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校園教學建筑室內環境設計的構思
時間:2022-10-20 11:22:29
導語:文化校園教學建筑室內環境設計的構思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建筑室內環境設計與建筑設計一樣,是為人的需要服務的。人是空間中的主體,空間環境是客體。而不同的學校,又在不同的具體教學實踐中,逐漸孕育出不同的文化特色,通過生動活潑的文化活動、特殊的教學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學子。但教學建筑室內環境為誰而設計呢?——老師和學生。老師和學生是教學建筑的主要使用者,與“教學樓”朝夕相處、親身體驗、感受著環境;反之,環境又發揮著“教化育人”的作用,彼此“互動”。良好的空間環境,可以對學生施以經常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濡染和熏陶。作為大學文化精神傳承的重要載體之一的教學建筑室內環境,在整個文化推動過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學建筑室內環境設計創意應該立足于以下幾點:
1、創造意境
創造一個優雅、寧靜、而有濃厚文化氣息的學習、交流環境,是學校治學的根本。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學校開始從內向封閉型逐漸往開放型、智能型過渡。教學建筑室內環境作為媒介體,提供師生們文化交流、信息溝通、知識融匯的場所。其設計應適應這種需求,用不拘一格的設計手法,創造出簡潔明快、富有時代氣息與文化品味的學術環境和交往空間。使室內環境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的同時,結合自然、人文及地域特色創造豐富活動空間,使之成為具有可識別性,使人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的空間場所。
2、賦予人性和情感
創造以“人”為主導的、為“人”服務、充滿人文氣息的人性化空間。注重人對空間環境選擇的多樣性需求,如教學建筑內的交往空間,廊、道、廳、庭、院等等以及設置各種人性化設施和公共開放空間的立體組織,突出環境藝術特征。簡單的說,文化校園的教學建筑室內環境既要有利于學習,又要能滿足使用者的感官需求,還要注重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并使之得到思想上的升華。使之不僅是人性的,而且是文化的,最終要體現大學校園的人文精神和時代的文化精神。
二、文化校園教學建筑室內環境設計的構思創意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注重功能的原則
教學樓室內設計非常強調其內在的效率和秩序性,既要為內部提供一整套信息傳輸、教學科研環境,同時也要為外部的學術交流、聯系提供方便。因此要有合理的區域劃分,就教學樓內部空間而言應該有動與靜、開敞與封閉、單體與群體空間之分,它代表著一個學校的總體形象、辦學層次、辦學風格,因此總體內部環境應突出嚴謹、大氣、透出秩序、富有理性而不失生機。一旦入得其內,無不為之感染。
2、以人為本的原則
人是環境的主體,也是教學建筑服務對象,所以在文化校園教學建筑室內環境設計的構思創意的同時,如何為其注入生機和活力,使其更加具有“人性化”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校園通常是經過較為漫長的歷史形成的,其室內環境的設計與其形成時期的歷史文化和使用需求相聯系。隨著時代的發展,高等教育的觀念指導思想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其使用者的行為也隨之產生了更加豐富多彩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首先充分了解現代環境行為學,心理學,美學的一些根本理論,從而了解現代高校使用者的多層次行為,心理和審美需求,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對文化校園教學建筑室內環境的使用層面上加以創造,滿足使用者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正如阿爾瓦•阿爾托〔AlvarAalto)所說:“只有把技術功能主義的內涵加以擴展,甚至覆蓋心理領域,它才有可能正確,這是實現建筑人性化的唯一途徑。”
3、延續文脈的原則
傳統高校通常都有自己獨特悠久的歷史,其教學建筑室內環境也不可能脫離時代,割斷校園發展的歷史與文脈,要用心分析傳統環境的內涵,創造與之協調發展的新形象,以恰當的,與自己所處歷史位置相稱的形式實現校園文化傳統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歷史連續性。這種連續性不僅指保持其外觀風貌的連續,還包括內部空間結構、校園生活和文化傳統的連續,這些都是文化校園的直接體現;而自然環境包括地理區位、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地質和氣候條件等,強調校園所處環境的特殊性和客觀性,這使強調校園環境表現出地方性,人文性的特征。
三、結語
對于教學樓室內環境的設計,無論是對使用功能的考慮,還是對其環境空間的探究,目的皆在于使文化校園教學樓室內環境成為一個更具人性化和高效率的室內空間。尊重環境、尊重文化、尊重人將是我們對校園教學建筑室內環境設計的構思創意最根本的出發點。“寓教于境,寄情于景”,充分發揮環境在學生成才過程中的非語言教化作用,則是對校園室內空間使用價值深層次開發的基本要求,這不僅會對于文化主體的思想進步和人格塑造產生積極的影響,更可以在向社會的文化輻射意義上發揮推動和引領先進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核心作用。
作者:尹麗 單位:信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 上一篇: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能力培養
- 下一篇:工程技術管理與進度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