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課余時間體育鍛煉研究

時間:2022-12-16 03:42:39

導語:大學生課余時間體育鍛煉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課余時間體育鍛煉研究

摘要:體育鍛煉是高校學生的重要生活組成部分,其課余時間參與體育鍛煉的狀況能反映出高校體育鍛煉的普及程度。本文對廣州大學城大學生課余時間參與體育鍛煉情況進行調查,建議高校將學生的體育愛好從業余引向半專業甚至專業的方向,實施相關的獎勵制度,加強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知能力,定期舉行各種體育活動,以促進大學生課余時間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課余時間;體育鍛煉

1.研究目的

大學生課余時間參與體育鍛煉是校園文化的重要體現,在高校體育建設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廣州大學城作為廣東省主要的人才培養基地,本文針對廣州大學城大學生課余時間參與體育鍛煉開展研究,從其參與體育鍛煉的項目、時間段與頻率三方面進行調查,目的是了解廣州大學城大學生課余時間參與體育鍛煉的基本現狀提出相關的改善建議。

2.研究方法

廣州大學城共有十所高校,大學生約二十萬左右,主要采用問卷研究法,在十所高校中,通過隨機抽樣,選取1000人進行問卷調查,詳細看表1:調查人數包含學生運動員和普通學生等等,在十所高校的課余時間鍛煉場所進行派發,同時以訪談為輔,將回收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等,此次共派發問卷11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0份,有效率為90.90%。

