[1]。近年來,通過區域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促進區域創新、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已成為各界的共識,并在北京、廣東等發達地區取得了較大成效。

陜西作為我國內陸和西部地區的重要省份,在國家長期持續的支持下,科技基礎、智力資源具有顯著的優勢。依托高新技術產業并以此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帶動陜西經濟整體發展具有良好的基礎。對此,陜西各界已有充分的認識,歷屆政府也一直是這樣引導的。但一直收效甚微。陜西經濟發展仍非常緩慢,在全國排名相當靠后。科技與經濟發展嚴重不協調。對此,我們試從陜西區域技術創新體系的角度作一分析,揭示其體系的內在缺陷,并給出相應的調適對策。

一、陜西區域技術創新體系結構的缺陷和后果

1.國家級科技力量強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

科技人員、機構、研究開發活動總要落在某一地理空間上,從而形成科技的區域布局即區域科技。對某一特定區域而言,由于科技經費的來源和科技活動功能定位不同,從而可區分為“國家科技”和“地方科技”。按國家主要提供公共物品和克服市場失靈的經濟職能[2],國家科技活動研發經費全部由中央政府提供,主要進行基礎研究、戰略性研究和前瞻性技術開發以及國防科技研發;按地方政府主要是保持地方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經濟職能[3],地方科技活動研發經費主要由地方政府提供,在直接、間接享受國家科技成果的同時,集中力量進行適應本地經濟發展需求和具有本地資源特色的技術應用開發研究和技術擴散、推廣與普及工作。根據上述分析,在陜西區域技術創新體系結構中,可明顯地看出,陜西國家級科技力量強大,而地方級科技弱小。

區域科技發展是一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歷史的綜合過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科技戰略布局是影響區域科技形成實力的決定性因素。我國在建國以后,就把國家建設與區域經濟、科技布局緊密聯系在一起,統籌考慮和安排?!耙晃濉薄ⅰ岸濉睍r期,國家把陜西作為戰略后方,在陜西關中地區新建了20個大型軍工骨干企業、研究所和配套企業,奠定了陜西科技與工業基礎。20世紀60年代,出于國防安全考慮和與“三線”建設配合,國家又相繼投入巨額資金,在“三線”地區(重點是陜、川、貴等省區)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工業和國防科技建設,陜西隴海沿線和漢中地區當時新建軍工企業59家,研發機構23家,新建和內遷重點高校3所,使陜西成為我國重要的軍工研發和生產制造基地,也使陜西的科技實力迅速提升。20世紀末期西部大開發以來,國家又看好陜西良好的科技基礎,在科技經費投入、科技重大專項安排和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對陜西的支持力度,使陜西科教大省的地位更加牢靠。由此可見,陜西科技是嵌入式的,是國家根據總體戰略布局考慮長期支持培育形成的,而非陜西經濟、科技自身發展的結果。從而造成了陜西區域科技結構國家科技力量強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的不平衡態勢。

據統計,1999年陜西省共有104個技術研究機構,46218名技術研究人員,當年獲得重大科技成果589項,居國際先進水平的197項,占33.4%;居國內領先水平的265項,占44.9%;在全省科研院所一級學科的101個優勢專業的研究領域中,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的成果獎8754項,其中國家級成果獎564項,而且17個是全國唯一[4],詳見表1、表2。

