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學術期刊編輯審稿研究

時間:2022-12-24 09:40:53

導語:社科學術期刊編輯審稿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科學術期刊編輯審稿研究

在學術期刊現有的三審制中,編輯審稿處于三審制的最前端,是決定稿件是否繼續送專家外審的關鍵一環,而編輯也就因此成為稿件質量的第一把關人。這就意味著,如果說三審制能夠保證學術期刊編輯出版質量的話,那么編輯則是主編對期刊論文發表整體價值即質量的主要把關者。[1]由于社科學術期刊與科技學術期刊存有不同之處,社科學術期刊編輯審稿,也就相應地帶有與科技學術期刊編輯審稿的不同特點。這些不同特點,既體現在編輯對稿件內容的審定上,也體現在編輯對稿件形式的審定上。

一、文稿內容的審定

為更好地呈現中心論點的內涵,學術論文一般會將其中心論點分解為多個分論點,以多角度多層面論述其中心論點的合理性。因此,編輯在審稿時,應仔細判斷稿件的中心論點與分論點之間是否建構起了合理的邏輯序列,且分論點是否明確而恰當。要判斷稿件的中心論點與分論點之間是否建構起了合理的邏輯序列,編輯在審稿時,可以采用論點內涵外延厘定法以及論點邏輯層次分析法,具體考量稿件中心論點與分論點之間的關系。所謂論點內涵外延厘定法,就是在確定稿件中心論點與分論點內涵與外延的基礎上,判斷其中心論點與分論點之間是否具有合理性。一般而言,分論點內涵與外延的總和,應該等于中心論點的內涵與外延。就學術論文而言,其文內各一級標題往往就是其各級分論點,因此,其文內各一級標題內涵與外延的總和,應該等于文章標題的內涵與外延。運用這一方法審定稿件中心論點與分論點之間的關系,可以使編輯快捷直觀地得出稿件在論述中心論點時是否具有合理性的結論。比如說,有些稿件文內各級標題的內涵與外延之和并不等于文章標題的內涵與外延,有些稿件甚至存在某個文內一級標題直接等同于文章標題的問題,所有這些問題,藉助論點內涵外延厘定法,編輯在審稿時都可以一眼發現。所謂論點邏輯層次分析法,就是在厘定論點內涵與外延的基礎上,分析稿件各分論點之間所存在的邏輯關系,判斷其分論點之間是否具有合理性。由于學術論文的分論點是其中心論點的多角度多層次分解,因此其分論點之間,勢必會構成或并列或遞進的邏輯關系。只要厘定了中心論點與分論點的內涵與外延,分論點之間所具有的邏輯關系,同樣可以快速推定而得。在判斷稿件的中心論點與分論點之間是否建構起了合理的邏輯序列的同時,編輯還要仔細判斷各分論點表述是否明確而恰當。論點表述往往以直接明快,精煉準確,并能統攝具體行文內容為上,藉助分析稿件一級標題的語詞結構,參綜其下所論述具體內容,編輯在閱讀稿件時,是不難判斷其分論點是否明確而恰當的。一旦認定稿件的中心論點與分論點之間建構起了合理的邏輯序列,且分論點明確而恰當,編輯就應當轉而仔細閱讀稿件,分析判斷其是否以充分必要的論據,嚴謹合理的論證,清晰有力地闡明了文章的論點。這就是所謂的言之有理,持之有據。論據的充分必要,是指材料是否能完備有力地支撐文章的論點。要做到這一點,論文材料的選擇就必須精當。論文在選材時,應該選擇他人沒有使用或者較少使用的第一手材料,而不應該使用他人反復使用的陳腐的材料,尤其不能使用第二手材料。這是編輯在審稿時,判斷論文論據是否恰當的第一個標準。論據的恰當,還體現在論據數量的多寡上,雖然說孤證不立,但這并不意味著論據應該多多益善,而應該以適度為基準,也就是論文所列論據以能證明論文的論點為度。這是編輯在審稿時,判斷論文論據是否恰當的第二個標準。編輯采用這樣的論據衡量標準審稿,就能有效排除這樣幾類非優質稿件,比如說全文沒有任何材料支撐自己論點的稿件,論文選用論據大多為他人反復使用的稿件,論文所用論據毫無選擇的稿件,等等。大抵而言,這幾類稿件往往是敷衍成章,缺乏學術論文必要的原創價值的。論據的目的在于以此證明論文的論點,而要想以此有效地證明論文的論點,這就需要在準確使用論據的基礎上,合理地由此推導出相應的結論。就論證本身而言,其應滿足兩個基本條件:其一是直接,其二是嚴謹。論據本身能自然導向某一結論,這就是直接;由所用論據能順勢推導出某一結論,這就是嚴謹。以此為判斷標準,就能使編輯在審稿時,能有效排除那些離題萬里、邏輯混亂的稿件。選題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中心論點與分論點之間建構起了合理的邏輯序列,分論點明確而恰當,且論據充分,論證嚴謹合理,這樣的稿件,往往就是學術期刊所需要的優質稿件。社科學術期刊編輯在審稿時,如果遵循上述審稿法則,就能在仔細閱讀稿件時,不難在具體內容上,判斷稿件是否為學術期刊所需。

