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系統創建必要性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26 09:27:00
導語:交易系統創建必要性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證券投資有多種方式,而利用交易系統進行證券投資很早之前就出現了,它的目的是降低風險、獲得更大的收益,因此獲得許多投資者的青睞。本文通過對比分析系統交易與分系統交易對投資者效用帶來的變化,得出資金收益不能作為衡量投資成功與否的標準、投資者利用交易系統可以更好的控制情感等因素的結論,由此推論:在證券交易中創建交易系統可以顯著提升投資者效用,因此是必要的。
關鍵詞:交易系統投資者效用投資策略系統投資
從人類文明歷史出現第一次證券交易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早期證券交易主要采取現貨交易方式,但隨著商品經濟及資本市場的發展,證券交易形式呈現出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復雜、由單一向復合的發展趨勢。各國證券交易方式的分類標準出現多元化趨勢,既可按單一標準分類,也可兼采多種標準分類,并形成了現貨交易、信用交易、期貨交易和期權交易等并存的交易形式。
以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紐約證券交易所為例,截至2008年2月,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已超過3900家,在全球資本市場上籌措資金超過30.4萬億美元。另外,美國政府、公司和外國政府、公司及國際銀行的數千種債券也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在如今這樣一個證券交易高度發達的世界,各國上萬種股票,各個公司、各國政府數千種債券,一起構成了龐大的證券投資市場,其總市場價值約為20.9萬億歐元,日均交易額為1029億歐元。從以上數字可以看出,證券交易確實是當今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全世界有數以萬計的投資者在這個市場中博弈,他們的投資行為是主觀收益的,然而客觀上卻影響了這個世界的進程。
證券投資有證券套利、證券包銷、證券發行等多種形式,其中,證券套利有許多種分析方法,主要是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的多種組合。在證券套利投資中,很多投資者堅持一套成型的投資系統,希望將降低風險、擴大收益。然而相對于不采用固定系統的投資者,這種做法是否真的可以達到其預期的效果?如果可以,究竟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效果?本文通過對證券投資者的效用的研究,結合證券交易系統進行分析,對比兩種投資方式對投資者產生的效用不同,分析得出創建交易系統與投資者效用的結論,并提出相關投資建議。
研究假設
根據損失厭惡(LossAversion)理論,人類對諸多風險進行選擇時,對損失存在著必然的厭惡感,具體來說,損失造成的效用損失程度是等幅收益的2.5倍。所以,在對比分析交易系統的作用時,筆者認為應該以投資者效用為比較標準,而不是直接的數字收益。這樣才能更真實的反映交易系統對投資者的實際作用。
假設1:投資者對損失的厭惡程度是等幅收益效用的2.5倍。
投資者效用,衡量投資者從投資組合中獲得的心理滿足程度。根據市場參與者的風險偏好,投資者效用可以分為三類:風險喜好、風險厭惡和風險中性。
即使經濟學假設投資者是理性的,但是由于人類本身就是非理性的,所以風險中性的情況在真實的市場中是不存在的,投資者一般也只分為兩類,積極型和保守型,即分別對應風險喜好和風險厭惡。本文將對這兩類投資者的效用分別進行系統與無規則的對比分析,探究創建交易系統的必要性。
假設2:投資者分為兩種,風險厭惡與風險喜好,并且二者對風險的厭惡與喜好程度相同。
交易系統的期望值反映了研究者是否成功分離了價格波動中的非隨機性部分。交易系統的正期望值越高,則反映研究者對非隨機性價格波動的認識程度越高。反之,如果交易系統的期望值小于零,則反映研究者還未能捕捉到非隨機性價格波動。絕大多數投資人在開始進入市場的時候,完全沒有系統的觀點。
假設3:投資者的操作方法是可以高度定量化、條理化的,并且具有系統的完整性。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任何交易系統都有弊端。但這一點并不妨礙我們客觀的認識交易系統。在進行這個研究的時候,筆者選擇了包含入場信號、出場信號和期望計算等參數的多個不同的交易系統作為研究對象,這樣做旨在說明交易系統自身的質量并不起決定作用,關鍵是是否有清晰的系統,可以從非系統交易中區分出來。