表1陜西省科研機構高新技術成果資源分布研究研究技術獲省部級在全國

學科領域方向機構人員以上獎勵專業

(個)(個)(個)成果數量(項)水平

航空航天技術1217257172753(國家級154)4個國內唯一

兵器制造技術9114996848(國家級269)5個國內唯一

動力與電氣工程992040760(國家級10)1個國內唯一

電子通信技術55169981(國家級8)1個國內唯一

食品科學技術421411001個國內唯一

土木建筑工程451452141個國內唯一

測繪科學技術2252139(國家級27)1個國內唯一

材料科學1114191個國內唯一

軍事醫學1112371個國內唯一

機械工程6538211個國內唯一

表2陜西省科研機構各優勢學科領域獲獎成果所占比重及排序學科領域獲獎成優勢專技術人排序

果比重業比重員比重

航空航天技術31.4%11.9%55.6%1

核技術16.4%1.9%2.1%2

冶金工程技術10.8%2.9%3.1%3

兵器制造技術9.7%8.9%10.8%4

動力電氣工程8.6%8.9%4.4%5

從表1、2可以清楚地看出,陜西省科研機構、技術人員和獲獎成果所占比重前5位的優勢學科是航空航天技術、核技術、冶金工程技術、兵器工程技術、電力電氣工程,基本上都屬典型的國防高科技。

進一步從陜西研究開發經費來源和投入結構看,也可明顯地看出這種不平衡狀況。多年來,陜西R&D經費投入一直較高。2001年,陜西R&D經費支出占全國總額的4.96%,居全國第8位。R&D經費占GDP的比重更高,為2.8%,居全國第2位,僅排在北京(6.02%)之后,高于廣東、上海、江蘇等東部發達省份,達到發達國家的科技投入強度。但高投入的R&D經費主要是由作為陜西R&D活動主體的中央所屬研發機構、重點高校通過爭取中央財政獲得的,而地方所屬企事業單位的R&D經費投入很低。2000年,在陜西R&D經費內部支出中,政府資金占60.85%,居全國第1位,甚至高于北京;政府R&D投入占GDP比重居全國第2位,為1.81%,高于上海等經濟發達城市,是全國平均值的5.5倍;同樣,中央所屬企事業單位的R&D經費占總額的76.9%,高于北京,居全國第一,而地方所屬企事業單位的R&D經費支出僅占總支出的23.1%,遠低于上海(45.8%)、湖北(39.9%)等省市[5]。而且,投入中央企事業單位的R&D經費中主要用于國防科研,民口研究機構投入很低,在2001年R&D執行經費中,民口僅占2.63%[6]。由此可見,主要承擔國家高精尖和軍工技術任務,為國家總體經濟、軍事服務的中央屬企事業單位是陜西R&D活動的主力軍,而陜西地方科技和主要為陜西當地經濟發展服務的地方屬企事業單位的R&D活動能力卻很弱。

2.研發能力較強,產業化和市場實現能力弱

一般認為,對科技相對發達地區,應采取技術推動型的技術創新模式。技術推動型的創新模式大體包括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發展→生產制造→市場營銷等五個相互關聯、上下游互動的完整過程。研究表明,在陜西技術創新上、下游的鏈條中,其優勢在于上游的研發能力較強,而下游的產業化和市場實現能力則較弱。上、下游鏈條嚴重斷裂和不平衡。

據柳卸林等主持的以知識創造、知識獲取、企業創新、創新環境和創新績效等五項為一級指標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2001、2002、2003連續三年陜西區域創新綜合排名均比較靠前,三年全國排名分別為第11、10、11名。但其靠前主要由作為其二級指標的研發投入和研究成果帶來的,研發投入強度三年全國排名均為第二,僅列北京之后;研究成果中又以作為表現基礎研究成果形式的科研論文指標靠前,三年排名分別為第5、7、4名;而作為應用與開發研究成果表現形式的技術專利指標則相當靠后,三年排名分別為第19、15、20名;制造與生產能力也靠后,分別為17、13、18名[7]。另外,從研發經費投入內部結構看,2003年陜西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者經費支出比例為1∶5.1∶1.2,而同期全國三者比例為1∶3∶13[8],也表明陜西用于基礎研究經費較高,與生產直接聯系的試驗發展經費太低,不到全國的10%。由于后續投入跟不上,使得上游的科技成果難以形成產品和產業化。與這種不平衡直接相關,在陜西區域技術創新體系中,還存在著科技能力強大,經濟能力(吸收能力)弱小的不平衡。

