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設計文化思想解讀

時間:2022-10-21 10:54:38

導語:城市設計文化思想解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設計文化思想解讀

【提要】本文主要從近些年以來的城市問題出發,探討高品質生活與城市設計文化思想的相關性,通過一系列案例來解讀永續都市的發展,從而為設計提出相關的思考與見解。

【關鍵詞】城市設計;永續都市;高品質生活

一、追求幸福與都市規劃

何為幸福?與人們的居住環境又有什么關聯?希臘人認為物質與人際關系上的富裕是好的生活所必需,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更主張自我實現是純粹幸福的關鍵,且經營公共生活的城邦是最佳場域。為此,雅典人建造供公民發表意見的大型廣場阿哥拉,空間自此與公共生活和人的生命意義有了關聯。回首過去的半個世紀,人類在資本主義高度發展中達到了前所未見的高物質水平,我國在近些年也創造了GDP增長奇跡。然而,多數發展中國家人民心理健康反而有惡化的傾向,人們似乎也很難說比60年前過得更快樂,反而多了各種不同的煩惱。既然物質上的進步無法保證快樂,那快樂的關鍵是什么呢?我們身處的都市會是解決難題的關鍵嗎?

二、郊區化不當發展的惡果:對美式離散城市的批判

工業革命后,城市給人一種擁擠而危險的印象,似乎只提供骯臟的水、渾濁的空氣和沒有一點綠地的環境。出于對城市的排斥,私家車的量產和若干現代主義建筑師的信念促使土地使用應該分區的信念成為主流,終而進入體制成為嚴格的《土地分區管制法規》(zoningregulations)。該法嚴格限制都市發展的模式,把住商分離做到極致。在道路工程方面,也有嚴格的《道路交通管理標志統一守則》(ManualonUniformTrafficControlDevices,MUTCD),這些發展法規就此束縛美國新都市的發展,低變化、高成本的離散都市就此大量自我復制近百年,建商也因免去設計的成本而樂于積極配合。這些離散城市位居都市邊緣,由大量獨棟附草皮的房屋、平面停車場與大賣場組成。這樣的城市幅員遼闊,依賴汽車來移動且景觀單調,每位市民平均消耗的能源與公共部門需要投入的基礎建設和服務金額皆相當龐大。以車為主的交通規劃讓道路不再適合行人與單車。對無數住在這類城市的美國人來說,動輒上百公里的通勤距離與社區中貧乏的人際互動大幅減低了生活的品質。人際互動的梳理更進一步導致社會資本(socialcapital)的低落,加州圣塔克頓內低連結的互動與薄弱的親子關系讓少年幫派日益猖獗,家長以為住在用通勤成本換取安寧的郊區有助于青少年發展,事實上住在郊區的青少年卻比住在都市的青少年憂郁許多。因此,人唯有在與他人有互動時才能得到快樂,甚至可能比優質的設施更具吸引力。

三、尋找易親近的環境:再造高品質的永續都市

(一)綠地與景觀。滑鐵盧大學的心理學家柯林‧埃拉德測量數十位紐約市民受試者的情緒反應,結果發現,當市民走過有綠地的都市景觀時,愉悅程度會顯著的上升。事實上,大自然的環境能滿足人們與生俱來的親生命性,可以舒緩病患的痛覺、減輕牙科患者或考生的焦慮,甚至讓獄卒放松。環境心理學家史蒂芬和瑞秋‧卡普蘭(StevenandRachelKaplan)主張自然環境讓人避免于應對人造環境的各種刺激,減低專注的程度進而達到放松的效果。缺乏綠意導致高犯罪率。社區營造的經驗也告訴我們經綠化的中庭更能促進和諧的鄰里關系。有趣的是,總量并非綠地鋪設程度的最佳指標,體感程度才是。紐約有聞名世界的中央公園(centralpark),居民卻很少真正利用公園的資源,相反的,綠地總量不多但致力于綠化都市核心的溫哥華居民卻在生活中充分享受到綠地所帶來的好處。(二)空間規劃與人際距離。人們享受和其他人互動,但同時卻也需要保持人際距離。曼哈頓生氣勃勃的街道和豐富的人際往來讓所有來者難忘,但嘈雜而擁擠的居住空間卻讓人無法棲息,太稠密的空間讓人感覺到不安全及周遭環境的不可控制。心理學家史丹利‧米爾格蘭認為,都市居民常接收到太多刺激而處于過載(overload)的狀態,為求自我保護只好關閉對外界的反應,這讓人拒絕和他們互動,在擁擠的環境中反而感到孤獨。建筑師奧斯卡‧紐曼(OscarNewman)分析普魯斯特-伊戈(Pruitt-Igoe)公寓個案失敗的原因,發現公寓如果同時由太多住戶共用,人們會失去歸屬感并不再維護,造成衛生和治安問題。理想的人際距離和空間分配,需要慎重的設計與規劃。(三)把人找回來。建筑師揚‧蓋而(JanGehl)受意大利人聲鼎沸的廣場感動,決定回到丹麥扭轉離散城市式的發展與私家車的霸權,把車道規劃為不被看好的步行區(Strogetcarfreezone)。經過長期的觀察,蓋而發現人潮不斷涌進,行人、攤販與街頭藝人等競相使用步行區空間,而吸引人前來的關鍵就是人類活動本身。哥本哈根市政府之后又蓋起了一條條行人專用道與廣場。車流與噪音無疑是友善環境的最大敵人,人僅能抵御時速三十六公里的堅硬物體沖撞,高于這個速度的車流自然會引起不安與焦慮。唐諾‧愛坡雅(DonaldAppleyard)實驗發現交通與社交的直接關聯,日均車次兩千的街道可以孕育緊密的鄰里關系,日均車次八千的流量會大幅降低社交質量,日均車次一萬六千的公共空間就不會有人活動了。私家車的大量使用,對居住環境的影響相當巨大。

四、設計文化的思考

空間的規劃不論規模,皆需要考量太多不同方面的因素,而這些方面又隨時代變化日益復雜難解。是什么樣性別、族群、身心狀態或階級的市民在使用這個空間?又要怎樣在有限預算內平衡節能永續和實用需求?在價值間取舍權衡固然不易,要以怎樣的組織架構搭配現行法令實現預想,又是另外一個巨大的挑戰。在都市福祉的思考上,需要以包容的態度納入各種學科的見解,并不把城市設計視為孤島般的單一議題,而是放在整個社會、經濟脈絡中比較檢視,方能臻于完美。

作者:楊璐 單位: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