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設計人文技術研究

時間:2022-05-10 03:39:16

導語:城市設計人文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設計人文技術研究

摘要:本文通過研究城市設計人文主義思想,打破傳統的城市設計思路,提出城市設計人文技術的概念,從哲學、社會學、人文學角度去挖掘城市設計人文的本質意義。以東北歷史城市作為載體,通過研究東北文化及城市的歷史發展和地域特點,分析其人文內涵,并將城市設計人文技術引入其中,強調在歷史城市保護中人文關懷的重要性。從地域文化、主體感知、場所精神、價值取向幾個方面分析城市設計人文技術對歷史城市保護的意義。

關鍵詞:歷史城市;城市設計;人文技術;東北地區

一、前言

我國的現代化城市建設在過去30多年一直以發展城鎮化作為主要目標,2011年,城鎮化率終于超過了50%,在2016年城鎮化率已達到57.35%。世界經驗告訴我們,城鎮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城鎮化率不是越高越好。我國用30多年走完了西方國家200年的發展道路,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歷史城市建設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付出了沉痛的代價,大量具有歷史文化積淀的建筑與空間遭到了不可逆轉的破壞。如今,城市發展開始從增量建設轉型為存量控制,城市不再繼續擴張,城市建設的重點轉變為對現有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對人居環境生活品質進行提升。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下,對于歷史城市今后的發展規劃,城市設計作為其重要的技術手段,依靠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在保留歷史城市文脈的基礎上,從城市形態、空間、環境出發改善城市質量,恰好符合歷史城市在這個轉型時期的需要。

二、城市的人文精神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說過:人們為了生存聚集于城市,人們為了生活得更美好居留于城市。[1]德國學者OswaldSpengler在TheDeclineoftheWest一書中說:人類所有的偉大文化都是由城市產生的。城市是人類文明發展模式必然的歷史選擇。“人文”顧名思義,指的是人類文化,而城市人文的含義則是指城市本身在發展過程中遺存的物質與非物質的歷史文化積淀,物質是城市的軀干與肉體,非物質屬于城市的靈魂。[2]每個城市都有屬于自身的獨特記憶,城市居民與城市的關系體現在對城市的某一段歷史時期的交集,以及對未曾經歷過的城市歷史的認知。歷史悠久的城市由于其擁有更多的歷史文化資源,相對于新建城市毋庸置疑會得到更多的社會公認,包括本地居民及非本地居民。一座城市如何體現其價值所在,不僅僅是通過其擁有的歷史文化遺產來證明,物質與環境固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其根本價值的衡量需要通過城市的人文精神來判定。如果缺少了人的存在、人的行為參與,再多的歷史建筑也只是一座座空洞的房子;如果失去了傳統的習俗、文化、生活方式,再古老的街道也會失去價值,成為冰冷的場所。[3]在過去的城市設計研究中,雖然一直打著以人文本的旗號,然而設計的重點仍放在了物質空間的設計上,很多設計師們根據自己的社會價值經驗進行主觀判斷,忽略了真正的服務對象的感受,忘記了所謂人文精神是建立在人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忽視了非物質形態的人文研究。非物質的精神文化不但包括與自然和社會環境相配合所產生的客觀存在的文化遺產,還包括主觀的意識形態,比如城市歸屬感、地方自豪感及有關城市藝術審美等。特定的社會形態與思維方式是常人難以逾越的,我國經歷了長時間大規模的城市建設,政府與學界都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出觀念的轉變。雖然以人為本的口號已經呼吁了很多年,但是政府缺乏解決根本問題的決策執行力,再加上社會各方利益之間的相互博弈,規劃設計師們也只能妥協其中。城市人文精神如何能真正體現在城市設計中,如何納入城市設計的管理實施當中,而不再作為一種虛無縹緲的存在,這是目前需要迫切關注與研究的。