據吳貴生等建立的一套評價指標體系對全國各地區科技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狀況進行評價,將全國分為五類區域:Ⅰ類區域——經濟科技最發達地區;Ⅱ類區域——經濟科技發達地區;Ⅲ類區域——經濟處于中等水平,但科技相對發達地區;Ⅳ類區域——經濟處于中等水平,科技欠發達地區;Ⅴ類區域——經濟科技均欠發達地區。陜西屬第Ⅲ類地區,為典型的科技發達、經濟落后地區。

3.國有大中型企業研發能力強,外資和民營企業研發能力弱

這可從陜西工業企業內部R&D經費投入結構明顯地看出。在工業企業內部,雖然陜西工業企業R&D經費投入很高,2000年,有科技活動的工業企業的R&D經費投入強度居全國第1位,為2.57%,是全國平均值的2.5倍。但在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中,國有大中型企業系統占絕對優勢,為56.64%,股份有限公司(大部分是國家控股)占22.75%,兩者之和為79.39%,是陜西R&D活動的主要執行者,而港、澳、臺和外商企業合計僅占6.9%,民營企業R&D經費投入更少,研發能力很弱,這和浙江、福建、廣東等東部沿海地區國有企業在企業R&D中經費支出的比重很低(浙江國有企業占8.22%、福建15.22%、廣東17.46%)[9],外資企業、股份企業和民營企業等成為R&D活動的主力形成明顯反差。國有企業由于體制、市場化和經濟外向型等因素制約,致使企業技術創新機制活力不足,創新效率低下,對陜西經濟增長貢獻不大,也加劇了陜西科技研發能力強、經濟吸收較弱,科技與經濟嚴重不協調的狀況。

4.西安等中心城市科技能力強大,其他市縣區科技能力弱小

科技及其產業化具有空間聚集性特征,其科技產業集群的區位選擇一般會落在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發達的大城市,這在國內外都是如此。但陜西這種科技區位分布不均衡性在國內最為顯著。科技能力近八成分布在省會西安市,而省內其他地市科技能力極其微弱。據魏守華對全國27個省區(除北京、上海、重慶三個直轄市)科技集中度計算分析,西安集中陜西76.9%的科技,在全國除海南外,居第2位(雖然海口市集中海南省90.5%的科技,但由于海南科技發展尚處起步階段,在全國科技力量很弱,全省科技基數本身很小,所以西安科技集中度實際上在全國最高),為最典型的科技單中心城市(將科技首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稱為單中心城市,科技前兩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稱為雙中心城市,在0.5以下的稱為多中心城市),而西安以外的寶雞、漢中、咸陽、渭南等市和廣大縣區科技力量極其微弱,與東部的浙江、江蘇、山東等經濟發達省份科技分布為雙中心或多中心,科技分布相對均衡明顯不同。如在江蘇,科技集中度位居前兩位的城市分別為南京(26.2%)和無錫。南京、無錫之和僅為37.9%,為典型的多中心城市[10]。

陜西區域技術創新體系除了上述非均衡的二元結構缺陷外,還存在著人們公認的體系內各創新行為之間相對封閉的內在缺陷。由于國家科技與地方科技、軍工科技與民用科技等職責、任務的不同,加上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嚴重束縛,使得產業與產業之間、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科研院所、重點高校與企業之間、軍民創新體系之間聯系較弱,往往自成體系,存在著大而全小而全的特點,缺乏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協作。就在產業集群相對較高的西安高新區也存在這樣的情況,一家做壓電陶瓷變壓器的企業,從材料到元件再到器件背光電源,都要自己來做。尤其作為陜西科技支撐的國防科技部門、軍工企業和重點高校,受行業和體制束縛,幾乎不和地方科技與企業發生聯系,研究合作、加工配套都在系統內部進行。特別是近年來軍工需求升溫,把剛剛開始的國防工業向民品、向市場轉化的過程又停頓下來;國家級科技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工程研發中心基本不對外開放和合作,地方科技經濟很難利用;國家科研機構和重點高校的大量研發成果,或者通過自辦企業自行轉化,或者流向資金雄厚、市場化程度高的東部發達地區。

