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研究
時間:2022-12-18 03:50:49
導語: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理論和實際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湖北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的現狀和培訓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從政策法規、財政支撐、功能定位、社會資源、效益評價、人力資源等方面提出創新模式,對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模式提出優化政策,以此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服務社會的能力,以便為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提供參考,促進湖北省群眾體育事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湖北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模式;創新
在報告中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強調,要深化體育體制改革,完善體育管理體制,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完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深入實施體育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體育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加強中外人文交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的軟實力[1]。黨中央和國務院將全民健身提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相繼出臺了《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一系列關于全民健身的政策文件。隨著時間的推移群眾也逐漸認識到體育運動對身體健康的益處,開始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運動,但是新的問題接踵而來,群眾由于對體育專業知識的不了解,有時在運動中不僅沒有達到健身的效果,反而因為不科學的鍛煉方式損害了自身健康,造成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就是在體育鍛煉中沒有得到正確的指導。社會體育指導員是全民健身的倡導者、領導者、組織者、指導員、管理者,從事群眾體育活動中的運動技能教學、健身指導和組織管理工作,它對促進體育事業的全面發展,改善公民的身心健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2],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1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模式的創新意義
1.1理論意義。社會體育指導員在培訓模式、內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創新是社會體育指導員在培訓工作中進一步提高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他們的指導水平、發展群眾體育、為體育強國奠定基礎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有必要逐步明確工作脈絡和工作體系,使培訓的準備、實施、檢查和考核工作更加系統化、科學化,從而更好地實現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目標,發揮其更大的價值。總的來說,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模式的創新其實是發展群眾體育事業的新路徑,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3],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服務隊伍,才能適應群眾體育的發展和人們健身的需求。1.2現實意義。對社會體育指導員進行培訓,是我國體育社會化、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強化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公共服務理念的需要;是社會體育指導員自我實現、自我發展的途徑,因此對于社會體育指導員進行的培訓工作是關鍵一環。但是,目前國內培訓模式的不適應性已經凸顯出來,其主要問題是不能很好適應培訓個性化發展趨勢,不能有效體現按需施訓的原則,因此亟需進行創新性的系統研究。在現代網絡信息化條件下,利用計算機網絡平臺和現場培訓相結合進行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的操作模式。體育教學與訓練、教育培訓等多種行業均加快了遠程網絡培訓項目的發展,以網絡培訓的形式開展業務指導和學習成為了信息化時代下的一種必要形式,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也不例外[4]。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新興手段,解決傳統社會體育指導員培養模式下師資力量不足、場地資金限制、課程設計松散、理論與實踐脫離等多種不利條件,實現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大規模培養,降低其學習成本,提升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效率,提高其專業性和多樣性,滿足不同群體的差異化需求,以便提供多層次、多元化的公共服務供給。
2湖北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模式創新的地方實踐
湖北省各個地區堅持黨的思想領導,以的重要講話為指導方針,有針對性、組織性地開展一系列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活動。深入落實施行《十三五周期湖北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實施計劃》《湖北省全民健身條例》以及湖北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會議精神,明確培訓工作更有計劃、培訓范圍覆蓋更廣、培訓過程更加正規、培訓模式更加人性化、培訓效果更加顯著的要求的目標。例如湖北省面向各市州、省直管市、神農架林區文體局、各行業體協、各相關單位開展關于舉辦2017年全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培訓班和工作布置會議;為總結2017年全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全面分析湖北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形式,科學部署工作任務,扎實推進湖北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創新發展,湖北省“崇尚人人體育,共創美好生活”主題全民健身賽事活動于2017年12月24日至26日舉行;根據湖北省體育總會主辦的《湖北體育2016年“五個十佳”推選活動方案》要求,推選湖北體育2016年“十佳社會體育指導員”。據調查顯示、每年全湖北省報名參加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的人同比往年均有增加。