三、城市設計人文技術

1.關于人文和技術技術的定義是復雜的,關系到自然、社會、人類。狹義的技術指古代工藝的技術,而廣義的技術則涉及工程學及人類活動程序方法論等哲學理論。技術看似理性,卻是在人文主義的基礎上建立與發展的。在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思潮開始盛行,人們不但重視知識與理性,還提倡釋放個性,這種創造的激情是現代技術發展的主觀條件。但是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人文主義的效力被慢慢地削弱。技術社會生產的產品是標準化的,媒介的文化是單一的,人文主義中所強調的個性消失了,人與人的交往也變得機械化。技術的進步雖然極大滿足了人們的物質需求,但是在技術本身成為目的時,更本質的目的卻被遺忘了。在人文主義角度看來,技術是一種絕對理性的思維方式,隨著科技愈漸發達,技術對于人性的關愛也逐漸淡漠。技術成為支配一切的標準,這違背了人文主義原本的初衷,于是人文主義者由此轉變,從開始對技術的頌揚到后來的批判。2.城市設計技術縱觀城市設計的發展歷程,恰恰符合文藝復興以來的發展規律。起初,人們向往理想烏托邦的思想意識,被激發出的創造熱情推著人們追求完美的人居城市。而為了達到這種目的,理性的技術手段應運而生,慢慢地,科學、技術、理性這些外在的城市設計方法成了目的,人們沉溺于有形的世界與物的滿足,忘卻了城市設計最本質的價值是與人的生命活動密切相關,城市設計的最終指向是人的生活世界與人的內在需求。城市設計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逐步引入國內,在我國的改革開放的城市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一門介于建筑學與城市規劃之間的學科,城市設計過去一直以來都處于既不被重視,又不可或缺的位置。雖然城市在社會、經濟、環境等宏觀層面需要城市規劃進行調控,但是落實在城市實體空間的城市形態和城市景觀環境卻是由城市設計來實施。然而在幾十年的城市建設中,城市設計并不像城市規劃有嚴格的法律法規保障,城市規劃與城市設計的脫節是當前城市形象千篇一律的主要根源。目前,在我國“新常態”的大環境下,城市的發展速度趨于穩定,城市建設將以改善人居環境為核心內容,這也正是城市設計一直以來的本質目標。政府開始重新審視城市設計并進行重點關注,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規劃司設立了城市設計處,《城市設計管理辦法》也在2017年6月1日開始實行,這說明城市設計已經走上了正規化道路,城市設計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規范,可以說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城市設計管理辦法》中提到應“尊重城市發展規律,堅持以人為本,保護自然環境,傳承歷史文化,塑造城市特色,優化城市形態”等,這些口號也是過去經常會提到的,可是一些不涉及空間環境的內容在設計中并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比如城市人文、歷史文脈等,城市設計技術如何在這些方面的研究有所突破是值得我們考慮的。3.城市設計人文技術城市設計的理論與實踐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尤其是在社會的轉型時期,城市設計的手段、方法等也會隨之調整。我國超負荷的城市建設熱潮已經慢慢退去,人們在得到越來越多物質滿足的同時,開始追求精神的慰藉,追求更深層次的靈魂意義。馬克思曾指出,“人的生活乃是人的最高本質”,城市設計不應只是帶給人們高質量的生活空間環境,更應賦予生活的意義,這也是城市設計提出人文技術的本質所在。將城市設計重心由對實體的探討轉向對意義的關注,反映了當代思想觀念由物本位向人本位的轉變,是人們對喪失意義的現實生活的一種深刻反思和逆轉。[4]城市設計的價值觀念需要與人類發展和人性關懷聯系起來,雖然在設計中總會強調“城市特色”“地域文化”“歷史文脈”這些有關人文的內容,可是空洞的口號本身毫無意義,最終的設計仍會回到最初的物質形態規劃,對設計中人文精神的關注只是停留在表面,無法進行深入研究。城市設計人文技術是在城市設計現有技術框架的基礎上,從新的角度重新審視城市設計活動。過去我們關心的是城市設計之后的結果,是城市會變成什么樣子;而現在隨著觀念的轉變,城市設計需要更高層次的進化。城市設計應不單單關注城市的實體存在,而應關注城市的生長過程,從重視“結果”到走向“過程”是人們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深的感悟與理解的體現。城市設計人文技術是以人的價值觀作為切入點,根據主體意識和需求及對客觀環境的反映對城市形態進行判斷,對于城市設計人文技術的研究,實際上是把城市作為客體,把人作為主體,研究主客體之間的關系,以及主體對于客體的選擇性。