陜西區域技術創新體系存在缺陷的直接后果是創新資源的不合理配置(科研機構和能力建設與陜西經濟社會發展要解決的科技問題脫節,科技供給與需求嚴重不匹配)和創新效率低下(1999-2002年4年間技術創新效率一直在全國排第20位以后,分別為第24、26、20和22位[11]),科技優勢遠未轉化為經濟實力,最終形成日趨明顯的科技與經濟發展嚴重不協調的“陜西現象”。

二、陜西區域技術創新體系缺陷的調適對策

1.克服認識誤區,提高技術創新的實效

早在1要為陜西當地經濟發展服務的地方屬企事業單位的R&D活動能力卻很弱。

2.研發能力較強,產業化和市場實現能力弱

一般認為,對科技相對發達地區,應采取技術推動型的技術創新模式。技術推動型的創新模式大體包括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發展→生產制造→市場營銷等五個相互關聯、上下游互動的完整過程。研究表明,在陜西技術創新上、下游的鏈條中,其優勢在于上游的研發能力較強,而下游的產業化和市場實現能力則較弱。上、下游鏈條嚴重斷裂和不平衡。

據柳卸林等主持的以知識創造、知識獲取、企業創新、創新環境和創新績效等五項為一級指標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2001、2002、2003連續三年陜西區域創新綜合排名均比較靠前,三年全國排名分別為第11、10、11名。但其靠前主要由作為其二級指標的研發投入和研究成果帶來的,研發投入強度三年全國排名均為第二,僅列北京之后;研究成果中又以作為表現基礎研究成果形式的科研論文指標靠前,三年排名分別為第5、7、4名;而作為應用與開發研究成果表現形式的技術專利指標則相當靠后,三年排名分別為第19、15、20名;制造與生產能力也靠后,分別為17、13、18名[7]。另外,從研發經費投入內部結構看,2003年陜西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者經費支出比例為1∶5.1∶1.2,而同期全國三者比例為1∶3∶13[8],也表明陜西用于基礎研究經費較高,與生產直接聯系的試驗發展經費太低,不到全國的10%。由于后續投入跟不上,使得上游的科技成果難以形成產品和產業化。與這種不平衡直接相關,在陜西區域技術創新體系中,還存在著科技能力強大,經濟能力(吸收能力)弱小的不平衡。

據吳貴生等建立的一套評價指標體系對全國各地區科技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狀況進行評價,將全國分為五類區域:Ⅰ類區域——經濟科技最發達地區;Ⅱ類區域——經濟科技發達地區;Ⅲ類區域——經濟處于中等水平,但科技相對發達地區;Ⅳ類區域——經濟處于中等水平,科技欠發達地區;Ⅴ類區域——經濟科技均欠發達地區。陜西屬第Ⅲ類地區,為典型的科技發達、經濟落后地區。

3.國有大中型企業研發能力強,外資和民營企業研發能力弱

這可從陜西工業企業內部R&D經費投入結構明顯地看出。在工業企業內部,雖然陜西工業企業R&D經費投入很高,2000年,有科技活動的工業企業的R&D經費投入強度居全國第1位,為2.57%,是全國平均值的2.5倍。但在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中,國有大中型企業系統占絕對優勢,為56.64%,股份有限公司(大部分是國家控股)占22.75%,兩者之和為79.39%,是陜西R&D活動的主要執行者,而港、澳、臺和外商企業合計僅占6.9%,民營企業R&D經費投入更少,研發能力很弱,這和浙江、福建、廣東等東部沿海地區國有企業在企業R&D中經費支出的比重很低(浙江國有企業占8.22%、福建15.22%、廣東17.46%)[9],外資企業、股份企業和民營企業等成為R&D活動的主力形成明顯反差。國有企業由于體制、市場化和經濟外向型等因素制約,致使企業技術創新機制活力不足,創新效率低下,對陜西經濟增長貢獻不大,也加劇了陜西科技研發能力強、經濟吸收較弱,科技與經濟嚴重不協調的狀況。

