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學校體育發展史的對比
時間:2022-12-16 03:40:16
導語:中美學校體育發展史的對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學校體育形成的時間大致相同。1828年,現代體育教育的創始人托馬斯阿諾德創造性地提出了新的理論,將體育作為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并付諸實踐,第一個把體育運動列為學校課程,對發展現代體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中國現代意義學校體育的歷史起點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清政府為了富國強民,發起了洋務運動,1903年仿照外國興辦學校(稱為學堂)。在開設科學知識學科以外,并設有“體操科”(體育課)[1]。主要教學內容為德國、瑞典、日本的普通體操,軍事體操等。美國學校體育的萌芽期是1820年到南北戰爭。1848歐洲移民熱潮登陸了美國,有很多體育家,將棒球、美式足球、籃球、排球等運動開始滲透到美國的教育體系中。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之后,體育活動逐漸向社會擴展傳播,創立了獨立的體育體系。1881年,體育開始列為學校正式課程。1.2學校體育發展目標基本相同。學校體育目標是指通過實踐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決定著學校體育的發展方向,是一個發展的、動態的、持續的概念體系。目前,中國學校體育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為目標,提出了“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四位一體的學校體育目標。提倡在掌握運動技能同時開展健康教育,增強體質,磨煉意志,注重個性發展,培養良好心理品質,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美國的體育教育目標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體價值的挖掘,使學生的興趣和個性得到充分發展,最大化地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潛能[2]。始終以人的身心健康為主要目標,通過體育教育促進學生在身體、認識、社會和情感四個方面的發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活動的能力、意識和習慣。
2.中美學校體育發展史的差別
2.1學校體育指導思想。中國學校體育指導思想歷經了一個曲折而艱難的歷程:①嚴復等人的“通過體育強健身體”的思想階段;②蔡元培等人的“軍國民體育思想”階段;③“自然體育思想”階段;④蘇聯《勞衛制》階段;⑤多元化階段。“揚州工作會議”之后,“體育與競技相結合體育思想”、“終身體育思想”以及“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等[3]。19世紀初,德國體操率先進入美國。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軍事訓練是學校體育的主要形式。19世紀末,學校體育逐漸受到重視,主要內容是健康身體,為工業和軍隊提供強壯的勞動力。1900—1950年,以杜威為主的進步教育運動對當時美國體育教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4]。其核心內容是使“學生成為一個全面完整的人”。20世紀60年代,在肯尼迪總統影響下,美國政府1980年的《全國的目標:增進健康,預防疾病》報告再次申明學校體育對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這一時期,學校體育的指導思想以建立終身體育鍛煉觀念為目標?;仡欀袊鴮W校體育思想的演變歷程,受社會經濟、政治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體育教育思想過多強調學校體育的政治功能。2.2學校體育法制化時間不同。新中國成立以前,沒有一部正規的法律文件。199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填補了中國立法的一項空白,標志著中國體育工作開始進入依法治體的新階段,是學校體育發展的里程碑。美國很重視通過立法推動本國體育事業的發展。1919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體育立法“體育法案”。1972年,美國國會通過“第九教育修正案”,規定所有美國公民都具有同等接受教育、參加體育運動、使用體育設施的權利。1978年美國頒布的《業余體育法》對美國甚至國外的中小學體育教育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和美國相比,中國體育法制化進程比較緩慢,立法工作依然不能滿足中國快速發展的需要。目前,在我國依法治國的大環境下,依法治體體系會更加系統、完善。2.3管理體制不同。我國的政治體制的優點是政令統一、標準一致。缺點是不能因地制宜,缺乏生機和活力。目前,教育部作為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全國教育工作。各直轄市設有教育委員會;各省、自治區設有教育廳;各地方市、區、縣都設有相應的教育局或教育辦公室。美國移民國家的特點和地方分權的管理制度使得美國學校教育呈多樣化的局面。教育的主要管理機構分別為:聯邦政府、州、學區、學校。聯邦設教育部,負責制定教育國家標準和協調各州工作;州設教育廳,負責州內教育行政事務和具體教育問題的決策;學區設教育委員會,是本地區基層教育管理機構,負責管轄當地中小學。學校是負責教學工作的直接基層單位,可以根據本學區內的情況決定體育的發展方向和制定具體政策[5]。從總體上看,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和多元化特點。2.4發展歷程不同。清末洋務學堂的體育思想是“強民”“富國”,學校體育側重對學生和全體民眾進行尚武精神的培養和軍事素質的訓練。辛亥革命和北洋軍閥時期,學校體育的發展受到嚴重的制約。國民政府時期,第一次設立了專門的體育管理機構,舉辦了四屆全國運動會,制定了中國第一部中小學體育課程標準,首次把“體操課”改為“體育課”。新中國成立以后,學校體育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初創階段(1949—1957):頒布了《準備勞動和衛國》,制定了中國第一部統一的體育教學大綱和教材。過渡階段(1958—1965):在“”的影響下,學校體育也受到了“左”的思潮以及經濟條件的影響,學生體質普遍下降。畸形發展階段(1966—1976):學校體育基本上處于混亂和停滯狀態。新的發展階段(1977—):1979年揚州會議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會議,使學校體育在改革開放初期有了良好發展。[6]美國學校體育的發展歷程隨著社會進步不斷改進和完善。19世紀中期,德國、瑞典體操在美國盛行傳播。19世紀末,進步教育之父帕克提出“教育要使學校適應兒童,而不是使兒童適應學校的”的原則,對當時的美國學校教育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1917-1939年“大眾體育運動”(sportforall)促使傳統學校體育教育從以健康為目標向社會化目標轉化。杜威的“新體育”理論形成了系統的的教學知識。國家運動和體育協會(NASPE)1995年頒布的《走向未來———國家體育標準》是美國學校體育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改革。2.5社會的重視程度不同。從晚清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多年來,中國教育始終處于重文輕武的模式,以至于晚清及民國時期“國貧”“民弱”,備受外國列強的欺辱。建國以后,雖然經歷了教育改革,但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教育一直未能得到真正的重視[7],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在美國,體育課程是學校的核心課程,學校體育設施眾多,能滿足學生鍛煉的需求。整個家庭的體育參與使得體育已經成為一種文化。政府的干預使體育成為一種解決勞動力過剩,失業人數增多等政治問題的手段。1955年,艾森豪威爾總統召開多次會議并成立了總統青年體格健全委員會,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應試教育一直是中國學校教育的主流思想,輕視了學校體育對于健全人格的培養。美國的學校體育政府支持,法律保障,設施完善,全家參與,使得學校體育活動蓬勃發展,體育也是申請大學的一項主要的考察內容。
3.結語
通過對中美體育發展史的對比分析,差異關鍵在于文化和制度方面。中國重文輕體的主流社會價值觀念使體育思想流于表面而難以深入人心,與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目標相去甚遠。美國提倡通過公平競爭和頑強拼搏獲得財富和成功,因此,美國在教育方面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挖掘個體價值,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展。要想改變中國目前教育的困境,教育制度的改革首當其沖。逐步改變人們“學習好才是真的好”的思想觀念,全面發展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身心健康、德才兼備的可塑之才。
作者:龔建亭 邱宏軍 高丹娜 單位:西安交通大學
- 上一篇:學校體育文化使命與路徑研究
- 下一篇:大學生課余時間體育鍛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