四、東北歷史城市的人文研究

1.東北地域文化了解研究對象的歷史文化變遷、社會發展進程是對城市設計進行人文技術研究的基礎,通過梳理區域及城市的歷史沿革與文化發展,對城市文脈來源及城市固有的精神品格將有更清晰的認識,對當今城市中人們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可以做出更確切的判斷。東北文化是一種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或者行政區劃內,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形成的具有某些共同文化要素特征的文化類型。這些類型化的地域文化影響著該地域人們的生產、生活和精神活動。[5]其實對于東北地區,用行政區劃分地域文化并不是十分合理,因為無論是“東北”還是“東北人”都被外界認為是一個統一概念,在文化性格與方言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也是這種認同的重要原因。在人文研究中發現,東北文化之所以被視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相對邊緣的文化,是因為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存在著多次文化的斷裂,民族殺戮與文化遏制使歷史文脈發展失去了連貫性,極大地影響了東北地域文化的傳承。而從橫向研究角度看來,東北地域文化結構是復合多元化的,多民族文化共生融合,經歷歷史變遷,演變成不同時期的不同屬性形態。其中,薩滿宗教作為東北最古老、最有影響力的宗教,其文化中所崇尚的民族團結精神以及表現出的奔放狂野的生命力,對東北的民族精神和個性品質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清代的“流人文化”及近代的“闖關東”移民,為東北地區帶來了強大中原文化,上到文化教育,下到民俗民風,為東北增添了新的文化氣息,強化了漢民族主體文化在東北文化中的地位。在遇到以沙俄和日本為主導的西方文化與殖民文化的沖擊后,東北文化開始出現新的局面。殖民者在東北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包括修建鐵路、建筑等,并對東北進行文化殖民,從語言、教育、藝術等方面進行灌輸,從而獲得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這也是與當代東北人文最為接近的、關系最密切的歷史人文因素,成為東北地域文化中可以區別于其他地區文化的特色之一。2.東北歷史城市由于東北地區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出現斷層,導致東北文化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并不占據主要地位,東北地區的歷史文化遺產與南方的歷史文化遺產相比也顯得乏善可陳。截止到2016年,國務院已將131座城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而東北地區只有5座城市入選其中,分別是哈爾濱、吉林、沈陽、集安和齊齊哈爾。就像每個歷史城市在保護規劃中都會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樣,東北地區的歷史城市也不例外。一些地方決策者們為了追求土地的經濟價值而不顧其文化價值,肆意拆除歷史建筑,或打著旅游開發的旗號來代替名城保護。另外,由于歷史城市的地方法規不健全、保護規劃編制滯后及監管體制的不到位等問題,導致保護規劃中出現一系列的問題。這些都是在歷史保護規劃研究中的老生常談,幾乎所有關于歷史城市保護的規劃設計及研究中都會提到這些問題,也會提出相應的對策與解決方法。其實,對于歷史保護規劃的思路一直以來都停留在一種慣性思維與固定模式中,設計師們明白在對歷史地段進行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文脈的延續、場所的歷史感,然而這些所謂的人文策略都只是處在文字階段,無法深入問題的根源。對于歷史城市來說,與普通城市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其獨一無二的歷史性與人文內涵,在對其進行歷史保護規劃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城市設計的手段在其中發揮作用,而城市設計人文技術可以深入歷史城市保護中存在的核心問題——人的問題,從社會學、人類學角度,而非設計學角度對歷史保護進行全新角度的研究。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真正意義是什么?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本身還是保證歷史文脈的延續?也許更應該考慮到過去的歷史與現代城市的關系及歷史如何影響城市中人的心理感受。所謂的歷史意義是存在于人內心的意識,通過人的認知才得以體現,所以,固然對于歷史實體空間的保護規劃是必須的,但是缺少了人的參與、人的體驗、歷史場所的人文精神也就不復存在。哈爾濱老道外歷史街區就是一個典型的失去人文關懷的失敗的歷史改造項目。作為哈爾濱的發祥地,老道外見證了哈爾濱的歷史變遷與發展,承載著幾代人的回憶。而政府為了旅游開發對歷史街區進行盲目改造,破壞了大量歷史建筑,進行“仿古”重新修建,并遷走原住民,使街區完全用于商業開發。從2007年一期動工到目前三期工程仍在進行,工程耗時已久,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政府和開發商聯合與當地居民及老字號店鋪產生了難以調節的利益糾紛。這個改造項目的目的雖然是保護老道外歷史文化,并在其基礎上進行開發以達到商業效益,但是在各方混亂的利益紛爭中,文化保護已經成了人們最不關心的事情。[6]如今,新建的仿中華巴洛克建筑群只有部分開放,街道上更多的是匆忙路過的人群,這個曾經鼎盛一時的繁華鬧市已經變得蕭條冷清,整個街區已然失去了過去老道外的“魂”。拋開改造設計的問題,從人文角度來看,老道外街區文化的流失與人性的冷漠體現的是一種價值觀的扭曲。很多老字號傳統文化在現代商業的沖擊下要么遷離,要么倒閉,僅存的一些老字號商鋪隨著時代的步伐而改變了“前店后廠”的經營模式。街區的原住居民由于住房條件差、居住環境得不到改善而逐漸離開,留下的居民對住房問題則更為關注。而集體搬遷并不是眾望所歸,老百姓們并沒有得到一個滿意的交代。在基本生計都沒有解決的情況下,居民們如何能去關注歷史文化保護問題?這些關于人的問題,如果在改造設計前可以進行深入調查研究,了解老道外文化變遷的真正原因,關注原住民生活及民眾意愿,對居民的歷史文化保護意識進行引導,也許現在的老道外不會變成如此之態。