4.西安等中心城市科技能力強大,其他市縣區科技能力弱小

科技及其產業化具有空間聚集性特征,其科技產業集群的區位選擇一般會落在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發達的大城市,這在國內外都是如此。但陜西這種科技區位分布不均衡性在國內最為顯著??萍寄芰顺煞植荚谑靼彩?,而省內其他地市科技能力極其微弱。據魏守華對全國27個省區(除北京、上海、重慶三個直轄市)科技集中度計算分析,西安集中陜西76.9%的科技,在全國除海南外,居第2位(雖然??谑屑泻D鲜?0.5%的科技,但由于海南科技發展尚處起步階段,在全國科技力量很弱,全省科技基數本身很小,所以西安科技集中度實際上在全國最高),為最典型的科技單中心城市(將科技首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稱為單中心城市,科技前兩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稱為雙中心城市,在0.5以下的稱為多中心城市),而西安以外的寶雞、漢中、咸陽、渭南等市和廣大縣區科技力量極其微弱,與東部的浙江、江蘇、山東等經濟發達省份科技分布為雙中心或多中心,科技分布相對均衡明顯不同。如在江蘇,科技集中度位居前兩位的城市分別為南京(26.2%)和無錫。南京、無錫之和僅為37.9%,為典型的多中心城市[10]。

陜西區域技術創新體系除了上述非均衡的二元結構缺陷外,還存在著人們公認的體系內各創新行為之間相對封閉的內在缺陷。由于國家科技與地方科技、軍工科技與民用科技等職責、任務的不同,加上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嚴重束縛,使得產業與產業之間、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科研院所、重點高校與企業之間、軍民創新體系之間聯系較弱,往往自成體系,存在著大而全小而全的特點,缺乏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協作。就在產業集群相對較高的西安高新區也存在這樣的情況,一家做壓電陶瓷變壓器的企業,從材料到元件再到器件背光電源,都要自己來做。尤其作為陜西科技支撐的國防科技部門、軍工企業和重點高校,受行業和體制束縛,幾乎不和地方科技與企業發生聯系,研究合作、加工配套都在系統內部進行。特別是近年來軍工需求升溫,把剛剛開始的國防工業向民品、向市場轉化的過程又停頓下來;國家級科技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工程研發中心基本不對外開放和合作,地方科技經濟很難利用;國家科研機構和重點高校的大量研發成果,或者通過自辦企業自行轉化,或者流向資金雄厚、市場化程度高的東部發達地區。

陜西區域技術創新體系存在缺陷的直接后果是創新資源的不合理配置(科研機構和能力建設與陜西經濟社會發展要解決的科技問題脫節,科技供給與需求嚴重不匹配)和創新效率低下(1999-2002年4年間技術創新效率一直在全國排第20位以后,分別為第24、26、20和22位[11]),科技優勢遠未轉化為經濟實力,最終形成日趨明顯的科技與經濟發展嚴重不協調的“陜西現象”。

二、陜西區域技術創新體系缺陷的調適對策

1.克服認識誤區,提高技術創新的實效

早在1988年,陜西就在全國率先提出了“教育奠基,科技興陜”的戰略,實施了技術創新工程和構建關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的重要舉措,收到了一定實效。但陜西在實施“科教興陜”的戰略中,存在著片面的認識誤區,有為科教而科教的傾向:把科教興陜的重點放在發展“科教”上,而忽視了其宗旨是“興陜”;把技術創新當成技術的創新,而忽視了技術創新的實質在于實現技術的經濟效益;把發展高科技產業當成發展高科技,而忽視高科技產業化和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其結果是科技確實發展了,教育也上去了,在全國確保了科教大省的地位,但興陜的根本目的遠沒有達到。具體表現在:陜西歷來把注意力放在爭取國家級課題、項目和經費投入上,放在追求在SCI、EI發表多少篇論文的“虛名”上,以取得在全國科教排名前列為榮耀,而對整體體制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要素與其他生產要素結合,實現科技的經濟價值重視不夠;在發展路徑上,過度依賴自主知識產權、自主開發和自主培育產業增長點,而在對外開放、促進高新技術發展的國際化上力度不夠。對此,陜西應認真對多年來科教興陜成效不彰進行反思,克服認識誤區,從整體上調整科教興陜的發展思路,在科技與經濟的結合、國家科技資源與地方科技經濟資源的整合上下工夫,切實提高技術創新的實效。

