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黨員價值作用發揮實踐路徑探索
時間:2022-07-01 11:10:14
導語:大學生黨員價值作用發揮實踐路徑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研究背景
2018年,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本科生中文第二黨支部面向學院黨員,就基層黨支部黨員教育的滿意度做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84.6%的被調查對象認為當前學習形式缺乏趣味性且形式單一,76.9%的被調查對象認為應轉變學習開展方式以提高吸引力。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筆者采用訪談的形式與部分黨支部書記、其他學院黨員進行交流,發現黨支部組織生活和思想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已經成為黨員同志的普遍槽點和支部工作的共同難點。深刻分析這一現象可以發現兩個重要問題:一是新時期受教育和文化等多重因素影響,大學生黨員思想活躍、自我意識較強,他們對支部組織生活和思想教育的豐富性、趣味性、針對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二是當前略顯呆板的學習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黨員教育引導的實際需要,成為建設學習型、活力型、創新性黨支部的重要阻礙。支部學習和教育的這種供需矛盾愈發突出,如何進行支部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黨員同志日益增長的針對性學習需要成為新時代的現實性、必要性和緊迫性課題。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本科生中文黨支部立足學院特點、發揮學科優勢,通過汲取經典文學作品中的思想精華,發揮經典紅色文化的思想引領作用,建立黨支部“4321”育人模式,以此提升支部黨員的育人實效。
二、著力4個維度,豐富組織生活多樣性
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本科生中文黨支部的黨員同志們,均就讀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熟悉各類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為貼近黨員同志們的學習生活、發揮學科特色優勢,黨支部注重挖掘經典紅色文學作品篇目,學習研討經典片段,積累組織生活素材。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本科生中文黨支部圍繞文學作品的學習、創作、展示、傳播進行有效嘗試:《共和國英雄》是本學院聶茂教授用30年心血凝聚而成,作品突出共和國英雄為中國革命、中國建設和中國人民所建立的不朽歷史功勛。作品推出后,支部組織黨員、下轄團支部團員開展《長詩獻祖國》學習朗誦分享會,對作品進行學習、分享、研討和朗誦,透過詩歌和文學的視角重溫歷史,學習英雄故事、聆聽歷史聲音;2018年恰逢劉少奇同志誕辰120周年和改革開放40周年,支部開展“向革命先輩獻首詩,做紅色精神傳承人”主題征詩活動。支部黨員、團支部團員創作了《歸來》《信念》《背影》和《黃河遠上》等詩詞作品,將詩詞創作與主題教育結合,增強了大家的積極性;2019年9月,支部開展“憶往昔,看今朝,奮斗新時代”獻禮國慶文藝作品展演,用紅色歌曲、詩歌朗誦、家國故事等類型豐富的文學作品表現形式慶祝新中國建立70周年;2019年3月,支部黨員、團支部團員前往岳南路小學開展“把握時代‘鋒’向標,爭做奉獻好少年”雷鋒精神文化推廣宣講,通過對《雷鋒日記》、《為人民服務》等經典作品挖掘與闡釋,學習經典、傳播文化。
三、服務3個群體,拓展支部活動適用性
抓好青年學生的教育才能建立優秀的積極分子隊伍,高素質的積極分子隊伍是支部健康良性發展的有力支撐。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本科生中文黨支部的活動在面向支部黨員的同時,也涵蓋下轄團支部積極分子和普通青年學生。支部的組織生活貼近中文系學生的特點,貼近主題教育實際和黨員的學習需求,來源于學生又服務于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做到以點帶面,聯動支部管理的團支部,使得具備不同方面才能的黨員、積極分子和青年學生都能在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都能參與其中,打造每個人展現自我、表達自我的空間和平臺。提升黨員參與的積極性,增強積極分子參與的主動性,強化青年學生向黨組織靠攏的自覺性,充分體現了開放性、廣泛性、互動性等特點。
四、搭建2個平臺,提高黨員參與積極性
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本科生中文黨支部在組織大量黨員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也充分發揮學院官方網站和官方微信平臺的作用。官方網站讓外界了解支部,為支部“走出去”提供了有效途徑;官方微信則聚焦校內受眾,為支部廣交流創造了無限可能。支部多次在學院官方微信“文心向黨”專欄和學院官方網站“黨建動態”發聲,將支部特色文化學習、創作、展示和傳播活動通過融媒體平臺進行宣傳報道,組織生活有實踐、有聲音、有效果;充分發揮融媒體平臺傳播快、易接收、交互強的特性,將支部成員創作的優秀詩歌作品、文化作品展演等場景內容進行集中展示,為支部黨員、積極分子和青年學生提供平臺,拓展支部影響力,塑造支部特色品牌。
五、圍繞1個目標,增強黨員教育實效性
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本科生中文黨支部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明確了“濃厚支部文化氛圍、創建支部組織品牌、提升黨員思想素養”的發展目標,始終堅持立足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中文專業的獨特優勢,注重發揮中文系學科特色,將經典文學作品作為有力抓手,為“文學作品+思想教育”不斷注入新內涵,深入挖掘經典文學作品的魅力及其在黨支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增強組織生活的吸引力,提升支部成員學習教育的有效性和支部組織生活的多樣性。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本科生中文黨支部的“4321”育人模式還在持續推進,并且得到支部黨員的普遍肯定。總結來看,這一模式主要突出了三性。一是立足學院優勢,突出特色性。立足學院中文專業優勢,發揮中文系學科特色,深入挖掘經典文學作品的魅力及其思想教育作用,充分增強組織生活的吸引力;二是貼近學生實際,突出針對性。貼近中文系學生特點,貼近主題教育實際和黨員的學習需求,針對學生特點進行針對性設計,充分調動學生黨員的積極性;三是塑造支部品牌,突出持續性。將文藝活動與思想教育相結合,形成支部特色品牌,具有可復制可推廣特點。同時,在持續的開展中不斷優化和提升,豐富形式、充實內容,增強支部的影響力,具有推廣意義。黨支部組織生活和學習教育既要體現政治性、時代性和原則性,也需要通過豐富有效的形式引導和帶動黨員參與到組織活動中。
本文通過實踐經驗總結和深入思考探究,挖掘出經典文學作品魅力與思想教育的結合思路,從而更好地貼近學生黨員生活,更好地提升黨員教育實效。
【參考文獻】
[1]李祿俊.高校學生黨員群體長效教育機制的探索與創新[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10)
[2]胡少平.創新大學生黨員教育的理路[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4)
[3]彭錦霞.當前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湖湘論壇,2005(01)
[4]鄧曉琳.大學生黨員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11)
作者:李聯凱 劉婧婧 王志紅 單位: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 上一篇:大學生參與鄉村兒童繪畫課外實踐研究
- 下一篇: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化問題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