五、城市設計人文技術對東北歷史城市保護的啟示

1.文化理解毫無疑問,作為東北歷史城市最大的“可識別性”就是其自身的城市歷史、城市遺產及城市文化。哈爾濱中央大街的俄羅斯文化、老道外的中華巴洛克文化、關東文化、沈陽的清代古城文化、吉林的山水文化、集安的高句麗文化、齊齊哈爾的鶴文化等這些城市文化名片可以被看作公認的“集體意象”,是大眾意識中的第一印象。城市設計人文技術需要充分利用已形成的文化影響力,并對研究對象即歷史城市自身的歷史發展和文化特征做進一步的發掘,從社會學與人類學視角進行分析,這些是對設計師的要求。設計者們對城市文化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大眾認識的層面,所以需要通過閱讀大量有關文獻、實地走訪調研,了解當地生活,來獲取間接與直接的文化體驗。這是城市設計人文技術的前期準備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在歷史保護中城市設計人文核心的基礎。2.主體感知人作為城市設計人文技術的主體對象,在歷史城市保護研究中,可以被分為兩類,一類是長期生活在城市中的當地居民,一類是以旅游、探訪等名義來到城市的外來人員。對于生活在歷史城市中的每一個居民,都不例外會與城市的環境、空間的某一部分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些環境也許不是歷史城市中最具特色的,但特定的空間對于特定的人卻有著特殊的意義。大多數的居民雖然在不同程度上都會對自己的城市有各種各樣的不滿,但是在內心深處都會認同和喜愛自己的城市文化。而不在城市生活的外地人,對于不熟悉的城市的初步認知就是把看到的真實場景與過去通過媒介得到的印象聯系起來,從而產生價值判斷。城市設計人文技術重點關注的并不是如何單純地改造歷史城市中的物質空間,而是歷史環境與人之間的關系。東北人特有的豪爽英雄天性與樂天性格鑄就了東北歷史城市獨特的地域人文氣息,當地人們的行為特點是在城市設計人文技術中不可忽視的人文因素。歷史環境中的物質形態及相關元素會影響到人們的行為和心理,而人們的感受和體驗會反作用于歷史環境的發展。當地人的性格行為特點與生活習慣會為歷史城市增添更多的地域特色,同樣會使來到城市的外地人產生鮮明的心理感知,而城市設計人文技術的目的就是使存在于歷史城市中的主體們的感知與體驗更加豐富。3.場所意義“場所”是在城市設計中經常會提到的術語,場所不僅是實體空間的存在,而且是具有意義的。空間中的人與事件在特定條件下發生了關系的時候,就會產生某種人文意義,當空間成為場所的時候,會有明顯的形態特點與文化特征,這種富有含義的空間存在就是所謂的“場所精神”。在歷史場所中,空間的意義就是人們對歷史文化的感覺經驗。我們不應該把歷史場所當作純粹的幾何空間,去分析其功能關系、結構組織等,而應該考慮人們身處場所中,能否感受到場所傳達出的意義。沈陽的昭陵作為歷史文化遺產,通過在周圍建設園林來營造歷史場所空間。公園中的人工湖及參天古松,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結合,襯托出陵墓古建筑的宏偉氣勢。當人們身臨其境,穿梭于建筑群中,感受到的是歷史的滄桑感;而漫步在現代園林中的時候,感受到的又是另一種清凈典雅。用多種手段對歷史空間進行渲染,通過物質形態的方式展現出來,并且通過場所帶來的歷史意境去引發人們的思考,這就是場所的意義所在。在城市設計人文技術中如何去創造有意義的場所,如何去判斷場所對使用者感知的影響,這需要進行設計前的意象調查和建成后的使用反饋調查。借助社會學科的調查方法,一種是通過觀察人們的客觀行為活動,了解場所中的積極空間與消極空間,去發現在其中活動的人的真正選擇;另一種是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人們的主觀感受與精神需求,從而在更深層次進行主觀分析,賦予場所意義。