2.充分利用國家科技實力,大力發展陜西地方科技

陜西區域科技布局中國家級科技與地方級科技不均衡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是國家出于整體戰略考慮長期支持培育而歷史形成的,具有客觀必然性。作為陜西地方政府和企業,應主動服從、服務和支持國家級科技的發展。一方面,國家級科技包括軍工高科技應充分發揮技術外溢和溢出的空間局限性[12],通過軍轉民項目、人員流動、技術轉讓和示范與學習等路徑內化和提升陜西地方科技實力;另一方面,陜西地方政府和企業則要提高利用國家科技資源的意識和能力,更加主動地做好與其的對接工作。一是根據陜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的實際需求,通過建立科技園區、科技孵化器等科技轉化平臺,選擇若干重大科技項目和成果,利用地緣優勢,做好國家級科技產業化長鏈的中下游工作,使其首先在陜西本地開花結果;二是利用陜西強大的國家級科技優勢,依托西安高新區和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兩個“中國亞太經合組織科技工業園區”,積極開展對外交流,爭取國外大企業把研發中心、生產基地設在陜西。利用陜西的優勢、廉價的人力資源和隨著西部大開發已大為改善的投資軟硬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創造條件,促使陜西一部分高水平大學、科研機構主動對外尋求跨國集團與國內大企業在陜設立、共建技術開發中心,以此使本地國家科技、人員從高端介入國際產業鏈,并通過人才密集、研發機構密集形成硅谷效應;三是積極促使本地企業、科研單位、承接國內外科技產業的業務外包,鼓勵企業開展產品代加工,使本地生產要素得到充分就業。同時,更重要的是,陜西要大力發展地方科技,增強地方科技的實力與能力。當前,一是要切實加強地市和縣域科技開發推廣機構建設,切實落實領導、政策、人員和資金投入,確保其正常運轉和發揮作用。二是加大地方財政對本地科技的資金投入,尤其要采取強力措施,確?!翱萍既椊涃M”的到位和專項使用。投入專項資金加強地方科技信息化建設和完善地方科技服務體系;三是要結合地域資源優勢、特色和經濟發展實際需要,大力發展服務地方經濟、提升地方科技實力的地方屬高等院校和職業教育,以此作為突破口,逐步改變陜西國家級科技與地方級科技一頭沉的狀況。

3.加大企業產權結構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第三產業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但不同所有制企業技術創新的效率不同。研究表明,不同所有制企業性質的創新意向性和效率不同,按從大到小可排序為:民營企業、外資企業、股份制企業、集體企業和國有企業。國有企業或研發組織對研發人員的激勵強度較弱,激勵制度也缺乏足夠的靈活性,被認為是技術創新傾向性和效率最低的企業制度。與東部發達地區民營和外資企業是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不同,陜西國有企業和國家研發機構與高校在技術活動中居主導地位,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發展緩慢。因此,陜西要加快、加大企業產權結構改革,通過股份制改造、“民進國退”等途徑逐步降低國有企業比重,大力發展民營中小企業和外資企業,以提高技術創新的效率。

另外,產業結構也是影響技術創新效率的顯著因素。不同的產業,其技術演進速度也不相同。一般地,相對輕工業部門,重工業部門技術發展較慢,創新效率較低。與東部輕工業發展較快不同,陜西重工業在整個產業結構中居主導地位,而輕工業和第三產業發展滯后,致使創新效率低下。因此,陜西要充分利用科技優勢,開發本地棉花、果品和中藥材等優勢資源,大力發展輕紡工業、食品工業和生物制藥工業;在繼續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同時,更加重視高新技術產業對傳統重化工業的改造提升,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