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生態文明觀教育探討
時間:2022-10-14 05:20:15
導語:大學生生態文明觀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大學生進行生態文明觀教育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選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內涵,是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的時代使命。從生態文明觀教育的內容體系、主體教育、教育模式、校園生態文化建設、教師生態素養、社會合力等探究實施生態文明觀教育,力求提升大學生的生態認知、生態文明素養及生態行為能力,從而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美麗中國建設,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關鍵詞:大學生;生態文明;生態文明觀教育;路徑
生態文明觀教育是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共生、共同繁榮為宗旨,以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據生態文明的理論體系,以培養公民的生態文明意識,提高公民的生態素養及生態行為能力為目標的全民性的社會教育活動。21世紀,人類面臨嚴峻的生態危機,實施生態文明觀教育是解決近代人類生態危機的重要舉措。早在1962年美國著名作家蕾切爾•卡森就在《寂靜的春天》預警:“如果人類不顧環境利益來謀取自身的發展,追求幸福的生活的現象持續下去,將導致一個沒有鳥鳴的寂靜的春天,人類也終將走進自掘的墳墓。”她的作品引發了國家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喚醒了公眾的環保意識。因西方國家較早就面臨生態環境問題的困擾,20世紀70年代開始著力研究生態環境教育問題,1992年聯合國召開環保大會,會上各國達成“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共識,一致認為環境教育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并掀起了生態環境教育全球領域的研究熱潮。我國生態環境與生態文明教育的研究也隨著生態環境理論研究與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我國生態文明教育研究起步較晚、時間較短,生態文明觀教育尚需要深入系統研究,特別是對新時代大學生生態文明觀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仍有廣闊的空間。
1大學生生態文明觀教育的時代意義
1.1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生態文明觀教育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需要。黨的報告提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和諧美麗地球家園的建設需要大學生具備良好的理想信仰、人文素質、道德素養、知識體系、科學素養、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具備良好的生態法制觀、生態世界觀、生態道德觀及生態行為習慣和生態意識、環保意識等。生態文明觀教育無疑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重要舉措,它能有效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1.2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觀教育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選擇。工業文明給人類帶來了空前的物質財富,但同時“溫室效應”、人口急劇增長、能源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生態環境問題也日趨嚴重,面對嚴峻的生態危機人類只有重新審視、反思并選擇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同一共生的新生態關系,才能實現人類文明的存續與進步。黨的報告中明確提出,“我們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1]大學生是生態文明觀教育的接受者與踐行者,也是生態文明觀教育的傳播者與推動者,通過生態文明教育培養大學生守護綠色地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可以推動整個社會的生態文明建設。1.3拓展高校思政教育內涵。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它必須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保持協調一致。在生態危機的現實環境下,將生態文明思想融入教育中是時代賦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務。明確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政治”“關乎人民主體地位的體現、共產黨執政基礎的鞏固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2]高校推行實施生態文明觀教育,既培養了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與生態文明素養,也拓展與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涵。1.4傳承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是具有生態特質的。指出“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肯定天地萬物的內在價值,強調主客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道家的“道法自然”,強調人應崇尚自然、順應自然、效法自然,以尊重自然規律為最高準則,以達到“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中國佛家提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認為萬事萬物皆有關聯,強調眾生平等、愛物護生、祛除妄念、克制私欲。中華傳統文化蘊藏的生態智慧為生態文明思想形成提供了富饒的文化土壤。近年來西方現代生態倫理研究呈現出的“東方轉向”趨勢也進一步印證推行生態文明觀教育,深入學習生態文明思想,實質是樹立文化自信,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3]。
2大學生生態文明觀教育的現狀分析
2.1教育理念落后。受高等教育倡導發展優勢學科,推崇專業技術與專業技能的慣性思維影響,不少高校對非生態環保專業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缺乏足夠重視,資源配置不均,人才培養目標欠缺明確的生態文明素質闡述,生態文明教育學科滲透不深,教師只注重專業課程教學,生態文明理念灌輸意識淡薄,學生輕視環保選修課,甚少參與環保宣傳。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基本職能發揮不充分,落實不到位。2.2教育內容零碎。生態文明豐富的理論內涵決定生態教育的內容應該是立體多維的。但目前多數高校的生態文明觀教育仍流于形式,只有生態環境科學專業有較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教育方案,其它專業的生態文明教育尚缺乏全面系統設計,生態教育相關選修課程嚴重缺失,碎片式教學明顯,隨意性現象嚴重,同時生態文明觀教育與社會環境相脫離,生態文明教育課程體系亟待開發與設計。2.3教育渠道單一。據調查多數大學生獲取生態知識的主要渠道是手機、微信、網絡、影視廣播、公益宣傳等,只有少數是通過課堂、校園專題講座、學生社團活動及宣傳海報了解生態常識,因缺乏系統教育與引導,大學生對網絡生態知識、生態現象的甄別與分析能力較弱,獲取生態知識也較為隨意片面,生態文明價值取向、認同程度良莠不齊。此外家庭、學校、社會沒有形成應有合力,生態教育無法達到理想效果。2.4教育實踐缺失。目前有部分高校雖十分重視生態文明教育,但由于生態文明教育并沒有與校園文化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相融合,重理論輕實踐、理實脫節以致生態文明觀教育與校園環境、社會環境脫節,學生對生態知識被動接受,知行不一,生態文明意識淡薄,自我責任感低,生態文明教育未真正落到實處。2.5師資建設滯后。教師是生態文明觀教育的根本,但高校教師參與生態文明教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高,主要原因有:(1)高校對生態教育整體重視不足;(2)大學教師疲于應對科研與教學任務;(3)部分教師自身生態知識儲備不足,從未參加過系統的生態文明學習培訓,教師生態文明素養參差不齊,整體水平偏低,直接影響大學生生態文明觀教育的質量與效果。