二、文稿形式的審定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文章之道,無外乎質文兩諧。一篇優秀的學術論文,除了應該有質的充實新穎外,還需要有文的得體與規范。學術論文雖然不同于文學作品,但并非全然不重文,只不過其對文的要求,與文學作品有所不同而已。一般而言,學術論文帶有科學性、創新性、專業性、規范性、應用性等特點。與此相應,其文字表達也應該帶有準確性、抽象性、簡潔性、層次性等特點。此外,不同的社科學術期刊,還有著不同的學術論文的相關格式規范。凡此等等,都是編輯在完成稿件內容審定后,需要進一步仔細審讀的。在此,我們將其統稱為文稿形式的審定。學術論文的形式,包含文字表述與論文格式兩部分,其總體要求是得體而規范。得體主要是針對論文文字表述而言的,規范則主要針對論文格式而言。這是社科學術期刊編輯審定文稿形式時的兩大著眼點。一篇優秀的社科學術論文,其文字表述應該是專業而不賣弄,準確而不含混,簡潔而不冗長,層次分明而毫不混亂。專業性是學術論文的基本特點,但學術論文專業性的彰顯,不在于概念與術語的堆砌,而在于專業的思考角度與思辨方法。學術論文如果不能謹守這一點,就會很容易導向故作高深與賣弄。這就要求社科學術期刊編輯在審稿時,能夠不為浮華的概念與術語所迷惑,直視文字背后潛藏著的思考向度與思辨方法,以準確判斷其文字表述是否得體。學術論文文字的準確體現在多個層面,既指概念表述的準確而不含混,也指判斷的準確而不夸飾,還指文獻引用的精確而無錯誤。概念表述是否準確,可以從專業角度去衡量;判斷是否準確,可以從論述層面結合前后語境去衡量;至于文獻引用是否精確,則需要從多個角度去綜合鑒別。現在部分研究者或缺乏嚴謹的學術訓練,或缺乏嚴謹的學術態度,或者在引用文獻時較為隨便,不仔細核對所引文獻是否精準無誤,或者在引用文獻時隨意抄錄他人所引文獻,甚至只是在網絡上直接抄錄所需文獻。后一種情形導致的文獻錯誤問題最大。他人所引文獻如果本來就存在錯誤,再次轉引勢必導致謬誤流傳。至于網絡文獻,則需要對其持有十分謹慎的態度,尤其是古籍文獻,不可徑直以網絡文獻為準,而應該以紙質文獻為準。古籍類網絡文獻存在大量的錯誤,既包括錯字漏字,也包括標點斷句。學術論文在引用古籍文獻時,萬不可養成抄錄網絡文獻的不良習慣。但在實際中,部分作者為方便起見,不愿意花費必要的精力檢閱紙質文獻,而是去直接抄錄網絡文獻,這勢必導致引用錯誤,文獻標注錯誤。對于此類錯誤,編輯只能憑藉自身的相關積累,在仔細閱讀稿件時細心甄別。比如說,如果發現某一句在釋讀時文理不通,則其引文大體存在問題。這時編輯如果能找到作者所引相關文獻,就可以仔細核對其所引文獻是否有誤。一般而言,如果一篇稿件在引用文獻時存在一處較為明顯的錯誤的話,那么基本上可以斷定,其全文所引文獻存在較多的問題。當然,要想徹底杜絕稿件引文的錯誤,最為有效的方法是請作者提供其所引文獻的所有紙質版著作的原始照片,以供編輯仔細核對,但在實際操作中,多數作者因嫌這種方法較為繁瑣,不大愿意配合。因此,這一類錯誤,在很大程度上,前期只能靠編輯自身的學術儲備去發現,后期則只能靠作者的校對去發現。學術論文文字表述是否簡練,編輯在審稿時,則可以很快發現。這既可以從稿件的標題去判定,也可以從具體行文中看出來。