體育總局社體中心也組織多名專業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進行全國范圍內的培訓交流互動活動,在全省各地拓展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工作。目前為止,湖北省各個地區都在積極開展一級、二級、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活動,現已在天門、漢陽、仙桃、荊州等地開展了柔力球、羽毛球、太極、乒乓球等項目的專項培訓班,并且省社體中心、省籃球中心等也均組織了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班。2.1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創新實踐。為深入貫徹實施《武漢市全民健身條例》以及《武漢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進一步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力度,加快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根據湖北省體育局有關培訓和審批社會指導員工作精神,2017年4月25日至28日,湖北省第155期武漢站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在武漢市全民健身中心成功舉辦。本期培訓班,旨在進一步提升湖北省健身舞和健身氣功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理論水平和指導能力,打造一支優秀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促進湖北省健身舞和健身氣功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再上新臺階。此次培訓班的創新之處在于創新培訓模式、注重技能培訓,科學統籌規劃,設置了集中技能教學和實踐性教學兩個階段的教學安排。武漢市體育局群體處從擬定培訓方案、下發培訓通知、課程內容安排、申報資料填寫、資格審查、結業考核等一整套程序都進行得科學規范,確保本次培訓工作科學規范。培訓班結束后,對全體學員的實際技能和理論知識進行了綜合評定,嚴格考核,每名學員的專業素質、技術水平和教學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充分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在群眾體育鍛煉中的示范作用,為推動武漢市乃至全省全民健身事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此外,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辦法》,促進全省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健康良性發展,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能水平,更好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在全民健身活動中的積極作用,由湖北省社會體育管理中心、武漢體育學院等單位承辦的2018湖北省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在武漢體育學院開班,來自省內17個市州林區的103名基層社會體育指導員參加了此次培訓。省體育局群體處、省社會體育管理中心對此次活動非常重視并參加了開班儀式。在為期8天的免費培訓中,共安排了理論學習、教學與實踐、技能展示、體育社團組織與管理、社會實踐考察自學與討論等板塊的內容。作為承辦單位的武漢體育學院為培訓的學員講授固有的規定內容,特意安排了武漢體育學院涉及全民健身的各科目專家、教授講授知識。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訓班中一項創新就是連續7天安排了早晨1h的健身氣功、健身操學習環節,主辦方也希望參與培訓的社會體育指導員能夠身體力行地在荊楚大地推動具有全民健身效果的健身氣功、健身操的普及。湖北省群眾體育正處于良性發展的快車道,隨著2017年省政府關于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進體育強省建設意見的出臺,崇尚人人體育、共創美好生活已經成為全省全民健身的新主題。湖北省體育局群體處強調,全民健身是實現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徑,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作為湖北省指導員隊伍中的精英,在積極做好全民健身工作的同時,還要緊密結合當前全省推動體育強省建設的主旋律。全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尤其是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要大力弘揚奉獻精神,作為全民健身工作的中堅力量,踐行“奉獻、服務、健康、快樂”的宗旨,引領社會奔向全面小康。2.2天門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創新實踐。為深入貫徹落實《湖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辦法》,依據省體育局通知精神和《天門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為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業務素質,加快城市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努力實現綜合培訓向項目技能轉變,天門市文體局舉辦了2017年天門市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培訓班進一步增強了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組織能力和健身指導技能,提升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整體水平。也使得學員有平臺廣泛交流,提質增量,切實提高開展健身指導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科學性,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健身指導,推動全民健身深入開展。在天門市2017年度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總結中指出,為深入貫徹落實《十三五周期湖北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實施計劃》,進一步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天門市把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作為群眾體育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動真格、出實手,使得這一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天門市在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中,不斷創新培訓形式,豐富培訓內容,在培訓中做到了“3個結合”:一是省訓與市訓相結合,以市訓為主,嚴格實行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級晉級制度,凡不參加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的,不得晉升為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凡不參加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的,不得參加省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在參加省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中,實行申報審批機制,即將培訓指標下達給各鄉鎮、社區、體育協會、市直單位、學校等,讓各地根據情況向市體育局申報參加省級培訓指標,市體育局根據申報對象近幾年參加市級培訓的情況確定是否批準參加省級培訓[5];二是注重培訓技能與實際生活技能相結合。全年培訓技能型體育指導員5期,培訓對象為各鄉鎮、社區、健身站點健身骨干,培訓內容為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跑步、救生等實用型健身技能;三是聘請專家授課與請本地群眾體育骨干授課相結合,以本地群眾體育骨干授課為主,同時讓本地在全民健身活動中涌現出的一些“本地專家”走上講臺,手把手地傳授健身技能,此外,天門市還在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和全民健身志愿者相結合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促進了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社會化和多元化。
