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中的地鐵文化研究
時間:2022-12-23 04:03:50
導語:城市文化中的地鐵文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馮明兵工作單位: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地鐵文化的本質就是一種城市文化,這就確立了地鐵與城市的依存關系。地鐵正在將過去遠離都市的一些地方變成城市,這一變化的結果必然會帶來人口、資源的重新聚集、調配和遷移,進而又帶來了人們生活方式、社會活動、文化思想的巨大改變,這即形成了新的城市文化。從這個意義來說,地鐵不可能改變其公共服務屬性而脫離城市孤立存在。然而換一種角度來看,地鐵所代表的人類智慧和科技文明本身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使城市變得更加宜居、豐富和美好。這是由地鐵所創造的新的城市文明。其中,地鐵文化對城市文化的價值體現為:(1)既是城市文化的物化形態,也是城市文化精神形態的存在方式。只要搭上地鐵,就能看到最真實的巴黎!
這是《巴黎地鐵雜貨旅行》一書封面上的醒目標題。書中由地鐵線路串起的豐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不僅讓我們領略了巴黎的獨特魅力,也讓我們學會了關照城市的另一種方式———地鐵文化。顯然,地鐵文化之于城市,不僅是它所代表的現代交通文明,還在于它已經成為城市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成為承載一個城市文化的絕佳舞臺。文化是一座城市最具活力和魅力的品質所在,它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歷史變遷、城市精神、風土人情、文學藝術等諸多特質,影響著一個城市的建筑形態、行為制度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等,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地鐵文化。地鐵擁有大量的人氣聚集,既封閉又具流動性,這些都為城市文化的傳承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它“濃縮了都市生活的繽紛色彩,承載著快樂和憂傷,也交織著夢想與希望”[1]。也因如此,世界各國優秀的城市地鐵都將這一人類巨大的公共資源倍加珍惜并施以利用,通過在地鐵中溶入濃郁特色的城市文化,使地鐵成為展示和傳播自身城市文明的窗口。如世界最早的倫敦地鐵,至今仍完好地保存著各種不同年代建筑風格的車站,從早期的磚石拱形結構,到后期的純鋼鐵結構,再到現代的鋼化玻璃站臺等。這些車站記錄著100多年的地鐵建設歷史,展現出一個城市建設的滄桑變化。而地鐵車廂里超過半數以上的乘客讀書或看報,那份閑適與從容,也成為詮釋倫敦文化一道獨特的風景。又如巴黎地鐵,儼然成為藝人們的流動舞臺,隨處可見手持手風琴或吉他,或攜帶音響的藝人,讓人們時刻感受到這座“浪漫之都”濃郁的藝術氣息。由此可見,地鐵文化作為城市文化的載體,反映著人們對地鐵物質與精神的雙重需求,其既是城市文化的物化形態,也是城市文化精神形態的存在方式。(2)既是城市文化的創新形式,也是推動城市文化發展的創新手段。盡管地鐵誕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然而對于許多地區和城市而言,依然是城市現代化的一種新生事物。作為城市發展的產物和人類智慧的結晶,地鐵為城市開創了新的文明:地鐵極大地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環境,提升了城市的生活品質,塑造了新的城市形象。它為城市帶來了快捷便利的交通文化,立體交通體系的時空文化,通暢文化,發達社會的象征文化等[8]。
因而可以說,地鐵文化本質上就是一種創新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的發展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一個城市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由于經濟、政治、文化以及生產力水平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城市文化,但總體而言,都是繼承前一種文化的基礎上的創新和發展。地鐵文化顯然也是推動城市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相對于城市文化,地鐵文化的形成、完善與發展要快速得多。