3.結果與分析

3.1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分析。運動項目的種類繁多,形式多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根據自身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去開展課余時間的體育鍛煉活動,不僅豐富了廣州大學城大學生的課余生活,同時也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每位學生可根據自身的情況和要求,在不同的時期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調查結果參見圖1: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前廣州大學城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類型選擇多種多樣,按照選擇次序排列,依次是羽毛球,跑步,籃球,游泳,健身,乒乓球,足球,排球,網球以及其他運動方式。其中羽毛球和跑步的人次各達到257人次和232人次,各占總人次的25.70%和23.20%,選擇兩項運動項目的人次占據廣州大學城大學生對體育鍛煉項目選擇的人次的48.90%。第一,受興趣的影響,選擇羽毛球和跑步的人次居多,其次是籃球。羽毛球運動作為廣州市市球,較為影響同學們的運動選擇;跑步運動的形式多樣,簡便易行;而籃球運動容易結伴,在校園里屬于熱門的體育運動。同時,大學城內羽毛球場、田徑場和籃球場的場地較多,開放程度較高,環境方便。第二,選擇游泳運動的人次排在第四位,游泳運動作為生存技能之一,大學生在堅持生存技能鍛煉的方面具有一定的意識。第三,大學生的運動興趣眾多,選擇多元化,但在選擇運動項目中,比較注重其運動的趣味性、休閑性,而像足球、健身、網球這種戶外或較為鍛煉意志力和耐力的體育項目選擇的人次較少,可見部分大學生在運動方面缺乏艱苦精神,難耐枯燥。3.2課余時間選擇體育鍛煉時段分析。適佳的體育鍛煉時段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根據不同的運動項目、個人的鍛煉時段喜好情況和時間安排等,不同的運動群體所選擇的體育鍛煉時間段各有不同。調查結果參見表2:在節假日期間,周末和暑、寒假參與鍛煉的人次為689和311人次,暑、寒假參與鍛煉的人次僅占周末的68.90%,可見,大學生在暑、寒假的體育鍛煉參與度遠遠低于周末,因為在暑、寒假中在校的大學生的人數較少,導致同學們缺乏體育鍛煉的同伴,大學生對參與體育鍛煉的自覺性較低,受鍛煉群體影響較大;亦或學校體育場地因假期關閉、維修,或者在暑、寒假當中同學們離開學校后難以擁有良好的體育鍛煉場地等等。而在工作日期間,早晨7點-8點和中午12點-2點參與鍛煉的人次僅為65和12人次,但下午4點-7點參與鍛煉人次可達到602人次,所占工作日中比例的60.20%,晚上7點-10點參與鍛煉人次可達到321人次,所占工作日中比例的32.10%,下午和晚上參與鍛煉的人次占工作日中比例的92.30%,這符合了大學生日常在校工作和學習的特征。由此可見,第一,大學生要養成早晨7點-8點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晨練能很好的調整自身的精神狀態,為一天學習工作提升充沛的精力,提高學習和工作的質量,有助于大學生形成早睡的習慣,可以促進大學生養成吃早飯、不吃宵夜的良好飲食習慣。第二,在工作日中下午4點-晚上10點是大部分大學生參與課余時間體育鍛煉的黃金時間,如果能滿足體育鍛煉場地的情況下,大部分的大學生較傾向于在開展一天的學習工作后,在此時間段進行體育鍛煉;第三,從氣候的角度分析,廣州大學城所在的地區是屬于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氣候,特征是日照時間長,氣溫高,容易引發中暑,所以大家普遍會選擇在下午4點-晚上10點日照漸弱至無的時間段去進行體育鍛煉;第四,與廣州大學城各個高校舉辦的體育活動有關,例如體育訓練或者籃球比賽、足球比賽等等。3.3課余時間參與體育鍛煉的頻率。課余時間參與體育鍛煉的頻率是衡量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積極性的一個重要體現,但是因為大學生的學習和工作存在一定的沖突,導致其理想的參與體育鍛煉頻率和實際參與體育鍛煉頻率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調查結果參見表3:在理想狀態下的參與體育鍛煉頻率為一周三次及以上的人次有721人次,占72.10%。選擇一周一次的人次有230人次,占23.00%。這兩部分的數據之和已超過了受調查總人數的95.10%。在實際情況下的參與體育鍛煉頻率為一周三次及以上和一周一次的分布情況較為均衡,為303人次和353人次,占30.3%和35.3%;半個月運動一次和一個月運動一次的占19.60%和14.80%。65.6%的大學生堅持每周至少進行體育鍛煉一次,但只有30.3%的大學生達到每周鍛煉三次或以上的要求。理想頻率反映了廣州大學城大學生的總體的體育鍛煉需求,而實際體育鍛煉的頻率則體現需求未能實現時他們的自我調整。第一,在一個月一次、半個月一次的體育鍛煉頻率下,廣州大學城大學生對體育鍛煉實際參與的熱情遠遠大于理想狀態下的,理想狀態的體育鍛煉頻率過低。但是當理想的體育鍛煉的頻率增至一周三次及以上的情況下,實際體育鍛煉情況與理想狀態下的體育鍛煉頻率的占比卻大大下降,實際情況進行的體育鍛煉不到理想狀態下次數的50%。可知,廣州大學城大部分大學生對體育鍛煉存在一定的精神上需求,而且這種需求是趨于一周三次及以上的頻率,但在實際的課余時間參與體育鍛煉中,因為自身條件、運動場館條件、運動伙伴、運動成本等因素影響,此需求目前處于理想狀況,大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具有一定的意識,但是自覺性有待加強,個人未能很好地實施開展,與理想需求存在較大差距。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4.1.1廣州大學城大學生對課余時間選擇參與體育鍛煉的運動項目種類多樣,興趣多元化。大多數大學生熱衷具有較強趣味性、休閑性和容易開展的體育鍛煉項目,例如羽毛球、跑步和籃球。注重生存技能的培養,不注重鍛煉意志力和耐力的體育項目,缺乏艱苦、耐枯燥的體育精神。同時,羽毛球作為廣州市市球,廣州大學城大學生的熱衷的體育鍛煉項目受廣州地區的傳統體育項目的影響較大。4.1.2課余時間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段較為固定。從選擇體育鍛煉時段的情況方面,因為大學生身份的特殊性,主要分布在在校期間的工作日下午4-7點、晚上7點到10點和周末,不注重晨練,在暑、寒假參與體育鍛煉的大學生較少。4.1.3課余時間參與體育鍛煉頻率不足。廣州大學城大學生有積極參加鍛煉的欲望,但實際鍛煉的次數不足,不能滿足“每天1小時”的鍛煉目標,導致理想的鍛煉頻率和實際的鍛煉頻率存在一定的差距,未能滿足大學生課余時間參與體育鍛煉的正常需求。4.2建議。穩定發展趣味性、休閑性較強的體育項目,積極發展部分較為艱苦、枯燥的耐力項目,大力發展生存技能類型的體育項目,促進培養大學生艱苦奮斗的精神,讓更多大學生掌握生存技能類的運動項目。此外,為校園體育社團進行雇用對應的專業指導老師,將學生的體育愛好從業余引向半專業甚至專業的方向,以此來更好的促進大學生在課余時間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實施并推崇關于晨練的校園政策,加大關于晨練的宣傳,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早晨的體育鍛煉,將晨練的內容加入到日常體育課堂的延續,結合體育課堂的平時成績,進行體育鍛煉打卡、體育鍛煉排行榜等教學任務,按照等級來規定每一學期必須完成一定的體育鍛煉時間,并實施相關的獎勵制度。同時,結合學生群體課余時間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段情況,各高校自行或聯合地定期并積極開展相對應的群體性的課余時間體育鍛煉活動,聯動學校教職工與學生共同參與各種體育項目比賽等等,形成特定化、規模化的體育月、體育節等形式。加強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知能力,定期舉行體育論壇、線上線下的體育知識競賽等等,促進大學生不斷完善對課余時間參與體育鍛煉頻率的措施。

作者:何逸文 鄧飛 單位:華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