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化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07-01 11:13:15

導語: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化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化問題與對策

摘要:大學生社會實踐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踐育人的重要載體,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學生認識社會的“大課堂”和鍛煉本領的“試驗田”。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社會實踐在活動內容、制度和組織上出現了新的特點,在項目化運作的過程中,項目的設置、供給、組織和評價等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對此,應該從思想認識、組織管理和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項目優化和創新,打造社會實踐育人共同體,進而推動社會實踐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社會實踐;項目化;問題;對策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第一課堂的重要補充,是大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有效載體,也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必要環節。大學生走出校門,深入農村和基層,融入生活和社會,切實感受社情民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向群眾學習,在基層鍛煉,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增強服務社會的意識,促進自我的健康成長。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化運作,能夠形成科學化、系統化和規范化的大學生社會實踐體系,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針對性,調動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對于提升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育人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價值意蘊

(一)大學生社會實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育部等部門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各高校要把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與組織課堂教學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與專業學習、就業創業等結合起來,制訂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年度計劃。緊密圍繞一個主題、集中一個時段,廣泛開展特色鮮明的主題實踐活動。[1]《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強化社會實踐育人,提高實踐教學比重,組織師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聯合等協同育人模式,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建立健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接收大學生實習實訓制度。[2]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到: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3]可見社會實踐的育人功能已經達成社會共識,社會實踐已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課堂一樣發揮著同樣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二)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學生體驗社會的“大課堂”共。青團這所大學校培養人的特色方式是實踐育人。開展的學習不能是純粹的理論學習,而是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引導青年在社會實踐、社會觀察中感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真理性,進而堅定理想信念。[4]社會實踐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載體,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廣大學生持續不斷的投身到社會實踐的大課堂中,開辟出一條實踐育人的新路徑。社會實踐是大學生走進田間地頭、社區街道、廠礦車間、部隊軍營等地方,了解國情、熱愛家鄉,培養對基層和群眾的樸素情感,增強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在這個社會實踐的“大課堂”中,學生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內容與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將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外顯于社會實踐活動中,將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成果運用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進一步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三)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學生鍛煉本領的“試驗田”。指出,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只有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中才能充分發掘出來。不論學習還是工作,都要面向實際、深入實踐,實踐出真知。[5]要充分發揮實踐育人的作用,帶領青年到人民群眾中去、到一線實踐中去經風雨、長才干、練本領。[6]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廣泛接觸社會,增長見識、鍛煉成才的有效途徑,是大學生了解國情,服務社會的必由之路。在社會實踐中,大學生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行萬里路,讀無字書,融入了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既加強了思想道德修養,又鍛煉了實踐能力,培養了創新精神,實現了自我價值。社會實踐活動已成為廣大學生鍛煉本領的“試驗田”。