假設4:交易系統自身質量的差異不會從質的方面改變交易系統對投資者效用的影響,只會在量的方面有影響,即質量更高的交易系統產生的效用更大。
許多投資者根據把對市場的某種認識與致勝的方法混淆了。他們不知道要想在市場上獲勝,必須進一步確定其方法在統計上的科學性。無論是隨機性的價格波動還是非隨機性的價格波動中不具備統計顯著性的部分,只能給投資人以局部獲勝的機會,但是絕沒有長期穩定獲勝的可能。本文在研究交易系統的過程中,為了區分系統交易與非系統交易的差異,假定投資者設計的交易系統都有數理統計原則依據。
假設5:投資者對其操作方法的效果是根據數理統計原則指導下的認識。
交易系統
那么究竟什么是交易系統?從簡單的概念上講,交易系統是系統交易思維的物化。系統交易思維是一種理念,包括一整套分析數據、處理數據,以及心理互動的過程,它體現為在行情判斷分析中對價格運動的總體性的觀察和時間上的連續性觀察,表現為在決策特征中對交易對象、交易資本和交易投資者的這三大要素的全面體現。
交易模型理論是交易系統的核心,它與交易系統設計者自身的理論基礎、投資哲學以及個人習慣有著緊密的聯系。目前,國際主流的交易系統有以下兩種:技術分析系統和基本分析系統。
(一)技術分析交易系統
技術分析交易系統是指使用市場歷史的交易數據(價格、成交量和持倉興趣等),通過計算各類交易指標和指數,并經過系統化搜索檢驗、優化處理,以期判斷價格發展趨勢和交易信號的交易系統。其理論基礎主要建立在以道氏理論和江恩技術理論等傳統技術分析理論基礎之上,以價格形態辨別、發展趨勢研究和突破信號等理論為主要工具得出結論,并經過大量統計學分析檢驗。該模型最大的優點在于,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對稱性造成的分析失誤,特別是在對重大事件中判斷的主觀性和盲目性,保證了交易分析中的連貫性和穩定性。其具體模型主要有以圖型形態識別為基礎的和以價格趨勢判斷為基礎的交易系統。
(二)基本面分析交易系統
基本面分析交易系統是指交易者使用市場外的數據信息,通過對所有影響基本經濟關系的信息進行考察,并對這類因素進行量化分析,建立數據庫,從中判斷市場的均衡價格而進行投資的系統。該系統的特點主要是:為大規模資金進場提供良好的分析依據;理論基礎雄厚,容易為投資大眾接受。但對于短線和時機把握幫助不大,而且信息收集難度大,導致分析滯后于市場價格,同時分析主觀性過強會影響結論的準確性。其主要模型有價值評估和積分評估等。
交易系統對投資者效用的影響分析
本文通過一個簡單的二階矩陣來說明兩種不同的交易系統對兩種不同的投資者分別有哪些影響,見表1所示。概括來說,交易系統(不考慮技術分析或者基本面分析)對投資者效用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使投資者把握投資時間
毫無疑問,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都是可以獲利的,不同的交易系統自然投資時限也不同,有專為短線投資設計的交易系統,也有只為長線投資服務的交易系統。不要認為交易系統的時間屬性是個無所謂的概念,表2中的數據就能說明問題:在這個分析中,我們假設股票價格的變動是完全隨機的,并假設損失厭惡系數為2.5(投資者效用=股票價格上升的概率-股票價格下降的概率×2.5)。
顯然,在較短的投資時間內,正收益的概率始終距50%不遠,甚至可以這樣認為:在一年以內的投資取得正收益的概率比賭博(50%)高不了多少。而特別長的投資時間(如100年)雖然可以100%確定獲得收益,但是對壽命有限的人類來說又不現實。實際上,投資者效用從1年后才開始為正的(藍色數字)。所以,1年到10年為期的投資將更誘人,這也正是筆者要強調交易系統能使投資者控制投資時間的原因,因為恰當的時間會帶來最大的投資者效用。
(二)凸現期望分析的優勢
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上的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尋找交易信號,以入場信號和出場信號為主。但是畢竟任何人都不能保證自己發現的信號絕對正確,所以投資者需要對這樣的信號進行分析,尤其是評估其正確的概率。其實,投資決策的過程就是將直覺或者認識轉化為概率的過程,然而這并不是全部,因為最重要的不是概率,而是期望。假設現在某只股票上漲的概率是80%,下跌的概率是20%,而上漲的幅度只有1%,下跌的幅度則是5%,那么最終的期望就是0.8×0.1-0.2×0.5=-0.02,即股市很可能上漲,但是投資者的效用卻是負的。所以,使用可以同時判斷概率和計算期望的交易系統,顯然可以最大化投資者效用。當然,如果有人在投資時計算了期望而不清楚自己是否擁有交易系統,實際上他都是在采用固定的投資策略進行分析,那這就是交易系統。
(三)減少信息量對投資的影響
