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認同的形態構建

時間:2022-12-23 02:48:31

導語:文化認同的形態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認同的形態構建

本文作者:韋嵐工作單位:上海大學

著名政治學家亨廷頓對文化認同有過系統的探討,他指出,“因為文化有其考慮的價值,文化認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最有意義的東西”[10](P4)。但他主要是從文化認同最廣泛的層面———文明認同來討論。在關于文化認同的論述中,的確存在著不同層次上的界定。側重于廣義文化概念的觀點,強調“文化認同是由共同的語言、民族血統、宗教信仰、價值觀、倫理道德體系、歷史地理、經濟環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是民族國家確立其存在正當性的重要依據……”[11];側重于狹義文化概念的觀點,則突出其中的價值觀念引導作用,認為“文化認同,就是指對人們之間或個人同群體之間的共同文化的確認……在一定意義上是可以選擇的,即選擇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維模式和行為規范……文化認同的核心是價值認同和價值觀認同”[12]。文化認同的兩種層次是無法完全區分的,彰顯文明認同的文化認同為以價值認同為核心的文化認同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以價值認同為核心的文化認同是彰顯文明認同的文化認同的基礎和前提條件。(一)文化認同的力量來源于文化自身的特性。文化的發展與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相關,文化是人們的實踐活動創造的產物,在社會生活中實際上扮演了“載體”的角色,承載思想觀念、道德規范、價值標準等內容。與此同時,通過滲透在實踐活動中的文化發揮影響,使人們將思想道德觀念等內化于自身的心理和人格結構中。無論是廣義還是狹義的文化,都是人們在實踐活動中的創造物。涵蓋社會實踐所有方面的廣義文化包括一切社會事物,社會發展的各行業進行的文化事業建設,各群體塑造的群體文化是文化全面影響的具體表現。主要表現為精神產品的狹義文化則更為明確地承擔著文化自身特殊的“載體”性質,科學知識的認知程度是人們認識世界、采用技術,尤其是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的重要理性依據;藝術作品以音樂、繪畫、戲劇等形式培養人們的審美意識和對價值觀念的感性認識;價值觀及其具體化的各類規范發揮著引導人們樹立價值觀念、道德規范的作用,指明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的發展方向,力圖營造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觀念和體系。意識形態的“觀念”特性以及反映在道德、藝術等方面的思想觀點與狹義文化的特性有無法分割的內在聯系,尤其是文化的價值觀導向是意識形態成為“在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的重要依據。(二)文化認同的力量離不開文化運行的機制。文化傳播的目的是實現個體的社會化,因為“文化的就是人的或社會的,所謂‘文化即人化’”[13]。在文化的傳播過程中,一方面通過文化的各種途徑與形式傳播思想和知識,使人們掌握前人創造的成果,實現文化的傳承與積累,完善個體人格、維系社會發展;另一方面,社會化的實質是社會價值觀念的內化,是社會以一定的價值標準培養和塑造社會成員的過程,人們通過學習、模仿、傳承符合社會要求的思想道德知識,形成相應的行為模式,即接受文化傳播中的價值觀并予以踐行。文化的傳播伴隨著文化選擇的過程,人們在傳承文化的過程中并非是對原有文化的完全照搬,而是包含了對文化的吸收與排斥,在文化選擇的過程中既有對本民族文化某些內容的舍棄,也有對外來文化的某些汲取;文化選擇的過程應以批判的方式完成,在主動、自覺地進行文化選擇的前提下加強對民族文化的價值吸收與批判改造,以及對西方文化的合理借鑒與批判改造,引導人們在文化的交往與沖突中正確進行文化選擇。文化傳播與文化選擇實際上就是文化的再創造過程,文化傳播的過程并非是簡單、重復的傳播,文化選擇的過程是通過對文化進行整理與組合,再以更適合的內容與方式進行文化新一輪的傳播,這即是文化的再創造。文化運行機制的各部分是相互依存的,共同服務于文化的發展與傳承,使文化更好地成為系統集合社會的價值觀和規范體系的“載體”,從而有益于社會整合,維護社會團結。