地鐵文化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小,人為影響較大,可塑性較強,這些都為地鐵文化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為此,利用地鐵文化推動城市文化建設、提升城市形象,已成為許多城市重要的創新手段。如西安地鐵2號線北大街站,名為《百變》的文化墻將深浮雕的現代女性形象與淺浮雕的華麗唐裝并置重疊,強烈的材質對比和時空交錯感將“文化穿越”做到了極致,為西安這座古都增添了現代活力。又如,隨著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成熟,近年來一種新型的“智慧型”軌道交通正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上海、北京等城市正積極響應“智慧型”交通系統的建設。這一成果勢必更大地惠及城市生態,給人們帶來更多的人文關懷。因此,由地鐵文化推動的城市文化創新,不僅可以重新認識和發現城市文化的魅力,還在地鐵文化的不斷完善和提升中給城市帶來新的文化創造,促進城市的文明進步。(3)既能成為城市文化的標志,也可創造出城市文化的新范式。城市文化是極其豐富多彩的,不同的城市在長期的發展中會形成與眾不同的城市文化。正是這些千姿百態的文化共同構成了豐富的世界。受不同城市文化的影響,地鐵文化也會呈現出獨特的樣式和面貌,帶有各自城市文化的獨特印記。如臺北地鐵最“人情味”,上海地鐵最“國際”,成都地鐵最“休閑”,廣州地鐵最“民主”,南京地鐵最“人文”,等等。這些地鐵文化或已成為各自城市文化的一個標志,如果再經過精心的設計和打造,或許能為各自城市創造出一種新的文化范式。例如,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興建的莫斯科地鐵,造就了極富特色的車站建筑、裝飾以及濃厚的藝術氛圍。這些造型各異的建筑,美妙絕倫的壁畫、浮雕、雕刻、燈飾等,均出自前蘇聯時期最杰出的建筑大師和藝術家之手,由于他們“對自己的作品近乎苛刻的要求,使得地鐵具有了永恒的、超越時空與國界的魅力”[9],使莫斯科地鐵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鐵”,“地下的藝術宮殿”。可以說,令人驚嘆的地鐵藝術無疑代表了莫斯科的一種文化范式。然而,對我國大多數城市地鐵來說,成為一種文化范式還需付出不懈的努力。托馬斯•庫恩認為,“范式”代表一種理論體系,是一種公認的模型或模式,也是一個共同體成員所共享的信仰、價值、技術等等的集合[9]。由此可見,要想成為一種文化范式,地鐵文化應形成一套系統性、整體性和科學性的理論體系,其核心的價值理念要獲得公眾的普遍認同,要有可供借鑒的成功案例。以南京地鐵為例:南京是一個擁有2500年悠久歷史的都城,十朝古都的歷史與文化無疑是這座城市最大的驕傲。2005年地鐵建成之初,南京地鐵1號線便專門辟出10面文化墻,用以展示南京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這一國內創舉得到了廣大市民和“十運會”嘉賓的贊譽。2006年,南京地鐵又在國內率先提出了建設“人文地鐵”的品牌戰略,提煉形成了地鐵文化的核心———“馳載人文、身心直達”的價值理念。經過幾年的建設,南京“人文地鐵”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它透過地鐵環境、行為、制度和理念等各個層面反映出來。如開行“人文號”、“詩歌號”、“低碳號”、“青奧會志愿者號”列車,創建“糖果車站”、“和諧車站”等品牌車站,打造“昆曲進地鐵”、“音樂樓梯”等品牌文化活動等,使南京“人文地鐵”真正成為南京乃至江蘇的一張文化名片。
如果將交錯密布的地鐵網絡比作城市的“血管”,地鐵所承載的正是一座城市的驕傲———文化,也只有文化才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和活力所在。如何把握好地鐵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如何進行地鐵文化的創新,如何推動城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等等,這些問題的真正解決還需地鐵建設者、管理者和參與者的不斷實踐和探索。希望對地鐵文化概念及其文化價值的探討,能引起人們對地鐵文化中深層次結構、要素的更多思考,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為建設高品質的城市地鐵,進而建設更宜居和美好的城市貢獻一份力量。
- 上一篇:煙具文化的地方戰略探索
- 下一篇:文化興監推動監獄發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