二、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化運作的問題所在

項目化運作是當前管理學界的一個研究熱點,是以項目為對象的系統管理方法,通過一個臨時性的項目小組對項目進行高效率的計劃、組織、實施、指導和控制,實現項目的預期目標。[7]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化運作是指以學生實踐項目為對象,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項目設置、供給、組織、評價等各方面進行系統化管理,從而達到實踐育人的預期目標。然而,在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化運作的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實踐項目設置未能保證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政治方向。各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基本上是團委發起,各二級學院組織,在設置社會實踐項目時,多側重于項目的形式和實踐的具體要求,對于實踐項目的政治方向缺乏專門的指導和審核。再加上部分學生思想上不重視,有些同學認為社會實踐是學校強加于學生的“負擔”,可有可無、可參加可不參加,有些學生表示參加社會實踐就是“拉條幅、揮旗幟、拍照片”。這些錯誤的思想導致社會實踐育人作用難以發揮,反而對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有些學生認為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價值在于開闊視野、積累經驗、提升能力、促進學習、崗前預演、勤工助學等層面,有些學生甚至定位為觀光旅游、“刷學分”,從而導致社會實踐中出現蜻蜓點水、走馬觀花、敷衍了事等現象。這些現象充分表明,在進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大學生可能會受到錯誤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影響,產生各種各樣的錯誤思想觀念,導致社會實踐項目的政治方向難以保證。二是實踐項目供給未能滿足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實際需求。社會實踐活動各高校之間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社會實踐活動項目的供給不能滿足廣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需求。一些高校在組織社會實踐過程中,沒有充分認識到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育人價值所在,未能把社會實踐作為人才培養的必備環節納入人才培養體系,在設置社會實踐項目時未能考慮全體同學的參與需求,“二八”現象、精英實踐、“單打獨斗”式的非團隊實踐依然在高校普遍存在,社會實踐的組織化程度不高,社會實踐項目供給不足,項目活動單一,沒有實現社會實踐活動的全員覆蓋。有些學校對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項目缺乏理論指導和論證,導致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主題隨意、調研膚淺。有些學校對學生缺乏實踐技能培訓,導致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流程陌生、技能缺乏、虎頭蛇尾的現象發生。三是實踐項目組織未能形成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長效機制。對社會實踐工作進行系統規劃和科學設計是提高社會實踐活動質量的內在需求,科學合理的組織社會實踐項目是實現社會實踐首要條件。社會實踐是實踐育人的重要平臺,但是當前一些學校的社會實踐活動依然處于粗放式、運動式的狀態。有些社會實踐項目沒有明確具體的任務目標、缺乏合理有序的流程環節,社會實踐活動缺少全面系統的任務部署、時間安排,缺少規范專業的培訓指導、評價考核等問題在很多高校普遍存在。一些高校的社會實踐活動處于制度不到位、規定不明確、要求不具體、條件不充分;有些學校實踐項目的品牌化建設薄弱,有些項目只是一年一次,不能長期開展,對項目的政治性審核把關不嚴,難以形成長效機制和教育閉環。有些實踐團隊的項目設計不合理,主題不突出,團隊分工協作不明確,交流不通暢,社會實踐的內容和日程安排沒有具體的計劃,導致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效果無法保障。因此提升社會實踐項目的科學化專業化水平,形成社會實踐的長效機制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四是實踐項目評價未能反映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成果質量。反饋評價是保證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性的關鍵一環,有效科學的評價反饋可為社會實踐活動的下一次順利開展提供經驗。部分學校社會實踐活動的反饋方式單一,學生上交實踐報告即可草草了事;評價的全面性、公平性也難以保證,多數情況下指導教師或者活動負責人僅根據自身主觀認知草率做出評價,影響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沒有形成對指導教師的激勵和評價機制,影響了指導教師的積極性,影響了對社會實踐成果的轉化。社會實踐評價依舊以實踐單位蓋章和社會實踐報告為依據,導致部分社會實踐活動變身為“觀光旅游”,調研報告成為“紙上談兵”。[8]