顯然,交易系統出現的本意就是一些投資者希望克服人類的惰性和情緒化,其目的也是讓交易活動更加程序化。在傳統的認識中,人們總是相信是信息不對稱造成了投資損失,換句話說,只要能掌握更多的信息,那么投資的準確性也必然會提高。然而,研究人員對賭馬的研究證明了這一觀點是錯誤的。在這個實驗中,賭馬的投資者先后在掌握5條信息、10條、20條和40條信息的情況下分別對每一匹馬進行同樣的預測,不幸的是,信息量的增加并沒有使預測的準確性有所提升,反倒是投資者對自己預測的信息出現了明顯的上升。
也就是說,更多的信息不僅沒有幫助投資者提高判斷的準確性,反而讓他們更加堅持自己做出錯誤的判斷,這無疑是在幫倒忙。顯然,交易系統的發明者有充分的理由這么做,因為交易系統確實在能有效篩選、過濾信息,一個交易系統需要的信息是有限的,也是有條件的,并不是傳統認為的越多越好。信息使投資者的信息與預測準確性出現了背離,投資者效用將相應減少。所以從應對信息不對稱的角度來看,交易系統的存在對提高投資者效用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有助于克服心理作用對交易活動帶來的影響
投入與趨同性:一旦做出決策,人們就會改變中立思考立場,盡力尋找支持這一決策的證據,從而無視不利于這一決策的證據。
根據前景理論,投資者在面對收益時具有風險厭惡傾向,而在面對損失時則具有風險喜好傾向。這就容易解釋為什么投資者經常會出現自相矛盾的判斷,原因很簡單,他的情感讓他相信這是一筆不錯的投資時,他就會找來一千個理由來作論據;而當他的情感對這筆投資感到厭惡時,同樣地,他也會找來另外一千個理由來證明這筆投資有多么糟糕,這就是情感的力量。
一個關于賭博的事例可以很好的證明這一點,根據心理學家的實驗,一個下注前猶豫不決的賭徒,在下注后突然間就會信心大增,這是個有趣而又發人深思的現象。事實上多數投資者都有這樣的感受,一個決策之后,我們的內心就好像被一股力量支配著,讓我們不得不去依附于這個決策,然而很多時候錯誤的結果讓我們一再付出沉重的代價。毫無疑問,投資者效用也在這個過程中蒙受了非常大的損失,而且除了交易系統之外,似乎沒有好的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五)可以控制組合周轉率
“所有實證數據無一例外的表明,低周轉率資金(投資者的持有期限在兩年以上)在3年、5年、10年和15年的時間范圍內業績最佳”。
從表3中可以看出,周轉率低于50%的投資組合其業績要明顯高于50%以上的,過高的周轉率甚至會導致負的回報率(如藍色數字)。
組合周轉率的高低與長期業績的負相關關系,主要是由周轉的成本造成的,包括交易成本、隱性成本和稅收成本等。也就是說,一套經過篩選的投資組合,長期持有總會有不錯的收益;即使換成其他組合依然有收益,只是要支付相當高的周轉成本而已,這就使得周轉率高的組合長期業績表現不佳。
美國的共同基金的年周轉率在1946年到1966年之間的20年都保持在20%的低水平,而今天的平均水平已接近100%。再看看中國A股市場,2006年基金整體組合周轉率為287.30%,A股市場的平均周轉率為376%。而在151只開放式基金中,有40%以上的開放式基金組合周轉率超過了A股市場的平均水平,周轉率最高的一只基金竟然高達1657.83%,同時有四只基金的組合周轉率超過1000%。顯然,對結果的過分關注導致了前景效用的作用擴大,使市場的組合周轉率高的讓人難以置信。
交易系統的存在可以讓投資者始終保持對交易過程的高度關注,而不是一味的擔心結果,畢竟任何結果都有運氣和概率的成分。關注過程,而不是結果,這就是交易系統在這方面可以提高投資者效用。下面我們通過一個簡單的二階矩陣來看一下投資過程與結果的關系,以便更深刻的認識交易系統的作用,見表4。
結論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交易系統對投資者效用的影響,通過對比分析投資者效用在兩種情況下的變化,結合投資者的實際交易經驗,筆者得出以下結論:交易系統可以使投資者明白賬面的數字收益不是最重要的,投資者效用才是最重要的。交易系統可以使投資者避免落入某些心理陷阱,包括過度自我感覺良好、經驗啟發型偏差(Heuristic-drivenBias)、非理性惡性增資(IrrationalCommitmentEscalation),以及確認陷阱(TheConfirmationTrap)等。因為人們愿意相信他人的原因往往是信息不對稱,所以交易系統可以使一個人的投資行為個體化,而不是隨波逐流。
總之,交易系統還沒有被所有投資者所熟知,但經過分析,我們確實發現了它相比非系統投資無可比擬的優勢。也就是說,從投資者效用的角度分析,在證券交易中創建交易系統是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美]茲維•博迪,[美]羅伯特•莫頓.金融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2.[美]約翰•墨菲.期貨市場技術分析.地震出版社,1994
3.[美]邁克爾•莫布森.魔鬼投資學.廣東經濟出版社,2007
- 上一篇:銀行治理結構研究論文
- 下一篇:資金管理中心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