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展示館空間設計的人性化和可持續性
時間:2022-01-27 10:55:44
導語:城市規劃展示館空間設計的人性化和可持續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城市規劃展示館作為一個城市的名片,它的設計尤為重要,隨著現代設計的“人性化”和“可持續性”口號的提出,我們在做此類設計的時候更加注重理念和材料的前瞻性和環保性,從而使城市規劃展示館成為城市生活理念的標桿,成為其傳承的根本。
【關鍵詞】城市規劃展示館;名片;根本
我們中國的園林設計自古至今一直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這種思想其實就是“人性化”和“可持續性”,這意味著,我們所設計的產品必須造福整個世界,而不僅僅滿足人的需要。因此,城市規劃展示館的空間設計的也必須依靠這種思想來設計,這樣才能使其發展下去。
人性化指的是一種理念,在具有美觀的同時能根據大眾的生活習慣、操作習慣來方便大眾,既滿足了大眾的物質功能訴求,又要滿足大眾精神上的需求。人性化具體到城市規劃展示館的空間設計中,就是在設計中以“人”為本,所有的設計必須考慮到人的因素,所以對空間功能的基本要求,即以安全為主要目的。以“人”為本,人性化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而且這種理念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空間的存在是由人的感知產生的,我們對空間的認識和研究,首先是要清楚人在空間中的地位與作用,而展示空間作為規劃館空間的主體,它與城市民眾的生存生活是緊密相連,它是具有一定意義的物品和空間,是展現城市魅力的“藝術品”,作為城市人類生活環境的一部分,規劃館空間應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情味,適應公眾多方面需要并為其活動提供空間的創新與背景。成功的空間設計應當提供給人們各種有趣與有益的場所、空間和實體,虛擬和現實。城市規劃展示館的展示空間也應該考慮到人的需要,提供給人們一種“人性化”的空間,可以自由的參觀,接觸新的理念,學習新的觀念,獲得樂趣等。這絕非如想象的那般簡單,展示空間與生活的直接聯系,不僅成為與人類生活一樣豐富和生動的歷程,而且其本身就是生活的一個部分,所以,我們應認識到“展示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展示生活。”[1]人性化設計在展館的空間設計中,首先需滿足大眾生理與心理需求,其次要考慮生態性層面的人性化和文化層面的人性化,也要表現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具體到規劃展示館的空間上就是參觀路線、一塊展板、一個扶手、一盞燈、哪怕是展館內的衛生間,在設計的時候都要考慮進去。如果把這些綜合起來,實施城市規劃展示館的空間設計將是一場社會變革,因為它象征著:要從唯經濟衡量發展轉向經濟、社會、自然三方面協調發展;要從過度泛濫的盲目發展轉向適度的科學發展;要從人受自然環境威脅轉向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2]在我們對城市規劃展示館的空間進行設計的時候必須從人性的角度出發,自然的簡潔與樸素、情感設計、細節設計的高品質、材料的生態性環保性、對地域文化的關注等都是我們人性化設計的考慮范疇,最終實現“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國自古就有“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偉大傳統,這種傳統指的就是一種可持續性,這是現代社會的大問題。對公共空間發展變化的適應和協調是可持續性設計思想的核心和實質,一切空間設計的“可持續性”都離不開這一問題。有關“可持續性發展”的定義各式各樣,最廣泛的定義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3]這一概念出自于“布倫特蘭報告”,而在當今社會“,可持續發展”并不僅僅是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及資源的永續利用。城市規劃展示館的空間設計也是如此,我們可以把城市規劃展示館的可持續發展理解為“既滿足當代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又不對未來城市的發展構成威脅”,也就是說,城市規劃展示館的發展是個動態的、連續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由城市的發展來決定的。就客觀而言,城市規劃展示館空間設計的可持續發展是指我們在逐步擴大城市規劃館的功能的同時要注重它的精神的功效。在設計的時候,必須從最基本的功能出發,從環境的角度出發,從材料、技術、人的情感、行為、規劃、等眾多因素考慮,把狹義的空間轉化成廣義的空間,使展館的空間從二維、三維向四維空間發展,同時也要方便展示館的二次或多次改造。
二、結語
在現代設計中越來越重視“人與環境友好”、“綠色設計”、“可持續性設計”等理念和實踐。要求人們重視生態、資源和整合性創造力,人們不僅要回歸與自然、環境,與真正的生活友好,也應在珍惜人類感官的原始特點中重拾設計的真正感覺,向一個更高境界的、具有生命力表現的設計創造發展,所以我們對展示館的空間設計中也在環境因素加重了籌碼,爭取以最小的代價,營造出最好的展示空間。
參考文獻:
[1]何曉佑,謝云峰.人性化設計[M].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10-18.
[2]張立.展示空間的設計——人為空間的設計方法探尋[J].湖北商業高等學校學報,2001,(12):74-75.
[3]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王之佳,柯金良等譯。我們共同的未來[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52.
作者:董斌 李倩倩 單位:延安大學
- 上一篇:談判機制在醫療保險中的運用
- 下一篇: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色彩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