把客觀與主觀調查方法相結合,使人們對歷史場所空間的行為經驗與人文感悟產生聯系,充分了解歷史場所中人們的內在需求。4.價值取向凱文•林奇說過:“城市設計不僅是通過形態構成來滿足社會需要,更需要考慮人們的基本價值和權利:公正、自由、控制、學習、便捷、尊嚴和創造。”[4]城市人文價值對城市的發展起到一種平衡作用,在當今時代,功能主義、技術至上、利益操控這些不利于城市健康與持續發展的因素需要人文精神來打破,這也是符合城市設計的基本價值的體現。在歷史城市中,城市設計的人文主義有著更加明確的體現。對于歷史文化遺產的本體保護是必須的,畢竟民眾可以通過遺產本身去感受其承載的歷史文化信息,但是歷史的物質形態中提煉出的人文精神才是更本質的意義存在。城市設計人文技術的目的不僅是留下靜態的歷史見證,還在于通過歷史遺產的活態文化推動歷史城市人文環境的塑造,從而在市民中產生持續的、深刻的影響。[7]而民眾的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規劃工作,避免群眾的“文化淡漠”,增強對城市歷史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并倡導歷史街區本身的居民成為歷史保護工作中的知情者與受益人,這也是城市設計人文技術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只有當人們具有自愿自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意識,整個社會都能夠重視歷史文化的延續,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規劃工作才能夠更好地進行,歷史城市的文化才會有更強的生命力。六、結語本文嘗試拋開常規的城市設計模式,從人文角度提出城市設計人文技術,以東北歷史城市作為載體,力求在不同的層面對歷史文化保護有所幫助。然而城市設計人文技術能否成為一種規范性的城市設計理論與方法,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畢竟城市本身的復雜性再加上人的意識形態的不確定性,很難創造出一種機械的或者說公式化的人文技術方法去解決問題,并且會限制設計師的發揮。但是在設計中把人文技術刻意作為一項程序加入過去的城市設計模式中,使其成為設計師們必須考慮的因素,這是可以實現的也是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徐蘇寧.設計有道——城市設計作為一種“術”[J].城市規劃,2014(2):42-47,53.

[2]芒福德.城市文化[M].宋俊嶺,李翔寧,周鳴浩,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3]徐好好.城市記憶的作用和價值[J].城市建筑,2016(16):29-32.

[4]董禹.凱文•林奇人文主義城市設計思想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08.

[5]張福貴.東北文化歷史構成的斷層性和共生性[J].學習與探索,2014(7):129-134.

[6]尹海潔,王雪洋.城市歷史街區改造中的“文化之殤”——以哈爾濱市道外歷史街區為例[J].現代城市研究,2014(6):22-30.

[7]單霽翔.從“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張典 徐蘇寧 單位: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