3新時代大學生生態文明觀教育的實施路徑
3.1構建生態文明觀教育的內容體系。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內涵是構建生態文明觀教育內容體系的根本遵循。生態文明思想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生態文化,結合我國當前生態環境現狀的基礎上,深刻總結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規律而形成的。生態文明思想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行動指南,是構建人類命運生態系統共同體的思想和實踐的“中國方案”[4]。因此生態文明觀教育的內容體系應包括理論與實踐兩部分,其中理論體系應包含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現代生態環境科學、現代生態法制與政策、生態文化等。通過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強化大學生生態自然觀、價值觀與世界觀,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根本關系。通過生態環境科學知識及時了解認知生態環境當前與未來發展狀況,提高大學生的生態環境危機意識、憂患意識與責任意識。通過現代生態法制與政策了解生態環境保護的紅線和底線,強化大學生的生態環境保護習慣及生態道德行為規范。通過生態文化浸染培養大學生的生態道德情感,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摒棄人類中心主義,遵循人與自然、社會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辯證關系,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同時,通過生態教育實踐將生態理論知識轉化為生態保護技能,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態行為與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身體力行保護人類賴以棲息的地球家園。3.2激發生態文明自我教育效能。教育家羅伯特•梅納德•哈欽斯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讓青年人畢生進行自我教育”。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自我認識、自我實踐、自我監督、自我調節、自我評價、自我改造從而獲得新的動力,形成新的自我認識的一種教育途徑。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是判斷高校生態文明觀教育能否取得預期成效的一個重要指標,生態文明觀教育應當根據大學生的學習個性,結合實踐活動探究其自我教育的新途徑與新方法,以激發其自我教育的內在動力,最終實現教育主體的內省與慎獨,促使生態文明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3.3實施“平臺+理論+實踐”的教育模式。生態文明觀教育應充分發揮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主渠道作用,也應獨立開設通識選修課程。課程教學應摒棄傳統的強調知識灌輸、忽視實踐培養,強調道德教化、忽視實用創新,強調教師主體、忽視學生主體的教育模式,積極探索全覆蓋、課程化、制度化、多樣化的“平臺+理論+實踐”教育模式:一是利用自媒體時代的網絡優勢,創新教育平臺;二是以主體教育理論為指導,突出大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三是開展專題講座、生態教育基地實地考察、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活動、生態文明教育專題調研活動、生態技術研發和創新活動等培養大學生的生態文明行為能力與實踐技能,切實提升生態文明觀教育實效。3.4優化校園生態文化建設。校園生態文化建設包含“硬件”與“軟件”兩部分。“硬件”建設指校園規劃、建筑風格、校園綠化、垃圾分類、用水排污等物質層面的生態文化。“軟件”建設指學校辦學理念、辦學宗旨、校風校訓、規章制度、班風學風、師生關系等精神層面的生態文化。一個具有濃厚生態文化氛圍的校園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生態文明教育與熏陶,因此校園文化建設應合理規劃用地;挖掘校園文化的生態內涵;凸顯校園精神文化特色;完善校園制度文化;凈化校園學術氣息;融洽校園人文關系;倡導綠色理念、綠色校園、綠色生活與消費方式等,為生態文明觀教育提供優良的文化土壤。3.5提升高校教師的生態文明素養。高校教師是生態文明觀教育的組織者與實施者,高校教師的生態文明素養是影響生態文明觀教育實效的重要因素。教師具備較高的生態道德素養、與時俱進的生態教學理念、較強的生態學識水平與教學能力對大學生生態文明觀教育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高校應重視引導各學科教師建立生態文化認知體系,通過如專家講座、專題研討、進修培訓、知識競賽等渠道幫助教師汲取生態文化知識,優化教師個人的知識結構,提升生態文化修養以勝任時代賦予的角色使命,更好地開展高校生態文明觀教育。3.6發揮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合力。生態文明觀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又復雜艱巨的系統性工程,只有學校的主體教育、政府的中堅力量、社會輿論的主流導向、家庭的配合教育四方聯動,挖掘多種生態文化教育資源,利用生態教育基地,發揮公益環保組織在推進低碳生活方式中的示范引領功能,搭建好家庭、學校、政府、社會之間的橋梁,匯聚成推進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綠色消費模式及文明健康的生活風尚的合力,才能為大學生的生態文明認知及生態行為養成提供足夠的可持續的熏陶和滋養。生態文明建設關系民生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高校應義無反顧擔當起生態文明觀教育與宣傳的時代使命,將生態文明觀教育作為高水平大學內涵建設的重要指標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理念,結合各校具體情況科學研究與制定實施方案,在管理、教學、科研的每一個環節貫穿生態文明觀教育理念,提高大學生生態文明觀教育意識,調動大學生生態文明觀教育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大學生生態文明修養的自覺性,提高大學生生態文明建設教育實踐的主動性,全面培養和塑造我國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2]喬清舉.的生態文明思想[J/OL].(2016-07-28).
[3]朱曉鵬.論西方現代生態倫理學的“東方轉向”[J].社會科學,2006(3):43-50.
[4]潘家華、黃承梁、莊貴陽、李萌、婁偉.指導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N].中國環境報,2018-05-21.
作者:方燕妹 單位: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思考
- 下一篇:品牌期刊應具有的特點