一般而言,社科學術論文的標題應該十分精煉,字數不宜超過20字,應該是由中心語構成的不完整句。反之,一篇社科學術論文如果標題冗長,而且大多是結構完整的句子,那么,作者的文字大多是不簡練的。同理,漢語多以短句子為主,雖然說因為專業性的原因,再加上受到歐化句式的影響,社科學術論文的句式變得較為復雜,且長句子增多,但這并不意味著漢語的面貌已經完全改觀。因此,如果社科學術論文多以不必要的長句子為主,則論文的文字大體是不夠簡練的。此外,還有一部分作者在引用古籍文獻時,往往習慣于在引用文獻后將所引文獻翻譯成白話文,這種畫蛇添足的作法也是文字不夠簡練的標志。學術論文有預設的閱讀對象。其所預設的閱讀對象,就是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讀者,因此,論文在引用相關文獻時,是沒有必要再將其翻譯成白話的。疏處可走馬,密處不透風,是行文的必須,社科類學術論文行文也不例外。當然,社科學術論文文字的不簡練,并不僅僅體現在這一層面,還體現在同一內容的反復言說上,這一點編輯在仔細閱讀文稿時是不難發現的。學術論文的文字表述是否層次分明,既可以從上下文句意中判定,也可以從上下段文意中判定,還可以從整體文章結構中判定。好的學術論文,其文字表述應該首尾呼應,文氣自如,上下通達,結構自然,一體圓融。雖然在實際中,能夠達到這一行文標準的學術論文非常罕見,但編輯在審稿時,應該盡量以這些標準為最高指南。這就是所謂取法乎上,僅得乎中。社科學術期刊編輯在審稿時,以上述所言為審稿的基本法則,就可以較快地判定稿件的文字表述是否得體。不同類型的社科學術期刊對論文的格式,都會有不同的規定,這包括作者單位的標示、作者信息的標明、摘要的字數與寫法、參考文獻與注釋的標注,等等。這些規范,編輯都是諳熟于心的,審稿時就能夠一眼見出稿件格式是否符合期刊的規范。編輯在審稿時,一旦發現稿件格式不符合期刊規范的,可以暫不處理,等到三審通過擬定用稿后,再通知作者修改,以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稿件的文字表述與論文格式如果得體而規范,編輯就可以認定稿件的形式符合刊物需求,如果稿件在某些地方存在不足,則需要在恰當的時候返回作者修改,并結合上述稿件內容的審定,對稿件給出相應的審稿意見,并決定其后續如何處理,至此才算順利地完成了一篇稿件的編輯審稿流程。總而言之,社科學術期刊編輯審稿對編輯的素養要求較為全面,既需要編輯有正確堅定的政治理想,又需要編輯有較為精深的相關專業涵養,還需要編輯有吹毛求疵的審慎態度,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意志,以及高度的工作熱情與責任心。社科學術期刊編輯審稿工作,正是在上述多種因素作用下展開并完成的。從另一層面而言,編輯審稿是學術期刊所有工作的基礎,只有把編輯審稿做實做精,才能為后續專家二審以及主編終審奠定堅實的基礎,并為此后的編輯校對工作打下良好的根基。換句話說,編輯審稿到位了,專家二審與主編三審就會順利得多,而此后的編輯校對也會事半功倍。正是在這一意義上,編輯審稿的重要性得到了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