馬克思曾對意識形態的重要性有過論述,他指出“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識形式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14](P539)統治階級在觀念上表達自身利益就是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必須要“賦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們描繪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義的思想”[7](P100)。雖然意識形態在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中曾有過“虛假意識”和“顛倒意識”的闡述,但并未諱言意識形態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意義。文化與意識形態的天然聯系,以及文化認同的力量源泉與機制保障,為構建文化認同視閾,尋求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文化推動力提供了可能路徑。1.遵循文化自身規律,提升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首先文化有其自身所遵循的客觀規律,依照規律開展文化建設,才能發揮其作用,達到預期效果。無論是作為社會文明程度使用的廣義文化還是具體表現為科學、藝術等形式的狹義文化,都首先是一種精神生產,是存在于人腦中的產物,由人作為主體進行文化的創造,從而形成一定的文化模式和傳統。實踐活動是人們有意識地改造自然和社會的活動,意識的指導即是文化的指向性,一定的文化模式和傳統為人們認識自然界與現實社會提供基本觀點,設定從事實踐活動的目的與任務,并根據普遍認可的風俗習慣與道德規范等價值標準進行實踐結果的判斷或評價。其次,文化受制于社會發展的特殊背景。文化是由處于一定的社會制度、歷史背景下的人們創造的,而人們在創造的過程又是在由前人創造的文化環境中進行,因而無法回避“文化背景”的烙印。文化的創造過程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利益以及規范等內容的轉化過程,不同的民族或是國家試圖“烙印”的文化很可能相距甚遠。再次,文化反映時代精神。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在社會關系、價值規范、成員形象等方面認可的文化內容,盡管有文化傳承中較為穩定的一些共同之處,但各個時代強調的核心部分是與具體的時代要求相呼應的。堅持文化的時代精神,反映現時代要求,才能更好地滿足現代社會發展和人們的精神需求。最后,文化產品是雙重屬性的復合物。通過科學知識、文學藝術等載體生成的文化產品或文化活動,例如書籍、音樂欣賞、電影觀賞等,是體現價值觀念、滲透意識形態與影響的途徑,但同時這些文化產品或文化活動已經進入了市場經濟的浪潮中,成為某種商品,具有商品的屬性。文化產品一旦成為商品就不得不考慮市場需求,考慮消費群體的文化層次以及價值選擇取向等因素,追求價值的最大化實現。這一方面要求文化產品必須滿足人們文化生活的需要,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另一方面也要警惕一味地以市場為導向,追逐利益,進行有害人們身心健康的文化生產,干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文化發展必須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作為存在于人腦中的產物決定了文化對人們的影響不是可觸摸的實物,而是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作用的,將意識形態的價值導向要求滲透到文化影響中必須重視精神生產的特殊性,占領文化生成過程的核心區域,自覺體現在人們的基本觀點與評價標準中。文化離不開特定的文化發展背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不能將在文化發展中延續至今的傳統文化觀念完全地割裂與拋棄,而應對傳統文化進行批判地吸收,將其適當融入意識形態的內容,既保持人們對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承襲,又在其中增添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傳統觀念的新闡釋。文化與所處的時代密不可分,全球化時代對社會發展提出了要求和挑戰,西方文化中有益的部分也逐漸被認可與肯定,知識經濟的時代為人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與資源,文化的內容開始呈現多元化,意識形態建設也要適應時代環境,既要鞏固核心價值觀念,也要合理地接納與更新。文化產品的雙重屬性在現代社會表現得尤為突出,改革開放后西方文化急速涌入我國,尤以電影、電視、音樂等文化產品的進入為主要方式,以此傳播價值觀念,引導人們的行為方式,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一方面應警惕由此對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另一方面要重視文化產品的商品屬性,大力發展符合人們認識需求,反映人們現實生活的文化,以貼近民生的特點增強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發揮文化認同力量,鞏固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長期以來,認同及其相關的議題一直是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的關注中心,在這兩個學科相互交叉中形成的社會心理學更是將認同作為自己的核心概念之一。”[15]Theodorson的現代社會學字典認為,“認同是一種同化與內化的社會心理過程,它是將他人或群體的價值、標準、期望與社會角色,內化于個人的行為和自我概念之中”[16]。認同研究的學者巴特勒則認為認同是由社會結構所建構并受其影響的,因而社會的文化、經濟環境等因素都對個體的認同產生影響。還有學者從個體、社會兩方面來探討認同,認為“認同,就個體指向而言,指相信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或信任什么樣的人,以及希望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就共同體指向來說,指個體對不同社會組織和不同文化傳統的歸屬感”[17]。文化認同的探討離不開對認同的基本認識,因為“使用相同的文化符號、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維模式和行為規范,是文化認同的依據。認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12]。文化自身的特性是文化認同的力量來源,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創造了文化,并在文化的共同輻射下重新投入實踐活動,通過社會環境中的各種“文化圈”以及借助文化“載體”獲得理性知識、感性認識和思想觀念。文化運行的機制保障文化認同力量的發揮,個體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由生物人轉變成社會人,實現個體社會化,沿襲經過長期積累的社會文化,形成基本認同;文化選擇的過程盡管有舍棄也有汲取,但是批判改造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過程中,對本民族的文化形成更為客觀與準確的認識,增強了認同感;文化的再創造以不斷循環的方式豐富文化內容,更新文化發展,從而鞏固了對文化的共同象征、共同意義的認同。個體按照文化發展中的價值標準與期望對自己應成為什么樣的人進行實踐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實現自身對社會的歸屬感,獲得個體行為的持久動力。文化認同的力量與認同對個體成長的意義密切相關,認同蘊含的價值標準、社會期望的同化與內化指向,對于個體具有內在的指導性,引導個體以符合認同要求的觀念與行為方式自覺融入社會組織與文化傳統中。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即是包含認同因素的過程,被一定的文化傳統所肯定或認可的事物或行為,人們普遍對此加以贊許,從而進行實踐;反之則持疑慮甚至否定的態度,與這類事物或行為作出界限的分割。文化的認同功能無疑有助于社會共同價值觀的形成,使人們在文化的廣泛影響下,在社會生活各方面達成基本一致的價值觀。無論是側重彰顯文明認同的文化認同,還是以價值認同為核心的文化認同,都特別強調對價值觀、道德準則、行為規范等方面的共同確認。意識形態是在“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這就要求意識形態占據人們精神生活中的指導地位,促進人們把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要求,有利于社會發展的思想觀念內化為自身的品格與素質。文化認同在塑造社會共同價值觀上的力量應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所重視,并合理運用,在文化建設中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確保文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同時積極發展各項文化事業,以吸引人、教育人、鼓勵人的文化建設有效地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要求與內容滲透到社會生活中,使人們自覺、主動地接受意識形態的影響,從而鞏固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3.營造先進文化環境,保持意識形態的生命力。文化發展的環境在全球化時代面臨嚴峻的挑戰,一方面世界范圍內的文化傳播滲透到各個參與全球化過程的國家中,另一方面我國正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原有的文化傳統遭遇調整,甚至受到質疑,而新的文化體系又尚未完全形成。文化發展的環境面臨的挑戰是文化發展困境的體現,然而困境也是一種機遇,呼吁先進文化環境的營造,在文化發展的時代巨變中占領主導地位。黨的一系列報告與決定已經注意到文化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對此進行深刻闡釋。黨的十五大報告強調要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的協調發展,搞好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十六大報告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十七大報告進一步強調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離不開建設和諧文化,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

