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在高校育人功能的實現路徑
時間:2022-12-24 09:37:50
導語:紅色文化在高校育人功能的實現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黑龍江紅色文化是一種獨特的地方紅色文化資源,在其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衍生出了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其中蘊含了豐富的育人價值,也具備著思想引領、文化傳承、道德教化的功能,在今天,黑龍江紅色文化已然成為黑龍江高校發揮育人功能的重要載體,我們可以通過將黑龍江紅色文化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納入校園文化建設體系、融入校園新媒體陣地的路徑,進一步實現其育人功能。
關鍵詞:黑龍江;紅色文化;育人功能;實現路徑
一、黑龍江紅色文化的歷史發展與現實形態
黑龍江的省會城市哈爾濱是共和國的“長子”。作為東北邊陲要地,黑龍江省革命歷史悠久。從新中國成立前至今,黑龍江紅色文化經歷漫長的歷史積淀,因而其資源也十分豐厚,不僅具有可供考察的遺跡遺址、文物文獻這些物質文化實物,還有很多能夠鼓舞人、激勵人、催人奮進的非物質文化———紅色革命精神。1.發展歷程早在1918年,黑龍江哈爾濱就已成立了全國最早的工會組織。隨著中東鐵路的修建擴展,共產主義和馬列主義就順著這條“紅色之路”在東北廣袤無垠的大地上逐漸傳播開去。在這一歷史背景下,哈爾濱的工人階級較早地接受了社會主義這一先進制度的啟蒙。作為蘇聯與中國之間的連接紐帶,中東鐵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發展。在中國共產黨建立前后,瞿秋白、張太雷等許多著名的共產黨人都在哈爾濱開展過革命活動,留下了他們光輝的紅色足跡。20世紀30年代初,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大規模的侵略,東北地區淪陷,迫使3000多萬同胞處于戰爭的水深火熱之中,黑龍江人民由此開啟了抵御外族入侵的反抗斗爭。在全國抗戰爆發后,東北抗日聯軍開展的游擊戰爭更是成為全國抗戰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戰斗中涌現出許多英雄人物,楊靖宇、李兆麟、趙一曼等著名抗日英雄以及“八女投江”等英雄事跡,鑄就了可歌可泣的東北抗聯精神,在東北大地廣為流傳。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成為全國第一座被中國共產黨解放的大城市,而黑龍江成為解放戰爭戰略大后方,極大推動了解放戰爭的勝利。在此期間,陳云、彭真等黨的領導人都在黑龍江工作過,其中,張聞天曾經工作過的佳木斯市更是被譽為“東北小延安”。在黑龍江地區的剿匪戰斗中,也涌現出了楊子榮等英雄人物,在這片土地上繼續書寫著“紅色”傳奇。新中國成立后,大批轉業官兵、知識青年相繼來到黑龍江,以大無畏的奉獻精神將昔日的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墾荒史上的奇跡,“北大荒精神”正是這一時期的紅色文化產物。在當時黑龍江的大慶市,物資匱乏糧食極度短缺,以王進喜為代表的石油工人硬是闖出了中國人自己的油田開發之路,促進了中國石油工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由此而生。可以說,在各個歷史階段黑土地上孕育的紅色文化始終是黑龍江人民矢志奮斗的不竭動力。2.現實形態黑龍江的紅色文化是一種由黨和人民在歷史上的偉大革命實踐中,共同創造的有區域特色的文化,從文化形態結構或是類型上,大致可分為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兩大部分。物質文化主要包括遺跡遺址、文物文獻,是紅色文化的特定載體;而非物質文化主要指革命精神,是紅色文化的精髓所在。黑龍江紅色物質文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遺跡遺址。根據調查統計,截至2020年3月27日,黑龍江省共有10處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包括饒河抗日游擊隊紀念碑、哈爾濱烈士陵園、“八女投江”烈士群雕、西滿烈士陵園、楊子榮烈士陵園等。截至2021年6月19日,黑龍江省共有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16處,包括東北烈士紀念館、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陳列館、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璦琿歷史陳列館等,另有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52處。由此可見,黑龍江地區的紅色遺跡遺址十分豐富。二是文物文獻。十月革命爆發后,大量紅色書籍、報刊順著中東鐵路由蘇聯傳入黑龍江,為黑龍江帶來了一條紅色革命文脈。東北地區解放后,黑龍江的革命文化更是進入空前繁榮時期,中國共產黨先后創辦了《東北早報》《哈爾濱日報》等報紙傳播新文化新思想。大批文藝工作者奔赴黑龍江開展文藝工作。東北籍的作家蕭軍、羅烽、白朗等從延安返回東北開展革命文學作品創作。大量體現黑龍江革命和建設進程的紅色文藝作品在這一時期涌現出來,留下了寶貴的紅色物質文化財富。非物質文化主要指在各個歷史時期所傳承下來的影響黑龍江幾代人民至全中國人民的紅色革命精神。在革命和建設時期,黑龍江人民緊握歷史脈搏,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抵御外辱、建設祖國,陸續形成了龍江“四大精神”,即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涌現出一大批杰出英雄人物。進入新時代,黑龍江紅色文化建設繼續得以傳承、創新和發展,在繼承龍江“四大精神”的基礎上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涌現出王啟民、李新民、張麗莉、劉永坦、崔道植以及哈工大“八百壯士”等一大批先優模范,他們所展現出的開拓進取、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勇于擔當、不計回報的奉獻精神,勤勉敬業、無私忘我的鉆研精神也成為黑龍江紅色非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黑龍江紅色文化在高校中的育人路徑探究