三、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化運作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實踐項目政治性保障。立德樹人是社會實踐的根本任務,要強化政治引領,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社會實踐的全過程、各方面,確保社會實踐正確的政治方向。一是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引領,在社會實踐項目申報前要建立切實有效的輔導培訓體系,著力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培養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培訓過程中,要將大學生思想政治元素融合到社會實踐項目中去,讓學生在進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真正了解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親身體驗社情民意,確實能夠與實踐項目中設計的思想政治元素共鳴,真正在實踐中受到教育。二是指導教師要切實發揮政治引領和專業指導作用,對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思想困惑等問題給予正確的指導。既要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個人綜合能力和素質,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提升學生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完善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全發展。三是高校共青團等組織部門要強化政治意識,履行政治責任,加強項目審核,嚴密過程監控,深化思想引領,加強風險防控,充分發揮團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團員先鋒模范作用,把好“入口關”,守好“責任田”,確保社會實踐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和政治功能,切實引領廣大青年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通過社會實踐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加強社會實踐的課程化建設。大學生社會實踐要科學化、專業化和制度化的發展,必須進行課程化建設,這是提升社會實踐育人質量的重要手段。要借鑒第一課堂的做法,強化社會實踐課程化的理念,設計開發符合當前學生特點的社會實踐課程,整合校內外的各項社會實踐資源,促進社會實踐的課程化建設。首先,要充分發揮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作用,將社會實踐活動納入高校人才培養計劃,成為學生必修項目,從制度上保障大學生全員參與社會實踐。其次,要充分調研學生需求,結合當前時政熱點,設計開發符合學生需求的社會實踐課程,將思想政治元素嵌入到社會實踐項目中去,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既增強了個人的素質能力,又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認識。第三,要抓好社會實踐指導教師隊伍建設。社會實踐質量的提高,育人效果的提升,離不開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要積極發揮指導教師的主導作用,從社會實踐的培訓、項目設計、團隊計劃、安預案以及實踐過程等各個階段參與進來,按照課程化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全過程全方面的指導,及時解決學生社會實踐中遇到的現實問題和思想困惑,確保社會實踐的順利進行。(三)加強實踐項目的品牌化培育。當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主體是各高校、學院的共青團組織和學生工作部門,應該充分發揮共青團的思想引領功能,抓好社會實踐的示范教育,做好實踐項目的品牌文章。各學院應結合地方實際,探索適合學生專業的社會實踐項目,建設符合專業特色的社會實踐活動品牌,并對社會實踐進行品牌化培育,這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實踐活動發展深化的一般經驗。第一,要科學定位社會實踐項目,結合專業選擇優秀項目,突出專業特色,打造品牌效應。第二,依托第二課堂成績單持續開展社會實踐項目,重點培育優秀的項目,發揮項目的實踐育人實效,增強學生的獲得感。第三,依托三下鄉官網、中青校園、省市校的多媒體平臺等對實踐活動項目進行宣傳,充分發揮優秀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放大社會實踐活動的品牌效應。高校共青團組織要根據項目推進情況,采用評估交流展示、周期總結表彰等形式,按照實踐-總結-改進-實踐-推廣的運行模式,提升實踐項目的知名度和認同感,擴大實踐項目的示范性和帶動力,逐步推進社會實踐項目的品牌化建設,進一步激發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主動創新的內在動力。(四)加強實踐項目的實效化評價。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是提高大學生社會實踐育人質量的重要保障。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育人質量的提高,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實踐育人的實際成效上。因此,對社會實踐項目進行實效化評價,對參與社會實踐的團隊和個人在社會實踐中產生的價值做出評價,既可以促進參與實踐的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又可以促進社會實踐活動的健康發展,完善和改進實踐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對社會實踐項目的實效化評價,需要從三個方面來進行。一是個人自評與團隊互評相結合。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有沒有收獲,有沒有成長,學生的自我評價是十分重要的。羅杰斯曾經說過:“只有一個人能評價目標實現的程度,這就是學生自己。”個人自我評價是內部評價,團隊互評是外部評價,只有將學生個人的內部評價和團隊的外部評價結合起來,才能如實的反映社會實踐的育人實效。二是學校評價和社會評價相結合。學校評價是指學校共青團系統和指導教師的評價,主要評價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實際效果。要結合實踐活動的目標,做到根據人員、團隊和實踐主題的不同做出不同的評價。還要結合實踐基地人員、當地群眾以及社會媒體等對實踐團隊的認可程度,做出合理的評價。三是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要將學生在實踐中做出的價值和結果進行評價,又要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自身收獲和成長做出評價。將結果和過程結合起來,既有利于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有效滿足學生個人的發展需求,促進學生個人的自身成長,又能發揮實踐團隊的育人功能,促進團隊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A].2012-01-10.

[2]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發〔2016〕31號[A].

[3].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EB/OL].人民網,2018-09-11.

[4]賀軍科.在“學習重要講話爭做新時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座談會上的講話(共青團中央辦公廳情況通報[2018]4號)[z].2018-05-08.

[5].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3:(02).

[6]賀軍科.在學習貫徹在紀念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上的講話(共青團中央辦公廳情況通報[2019]3號)[A].2019-05-07.

[7]柴娟.高校困難學生群體實踐育人項目化運作初探———以中國傳媒大學公益實踐活動項目為例[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7,(09):64-66.

[8]馬振清.警惕“變質”的大學生社會實踐[J].人民論壇,2018,(01):110-111.

作者:王振國 范常春 單位:1.濰坊學院 2.山東省昌樂及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