《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精神上的旗幟,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營造先進文化環境,首先需要保證文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性質,以此為準則開展文化事業,提供文化產品以及文化服務,堅決抵御破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文化侵入;其次是完善法律法規,規范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各類市場行為,既要保證符合規范的文化發展得以順利開展,又要懲治惡俗文化、腐朽文化,凈化文化發展環境;最后是擴大先進文化的覆蓋面,提高先進文化影響力,先進文化必須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可和積極參與才有可能上升為民族凝聚力、國家軟實力,先進文化在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中才能廣泛、有效地對人們產生積極影響。如果先進文化的建設發展緩慢,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就難以達到相應目的,與先進文化的內涵相距甚遠。先進文化環境的營造為掌握文化發展的領導權,從而發揮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作用奠定基礎。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又特別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確保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以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目標,發揮文化建設中的積極因素,增強先進文化的凝聚力;圍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豐富文化的時代內容,體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特征;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倡導先進文化,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引導人們形成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思想道德觀念。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使其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將會極大地激發人們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熱情,增強人們對在黨的領導下進行社會發展各項事業建設的信心,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的局面,牢牢把握住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保持意識形態的旺盛生命力。四、結語文化的觀念形態與意識形態的觀念特質使得從文化的雙重含義來說,文化與意識形態都是密不可分的,當文化被專指為意識形態的“載體”時,兩者的關聯就更為明確和清晰。文化具有的認同力量來源于文化自身的特性和文化運行的機制,通過文化認同推進的價值觀引導是意識形態建設的內在要求。因此,基于文化認同視閾的構建,通過遵循文化自身規律、發揮文化認同力量和營造先進文化環境等舉措推進文化發展,就成為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題中之義。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相關決定正是在深入研究意識形態領域的復雜局面下形成的深刻認識,從而牢牢掌握意識形態主導權,穩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