大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面對社會多元的文化影響,他們的價值判斷和認知能力都有所欠缺。黑龍江紅色文化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經過歷史的沉淀與時間的洗禮,成為大學生可靠的精神養分來源。因此,高校應該通過將黑龍江紅色文化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納入校園文化建設體系、融入校園新媒體的路徑,更好地發揮紅色文化思想引領、文化傳承、道德教化的功能。1.將黑龍江紅色文化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發揮其思想引領功能。高校作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重要基地,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3]。而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思政課來說,其理論性、枯燥性也容易讓一些大學生產生厭煩、逆反的心理。黑龍江紅色文化作為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一種非常優質的教學資源,把黑龍江紅色文化引入本土高校課堂,可以彌補現有思政課的不足,健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在黑龍江紅色文化中,每一位革命先輩、每一處革命遺址都展示著中國共產黨人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自力更生、奉獻犧牲、艱苦奮斗的精神。讓廣大青年學生通過與紅色革命事件對話,把黑龍江一本本動人心弦的奮斗活頁,展現在大學生面前,讓大學生真正領悟到什么是信仰的力量,從而增強思政課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提高高校思政課育人的實效性。所以,黑龍江高校的思政課,可以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從他們生活和思想實際出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栩栩如生的黑龍江紅色案例和探討式的教學方法相結合,開展教學,增強課堂的實效性和生動性。此外,只把目光聚焦在課堂上,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增加與課堂理論對應的實踐環節,安排思政教師帶領學生們不定期參觀哈爾濱烈士陵園、尚志烈士陵園以及革命烈士故居、東北抗日暨愛國自衛戰爭烈士紀念塔等。同時,也可以將紅色文化的學習正式列入學期教學任務,將學生在紅色文化方面的學習成績計入課程學分,設定紅色文化的考核標準,讓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學習重視起來。在大學生的素質教育中融入紅色文化,使大學生不僅對紅色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其綜合素質也得到有效的提升。2.納入校園文化建設體系,發揮其文化傳承功能。一是要充分激發高校黨組織與共青團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帶頭作用。學校黨組織與共青團要自發性收集與整合龍江紅色文化學習資源,在黑龍江省的革命教育基地中積極開展紅色文化學習活動。例如,學生黨員的入黨儀式和新團員的入團儀式可以從學校移至東北抗聯博物館或者其他革命教育基地進行;在校園文化藝術節的活動中,可以邀請一些參加過革命戰爭的老戰士來學校舉辦報告會。二是要為廣大青年學生在校園里搭建感悟紅色文化、領會紅色精神的平臺。學校可以組織紅色詩歌創作大賽、紅色歷史演講比賽以及紅色歌曲合唱表演等紅色文化弘揚活動,通過一系列以龍江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活動,引領學生進入紅色文化學習的熱潮,學生們的思想會受到深刻的洗禮,同時使黑龍江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更加豐富多彩。三是要發揮紅色青年榜樣的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紅色歷史中,有許多先進青年的故事,他們的感人事跡往往能讓大學生們深受感染,進而強化紅色信念。在每年的青年表彰中,推選出各行各業的優秀代表,他們中有許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和紅色品德的踐行者,他們也能引領大學生們積極踐行紅色品德。這些紅色青年榜樣們在大學生群體里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體現正面的輿論引導方向,能在無形中引導高校青年具備正確的審美、道德與法律觀,抵御不良文化的侵擾。因此,高校可以深度挖掘紅色青年榜樣,組成宣講團隊,通過其講述自身的事跡或是以青年的視角講述黑龍江紅色人物事跡,更好地引導廣大青年向善向上。
作者:張丹 單位:黑龍江大學
- 上一篇:紅色文化在產品包裝設計的應用
- 下一篇:社科學術期刊編輯審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