3湖北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模式創新的困境
3.1認識不足。國家體育總局將新時期群眾體育的工作目標確立為“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這就要求轉變群眾體育發展方式,但湖北省一些地方體育部門依然延續傳統觀念開展群育工作,忙于舉辦各種活動,沒有真正認識到指導員在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對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缺乏長遠發展規劃和有效實施計劃,缺乏實際行動和具體措施,經費投入不足,分管人員變換頻繁,對指導員的管理、服務和保障都不到位[6]。3.2質量不高。一般情況下,湖北省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是獲得等級資格的同時也結束了學習,沒有建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定期培訓或進修制度。發達地區職業社會健康體育指導員職業資格的取得,必須通過書面和實踐兩類的考核,如果要提高職業資格評定標準,還必須參加包括社會交往、人際溝通等涉及管理方面內容的考試,特別在實習等方面必須和大學本科、研究生院的醫學、健康教育學、運動科學的資格完全一致[7]。3.3體制弊端。培訓課程的設置缺乏科學性,培訓方式單一。現行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方式主要是集中面對面教授,雖然上級主管部門曾多次發文提倡面授與自學相結合的培訓方式,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學員自學能力不強,常常缺乏自我檢查、自我監督機制,自學有名無實。以高等院校、遠程網絡、培訓機構、健身中心為核心的培訓模式之間不能及時溝通,缺乏合作性,導致缺乏統一性的資源配置和培訓內容的重復性[8]。
4湖北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模式的創新路徑
4.1基于互聯網,建立遠程網絡培訓模式。目前,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在網絡平臺上建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基礎理論課程和實踐技術課程,這是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現代培訓模式。通過靈活的方法,可以降低教育成本,實現大規模、低成本、高質量的培訓。遠程網絡培訓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和地區為學習者提供課程,這種不受時間和空間影響的課堂為學生們交流提供方便,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時間和學習進度,有利于進一步消化、吸收、理解知識,使學生更高效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針對面授課堂培訓的局限性,拓展培養內容,更新系統知識[9]。4.2協同合作,充分發揮各部分高效作用。在群眾體育活動高度多元化的今天,我們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需求發生了質的變化。我們不僅需要良好的學識和專業知識、高超的教學技能,而且還需要正確把握人們的體育需求并作出適當的指導[10]。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建設,充分發揮協會作用,為推動我國群眾體育事業跨越式發展構筑堅實的組織保障體系;正確處理體育部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社會體育指導員三者的關系,結合本地群眾體育骨干,發揮優勢,形成合力,獲取最佳工作成效[11];不斷提高組織管理水平,著力突破制約瓶頸,創新工作思路。4.3健全組織,形成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網絡。把擴大隊伍規模、提高隊伍質量和發揮隊伍作用放在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的首位。以《湖北省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辦法》《湖北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工作制度》《湖北省社會體育指導員目標責任管理和督辦考核辦法》等為依據,制定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管理制度,加強湖北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的組織管理。局黨組成員中由分管領導,業務科長主抓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安排專人負責并配備必要的工作設施,實行計算機管理,開展社會體育指導員專題研究工作,加強工作責任和工作落實,使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真正實現結構合理、覆蓋城鄉、服務到位,適應了全民健身服務工作的需要[12]。4.4加大投入,保障培訓工作落到實處投入專項經費用于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并將市老干部活動中心作為培訓基地。省體育局建立全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全省培訓工作。各市、縣級體育部門應加大本地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工作的經費投入,改善當地群眾體育發展環境[10]。另外在公園、廣場或其他人群集中地的地方,建設一批標志性的指導點,提供服裝、音響器材等,擴大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社會影響,充分保證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開展。
5結語
社會體育指導員,是全民健身的重要抓手。對社會體育指導員進行培訓,是我國體育社會化、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強化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公共服務理念的需要;是社會體育指導員自我實現、自我發展的途徑,因此對于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工作是關鍵一環。但是,目前國內培訓模式的不適應性已經凸顯出來,其主要問題是不能很好適應培訓個性化發展趨勢,不能有效體現按需施訓的原則,因此亟需進行創新性的系統研究。
作者:袁戈 沈克印 單位:武漢體育學院
- 上一篇:體育社團對學生體育文化的影響
- 下一篇:試析小學體育教學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